胠箧实用课件2_第1页
胠箧实用课件2_第2页
胠箧实用课件2_第3页
胠箧实用课件2_第4页
胠箧实用课件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绝学无忧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则是救世的良方。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则1胠箧胠箧2

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又说河南民权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走近庄子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后人称之3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4庄子内篇七《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庄子外篇十五《庄子·外篇·骈拇第八》《庄子·外篇·马蹄第九》《庄子·外篇·胠箧第十》庄子杂篇十一庄子内篇七5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6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7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胠箧》篇,承接马蹄篇主旨,对儒家仁义的直接抨击,在庄子文篇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胠箧》篇,承接马蹄篇主旨,对儒家仁义8胠箧 发匮

摄缄縢 固扃鐍

罔罟

耒耨

掊击

斧钺

攦工倕

爚乱qūqièɡuì同“柜”jiānténgjiōngjuéwǎnggǔlěinòupǒuyuèyuèlìchuíchǐ胠箧 发匮

摄缄縢 固扃鐍

罔罟 耒耨

胣 掊击9

题解

“胠箧qūqiè”的意思是打开箱子。本篇言辞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智”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

题解10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加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牢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为:为了。胠qū:打开。箧qiè:箱子。探:掏。囊:口袋。发:打开。匮guì:柜子,后代写作“櫃”,今简化为“柜”。为:做。

摄:打结,收紧。缄jiān、縢téng:绳索。扃jiōng:插闩shuān

。鐍jué:琐钥。揭:举,扛着。乡:通“向”,先前。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哩。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作法,不就是给大盗作好了积聚的准备吗?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加固)11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尝试:曾经试图。为:介词,替,给。何以知其然邪?:以何,宾语前置句。罔罟之所布:罔罟所能撒到之处,指水上的面积。罔:网。罟gǔ:各种网的总称。耒耨之所刺:农具所能耕耘到的土地,指土地的面积。耒lěi:犂。耨nòu:锄。刺:插入。

所以我曾经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卫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鱼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12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阖hé:全。竟:同“境”,疆界。宗庙:国君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这里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邑、屋、州、闾、乡、曲:古代行政区域名。旧注:“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四为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曲指乡之一隅。田成子:齐国大夫田常,鲁哀公十四年杀了齐简公,夺取了齐国政权。一旦:忽然有一天。古今异义词

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窃据了整个齐国。他所盗窃夺取的难道又仅仅只是那样一个齐国吗?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13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安稳的地位。非:非议。诛:讨伐。专有:独占。

而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独占齐国。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14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被动句)。故四子之(指示代词,那样的)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

龙逢:夏桀时的贤人,为夏桀杀害。比干:殷纣王的庶出叔叔,力谏纣王,被剖心。苌弘:周灵王时的贤臣。胣chǐ:剖腹。子胥:即伍员,吴王夫差时被杀害。靡:同“糜”,腐烂。子胥死后被抛尸江中而腐烂。道:这里指规矩、准绳。

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即使象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吗?”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15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何适而无有道邪:何适,适何(无论)到什么地方。宾语前置句。妄意:凭空推测。天下未之有也:天下未有之也,宾语前置句。

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16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不得:古今异义,不能通晓。不行:古今异义,不能行窃。利:使动用法,使……得利。竭:缺失。鲁酒薄而邯郸围:楚宣王大会诸侯,鲁恭王后到,所献之酒味道淡薄,楚王怒。鲁王自恃是周公的后代,不告而别。楚王于是带兵攻打鲁国。魏国一直想攻打赵国,担心楚国发兵救赵,楚国和鲁国交兵,魏国于是趁机兵围赵国都城邯郸。掊pǒu:抨击。纵:放宽。舍shě:放弃。

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所以说:嘴唇缺失了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17

第一部分: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第一部分: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18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虚:空旷。竭:干涸。夷:平。渊:深潭。实:满。故:事故,变故。重zhòng圣人:重,形容词活用动词,重用。

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厚利。

山谷空旷河流就会干涸,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19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斗斛hú:古代的两种量器,十斗为一斛。本句两个“之”字含意不一,前指天下之人,后指斗斛所量之物。权:秤锤。衡:秤杆。符玺xǐ:古代用作凭证的信物。“符”由两半组成,合在一起以验明真伪;“玺”就是印。信:取信。矫:纠正。

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20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鉤者诛(被动句),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鉤:即“钩”字,本指腰带钩,这里泛指各种细小的不值钱的东西。诛:刑戮,杀害。逐:追随。揭:举而夺之。轩冕:古代大夫或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和所戴的礼帽,这里代指高官厚禄。劝:劝勉,鼓励。钺yuè:大斧,这里“斧钺”指代行刑。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杀戮,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禄的赏赐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不可能禁止。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都是圣人的过错。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鉤者诛(被动句),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21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示:显露。明:显示,使人明白。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人。擿zhì:通“掷”,扔掉。朴鄙:淳朴。掊pǒu:破,打碎。殚dān:耗尽。残:毁坏。

因此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22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鉤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擢zhuó:拔掉。六律:古代乐音标准名,即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铄shuò:销毁。绝:折断。竽瑟:泛指乐器。瞽旷:即师旷。因其眼瞎,故称“瞽旷”。含:保全。文章:古今异义,文辞、文饰。五采:即五色。离朱:传说古代视力最佳的人。攦lì:折断。工倕chuí: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23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曾史:曾参,孔子弟子,至孝;史鳅,卫灵公大臣,忠直。杨墨:杨朱,主张“为我”,极端利己主义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攘:推开,排除。玄同:混同为一。玄:黑,幽暗。铄:炫耀。累:忧患。僻:行为邪僻,偏离正道。

削除曾参、史鳅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视觉,那么天下就不会有炫耀之事;人人都保有原本的听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忧患;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24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外立其德:在外表上树立,即对外炫耀自己的才能。爚yuè乱:搅乱,扰乱。爚,火光乱飞的样子。

法:这里指圣智之法,一说“法”即“大道”。

那曾参、史鳅、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都对外炫耀自己的才能,而且用来迷乱天下之人,这就是圣治之法没有用处的原因。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25

第二部分:

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26第一部分:

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27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

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知”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28

本文着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本文着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29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这是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30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31艺术特色欣赏: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胠箧》中写到,“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死则盗不起,圣人不死则盗不止”,庄子为我们描绘了盗者四起后,连自然界的地貌都为之改变,这类夸张的描述充分展示了庄子在行文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给人以风诡云谲,变化莫测的感觉,读来引人入胜。艺术特色欣赏: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32

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辟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形散而神不散。文中先以龙逢、比干、苌弘、子胥等贤者皆遭杀戮,再论因弓、弩、毕、戈多而鸟乱于上;钩饵、罔罟多而鱼乱于水;削格、罗落多而兽乱于泽,又云“以斗斛量则与斗斛而窃;以权衡称则与权衡窃;以符玺信则与符玺窃;以仁义矫则与仁义窃”,缘何?盖因“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为揭示此观点,采用了引证、比喻、议论、抒情等手法,包罗万象、上古下今,令人眼花缭乱,而又传神地表达了他深刻的思想性,使哲理性的文章充满了文学情趣。

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辟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33

3、庄子散文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仅用“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一句话就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幅自然惨境,又如作者用“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等一系列的排比手法描绘了庄子理想中的太平世界,《胠箧》开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等叙述,使普通小盗和巨盗的区别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庄子运用语言的创造性和奇特性,不愧为一代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3、庄子散文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有浓厚的抒34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辟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形散而神不散。3.庄子散文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有浓厚的抒情色彩。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35“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独见庄子论略》清胡文英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36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

慢慢呼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语录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37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雨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林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托尔斯泰

92、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德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蒙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38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绝学无忧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则是救世的良方。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则39胠箧胠箧40

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又说河南民权县)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走近庄子庄子(约前369—286),名周,字子休或子沐,后人称之41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

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42庄子内篇七《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庄子外篇十五《庄子·外篇·骈拇第八》《庄子·外篇·马蹄第九》《庄子·外篇·胠箧第十》庄子杂篇十一庄子内篇七43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史记》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44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45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胠箧》篇,承接马蹄篇主旨,对儒家仁义的直接抨击,在庄子文篇中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是一种用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它篇幅短小,具有明显的讽喻意义,以述说的故事为喻体,以阐述的教训和哲理为本体,具有极大的思想启示意义。其主题思想多是借小喻大、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此喻彼。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胠箧》篇,承接马蹄篇主旨,对儒家仁义46胠箧 发匮

摄缄縢 固扃鐍

罔罟

耒耨

掊击

斧钺

攦工倕

爚乱qūqièɡuì同“柜”jiānténgjiōngjuéwǎnggǔlěinòupǒuyuèyuèlìchuíchǐ胠箧 发匮

摄缄縢 固扃鐍

罔罟 耒耨

胣 掊击47

题解

“胠箧qūqiè”的意思是打开箱子。本篇言辞直接,一方面竭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一方面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智”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就是本篇的中心。

题解48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加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牢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为:为了。胠qū:打开。箧qiè:箱子。探:掏。囊:口袋。发:打开。匮guì:柜子,后代写作“櫃”,今简化为“柜”。为:做。

摄:打结,收紧。缄jiān、縢téng:绳索。扃jiōng:插闩shuān

。鐍jué:琐钥。揭:举,扛着。乡:通“向”,先前。

为了对付撬箱子、掏口袋、开柜子的小偷而做防范准备,必定要收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聪明作法。可是一旦大强盗来了,就背着柜子、扛着箱子、挑着口袋快步跑了,唯恐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哩。既然是这样,那么先前所谓的聪明作法,不就是给大盗作好了积聚的准备吗?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加固)49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尝试:曾经试图。为:介词,替,给。何以知其然邪?:以何,宾语前置句。罔罟之所布:罔罟所能撒到之处,指水上的面积。罔:网。罟gǔ:各种网的总称。耒耨之所刺:农具所能耕耘到的土地,指土地的面积。耒lěi:犂。耨nòu:锄。刺:插入。

所以我曾经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所谓的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守卫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当年的齐国,邻近的村邑遥遥相望,鸡狗之声相互听闻,鱼网所撒布的水面,犁锄所耕作的土地,方圆两千多里。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50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

阖hé:全。竟:同“境”,疆界。宗庙:国君祭祀祖先的地方。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这里指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邑、屋、州、闾、乡、曲:古代行政区域名。旧注:“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四为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曲指乡之一隅。田成子:齐国大夫田常,鲁哀公十四年杀了齐简公,夺取了齐国政权。一旦:忽然有一天。古今异义词

整个国境之内,所有用来设立宗庙、社稷的地方,所有用来建置邑、屋、州、闾、乡、里各级行政机构的地方,何尝不是在效法古代圣人的作法!然而田成子一下子杀了齐国的国君窃据了整个齐国。他所盗窃夺取的难道又仅仅只是那样一个齐国吗?连同那里各种圣明的法规与制度也一块儿劫夺去了。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51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专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安: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安稳的地位。非:非议。诛:讨伐。专有:独占。

而田成子虽然有盗贼的名声,却仍处于尧舜那样安稳的地位,小的国家不敢非议他,大的国家不敢讨伐他,独占齐国。那么,这不就是盗窃了齐国并连同那里圣明的法规和制度,从而用来守卫他盗贼之身吗?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52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逢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被动句)。故四子之(指示代词,那样的)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

龙逢:夏桀时的贤人,为夏桀杀害。比干:殷纣王的庶出叔叔,力谏纣王,被剖心。苌弘:周灵王时的贤臣。胣chǐ:剖腹。子胥:即伍员,吴王夫差时被杀害。靡:同“糜”,腐烂。子胥死后被抛尸江中而腐烂。道:这里指规矩、准绳。

我曾试图讨论这种情况,世俗的所谓聪明人,有不替大盗积聚财物的吗?所谓的圣人,有不替大盗防守财物的吗?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从前龙逢被斩首,比干被剖心,苌弘被车裂,子胥被抛尸江中任其腐烂。即使象上面四个人那样的贤能之士,仍不能免于遭到杀戮。因而盗跖的门徒向盗跖问道:“做强盗也有规矩吗?”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53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何适而无有道邪:何适,适何(无论)到什么地方。宾语前置句。妄意:凭空推测。天下未之有也:天下未有之也,宾语前置句。

盗跖回答说:“到什么地方会没有规矩和准绳呢?凭空推测屋里储藏着什么财物,这就是圣明;率先进到屋里,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这就是义气;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动,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这就是仁爱。以上五样不能具备,却能成为大盗的人,天下是没有的。”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54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不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而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不得:古今异义,不能通晓。不行:古今异义,不能行窃。利:使动用法,使……得利。竭:缺失。鲁酒薄而邯郸围:楚宣王大会诸侯,鲁恭王后到,所献之酒味道淡薄,楚王怒。鲁王自恃是周公的后代,不告而别。楚王于是带兵攻打鲁国。魏国一直想攻打赵国,担心楚国发兵救赵,楚国和鲁国交兵,魏国于是趁机兵围赵国都城邯郸。掊pǒu:抨击。纵:放宽。舍shě:放弃。

从这一点来看,善人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立业,盗跖不能通晓圣人之道便不能行窃;天下的善人少,而不善的人多,那么圣人给天下带来好处也就少,而给天下带来祸患也就多。所以说:嘴唇缺失了牙齿就会外露受寒,鲁侯奉献的酒味道淡薄致使赵国都城邯郸遭到围困,圣人出现了因而大盗也就兴起了。抨击圣人,释放盗贼,天下方才能太平无事。

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55

第一部分: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第一部分: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56

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虚:空旷。竭:干涸。夷:平。渊:深潭。实:满。故:事故,变故。重zhòng圣人:重,形容词活用动词,重用。

重利盗跖:使盗跖获得厚利。

山谷空旷河流就会干涸,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即使让整个社会都重用圣人治理天下,那么这也是让盗跖获得最大的好处。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57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

斗斛hú:古代的两种量器,十斗为一斛。本句两个“之”字含意不一,前指天下之人,后指斗斛所量之物。权:秤锤。衡:秤杆。符玺xǐ:古代用作凭证的信物。“符”由两半组成,合在一起以验明真伪;“玺”就是印。信:取信。矫:纠正。

给天下人制定斗、斛来计量物品的多少,那么就连同斗斛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秤锤、秤杆来计量物品的轻重,那么就连同秤锤、秤杆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符、玺来取信于人,那么就连同符、玺一道盗窃走了;给天下人制定仁义来规范人们的道德和行为,那么就连同仁义一道盗窃走了。

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58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鉤者诛(被动句),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鉤:即“钩”字,本指腰带钩,这里泛指各种细小的不值钱的东西。诛:刑戮,杀害。逐:追随。揭:举而夺之。轩冕:古代大夫或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和所戴的礼帽,这里代指高官厚禄。劝:劝勉,鼓励。钺yuè:大斧,这里“斧钺”指代行刑。

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那些偷窃腰带环钩之类小东西的人受到杀戮,而窃夺了整个国家的人却成为诸侯;诸侯之门方才存在仁义。这不就是盗窃了仁义和圣智吗?所以,那些追随大盗、高居诸侯之位、窃夺了仁义以及斗斛、秤具、符玺之利的人,即使有高官厚禄的赏赐不可能劝勉,即使有行刑杀戮的威严不可能禁止。这些大大有利于盗跖而不能使他们禁止的情况,都是圣人的过错。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鉤者诛(被动句),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59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

示:显露。明:显示,使人明白。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圣人。擿zhì:通“掷”,扔掉。朴鄙:淳朴。掊pǒu:破,打碎。殚dān:耗尽。残:毁坏。

因此说,鱼儿不能脱离深潭,治国的利器不能随便拿给人看。那些所谓的圣人,就是治理天下的利器,是不可以用来明示天下的。所以,断绝圣人摒弃智慧,大盗就能中止;弃掷玉器毁坏珠宝,小的盗贼就会消失;焚烧符记破毁玺印,百姓就会朴实浑厚;打破斗斛折断秤杆,百姓就会没有争斗;尽毁天下的圣人之法,百姓方才可以谈论是非和曲直。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60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鉤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擢zhuó:拔掉。六律:古代乐音标准名,即黄钟﹑大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铄shuò:销毁。绝:折断。竽瑟:泛指乐器。瞽旷:即师旷。因其眼瞎,故称“瞽旷”。含:保全。文章:古今异义,文辞、文饰。五采:即五色。离朱:传说古代视力最佳的人。攦lì:折断。工倕chuí:传说中的能工巧匠。

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61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

曾史:曾参,孔子弟子,至孝;史鳅,卫灵公大臣,忠直。杨墨:杨朱,主张“为我”,极端利己主义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攘:推开,排除。玄同:混同为一。玄:黑,幽暗。铄:炫耀。累:忧患。僻:行为邪僻,偏离正道。

削除曾参、史鳅的忠孝,钳住杨朱、墨翟善辩的嘴巴,摒弃仁义,天下人的德行方才能混同而齐一。人人都保有原本的视觉,那么天下就不会有炫耀之事;人人都保有原本的听觉,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忧患;人人都保有原本的智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迷惑;人人都保有原本的秉性,那么天下就不会出现邪恶。

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62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外立其德:在外表上树立,即对外炫耀自己的才能。爚yuè乱:搅乱,扰乱。爚,火光乱飞的样子。

法:这里指圣智之法,一说“法”即“大道”。

那曾参、史鳅、杨朱、墨翟、师旷、工倕和离朱,都对外炫耀自己的才能,而且用来迷乱天下之人,这就是圣治之法没有用处的原因。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63

第二部分:

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第二部分:64第一部分:

从讨论各种防盗的手段最终都会被盗贼所利用入手,指出当时治天下的主张和办法,都是统治者、阴谋家的工具,着力批判了“仁义”和“礼法”。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65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

进一步提出摒弃一切社会文化的观点,使“绝圣”的主张和“弃知”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全篇大体分为两部分第二部分:66

本文着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倡导抛弃一切文化和智慧,使社会回到原始状态中去。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和返归原始的政治主张。本文着力抨击所谓圣人的“仁义”,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67

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但看不到社会的出路,于是提出“绝圣弃知”的主张,要摒弃社会文明与进步,倒退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这是庄子社会观和政治观的消极面。本篇深刻揭露了仁义的虚伪和社会的黑暗,一针见血地指出“窃68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69艺术特色欣赏: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胠箧》中写到,“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死则盗不起,圣人不死则盗不止”,庄子为我们描绘了盗者四起后,连自然界的地貌都为之改变,这类夸张的描述充分展示了庄子在行文中丰富的想象力和奇特的构思,给人以风诡云谲,变化莫测的感觉,读来引人入胜。艺术特色欣赏: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70

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辟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形散而神不散。文中先以龙逢、比干、苌弘、子胥等贤者皆遭杀戮,再论因弓、弩、毕、戈多而鸟乱于上;钩饵、罔罟多而鱼乱于水;削格、罗落多而兽乱于泽,又云“以斗斛量则与斗斛而窃;以权衡称则与权衡窃;以符玺信则与符玺窃;以仁义矫则与仁义窃”,缘何?盖因“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为揭示此观点,采用了引证、比喻、议论、抒情等手法,包罗万象、上古下今,令人眼花缭乱,而又传神地表达了他深刻的思想性,使哲理性的文章充满了文学情趣。

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辟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71

3、庄子散文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作者仅用“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一句话就生动传神地描绘了一幅自然惨境,又如作者用“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等一系列的排比手法描绘了庄子理想中的太平世界,《胠箧》开篇“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鐍之不固也”等叙述,使普通小盗和巨盗的区别一目了然,充分体现了庄子运用语言的创造性和奇特性,不愧为一代文学巨匠和语言大师。3、庄子散文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有浓厚的抒72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2.庄子行文笔法抑扬辟阖,变化万千,欲行则行,欲止则止,形散而神不散。3.庄子散文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有浓厚的抒情色彩。1.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夸张大胆,意境雄阔,具有浓73“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庄子独见庄子论略》清胡文英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逍遥游》“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74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2.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4.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xǔ

慢慢呼气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语录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75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培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拜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雨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林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