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由赤道向高纬递减大气环流复习已学知识2、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情况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环流的概念:思考: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1.单圈环流(一个因素)思考: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南极北极(1)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③太阳直射赤道---单圈环流赤道赤道
一个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探究: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不可能存在,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南极北极(1)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③太阳直射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风北纬30度形成高压偏转成东北风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圈环流--公开课版(动画精美)课件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南风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动力)北纬30度形成高压偏转成东北风被迫下沉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假设:①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②太阳直射赤道两个因素:热力(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极地高压带2.三圈环流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探究: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探究: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结论: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读图思考:②、④分别代表什么气压带?①、③代表什么风带?60°60°30°
30°变式图训练①为极地东风带,②为赤道低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②③④读图思考:60°60°30°30°变式图训练
条件3
:考虑地球公转思考:1、受热不均
2、地转偏向力(自转)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公转)条件3:考虑地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66°34′66°34′23°26′23°26′0°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3因素影响: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自转)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66°34′66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知识树:3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1受热不均高低纬间太阳辐射单圈环流2地球偏转力地球自转三圈环流(近地面)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知识树:3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课堂练习
2
、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B、
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AC1、大气环流是指()
A.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B.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海陆间的大气运动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3、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A、副热带地区气温高B、副热带地区气温低C、动力原因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C课堂练习2、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4、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A、B、C、D、B6、假设我国的北极科学考察工作者在北极圈以内的某地区升起一面五星红旗,则旗帜常年飘扬的方向是()A、向东北飘B、向西南飘C、向西北飘D、向东南飘5、三圈环流中,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在()A、赤道附近B、南北纬30°附近C、极地附近D、南北纬60°附近
BD4、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产生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高低纬之间的热量差异由赤道向高纬递减大气环流复习已学知识2、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情况1、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冷热不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一、大气环流的概念:思考: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1.单圈环流(一个因素)思考: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南极北极(1)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③太阳直射赤道---单圈环流赤道赤道
一个因素: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探究:这种热力环流能否维持?为什么不可能存在,在假设条件下,赤道与极地之间存在温度差异,导致气压差异,高空大气由赤道上空流向极地上空,近地面大气由极地流向赤道,但是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大气一开始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方向会发生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南极北极(1)假设:①地球不自转②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③太阳直射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风北纬30度形成高压偏转成东北风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南圈环流--公开课版(动画精美)课件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北上气流右偏成西南风南风到北纬30度上空偏转成西风,气流无法北上在此堆积(动力)北纬30度形成高压偏转成东北风被迫下沉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赤道北纬30度赤道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假设:①地球表面性质均匀②太阳直射赤道两个因素:热力(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
地转偏向力。极地高压带2.三圈环流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副极地低压和赤道低压的成因有何不同?探究: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成因有何不同?探究:结论:
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运动而形成的,所以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气质量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这两个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结论: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大气运动引起空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东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2、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⑴、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副极地读图思考:②、④分别代表什么气压带?①、③代表什么风带?60°60°30°
30°变式图训练①为极地东风带,②为赤道低压带,③为盛行西风带,④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①②③④读图思考:60°60°30°30°变式图训练
条件3
:考虑地球公转思考:1、受热不均
2、地转偏向力(自转)
3、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公转)条件3:考虑地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66°34′66°34′23°26′23°26′0°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3因素影响: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自转)公转(太阳直射点移动)春分日秋分日夏至日冬至日太阳位置低压带高压带66°34′66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相反。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知识树:3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1受热不均高低纬间太阳辐射单圈环流2地球偏转力地球自转三圈环流(近地面)气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移动形成知识树:3太阳直射点移动地球公转课堂练习
2
、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A、高低纬度之间受热不均B、
地形的障碍
C、地转偏向力D、摩擦力AC1、大气环流是指()
A.高低纬度间的大气运动B.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C.海陆间的大气运动D.大规模的热力环流3、副热带高气压带形成的主要原因()A、副热带地区气温高B、副热带地区气温低C、动力原因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C课堂练习2、三圈环流的形成因素有()
4、下面四个风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风带风向的是()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林灌溉施工方案
- 木门配套施工方案
-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噪声粉尘
- 机械设备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 防灾应急手册自然灾害紧急救援
- 新安全生产法2024年解读
- 企业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操作简单的手动回柱器
- 《技嘉主板SSD》课件
- 物业档案管理手册培训
- 人力资源部部长岗位廉洁风险点排查
- PPT公路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图文并茂)
- 2023届毕业论文格式要求(福建农林大学)
- 提升中西医协同协作能力实施方案
- 热烈欢迎某某公司领导莅临指导
- 多旋翼理论-AOPA考证试题库(含答案)
- 电解铝供电整流系统的优化改造
- 玻璃工艺学:第8章 玻璃的熔制
- 黄元御“下气汤十二方”治诸多内科杂病疑难重症
- 《孤独症认知训练》PPT课件
- 晋江文件归档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