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司谏书》课件-_第1页
《与高司谏书》课件-_第2页
《与高司谏书》课件-_第3页
《与高司谏书》课件-_第4页
《与高司谏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与高司谏书第一课时与高司谏书1

走近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五六岁时,母亲郑氏就教他读书识字,买不起纸笔,就用荻草在沙地上写字。欧阳修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还没抄完

________________走近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2

走近作者画荻教子就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之作。他一生历四朝,两次受贬,后官至参知政事,身在相位近十年。欧阳修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开北宋文风。诗词重气韵风格,不雕琢,自然清新。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近作者画荻教子就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3

解题欧阳修手迹《与高司谏书》是书信体散文,写于1037年,欧阳修三十岁时。当时,宰相吕夷简在位日久,政事积弊甚多,又任人唯亲。为此范仲淹多次上书,主张选贤任能,指斥吕夷简,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府。当时朝臣纷纷论救,而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不但不_________解题欧阳修手迹《与高司谏书》是书_4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此信痛斥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仁宗,于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文章析理透辟、言辞犀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疾恶如仇的坦荡胸怀和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

解题欧阳修故里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此信痛斥高若5第一课时全文串讲第一课时全文串讲6

第一段句子讲解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

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欧阳修叩头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居住在随州,【名用动】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交往,又住在僻远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人,因文学著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的名字夹杂在他们中间,(于)第一段句子讲解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7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本来怀疑您,不知是怎样一个人。那以后经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却还是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贤,师鲁说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判断句】我还是有些怀疑。为人正直的人一定不会卑躬屈膝;有学问的人就一定能明辨是非。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8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

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

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

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

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这不能使我不怀疑啊!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明辨是非的贤明才能,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人上下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差别,这果真是贤者吗?【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啊,拿这样的辨才向众人显示,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有机会认识。您一脸刚直严肃,议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形用名】(于)【动用名】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9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

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现在考察您的实际表现来对照真君子,谁会不爱戴您呢?即使这样我也怀您是个真君子。这样说来,我从听说您的大名直到相互认识,总共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这样以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通“又”【判断句】现在考察您的实际表现来对照真君子,谁会不爱戴您呢?即使这样我10“足下非君子也。”㈠述说“三疑”,断定高若讷非真君子。[1段]从自己少年时认识高若讷姓名讲起,引出“三疑”:一疑高未必是个人才;二疑高未必真有学问;三疑高未必是真君子。结论:“足下非君子也。”㈠述说“三疑”,断定高若讷非真君子。[1段11

第二段句子讲解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

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这样以后我对你的怀疑就更肯定了。前几天范希文被贬官以后,【状语后置】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范希文的为人。我开头听到这些话,还怀疑只是玩笑话。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勤奋好学、博古通今,希文素来刚强正直,【被动句】dǐqiào第二段句子讲解前日范希文贬官后,12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

这真是太怪了。他做官有操守,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现在他又因为议事直言触怒了宰相得到罪责,您既不能替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人会责备自己,【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于是随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退,【被动句】不可勉强改变。说起人的性格,【发语词】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承受之于天,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13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

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

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

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没有才能的谏官罢了。即使是圣人,也不会拿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现在您家中有老母亲,自己又爱惜官位,害怕挨饿受冻,看重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招致这就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即使这样,朝廷中的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通“悯”而不会用一定做到来要求您的。【判断句】【形用动】(足下)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14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

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现在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首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退,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敢进言的过错。应该说,有能力而不敢去做,那是愚笨之人的不足之处。这是君子中的败坏者。

【判断句】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15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

第三段句子讲解假使天子把不贤之人当作贤人任用,况且希文真的不贤能吗?从三、四年以来,从大理寺丞做到前行员外郎,他在做待制的时候,每天充当供皇帝咨询的官员,现在同僚中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人。这是天子仓促起用不贤的人吗?这是聪明之中的疏忽。第三段句子讲解假使天子把不贤之人当作贤人任用,况16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

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大概您的过错就在于默默无言罢了。

您身为谏官,是天子的耳目,【判断句】当天子仓促起用希文时,为什么不马上替天子辨明他的不贤,反而默默地不讲一句话。等到他自己失败了,这样以后跟着别人说他的不是?如果希文真的贤能呢?那么现在天子和宰相因为他违背自己的心意而驱逐贤人,您就不得不出来讲话。这样的话,那么您认为希文贤能,也免不了遭受责备;认为希文不贤能,也免不了遭受责备,【被动句】(之)【名用动】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17

第四段句子讲解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萧望之与王章真的是不贤之人吗?从前汉王朝杀害萧望之和王章,估计当时朝廷中的议论,一定不会明确地说是杀了贤者。相反一定把石显、王凤当作忠臣,而萧望之和王章作为不贤之人而遭受罪罚。【被动句】现在您看石显、王凤果真是忠臣吗?当时也有谏官,第四段句子讲解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18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

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就不怕后代的人是无法欺骗吗?他们必定不会承认是害怕灾祸而不向天子进言,也必定会说萧望之、王章该杀而不值得进谏的。现在您看这件事,他们真的该杀吗?这只能欺骗当时的人们,却不能欺骗后代的人。现在您又想欺骗现在的人们,何况现在的人也未必就能欺骗啊。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19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

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

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

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

第五段句子讲解还不敢说一句话,为什么呢?【表示恭敬的发语词】我恭敬地以为,当今皇帝即位以来,通“以”任用进谏官,采纳意见,如曹修古、刘越,虽然已经去世,还被追赠褒奖。【被动句】现在希文与孔道辅,都是因直言规劝而被提拔任用。【被动句】您幸运地生于此时,碰到如此能听取意见的圣主,—————★★【定语后置】【名用动】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20前日又闻御史台榜(于)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

不要妨碍别的能够胜任谏官之职的人。前几天又听说御史台在朝廷中贴出布告,★————【名用动,省略句,状语后置】告诫百官不准超越本职谈论政事,这样,能够提意见的人只有谏官了。假如您又不说话,这样天下就没有能进言的人了。您在谏官那个位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开这个职位,前日又闻御史台榜(于)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21第5段,斥责高若讷身为谏官而不谏,应当离职。㈡指责高若讷的伪君子面孔。[2---5段]第2段,指责高若讷在范仲淹被贬时不但不救反而诋毁其为人的拙劣表现,怒斥高若讷是“君子之贼”。第3段,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论证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第4段,引用史实,说明贤与不贤自有公论,世人是不可欺的。第5段,斥责高若讷身为谏官而不谏,应当离职。㈡指责高若讷的伪22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于)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

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第六段句子讲解是您啊!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能够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在朝廷进进出出,————【省略句,状语后置】自称谏官,这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了。我所叹惜的是,圣朝有事情,做谏官的一句公道话都不说,却让别人去说,这些都要记载在史书上,以后成为朝廷羞辱的,【判断句】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23《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让天下的人都消除疑虑,知道希文罪当被贬退,按照《春秋》的法则,对贤者要求详尽周全。现在我还恳切地希望您能够说一句公道话的原因,是因为不忍心就与您决绝,从而不在用贤者来要求您。如果您还认为希文不贤而应当被贬退,那么我现在这样说话,就是朋党邪恶的小人了。希望您直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依法判定我的罪过并杀了我,这也是谏官的一大功劳啊。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24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第七段句子讲解欧阳修再拜。前几天您在安道家中,叫我前去议论希文的事情。当时座席间有别的客人在,通“座”我不能说尽心中的话。因此就写了这封信表明我的心意,陈述恭敬地希望您明察。言不尽意。前日足下在安道家,25第7段,说明写信缘由。㈢说明作者写作动机。[6---7段]第6段,以安道、师鲁的直言敢谏与高若讷的“默默”作比较,痛斥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第7段,说明写信缘由。㈢说明作者写作动机。[6---7段]26研讨1:对高若讷的“三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一疑高未必是个人才;二疑高未必真有学问;三疑高未必是真君子。结论:“足下非君子也”。“三疑”揭露高若讷口是心非,并断言他“非君子”,引出后面对他的正面驳斥,使全文首尾贯通,一气呵成。

研讨1:对高若讷的“三疑”在全文中起一疑高未必是个人才;272、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哪个问题上?

研讨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如何对待范仲淹被贬的问题上,揭露高若讷出于一己之私利,颠倒是非,逢迎权贵,“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乃“君子之贼也”。2、作者对高若讷的斥责集中在研讨作者对高若讷的斥283、“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性情?显现了欧阳修胸怀坦荡、无私无畏、不畏权势、仗义执言的慨然正气。3、“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294、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本文语言犀利,气势逼人,言辞激愤,读来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

如:“决知足下非君子也”,“今足下有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此君子之贼也”,等等。直言指斥,毫不隐晦,显现出刚直凛然之气。研讨4、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本文语言犀利,气势逼人30小结本文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恶、仗义执言的性情。从安世、海瑞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可贵的精神。尽管他们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帝王的统治,但他们所体现出的古代正直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有借鉴意义的。小结本文充分显现了欧阳修疾恶如仇、无私无畏、不避险31练习“理解·鉴赏”第二题厕其间:置身其间,列名其间;卓卓:出众,突出的样子。2.俯仰默默:俯仰随人,沉默不言;是:这。3.一忤:违背一下。4.闵:怜悯。5.逮:达到,达到,赶得上。6.骤:急促,仓促。7.被罪:遭受罪罚。8.去之:离开职位;堪:承受得了,能够胜任。练习“理解·鉴赏”第二题厕其间:置身其间,列名其间;32练习“理解·鉴赏”第三题说陈述,解说。说法,言论。文体名称(《捕蛇者说》)劝说,游说(《鸿门宴》)文体名称(《捕蛇者说》)通“悦”,高兴(《论语》)练习“理解·鉴赏”第三题说陈述,解说。说法,言论。文体名称(33练习顾回头看(《段太尉逸事状》)看(《项脊轩志》)拜访,探望(《出师表》)关心,顾及。见看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拜见(《鸿门宴》)面见。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陈情表》)》)通“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顾回头看(《段太尉逸事状》)看(《项脊轩志》)拜访,探望34练习其代词,他们(《师说》)代词,他们的。它(《赤壁赋》)副词,表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或许”(《师说》)副词,表反诘,可译为“难道”(《崔杼弑其君》)副词,表希望、祈求,可译为“还是”(《淝水之战》)练习其代词,他们(《师说》)代词,他们的。它(《赤壁赋》)副35练习“理解·鉴赏”第四题。1.也,表感叹,啊。2.矣,表感叹,了啊。(《师说》)3.乎,表反问,呢。(《鸿门宴》)4.耳,表肯定,啊。(《鸿门宴》)5.也欤,连用,表感叹,啊。(《师说》)6.耶,表反问,吗。7.夫,表感叹,啊。(《兰亭集序》)8.哉,表慨叹或赞叹(《蜀道难》)9.哉,表疑问,呢。(《赤壁赋》)10.兮,表舒缓证据或抒发感情,啊。(《离骚》)练习“理解·鉴赏”第四题。1.也,表感叹,啊。36再见!再见!37第一课时与高司谏书第一课时与高司谏书38

走近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寒。五六岁时,母亲郑氏就教他读书识字,买不起纸笔,就用荻草在沙地上写字。欧阳修酷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还没抄完

________________走近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39

走近作者画荻教子就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之作。他一生历四朝,两次受贬,后官至参知政事,身在相位近十年。欧阳修继承唐代古文运动,开北宋文风。诗词重气韵风格,不雕琢,自然清新。他的文学成就以散文最高影响也最大。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近作者画荻教子就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40

解题欧阳修手迹《与高司谏书》是书信体散文,写于1037年,欧阳修三十岁时。当时,宰相吕夷简在位日久,政事积弊甚多,又任人唯亲。为此范仲淹多次上书,主张选贤任能,指斥吕夷简,因而得罪宋仁宗和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府。当时朝臣纷纷论救,而身为左司谏的高若讷不但不_________解题欧阳修手迹《与高司谏书》是书_41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此信痛斥高若讷。高若讷将此信上奏仁宗,于是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文章析理透辟、言辞犀利,字里行间透露着他疾恶如仇的坦荡胸怀和无私无畏的高风亮节。

解题欧阳修故里救,反而在友人家诋毁范仲淹。欧阳修怒不可遏,便写此信痛斥高若42第一课时全文串讲第一课时全文串讲43

第一段句子讲解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

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欧阳修叩头再拜,禀告司谏足下:我十七岁时,居住在随州,【名用动】看到天圣二年进士及第的布告,才知道了您的姓名。当时我年纪轻,尚未与别人交往,又住在僻远的地方,只听说布告上的宋舍人兄弟,以及叶道卿、郑天休等人,因文学著名于世,因此这次进士考试号称得到了人才。而您的名字夹杂在他们中间,(于)第一段句子讲解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44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单单没有突出的可以称道的地方,我本来怀疑您,不知是怎样一个人。那以后经过了十一年,我第二次到京师,您已担任了御史里行,却还是没有机会与您见一次面。只是常常向我的朋友尹师鲁打听,您的贤与不贤贤,师鲁说您:“正直有学问,是一位君子”。【判断句】我还是有些怀疑。为人正直的人一定不会卑躬屈膝;有学问的人就一定能明辨是非。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45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

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

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

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

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这不能使我不怀疑啊!凭借着不可弯曲的气节,有能明辨是非的贤明才能,又担任谏官的职务,却随人上下默默无言,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差别,这果真是贤者吗?【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啊,拿这样的辨才向众人显示,自从您担任了谏官以后,我们才有机会认识。您一脸刚直严肃,议论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引人。褒扬正义,贬斥奸邪,没有一点谬论。【形用名】(于)【动用名】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46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

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现在考察您的实际表现来对照真君子,谁会不爱戴您呢?即使这样我也怀您是个真君子。这样说来,我从听说您的大名直到相互认识,总共十四年中却有三次怀疑的情况。这样以后断然肯定您不是个君子。通“又”【判断句】现在考察您的实际表现来对照真君子,谁会不爱戴您呢?即使这样我47“足下非君子也。”㈠述说“三疑”,断定高若讷非真君子。[1段]从自己少年时认识高若讷姓名讲起,引出“三疑”:一疑高未必是个人才;二疑高未必真有学问;三疑高未必是真君子。结论:“足下非君子也。”㈠述说“三疑”,断定高若讷非真君子。[1段48

第二段句子讲解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

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这样以后我对你的怀疑就更肯定了。前几天范希文被贬官以后,【状语后置】我和您在安道家中会面,您极力诋毁讥笑范希文的为人。我开头听到这些话,还怀疑只是玩笑话。等到碰见师鲁,他也说您极力否定希文的所作所为,勤奋好学、博古通今,希文素来刚强正直,【被动句】dǐqiào第二段句子讲解前日范希文贬官后,49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

这真是太怪了。他做官有操守,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现在他又因为议事直言触怒了宰相得到罪责,您既不能替他辨明无罪,又害怕有识之人会责备自己,【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于是随着别人来诋毁他,认为他应当受到贬退,【被动句】不可勉强改变。说起人的性格,【发语词】刚正果敢怯懦软弱的性格,都承受之于天,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50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

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

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

只不过是做了一个没有才能的谏官罢了。即使是圣人,也不会拿做不到的事情去要求别人一定办到。【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现在您家中有老母亲,自己又爱惜官位,害怕挨饿受冻,看重利益俸禄,因而不敢稍有违反宰相以致受刑遭祸。招致这就是平庸之辈的常情,即使这样,朝廷中的君子,也将怜悯你的无能,通“悯”而不会用一定做到来要求您的。【判断句】【形用动】(足下)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51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

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而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过错,现在却不是这样,您反而昂首挺胸十分得意,没有一丝一毫的羞愧畏惧,随意诋毁希文的贤能,认为他应当遭受贬退,希望以此掩盖自己不敢进言的过错。应该说,有能力而不敢去做,那是愚笨之人的不足之处。这是君子中的败坏者。

【判断句】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52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

第三段句子讲解假使天子把不贤之人当作贤人任用,况且希文真的不贤能吗?从三、四年以来,从大理寺丞做到前行员外郎,他在做待制的时候,每天充当供皇帝咨询的官员,现在同僚中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人。这是天子仓促起用不贤的人吗?这是聪明之中的疏忽。第三段句子讲解假使天子把不贤之人当作贤人任用,况53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

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大概您的过错就在于默默无言罢了。

您身为谏官,是天子的耳目,【判断句】当天子仓促起用希文时,为什么不马上替天子辨明他的不贤,反而默默地不讲一句话。等到他自己失败了,这样以后跟着别人说他的不是?如果希文真的贤能呢?那么现在天子和宰相因为他违背自己的心意而驱逐贤人,您就不得不出来讲话。这样的话,那么您认为希文贤能,也免不了遭受责备;认为希文不贤能,也免不了遭受责备,【被动句】(之)【名用动】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54

第四段句子讲解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萧望之与王章真的是不贤之人吗?从前汉王朝杀害萧望之和王章,估计当时朝廷中的议论,一定不会明确地说是杀了贤者。相反一定把石显、王凤当作忠臣,而萧望之和王章作为不贤之人而遭受罪罚。【被动句】现在您看石显、王凤果真是忠臣吗?当时也有谏官,第四段句子讲解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55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

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就不怕后代的人是无法欺骗吗?他们必定不会承认是害怕灾祸而不向天子进言,也必定会说萧望之、王章该杀而不值得进谏的。现在您看这件事,他们真的该杀吗?这只能欺骗当时的人们,却不能欺骗后代的人。现在您又想欺骗现在的人们,何况现在的人也未必就能欺骗啊。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56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

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

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

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

第五段句子讲解还不敢说一句话,为什么呢?【表示恭敬的发语词】我恭敬地以为,当今皇帝即位以来,通“以”任用进谏官,采纳意见,如曹修古、刘越,虽然已经去世,还被追赠褒奖。【被动句】现在希文与孔道辅,都是因直言规劝而被提拔任用。【被动句】您幸运地生于此时,碰到如此能听取意见的圣主,—————★★【定语后置】【名用动】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57前日又闻御史台榜(于)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

不要妨碍别的能够胜任谏官之职的人。前几天又听说御史台在朝廷中贴出布告,★————【名用动,省略句,状语后置】告诫百官不准超越本职谈论政事,这样,能够提意见的人只有谏官了。假如您又不说话,这样天下就没有能进言的人了。您在谏官那个位置上却不说话,就应该离开这个职位,前日又闻御史台榜(于)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58第5段,斥责高若讷身为谏官而不谏,应当离职。㈡指责高若讷的伪君子面孔。[2---5段]第2段,指责高若讷在范仲淹被贬时不但不救反而诋毁其为人的拙劣表现,怒斥高若讷是“君子之贼”。第3段,以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实,论证无论范仲淹贤与不贤,高若讷的“默默”都是失职。第4段,引用史实,说明贤与不贤自有公论,世人是不可欺的。第5段,斥责高若讷身为谏官而不谏,应当离职。㈡指责高若讷的伪59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于)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

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

第六段句子讲解是您啊!昨天安道遭到贬谪,师鲁也等候着罪责,您还能够有脸面去见士大夫们,在朝廷进进出出,————【省略句,状语后置】自称谏官,这是您不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事了。我所叹惜的是,圣朝有事情,做谏官的一句公道话都不说,却让别人去说,这些都要记载在史书上,以后成为朝廷羞辱的,【判断句】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60《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让天下的人都消除疑虑,知道希文罪当被贬退,按照《春秋》的法则,对贤者要求详尽周全。现在我还恳切地希望您能够说一句公道话的原因,是因为不忍心就与您决绝,从而不在用贤者来要求您。如果您还认为希文不贤而应当被贬退,那么我现在这样说话,就是朋党邪恶的小人了。希望您直接带着这封信到朝廷上去,让天子依法判定我的罪过并杀了我,这也是谏官的一大功劳啊。

《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61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第七段句子讲解欧阳修再拜。前几天您在安道家中,叫我前去议论希文的事情。当时座席间有别的客人在,通“座”我不能说尽心中的话。因此就写了这封信表明我的心意,陈述恭敬地希望您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