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002_第1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002_第2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002_第3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002_第4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00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案例1——疯长的凤眼莲你让水中生物痛失“家园”案例1——疯长的凤眼莲你让水中生物痛失“家园”案例2——濒危的金丝猴黔金丝猴:500~600只滇金丝猴:<2000只案例2——濒危的金丝猴案例3—种群大爆炸东亚飞蝗案例3—种群大爆炸东亚飞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增长、下降、波动、稳定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一、种群数量的变问题的提出假设渔民杨大叔承包了一个鱼塘养鱼,那么他就要考虑,一次投放多少幼苗?对于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问题:种群增长的数量变化有怎样的规律?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问题的提出假设渔民杨大叔承包了一个鱼塘养鱼,那么他就要考虑,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形式。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细菌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细菌的增长变化进行表达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细菌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分裂次数数量(个)任务1: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任务2:用公式表示出第n代的细菌数量Nn(20min时为第一代):任务3:72h后种群数量是多少?任务4:利用表格中数据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探究活动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缺点?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数学公式:精确,但不够直观。数学公式:Nn=2n(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数学模型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缺点?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数学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检验,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修正完善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假设实验检验,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1859年,24只野兔6亿只以上的野兔近100年后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思考:以上研究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有没有符合这种规律的实例?1859年,24只野兔实例2: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实例2: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拓展:1、还能不能用数学公式:Nn=2n来描述环颈雉在1937-1942年期间种群增长的规律?为什么?不能,这个种群的起始个体不是一个,而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不是分裂生殖,可能一次产生很多后代。2、如何拓展出新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该种群增长规律?拓展:不能,这个种群的起始个体不是一个,而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拓展:Nn=1×2n(n为第几代)细菌增殖公式:1为起始数量N0表示种群起始数量

2为前后种群数量数量比λ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Nn=N0×

λ

n(n为时间)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分裂次数数量(个)248163264128256512123456789拓展:Nn=1×2n细菌增殖公式:1为起始数量N0表示种群起N0为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模型:

Nt=N0λt符合什么样的条件,种群才会这样增长?三、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0为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问题探讨在杨大叔的鱼塘里鱼虾会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如何验证这个观点?不会。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问题探讨在杨大叔的鱼塘里鱼虾会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不思考:1、曲线形状象什么?其种群达到基本稳定的数量值称为什么?“S”型曲线2、大草履虫数量增长过程中增长速率是如何变的,哪一点增长速度最快?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K值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思考:“S”型曲线2、大草履虫数量增长过程中增长速率是如何变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K/2→K值时,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且种内斗争最剧烈。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由0→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K/2增长速率最快K值: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K/2→K值时,四、种群增长的abcK/2d思考:如果我们要指导杨大叔养鱼,捕鱼应该选择在种群数量是多少时最好?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最好?

(用图中所标注的点来描述)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思考:图中阴影部分代表什么?环境阻力阴影部分代表被环境阻力(自然选择)淘汰掉的那部分种群数量abcK/2d思考: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思考:环境阻力思考讨论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思考讨论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云豹的保护苍鹭的保护野猪的保护救护被困的鲸鱼全力防蝗减灾云豹的保护苍鹭的保护野猪的保护救护被困的鲸鱼全力防蝗减灾1、为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指导。

(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2、为人工养殖及种植业中合理控制种群数量、适时捕捞、采伐等提供理论指导。3、通过研究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为有害生物的预测及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4、为引进外来物种提供理性的思考。

5、有利于对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拯救和恢复濒危动物种群)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1、为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提供理论指导。五、研究种总结一、种群数量的变化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三、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五、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总结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巩固练习B巩固练习BD巩固练习D巩固练习若如图表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判断如下叙述的正误:(1)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J”型增长。(

)(2)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2时该鱼数量的两倍。(

)(3)t4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

)×√×变式训练若如图表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变式训练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案例1——疯长的凤眼莲你让水中生物痛失“家园”案例1——疯长的凤眼莲你让水中生物痛失“家园”案例2——濒危的金丝猴黔金丝猴:500~600只滇金丝猴:<2000只案例2——濒危的金丝猴案例3—种群大爆炸东亚飞蝗案例3—种群大爆炸东亚飞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等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增长、下降、波动、稳定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自然因素:人类活动等一、种群数量的变问题的提出假设渔民杨大叔承包了一个鱼塘养鱼,那么他就要考虑,一次投放多少幼苗?对于水体中的鱼,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能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问题:种群增长的数量变化有怎样的规律?问题: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问题的提出假设渔民杨大叔承包了一个鱼塘养鱼,那么他就要考虑,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为公式、图表等形式。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常常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细菌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细菌的增长变化进行表达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细菌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分裂次数数量(个)任务1: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任务2:用公式表示出第n代的细菌数量Nn(20min时为第一代):任务3:72h后种群数量是多少?任务4:利用表格中数据画出细菌的种群增长曲线探究活动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缺点?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数学公式:精确,但不够直观。数学公式:Nn=2n(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数学模型曲线图与数学公式比较,优缺点?曲线图:直观,但不够精确。数学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检验,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修正完善二、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观察研究对象提出假设实验检验,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1859年,24只野兔6亿只以上的野兔近100年后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思考:以上研究的是在实验条件下(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在自然界中有没有符合这种规律的实例?1859年,24只野兔实例2: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所示。

实例2: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拓展:1、还能不能用数学公式:Nn=2n来描述环颈雉在1937-1942年期间种群增长的规律?为什么?不能,这个种群的起始个体不是一个,而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不是分裂生殖,可能一次产生很多后代。2、如何拓展出新的数学公式来描述该种群增长规律?拓展:不能,这个种群的起始个体不是一个,而且它们的繁殖方式也拓展:Nn=1×2n(n为第几代)细菌增殖公式:1为起始数量N0表示种群起始数量

2为前后种群数量数量比λ表示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Nn=N0×

λ

n(n为时间)时间(min)20406080100120140160180分裂次数数量(个)248163264128256512123456789拓展:Nn=1×2n细菌增殖公式:1为起始数量N0表示种群起N0为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的倍数。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模型:

Nt=N0λt符合什么样的条件,种群才会这样增长?三、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0为某种动物种群的起始数量,条件: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问题探讨在杨大叔的鱼塘里鱼虾会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如何验证这个观点?不会。原因是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生态学家高斯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问题探讨在杨大叔的鱼塘里鱼虾会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为什么?不思考:1、曲线形状象什么?其种群达到基本稳定的数量值称为什么?“S”型曲线2、大草履虫数量增长过程中增长速率是如何变的,哪一点增长速度最快?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K值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思考:“S”型曲线2、大草履虫数量增长过程中增长速率是如何变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K/2→K值时,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且种内斗争最剧烈。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由0→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增大K/2增长速率最快K值:环境容纳量种群增长速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K/2→K值时,四、种群增长的abcK/2d思考:如果我们要指导杨大叔养鱼,捕鱼应该选择在种群数量是多少时最好?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最好?

(用图中所标注的点来描述)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思考:图中阴影部分代表什么?环境阻力阴影部分代表被环境阻力(自然选择)淘汰掉的那部分种群数量abcK/2d思考:四、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思考:环境阻力思考讨论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看,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