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课件_第1页
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课件_第2页
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课件_第3页
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课件_第4页
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树人

一、首段的作用

一个自然段(情节)在文章中的作用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在内容上的作用,一种是结构上的作用。判断一个自然段(情节)的作用,首先要先概括出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就是说,这一段写了怎样的人、事、情、景、物、理,然后根据这一段(情节)在文中的位置,确定它与各段以及全文主旨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它的作用。总体来看,首段的作用一般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伏笔铺垫;奠定基调;开门见山,点明主旨;照应标题;渲染气氛;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陪衬烘托对比反衬;抑扬变化等等09江苏卷《上善若水》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作用就是:“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激发读者的思考”。三、插入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如2009年全国卷Ⅱ选文《岳桦》第14题:“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其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铺垫作用”,即“为下文描写岳桦进行铺垫”;其内容上的作用则是“补充解释旅行中的印象"。四、描写次要“物象”或“人物形象”的作用如果某些文段中描写的物象(或人物形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或人物形象),且其与选文的主要物象(或人物形象)在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对比或反衬。如09江西卷《木车的激情》中作者开头用较多笔墨写现代人及其交通工具的作用是“引出下文,为下文写‘木车的激情’作铺垫;与文中孔子及其弟子乘坐缓慢的木车艰难求索而不知疲倦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木车的激情”的强大和值得信赖”。如果某些文段中描写的次要物象(或人物形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或人物形象)在意境或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08江苏卷《侯银匠》“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考查的实际是与主要人物相对应的次要人物的作用:“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五、小说中线索物的作用小说中的线索物往往是小说主题的载体,它可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08江苏卷《侯银匠》小说中的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的密切关系:①要花轿早有打算;②改装花轿心灵手巧;③出租花轿善于经营,贤惠体贴

七、记叙类文章中景物(或场景)描写的作用

写人叙事类散文不以写景为主,因此在这类文章中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某种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等。而小说中景物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所谓反衬,即以景物之优美反衬人物命运之悲惨,或以景物之苍凉反衬人物之顽强。如《坚硬的荒原》有两段写景的作用即是以环境的恶劣凸显人类意志的顽强,第二人称的作用通常从这几个角度答题:第二人称可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九、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此外,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与反复。比喻使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拟人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还便于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同时还便于语义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反复可以突出语义或强调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辞的基本作用,准确答题应当不成问题。在各种修辞中,以比喻设题的频率是最高的。诚然,一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具体,但是,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而这个喻体又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且比喻句后面还有比较深刻的议论句,那么,这种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点。其一,呼应题目;其二,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其三,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对比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表达手法。如果只是两种事物的简单对比,那是属于修辞方法,其基本作用是为了塑造反差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种事物的分项对比,而对比的内容占全文一半以上,那就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它的基本作用应当是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表达层层深入而更加集中。六、修辞的作用

文学类文本作用题讲评树人2010届《乌米》18.本文着意勾勒了乌米的形象,请从两个方面概括乌米的主要性格特征。(各不超过两个词)(2分)审题积累:要注意到是要求概括“性格”特征,而不是形象特征

经典回放:《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

(09江苏附加)吝啬鬼,(“性格”特征)投机商,暴发户。(形象特征

答案:⑴坚忍(执着)⑵乐观20.(5分)⑴请用一句概括乌米歌声的情感内涵。(不超过10个字)(2分)找准答题区间:第⑦小节

怨中充

希望

⑵文中反复写她的歌声有何目的?(3分)知识积累【反复的作用】:用于说理性文章,起强调作用;抒情写景,强调作者情感,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划分层次。20.⑵①更充分地表现乌米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利于揭示乌米的性格;②唤起读者对她的深切同情;③渲染气氛,使全篇笼罩在明亮与灰暗交织的基调中,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1.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6分)第一人称的作用21.形象:【关注议论抒情语段13、14】①对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对人性之美满怀敬意;③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借“我”的感触揭示全文主旨;④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乌米的形象。17.本文语言典雅,请以第②段为例,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赏析。(6分)答:①选用了诸如“山阴水曲”“隐翳”“枝叶扶疏”“清虚”“清晖”等有文言色彩的词语,格调典雅。(或:在用词上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强烈”与“清淡”“敞开”与“隐约”“中午的骄阳”与“落日的古红”等成对的词语并举,使语言繁富而典雅。)②句式上长短相间,以长句为主,且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具有典雅之美。③使用排比,如接连使用了三个“不喜欢……喜欢……”,显得整齐、工整、典雅。(或:多处直接引用了古典诗文名句,如“晨光之熹微”“残夜水明楼”“明月照积雪”,使语言具有古典韵味。)18.作者为什么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比之“晴雪梅花”更为空灵、更为生动?请联系第④、⑤段作简要分析。(5分)答:①月下梅花因光色幽暗而比晴雪梅花更显空濛灵动。②因为幽光能激发人的想象,人的想象被放大,人格也就被放大,更富有情思。③因为光度影响了态度,月光与日光所带来的美感是不同的。地球上的王家庄1.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简要分析作者的言外之意。(3分)①含蓄讽刺了王家庄人意识中的浅薄自大。②同时讽刺了具有同样心态的中国人2.作者设置《世界地图》这一素材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线索物的作用①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为儿子行动上的探索设置伏笔。②《世界地图》是“父亲”带到王家庄的,反映了父亲对了解未知世界的渴望,有利于塑造父亲探索者的形象。③《世界地图》引发了王家庄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慌和思考,表现了特定时代中人们的无知愚昧,揭示了主旨。3.儿子和父亲是这篇小说的重点人物,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对父子的共同特点以及他们和村民之间的关系。(6分)①这对父子对世界和宇宙都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充满幻想,并且具有探索精神。②(父亲在黑夜用他的眼睛去探索世界的奥秘,而儿子则像父亲说的那样“用脚”去寻找世界的终极。)③父子俩以其幼稚但执着的行为有别于周围的人们,在王家人眼里是一对“神经病”.小说以村民反衬父子。花事1.第(5)段中写观扬州徐园樱花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衬托“八重樱花”之盛景,进一步表现自己对花天美景的陶醉,为下文抒写樱花凋谢的感情落差作铺垫。(4分,“衬托”1分,“表现自己对花天美景的陶醉”

1分,“铺垫”2分)

2.赏析第(21)段中画线的一段文字。(6分)答案: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绣球落地的情形,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春天逝去的伤感之情。通过对比手法,揭示时光必然流逝的道理,也表达了作者的旷达之情。(6分,“比喻”“拟人”各1分,“形象生动”1分,“表达伤感之情”1分,“对比”1分,“揭示道理”或“表达情感”1分)

3.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花事的描述,寄寓了哪些人生感悟?试加以概述。(6分)感悟不是感慨答案:(1)美丽往往是短暂的,我们不应错过。(2)人世沧桑,世事无常,有些东西是无可挽留的。(3)爱情和婚姻时常割离,应当将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4)对于那些逝去的美好,那些无可挽留的事实,坦然待之。(答到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4.第(3)段中,作者说“比起辜负来,还是宁可被辜负吧”,这句话应如何理解?【<讲>P168】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阐述你的理由。(7分)答案:(1)宁可花辜负人,人不可辜负花;(2)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4分,每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