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讲座课件_第1页
医学伦理学讲座课件_第2页
医学伦理学讲座课件_第3页
医学伦理学讲座课件_第4页
医学伦理学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伦理学讲座蒋兴国——主要内容:一、医学伦理学概述二、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三、医学道德的基本规范四、医学道德的基本范畴五、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一、医学伦理学概述(一)伦理学概念(二)医学伦理学概念(三)医学伦理学的特征(四)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二)医学伦理学概念医学伦理学又称医德学,是研究医学实践领域中道德问题的科学。医学伦理学以医务人员的道德意识、医患关系和医德行为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培养和形成医务人员优秀的道德品质(1)实践性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来源于实践,是对医学实践中的道德关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概括说明,是在长期的医疗活动中形成、发展的。医学实践既是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动力,又是医学伦理学的目的和检验医学伦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三)医学伦理学的特征(2)继承性

弘扬伦理道德是医学进步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贯穿医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救死扶伤、“为医者仁”等伦理道德原则为医学工作者自觉地继承、恪守,在医学事业的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孙思邈医圣——张仲景白求恩(3)时代性医学道德伴随着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医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诊治疾病手段的进步,而且表现为医学道德的进步。任何时代的医学道德都与特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都为解决时代的具体问题而存在。医德原则、医德规范、医德评价、医德教育都是时代的产物,都不能脱离时代。反映社会对医学的需求、为医学的发展导向、为符合道德的医学行为辩护是医学伦理学的任务。二、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一)不伤害原则(二)有利原则(三)尊重原则(四)公正原则(2)不伤害原则的正确理解凡是医疗上必需的符合适应证的诊治手段都是不违背不伤害原则的;相反,如果诊治手段对患者是无益的、不必要的甚至是禁忌的,有意或无意地强迫实施,使患者受到伤害,就违背了不伤害原则。不伤害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检查和治疗,即使符合适应证,是必须实施的,也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上或心理上不可避免的伤害。不伤害原则要求对不可避兔的伤害一定要控制在最低程度之内,而不可放任。(二)有利原则(1)有利原则的概念医务人员的诊治行为以保护患者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患者幸福为目的。保护患者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患者幸福(2)有利原则的要求1)要求医务人员的行为对患者确有助益;2)必须满足的条件①患者的确患有疾病;②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患者的疾苦有关;③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患者的疾苦;④患者受益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大的损害。(3)有利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冲突1)有利原则与不伤害原则的冲突医学行为往往不是单纯给患者带来益处,而是常常伴有副作用。此时,有利原则要求医务人员权衡利害,使医学行为能够得到最大可能的益处,而带来的危害应该是最小的。例如:人体实验,受试者可能并不直接受益,而且很可能承受不适甚至某种伤害,只要这种不适与伤害在可容许的范围之内,并且这种实验对大量的类似患者、对医学发展有明显的好处,即有利于社会大多数人,就是合理的。2)有利原则与自主原则的冲突医务人员合乎科学的合理选择与患者的自主决定不一致,一般多由患者的特殊原因引起,例如经济原因、情感原因以及缺乏医学知识的原因等。3)有利原则与公正原则的冲突现阶段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就是体现公平,超出基本医疗服务范畴的公平虽有利,但难公平。(三)尊重原则1、尊重原则的概念医务人员尊重患者及其做出的理性决定。2、尊重原则的具体要求(1)必须处理好患者自主与医师做主之间的关系患者自主绝不意味着医师可以放弃自己的责任及医疗自主权,而必须处理好患者自主与医师做主之间的关系。尊重患者包括帮助、劝导甚至限制患者进行选择。(四)公正原则2、医疗公正原则的要求在医疗实践中,公正原则不仅要求形式上的公正,即同样条件的人给予同样的待遇、不同条件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更强调内容上的公正,即必须以每个人的实际需要、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为依据进行健康利益分配。1、医疗公正的概念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合理享受卫生资源或享有公平分配的权利,享有参与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一)医学伦理学的含义与本质(二)医德规范的形式(三)医学伦理学规范的内容三、医学道德的基本规范3、范围:应用范围包括:医疗、护理、药剂、检验及科研、预防等领域的规范。4、作用:医德理想变成——医德实践的中间环节。5、地位:在医学道德规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协调各种医疗人际关系的具体行为准则。(1)总的表述方式:写清“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2)具体的表现形式:“戒律”、“宣言”、“誓言”、“誓词”、“法典”、“守则”等。(3)医德规范的表述内容:作为较成熟的职业道德准则,医德规范一般以强调医务人员的义务为表述内容。(二)医德规范的形式《医务人员医德规范》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时刻为患者着想,千方百计为患者解除病痛。2.尊重患者的人格与权利,对待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患者。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患者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患者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中国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身心健康奋斗终生。(一)权利与义务(二)情感和良心四、医学道德的基本范畴1、医德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权利:行为主体在医学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可以行使的权力和应该享受的利益。——义务:行为主体依据医德的规定必须履行的角色职责。在医学关系中,主要有医师的医德权利与义务;患者的医德权利与义务两种行为主体。2、道德权利与义务同政治、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在政治、法律范围内,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公民或法人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就可以依法行使一定的权利、享受一定的利益。在道德领域,义务与权利同样是相对应的,但伦理学强调义务且不以权利为前提。这就要求医务人员在处理医德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时,不能把它等同于政治、法律的关系,不能绝对化、简单化,不能认为有权利就尽义务,没有权利就放弃责任。3、医师的道德权利与义务(1)医师的道德权利:医师的道德权利从某种意义以上说,法律权利也是道德权利。(2)医生的道德义务:医生的道德义务也是医师的法律义务,同时也是其基本的道德义务。1999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1条规定了医师在执业活动中享有7项权利和5项义务:7项权利和5项义务医师的道德权利①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检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②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③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④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⑤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⑥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⑦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医师的道德义务①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②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③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④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⑤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4条规定: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第25条规定:医师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26条规定:医师应当如实向患者或者其家属介绍病情,但应注意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医师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应当经医院批准并征得患者本人或者其家属同意。第27条规定: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第28条规定: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二)情感和良心良心情感1、情感(1)概念:情感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根据某种社会观念和行为准则对待自己和他人的一种态度和体验。医德情感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自己和他人行为之间关系的内心体验及其自然流露。(2)医德情感的实质:医德情感与医德义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建立在对患者健康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的,不以医务人员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前提。(3)医德情感的内容及其特点与作用——同情感:医务人员最起码的医德情感、最基本的医德情感,其感性因素居主导地位,是服务患者的原始动力。——责任感:起主导作用的医德情感,其理性因素居主导地位,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可弥补同情感的不足,使医务人员的行为具有稳定性,并能真正履行对患者的道德责任。——事业感:责任感的升华,是更高层次的医德情感,即把事业看得比个人利益、生命还重要。(4)医德情感与医德理智的辩证统一情感——需要理智导向、规范;理智——需要情感激活、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说,医德情感具有理智性。医务人员热爱患者的情感并不是盲目冲动,而是建立在医学科学基础之上的,必须在医学科学允许的范围内去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要求。

2、良心(1)概念:良心是人们对他人和社会履行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人们对其所负道德责任的自觉意识。医德良心是医德情感的深化,是在医疗活动中存在于医务人员意识中、发自内心深处的对患者和社会的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2)医德良心的能动作用

——在行为前:对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动机给予肯定,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动机给予抑制或否定;——在行为中:对医学行为起着监督作用,对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意志、信念以及行为方式和手段予以激励和强化,对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欲望、冲动及其行为方式等则予以纠正、克服;——在行为后:对行为的后果和影响有评价作用。主要表现为——医务人员对履行医德义务产生的:善效果的行为:给予自我肯定性评价,即感到满意、欣慰和自豪。恶效果的行为:给予自我否定性评价,即感到羞愧、悔恨、谴责和内疚。保密审慎(三)审慎与保密1、审慎(1)概念:审慎是一个人对人对事详查细究、慎重从事的一种道德品质和处世态度。在本质上,审慎是智慧的表现,建立在知识、技能和冷静、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医德审慎是指医师在行为之前的周密思考和行为过程中的小心谨慎、细心操作。(2)内容:在医疗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慎言、慎行,自觉地按操作规程办事,做到认真负责、谨慎小心、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上做到精益求精。(3)作用:①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发生医疗差错、事故;②有利于医务人员吸收新知识和提高技术水平;③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医德。(2)保密1)概念:保密:是指保守机密,不泄露机密。保密通常与隐私有关,但隐私一般只涉及个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保密则可能与多人的行为有关。只要不危及他人或社会的利益,在当事人提出合理要求的情况下,保密是应当的。保守医密:是指医务人员保守在医疗活动中获得的患者的医疗秘密,它通常包括患者及其家庭隐私、患者独特的体征或畸形、患者不愿让别人知晓的病情(不良诊断和预后等)以及其他任何事情。2)保守医“密的主要内容:

①为患者保密:即询问病史、查体从疾病诊断的需要出发,不有意探听患者隐私,不泄露在诊疗中知晓的患者隐私;②对患者保密:即对于某些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诊断和预后,不应该直接告知患者,但应该及时告知患者家属。3、保守医密的重要作用①从理论上说:保守医密是医务人员尊重患者的体现。②从实践上说:医务人员若随意泄露医疗秘密,可能导致对患者的歧视,造成患者的痛苦,也可能使患者对医方产生信任问题。(一)医患关系道德(二)医患关系的模式(三)患者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四)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保障五、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道德

(一)医患道德关系1、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契约关系医患之间是平等关系,即医师尊重患者的医疗权利,一视同仁地提供医疗服务;患者尊重医师的劳动,并密切配合诊治,共同完成维护健康的任务。医患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契约关系,即医师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国家赋予医师以某种特权(对疾病诊治权和特殊干涉权等)并要求医师以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服务;患者出于信任或与医师充分协商,接受医师的服务。

2、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信托关系。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医患双方的正当权益。医师享有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特殊职权,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心理甚至隐私等信息;患者为了诊治疾病而信任医生,将必要的信息告诉医师,并委托其解除病痛。3、医患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技术关系和非技术关系两个方面:——技术关系:在医疗技术活动中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建立起来的行为关系;——非技术关系:在实施医疗技术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由于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的道德关系、利益关系、价值关系、法律关系和文化关系。1、主动-被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患者单向发生作用。因此,医生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肯定,处于主动地位;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并以服从为前提。(二)医患关系的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昏迷、休克、精神病患者发作期、严重智力低下者以及婴幼儿等一些难以表达主观意志的患者。2、指导-合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医患双方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且充当指导者,患者接受医生的指导、密切配合且可以对治疗效果提供信息、提出意见和要求。3、共同参与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医患双方有近似同等的权利,共同参与医疗的决定与实施。这种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医学知识的长期慢性病患者,它类似于成人与成人之间的关系,医生的责任是“帮助患者自疗”。1、患者的权利:根据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患者有:生命健康权、医疗保障权、疾病的认知权、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医疗服务的选择权以及病历复印权、病案封存权、死者家属或委派代表观察尸检权、委托鉴定权、诉讼权、索赔权、根据病情获得休息和免除一定的社会义务或责任权等。(三)患者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其中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指患者在医疗卫生服务中,享有知晓自己病情和医务人员所要采取的诊治措施,并自主选择合适的诊治决策的权利。以上是患者的法律权利,也是道德权利。此外,患者还有要求核对医疗费用账单、监督自己医疗权利实现等道德权利。2、患者的义务:1986年10月30日公布的《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院秩序的联合通知》中规定:患者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检查、治疗,……;患者就诊、治疗要按章交费,……;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医疗秩序,侵犯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损坏国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规定:全社会应尊重医师。医师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患者要接受治疗、配合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和预防措施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医师发现或怀疑患有严重遗传性疾病的育龄夫妻应根据医师的意见采取相应措施的内容。此外,患者还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恢复和保护健康以及支持医学科学发展(包括接受医学生实习、参与生物医学科研中的人体实验)等道德义务。1、医患双方要进行密切地沟通与交流;2、医患都要维护双方的权利;3、医患双方都要履行各自的义务;4、医患双方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5、医患双方要加强道德自律和遵守共同的医学道德规范。(四)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保障六、医学道德的专业特征——主要内容(一)预防医学道德(二)临床医学实践道德(三)医学科研道德(一)预防医学道德1、预防医学的含义和特点2、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3、预防医学在某些领域中的道德要求1、预防医学的含义和特点研究对象:主导思想:运行模式:预防为主环境人群健康人群1、预防医学的含义

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环境一人群一健康为模式,以预防为主的观念为主导思想,运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等理论和方法,探讨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特点,以及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人群疾病和健康的影响规律,从而制定群体防治策略和公共卫生措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学科。(1)全社会参与原则预防医学要坚持全社会参与的道德原则,必须依靠政府、社会、团体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实现。2、预防医学的道德原则因为,要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预防医学目的,不能单靠预防保健人员的孤军奋战。(2)社会公益原则预防保健人员要坚持社会公益原则,即要坚持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把全局、长远利益放在首位。预防医学面向的是社会人群,因此要处理社会各种利益关系。(3)社会公正原则在预防医学制定卫生政策、筹资、资源分配以及信息的公开等都要坚持社会的公正原则。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群、社会负责。(1)传染病防制的道德要求3、预防医学某些领域的道德要求1)积极开展传染病的预防,对广大群众的健康负责;2)认真做好传染病的监测和报告,履行其道德和法律责任;3)尊重科学,具有奉献精神;4)尊重传染病患者的人格和权利。(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的道德要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肿瘤心血管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谱和死亡谱的顺位前移,在防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对防制人员提出以下道德要求:1)履行健康教育的义务,促进人们行为、生活方式的改变。2)加强监测、筛查和普查等,履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道德责任。(3)食品卫生监督的道德要求1)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履行其社会道德责任。2)经常开展食品卫生检查,履行其职业义务和法律责任。3)妥善地处理食物中毒事件,防止继续危害群众(4)职业性损害防制的道德要求1)依法开展卫生管理和监督,对职工的健康和安全负责。2)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卫生监测和健康监护,维护职工的健康。3)职业病的诊断要慎重。维护职工、企业和国家的利益。4、、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道德要求(1)要履行法律义务,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积极主动地开展健康教育以及积极参与健康促进的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创建支持性环境。(2)深入农村、社区,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有针对性作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内容,并积极参与建立有利于健康促进的卫生保健体系。(3)不断自我完善,以科学的态度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活动。5、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道德要求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恪守职责和加强协作,发扬敬畏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2)树立崇高的职业责任感和科学态度。(3)勇于克服困难,具有献身精神。1、临床诊疗的医学道德原则2、临床诊断过程的医学道德要求3、临床治疗过程的医学道德要求4、临终关怀的医学道德5、人体死亡的医学道德(二)临床医学实践道德1、临床诊疗的医学道德原则(1)整体性原则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把患者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既要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又要了解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环境,以整体的观点对待疾病和患者,防止局部的、片面的观点。(2)最优化原则在选择诊疗方案时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效果的决策。医务人员在选择诊疗方案时,在当时的医学科学发展水平和允许的客观条件下,采取的诊疗措施使患者痛苦最小、耗资最小、安全度最高和效果最好。(3)知情同意原则医务人员在选择和确定疾病的诊疗方案时要取得患者的知情和自由选择与决定,对于一些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手术以患者或患者家属(无家属者由监护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为据。如果患者选择有误,医务人员有履行指导的责任。(4)协同一致原则在诊疗过程中同一专业或不同专业之间以及科室相互之间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和团结一致,共同为解除患者的痛苦和促进康复而努力。防止互不通气、互不服气、互相推诿和互相拆台,以免给患者的诊疗带来困难和不良后果。(1)询问病史的道德要求1)举止端庄、态度热情;2)全神贯注、语言得当;3)耐心倾听、正确引导。2、临床诊断过程的医学道德要求(2)体格检查的道德要求医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和简便的诊断工具,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的方法。1)全面系统、认真细致。2)关心体贴、减少痛苦。3)尊重患者,心正无私。(3)辅助检查的道德要求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它是借助于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及生物技术等对疾病进行检查和辅助诊断的方法,有时它对疾病的诊断起着关键作用。1)从诊治需要出发、目的合理。2)知情同意、尽职尽责。3)综合分析、切忌片面。4)密切联系、加强协作。(1)药物治疗的道德要求1)对症下药、剂量安全;2)合理配伍、细致观察;3)节约费用、公正分配;4)严守法规、接受监督。3、临床治疗过程的医学道德要求(2)手术麻醉治疗的道德要求手术与麻醉的准各、实施过程,实质上也是医学道德的选择、判断过程。从实践过程看;手术与麻醉的道德要求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1)术前准备的道德要求——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动机正确;——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认真制定手术方案;——帮助患者作好术前准备。2)术中的医德要求——严密观察、处理得当;——认真操作、一丝不苟;——互相支持、团结协作。3)术后的医德要求——严密观察病情;——努力解除患者的不适。4)手术治疗中的特殊道德问题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也就是患着有询问了解病情、接受或拒绝及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这是对医务人员医德的基本要求。但如果这种拒绝有可能危及患者自身的健康甚至生命时,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耐心地给予解释,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处理。——患者丧失自主选择能力时,医务人员可以不考虑他的拒绝,通过征得监护人(家属)的同意而进行手术;——对于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患者,如果拒绝手术治疗,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正确对待“红包”问题。(3)急救的道德要求急救工作是临床医疗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它所面对的是急危重患者,关系到生死存亡与生命安危,因此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道德要求。急诊医学的兴起为临床急诊抢救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如空气、水源、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增多,灾难医学、“非典”、食物中毒等;灾难医学——地震灾害,洪水、矿难、重大瘟疫等等都属于灾难医学。

1)抢救急危重患者工作的特殊性——病情变化急骤,带有突发性;——病情严重,救治难度大;——病情复杂,工作量较大;——生命所系,贵任重大。(2)急危重患者抢救工作中的道德要求——要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患者;——要团结协作、勇担凤险;——要满腔热忱,重视心理治疗;——要全面考虑,维护社会公益;——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抢救成功率。(4)心理治疗的道德要求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治疗患者的情绪障碍与矫正其行为的方法。心理治疗不但是心理性疾病的主要疗法,而且也是整体疾病综合治疗中的一种。1)要掌握和运用心理治疗的知识、技巧去开导患者;2)要有同情、帮助患者的诚意;3)要以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去影响和感染患者:4)要保守患者的秘密、隐私。(5)康复治疗的道德要求康复治疗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种残疾人。它通过物理疗法、言语矫治心理治疗等功能恢复训练的方法和康复工程等代偿或重建的技术,使残疾人的功能复原到最大限度,提高其生活质量。:1)理解尊重、平等相待;2)热情关怀、耐心帮助;3)合作密切、加强协作。(三)医学科研道德1、医学科研中的道德含义2、医学科研中的道德要求1、医学科研中的道德含义(1)推动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高尚的道德品格能激励人们树立把科学事业作为人类造福的祟高理想,确立正确的科研动机和目的,激励人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勇于献身。(2)取得科研成功的重要前提

医学研究人员只有抱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在新技术、新药物的研制和临床应用中勇于探索,忠于客观事实。(3)处理好科研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根本条件在现代科学迅速发展的年代,学科之间的交叉相溶和整体化日趋明显,因此在科研活动中仅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所研究的课题,必须依靠多学科、多专业人员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这样,道德作用和要求就显得更加重要。(1)造福人类的纯正目的我国医学科研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维护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防病治病,提高人口素质,造福人类。2、医学科研中的道德要求从这根本目的和任务出发:首先,要求医学科研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其次,要具有忘我献身精神。再次,要正确对待个人的名利。(2)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要求科研工作者具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优良品质,这是医学科研道德最基本的准则。医学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体及其疾病,它直接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3)主动配合的协作精神正是由于许多医学科研重大课题需要多学科、多部门、多专业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科研工作者应做到三点:一是正确对待他人和尊重他人劳动,做到尊重每一个参与者对能力弱者不轻视;对能力强者不嫉妒,更不可贪人之功,窃为己有。二是正确对待自己和评价自己的成就,做到有成绩不骄傲,有缺点和错误勇于改正。三是正确对待同志之间、学科和部门之间的关系。(4)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科学研究是一项艰苦曲折的工作,任何科学成果的获得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大量的心血。

(1)人体实验及其意义人体实验是以健康人或患者作为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判断假说之真理性的科学研究及其行为过程。3、人体实验的医学道德医学的进步或发展离不开研究,而医学研究最终将部分地依赖人体实验。(2)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根据国际上通行的《纽伦堡法典》和《赫尔辛基宣言》,人体实验必须遵循以下道德原则。1)有利于医学和社会的发展这一原则要求人体实验的目的必须正确而明晰,即人体实验的目的只能是为了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探索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改进疾病的诊疗、预防和护理措施等,以利于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医学科学和整个社会的发展。2)受试者知情同意受试者享有知情同意权,知情同意是人体实验进行的前提。凡是采取欺骗、强迫、经济诱惑等手段使受试者接受的人体实验,都是违背道德或法律的行为。这一原则要求:首先,必须保证受试者真实、充分地知情,即实验者必须将实验的目的、方法、预期的好处、潜在的危险等信息告知受试者或其代理人,让其理解,并回答对方的质疑;在知情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