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献学概论_第1页
音乐文献学概论_第2页
音乐文献学概论_第3页
音乐文献学概论_第4页
音乐文献学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文献”释义:“文献”在英语中为“document”,它源自拉丁语“docere”。英语的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书籍”,或“载有原始的、有关某事的官方或法律形式的书写或打印文本、用以提供决定性证据或信息”。如著名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就用“document”。中国古代,《说文解字•叙》里“文献”解释为“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夏礼,吾能言之,杞(夏禹后代的国土)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商汤后代的国土)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据朱熹的注释,文指典籍,献,贤也。这里献指乡贤、耆宿,指熟悉掌故的人。这段话可见孔子对文献的重视,没有根据不乱发言论。宋末元初的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他对文献的解释是“引古经史谓之文,参以唐宋以来诸臣之奏疏,诸儒之议论为之献。”随着历史的发展,文献的概念逐渐演化为专指各个领域的各种图书文物资料。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的外延也扩大了。一些新的文献载体相继出现,使得人们对文献作出了更加严谨,更加科学的定义。《辞海》(1999年新版)中给文献的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象、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如: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另外,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GB3792・l-83)对文献的定义为:“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物质载体。”这是目前对文献的最简单明了的定义。二、 “文献学”概述:文献学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文献学是治学的基础、资料的源头、深入研究的门径。它可以根据学科领域划分为历史文献学、古典文献学等。文献学是在文献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收集、整理、交流和利用文献,就必须对文献的特点、生产方式和整理方法进行研究,从中总结出规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文献学。三、 音乐文献学:1.定义根据郭小林《关于音乐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初步构想》一文(《黄钟》,2000年第2期),音乐文献学指的是:音乐文献学是以音乐文献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形态变化、社会流传和整理利用特殊规律,并为开展音乐文献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的一门专科文献学。音乐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主要来源于普通文献学,同时结合音乐文献的特点而有所侧重和发展。建立音乐文献学和深入研究音乐文献的目的,除了丰富普通文献学的内容外,最关键的还在于向音乐艺术教育、学术研究、作品创作和演唱演奏实践提供完整、切题及时的文献信息服务。缪天瑞主编的《音乐百科词典》对“音乐文献学”(陈应时、李曦微撰写)的定义为:音乐学的分支,研究一切有关音乐的书面材料;如乐谱、理论著作、报刊、通信、日记以致海报、节目单、门票、纸张、印刷手段等等。狭义的文献学主要是“编目学”,即材料的收集、整理、归类、年代鉴定、编目、辨伪以及着重于形式的分析研究。2.《音乐文献学》发展简介:音乐文献学在我国成为一门学问还是近几年的事。1985年,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许勇三先生撰文《音乐文献学之我见》(《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年第1期),在国内首次提出建立“音乐文献学这门学科”的倡议。其后,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相继开设了这门课,目的在于对音乐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直至本科生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了解和掌握音乐学研究的方法、规范,为从事音乐研究打下良好基础。我国历史上自古注重音乐文献的编目和汇编工作,比如司马迁的《史记》里有《乐书》和《律书》,班固的《汉书》有《艺文志》,后来的其他“二十五史”里都有类似于“乐志”、“律志”的篇目,保存了大量的音乐文献。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总结历代文献的时期,大型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乐律典》集中历代音乐文献,分门别类予以摘录,并加按语和注。《四库全书》专设“乐类”,收有历代音乐文献上百部。西方的音乐文献学自16世纪即已经有萌芽,发展到今天,与图书馆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美学等学科都有关联。其英文名称为bibliographyofmusic。3、《音乐文献学》的研究内容:目前西方“音乐文献”的含义有两种:、广义的音乐文献类似音乐资料(sources),泛指与音乐艺术相关的各类形态的资料,可分成文本资料、音响资料、图像资料和实物资料(如乐器)等。、狭义的音乐文献(MusicLiterature)指属于“文本资料”范畴内的“第二手资料”(secondarysources)。这种狭义的音乐文献正是我们在此探讨的对象。按照美国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分类,与音乐相关的“文本资料”主要分成三个大类,即:M(Music),以乐谱形式出现的“文本”都归入此类;MT(MusicTheory),指以作曲理论为主的“文本”,例如有关和声、复调、配器、曲式和作曲法方面的图书都划入其中;ML(MusicLiterature),指“关于音乐的文本”,这是一个内容最为丰富多样的类别,涵盖面极广,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音乐词典与百科(Dictionaries,Encyclopedias)手册、指南与概览(Handbooks,Companions,Compendiums)音乐史与音乐编年史(Histories,Chronologies)学术专著(Monographs)论文集(CollectionsofEssays)传记(Biographies)主题目录(ThematicCatalog)关于音乐与音乐文献的参考书目(BibliographiesofMusic,BibliographiesofMusicLiterature)音乐年鉴(Yearbooks)音乐期刊(MusicPeriodicals)杂集(Miscellaneous)需要说明的是,按照西方的学术传统,博士论文(Dissertations)按出版物来看待。虽然音乐领域的博士论文另有图书分类编号,但就学术内容的特征来看,它们属于“学术专著”,可以看作ML之外的一类特殊的“音乐文献”。从这些分类可以看出,音乐文献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实际上形成了音乐学研究所需的最基本的“学术资源”。如何接触和运用这些“资源”无疑对研究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意义。严肃的学术研究都是在“科学”精神鼓舞下进行的“智识劳作”,其最终的成果是经不断积累而构成思想与知识的大厦。从这个特定意义上来讲,任何学术研究都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阐释、补充、完善或修正。即使是富于“独创性”的研究,也离不开已有学术成果这一“上下文”。音乐学研究没有任何例外。因此,当确定了某一音乐学研究的专题之后,需要马上开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收集、整理相关的研究资料,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正是接触音乐文献并梳理从中得到的知识与信息。面对如此众多的音乐文献,我们应该如何作出选择呢?我以为,这种选择应该是建立在广泛阅读与研究专题相关的各类音乐文献基础上,对具有较高“学术含量”的音乐文献给予特别的关注。一般来讲“,学术含量”较高的文献所讨论的问题都具有一定的学术深度,其内容无论是史料的系统梳理或考证,作品的详尽分析或风格的历史探究,还是艺术观念的阐释或理论体系的构建,体现的都是某种思想的陈述、知识的展示或意义的诠释。相对而言,“学术含量”较低的文献给予我们的主要是信息与常识,人们在此获取的并不是特定的、有深度的学术资料,而只是对一般知识的概略说明。以下我选择几种不同的音乐文献,对它们的特点与作用进行评述,并探讨与其相关的“学术性”问题。(一)音乐词典和其他“辞书类”文献音乐词典是进行音乐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它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百科性”音乐词典与“专题性”音乐词典。这类音乐文献通常由音乐学领域的著名学者编撰,内容为音乐的百科知识或音乐艺术中某种专题知识。一般而论,“百科性”的音乐词典是全面、系统地阐述音乐领域的各门知识,所以往往篇幅较大,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新近出版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2001年第2版),共由29卷组成(比1980年第1版多了9卷)。“专题性”的音乐词典种类繁多,涉及面极广,这里仅举几例:《早期音乐词典:从游吟诗人到蒙特威尔第》《泰晤士与赫德森20世纪音乐全书》《美国通俗音乐与摇滚乐词典》《20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家词典》《简明犹太音乐全书》《歌剧词典》《电影音乐词典》《音乐主题词典》从这些词典的名称就可得知它们不同的“专题”内容。这类词典的特点就是汇集某个特定领域内的知识,以便想要查阅相关知识的读者尽快通向“专题”。毫无疑问,不同的音乐词典各有其特点与作用,适用于人们了解音乐知识的不同目的和要求。如果是从事音乐学的研究,那么我以为要尽可能地接触与运用更具学术性的音乐词典。这类学术性的音乐词典总由著名学者“挂帅”主编,其中的条目都约请相关的专家撰写。这类词典有单卷本的编撰,更有多卷本的形式。学术性的音乐词典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词典的条目以中、长条为主,这在多卷本的大型词典中尤为明显。在音乐界颇有影响的单卷本《新哈佛音乐词典》就有许多条目在两页以上,目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第2版)更以长篇词条为特色,例如:分析(63页)、中国(64页)、交响曲(37页)、歌剧(55页)、音乐学(45页)、贝多芬(67页)、瓦格纳(40页)和斯特拉文斯基(39页)等。这类长大的条目大都由多位学者联合撰写(各负责其中的一部分),它们的篇幅已完全相当于学术专著的分量,事实上有些长条目已陆续用单行本的形式出版。更值得重视的是这些长篇词条的内容,因为条目撰写者在此展示的已不是对某个专题的一般性知识介绍,而是以研究的姿态和论文的方式对之进行学术性的阐述。这样的条目内容通常也反映了该条目撰写之时相关专题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第二,词典的条目(尤其是中、长条目)都附有“参考文献”(Bibliography),正因为有了“参考文献”的依托,词条的内容更具备学术的可信度。“参考文献”在词条后的出现,一方面表明了该词条的撰写所立足的学术基础,另一方面也为词条的阅读者查阅相关文献提供了方便,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像《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这样大型的音乐百科全书,为了加强条目(尤其是长条目)“参考文献”的系统性和学术分量,都邀请一位学者专门编写“参考文献”。从这一情况看“,参考文献”实际上作为一个特别的“学术资源”,已成为整个条目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词典和百科全书之外,还有许多“辞书类”的音乐文献。这类文献包括手册、指南与概览等,它们的内容与编撰体例丰富多样,既有为普通音乐爱好者所写的读本,也有为研究者编撰的“专集”。由于后者更具学术性,是音乐学研究所需的重要文献,所以更值得我们关注。这里仅以三本著作为例,对此类文献的特点作一提要。1、《瓦格纳手册》(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共由23篇高质量的论文组成,它们从各个方面探讨了瓦格纳这位在西方文化史上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家。著名音乐学家和瓦格纳研究专家达尔豪斯一人就有3篇论文收入其内,它们分别探究瓦格纳的音乐及其影响和瓦格纳在音乐史中的地位。另外,由其他领域的学者撰写的“瓦格纳的中世纪”、“瓦格纳与尼采”、“瓦格纳与视觉艺术”和“心理学史中的瓦格纳”等论文,都显得视角独特,充满学术新意。2、《中世纪与文艺复兴音乐指南》以有关早期音乐的49个专题为构架,组成一部学术性的“专题指南”。我们只需列出其中几篇文章的标题,就可感知其“学术意味”:“文艺复兴音乐中的价值判断”、“妇女的历史与早期音乐”、“体裁与功能:关于16世纪意大利世俗声乐曲的思考”、“音乐构思与弥撒套曲的兴起”和“中世纪的音乐与图像”。3、由古典主义音乐研究的权威兰顿主编的《莫扎特概览》可以说是一部了解莫扎特其人其乐的“知识总汇”。与以上所提的两本“专题论集”相比,此书更像一部以长条目为主的“作曲家词典”,工具书的意味更浓。全书分为15个部分,从生平到音乐、从家族到历史—音乐背景、从个性到观念、从表演实践到文献版本,对莫扎特作为一个人和一个音乐家的一生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描述。以上三部“辞书类”著作虽然内容和体裁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专题性的知识汇集以学术性梳理和探究为特征。显然,这类“学术性辞书”设想的读者并非音乐爱好者而是音乐专业的人士。因此,作为与音乐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学术性文献,它们应当及时进入我们的视野。(二)音乐史各种音乐史著作是音乐文献中较重要的一个分类。在此,我想根据这一文献的特点,讨论有关学术专著与教科书的问题。从内容来看,音乐史基本上可分成三大类:音乐通史、音乐断代史和音乐专题史。音乐通史既有单卷本的著作,也有多卷本的形式。多卷本音乐通史中最有影响的是《新牛津音乐史》,单卷本的音乐通史有许多种,目前所知用英文写作的单卷本音乐通史就有十几种。区别和恰当利用学术性音乐史论著作和音乐史教科书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从音乐史的著述看,学术性著作虽然是以历史线索来展示音乐的发展过程,但作者的历史评述不是面面俱到,而往往是抓住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发挥,阐释作者个人对音乐历程中的人物、作品、事件、流派、时代或艺术风格等现象的理解,有时这种理解可能有很强的主观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样的“主观性”或“独特性”构成了这类著作的学术品格。在这一方面,保罗•亨利•朗(PaulHenryLang,1901—1991)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比较而言,音乐史教科书则力求全面地概述音乐的历史演进,并尽可能多地介绍相关的知识,所以它不要求深入地探讨。由于教科书是为教学目的而写,阅读的对象主要是学生,音乐史教科书的内容一般不具备(或者说不要求)学术性,它所需要的是条理清晰、叙述全面和文风客观的音乐史知识的陈述。因此,教科书不进入学术探讨的视野,这在西方学界早已得到明确。例如,音乐学界最具声望的学术期刊之一《美国音乐学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MusicologicalSociety),在其征稿说明中就清楚地告知:教科书不在本刊书评栏目的范围之内。指明音乐史教科书的“学术含量”较低并不是否定这类著作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为在对本科生的音乐通史教学中,显然它比学术性音乐史论的作用更大。但是,在音乐史领域的研究中,值得我们花时间去阅读与思考的当然不是教科书,而是学术性音乐史专著。随着对音乐史各断代以及相关各种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更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名音乐学家这样的“个体”,无论他(她)如何出类拔萃,都无法面对和吸收源源不断、滚滚而来的学术新成果。如果不能体现最新的学术成果,那么,任何新撰音乐通史的学术性就值得怀疑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中,随着单卷本音乐通史写作的衰落,断代史和专题史成为目前音乐史著述的一个热点。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由六个部分构成:中世纪、文艺复兴、巴罗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20世纪。这六个“断代”的划分在历史音乐学的学术领域内早已达成共识。与通史相比,断代史更集中,因为它是对一个特定时代里的历史问题进行探讨,在学术深度上肯定要胜于通史中对某一断代的描述。所以,西方音乐学界一直有撰写音乐断代史的优秀传统。在20世纪中叶,著名的诺顿出版社就编辑出版了一套很有影响的西方音乐断代史丛书,其中里斯(GustaveReese,1899—1977)所撰的《中世纪音乐》和《文艺复兴音乐》成为划时代的音乐史巨著。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们的一些史述及观点或许过时,但作为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经典文本,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不少专业知识和学术启发。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诺顿出版社又推出一套新的音乐断代史系列 ANortonIntroductiontoMusicHist尽T管这一系列冠以“导论”的名称,从目前已出版的五部断代史著作来看,它们的内容不仅涉及各个断代史中音乐发展的基本问题,而且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与探讨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深思的学术问题。这套音乐史丛书在西方音乐学界广受好评,已成为各个断代史研究领域的主要参考文献,也是研究生层次的相关讨论班课程(Seminar)的必备参考书。音乐学领域的专题史就是针对某一音乐专题的历史考察。与音乐通史和音乐断代史比较,音乐专题史的研究范围更开阔,学术探讨的空间自然也更深广。二战后一代的音乐学大师都曾在这一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爱因斯坦(AlfredEinstein,1880—1952)的《意大利牧歌》、萨克斯(CurtSachs,1881—1959)的《乐器史》和阿佩尔(WilliApel,1893—1988)的《格利高里圣咏》与《1700年之前的键盘音乐史》都被公认为这些专业领域的开山之作,为当代学人的继续研究打下了极为扎实的学术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有许多专题史著作问世,展现了西方音乐学界在这一方面新的研究成果。下列六本专题史著作就让我们对西方学者既富传统又有新意的选题及学术兴趣有所感悟:《美声的历史》和《偷拍子:自由速度的历史》同属于音乐表演艺术的专题性理论探讨,思路与视角均有独到之处。前者将美声歌剧作为一个历史现象进行考察,重点讨论它在18—19世纪歌剧艺术中的特征和意义,并叙述了罗西尼之后美声艺术的衰亡与复苏;后者探究的仅是一个演奏速度的艺术处理 Rubato,但作者的研究建立在深厚的音乐文献基础之上———广征博引各个时代理论家、作曲家和演奏家的相关论述,通过细致的音乐分析,阐释了两种主要的自由速度的艺术特征及其历史演进。同样是研究表演艺术实践。《古典与浪漫主义时代的演奏实践:1750—1900》展示的是一种全面、整体的专题探讨,从古典到浪漫一个半世纪的演奏实践在此形成一个既专又博的“音乐史问题”,由此展开的是各类演奏艺术问题的解释与音乐学术层面上的思考。《录制音乐的世纪:倾听音乐的历史》考察了音乐的录音这一现代技术现象如何改变人们鉴赏与认识音乐的过程,提出了不少令人深思的学术问题:录音是否构成一种自立的艺术样式?何为历史本真主义(HistoricalAuthenticity)?这一具有新意的专题史研究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音乐艺术的新的语境。女权主义批评在音乐学研究中的一个主要体现是关注妇女与音乐的关系,妇女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或许是这类研究里最为显著的专题。《妇女与音乐的历史》正是沿着历史的轨迹,考察妇女在人类音乐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无论是作为作曲家、理论家还是作为演奏家和音乐赞助人,音乐历史的演进都有着妇女的贡献。作为音乐史论文献的三个基本类别,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各有其独具的体例特征、学术容量和文献意义。但是,对任何一种史论来讲,“史”是其叙述方式的基本构架,它所讨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则是依托“历史”而呈现的话语“内涵”。从音乐学研究的视角观察,“问题”的历史或历史中的“问题”无疑是我们学术关注的重点。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音乐断代史和音乐专题史(尤其是后者)应该具备比一般音乐通史更高的学术含量———它们触及的“问题”更深入,探究更“专业”。所以,在我们的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首先将各类断代史、专题史作为主要的音乐文献来看待,而通史类著作应归于次要的文献范围。(三)学术专著、论文集、博士论文与其他学术领域的情况相似,音乐学领域的学术专著、论文集博士论文是三种不同样式的文献,但它们有一个明确的共同点:文献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学术性。(翻开任何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著作,我们几乎都可以发现,其“参考文献”中所列的书目主要由以上三种文献构成。换言之,各种学术成果的体现在这些文献里面占了很大的比例。)学术专著是由学者独自撰写的学术性著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专题的整体性研究著述(Monograph),有时也以个人多篇论文结集的形式出现。所谓专题的整体性研究著述是指学者在某项专题的研究基础上专门撰写的论著,这样的专著展现的是论述内容的整体构思和写作体例的连贯统一,其中蕴含了专题学术研究成果的系统性、专论性和整体性。学者个人的论文结集虽然也可以归入“学术专著”,但与专题的整体性研究著述相比,在内容和写作体例上往往呈“多元化”局面,因为它是作者不同时期所撰论文的“融合”,不强调“专论体”的连贯统一,突出的是某一“大专题”内的基本贯通,或分门别类后若干专题的研究组合。我们可以科尔曼的两本近著为例,对学术专著的两种形式及其特征作一观察。作为当代美国音乐学界的“领军学者”——科尔曼在“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坚持思考音乐学的元理论问题,关注英、美音乐学的学术路向,而且一直进行着几个专门领域的具体研究,学术成果令人瞩目,被公认为文艺复兴音乐、贝多芬研究和歌剧研究的专家。科尔曼作于20世纪60年代的两本专著《作为戏剧的歌剧》(NewYork:Knoph,1956)和《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NewYork:Knoph,1967)已成为这两个专题领域里的经典著作。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科尔曼又有两本专著问世《科尔曼文集》(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94年)和《协奏曲对话》(哈佛大学出版社,1999年)论文集指由多位学者撰写的论文合集,它往往是在一个“大专题”之下几个分类专题的论文组合。论文集由一位(或多位)学者主编,作为主编的学者也可能是作者之一。另外,主编者都会撰写一篇序言或导论,对论文集的内容作一总体性的导引说明。由于论文集是多位学者研究成果的“汇编”,写作体例很难统一,但其内容仍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形成关联。更重要的是,由于各位学者在“大专题”的框架之内分别探讨不同的“专业问题”,论文集中的各篇论文都有可能展示独特的视角和触及问题的深层,由此体现较高的学术意涵。正是这一文献特征,使得论文集成为最受学者重视的“学术文本”之一。著名女学者帕斯勒(JannPasler,新版《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音乐学”条目的作者之一)主编的《面对斯特拉文斯基:人、音乐家与现代主义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6)就是一本典型的专题论文集。“纪念论文集”是论文集文献类别中的一种特殊样式。按照西方学界的传统,对学术领域内一位德高望重、硕果累累的前辈学者的诞辰献礼,是专门编辑出版一本高质量的学术论文集。这种论文集通常约请多位著名学者撰写新的论文,其中有一至二篇会专题论述这位前辈学者的学术生涯与贡献,其他各篇论文并不研究这位学者本身,但全部都涉及他毕生研究的各个领域。这类纪念论文集一方面表达对这位学者的敬意,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论文的形式推出相关专业领域研究的新成果,扩大学术的影响。《音乐史研究:H.C.罗宾斯•兰顿七十寿辰纪念论文集》(London:ThamesandHudson,1996)博士论文在西方学界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研究文献之一,这在音乐学界也不例外。西方的音乐学专业教育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其中又分硕士生与博士生两个部分。与人文学科的其他专业相似,音乐学博士生的培养明显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本科教育注重对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基础训练,硕士生教育侧重的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的研究,那么博士生教育则强调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的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呈交“高质量”的学术成果。这一规定完成的“高质量”学术成果就是博士论文,它成为博士生最后取得学位所须达到多项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博士论文不仅要求在文本的字数上达到一部著作的长度,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一部专著所应有的“学术分量”。所以,博士论文一旦获得答辩委员会通过,即作为一部正式的学术专著看待,可以像出版物一样进入文献的“流通”———博士论文可以作为正规文献出现在引文与参考文献之中。(四)学术期刊音乐期刊是音乐文献中一个很丰富的类别,尤其是其中的学术期刊(ScholarlyPeriodicals)显得更为重要,它是学术性文献中最“活跃”的部分———成为各种学术研究中引文与参考文献的“篇目主体”。在西方,与其他领域的学术期刊相似,音乐领域的学术期刊主要是一些专业学会的杂志,由该学会专门成立编委会进行编辑与出版。另外,还有一些学术期刊则由著名的出版社和大学出版社出版。西方的大学出版社所出版的学术期刊完全是开放性的,该大学出版社只操作这本专业杂志的出版,编辑事宜则由该杂志的编委会负责。编委会由专业领域的著名学者组成,他们通常是各大学的教授。从内容的编排上看,西方大多数的音乐学术期刊都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论文与书评,在篇幅上前者占60-70%,后者占30-40%。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评部分。在西方学界,学术性书评被认为是学术成果体现的方式之一。下面选择八种音乐领域的西文学术期刊进行评述,这些专业杂志的学术权威性和历史地位都已得到西方学界的公认,它们理应成为我们学术关注的重点文献。《美国音乐学学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MusicologicalSociety)(作为音乐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美国音乐学学会杂志》(简称“JAMS”,在世界各国的音乐学界都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它创刊于1948年,每年出三期(春季、夏季、秋季),每年的三期合编为一卷。)《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是美国“民族音乐学学会”(TheSocietyforEthnomusicology)所属的专业杂志,创刊于1953年,每年出三期,合编为一卷。虽然“民族音乐学学会”是美国的一个专业学会,但它却广征世界各国的民族音乐学家入会。正像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一样,《民族音乐学》显示了“世界文化”范围内的国际包容性。《音乐季刊》(TheMusicalQuarterly)《音乐季刊》(以下简称“MQ”)是美国最早创刊的一种音乐学术季刊(1915),原先一直由美国著名的音乐出版公司Schirmer出版,现已改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老牌的音乐杂志在欧美的音乐学术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它撰稿的不仅有音乐学家,还有不少著名的作曲家,其中包括圣-桑、勋伯格、科普兰、考埃尔等人。20世纪的音乐学大师保罗•亨利•朗曾担任MQ的主编近三十年(1945—1973),牢牢地把握住这本杂志的优秀学术品格。《音乐与文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