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PPT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PPT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PPT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PPT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戊戌变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技能目标1、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2、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落日紫禁城》中说到读书人呼号。他们为什么而呼号呢?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

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

2741432

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的工厂有80多家,1895-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增加到约1000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的瓦解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阶级基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社会基础)戊戌变法维新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列强资本输出掀起瓜分狂潮甲午战败甲午战败赔款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经济基础)一、戊戌变法的背景①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强。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1858年-1927年)(1873年-1929年)(1865年-1898年)(1854年-1921年)康有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

《落日紫禁城》里所说的主要是哪几个读书人?领导人1895年二、戊戌变法的经过《马关条约》的签订康有为、梁启超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失败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故称为“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公车上书不是维新变法的正式开始注意:(序幕)①时间②直接原因③领导人④内容⑤结果⑥影响史海探源

在封建顽固派盘根错节的京城,热血沸腾但手无寸铁的书生们是如何掀起激荡全国的改革浪潮的?

时人评论说:“中日和约十一款,全权大臣既画押,电致京师,举目哗然。内之郎曹,外之疆吏,咸有争议,而声势最盛,言语最激烈者,莫如公车上书一事。”——《公车上书记序》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组织学会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强学会旧址

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强学会

强学会也吸引了一些官僚的赞助和入会,比如,张之洞和袁世凯也捐钱。当时,李鸿章也想捐钱两千两,遭到拒绝,因为他签订了《马关条约》,名声太臭。

可见,当时强学会影响力之大。创办报刊康有为、梁启超把《万国公报》从第46期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上海的《时务报》

《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天津的《国闻报》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严复还致力于翻译事业,其所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论,在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1897年底,全国出现了讲求维新变法的政治性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报刊19种;到了1898年,学会、学堂、报馆合计达300多所。国闻报强学会中外纪闻时务学堂时务报强学会强学报万木草堂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强学会二、戊戌变法的经过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变法图强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1、公车上书2、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序幕)《时务报》(上海)《国闻报》(天津)(发展)①方式②观点③影响百日维新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是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

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被打动,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图强。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①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②

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③

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⑴开始标志:

因为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所以历史上又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③(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④(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有利于增强军事力量,提高军队战斗力。局限性:可以看得出过去他们主张的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在法令中没有,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①(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从6月到9月,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史称“戊戌变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京师大学堂门额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从内容上看,变法触动了哪些人的利益?⑵主要内容:有利于资产阶级参政内容影响政治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教育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军事实力,提高军队战斗力。百日维新内容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二、戊戌变法的经过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1、公车上书2、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序幕)(发展)3、百日维新(高潮)①开始标志②主要内容③影响百日维新

新政一开始就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新政之初,慈禧虽然没有表示异议,但却提出三条“上谕”强迫光绪帝布告天下。同时做好了随时镇压的准备。

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百日维新

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

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操之过急。

这两则材料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

材料一: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昭领导工作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百日维新

变法内容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他们决定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来破坏变法,打击维新派人士。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袁世凯

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光绪帝接见外国使节结果原因: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

“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变法持续了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三、戊戌变法的结果失败不愿做亡国之君的光绪和支持他的珍妃

慈禧幽禁中光绪帝之处中南海瀛台。

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将光绪幽禁于瀛台,重新把握政权,直到光绪帝死。改革失败戊戌政变

1898年9月15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初一戊戌变法第97

“朕惟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能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几不保。汝可与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及诸同志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灼,不胜企望之至。特谕。”

3、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898年9月19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初四戊戌变法第101

天这一天,康有为找到伊藤博文寻求帮助,已经做好了逃跑的准备,果断舍弃了光绪帝。

1898年9月20日农历戊戌年八月初五戊戌变法第102

天凌晨,康有为逃到天津,登上了英国的轮船。光绪的日子可以想象,这是他亲政的最后一天了……光绪之死光绪三十四年(1908),光绪帝在郁郁不得志中突然死去,不到20小时,西太后也撒手人寰。一百年来,“光绪之死因”就一直成为史学界争论的焦点,主要有正常死亡和中毒之死两种观点。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持下.于2008年11月2日公布研究结果:光绪皇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恬(1871-1908)主要嫌疑人慈禧太后袁世凯李莲英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戊戌六君子刘光第杨锐谭嗣同读一读谭嗣同临刑前的壮语1、"有心杀贼"中的贼指的是谁?2、为什么“无力回天”?3、”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出什么精神?

贼指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以及侵华的列强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和个人力量的弱小,依靠的又是没有实权的皇帝,又不敢发动人民群众。

强烈的爱国爱民思想和为追求理想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探讨: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慈禧在变法刚开始就迫使光绪帝连下了三道上谕“任命荣禄统率北洋三军...”控制了人事任免权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严密监控变法。在地方,除湖南巡抚陈宝箴坚持变法外,其他各省官员都对新政敷衍了事,并不实行。

材料一:维新派之所以要倡导变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抵制“揭竿斩木”之“忧危”,他们害怕群众,害怕革命。维新派认为“变之自上者顺而易,变之自下者顺而难”,因此他们把变法的希望寄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而对于一贯宣扬的设议院、立宪法等君主立宪制主张却未敢提及。

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昭领导工作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②、主观原因(根本原因):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只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人民群众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改良道路行不通!③、方针策略的失误:维新派政治上不够成熟,改革措施较为激进,不能循序渐进,树敌过多,陷于孤立;三、戊戌变法的结果失败。(标志: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①客观原因②主观原因③方针策略的失误。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1、结果:2、失败原因3、教训历史意义

“家家言时务”“人人谈西学”的现象蔚然成风,以建立近代式国家为指向的“国民”“国权”“国耻”等名词成为流行的政治概念,“立国自强”成为思想界的共识。四、

戊戌变法的意义①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课堂小结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建强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教训: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研究性学习课题

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维新变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但结果却迥然不同。日本很快从内忧外患中解脱出来,走上了强国之路。而维新变法运动却最终失败。试从两国的社会背景、领导力量、具体措施和国际环境等方面作出合理的论证与分析。史海钩沉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对比表项目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社会背景幕府封建统治分化薄弱;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叫高封建势力较强大顽固;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低领导力量中下级武士、新兴地主等联合,实力强大,策略得当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政治不成熟,对皇帝、袁世凯和列强寄望具体措施推翻幕府统治,成立新天皇政府,大力推行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但由于顽固派强大,措施激进,无法推行。国际环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成为列强瓜分对象;帝国主义不愿中国独立强大,国际环境不利。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戊戌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