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1.gif)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2.gif)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3.gif)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4.gif)
![2014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97ab211bf40bc4f3072d9156c3dc9df4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物理14.(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D)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 ,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电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 ,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 ,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解析:绕在磁铁上的线圈没有和磁铁相对运动 ,因此并没有引起穿过闭合线圈磁通量的变化 ,故无感应电流,A选项错误.同理,B选项错误;C选项中虽然可产生感应电流,但时间很短,因此再到另一房间是无法及时观察到感应电流的 ,选项C错误.在给线圈通、断电瞬间,将在另一线圈中引起磁通量变化,可产生感应电流,D选项正确.15.(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关于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所受的安培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安培力的方向可以不垂直于直导线B.安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磁场的方向C.安培力的大小与通电直导线和磁场方向的夹角无关D.将直导线从中点折成直角,安培力的大小一定变为原来的一半解析:安培力总是垂直于磁场与电流所决定的平面 ,因此,安培力总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垂直 ,A项错误,B项正确;安培力F=BILsin。,其中9是导线,导线受到安培力的有效长度变为原来的 y,安培力变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所以,导线受到安培力的有效长度变为原来的 y,安培力变为原来的手,D项错误.16.(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如图,MN16.(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如图,MN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 (未画出).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的中点O.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弓1度大小之比为 (D)3t解析:根据qvB=3t解析:根据qvB=二一,三二==",穿过铝板后动能减半,则连立,穿过铝板后半径减半,则亡吉,因此叫M^=7,D项正确.留间4)■「■■■■■■MM —II9!IIIiIL, 留间4)■「■■■■■■MM —II9!IIIiIL, *J, ——JiiiiiiiAI:4句---PLTC17.(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 ,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地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彳4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A)A.一定升高B.一定降低C.保持不变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解析:设橡皮筋原长为10,静止时kx仁mg,小球距离悬点高度l0+x1=l0+三空,加速时,设橡皮筋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此时kx!nJ,」[[!nJ,」[[_olrIII\2\ 11卜. -Hl—+・萨.中■4,巾 * * * II—I--41 I I -4---IIA I b I I1高度(10+x2)sin9=l0sin"十、因此小球高度升高了18.(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可能正确的是(C)解析:由题可知线圈cd上的电压波形为方波,则选取0.5格时间内进行研究,其电压恒定,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圈ab内、cd内及铁芯中的磁场在均匀变化,由于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表明该时间内线圈ab中的电流也在均匀变化,即变化率一定,这说明电流与时间应是线性变化关系,观察四个选项,只有选项C正确.19.(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称为“行星冲日”.据报道,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分别是:1月6日木星冲日;4月9日火星冲日;5月11日土星冲日;8月29日海王星冲日;10月8日天王星冲日.已知地球及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如下表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D)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轨道半径(AU)1.01.55.29.51930
A.各地外行星每年都会出现冲日现象B.在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日C.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为土星的一半D.地外行星中,海王星相邻两次冲日的时间间隔最短解析:金星运动轨道半径小于地球运动轨道半径 ,运行周期小于地球,因此可能发生凌日现象而不会发生冲日现象 ,选项A错误;地球周期T地=1年,Zn J』 题则3地=餐,同理得T木=vS.2,年,则3木=丁,木星于2014年1月6日冲日,则(3地-3木)t=2无,解彳1t=,r=,表明2015年内一定会出现木星冲[叱 1A,日现象,B选项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天王星周期Ji近年,远大于地球周期,说明天王星相邻两次冲日间隔近似一年 ,同理土星周期为《后京年,也会出现类似情况,故C错误;周期越长,相邻两次冲日间隔越接近一年,D项正确.20.(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可视为质点)放在水平圆盘上,a与转轴OO'的距离为l,b与转轴的距离为21,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木块所受重力的 k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 ,用3表示转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b一定比a先开始滑动B.a、b所受的摩擦力始终相等D.当3=。"ip寸,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kmg解析:最大静摩擦力相等,根据F向=mr32可知b需要的向心力较大,所以b先开始滑动,A项正确;在未滑动之前,a、b各自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其向心力,因此b受到的摩擦力大于a受到的摩擦力,B项错误;b处于临界状态时kmg=m©.J2l,wb='T7,C项正确;a处于临界状态时,kmg=mWo卜得3a=%券时,小于a的临界角速度,说明此时a所受静摩擦力还没有达到最大值 时,kmg=mWo卜得3a=21.(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如图在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M、N、P、F四点,M、N、P为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下为MN的中点,/M=30°,M、N、P、F四点处的电势分别用小M、6、/、肝表示,已知(J)m=小,"=",点电荷Q在M、N、P三点所在平面内,则(AD)A.点电荷Q一定在MP的连线上B.连接PF的线段一定在同一等势面上C.将正试探电荷从P点搬运到N点,电场力做负功D.铲大于(j)M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点电荷在图中的O位置,ON为ZFNP的角平分线,A项正确,B错误;因为是正点电荷形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点电荷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成的电场,将正试探电荷从P搬运到N,电场力做正功,C项错误;因为是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越靠近场源电荷的等势面,电势越高,D项正确.22.(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6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 a与钩码的质量m的对应关系图,如图(b)所示,实验中小车(含发射器)的质量为200g,实验时选择了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和轻定滑轮 ,小车的加速度由位移传感器及与之相连的计算机得至上回答下列问题位稗传播爵 位移传感状⑴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填“线性”或“非线派系.位稗传播爵 位移传感状⑴根据该同学的结果,小车的加速度与钩码的质量成.(填“线性”或“非线派系.(2)由图(b)可知,a-m图线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3)若利用本实验装置来验证“在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小车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并直接以钩码所受重力 mg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则实验中应采取的改进措施是,钩码的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解析:(1)根据图中描出的各点,作出的图像不是一条直线.(2)图像不过原点,有拉力但没有加速度,原因是摩擦力的影响.(3)完全平衡摩擦力之后,在满足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可以得出小车质量不变情况下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结论 ^答案:(1)非线性(2)实验之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3)实验之前做好平衡摩擦力工作 远小于小车质量23.(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9分)利用如图(a)所示电路,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待测电源,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Q),电阻Ro(阻值为3.0Q),电阻Ri(阻值为3.0Q),电流表CA(量程为200mA,内阻为Ra=6.0Q),开关S.实验步41如下:①将电阻箱阻彳!调到最大,闭合开关S;②多次调节电阻箱,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阻箱相应的阻值R;11③以¥纵坐标,R为横坐标,作7-R图线(用直线拟合).④求出直线的斜率k和在纵轴上的截距b.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用E和r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彳与R的关系式为(2)实验得到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电阻R=3.0Q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数据,完成下表.答:①,②R/Q1.02.03.04.05.06.07.0I/A0.1430.1250.1000.0910.0840.077I-1/A-16.998.0010.011.011.913.0(3)在图(c)的坐标纸上将所缺数据点补充完整并作图 ,根据图线求得斜率k=A-1Q-1,截距b=A-1.⑷根据图线求得电源电动势E=V,内阻r=Q.解析:(1)电流表电阻是Ri的2彳§,所以干路电流为3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3.0I(r+Ro+R)+IRa,代入数据,化简得(2)电流表每小格表示4mA,因此电流表读数是0.110A,倒数是9.09A-1.(3)根据给出的点,画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得出斜率k=1.0A-1Q-1,截距b=6.0A-1.WilWil3 3 3rH-iS&工(4)斜率k==因此E=:=3.0V,截距b= :—,r=--5=1.0Q.TOC\o"1-5"\h\z… 1 3L5r+15答案:(1)= R+—;—(2)0.110 9.09(3)1.0 6.0(4)3.0 1.024.(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12分)公路上行驶的两汽车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的反应时间之和为 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沥青路面上以108km/h的速度匀速彳f驶时,安全距离为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2/5,若要求安全距离仍为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解析:设路面干燥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v0,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安全距离为s,反应时间为t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pmg=ma0①S=V0S=V0t0+式中,m和v0分别为汽车的质量和刹车前的速度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v ,依题意有设在雨天行驶时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a,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为v,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gmg=ma④s=vt0+联立①②③④⑤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v=20m/s.⑥答案:20m/s25.(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20分)如图,0、A、B为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三个点,OB沿竖直方向,ZBOA=60°,OB=ToA.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动能自 。点水平向右抛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恰好通过 A点,使此小球带电,电荷量为q(q>0),同时加一匀强电场,场强方向与△0AB所在平面平行,现从0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某一方向抛出此带电小球,该小球通过了A点,到达A点时的动能是初动能的 3倍;若该小球从0点以同样的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 ,恰好通过B点,且到达B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 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无电场时,小球到达A点时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2)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设小球的初速度为vo,初动能为Eko,从0点运动到A点的时间为t,令0A=d,则0B=",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dsin60°=v0t①dcos60。=,2②又有Ek0=J『J③由①②③式得3Ek0=JJmgd④设小球到达A点时的动能为EkA,则1EkA=Ek0+^mgd⑤由④⑤式得(2)加电场后,小球从。点到A点和B点,高度分别降低了不唠设电势能分别减小^EpA和AEpB,由能量守恒及④式得△EpA=3Ek0△EpA=3Ek0-Ek01 2-/gd=/。⑦△EpB=6Ek0-Ek03--mgd=Eko⑧在匀强电场中,沿任一直线,电势的降落是均匀的.设直线OB上的M点与A点等电势,M与0点的距离为x,如图,则有解彳导x=d.MA为等势线,电场必与其垂线OC方向平行.设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a ,由几何关系可得a=30°⑩即电场方向与竖直向下的方向的夹角为30°.设场强的大小为E,有qEdcos30°=AEpaC%’3THi・由④⑦⑪式彳tE=.⑫17答案:(1)$(2)见解析33.(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1)[物理一一选修3-3](15分)(1)(6分)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开始,经过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又1个得3分,选又2个得4分,选又3个彳导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小E.b和c两个状态中,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不同(2)(9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竖直放置的圆柱形气缸内 ,气缸壁导热良好,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开始时气体压强为p,活塞下表面相对于气缸底部的高度为 h,外界的温度为T0,现取质量为m的沙子缓慢地倒在活塞的上表面,沙子倒完时,活塞下降了h/4.若此后外界的温度变为T,求重新达到平衡后气体的体积.已知外界大气的压强始终保持不变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⑴解析:因为手、常数,从图中看,af过程最不变,则体积V不变,因此aV过程是温度升高、压强增大、体积不变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无外界对其做功,则一定是吸热过程,A正确;b-c过程温度不变,但是压弓!减小,体积膨胀又也7卜做功,应该是吸收热量,B错误;c-a过程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彳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但由于温度降低,说明对外放热大于外界对其做功,故C错误;状态a温度最低,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D正确;b-c过程体积增大了,容器内分子数密度减小,温度不变,分子平均速率不变,因此c状态容器壁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受到分子碰撞的次数减少了,E正确答案:ADE(2)解析:设气缸的横截面积为S,沙子倒在活塞上后,对气体产生的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__zJ1__phS=(p+Ap)h-?S①解得1△p=印②外界的温度变为T后,设活塞距底面的高度为 h'.根据盖一吕萨克定律,得⑪*1*圮WTfr=解得h'=3④据题意可得
△p=气体最后的体积为V=Sh'⑥联立②④⑤⑥式得答案:见解析34.(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1)[物理一一选修3-4](15分)(1)(6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媒质中平衡位置在 x=1.5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象,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又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又1个得3分,选又2个得4分,选又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波速为0.5m/s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C.0~2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cmD.0~2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E.当t=7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2)(9分)一个半圆柱形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v;2()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i)一细束光线在。点左侧与。相距^R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解析:(1).巽m/s=0.5m/s,A正确X"5m处的质点在2s ,可判断机械波向左传播波长,表明P点在0~2s时间内从波峰运动到波谷,故路程为8cm,C项正确,D项错误;7s是1二,B错误;0~2s是半个周期,波向左传播半个P点刚好回到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E正(2)解析:()在O点左侧,设从,B错误;0~2s是半个周期,波向左传播半个P点刚好回到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 ,E正(2)解析:()在O点左侧,设从E点射入的光线进入玻璃砖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9,则OE区域的入射光线经上表面折射后都能从玻璃砖射出,如图.由全反射条件有sin0=泅由几何关系有OE=Rsin9②由对称性可知,若光线都能从上表面射出,光束的宽度最大为l=2OE③联立①②③式,代入已知数据得l=V5R.④V3(i)设光线在距。点F"R的C点射入后,在上表面的入射角为a,由几何关系及①式和已知条件得a=60>9⑤光线在玻璃砖内会发生三次全反射 ,最后由G点射出,如图.由反射定律和几何关系得退OG=OC=WR®答案:见解析
35.(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I)[物理一一选修3七](15分)(1)(6分)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正确答案标号.选又1个得3分,选又2个得4分,选又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所有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C.放射性元素与别的元素形成化合物时仍具有放射性D.和、B和丫三种射线由丫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E.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放出a、0和丫三种射线:Q—d>AB:Q—d>AB(2)(9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2)(9分)如图,质量分别为mA、mB的两个弹性小球A、B静止在地面上方.B球距地面的高度h=0.8m,A球在B球的正上方,先将B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球释放.当A球下落t=0.3s时,刚好与B球在地面上方的P点处相碰.碰撞时(S]极短,碰后N间A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B=3mA,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 .求:()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i)P点距离地面的高度.(1)解析:原子序数大于83的元素,都可以发生衰变,A错误;放射性、半衰期都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B、C正确种种射线a、6、丫穿透能力依次增强,D正确;原子核发生a或B衰变时常常伴随丫光子,但同一原子核不会同时发生a、B、丫衰变,E错误.答案:BCD(2)解析:()设B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vb,由运动学公式有VB=/2国立①将h=0.8m代入上式,得vb=4m/s.②(i)设两球相碰前后,A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V1和V1'(V1'=0),B球的速度分别为V2和V2'.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1=gt③由于碰撞时间极短,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总动能保持不变.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有mAV1+mBv2=mBv2'④1121和A%"+:mBI勺="mBV2'2⑤设B设B球与地面相碰后的速度大小为vb',由运动学及碰撞的规律可得vb'=vb⑥设P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由运动学规律可得联立②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可得h'=0.75m.⑧答案:()4m/s(i)0.75m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14.(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1=0到1工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A)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对W图像分析可知,因甲车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乙车大 ,由此可知在0~t1这段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故A项正确;若乙车在0~t1这段时间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平均速度为F二?二,因乙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要比三三小,因此B项错误;因甲车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乙车大 ,故由图像面积的意义,可知C项错误;Wt图像的斜率即为加速度由此可知,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而汽车乙的加速度也是逐渐减小,由此可知D项错误.15.(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取水平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一物块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在抛出点其动能与重力势能恰好相等 .不计空气阻力.该物TOC\o"1-5"\h\z块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B)f? t it SitA.一 B.: C.- D.一解析:设物块的初速度为V0,质量为m,则因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则mMa=mgh,贝1Jh=X①落地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mgh+±m%j2=|mv2②由①②联立得v=♦/V。,则cos9=z7=y,则9=,-4-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项错误.16.(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一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一大小为Fi的水平拉力拉动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其速度变为V.若将水平拉力的大小改为F2,物体从静止开始经过同样的时间后速度变为 2V.对于上述两个过程,用WFi、WF2分别表示拉力Fi、F2所做的功,Wfi、Wf2分别表示前后两次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C)A.Wf2>4Wfi,Wf2>2WfiB.Wf2>4Wfi,Wf2=2WfiC.WF2<4WFi,Wf2=2WfiD.Wf2<4Wfi,Wf2<2Wfi解析:因两个过程中运动时间相同,所以两个过程中的位移之比为 xiX2=Ft三t=i2,所以两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分别为 Wfi=-fXi,Wf2=-fX2,由11此可知WfiWf2=xiX2=i2,故Wf2=2Wfi;对两个过程分别应用动能定理 ,可得WFi-Wfi=mmv2,WF2-Wf2弓m(2v)2,由此可知WF2-Wf2=4(WFi-Wfi),整理可得WF2=4WFi-2Wfiv4WFi.由以上分析可知 C项正确,而A、B、D错误.i7.(20i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如图,一质量为M的光滑大圆环,用一细轻杆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套在大环上质量为m的小环(可视为质点,从大环的最高处由静止滑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当小环滑到大环的最低点时,大环对轻杆拉力的大小为(C)A.Mg-5mg B.Mg+mgC.Mg+5mg D.Mg+10mg解析:小环在从大环最高处运动到大环最低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设大环半径为R,则mg2R=,v2①,小环在最低点处FN-mg=”②,由①②联立得FN=5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环对大环的压力为5mg.对大环进行受力分析可得轻杆对大环的拉力为F=Mg+5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故大环对轻杆的拉力为Mg+5mg,由此可知C项正确,A、B、D项错误.18.(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 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B)A.一- B.—- fiT与 ffFfr!3m 5(]▽D.-r解析:对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进行分析可知mg解析:对赤道上质量为m的物体进行分析可知mg0-mg=wfl(y),由此可得R=三v在两极上,物体的重力大小等于万有引力=mg0,则M=.则地球的密度为p=营彳薪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项错误.19.(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关于静电场的电场强度和电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A.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电势面垂直B.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也为零C.随着电场强度的大小逐渐减小,电势也逐渐降低D.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地方解析:因电场线方向处处与等势面方向垂直 ,因此电场强度的方向处处与等势面垂直 ,由此可知A项正确;电场强度大小与电势的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B、C项错误;在电场中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由此可知任一点的电场强度总是指向该点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 ,D项正确.20.(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图为某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 .宇宙射线中有大量的电子、正电子和质子.当这些粒子从上部垂直进入磁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B.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C.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质子还是正电子D.粒子的动能越大,它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越小解析:电子、正电子、质子以相同的运动方式进入磁场 ,电子的受力方向与正电子、质子的受力方向相反 ,因此电子与正电子的偏转方向恰好相反因此A项正确;由Bqv=F知尸器,因带电粒子的速率未知,因此电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大小关系未知 ,故B项错误;因质子与正电子在磁场中的偏转方向相同,但运动轨迹的半径大小不一定相同 ,由此可知C项正确;由(mv)2=2mEk知,mvjNmEk,代入r=;得r=W^~\由此可知D项错误.21.(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i、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OR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比明则(BD)A.UabUcd=n1n2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越大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解析:因副线圈负载中有二极管,因此a、b两点间电压与c、d两点间电压不再满足与线圈匝数成正比 ,因此A项错误;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会使副线圈中的电流变小,因此原线圈中的电流表示数变小 ,故B项正确;根据变压器原理知原副线圈电压比由原、副线圈匝数决定 ,当负载电阻变化时原、副线圈的电压比不变,故c、d两点间电压不变,选项C错误;当二极管导通时会造成半波损失 ,若将二极管短路,半波损失会消失,因此电阻消耗的电能会加倍,由P=UI知,因P加倍而U不变,因此I加倍,因此电流表的读数加倍,故D项正确.22.(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国僧(6分)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约为200Q,电压表 的内阻约为2kQ,电流表04的内阻约为10Q,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Rx=: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L圉㈤圉㈤若将图(a)和图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 Rx1和Rx2,则(填Rxi”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i(填“大于”、“等于”或“小集实值,测量值R于”、“等于”或“小集实值,测量值Rx2(填“大于”、“等于”或值.解析:因 =10<$20D解析:因 =10<$20D手1呼=20,由此可知电流表用内接法较为准确,因此席死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由电流表内外接法特点可知,应用电流表内接法得到阻值比真实值偏大 ,而应用电流表外接法得到阻值比真实值偏小答案:田工1大于小于24.(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13分)2012年10月,奥地利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乘气球升至约 39km的高空后跳下,经过4分20秒到达距地面约1.5km高度处,打开降落伞并成功落地,打破了跳伞运动的多项世界纪录 .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2.(1)若忽略空气阻力,求该运动员从静止开始下落至 1.5km高度处所需的时间及其在此处速度的大小0102030405060010203040506070第90100扁(2)实际上,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 ,高速运动时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近似表示为 f=kv2,其中v为速率,k为阻力系数,其数值与物体的形状、横截面积及空气密度有关.已知该运动员在某段时间内高速下落的 v-t图像如图所示.若该运动员和所带装备的总质量 m=100kg,试估算该运动员在达到最大速度时所受阻力的阻力系数 .(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设该运动员从开始自由下落至 1.5km高度处的时间为t,下落距离为s,在1.5km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gt,①1C„$=到2,②根据题意有s=3.9X04m-1.5X103m,③联立①②③式得t与7s,④v=8.7X102m/s.⑤(2)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 vmax时,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由所给的v席图像可读出Vmax与60m/s,⑦由⑥⑦式得k^0.008kg/m.⑧答案:(1)87s 8.7X102m/s(2)0.008kg/m25.(2014新课标全国理综口)(19分)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 ,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 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 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3绕。逆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g ,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2)外力的功率.解析:(1)在At时间内,导体棒扫过的面积为22△S=彳3圜(2r)2-r2],①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体棒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 B端流向A端.因此,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是从C端流向D端.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大小I满足
联立①②③式得(2)在竖直方向有mg-2Fn=0,⑤式中,由于质量分布均匀,内、外圆导轨对导体棒的正压力大小相等 ,其值为FN.两导轨对运行的导体棒的滑动摩擦力均为Ff=/Fn,⑥在At时间内,导体棒在内、外圆导轨上扫过的弧长分别为li=r34⑦和l2=2r3&⑧克服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Ff=Ff(ll+l2),⑨在加时间内,消耗在电阻R上的功为Wr=I2R纹⑩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知,外力在△t时间内做的功为W=WFf+WR,<1'外力的功率为p=,二由④至⑫式得3 9加二*八P=Jgg3r+-熊~■⑬雪「耳」 n hltJ答案:(1)从C到D (2):gmgcor+^7;—.法国物理学家库.已知单摆摆长为i,安徽卷.法国物理学家库.已知单摆摆长为i,14.(2014安徽理综)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 ,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B)版rrA.T=2代T B.T=2四后(?Jf i I解析: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由万有引力产生重力加速度有 g=K,又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无I-,可彳导T=2无rj贰,故选项B正确.15.(2014安徽理综)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 ,置于竖直平面内,MN是通过椭圆中心。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点出发,初速率为vo,沿管道MP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i,所需时间为ti;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vo出发,而沿管道MQN运动,到N点的速率为V2,所需时(为t2.则(A)A.v1=V2,tl>t2 B.v1<V2,tl>t2C.Vl=V2,tl<t2 D.V1<V2,t1<t2解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 vo=v1=v2.小球从M点到P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而小球从M点到Q点的过程中速度增加,所以小球沿管道MPN运动的平均速率要小于沿管道 MQN运动的平均速率,由于两种情况下小球通过的路程相同 ,所以t1>t2,故选项A正确.16.(2014安徽理综)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图1是t=0时刻的波形图,图2是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则该质点的x坐标值合理的是A.0.5mB.1.5mC.2.5mD.3.5m解析:由图2A.0.5mB.1.5mC.2.5mD.3.5m解析:由图2可知,质点在t=0时刻向负方向运动,且位移为负油图1可知在2m<x<3m范围内的质点向负方向运动,且位移为负,故选项C正确.17.(2014安徽理综)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17.(2014安徽理综)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受静电力作用,做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取该直线为x轴,起始点。为坐标原点,其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图象中合理的是(D)电场强度与伯普吴聚 世「功能与位移美系性『速虞月他普美系粒丁加速度与恒暮美系口电场强度与伯普吴聚 世「功能与位移美系性『速虞月他普美系粒丁加速度与恒暮美系口解析:因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且在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图中,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的大小 ;由电势能Ep与位移x的关系图可知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大小是减小的 ,所以电场强度随位移是减小的,故选项A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动能Ek与位移x的关系图中,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电场力的大小,动能Ek与位移x的关系图中图线切线的斜率应是减小的 ,故选项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mv2=F电x,有粒子速度与位移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 ,故选项C错误.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大小随位移减小 ,加速度随位移减小,故选项D正确.18.(2014安徽理综)“人造小太阳”托卡马克装置使用强磁场约束高温等离子体,使其中的带电粒子被尽可能限制在装置内部 ,而不与装置器壁碰撞.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T成正比,为约束更高温度的等离子体,则需要更强的磁场,以使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已知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等离子体的温度动半径不变.由此可判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 B正比于(C.赢,D.T2解析:设%v2=kT,解析:设%v2=kT,其中k为带电粒子的平均动能与温度T的比例系数,得;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qvB=—,得出B=B=,盘面上离转轴距离 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盘面上离转轴距离 2.5m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 一、,,—一一方 —一 一,…,_ 〜•,—一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30,g取10m/s2则3的最大值是(C)A.V•;'rad/sB.奏rad/sC.1.0rad/sD.0.5rad/s解析:小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最容易与匀质圆盘发生相对运动 ,在最低点当3最大时,小物体与匀质圆盘存在最大静摩擦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pos0-sin8)mg=m32r,知,(pos0-sin8)mg=m32r,解彳#3=2—‘Ji。gd/s,故选项。正确.20.(2014安徽理综)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磁场变化时会在空(S]激发感生电场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绝缘细圆环水平放置,环内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环上套一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已知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均匀增加,其变化率为k,若小球在环上运动一周,则感生电场对小B.球的作用力所做功的大小是(D)B.A.0C.2u2qkD.Ttr2qk解析: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使小球运动,使小球定向运动形成感应电流,所以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等于感应电流的功 .由法拉第解析:感生电场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使小球运动电磁感应定律可知,E=kM,小球运动一周过程中感应电流的功 W=qU=qE=xr2qk,故D正确.21.(2014安徽理综)(18分)I图1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图,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 x和竖直坐标y,图2中y-x2图象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0
0(3)图3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 ,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彳导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cm、y2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45.0cm,A、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W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m/s2).vW口.某同学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 3V的电压表的内阻,进行了如下实验.⑴他先用多用表进行了正确的测量 ,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得出电压表的内阻为3.00X103Q,此时电压表的指针也偏转了 .已知多用表欧姆挡表盘中央刻度值为“15”,表内电池电动势为1.5V,则电压表的示数应为V(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RV,该同学设计了图2所示的电路图,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开关S,按图2连接好电路;B.把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滑到b端;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D.闭合开关S;E.移动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3V位置;F.保持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o的阻值使电压表指针指到 1.5V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Ro的阻值,此值即为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G.断开开关S.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电压表b.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0Q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Qd.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9Q,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Q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Q,阻值最小改变量为0.1Qf.电池组:电动势约6V,内阻可忽略g.开关,导线若干按照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①要使测量更精确,除了选用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外 ,还应从提供的滑动变阻器中选用(填b"或C"),电阻箱中选用(填d"或e").②电压表内阻RV的测量值R测和真实值R真相比,R测 R真(填>”或<");若RV越大,则=不越 (填"大”或“)」、”,以确I解析:(1)安装斜槽轨道时,使其末端保持水平,以确保实验中小球离开斜槽轨道后做平抛运动 ,故a正确;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以确保实验中小球每次的平抛运动具有相同的轨迹 ,故b错误,c正确;小球运动是平滑的轨迹,所以描点时可以用平滑曲线连接,故d错误.(2)平抛运动中x=v0t,y=*,1n⑶由yi=R*",得ti=0.is;工Z由丫2=^^[得t2=0.3S;△t=t2-ti=0.2s,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77=2.0m/s.设小^^在C点竖直分速度为V3,则有助二=2gy3,vC=•M+谭/=如产:恐姚“代入数据得出vc=4.0m/s.答案:(1)ac (2)c (3)2.0 4.0gir%侬口.解析:(1)欧姆挡的内电阻为1.5X103Q,由U=mi再奋审,得出Uv=1.0V.⑵①电阻箱的电阻由0增大为R0时,影响了电路的电阻,使电阻箱和电压表的总电压大于3.0V,为了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选最大值较小的,则c符合要求;电阻箱的最大值要达到电压表内阻 Rv的大小,则d符合要求.②电压表指针指在1.5V时,电阻箱和电压表的总电压大于 3.0V,则电阻箱的电压超过1.5V,所以电阻箱的示数 R0比电压表内阻Rv大,即R»^>R真;设滑动变阻器的b端与?t片P间的电阻为RbP,电阻箱和电压表与 RbP为并联关系,电压表内阻RV越大,电阻箱的电阻由0增大为R0时,对电路的电阻的影响越小,对电阻箱和电压表与RbP的并联值的影响越小,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相对误差越小.答案:(1)1.0 (2)①cd②〉小22.(2014安徽理综)(14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 ,电容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 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极板处速度恰为零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TOC\o"1-5"\h\z(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下极板处的时间 .解析:(1)由v2=2gh,v=&2gh.(2)在极板间带电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有2c 二mg-qE=ma,0-v2=2ad得E=炉U=Ed,Q=CU得Q=C(3)由h=^gti,0=v+at2,t=t1+t2,综合可得t=一:q-- :"IFT.答案:(1>可心£尔(2)---C—:—23.(2014安徽理综)(16分)
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0.5T,其方向垂直于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绝缘斜面上固定有“A”形状的光滑金属导轨MPN(电阻忽略不计),MP和NP长度均为2.5m,MN连线水平,长为3m.以MN中点O为原点、OP为x轴建立一维坐标系Ox.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杆CD,长度d为3m、质量m为1kg、电阻R为0.3Q,在拉力F的作用下,从MN处以恒定速率v=1m/s在导轨上沿x轴正向运动(金属杆与导轨接触良好).g取10m/s2.(1)求金属杆CD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及运动到x=0.8m处电势差Ucd.(2)推导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过程中拉力F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式,并在图2中画出F-x关系图象;(3)求金属杆CD从MN处运动到P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解析:(1)金属杆CD在匀速运动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l=d)E=1.5V(D点电势高)当x=0.8m时,金属杆在导轨间的电势差为零.设此时杆在导轨外的长度为 l外,则l外=d--^;-d,OP=l外=d--^;-d,OP=AfP2卓得l外=1.2m.由楞次定律判断D点电势高,故CD两端电势差Ucd=-B1外v,Ucd=-0.6V.(2)杆在导轨间的长度l与位置坐标x的关系是件F-k 3l=.二:-d=3-x,对应的电阻R1为R仁不,电流I=G7杆受到的安培力F安为F安=BIl=7.5-3.75x根据平衡条件得F=F安+mgsin9F=12.5-3.75x(0»<2).画出的F例图象如图所示⑶外力F所做的功Wf等于F_x图线下所围的面积,即WF=WF==+12.i2JJ=17.5J.而杆的重力势能增加量△Ep=mgOPsin0故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Q=Wf-AEp=7.5J.答案:见解析24.(2014安徽理综)(20分)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凹槽 A,中央放一小物块B.物块与左右两边槽壁的距离如图所示 1为1.0m,凹槽与物块的质量均为 m,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v为0.05.开始时物块静止,凹槽以vo=5m/s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块与凹槽槽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 ,且碰撞时间不计§取10m/s2.求:(1)物块与凹槽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 ;(2)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物块与右侧槽壁碰撞的次数 ;⑶从凹槽开始运动到两者刚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该时间内凹槽运动的位移大小解析:(1)设两者间相对静止时速度为 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o=2mv,v=2.5m/s.(2)物块与凹槽间的滑动摩擦力Ff=fn=mg设两者相对静止前相对运动的路程为 S1,由动能定理得-FfS1=?m+m)v2--廿o.得si=12.5m.已知L=1m,可推知物块与右侧槽壁共发生 6次碰撞.(3)设凹槽与物块碰前的速度分别为 V1,V2,碰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有mv1+mv2=mv1'+mv2'.工mv2,2得V1'=V2,V2'=V1.
即每碰撞一次凹槽与物块发生一次速度交换 ,在同一坐标系上两者的速度图线如图所示,根据碰撞次数可分为13段,凹槽、物块的v-t图象在两条连续的匀变速运动图线间转换 ,故可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时间 .则0] 0] 12 14v=vo+at,a=-闻解彳导t=5s.L)凹槽的v4图象所包围的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凹槽的位移大小 S2(等腰三角形面积共分13份,第一份面积为0.5L,其余每份面积均为L)S2S2=t+6.5LS2=12.75m.答案:(1)2.5m/s(2)6次(3)5s12.75m2014福建理综13.(2014福建理综)如图,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半圆柱体玻璃砖 ,0点为该玻璃砖截面的圆心,如图能正确描述其光路的是(A),折射角应大于解析:光沿圆心射向玻璃砖,传播方向不变,由玻璃砖射向空气,可以发生全反射或者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和光路可逆入射角,A项正确,C项错误;B项中不会发生全反射,B项错误;D项中的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D项错误.,折射角应大于14.(2014福建理综)若有一颗“宜居”行星其质量为地球的p彳§,半径为地球的q倍,则该行星卫星的环绕速度是地球卫星环绕速度的A.次后倍 A.次后倍 B.C.群扇解析:根据G7T=m;得v=J—%所以一
也C项正确%所以一
也C项正确.15.(2014福建理综)如图,滑块以初速度vo沿表面粗糙且足够长的固体斜面,从顶端下滑,直至速度为零.对于该运动过程,若用h、s、v、a分别表示滑块的下降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t表示时间,则下列图像最能正确描述这一运动规律的是 (B)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小滑块的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运动定律得mgsin8-Ff=ma,知a恒定,D项错误;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s=vot-;at2,B项正确;h=ssin8,h-t图像与s-t图像一致,A项错误;由v2nJ=2as得+2as,c+2as,c项错误.v=16.(2014福建理综)如图为模拟远距离输电实验电路图 ,两理想变压器的匝数ni=n4<n2=n3,四根模拟输电线的电阻 Ri、R2、R3、R4的阻值均为R,Ai、A2为相同的理想交流电流表,L1、L2为相同的小灯泡,灯丝电阻RL>2R,忽略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当A、R,Ai、A.Ai、A.Ai、A2两表的示数相同B.L1、L2两灯泡的亮度相同C.R1消耗的功率大于R3消耗的功率D.R2两端的电压小于R4两端的电压解析:远距离输电过程中,应用高压输电能够减小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 ,R1上消耗的功率小于R3上消耗的功率,C项错;而比较两个不同输电回路输电线电阻相同,由P损=I22R可知,A1示数小于A2示数,A项错;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2两端电压小于R4两端电压,D项正确;由于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不同,故两灯泡两端电压不同,故亮度不同,B项错.17.(2014福建理综)在均匀介质中,一列沿x轴正向传播的横波,其波源O在第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则该波在第一个周期末的波形图是 (D)解析:根据题图,t=0时刻,波源经平衡位置向下运动,而波形图中,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方向相同 ,根据波的传播过程中,“上坡下下坡上”规律可知,波形图中刚刚开始振动的质点处于“上坡”位置,A、C项错误;由振动图象知,前半个周期振幅较小,故波形图中距波源较远的质点的振幅较小,B项错误,D项正确.18.(2014福建理综)如图,两根相同的轻质弹簧,沿足够长的光?t斜面放置,下端固定在斜面底部挡板上,斜面固定不动.质量不同、形状相同的两物块分别置于两弹簧上端.现用外力作用在物块上,使两弹簧具有相同的压缩量,若撤去外力后,两物块由静止沿斜面向上弹出并离开弹簧 ,则从撤去外力到物块速度第一次减为零的过程,两物块(C)A.最大速度相同B.最大加速度相同C.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D.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不同解析:两物块质量不同,因此静止时弹簧的压缩量不同,设静止时压缩量为XI,则mgsine=kxi,在力F作用下,弹簧的压缩量为x,故刚释放时,物块有最大加速度,kx-mgsinkma,得a=?-gsin8,a不同,B项错误;当物块运动到平衡位置时,速度最大,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Ep1+mgh+・m『£,Er故A项错误;由Ep=mgH,得H=-^,所以两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同,则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也不同,C项正确,D项错误.-J19.(2014福建理综)(18分)cm和mm.(1)(6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木cm和mm.(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2)(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伏安法测定某一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其中,虚线框内为用灵敏电流计Off改装的电流表 为标准电压表,E为待测电池组,S为开关,R为滑动变阻器,R0是标称值为4.0Q的定值电阻.①已知灵敏电流计0(7的满偏电流Ig=100内内阻rg=2.0kQ,若要改装的电流表满偏电流为 200mA,应并联一只Q(保留一位小数)的定值电阻R1;②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连接成完整电路③某次实验的数据如表所示测量5 6 7 8测量次数电压表Cv读数U/V5.265.165.044.944.834.714.594.46改装表CM读数I/mA20406080100120140160该小组借鉴“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计算加速度的方法(逐差法),计算出电池组的内阻r=Q(保留两位小数);为减小偶然误差,逐差法在数据处理方面体现出的主要优点是.④该小组在前面实验的基础上,为探究图(甲)电路中各元器件的实际阻值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用一已知电动势和内阻的标准电池组,通过上述方法多次测量后发现:电动势的测量值与已知值几乎相同 ,但内阻的测量值总是偏大.若测量过程无误,则内阻测量值总是偏大的原因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压表内阻的影响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C.R1的实际阻值比计算值偏小D.R0的实际阻值比标称值偏大解析:(1)金属杆的长度为60.10cm;游标卡尺的精度为mmm=0.02mm,主尺上对应的整毫米数为4mm,游标尺的第10个格线与主尺的某一格线对齐,故示数为4mm+10>0.02mm=4.20mm.⑵①R14嬴赤苏Qi②连线如图所示:③根据U=E-I(R0+r)并结合逐差法可得R0+r=-—= _:工;-一:一三-5.66Q,所以r=1.66Q优点:充分利用已测得的数据.④本实验一个误差来源是 R0,R0实际值偏大,超过标称值的部分即为内阻,D项正确;另一个导致测量值偏大的原因是电流表的示数偏小 ,即在改装过程中R1值偏小,C项正确.答案:见解析20.(2014福建理综)(15分)如图,真空中xO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A、B、C三点构成等边三角形,边长L=2.0m.若将电荷量均为q=+2.0X10-6C的两点电荷分别固定在A、B点,已知静电力常量k=9.0X109Nm2/C2,求:(1)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2)C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1)根据库仑定律,A、B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大小为 F=k£:■,①JLh代入数据得F=9.0X10-3N.②(2)A、B点电荷在C点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均为Ei=k士③A、B两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在C点的合场强大小为E=2Eicos30°,④由③④式并代入数据得 E«7.8X103N/C,场强E的方向沿y轴正向.答案:(1)9.0X10-3N (2)7.8X103N/C沿y轴正方向21.(2014福建理综)(19分)如图为某游乐场内水上滑梯轨道示意图 ,整个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表面粗糙的AB段轨道与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BC在B点水平相切.点A距水面的高度为H,圆弧轨道BC的半径为R,圆心O恰在水面.一质量为m的游客(视为质点)可从轨道AB的任意位置?t下,不计空气阻力(1)若游客从(1)若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到B点时沿切线方向滑离轨道落在水面D点,OD=2R,求游客滑到B点时的速度vb大小及运动过程轨道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Wf;(2)若游客从AB段某处滑下,恰好停在B点,又因受到微小扰动,继续沿圆弧轨道滑到P点后滑离轨道,求P点离水面的高度h.提示:在圆周运动过程中彳E一点,质点所受的向心力与其速率的关系为 F向=mW■JCL解析:(1)游客从B点做平抛运动,有2R=vBt,①R=J2,②由①②式得vB=J2g'③从A到B,根据动能定理,有mg(H-R)+Wf==m『3j-0,④由③④式得Wf=-(mgH-2mgR)=mg(2R-H).⑤⑵设OP与OB间夹角为。,游客在P点时的速度为vp,受到的支持力为Fn,从B到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1n有mg(R-Rcos。)=中!?f*-0,⑥过P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mgcos&FN=mT-,⑦.HFn=0,⑧bcos上最⑨由⑥⑦⑧⑨式解得h==R.⑩答案:⑴:森焦设mg(2R-H) (2);R22.(2014福建理综)n
(20分)如图,某一新型发电装置的发电管是横截面为矩形的水平管道 ,管道的长为L、宽为d、高为h,上下两面是绝缘板,前后两侧面M、N是电阻可忽略的导体板,两导体板与开关S和定值电阻R相连.整个管道置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沿z轴正方向的匀强磁场中.管道内始终充满电阻率为P的导电液体(有大量的正、负离子,且开关闭合前后,液体在管道进、出口两端压强差的作用下 ,均以恒定速率vo沿x轴正向流动,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不变.(1)求开关闭合前,M、N两板间的电势差大小Uo;(2)求开关闭合前后,管道两端压强差的变化△p;(3)调整矩形管道的宽和高,但保持其他量和矩形管道的横截面积 S=dh不变,求电阻R可获得的最大功率Pm及相应的宽高比d/h的值.解析:(1)设带电离子所带的电荷量为 q,当其所受的洛伦兹力与电场力平衡时 ,Uo保持恒定,有qv0B=q^,①得U0=Bdv0.②(2)设开关闭合前后,管道两端压强差分别为p1、p2,液体所受的摩擦阻力均为 Ff,开关闭合后管道内液体受到的安培力为 F安,有p1hd=Ff,③p2hd=Ff+F安,④F安=BId,⑤根据欧女§定律,有I=^,(5两导体板间液体的电阻r=两导体板间液体的电阻r=又△p=p2-p1,⑧由②③④⑤⑥⑦⑧式得、工E-0内△p=£认+曲・⑨⑶电阻R获得的功率为P=I2R,⑩P= 2r,口当小方寸,⑫电阻R获得的最大功率Pm=空.⑬答案:见解析29.(2014福建理综)(物理-选彳3—3)(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横坐标v表示分子速率,纵坐标f(v)表示各等间隔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某一温度下气体分子麦克斯韦速率分析规律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斯韦速率分析规律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曲线①B.A.曲线①B.曲线②C.曲线③D.曲线④(2)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 C.设A、B、C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分别为Ta、Tb、Tc,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Ta<Tb,Tb<Tc B.Ta>Tb,Tb=TcC.Ta>Tb,Tb<Tc D.Ta=Tb,Tb>Tc解析:(1)大量分子的速率分布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D项正确;⑵状态A至状态B为等容变化,应有常/因为pA>pB,所以TEAD项错误;状态B至状态C为等压变化,应有鲁含因为VB<VC,所以Tb<Tc,B项错误,C项正确.答案:(1)D (2)C30.(2014福建理综)(物理-选项3-5)(本题共有两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填选项前的字母)(1)如图,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a、.(填选项前的字母)A.①表小丫射线,③表小a射线B.②表小0射线,③表小a射线C.④表小a射线,⑤表小T射线D.⑤表小0射线,⑥表小a射线
(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 V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 mi,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 m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 ,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 vi为.(填选项前的字母)A.v0-V2 B.v0+V2C.v0C.v0- V2WilD.v0+ (V0-V2)*11-解析:(1)T射线不带电,故在电场和磁场中均不偏转,②⑤为T射线,A、B、D项错误;a粒子带正电,0粒子带负电,所以在电场中偏转,①为0射线,③为a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由左手定则可判得④为a射线,⑥为3射线.综上所述,C项正确.⑵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i+m2)v0=mivi+m2V2WIT得vi=vo+n(vo-v2),故D项正确.mi答案:(1)C (2)D2014重庆理综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4重庆理综)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C)mmmmA「 B.一C...D.一UIw解析:半衰期为8天,32天为4个半衰期,--4工,故C正确.2.(2014重庆理综)某车以相同的功率在两种不同的水平路面上行驶 ,受到的阻力分别为车重的 k1和k2倍,最大速率分别为V1和v2^U(B)A.v2=k1v1 B.v2=V1C.v2C.v2//1D.v2=k2v1解析:由功率的公式有P=k〔mgv1,P=k2mgv2,得出V2=-^-,故B正确.中=1s.A项中,弹丸爆炸后瞬间甲的动量 p中=1s.A项中,弹丸爆炸后瞬间甲的动量 p甲9mX2.57p'=p甲+p乙gm(kgm/s),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B项中,弹丸3.(2014重庆理综)如图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 ,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 .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 Wa和Wb,a、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和EbMU(A)A.Wa=Wb,Ea>EbB.Wa#Wb,Ea>EbC.Wa=Wb,Ea<EbD.Wa^Wb,Ea<Eb解析:a、b两点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Wa=Wb;a点处电场线密,a点处的电场强度大,故A正确.4.(2014重庆理综)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 5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能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解析:弹丸爆炸前瞬间的初动量 p0=mv=2m(kgm/s),两块弹片平抛运动的时间TOC\o"1-5"\h\z曲 1 1m/s=Ym(kgm/s),乙的动量p乙=:mX-0.5)m/s=-"m(kgm/s),系统的末动量一一 3 15 一!L _ _ 一爆炸后瞬间甲的动量p甲=?m><2.5m/s=w_m(kgm/s),乙的动量p乙=工mX0.5m/s=j^m(kgm/s),系统的末动量p'=p甲+p乙=2m(kgm/s),系统动3 3 1 1量守恒,故B正确,C项中,弹丸爆炸后瞬间甲的动量 p甲=WmX1m/s=:m(kgm/s),乙的动量p乙gm><2m/s=Tm(kgm/s),系统的末动量p'=p甲+pS- _ 3 3 1 1乙=2m(kgm/s),系统动量不守恒,故C错误;D项中,物块爆炸后瞬间甲的动量 p甲=^mX-1)m/s=-二m(kgm/s),乙的动量p乙.mX2m/s=:m1一(kgm/s),系统的末动量p'=p甲+p乙=-二m(kgm/s),系统动量不守怛,故D错误.
5.(2014重庆理综)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 ,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 v_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D)解析:因为空气阻力与物体速率成正比,则空气阻力的方向先竖直向下,后竖直向上;受空气阻力的物体的合力是变小的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受空气阻力的物体的加速度是变小的,在v-t图像中图线切线的斜率是变小的;在上升过程中,受空气阻力的物体的加速度比重力加速度大,到达最高点时等于重力加速度,也就是说受空气阻力的物体速度为零时 v-t图像中图线切线与虚线平行,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8分)6.(2014重庆理综)(19分6.(2014重庆理综)(19分)(1)某照明电路出现故障,其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用标称值12V的蓄电池为电源,导线及其接触完好,维修人员使用已调好的多用表直流50V挡检测故障,他将黑表笔接在c点,用红表笔分别探测电路的a、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2所示,读数为V,说明1015①断开开关,红表笔接a点时多用表指示如图2所示,读数为V,说明1015IQ正常(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表针不偏转,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2相同,可判定发生故障的器件是(选填:蓄电池、保险丝、开关、小灯).解析:(1)①50V量程的直流电压表,最小刻度为1V,要估读到下一位,所以读数为11.8V;电压表的读数接近电源的电动势,说明蓄电池正常.②红表笔接b点,断开开关时,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是断路,闭合开关后,多用表指示仍然和图2相同可判断出是小灯断路.答案:①11.8 蓄电池②小灯6.(2014重庆理综)为了研究人们用绳索跨越山谷过程中绳索拉力的变化规律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将不可伸长轻绳的两端通过测力计(不计质量及长度)固定在相距为D的两立柱上,固定点分别为P和Q,P低于Q,绳长为L(L>PQ).他们首先在绳上距离 P点10cm处(标记为C)系上质量为m的重物(不滑动,由测力计读出绳PC、QC的拉力大小TP和TQ,随后,改变重物悬挂点C的位置,每次将P到C点的距离增加10cm、并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最后得到Tp、TQ与绳长严『的关系曲线如图4所示,由实验可知:①曲线口中拉力最大时,C与P点的距离为cm,该曲线为(选填:Tp或Tq)的曲线.②在重物从P移到Q的整个过程中,受到最大拉力的是(选填:P或Q)点所在的立柱.③在曲线I、口相交处可读出绳的拉力To=N,它与L、D、m和重力加速度g的关系为To=1.FBIHB-FIhlhBk■—IarlL-11fabBIta—IsI—
:■£T
isqii愚第公斯骂笆孤■■书
BBE11IlftBr—11PIfilh■1■—life!it■pkB■n11nBlkUBL!BBrapB疑::1.FBIHB-FIhlhBk■—IarlL-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宁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维护服务采购合同范本
- 工程劳务合同范本
- 老旧小区二手房及配套储藏室销售合同
- 短视频平台对原创内容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 现代教学软件的使用技巧与培训
- 社区安保策略的策划与实施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争取世界和平的努力第22课联合国练习岳麓版选修3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6.3.26.3.36.3.4第1课时平面向量的分解及加减数乘运算的坐标表示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12主题归纳能力培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四章电磁感应第7节涡流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2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志愿军-存亡之战》观后感小学生
- 期末提优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 《身边的厨余垃圾》(说课稿)辽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下册教材的解读
- 风机基础监理实施细则
- GB/T 24503-2024矿用圆环链驱动链轮
- 产业链竞争关联度
- 卫生部病历管理规定
- 涵洞施工钢筋混凝土圆管涵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区域地理填图+亚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