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保护系列简易实验设计_第1页
土壤环境保护系列简易实验设计_第2页
土壤环境保护系列简易实验设计_第3页
土壤环境保护系列简易实验设计_第4页
土壤环境保护系列简易实验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土壤环境保护系列简易实验设计摘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加深,中小学越来越呼唤能进行创新教育的的教师。如何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推行素质教育,成了当前中学生物学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目前,中小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实验条件有限的问题,这也成了限制生物学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瓶颈。本文以科学、简单合理、结果明显为原则,利用有限的实验室条件设计一系列土壤研究的简易实验,可作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辅助实验,也可作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手段。希望达到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目的。关键词:土壤环境;简易实验设计;研究性课题。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实施,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也逐渐完善。根据当前中学生开展研究性课题的要求,以土壤的环境保护为题材,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既能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能进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中学的实验室条件限制以及中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种种限制,也限制也生物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如根据各地中小学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简单、明了的实验来补充课本实验的不足,则可以大大的拓宽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思路。《生物学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研究性学习课程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使用《研究性学习》课本编排上,绝大多数的案例注重调查研究方式,真正给学生进行实验室研究的案例很少。这样给很多教师一个误区,以为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出去调查,获得很多资料,走访很多人事。这种现象让很多条件差的学校的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在大城市、好条件的学校才可以开展的。这实际上是一个严重的误会。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而这种学习是应该渗透在学习的自始自终,而不仅仅是在某一门课程中获得。因此,如何改善实际操作条件,提供学生动手做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考途径也应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本文通过系列简易实验设计,一方面补充课本是关于环保生态实验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可操作性课题。1.土壤含水量的测定1实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建设,大面积的植被被破坏,土壤沙漠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那么,为中学生设计“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实验,有助于引导学生了解沙漠化的原因,诱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实验原理:利用酒精在样品中燃烧,使水分迅速蒸发干燥。酒精燃烧时,火焰距土面2-3㎝。样品温度约70-80℃,当火焰下降时,土温迅速上升到180-200℃,然后很快下降至851.3药品和仪器:无水乙醇天平铝盒量筒火柴4实验方法:称取土样5g(精确到0.01),放入已知重量的铝盒中。添加酒精,直至土面全部浸没(约5ml)。将铝盒在桌面上敲击几次,使土样均匀分布于铝盒中,此时,土样易被酒精浸透。点燃酒精,在快要烧完时可沿盒底作小刀轻轻拨翻,助其燃烧,但开始时不能搅动(以免火焰太高,发生意外)。熄灭后,盖上盖子冷却(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土壤),重复几次至称得恒重(精确到0计算结果:W水=W土’-W土W水:水的重量W土’:湿土的重量W土:干土的重量2.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速测法2.1实验目的:土壤有机质是土壤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设计简单的迅速测验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土壤成分的了解,理论联系实际,思考农业用肥的合理规律,探索保护土壤环境的有效途径。2实验原理:土壤中有机质用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时,橙黄色的Cr2O7-离子被还原成绿色的Cr3+。这一氧化还原反应要在温度较高时才能迅速完成,此方法是利用浓硫酸与水反应时自然发生的热来加温溶液的。用棉絮包裹以保温,可使氧化完全些。2.3药品和仪器:重铬酸钾葡萄糖浓硫酸水天平试管移液管皮头滴管棉絮4实验方法:称取风干细土样0.5g,放入试管中,加入2.5ml0.5-1.5N重铬酸钾水溶液,摇匀,迅速加入5.0ml标准色阶的制备:有机质(葡萄糖)%00.51.01.52.02.53.03.54.04.55%葡萄用量(滴数)0123456789水的用量(滴数)0987654321土壤有机质(%)00.40.81.21.62.02.42.83.23.6按上述操作步骤,向上列各试管中依次加入2.5ml0.5-1.5NK2Cr2O2溶液和5ml浓硫酸和5ml浓硫酸,立即摇匀(1分钟左右),用棉絮包裹以保温,放置30分钟后,即成标准色阶。2.5试剂配制:①1NK2Cr2O7水溶液:称取K2Cr2O749.04g溶于水中,稀释致1升,若欲配制。0.5N.1.5NK2Cr2O7溶液,可按此类推。②浓硫酸的比重为1.84。③5%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5.00g,溶解于水中,稀释至1003.土壤水溶性磷的速测:目视比测法3.1实验目的:据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南方土壤属于非石灰性土,土壤普遍缺磷,植物可吸收利用的水溶性磷更少。农业化肥大面积施用,严重污染环境,化肥污染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测定土壤水溶性磷的含量,可为磷肥的科学施用提供根据。为中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室测定方法,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索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实验原理:在一定硬度条件下,磷酸与钼酸结合生成磷钼酸,磷钼酸在还原剂——维生素C的作用下,产生蓝色的磷钼蓝。根据待测溶液中水溶性磷含量不同,产生蓝色深浅也不同,蓝色愈深,表示磷含量愈高。3.3药品和仪器:盐酸—钼酸铵维生素C水标准磷试管天平移液管滤纸漏斗3.4实验方法:⑴、0.1N盐酸—钼酸铵法:称取2g风干土,放在试管中,补加无磷水至总水量为10ml,再加1.5%钼酸铵-3.6N盐酸溶液6滴,使全溶液的盐酸浓度为0.1N,塞紧猛烈摇动3分钟,过滤(用滤纸),吸取浸出液4ml,加1.5%钼酸铵-3.5N盐酸溶液1ml,摇匀,加入维生素C溶液2d,摇匀,2-4分仲后,转入与色管同大的试管,比色读数。土壤水溶性磷=读数值×5(单位:PPM)模拟标准色阶的制备:标准磷(5PPM)水盐酸—钼酸铵维生素C含磷量(PPM)0.0ml8.0ml2ml2d00.2ml7.8ml2ml2d0.10.4ml7.6ml2ml2d0.20.8ml7.2ml2ml2d0.41.2ml6.8ml2ml2d0.61.6ml6.4ml2ml2d0.82.0ml6.0ml2ml2d1.04.0ml4.0ml2ml2d2.03.5药品的配制:①标准磷:KH2PO40.22g+H2O40ml溶解后,移入100ml定量瓶中,加入3.5mol/L的浓硫酸(0.49mlH2O4+2.01mlH2O)2.5ml混匀,加入水至刻度。溶液即为50PPM标准磷,待至配制色阶用。②1.5%钼酸铵—3.5盐酸:钼酸铵1.5g+水30ml(如有混浊,应过滤),冷却后,缓慢加入比重为1。19的浓盐酸292ml(或35ml10N盐酸)边加边搅拌,最后用水定容100ml,贮于棕色瓶中(放入冰箱中,可不用棕色瓶)。③维生素C:1g抗坏血酸+10mlH2O溶解。4.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简易目测法4.1实验目的:植物叶绿体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这四种色素中,前两种为绿色,后两种为黄色。它们在绿色组织中的含量因植物种类、品种、发育时期以及所处的条件(水、肥、光等)不同而变化。由于叶绿素是吸收光能的物质,对作物的光能利用有直接关系,所以,叶绿素含量常作为丰产栽培和品种对比的一项生理指标来测定。中学生在进行土壤特性测验之后,测定植物叶绿素的含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在环境保护中合理选择绿色植物,学以致用。因此,为中学生设计有效的简易测量方法具有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4.2实验原理:溶液中色素的含量与溶液色泽的深浅成正相关,因此将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和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即可求出提取液的浓度。然后根据所用组织重量与稀释量,即可算出组织中叶绿素含量。4.3药品和仪器: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滤纸凡士林无水乙醇重铬酸钾氢氧化铵硫酸铜4.4实验方法:①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将新鲜叶片避开粗脉剪取几个小块,称取0。5克,将叶样放入研钵中充分研碎,加入5-10毫升乙醇,搅成匀浆。然后将匀浆的上清液沿玻璃棒无损失地倒入50毫升容量瓶中(注意不要将残渣倒入)。为避免溶液沿研钵口流失,可在研钵口下涂少许凡士林。如此用乙醇反复研磨组织残渣2-3次,每次都将上清液倾入该容量瓶中,直到组织残渣变白为止。最后向容量瓶内加入乙醇至刻度,充分摇匀,即为提取液。如测定样品较多,也可简化手续如下:将每份样品充分研碎后,连残渣一起注入容量瓶中加入乙醇至刻度,不时摇动,待色素充分溶出后,用橡皮头吸管吸取上清液供测定用。②叶绿素的比色测定:将装有叶绿素提取液的比色管与标准化比色管分别比色。③结果处理:如叶绿素溶液与某一浓度的标准比色管色泽深浅相同,则二者浓度相等;如介于二个相邻浓度之间,则取二者的平均数;如叶绿素溶液比最高浓度的标准化液更浓,则用乙醇将提取液稀释成一定倍数后再比色。如果标准化液和提取液色调不一致而不便比色时,可在偏黄的比色管后面加一管蒸馏水,而在偏蓝的比色管后面加一管盛有深浅适度的黄色溶液。标准色阶的配制:①标准原液的配制:量取1%硫酸铜溶液28.5ml,2%重铬酸钾50ml,倒入100ml溶量瓶中摇匀。再小心加入2NNH4OH(即7mlNH4OH加水至100ml),至溶液呈透明鲜绿色为止(约用100ml2NNH4OH)。最后加水至容量瓶刻度,充分摇匀,即得100ml叶绿素标准液原液,它的颜色相当于每升中含25mg叶绿素的浓度。(此液可长期保存使用)。②色阶的配制:分别取标准原液1、2、3、4、5、6、7、8、9、10放入口径一致,厚度均匀的10支小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相应量的0.2NNH4OH稀溶液,稀释成10ml,即成一套10级比色标准液。③结果计算:叶绿素含量=(比色级别×1/10×25/1000×提取液总量)/叶样重量或叶绿素含量=(比色级别×1/10×25/1000×提取液总量)/叶样面积。5.分析与讨论:以上四个实验具有操作方便、药品和仪器简单、结果明显等特点。通过这四个实验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而且实验与社会实践互相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也为更好地完成《(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创造了良好环境。本文第一个实验虽然操作过程简单,但与当前的热门话题——“沙漠化”相联系,巧妙地把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乘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后面的二个实验,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引起环境污染的多方面因素,引导他们思考、探索科学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土壤特性测验之后,测定植物叶绿素的含量,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举一反三,在环境保护中合理选择绿色植物,学以致用。实验后,老师可以倡导学生向家人和朋友宣传环保知识,教给他们合理灌溉、科学施肥的方法,说服身边的人关心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锻炼了他们与人沟通的交际能力,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主人。参考资料:[1]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农业出版社四川省宜宾农业大学编著1984年。[2]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