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4_第1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4_第2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4_第3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4_第4页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特训最新版(二)1、填空题

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之为____。

参考答案:态度

2、单选题

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_____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3、单选题

下列基本要素符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这四句话含义的一项是_____。

A:知、情、信、行

B:知、情、意、行

C:知、情、体、行

D:知、信、意、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

4、填空题

依从阶段的行为具有盲目性、____和不稳定性的特征。

参考答案:被动性

5、单选题

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_____。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6、简答题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自我意识增强;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2)品德发展由动荡(初中)向成熟(高中)过渡。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7、单选题

柯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好孩子定向阶段属于_____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在习俗水平(依据行为是否有利于维持习俗秩序,是否符合他人愿望进行道德判断)(10至20岁)的第一个阶段为好孩子定向阶段(或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一个体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

8、单选题

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主要体现了个体的_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9、简答题

试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有效的说服。有效的说服是提高道德认知的途径。用言语说服学生需要一些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②发挥情感的作用,不仅要以理服人更要以情动人;③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2)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是加强道德行为的途径。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榜样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本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有着较大影响力的榜样具有如下特征:①这些榜样的行为达到了要求并得到了奖励,而其他人也常常会效仿他们的行为;②这些榜样有权利、有能力奖励学习者,尤其是巳经奖励或奖励过学习者的榜样,如家长、教师、同伴等;③这些榜样与学习者有类似之处,如性别、年龄等,即这些榜样可以反映学习者的自我概念和志向。

(3)利用群体约定。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的集体约定,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利用群体约定的具体步骤如下:①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②唤起班集体成员对问题的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③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④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⑤使全班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践,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⑥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⑦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4)价值辨析。价值辨析是指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

(5)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知、技能和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道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奖励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给予奖励时:①要选择确定可以得到奖励的道德行为。一般来讲,应奖励诸如爱护公物、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一些具体的道德行为,而不是奖励一些概括性的行为。②应选择恰当的奖励物。同一奖励物,其效用可能因人而异,应考虑个体的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奖励物。③应强调内部奖励。外部的物质奖励只是权宜之计,不可过多食用,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强化,让学生亲身体验做出道德行为后的愉快感、自豪感、欣慰感,以此转化为产生道德行为的持久的内部动力。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10、单选题

学生认识到诚信是最可贵的,不必教师监考,自己也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此时学生的态度和品德进入到哪一阶段_____

A:解冻

B:依从

C:认同

D:内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11、单选题

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_____的反应倾向。

A:持久性与稳定性

B:稳定性与短暂性

C:一致性与短暂性

D:持久性与一致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它不同于能力,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任务,态度决定个人完成任务的意愿;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12、单选题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_____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

13、单选题

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以为_____。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阶段论。其中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作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应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

14、简答题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策略的掌握。

【参考答案】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服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

(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

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者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

或者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

(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识、技能或者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15、单选题

对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_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6、单选题

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_____。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服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即形成了。因此,答案选C。

17、多选题

品德和道德的联系表现在_____。

A: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

B: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

C:品德和道德的最终根源相同

D: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相同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个体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2)个体品德的形成依赖于社会道德。(3)道德和品德的直接根源不同,但它们的最终根源是相同的,它们都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8、单选题

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_____

A:二者相互区别

B:二者相互联系

C:二者相互独立

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答案:D

19、填空题

在科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____。

参考答案:前习俗水平

20、多选题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_____。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习俗水平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释: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的掌握。

【参考答案】ABC

【名师点睛】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别是:(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好坏着重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和利益。(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儿童认为,凡取悦于别人、帮助别人以满足他人愿望的行为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他们的推理受众人的共同愿望和一致意见所决定)。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尽到个人责任,尊重权威,维护社会秩序,否则就是错误的(他们已经意识到良心与社会体系的重要性)。(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儿童认为,道德法则只是一种社会契约,可以改变,不能以不变的规则去衡量人。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儿童已具有抽象的以尊重个人和个人良心为基础的道德概念。认为个人一贯地依据自己选定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因此从三大水平讲,本题选ABC。

21、简答题

简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基本操作程序。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群体成员共同讨论规定、原则。具体可按如下程序操作:

(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意识,使学生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学生都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

如果态度改变未获成功,则应鼓励学生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22、单选题

下列关于使用言语说服策略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观点,不恰当的是_____

A: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富有感情色彩、生动感人的说服内容更容易产生影响

B:对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充分说理,逻辑性强的说服内容更有效

C:正面的观点和材料在短时间之内难以见效,不容易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

D:同时提供正反两面的论据和资料更利于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

23、单选题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_____

A:比较不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稳定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释:

答案:D【解析】考查品德的概念。

24、简答题

试述根据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如何提高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由于儿童道德判断和推理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教师对儿童道德思维和行为水平的预期应符合儿童的年龄,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儿童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有所不同。对早期儿童教条式的说教,忽略儿童对权威的看法与对需要的满足,很容易造成看似道貌岸然实则功利横行的现象。对于处于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的学生,讲解遵守法规问题多半是没有好效果的。

(2)开展道德两难故事讨论,用矛盾的观点看待道德情境,有利于儿童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利用假想的或真实的道德两难情境,进行道德推理训练,可以使儿童学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以及道德情境条件,经过权衡,做出适当的道德选择。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海因茨和药剂师,对道德两难情境做出判断。

(3)按照“加一原则”提升儿童道德推理水平。科尔伯格从理论上提出,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认知能力时,一次只提升一个阶段。儿童与比自己高一个阶段,至多高两个阶段的人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其道德推理水平。

(4)及时进行道德教育。负责教养者不应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想法,让“趁热打铁,,的各时期荒废过去。因为某一时期的道德观念若不能充分发展而欲于后来设法补救,其功效可疑。

25、简答题

【案例分析】杰明今年上小学三年级,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很调皮的学生,经常弄些鬼点子捉弄周围的同学。最近老师发现他又出现了偷东西的行为,今天背后女同学的钢笔丢了,在杰明的文具盒里可以找到。明天晓东的钱丢了,也能发现杰明突然富有了很多。杰明的偷盗行为越来越多,周围的同学都不喜欢他,也不怎么跟他说话了。

请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原理分析杰明的行为,并说明如果你是班主任,会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

【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三年级儿童品德发展特点的掌握,同时考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策略的掌握和应用。考生在解读案例时要抓住“三年级”这个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品德发展特点进行详细阐述,并结合促进品德发展的具体途径来提出自已的建议。

【名师点睛】杰明现在上三年级,正是小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品德上出现一些;^良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与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特点有关。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1)逐步形成协调的道德认知能力,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是发展趋势是和谐稳定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渐过渡到较为抽象的、本质的理解。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关注行为效果,逐渐过波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原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这种分化可能是盲目模仿导致的,也可能是缺乏技能导致的。

(3)明显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通过外部教育的要求,掌握纪律并能遵守,再到将纪律形成自觉行为这三个阶段,儿童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纪律行为^从这几个特点分析,杰明正处在各个阶段的过渡期,道德认识还不是很到位,道德行为也较为协调,还只能在外界的教育下去意识到道德约束。此外,杰明也存在道德发展的滞后性,他的偷盗行为可能是因为不了解纪律导致的,也可能是明知故犯、故意搗乱,老师要对杰明出现这种行为的背后原因进行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对杰明进行教育。

具体来说,针对杰明的行为,我会从以下几方面对他进行辅导:

(1)对杰明进行有效的说服,这是品德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说服过程中,我会向他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他的态度。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服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

(2)树立良好的榜样。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行为习得。班杜拉的大量实验表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以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研究发现,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其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一旦某成员出现越轨或者违反约定的行为,则会受到其他成员的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迫使其改变态度。

(4)价值辨析。研究者认为,人的价值观刚开始不能被个体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辨别和分析,才能形成清晰的价值观念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在价值观辨析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鼓励他们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不仅影响着认识、技能或者策略的学习,而且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了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26、单选题

科尔伯格研究道德的方法是_____。

A:情景故事法

B:道德两难故事法

C:道德故事法

D:示范榜样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通过道德两难故事法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27、填空题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28、单选题

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和评价,这主要是学生有了____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释:

【答案】A。解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9、单选题

后习俗水平的特点是_____

A:着眼于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己的利害关系

B: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

C:着眼于正义和个人尊严

D:着眼于法律的权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后习俗水平主要是个体不只是自觉遵守某些行为规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

30、单选题

一个孩子帮妈妈洗碗,不小心打破了五个碗;另一个孩子在柜子上拿糖吃,打破了一个碗。谁犯的错要大一些?这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阶段时经常采用的方法,属于_____

A:两难故事法

B:对偶故事法

C:个案分析法

D:文献研究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

31、单选题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或道德推理_____。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

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

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

D: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

32、单选题

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是_____

A:幼儿阶段

B:小学阶段

C:初中阶段

D:高中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小学阶段是品德发展的奠基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33、简答题

张三是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班主任老师反映该学生学习习惯差,作业拖拉,懒散,纪律松散,上课爱说闲话,甚至随意离开位置,平时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放学后经常出入学校附近的网吧,也爱和班级同学打架,爱搞恶作剧,如把粉笔灰撒进同学饭盒里,上课无故拍打周围同学的肩膀,影响同学听课。经班主任老师了解,张三一家三口,父亲常年在上海打工,很少回家,母亲在一个综合市场摆摊位卖服装。平时张三都是由母亲照顾,双休日基本上会跟随母亲在市场内,综合市场里人多事杂,绝大多数人都不怎么注意言行举止,导致张三平时出现不文明语言和行为。母亲因忙于生意,对儿子疏于管理,待到儿子犯错时则是一顿打骂,而爷爷奶奶非常溺爱孩子,平时宠爱有加。

问题:

(1)张三的种种行为是不良品德行为吗?请给出诊断的依据。

(2)结合本案例,试述小学生不良品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3)针对张三的这种情况,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矫正措施。

参考答案:

【答案要点】(1)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是指那些由错误道德意识支配的,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损害他人或集体利益的问题行为。涨三的行为是属于不良品德行为。张三上课经常心不在焉,学习习惯差;上课喜欢干扰课堂教学,经常无故离开座位;课余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言行举止不文明,常与师生发生冲突;行动怪异,不热心集体活动,等等;张三的这些特点符合不良品德行为诊断的标准。

(2)案例中,张三平时课余时间都沉迷于网络游戏,爱与同学打架,爱搞恶作剧。且张三因其父亲常年很少回家,母亲因忙于生意,对其疏于管教,而爷爷奶奶对其非常溺爱。双休日随母亲在一个综合市场摆摊位卖服装,市场里人多事杂,导致张三平时出现不文明语言和行为。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可能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还有可能来自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消极的情绪体验,道德意志薄弱,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等。

(3)矫正的不良品德行为的策略:教师应该帮助张三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保护其自尊心,培养他的集体荣誉感;在教育过程中讲究谈话艺术,提髙张三的道德认知;锻炼他与诱因做斗争的毅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

34、单选题

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学家是_____

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奥苏贝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释:

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研究,最典型的就是用“海因茨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研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虽然种族、文化各有不同,社会道德标准各异,但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却相当一致。

35、多选题

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的阶段有_____。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好孩子定向阶段

E: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

参考答案:ABC

本题解释:

【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共分为四阶段,分别是: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权威阶段(他律阶段)、可逆性阶段(自律道德阶段)、公正阶段。而好孩子定向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是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中提出的。

36、填空题

态度的____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参考答案:情感成分

37、填空题

____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参考答案:初中二年级

38、单选题

爱国主义情感属于_____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法律的道德情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释:

答案:C【解析】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伦理的道德情感。

39、填空题

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原有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的过程,称为____。

参考答案:内化

40、判断题

皮亚杰认为,在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广度、深度及灵活性都有了质的飞跃,其道德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儿童开始出现了利他主义。_____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释:

【答案】×。解析:皮亚杰认为,在公正道德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思维广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