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六论语选读版含解析_第1页
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六论语选读版含解析_第2页
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六论语选读版含解析_第3页
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六论语选读版含解析_第4页
一轮复习专题规范练十六论语选读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规范练十六《论语》选读_专题规范练第45页一、(2013杭二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公孙丑问曰:关子(孟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或问乎曾西(曾参之子)曰: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触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朱熹注:桓公独任管仲四十余年,是专且久也。管仲不知王道而行霸术,故言功烈之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白: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孔子、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孔子肯定管仲的功业,赞赏他为仁者”。孟子否定管仲的功业,对他很不屑。解析:第一段写孔子的观点是比较明确的,而第二段写孟子的观点则绕了点弯子,需要仔细体会。孟子喜欢用比方,当公孙丑问孟子对管仲的评价时,孟子也是用打比方来回答的。假借曾西的话批评管仲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结合朱熹的注释,便可理解孟子对管仲是不认可的。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孔子、孟子为什么对管仲有不同的评价。参考答案:在孔子看来,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匡正天下,维护华夏统一,是大节大信。孟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行霸术却不知王道。解析:所谓分析,就是要从材料出发看孔、孟对管仲评价的出发点、标准。孔子是从对老百姓是否有益,对整个国家是否有利的角度看问题的;而孟子则是从是实行霸道还是实行王道来说的。二、(2013杭州*II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孟子曰:冲尼不为已甚者。”.孟子认为孔子不做过头的事情”,其依据是什么?请结合上述文字简要回答。参考答案: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或君子没有固定的亲疏厚薄,是将义作为与人交往的依据。解析:这道题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搜选相关信息。引用原文或用自己的话回答均可。.请对孔子提出的乡原德之贼也”这一观点作阐述。参考答案:孔子虽主张中庸之道,但强调义与之比”以礼节之”,反对知和而和。而乡原”做事不讲原则,没有是非观念,有违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而乡原”则是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有悖于仁,因此孔子称他们是德之贼”。(意思基本符合即可)解析:作阐述",就是解说,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转述原文的话,不需要自己作评价。要从原文找相关信息,看孔子是在什么前提下提出这个观点的,他为什么提这个观点,他这个观点到底是什么意思。三、(2013学军中学模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TOC\o"1-5"\h\z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上述材料中孔子和曾子交友观的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孔子侧重忠告劝导,子贡侧重交流辅仁。解析:他两人的说话出发点不同,也就是对“交友”这件事理解的角度不同,虽然都是讲的怎么做,但孔子讲的是对朋友的责任与行事原则,曾子讲的是朋友间的平等互助。.简析孔子的交友观及其意义。参考答案:孔子提出了交友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孔子认为劝善规过,是作为朋友的道义责任,义不容辞;二是如果别人不听,也就作罢,这是对别人作为个人主体的认可和尊重。(意思基本正确即可)解析:先说这个原则,分析出这个原则的两个方面,指出这两个方面的理由。这个理由字面上没有反映出来,需要考生借助相关知识进行联想。四、(2013嘉兴模拟)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TOC\o"1-5"\h\z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两则材料中都表现出孔子“仁”道的什么特点?参考答案:爱人、恭敬。解析:这两则文字,一是讲行为,一是写观点。对“仁”的呈现一隐一显。从孔子的行为中看出不管是对什么人,都怀有怜悯之心。说的那几句话的意思强调的是对待人、做事情要认真对待,恭敬处事。.谈谈你对“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种仁道精神的看法。参考答案: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敬是出于爱心的,爱与敬既是仁的外在表现,也是仁的核心内容。与人交往,我们提倡发自内心的爱与敬;管理和领导百姓,我们更提倡爱护和尊重百姓,真诚地为人民服务。解析:先要分析一下这两句话的内涵,再结合生活现实从一定角度(如为人处事)谈自己的看法。谈看法时观点要鲜明。五、(2013金华十校模拟)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第1~2题。TOC\o"1-5"\h\z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陈述。参考答案:“一”指的是先生是否有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学《诗》对于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礼》对于立身的重要性,指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解析:“三”的含义很明确,即“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而“一”则需要分析。表面上问的是“子亦有异闻乎”,这便是“一”,但这句话有潜台词,就是老师对自己的儿子教了哪些不同的东西呢,也就是先生对自己的儿子是否有偏私。.本段文字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参考答案:有教无类。人的身份地位先天条件是有差别的,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孔子的教育理念认为,大家都应该接受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而不应该对不同的对象有歧视或偏私。这体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渗透着仁爱和中庸的思想,因为孔子的仁政是要通过教育这一手段来实现的。解析:这个题目理解有一点难度。要能够从“儿子”“其他学生”的角度想到这也是“类”问题,于TOC\o"1-5"\h\z是才能想到“有教无类”,孔子对儿子对别的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谈认识可以从各个角度谈,言之成理即可。参考译文:陈亢向伯鱼问道:“你从老师那里听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独自立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堂下庭中快步走过。他问我:‘学《诗》了吗?’我回答道:‘没有。’他便说:‘不学《诗》,无法讲话。’我退下后便学起《诗》来。另有一天,他又独自立在堂上,我恭敬地从堂下庭中快步走过。他又问:‘学礼了吗?’我回答道:‘没有。’他便说:‘不学礼,无法立身。’我退下后便学起礼来。我就听到这两点。”陈亢退下后很高兴地说:“问一件事得知三件事,得知《诗》,得知礼,还得知君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六、(2013金华十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孔子主张以中道行事,依据上文,中道的标准是什么?参考答案:仁义之道(仁义或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的原则)。解析:在这几句话里,孔子强调“无适”“无莫”,其原则是“义”;他反对做“乡原”,讲求做“仁人”。.文中的“乡原”指什么?中庸之道与其有何区别?参考答案:“乡原”是指不讲原则、四面讨好、自私伪善的折中主义者。中庸之道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反对偏激行为,主张中立而不倚,但其中道是以儒家的人道主义和社会公正为原则的。在处理人际关系、对待社会问题时,中庸之道都要依据道德原则,与“乡原”的无原则折中有本质的区别,孔子对其深恶痛绝,称之为道德的破坏者。解析:“乡原”的解释存在于课本里,提醒考生要重视对课本的仔细阅读。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中主义,不是要做老好人,它是强调做人的道德原则。参考译文:子贡问道:“颛孙师和卜商谁强一些?”孔子说:“颛孙师做得过头,卜商做得不TOC\o"1-5"\h\z够。”子贡说:“那么颛孙师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头与不够是一样的。”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既不亲近哪个,也不疏远哪个,而是和义在一起。”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人。”孔子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要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不可推辞。(《圣经马太福音》).根据以上文字,分别概括《论语》和《圣经》在为人处事上的观点。参考答案:《论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圣经》:以德报怨。解析:从文字中看出两书的观点有同有异,可分别回答。.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简述理由。参考答案:赞同《论语》:用公正、率直、磊落、高尚的人格,正确面对有过失的和行为不端的人,而“以德报德”也是直道以行的表现。儒家强调情感要以理性为原则,注重社会性公德,不能做无原则的“乡原”。这样做了,个人会成为坚守道义的勇者;社会能实现公平与正义。赞同《圣经》:《圣经》反对“以怨报怨”,认为应以完全的善对待一切的人,包括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甚至是那些伤害你的人和道德上的“恶人”。这种表面的“懦弱”,其实是源自于内心博大的爱与悲悯,是一种济世救人的宗教情怀。以TOC\o"1-5"\h\z恶报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只会让人心和世界充满仇恨。只有那种无私的真诚的大爱,才是引人向善的方法,世界也许才会更和谐。解析:因为两书的观点不尽相同,所以要考生自己分析,你更同意哪个观点?说出理由。参考译文:《论语宪问》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1)子路问于孔子曰:“鲁大夫练①而床,礼邪?”孔子曰:“吾不知也。”子路出,谓子贡曰:“吾以夫子为无所不知,夫子徒有所不知。”子贡曰:“女何问哉?”子路曰:“由问鲁大夫练而床礼邪?夫子曰:‘吾不知也。’”子贡曰:“吾将为女问之。”子贡问曰:“练而床,礼邪?”孔子曰:“非礼也。”子贡出,谓子路曰:“女谓夫子为有所不知乎?夫子徒无所不知。女问非也。礼,居是邑不非其大夫。”(《荀子子道》)(2)《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3)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注:①练:父母死后十一个月举行的祭祀,因祭祀时需披戴白色熟绢而得名。.请引用《论语》中的原句说明材料(1)中孔子回答子路“吾不知也”的原因。参考答案:非礼勿言。解析:从第一段内容看,子路和子贡两人问的角度不一样,故孔子回答有知有不知,子贡判断出这是因为孔子以其自身行动践行“非礼勿言”。.结合上面三段文字,对孔子“为尊者讳”的做法进行简要评析。参考答案:孔子编撰《春秋》时“为尊者讳”,是对地位尊贵者的过失取隐瞒回避的态度。它和“居是邑不非其大夫”(不非议所住城邑的管辖大夫)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样,目的都是维护君主的统治和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秩序。当然,“为尊者讳”的做法也有历史局限性,容易强化对居高位者的盲目崇拜,用之不可不慎。解析:对这一观点,首先要看出几个文段中体现的孔子的真实思想,其次客观地分析这种思想的利与弊,做出客观的评价。参考译文:(1)子路问孔子说:“鲁国的大夫披戴白色熟绢为父母进行周年祭祀时睡床,合乎礼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子路出来后,对子贡说:“我以为先生没有什么不知道,先生却偏偏有不知道的。”子贡说:“你问了什么呢?”子路说:“我问:‘鲁国的大夫披戴白色熟绢为父母进行周年祭祀时睡床,合乎礼吗?’先生说:‘我不知道。’”子贡说:“我将给你去问问这件事。”子贡问TOC\o"1-5"\h\z孔子说:“披戴白色熟绢为父母进行周年祭祀时睡床,合乎礼吗?”孔子说:“不合礼。”子贡出来,对子路说:“你说先生有不知道的事吗?先生却偏偏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你问得不对啊。根据礼制,住在这个城邑,就不非议管辖这城邑的大夫。”(2)《春秋》这部书遵循为尊长避讳,为亲人避讳,为贤德的人避讳的原则。(3)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九、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

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两段文字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参考答案:中和/中庸/中庸之道解析:第一段话虽然没有说是孔子说的,但是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若的话,是传播孔子思想的言论。后面的话也是对孔子思想的阐述。这两段话的核心内容是和“是中”。.请结合第二段文字,说说你对孔子这一思想的看法。参考答案:这段文字体现的孔子中庸思想是从人性论角度讲的。所谓中节”,就是符合社会行为一般规则,能与社会人群和谐相处。纯朴人性是天下之大本,和谐原则是天下之达道,中庸原则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黄金规则,对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解析:对孔子这一周'想的看法,要既尊重孔子原来的思想,又要结合现实社会分析其利弊,作出合理解说。参考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彳T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被称作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被称作和。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子夏问孝。子曰子游问孝。子曰1十、阅读下面的文字子夏问孝。子曰子游问孝。子曰1.指出孔子与世人对: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另I」乎?孝”的认识的异同。参考答案: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内心尊敬、关爱父母。解析:第一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所认为的孝”,最难做到的孝“,色难",有好脸色是最难做到的。至于多劳动点,供应口^穿,那是一般都能做到的。第二则讲世人之孝,只有奉养,就与一般动物没有多少区别了。人之为人,就是能有出自内心的敬”意、举动。2.2012年,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参考答案:符合孔子的孝道观。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现。解析:回答这道题,需要考生对现实社会的有些问题和最起码的道德底线有所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参考译文: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子女侍奉父母,只有和颜悦色的面色最难能可贵。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帮忙代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