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_第1页
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_第2页
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_第3页
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_第4页
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2“原子弹”试爆成功“原子弹”3氢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氢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5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载工具。

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的研制,用了13年。所以,美国估计我国至少要花10年才能研制出导弹。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6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国名美国前苏联英国中国时间7年零4个月4年4年零7个月2年零8个月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国名7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1968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9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10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1911--2009钱学森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11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的背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2)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何时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的背景:早在12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时间1970年4月24日研制人员戚发轫等

卫星质量173公斤

卫星用途进行卫星技术试验以及一些探测直径约1m终止服务1970年5月14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东方红一号卫星13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14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863计划”。“863计划”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15《863计划纲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__________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技术《863计划纲要》选择___________、___16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1.1.10:“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3.25:“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12.30:“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10.15:“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5.10.12:“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9.25:“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1.11.1:“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3.6.11:“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飞船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17

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

转基因食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海水栽培的蔬菜新授人耳老鼠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转基因食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海水18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19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20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21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22激光技术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新授激光技术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新授23自动化技术成就无人驾驶的汽车机器人乐队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机器人小姐会进行业务培训机器人小姐会跳交谊舞新授自动化技术成就无人驾驶的汽车机器人乐队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无24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25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袁隆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什么?1973年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是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袁隆平做出26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卫生屠呦呦杂交水稻与青蒿素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27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28文化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出:文化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29

国防科技文化成就

农业

医学

文艺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氢弹1966东方红1号1970钱学森邓稼先载人航天神舟一号1999(无人)神州五号2003年10月杨利伟神舟七号2008年9月翟志刚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防科技文化成就农业医学文艺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30探究点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意义及研制成功的原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素材一:1964年10月16日14时40分,随着主操作员韩云梯有力地按下最后一个按钮,在一段短暂的寂静之后,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隆隆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探究点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意义及研制成功的原因第18课31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1)依据素材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答案】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并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解除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从而维护世界和平。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依据素材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32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素材二:这颗卫星重173千克,比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还要重。这颗卫星发射上天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绕地球一周只需114分钟。卫星上不断地播放《东方红》乐曲,通过电波传遍世界。(2)根据素材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颗卫星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答案】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素材二:这颗卫星重173千克,比苏、美33【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党和政府重视科技;3一批海外归国的科学家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为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3)归纳概括出在艰苦岁月里中华民族能够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答案】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3)归纳概括出在艰苦岁月里34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2、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3、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6、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8、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9、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1、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13、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1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15、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那边的风光。16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17、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18.成功,往往住在失败的隔壁!19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20.命运是那些懦弱和认命的人发明的!21.人生最大的喜悦是每个人都说你做不到,你却完成它了!22.世界上大部分的事情,都是觉得不太舒服的人做出来的.23.昨天是失效的支票,明天是未兑现的支票,今天才是现金.24.一直割舍不下一件事,永远成不了!25.扫地,要连心地一起扫!26.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27.当你停止尝试时,就是失败的时候.28.心灵激情不在,就可能被打败.29.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30.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31.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32.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33.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34.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35.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36.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37.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38.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39.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40.成功是动词,不是名词!20、不要只会吃奶,要学会吃干粮,尤其是粗茶淡饭。1、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35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36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最初的“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氢弹。后来原子弹和氢弹合起来称为一弹,另一弹专指导弹。“一星”则指人造地球卫星。)两弹一星: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两弹一星”现在是指核弹、导37“原子弹”试爆成功“原子弹”38氢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氢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39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40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载工具。

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导弹的研制,用了13年。所以,美国估计我国至少要花10年才能研制出导弹。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外国有人嘲笑我们“有弹无枪”,即没有运41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国名美国前苏联英国中国时间7年零4个月4年4年零7个月2年零8个月世界主要有核国家从研制成功原子弹到研制成功氢弹所需的时间国名42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1964年10月,我们设计的中近程地对地导弹飞行成功。19643

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迈出了中国独立研究核武器的第一步。他还领导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身患重病的邓稼先在医院与同行探讨学术问题邓稼先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44

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读理论物理,不到两年便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1950年8月,邓稼先在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谢绝了恩师的挽留,毅然回国。

1958年开始主持核弹研究。在飞沙走石的戈壁,经过8年的艰苦奋战,终于研制成功原子弹和氢弹。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邓稼先从青少年时代就有了科技强国的夙愿。1948年到1945

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枪毙,也不让他离开美国!”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出面,中国政府多方呼吁,美国政府只好妥协。1955年,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之后,他投身于我国的航天事业,在发展国防科学技术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我国导弹核武器的研究建立了功勋。1911--2009钱学森美国海军部次长甚至说:“无论到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我46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的背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2)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何时发射成功?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人造地球卫星研制的背景:早在47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时间1970年4月24日研制人员戚发轫等

卫星质量173公斤

卫星用途进行卫星技术试验以及一些探测直径约1m终止服务1970年5月14日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方红一号卫星至今仍在近地点430千米、远地点2075千米的轨道上。

东方红一号卫星48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苏联和东欧“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日本“今后十年科学技术49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建议下,我国制定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并且因为四位科学家的建议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年3月而得名“863计划”。“863计划”1986年,根据王淦昌、王大珩、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50《863计划纲要》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1996年又将___________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新材料海洋技术《863计划纲要》选择___________、___51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1.1.10:“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3.25:“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2.12.30:“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10.15:“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5.10.12:“神舟6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9.25:“神舟7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1.11.1:“神舟8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2012.6.16:

“神舟9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3.6.11:“神舟10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16.10.17:“神舟11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飞船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神舟52

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

转基因食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海水栽培的蔬菜新授人耳老鼠生物技术领域的成就转基因食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海水53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54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55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56人教部编版第18课科技文化的成就课件57激光技术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新授激光技术王选,华光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主持人。新授58自动化技术成就无人驾驶的汽车机器人乐队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飞机机器人小姐会进行业务培训机器人小姐会跳交谊舞新授自动化技术成就无人驾驶的汽车机器人乐队磁悬浮列车智能机器人无59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袁隆平当选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60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袁隆平做出的巨大贡献是什么?1973年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袁隆平不仅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而且是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袁隆平做出61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得到世界()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卫生屠呦呦杂交水稻与青蒿素2、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领导科研团队,在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62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63文化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提出:文化事业的发展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64

国防科技文化成就

农业

医学

文艺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氢弹1966东方红1号1970钱学森邓稼先载人航天神舟一号1999(无人)神州五号2003年10月杨利伟神舟七号2008年9月翟志刚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屠呦呦青蒿素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国防科技文化成就农业医学文艺两弹一星原子弹196465探究点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意义及研制成功的原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素材一:1964年10月16日14时40分,随着主操作员韩云梯有力地按下最后一个按钮,在一段短暂的寂静之后,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隆隆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探究点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意义及研制成功的原因第18课66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1)依据素材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答案】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弹,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其他爱好和平的国家进行威胁;为了加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并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解除帝国主义的核威胁,从而维护世界和平。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依据素材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新中67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素材二:这颗卫星重173千克,比苏、美、法、日四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重量的总和还要重。这颗卫星发射上天以后,运行情况良好,各种仪器工作正常,绕地球一周只需114分钟。卫星上不断地播放《东方红》乐曲,通过电波传遍世界。(2)根据素材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颗卫星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答案】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素材二:这颗卫星重173千克,比苏、美68【答案】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党和政府重视科技;3一批海外归国的科学家如邓稼先、钱学森等为新中国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

(3)归纳概括出在艰苦岁月里中华民族能够取得以上科技成就的原因。【答案】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3)归纳概括出在艰苦岁月里691、聪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