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国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国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国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国学智慧》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学智慧》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国学智慧CourseName课程编码SHL225431020开课院部文法学院课程团队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学分2.0课内学时32讲授32实验0上机0实践0课外学时0适用专业人文素养班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课程简介(任选)《国学智慧》课程为荟萃学院人文素养班人文素养荣誉课程。课程主要分为“修身智慧”、“处世智慧”、“政治智慧”三个板块,分专题讲授。“修身智慧”侧重个人修养的培树,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要略、理想人格的养成、心性的修炼等主题;“处世智慧”侧重人际关系的塑造,包括古代贵族风度的现代启示、典型人物的生平历程、古代礼文化的传承等主题;“政治智慧”侧重通过关键历史事件的呈现、重要朝代的政治得失分析等主题,提升学生历史洞察力和政治敏锐度。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区分精髓和糟粕,并进行扬弃。在深入理解本国文化的前提下,彰显文化自信。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修养智慧、处世智慧、政治智慧,自觉运用素质提升、接人应物以及家国关系的处理。Thecourseof"thewisdomofChineseStudies"isahumanisticqualityhonorcourseinthehumanisticqualityclassofthecollege.Thecourseismainlydividedintothreesections:"self-cultivationwisdom","Wisdomoflife"and"politicalwisdom",whicharetaughtinspecialtopics."Self-cultivationwisdom"focusesonthecultivationofpersonalcultivation,includingtheessential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ecultivationofidealpersonality,thecultivationofmindandotherthemes;"wisdomoflife"focusesontheshapingof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s,includingthemodernenlightenmentofancientaristocraticdemeanor,thelifecourseoftypicalcharacters,theinheritanceofancientetiquettecultureandotherthemes;"politicalwisdom"focusesonthepresentationofkeyhistoricalevents,theanalysisofpoliticalgainsandlossesofimportantdynastiesandothertopicswillenhancestudents'historicalinsightandpoliticalacumen.Theteachinggoalofthiscourseistoenablestudentstohaveadeeperunderstanding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distinguishessencefromdross,andsublateit.Onthepremiseofin-depthunderstandingofthenationalculture,demonstrateculturalconfidence.Fromtheprofoundtraditionalculture,weshoulddrawthewisdomofself-cultivation,thewisdomoflife,andthepoliticalwisdom,andconsciouslyusethequalityimprovement,thehandlingofthepeople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amilyandthecountry.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审核人二、课程目标序号代号课程目标OBE毕业要求指标点任务自选1M1目标1:掌握国学的基本概念,能对国学的内涵和外延有较为清晰的理解。了解国学的物质载体。是2M2目标2: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辩证分析,以现代的思维,怀着理解与同情的态度,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是3M3目标3:通过专题学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发掘其对当下现实社会的积极意义。是4M4目标4:深入理解本国传统文化,从中汲取修养智慧、处世智慧、政治智慧,自觉运用于个人素质提升、接人应物以及家国关系的处理等方面,提升文化自信。是三、课程内容序号章节号标题课程内容/重难点支撑课程目标课内学时教学方式课外学时课外环节1第一章第一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演变汉字产生至今的具体演变过程,汉字演变的规律、特点,汉字演变背后的原因/////21.11.1汉字的性质语言与文字的关系,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与构成构成文字的符号,构成汉字的符号M11讲授//31.21.2汉字的起源汉字起源的各种观点,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系统M11讲授//41.31.3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的形体演变,各种字体的介绍,汉字发展中的主要特点M12讲授//5第二章第二章简化汉字的历史与反思汉字的简化趋势,对汉字简化的反思/////62.14.2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简化汉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古代的俗字M10.5讲授//72.22.2近代以来的文字改革运动汉字改革的历史背景,汉字改革的主要主张M10.5讲授//82.32.3建国后的汉字简化简化汉字的时代背景,第一批简化汉字,汉字简化的方法,第二批简化汉字M10.5讲授//92.42.4简化汉字的反思汉字简化的初衷,简化汉字存在的问题,简化汉字的展望M10.5讲授//10第三章第三章历史上的“中国”论述“中国”一词的文化内涵,“中国”与道统、正统的关系/////113.13.1“中国”一词的词义演变“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对“中国”的词义解释M41讲授//123.23.2“中国”一词的文化含义早期的“中国”与“四夷”,“中国”与华夷之辩,“中国”与正统、道统的关系M41讲授//13第四章第四章秦汉时期五行学说与谶纬文化五行学说的产生与影响,在秦汉时期的谶纬文化/////144.14.1“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发展先秦五行学说的发展,五行学说的系统化,五行与王朝更替M21讲授//154.24.2谶纬文化及其历史影响谶与纬略说,秦汉时期的“谶纬”学说,谶纬与《推背图》M21讲授//16第五章第五章《左传》中的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本章重点难点:人本、民本、君本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75.15.1《左传》简介一经《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M30.5讲授//185.25.2《左传》中的人本思想人本思想、《左传》中人本思想阐释M30.5讲授//195.35.3《左传》中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左传》中民本思想阐释M31讲授//20第六章第六章古汉语音韵知识简介本章重点难点:学习古汉语音韵的意义、古今语音的异同、上古音简说/////216.16.1学习古汉语音韵的意义汉语音韵学的重要意义:理解文义、欣赏诗歌M11讲授//226.26.2古今语音的异同古今韵母、声母、声调的发展变化M11讲授//236.36.3上古音简说顾炎武、段玉裁、钱大昕的重要观点介绍M11讲授//24第七章第七章苏轼的人格与文格本章重点难点:苏轼生平、诗词选读分析/////257.17.1苏轼生平简述三次贬谪、苏轼的人格魅力M41讲授//267.27.2苏轼的诗词选读选取苏轼诗词进行解读分析M41讲授//27第八章第八章从流亡公子到春秋霸主:晋文公重耳的成才之路从原始文献中梳理晋文公的成才之路,展现春秋诸国的政治风云/////288.18.1重耳的流亡与复国重耳从流亡到复国的全过程:骊姬之乱、去晋、别隗、授土、醉遣、窺浴、不礼于郑、对楚、结秦、入晋、释怨、报复M31讲授//298.28.2春秋风云与个体命运流亡过程中的诸国角力与重耳个人的成长历程M31讲授//30第九章第九章贵族的风度中国的贵族阶层,贵族阶层的精神气质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319.19.1何为贵族中国贵族阶层产生的时代、特征M30.5讲授//329.29.2贵族的风度中国贵族阶层优秀的精神气质、原则M31讲授//339.39.3古代贵族风度的现代启示古代贵族阶层优秀精神气质在现代社会的呈现M30.5讲授//34第十章第十章草根精英的崛起与沉沦秦汉平民精英的崛起过程,及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平民精英的局限性/////3510.110.1秦汉平民精英的崛起平民精英崛起的原因、时代背景M21讲授//3610.210.2草根精英的历史角色及局限性以陈胜、吴广、公孙弘、朱买臣等人为例揭示秦汉时期用人之道,平民精英在政治中扮演的角色及其局限性M21讲授//37第十一章第十一章中国的皇位继承揭示皇位继承的重要性、皇位继承的形式、皇位继承带来的危机与挑战/////3811.111.1重中之重:政权的交接皇位继承的重要性M21讲授//3911.211.2皇位继承的正与变正常的与不正常的继承方式带来的不同后果以及对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M21讲授//40第十二章第十二章三角博弈:皇帝、官僚与民众揭示中国古代皇帝、官僚、民众三方的复杂关系/////4112.112.1欺上蒙下: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官僚集团与皇权和民众利益的对立M31讲授//4212.212.2君为民之主:皇权与民众利益的趋同皇权与民众的利益一致性M31讲授//43第十三章第十三章辛弃疾的悲剧一生辛弃疾的生平、其人生悲剧性的历史原因、自身原因/////4413.113.1辛弃疾的生平分段讲述辛弃疾波澜壮阔的一生M41.3讲授//4513.213.2衰世与性格辛弃疾人生悲剧性的原因探析M40.7讲授//46第十四章第十四章元代的佛道之争元代的宗教状况及宗教冲突/////4714.114.1中国古代的宗教状况道教、佛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以及儒家等诸多思想在中国的产生、流传与发展M31讲授//4814.214.2元代的三次佛道之争以元代三次佛道之争为例,揭示中国古代不同宗教的冲突,以及政治力量对宗教世界的影响M31讲授//49第十五章第十五章课程讨论对本学期所讲授内容进行课程讨论M41讨论//四、考核方式序号考核环节操作细节总评占比1考勤随机点名、刷卡点名等5%2课堂表现随机检查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回答问题情况5%3小组讨论对课程中的某个主题进行课堂讨论10%4期末考试采用结课报告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撰写一篇符合学术规范的结课报告。80%五、评分细则序号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大致占比评分等级1M1期末考试80%A-按时提交结课报告,符合学术规范、学术性较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个专题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B-按时提交结课报告,比较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学术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个专题较为了解。C-按时提交结课报告,能够根据已有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某知识点进行综述,存在少量错误。D-不按时提交结课报告,不符合学术规范,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2M1考勤10%A-全勤或请假1次,与教师课堂互动良好。B-缺勤1-2次,与教师课堂互动良好。C-缺勤3-4次,与教师存在互动。D-缺勤5次及以上,与教师不存在互动。3M1小组讨论10%A-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切题,论点鲜明,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据,表达流畅。B-参加课堂讨论,表达尚可,能够反映对论题的思考。C-课堂讨论比较被动,发言内容空泛肤浅,人云亦云。D-逃避课堂讨论,或者发言内容偏离主题。4M2期末考试80%A-按时提交结课报告,符合学术规范、学术性较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个专题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B-按时提交结课报告,比较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学术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个专题较为了解。C-按时提交结课报告,能够根据已有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某知识点进行综述,存在少量错误。D-不按时提交结课报告,不符合学术规范,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5M2考勤10%A-全勤或请假1次,与教师课堂互动良好。B-缺勤1-2次,与教师课堂互动良好。C-缺勤3-4次,与教师存在互动。D-缺勤5次及以上,与教师不存在互动。6M2小组讨论10%A-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切题,论点鲜明,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据,表达流畅。B-参加课堂讨论,表达尚可,能够反映对论题的思考。C-课堂讨论比较被动,发言内容空泛肤浅,人云亦云。D-逃避课堂讨论,或者发言内容偏离主题。7M3期末考试80%A-按时提交结课报告,符合学术规范、学术性较强,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个专题具有较为深入的了解。B-按时提交结课报告,比较符合学术规范、具有一定学术性,对中国传统文化某个专题较为了解。C-按时提交结课报告,能够根据已有研究,对中国传统文化某知识点进行综述,存在少量错误。D-不按时提交结课报告,不符合学术规范,对知识点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8M3考勤10%A-全勤或请假1次,与教师课堂互动良好。B-缺勤1-2次,与教师课堂互动良好。C-缺勤3-4次,与教师存在互动。D-缺勤5次及以上,与教师不存在互动。9M3小组讨论10%A-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切题,论点鲜明,有自己的思考,言之有据,表达流畅。B-参加课堂讨论,表达尚可,能够反映对论题的思考。C-课堂讨论比较被动,发言内容空泛肤浅,人云亦云。D-逃避课堂讨论,或者发言内容偏离主题。10M4期末考试80%A-按时提交结课报告,符合学术规范、学术性较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