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徐迪1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肌电图的概念纪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用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机能状态。2肌电图的概念纪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用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33运动单元组成: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功能:髓意肌最小的功能单位4运动单元组成: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45566神经纤维组成:轴突、髓鞘、神经膜分类:1.有髓神经纤维兴奋以跳跃方式从一个郎飞结传至下一个郎飞结。2.无髓神经纤维兴奋以局部电流方式进行,即峰电位沿整个神经纤维的传导7神经纤维组成:轴突、髓鞘、神经膜788神经肌肉接头组成:运动神经轴突(突出前)运动终板(突触后)间隙(突触间隙)功能: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作用于肌膜(运动终板膜)完成信息传递9神经肌肉接头组成:运动神经轴突(突出前)91010肌纤维直径:0.01—0.1cm长度:1mm—5cm组成:肌膜、肌浆、细胞核、肌原纤维机能:1.发生兴奋和传导兴奋肌膜和横管系统完成2.收缩肌原纤维完成3.离子转换或兴奋收缩偶联系统肌浆网及三联管完成4.供能线粒体5.细胞控制中心细胞核11肌纤维直径:0.01—0.1cm111212肌电位发生原理1.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安静态时膜内外电位差。因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造成。65mV—87.4mV2.动作电位:肌肉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传播的电变化。刺激→细胞膜区极化钠泵→复极化100—120mV
13肌电位发生原理1.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安静态时膜内外电位差。四.同心针EMG将针直接插入肌肉内记录肌纤维的电活动针电极插入—插入电活动静止(静息)—自发电活动轻收缩—运动单位电活动不同程度用力收缩—运动单位的募集14四.同心针EMG141515一、插入电位: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是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产生的成簇、伴有清脆的声音、持续时间300ms左右的电位(<1秒),针电极一旦停止移动,插入电位即消失。16一、插入电位: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是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静息电位:肌肉松弛状态下无动作电位。二、17静息电位:肌肉松弛状态下无动作电位。二、171818正常运动单位:正常肌肉在轻微主动收缩时出现的动作电位。1.波形:双相或三相占80%单相占15%双相占<4%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19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19正常运动单位电位20正常运动单位电位20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21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21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在3-15ms范围内。22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量23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量233.电压:运动单位幅度的总和,即正相峰值加上负相峰值。一般为100~2000μV,大于3000μV即有意义,最高不超过5mV。2424运动单位电位电压的测量25运动单位电位电压的测量25四.募集电位(重收缩)正常的波形为干扰相波幅1800-2000uv>5000uv则为巨大电位<500uv则提示电压偏低26四.募集电位(重收缩)正常的波形为干扰相26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3.干扰相: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27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2828异常肌电图29异常肌电图29一.插入电位异常1.插入电位延长:出现各种失神经支配波,正常运动单位。2.插入电位减弱或消失:见于废用性肌萎缩。3.肌强直电位:针电极插入或波动时瞬间猝发的高频放电。波幅和频率先大后小,逐渐衰减。见于肌强直疾病,少数神经源性疾病。30一.插入电位异常3031313232二.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1.纤颤电位:失神经肌纤维动作电位波形:单相或双相电压:25-300μV频率:2-30Hz时限:0.5-2ms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15-21天33二.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3334342.正相电位波形:双相、起始部为宽大之正相电压:50-2000μV频率:2-100Hz(通常在4-11Hz)时限:10-20ms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5-10天352.正相电位3536363.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时限宽,电压高,变动范围大,常为运动神经元病的重要表现。1)单纯束颤电位波形:4相以下电压:2-10mV时限:2-10ms2)复合束颤电位波形:5相以上时限:5-30ms373.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时限宽,电压高,变动范围大,常38384.群放电位:节律性,阵发性发放的自发电位,定位,定性困难,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过程,如震颤、阵挛、抽搐、癫痫、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神经官能症等。394.群放电位:节律性,阵发性发放的自发电位,定位,定性困难,4040三.轻收缩时的异常肌点图1.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电压改变电压>5mV:巨大电位时限延长,电压增高:脊髓前角细胞病。时限缩短,电压降低:肌源性疾病。时限延长,电压降低:周围神经损伤后或脊髓前角细胞疾患后严重麻痹的肌肉。41三.轻收缩时的异常肌点图412.多相电位增加1)短棘波多相电位:常见肌原性疾病时限:<3ms波幅:<300-500μV位相:5-10相2)群多相电位:常见脊髓前角细胞及陈旧性神经损伤时限:>3ms位相:10相波幅:高422.多相电位增加424343四.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1.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严重神经肌肉疾患及癔症性瘫痪。2.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可呈现单纯相、混合相或单纯—混合相、混合干扰相。3.病理干扰相:肌源性瘫痪4.肌肉运动单位的疲劳:重症肌无力44四.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444545464647474848494950505151神经传导速度52神经传导速度52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刺激电极:直径1cm,相距2-3cm的两个银质或不锈钢的圆盘。纪录电极:针电极或表面电位正常值:上肢>50m/s下肢>40m/s桡神经偏快>60m/s53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53MCV=神经二端点间的距离(米)该段神经的传导时间(秒)54MCV=神经二端点间的距离(米)545555病理表现
正常轴突变性传导阻滞严重脱髓鞘病变
髓鞘损伤
56病理表现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刺激和纪录的位置与MCV相反。57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7上肢刺激点尺神经肘上尺神经肘下正中神经肘桡神经尺神经腕正中腕正中-尺掌臂丛腋窝58上肢刺激点尺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正中-尺臂丛5下肢刺激点股神经腓神经腓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59下肢刺激点股神经腓神经腓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5头部和躯干刺激点ErbPointThora-codorsalisLongThoracicCruralErbPointPhrenicSpinalXIAuricularPosteriorTrunkMediumLowerHigher60头部和躯干刺激点ErbPointThora-LongCr正中神经传导腕肘潜伏期刺激.1刺激2记录.记录:表面电极刺激:刺激手柄3.5ms8.2ms距离mm:长度Diff.:4.7msC.V.:51m/s24061正中神经传导腕肘潜伏期刺激.1刺激2记录.记录:表面电极3小指无名指感觉传导检查距离刺激记录潜伏期ms2.6潜伏期ms3.1距离mm155速度m/s60距离mm175速度m/s56AVERAGING平均62小指无名指感觉传导检查距离刺激记录潜伏期ms神经传导阻滞动作电位不能在神经轴突全长扩布电刺激神经病变部位近端,反应幅度下降,刺激病变部位远端,反应幅度正常测定技术与传导速度检查相同,使用表面电极记录,电流刺激强度在达到最大幅度诱发电位后,再将刺激强度增加30%刺激位置选择同一神经干的不同端点测量波幅、面积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63神经传导阻滞动作电位不能在神经轴突全长扩布63计算传导阻滞率%=(患侧远端波幅-近端波幅)、/正常侧远端波幅×100%标准:幅度下降超过50%,不伴有肌肉复合电位时限增加(﹤15%)或波形改变,可考虑为传导阻滞意义:周围神经损害64计算传导阻滞率%=(患侧远端波幅-近端波幅)、/正常侧远端波三.RNS测定1.电极的放置同MCV2.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3.常用的神经1)面神经:刺激部位—耳前,记录部位—眼轮匝肌2)腋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三角肌3)尺神经:刺激部位—腕,记录部位—小指展肌4)副神经:刺激部位—胸锁乳突肌后缘,记录—斜方肌65三.RNS测定65666667674.刺激频率1)低频RNS:频率≤5c/s,持续时间3秒。2)高频RNS:频率≥10c/s,持续时间:3~20秒。5.RNS正常值及异常的判断1)低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第4、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算。波幅下降10%~15%以上称为低频RNS波幅递减。2)高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最末和起始波波幅下降和升高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算。波幅下降30%以上称为高频RNS波幅递减;波幅升高>100%称为高频RNS波幅递增。684.刺激频率68四.F波:多突触脊髓反射测定方式:同MCV
69四.F波:多突触脊髓反射69二.F波测定的步骤1.F波测定的步骤同MCV,不同的是刺激电极的阴极置于近端。2.观察项目(1)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期;(上肢30ms,下肢60ms)(2)F波出现率;(正常>80%)(3)F波与M波波幅的比值。3.F波异常的判断:潜伏期延长和/或出现率降低均为异常。70二.F波测定的步骤70F波=刺激点至脊髓的距离(mm)×2F波潜伏期-M波潜伏期-1.0ms(1.0ms估计脊髓延迟时间)意义:反应运动根的功能71F波=刺激点至脊髓的距离(mm)×2(1.0ms估计脊髓延迟三.H反射1.检查方法纪录电极:腓肠肌或比目鱼肌刺激电极:腘窝部胫后神经72三.H反射722.分析指标1)H反射潜伏期胫神经27.8±1.9ms2)H最大/M最大正常>13)H反射的回复曲线正常人不应期值80-100ms上运动N元病变缩短下运动N元病变延长732.分析指标73747475757676诱发电位在脊髓或皮层记录由身体感觉、听觉、视刺刺激引起(诱发)的电生理信号诱发电位的种类听诱发电位(AEP包括ABR、ECochG、等)视诱发电位(VEP、ERG等)运动诱发电位(MEP,磁刺激等)体感诱发电位(SEP上、下肢、脊髓、三叉等)事件相关电位(P300、CNV等)77诱发电位在脊髓或皮层记录由身体感觉、听觉、视刺刺激引起(诱发一、2适用范围诱发电位: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障碍(听神经-脑干、视神经-皮层、各个部位躯体感觉通路、各个部位运动通路等)78一、2适用范围诱发电位: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障碍78脑干听觉诱发电位IIIIIIIVVVIIVI刺激刺激:阈值70dBpeSPL大于120dBpeSPL最大.:132dBpeSPL记录部位:Cz(-)!I 末梢听神经II 近端听神经III 耳蜗腹侧内核(桥脑)IV 投射系统V 低位听中枢(中脑)VI 高位听中枢
VII 大脑听觉皮层IIIIIIIVVVIVII79脑干听觉诱发电位IIIIIIIVVVIIVI刺激刺激:!IBAEP的临床意义观察Ⅷ颅神经和脑干的功能状态注意潜伏期、峰间期、波幅、相应潜伏期之差的意义:1)峰间期正常,潜伏期延长,往往是听神经功能障碍2)峰间期异常,在那段异常提示那段的病变部位80BAEP的临床意义观察Ⅷ颅神经和脑干的功能状态80BAEP的临床意义3)双侧波幅差>50%有意义4)相应潜伏期之差>0.3ms有意义,>0.4ms肯定异常5)Ⅰ-Ⅲ>Ⅲ-Ⅴ的关系有临床意义,必须在Ⅰ-Ⅴ间期异常的情况下成立.6)常见的临床疾病:听神经病变、脱髓鞘病变、颅后窝肿瘤(干内、干外肿瘤)、癔病、幼儿听力测试、昏迷和脑死亡的诊断等81BAEP的临床意义3)双侧波幅差>50%有意义81三、1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VEP:记录部位:O1、Oz、O2(-),FPz(+)分别给予棋盘格翻转、闪光刺激
82三、1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VEP:记录部位:O1、Oz、OO'1-CzO'z-CzO'2-CzCz-A1右眼100200ms视诱发电位N75N145P100N100OzO1O2O'zCz70cmA1刺激.:棋盘格大小:视角频率.:最大.2Hz暗室平均:200-300波幅.:0.5to2µV/DAVERAGINGAVERAGING83O'1-CzO'z-CzO'2-CzCz-A1右眼100正常参考值全视野,屏幕大小9°,棋盘格大小26’ 平均范围标准差P100潜期(ms) 102.3 89-114 ±5.1两眼潜伏期差 1.3 0-6 ±2.0P100波幅(µV) 10.1 3-21 ±4.2波幅差. 1.6 0-5.5 ±1.484正常参考值全视野,屏幕大小9°,棋盘格大小26’84三、2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VEP的临床意义视路的病变观察P100的潜伏期和左右两侧的波幅差常见疾病:视神经炎、视中枢病变、脱髓鞘病变、视中枢病变、不合作幼儿的视路检查(闪光)等注意:用校正视力检查PRVEP85三、2诱发电位的临床意义VEP的临床意义85三、1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SEP:记录部位:1)正中神经记录:C3’/C4’,C2,C7,Erb,肘部(—)在正中神经腕部电刺激2)胫后神经记录:Cz’,T12,L4,腘窝(—)在胫后神经内踝部刺激86三、1诱发电位的检查方法SEP:记录部位:1)正中神经记体感诱发电位通常用于下列检查:外周感觉神经较大直径的神经通路丘脑皮层电位臂丛电位马尾-脊髓下段电位PNS:外周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躯体感觉电位为评价脊髓和脑干后柱、中丘脑系以及临近组织的功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87体感诱发电位通常用于下列检查:丘脑皮层电位臂丛电位马尾PNSSEP的临床意义正中神经:N9/P9:臂丛N11/P11:周围神经进入颈髓突触前电位N13/P13:脊髓灰质后角?枕骨大孔之下?N14/P14:内侧丘系(下部脑干、丘脑)N20:以后是皮层近场电位,丘脑下结构P25、N35、P45感觉皮层88SEP的临床意义正中神经:88SEP的临床意义胫神经的SEP:N9:国窝电位N17:马尾电位N21:腰髓电位P40、N50、P60、N75:近场电位,是下肢的感觉中枢注意:N17-P40、N21-P40的意义89SEP的临床意义胫神经的SEP:89肌电图及诱发电位徐迪90肌电图及诱发电位肌电图的概念纪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用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机能状态。91肌电图的概念纪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用以判定神经肌肉所处的923运动单元组成: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功能:髓意肌最小的功能单位93运动单元组成:前角细胞、轴突及轴突支配的所有肌纤维4945956神经纤维组成:轴突、髓鞘、神经膜分类:1.有髓神经纤维兴奋以跳跃方式从一个郎飞结传至下一个郎飞结。2.无髓神经纤维兴奋以局部电流方式进行,即峰电位沿整个神经纤维的传导96神经纤维组成:轴突、髓鞘、神经膜7978神经肌肉接头组成:运动神经轴突(突出前)运动终板(突触后)间隙(突触间隙)功能:轴突末梢释放递质作用于肌膜(运动终板膜)完成信息传递98神经肌肉接头组成:运动神经轴突(突出前)99910肌纤维直径:0.01—0.1cm长度:1mm—5cm组成:肌膜、肌浆、细胞核、肌原纤维机能:1.发生兴奋和传导兴奋肌膜和横管系统完成2.收缩肌原纤维完成3.离子转换或兴奋收缩偶联系统肌浆网及三联管完成4.供能线粒体5.细胞控制中心细胞核100肌纤维直径:0.01—0.1cm1110112肌电位发生原理1.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安静态时膜内外电位差。因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造成。65mV—87.4mV2.动作电位:肌肉细胞兴奋时产生的可传播的电变化。刺激→细胞膜区极化钠泵→复极化100—120mV
102肌电位发生原理1.静息电位:正常肌纤维安静态时膜内外电位差。四.同心针EMG将针直接插入肌肉内记录肌纤维的电活动针电极插入—插入电活动静止(静息)—自发电活动轻收缩—运动单位电活动不同程度用力收缩—运动单位的募集103四.同心针EMG1410415一、插入电位: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是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产生的成簇、伴有清脆的声音、持续时间300ms左右的电位(<1秒),针电极一旦停止移动,插入电位即消失。105一、插入电位:是针电极插入肌肉是对肌纤维或神经末梢的机械刺激静息电位:肌肉松弛状态下无动作电位。二、106静息电位:肌肉松弛状态下无动作电位。二、1710718正常运动单位:正常肌肉在轻微主动收缩时出现的动作电位。1.波形:双相或三相占80%单相占15%双相占<4%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108三、轻收缩运动单位电位19正常运动单位电位109正常运动单位电位20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110运动单位电位波形(单相、双相、三相、多相)21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在3-15ms范围内。1112.时程(时限):运动单位电流从离开基线的偏转起,到返回基线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量112运动单位经电位时限的测量233.电压:运动单位幅度的总和,即正相峰值加上负相峰值。一般为100~2000μV,大于3000μV即有意义,最高不超过5mV。11324运动单位电位电压的测量114运动单位电位电压的测量25四.募集电位(重收缩)正常的波形为干扰相波幅1800-2000uv>5000uv则为巨大电位<500uv则提示电压偏低115四.募集电位(重收缩)正常的波形为干扰相26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混合相:中度用力收缩时,有些区域电位密集不能分离,部分区域内可见单个运动单位。3.干扰相:肌肉作重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相互重叠,不能分离出单个运动单位电位。1161.单纯相:轻收缩时,只出现几个运动单位电位相互分离的波形。11728异常肌电图118异常肌电图29一.插入电位异常1.插入电位延长:出现各种失神经支配波,正常运动单位。2.插入电位减弱或消失:见于废用性肌萎缩。3.肌强直电位:针电极插入或波动时瞬间猝发的高频放电。波幅和频率先大后小,逐渐衰减。见于肌强直疾病,少数神经源性疾病。119一.插入电位异常301203112132二.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1.纤颤电位:失神经肌纤维动作电位波形:单相或双相电压:25-300μV频率:2-30Hz时限:0.5-2ms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15-21天122二.肌肉放松时的异常肌电图33123342.正相电位波形:双相、起始部为宽大之正相电压:50-2000μV频率:2-100Hz(通常在4-11Hz)时限:10-20ms出现时间:失神经支配后5-10天1242.正相电位35125363.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时限宽,电压高,变动范围大,常为运动神经元病的重要表现。1)单纯束颤电位波形:4相以下电压:2-10mV时限:2-10ms2)复合束颤电位波形:5相以上时限:5-30ms1263.束颤电位:自发的运动单位,时限宽,电压高,变动范围大,常127384.群放电位:节律性,阵发性发放的自发电位,定位,定性困难,可出现不同的病理过程,如震颤、阵挛、抽搐、癫痫、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神经官能症等。1284.群放电位:节律性,阵发性发放的自发电位,定位,定性困难,12940三.轻收缩时的异常肌点图1.运动单位电位的时限、电压改变电压>5mV:巨大电位时限延长,电压增高:脊髓前角细胞病。时限缩短,电压降低:肌源性疾病。时限延长,电压降低:周围神经损伤后或脊髓前角细胞疾患后严重麻痹的肌肉。130三.轻收缩时的异常肌点图412.多相电位增加1)短棘波多相电位:常见肌原性疾病时限:<3ms波幅:<300-500μV位相:5-10相2)群多相电位:常见脊髓前角细胞及陈旧性神经损伤时限:>3ms位相:10相波幅:高1312.多相电位增加4213243四.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1.完全无运动单位电位:严重神经肌肉疾患及癔症性瘫痪。2.运动单位电位数量减少:可呈现单纯相、混合相或单纯—混合相、混合干扰相。3.病理干扰相:肌源性瘫痪4.肌肉运动单位的疲劳:重症肌无力133四.重收缩时的异常肌电图4413445135461364713748138491395014051神经传导速度141神经传导速度52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刺激电极:直径1cm,相距2-3cm的两个银质或不锈钢的圆盘。纪录电极:针电极或表面电位正常值:上肢>50m/s下肢>40m/s桡神经偏快>60m/s142一.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53MCV=神经二端点间的距离(米)该段神经的传导时间(秒)143MCV=神经二端点间的距离(米)5414455病理表现
正常轴突变性传导阻滞严重脱髓鞘病变
髓鞘损伤
145病理表现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刺激和纪录的位置与MCV相反。146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57上肢刺激点尺神经肘上尺神经肘下正中神经肘桡神经尺神经腕正中腕正中-尺掌臂丛腋窝147上肢刺激点尺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正中正中-尺臂丛5下肢刺激点股神经腓神经腓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148下肢刺激点股神经腓神经腓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胫后神经腓肠神经5头部和躯干刺激点ErbPointThora-codorsalisLongThoracicCruralErbPointPhrenicSpinalXIAuricularPosteriorTrunkMediumLowerHigher149头部和躯干刺激点ErbPointThora-LongCr正中神经传导腕肘潜伏期刺激.1刺激2记录.记录:表面电极刺激:刺激手柄3.5ms8.2ms距离mm:长度Diff.:4.7msC.V.:51m/s240150正中神经传导腕肘潜伏期刺激.1刺激2记录.记录:表面电极3小指无名指感觉传导检查距离刺激记录潜伏期ms2.6潜伏期ms3.1距离mm155速度m/s60距离mm175速度m/s56AVERAGING平均151小指无名指感觉传导检查距离刺激记录潜伏期ms神经传导阻滞动作电位不能在神经轴突全长扩布电刺激神经病变部位近端,反应幅度下降,刺激病变部位远端,反应幅度正常测定技术与传导速度检查相同,使用表面电极记录,电流刺激强度在达到最大幅度诱发电位后,再将刺激强度增加30%刺激位置选择同一神经干的不同端点测量波幅、面积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152神经传导阻滞动作电位不能在神经轴突全长扩布63计算传导阻滞率%=(患侧远端波幅-近端波幅)、/正常侧远端波幅×100%标准:幅度下降超过50%,不伴有肌肉复合电位时限增加(﹤15%)或波形改变,可考虑为传导阻滞意义:周围神经损害153计算传导阻滞率%=(患侧远端波幅-近端波幅)、/正常侧远端波三.RNS测定1.电极的放置同MCV2.超强重复刺激周围神经在相应的肌肉上记录动作电位。3.常用的神经1)面神经:刺激部位—耳前,记录部位—眼轮匝肌2)腋神经:刺激部位—Erb’点,记录部位—三角肌3)尺神经:刺激部位—腕,记录部位—小指展肌4)副神经:刺激部位—胸锁乳突肌后缘,记录—斜方肌154三.RNS测定6515566156674.刺激频率1)低频RNS:频率≤5c/s,持续时间3秒。2)高频RNS:频率≥10c/s,持续时间:3~20秒。5.RNS正常值及异常的判断1)低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第4、5波比第1波波幅下降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算。波幅下降10%~15%以上称为低频RNS波幅递减。2)高频RNS:在记录的稳定的动作电位序列中,计算最末和起始波波幅下降和升高的百分比,大多数仪器可自动测算。波幅下降30%以上称为高频RNS波幅递减;波幅升高>100%称为高频RNS波幅递增。1574.刺激频率68四.F波:多突触脊髓反射测定方式:同MCV
158四.F波:多突触脊髓反射69二.F波测定的步骤1.F波测定的步骤同MCV,不同的是刺激电极的阴极置于近端。2.观察项目(1)最短潜伏期、最长潜伏期和平均潜伏期;(上肢30ms,下肢60ms)(2)F波出现率;(正常>80%)(3)F波与M波波幅的比值。3.F波异常的判断:潜伏期延长和/或出现率降低均为异常。159二.F波测定的步骤70F波=刺激点至脊髓的距离(mm)×2F波潜伏期-M波潜伏期-1.0ms(1.0ms估计脊髓延迟时间)意义:反应运动根的功能160F波=刺激点至脊髓的距离(mm)×2(1.0ms估计脊髓延迟三.H反射1.检查方法纪录电极:腓肠肌或比目鱼肌刺激电极:腘窝部胫后神经161三.H反射722.分析指标1)H反射潜伏期胫神经27.8±1.9ms2)H最大/M最大正常>13)H反射的回复曲线正常人不应期值80-100ms上运动N元病变缩短下运动N元病变延长1622.分析指标73163741647516576诱发电位在脊髓或皮层记录由身体感觉、听觉、视刺刺激引起(诱发)的电生理信号诱发电位的种类听诱发电位(AEP包括ABR、ECochG、等)视诱发电位(VEP、ERG等)运动诱发电位(MEP,磁刺激等)体感诱发电位(SEP上、下肢、脊髓、三叉等)事件相关电位(P300、CNV等)166诱发电位在脊髓或皮层记录由身体感觉、听觉、视刺刺激引起(诱发一、2适用范围诱发电位: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障碍(听神经-脑干、视神经-皮层、各个部位躯体感觉通路、各个部位运动通路等)167一、2适用范围诱发电位:各种神经传导通路功能障碍78脑干听觉诱发电位IIIIIIIVVVIIVI刺激刺激:阈值70dBpeSPL大于120dBpeSPL最大.:132dBpeSPL记录部位:Cz(-)!I 末梢听神经II 近端听神经III 耳蜗腹侧内核(桥脑)IV 投射系统V 低位听中枢(中脑)VI 高位听中枢
VII 大脑听觉皮层IIIIIIIVVVIVII168脑干听觉诱发电位IIIIIIIVVVIIVI刺激刺激:!IBAEP的临床意义观察Ⅷ颅神经和脑干的功能状态注意潜伏期、峰间期、波幅、相应潜伏期之差的意义:1)峰间期正常,潜伏期延长,往往是听神经功能障碍2)峰间期异常,在那段异常提示那段的病变部位169BAEP的临床意义观察Ⅷ颅神经和脑干的功能状态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标准化离婚冷静期合同样本版
- 2024年度许可合同:药品生产许可协议3篇
- 2024版吊车维修保养及备件销售合同2篇
- 2024年度家电产品存货质押担保合同3篇
- 2024年冷库安装合同模板2篇
- 2024年光伏电站涂料施工与光伏效率合同3篇
- 2024版住宅销售居间代理与客户关系管理合同3篇
- 2024全新房地产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状范本3篇
- 2024版商业地产开发单位间土地购置款借款合同集合3篇
- 2024年度机械设备出口融资租赁合同3篇
- 改革开放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建筑工程钢结构焊接变形的控制措施
- 文化传媒公司招聘笔试题
- 零售业收银员操作培训
- 信息安全职业生涯规划
- 新能源技术的前沿研究与应用探索
- 装配式结构监理细则
- 工作无纸化总结汇报
- 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服装设计(全国一等奖)
- 导医接待与患者情绪管理
- 2024年医院口腔科护理带教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