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1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内容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先天性心脏2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31.心脏的胚胎发育2周时开始形成4周开始形成间隔,并有循环作用5周房间隔形成8周房室中隔已形成,具有四腔心同时动脉总干被分隔开,形成主、肺动脉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点1.心脏的胚胎发育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4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5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6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7正常胎儿循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心脑及上半身肺动脉降主动脉下半身上半身静脉血上腔静脉脐静脉动脉血门静脉静脉血母体下半身静脉血肺循环正常胎儿循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心脑及上8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一)胎儿血液循环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特点1.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2.只有体循环,没有有效的肺循环。3.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液。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一)胎儿血液循环小儿循环系9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通道。5.胎儿肝脏的血氧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脑及上肢,下半身血氧含量最低。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胎儿血液循环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通道。小10脐血管经6~8周后完全闭锁形成韧带卵圆孔到生后5~7个月时,形成解剖上关闭动脉导管绝大部分小儿于生后1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目录脐血管经6~8周后完全闭锁形成韧带(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小11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22.心脏位置
新生儿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1~2㎝处2岁以后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五肋间隙,锁中线外1cm7岁后,接近成人水平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心脏位置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33.心率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3.心率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44.血压由于婴儿心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相对较粗、动脉壁柔软,故血压较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2岁以后收缩压约为: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4.血压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5病因
内在因素遗传,特别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外在因素①宫内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柯萨奇等病毒感染;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16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先天性心脏病外在因素内在因素遗传(染色体易位或畸变)宫内感染药物影响放射线代谢疾病等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先天性心脏病外在因素内在因素遗传宫内17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8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分三类分类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无分流型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右位心等潜伏青紫型青紫型无青紫型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分三类分类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右向左19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室间隔缺损(VSD)二、房间隔缺损(ASD)三、动脉导管未闭(PDA)四、法洛氏四联症(TOF)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室间隔缺损(VSD)20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21一、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脏畸形同时存在。根据缺损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1、干下行:室上脊上方,肺动脉下方2、膜部缺损:室间隔膜部(最常见)3、室间隔肌部缺损根据缺损大小分三种:1、小型缺损<5cm2、中型缺损5-15cm3、大型缺损>15cm一、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22病理生理主要是左、右心室之间有一异常交通。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所引起的分流是自左向右,所以一般无青紫。病理生理主要是左、右心室之间有一异常交通。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23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24临床表现小型室间隔缺损,患儿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正常,胸廓无畸形,临床上多于体检时发现杂音。中、大型室间隔缺损,在新生儿后期及婴儿期即可出现症状,表现为喂养困难,吸吮时气急、苍白、多汗,生长发育落后,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小型室间隔缺损,患儿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正常,胸廓无25二、房间隔缺损分为:
1、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分流,临床意义不大2、第一孔未闭型缺损(原发孔):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呈半月形,常累及二尖瓣和三尖瓣形成瓣裂或瓣孔,造成瓣膜关闭不全
3、第二孔未闭型缺损(继发孔):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处,或靠近上下腔静脉,直径多为1-3cm,此型多见。二、房间隔缺损分为:
1、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分流,临床26病理生理出生后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压力,分流自左向右,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两侧心室顺应性。病理生理出生后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压力27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28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及生长发育迟缓。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29三、动脉导管未闭分为三型:1、管型2、漏斗型3、窗型三、动脉导管未闭分为三型:30病理生理由于主动脉血流入肺动脉,故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而致脉压差增大出现周围血管征。病理生理31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32临床表现导管口径较细者,分流量小,临床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导管粗大者分流量大,影响生长发育,患儿疲劳无力、多汗,易合并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气急、咳嗽等。临床表现导管口径较细者,分流量小,临床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33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法洛四联症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34病理生理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液进入肺循环受阻,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右心室压力增高;狭窄严重时,右心室压力超过左心室,此时为右向左分流,血液大部分进入骑跨的主动脉。病理生理35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36临床表现1、青紫2、缺氧发作3、蹲踞症状4、杵状指(趾)临床表现1、青紫37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护理诊断护理护理护理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护理38(一)致病因素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及先心病病人母亲在妊娠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是否接受放射线,尤其是腹部及盆腔部是否用过某些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是否患过代谢性疾病是否患过引起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护理评估】(一)致病因素【护理评估】39(二)身体状况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40症状(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①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瘦小、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心悸、多汗等②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还可出现周围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等。症状(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①生长发育41③剧哭、屏气、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或心衰时可出现一过性青紫,晚期出现持续性青紫;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表现为差异性青紫,即仅下半身出现青紫症状(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③剧哭、屏气、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或心衰时可出现一过性青42①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P2增强,伴有肺动脉高压者P2亢进。心脏杂音(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①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P43②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增强或亢进,伴固定分裂。
心脏杂音(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②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44③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伴震颤,传导广泛心脏杂音(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③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45并发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发症(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46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法洛四联症(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47表现
①最突出的是青紫,多见于唇、指(趾)甲床、眼结膜等处。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表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48②活动耐力差,稍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突然昏厥或抽搐③活动中出现蹲踞现象④可出现杵状指(趾)、舌色发暗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②活动耐力差,稍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突然昏厥或抽搐右49⑤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响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P2减弱。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⑤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50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并发症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51(三)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可见:肺动脉段凸出,肺门阴影增粗、肺野充血、“肺门舞蹈”。【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X线检查【护理评估】52房间隔缺损(肺充血,肺动脉段凸出,右房、右室增大)
(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房间隔缺损(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53室间隔缺损
(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段凸出,左、右心室增大)
(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室间隔缺损
(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段凸出,左、右心室增大)54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段凸出,左房、左室大,主动脉弓扩大)(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段凸出,左房、左室大,主动脉弓扩大)(55法洛四联症右室增大、肺动脉段凹陷使心尖圆钝上翘呈“靴形”心,肺门血管影缩小,肺野清晰【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法洛四联症【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56超声波检查
无痛、非侵入性,能显示心脏内部结构的精确图像,确定缺损部位、分流方向及分流量。【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超声波检查【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57心导管检查是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明确有无分流和分流的部位。导管若进入异常通道更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心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心导管检查【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58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59(四)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患儿正常生活、防治并发症,使之能安全地达到手术年龄。【护理评估】(四)治疗要点内科治疗【护理评估】60外科治疗
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及无分流型先心病大部分可施行根治手术。手术的恰当年龄一般以4~6岁为宜分流量小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采用心导管介入疗法(四)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外科治疗(四)治疗要点【护理评估】61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数于2岁时施行根治手术。若重度发绀、肺血管发育不良,应先做姑息性分流术,2岁时再做选择性根治术(四)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返回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数于2岁时施行根治手术。(四)治疗要62(五)心理-社会状况年长患儿:正常生活、活动均受到限制;周围人的歧视而产生抑郁、自卑【护理评估】(五)心理-社会状况年长患儿:【护理评估】63家长:因心脏畸形小儿的出生而自责、担忧、焦虑生活中因喂养困难、体弱多病、生长发育落后等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抱怨如果家长对患儿过度呵护,则可使患儿发展成为依赖、脆弱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护理评估】家长:【护理评估】64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与组织缺氧及喂养困难有关营养失调与缺氧及循环血量减少有关活动无耐力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有感染的危险心衰、脑缺氧发作、脑血栓潜在并发症与担心手术及患儿状况差有关焦虑返回【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与组织缺氧及喂养困难有关营养失调与65
患儿学会掌握限制调节活动量的方法,能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后无气促、心悸、乏力等表现;患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体重、身长等增加;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护理目标】返回患儿学会掌握限制调节活动量的方法,能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后66【护理措施】先心患儿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病情观察并发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先心患儿生活合理预防病情观察心理健康67(一)活动的管理
1.评估患儿活动耐力活动前:测量生命体征。活动时:密切观察其有无缺氧的表现。【护理措施】(一)活动的管理【护理措施】68活动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休息3分钟:再测量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恢复到活动前水平,脉率增快不超过6次/分,则说明活动适度。【护理措施】活动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护理措施】692.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3.法洛四联症患儿出现蹲踞时不要强行拉起,应让患儿自然蹲踞和起立。【护理措施】2.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护理措施】70(二)满足营养、合理喂养
1.保证营养供给提供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有水肿时应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护理措施】(二)满足营养、合理喂养【护理措施】712.正确喂养喂哺时应抱起,取斜抱位间歇喂乳。喂哺要细心、耐心,每次喂乳时间可适当延长,乳头孔可稍大。【护理措施】2.正确喂养【护理措施】72亦可采用滴管哺养,必要时可在喂哺前先吸氧。喂哺应少量多餐。喂乳后取右侧卧位,以免呕吐窒息。【护理措施】亦可采用滴管哺养,必要时可在喂哺前先吸氧。喂哺应少量多餐。【73(三)预防感染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隔离。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随时增减衣服。做小手术(如拨牙、扁桃体切除术)时,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措施】(三)预防感染【护理措施】74除严重心力衰竭外,均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仔细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皮肤有无充血及破损,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护理措施】除严重心力衰竭外,均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护理措施】75(四)病情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1.预防心力衰竭并发肺炎的患儿宜取半卧位休息。保持病室和患儿安静,避免哭闹。【护理措施】(四)病情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护理措施】76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每小时5ml/㎏)。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应立即吸氧,报告医生,并按心力衰竭护理。【护理措施】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每小时5ml/㎏)。【772.预防急性脑缺氧发作
严格活动管理,防止活动过度。观察患儿在啼哭、活动后、喂哺及排便时有无因青紫或呼吸困难加重而发生突然昏迷、惊厥等脑缺氧表现。【护理措施】2.预防急性脑缺氧发作【护理措施】78一旦发现应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普萘洛尔、吗啡等急救药品。【护理措施】一旦发现应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793.预防脑血栓形成法洛四联症患儿在夏季、多汗、发热或吐泻时应供给足够的液体。密切观察有无偏瘫等脑栓塞的表现。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护理措施】3.预防脑血栓形成【护理措施】80(五)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爱心和耐心,多拥抱、抚摸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护理措施】(五)心理护理【护理措施】81对家长和年长患儿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经过、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及同类疾病治愈的病例,使他们了解本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或部分矫治,以解除其焦虑。【护理措施】对家长和年长患儿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经过、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82
(六)健康指导
指导家长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作好家庭护理正确喂养。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做到劳逸结合。【护理措施】(六)健康指导【护理措施】83防寒保暖。按期预防接种。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呕吐。加强安全,防止受伤。【护理措施】返回防寒保暖。【护理措施】返回84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是否达到:按要求从事活动和运动。能顺利进食,体格发育基本正常。法洛四联症患儿未出现急性脑缺血发作。病程中未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脑血栓等并发症。【护理评价】目录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是否达到:【护理评价】目录85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临床主要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特征的一种感染性心肌疾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86病因
引起儿童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20余种。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87(一)健康史
评估患儿在起病前数日或1~3周是否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有无发热、心前区不适、胸闷、乏力等。饮食、睡眠和活动等有无变化。护理评估(一)健康史护理评估88(二)身体状况
前驱期症状:病前1~3周多有病毒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痛、腹泻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891.急性期病程<6个月轻型:症状轻,以乏力为主,有多汗、苍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检查见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听诊第一心音低钝。护理评估1.急性期病程<6个月护理评估90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儿诉心前区疼痛。检查见心率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脏略大,心音低钝,肝脏增大。
护理评估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91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急骤,1~2日内出现心功能不全或突发心源性休克,患儿极度乏力、头晕、烦躁、呕吐、心前区疼痛,严重心律失常。病情发展迅速,不及时抢救,有生命危险。
护理评估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急骤,1~2日内出现心功能不全或922.恢复期急性期经积极治疗及休息,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逐渐好转,进入临床恢复期,但此时尚未痊愈,病程多在半年以上。护理评估2.恢复期护理评估933.迁延期急性期过后,临床症状反复出现,心电图和X线改变迁延不愈,病程多在一年以上。护理评估3.迁延期护理评估94患本病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染而致心肌炎复发,甚至心力衰竭。有的还可逐渐演变成心肌病。护理评估患本病后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感染而致心肌炎95(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ST段偏移和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Q-T间期延长、QRS波群低电压。心律失常以期前收缩多见。部分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1.心电图护理评估962.生化检查磷酸激酶(CPK)在早期多升高,以心肌同功酶(CPK-MB)为主。乳酸脱氢酶(SLDH)同功酶增高,在心肌炎的早期诊断有提示意义。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对心肌炎有特异性诊断意义。护理评估2.生化检查护理评估973.X线检查轻症心影正常;伴心力衰竭者,心影明显增大。4.病毒学诊断病毒分离结合血清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因。护理评估3.X线检查护理评估98(五)治疗要点
1.休息一般应休息至症状消除后3~4周。心脏扩大者,休息应不少于6个月。在恢复期应限制活动至少3个月。护理评估(五)治疗要点1.休息护理评估992.保护心肌可应用大量维生素C治疗、丙种球蛋白、1,6-二磷酸果糖(FDP)、辅酶Q等。(五)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2.保护心肌(五)治疗要点护理评估1003.对症治疗重症可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发生心力衰竭者应用利尿剂、强心剂及血管扩张剂等。(五)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3.对症治疗(五)治疗要点护理评估101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活动无耐力与心衰致组织供氧不足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心衰致组织供氧不足有关潜102(一)减轻心脏负荷急性期卧床休息至热退后3~4周。病情基本稳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但休息不得少于6个月。护理措施(一)减轻心脏负荷护理措施103重症患儿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直至心脏大小和心功能恢复正常后(约需半年至1年以上),根据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为宜。护理措施重症患儿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者,应卧床休息直至心脏大小和心功能104(二)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1.心律失常密切观察并记录心率、脉搏的强弱和节律,注意血压、体温、呼吸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护理措施(二)监测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1.心律失常护理措施105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频发早搏、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扑动、颤动时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护理措施对严重心律失常者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多源性早搏、频发早搏1062.心力衰竭尽量避免呼吸道感染、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用力排便等。静脉输液过程中滴速不应太快,以免诱发心力衰竭。护理措施2.心力衰竭护理措施107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粘膜颜色、尿量,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咳嗽、颈静脉怒张、水肿、奔马律、肺部湿啰音等表现。一旦发现有心力衰竭征象应立即给氧,置患儿于半卧位,保持安静,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皮肤粘膜颜色、尿量,注意有无呼吸困难108(三)健康指导1.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能自觉配合治疗。2.对患儿和家长介绍本病知识,减少患儿和家长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措施(三)健康指导1.强调休息对心肌炎恢复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长1093.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尤其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三)健康指导护理措施3.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尤其注意补充1104.教会患儿和家长测脉率、节律,若发现异常或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应及时复诊。带抗心律失常药物出院的患儿,应让患儿及家长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及其副作用。(三)健康指导护理措施4.教会患儿和家长测脉率、节律,若发现异常或出现心悸、胸闷等1115.告知患儿和家长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常识。6.定期门诊复查出院后分别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到医院复查。(三)健康指导护理措施5.告知患儿和家长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消化道感染的常识。(三)健112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113主要内容
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主要内容第一节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第二节先天性心脏114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151.心脏的胚胎发育2周时开始形成4周开始形成间隔,并有循环作用5周房间隔形成8周房室中隔已形成,具有四腔心同时动脉总干被分隔开,形成主、肺动脉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点1.心脏的胚胎发育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生理特116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17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18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继续保持安静119正常胎儿循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心脑及上半身肺动脉降主动脉下半身上半身静脉血上腔静脉脐静脉动脉血门静脉静脉血母体下半身静脉血肺循环正常胎儿循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心脑及上120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一)胎儿血液循环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特点1.营养与气体交换是通过胎盘与脐血管来完成的。2.只有体循环,没有有效的肺循环。3.胎儿体内绝大部分是混合血液。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一)胎儿血液循环小儿循环系121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通道。5.胎儿肝脏的血氧含量最高,其次为心、脑及上肢,下半身血氧含量最低。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胎儿血液循环二、胎儿血液循环与出生后的改变4.静脉导管、卵圆孔及动脉导管是胎儿血液循环的特殊通道。小122脐血管经6~8周后完全闭锁形成韧带卵圆孔到生后5~7个月时,形成解剖上关闭动脉导管绝大部分小儿于生后1年内形成解剖上关闭(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目录脐血管经6~8周后完全闭锁形成韧带(二)生后血液循环的改变小123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242.心脏位置
新生儿呈横位,心尖搏动在第四肋间锁骨中线外1~2㎝处2岁以后逐渐转成斜位,心尖搏动下移至第五肋间隙,锁中线外1cm7岁后,接近成人水平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心脏位置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53.心率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3.心率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64.血压由于婴儿心搏出量较少、血管口径相对较粗、动脉壁柔软,故血压较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2岁以后收缩压约为: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舒张压≈收缩压×2/3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4.血压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127病因
内在因素遗传,特别是染色体易位与畸变。外在因素①宫内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柯萨奇等病毒感染;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128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先天性心脏病外在因素内在因素遗传(染色体易位或畸变)宫内感染药物影响放射线代谢疾病等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病因先天性心脏病外在因素内在因素遗传宫内129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30
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分三类分类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向左分流型法洛四联症大血管错位无分流型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右位心等潜伏青紫型青紫型无青紫型第二节先天性心脏病分三类分类左向右分流型房间隔缺损右向左131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室间隔缺损(VSD)二、房间隔缺损(ASD)三、动脉导管未闭(PDA)四、法洛氏四联症(TOF)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一、室间隔缺损(VSD)132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133一、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心脏畸形同时存在。根据缺损位置可分为三种类型:1、干下行:室上脊上方,肺动脉下方2、膜部缺损:室间隔膜部(最常见)3、室间隔肌部缺损根据缺损大小分三种:1、小型缺损<5cm2、中型缺损5-15cm3、大型缺损>15cm一、室间隔缺损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其他134病理生理主要是左、右心室之间有一异常交通。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右心室,室间隔缺损所引起的分流是自左向右,所以一般无青紫。病理生理主要是左、右心室之间有一异常交通。由于左心室压力高于135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36临床表现小型室间隔缺损,患儿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正常,胸廓无畸形,临床上多于体检时发现杂音。中、大型室间隔缺损,在新生儿后期及婴儿期即可出现症状,表现为喂养困难,吸吮时气急、苍白、多汗,生长发育落后,易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小型室间隔缺损,患儿无明显症状,生长发育正常,胸廓无137二、房间隔缺损分为:
1、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分流,临床意义不大2、第一孔未闭型缺损(原发孔):缺损位于房间隔下部,呈半月形,常累及二尖瓣和三尖瓣形成瓣裂或瓣孔,造成瓣膜关闭不全
3、第二孔未闭型缺损(继发孔):缺损位于房间隔中部卵圆窝处,或靠近上下腔静脉,直径多为1-3cm,此型多见。二、房间隔缺损分为:
1、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分流,临床138病理生理出生后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压力,分流自左向右,分流量的大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和两侧心室顺应性。病理生理出生后随着肺循环血量的增加,左心房压力超过右心房压力139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40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收缩期杂音。缺损大者由于体循环血量减少而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及生长发育迟缓。临床表现缺损小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2-3肋间141三、动脉导管未闭分为三型:1、管型2、漏斗型3、窗型三、动脉导管未闭分为三型:142病理生理由于主动脉血流入肺动脉,故周围动脉舒张压下降而致脉压差增大出现周围血管征。病理生理143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44临床表现导管口径较细者,分流量小,临床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导管粗大者分流量大,影响生长发育,患儿疲劳无力、多汗,易合并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气急、咳嗽等。临床表现导管口径较细者,分流量小,临床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145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法洛四联症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146病理生理由于肺动脉狭窄,血液进入肺循环受阻,引起右心室代偿性肥厚,右心室压力增高;狭窄严重时,右心室压力超过左心室,此时为右向左分流,血液大部分进入骑跨的主动脉。病理生理147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48临床表现1、青紫2、缺氧发作3、蹲踞症状4、杵状指(趾)临床表现1、青紫149护理措施护理目标护理评估护理评价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护理诊断护理护理护理护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护理150(一)致病因素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疾病及先心病病人母亲在妊娠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是否接受放射线,尤其是腹部及盆腔部是否用过某些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是否患过代谢性疾病是否患过引起宫内缺氧的慢性疾病【护理评估】(一)致病因素【护理评估】151(二)身体状况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152症状(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①生长发育迟缓、体格瘦小、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气促、心悸、多汗等②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还可出现周围血管征:毛细血管搏动、水冲脉等。症状(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①生长发育153③剧哭、屏气、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或心衰时可出现一过性青紫,晚期出现持续性青紫;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表现为差异性青紫,即仅下半身出现青紫症状(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③剧哭、屏气、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或心衰时可出现一过性青154①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P2增强,伴有肺动脉高压者P2亢进。心脏杂音(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①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P155②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P2)增强或亢进,伴固定分裂。
心脏杂音(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②房间隔缺损: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156③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伴震颤,传导广泛心脏杂音(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③动脉导管未闭:胸骨左缘第2肋间有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占157并发症反复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并发症(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158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二)身体状况
【护理评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法洛四联症(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159表现
①最突出的是青紫,多见于唇、指(趾)甲床、眼结膜等处。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表现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160②活动耐力差,稍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突然昏厥或抽搐③活动中出现蹲踞现象④可出现杵状指(趾)、舌色发暗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②活动耐力差,稍活动就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突然昏厥或抽搐右161⑤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杂音响度取决于肺动脉狭窄程度,P2减弱。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⑤心前区略隆起,胸骨左缘2~4肋间有2~3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162并发症脑血栓脑脓肿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并发症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护理评估】163(三)辅助检查
X线检查
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可见:肺动脉段凸出,肺门阴影增粗、肺野充血、“肺门舞蹈”。【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X线检查【护理评估】164房间隔缺损(肺充血,肺动脉段凸出,右房、右室增大)
(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房间隔缺损(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165室间隔缺损
(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段凸出,左、右心室增大)
(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室间隔缺损
(肺血管影增粗,肺动脉段凸出,左、右心室增大)166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段凸出,左房、左室大,主动脉弓扩大)(三)辅助检查【护理评估】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段凸出,左房、左室大,主动脉弓扩大)(167法洛四联症右室增大、肺动脉段凹陷使心尖圆钝上翘呈“靴形”心,肺门血管影缩小,肺野清晰【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法洛四联症【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168超声波检查
无痛、非侵入性,能显示心脏内部结构的精确图像,确定缺损部位、分流方向及分流量。【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超声波检查【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169心导管检查是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明确有无分流和分流的部位。导管若进入异常通道更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心血管造影磁共振成像【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心导管检查【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170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171(四)治疗要点
内科治疗
内科治疗的目的在于维持患儿正常生活、防治并发症,使之能安全地达到手术年龄。【护理评估】(四)治疗要点内科治疗【护理评估】172外科治疗
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及无分流型先心病大部分可施行根治手术。手术的恰当年龄一般以4~6岁为宜分流量小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采用心导管介入疗法(四)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外科治疗(四)治疗要点【护理评估】173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数于2岁时施行根治手术。若重度发绀、肺血管发育不良,应先做姑息性分流术,2岁时再做选择性根治术(四)治疗要点
【护理评估】返回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数于2岁时施行根治手术。(四)治疗要174(五)心理-社会状况年长患儿:正常生活、活动均受到限制;周围人的歧视而产生抑郁、自卑【护理评估】(五)心理-社会状况年长患儿:【护理评估】175家长:因心脏畸形小儿的出生而自责、担忧、焦虑生活中因喂养困难、体弱多病、生长发育落后等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抱怨如果家长对患儿过度呵护,则可使患儿发展成为依赖、脆弱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护理评估】家长:【护理评估】176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与组织缺氧及喂养困难有关营养失调与缺氧及循环血量减少有关活动无耐力与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有感染的危险心衰、脑缺氧发作、脑血栓潜在并发症与担心手术及患儿状况差有关焦虑返回【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与组织缺氧及喂养困难有关营养失调与177
患儿学会掌握限制调节活动量的方法,能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后无气促、心悸、乏力等表现;患儿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体重、身长等增加;患儿住院期间不发生感染。【护理目标】返回患儿学会掌握限制调节活动量的方法,能进行适当的活动,活动后178【护理措施】先心患儿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病情观察并发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先心患儿生活合理预防病情观察心理健康179(一)活动的管理
1.评估患儿活动耐力活动前:测量生命体征。活动时:密切观察其有无缺氧的表现。【护理措施】(一)活动的管理【护理措施】180活动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休息3分钟:再测量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恢复到活动前水平,脉率增快不超过6次/分,则说明活动适度。【护理措施】活动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护理措施】1812.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3.法洛四联症患儿出现蹲踞时不要强行拉起,应让患儿自然蹲踞和起立。【护理措施】2.依据评估结果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护理措施】182(二)满足营养、合理喂养
1.保证营养供给提供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及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有水肿时应采用低盐或无盐饮食。【护理措施】(二)满足营养、合理喂养【护理措施】1832.正确喂养喂哺时应抱起,取斜抱位间歇喂乳。喂哺要细心、耐心,每次喂乳时间可适当延长,乳头孔可稍大。【护理措施】2.正确喂养【护理措施】184亦可采用滴管哺养,必要时可在喂哺前先吸氧。喂哺应少量多餐。喂乳后取右侧卧位,以免呕吐窒息。【护理措施】亦可采用滴管哺养,必要时可在喂哺前先吸氧。喂哺应少量多餐。【185(三)预防感染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患儿隔离。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随时增减衣服。做小手术(如拨牙、扁桃体切除术)时,应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护理措施】(三)预防感染【护理措施】186除严重心力衰竭外,均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仔细观察患儿口腔黏膜、皮肤有无充血及破损,每日做口腔护理2次。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护理措施】除严重心力衰竭外,均应按时接受预防接种。【护理措施】187(四)病情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1.预防心力衰竭并发肺炎的患儿宜取半卧位休息。保持病室和患儿安静,避免哭闹。【护理措施】(四)病情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护理措施】188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每小时5ml/㎏)。密切观察病情,若出现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应立即吸氧,报告医生,并按心力衰竭护理。【护理措施】严格控制输液量和速度(每小时5ml/㎏)。【1892.预防急性脑缺氧发作
严格活动管理,防止活动过度。观察患儿在啼哭、活动后、喂哺及排便时有无因青紫或呼吸困难加重而发生突然昏迷、惊厥等脑缺氧表现。【护理措施】2.预防急性脑缺氧发作【护理措施】190一旦发现应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准备普萘洛尔、吗啡等急救药品。【护理措施】一旦发现应将患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立即报告医生,同时1913.预防脑血栓形成法洛四联症患儿在夏季、多汗、发热或吐泻时应供给足够的液体。密切观察有无偏瘫等脑栓塞的表现。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护理措施】3.预防脑血栓形成【护理措施】192(五)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有爱心和耐心,多拥抱、抚摸患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护理措施】(五)心理护理【护理措施】193对家长和年长患儿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经过、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及同类疾病治愈的病例,使他们了解本病是可以通过手术治愈或部分矫治,以解除其焦虑。【护理措施】对家长和年长患儿解释病情和检查、治疗经过、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194
(六)健康指导
指导家长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作好家庭护理正确喂养。制订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合理安排患儿生活,做到劳逸结合。【护理措施】(六)健康指导【护理措施】195防寒保暖。按期预防接种。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腹泻、呕吐。加强安全,防止受伤。【护理措施】返回防寒保暖。【护理措施】返回196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是否达到:按要求从事活动和运动。能顺利进食,体格发育基本正常。法洛四联症患儿未出现急性脑缺血发作。病程中未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脑血栓等并发症。【护理评价】目录经过治疗和护理患儿是否达到:【护理评价】目录197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灶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临床主要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甚至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为特征的一种感染性心肌疾病。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使心肌发生局198病因
引起儿童心肌炎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20余种。其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最常见
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病因第三节病毒性心肌炎199(一)健康史
评估患儿在起病前数日或1~3周是否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病毒感染。有无发热、心前区不适、胸闷、乏力等。饮食、睡眠和活动等有无变化。护理评估(一)健康史护理评估200(二)身体状况
前驱期症状:病前1~3周多有病毒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咽痛、全身酸痛、腹痛、腹泻等。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护理评估2011.急性期病程<6个月轻型:症状轻,以乏力为主,有多汗、苍白、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检查见面色苍白、口周发绀、听诊第一心音低钝。护理评估1.急性期病程<6个月护理评估202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儿诉心前区疼痛。检查见心率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脏略大,心音低钝,肝脏增大。
护理评估中型:较为少见,起病急,除上述症状外,乏力为突出的表现,年长203重型:罕见,呈暴发型,起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气管切开的护理课件
- 服装厂供销部述职述廉
- 民歌音乐课件
- 天津瓜果大棚管理办法
- 处方管理办法管理部门
- 天津分局食堂管理办法
- 大额业务支出管理办法
- 场馆租赁定价管理办法
- 夜间铝矿开采管理办法
- 大棚植物管理办法细则
-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管理
- 高原施工医疗卫生防疫措施
- 第三单元 外国美术鉴赏 快速看懂西方美术史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必修美术鉴赏
- 《民俗学概论》教材详细笔记
- 全国中学生(高中)物理竞赛初赛试题(含答案)
- 《退役军人安置条例》知识学习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 质量安全总监和质量安全员考核奖惩制度
- 希望杯四年级历年真题卷
- 市第二人民医院关于印发医疗质量控制分中心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考核试卷
- DB13(J)T 8434-2021 民用建筑节能门窗工程技术标准(京津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