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1课件_第1页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1课件_第2页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1课件_第3页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1课件_第4页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

的防范与护理第五章.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

的防范与护理第五章.1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是指患者存在威胁自身或者他人生命安全可能性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2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而出现危机状态。如暴力行为、自伤自杀行为、出走行为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威胁他人的安全和社会秩序。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对危机状态的防范和护理是必须要掌握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防患于未然、发生后立即处理。.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而出现危3第一节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第一节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4暴力(violence)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如伤人毁物。暴力行为可分为两大类:情绪型:往往伴有一种强烈的、失控的愤怒情绪。(如强迫入院的病人)手段型;幻觉妄想支配下(伤害他人).暴力(violence)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5..6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危急事件,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心理活动紊乱,常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7哪些精神病人容易产生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躁狂症、药物依赖及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者。

..8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护理评估、(一)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1、

精神症状:如命令性幻听支配下攻击他人、被害妄想的支配下先下手为强,新入院强迫不承认有病者易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护士要学会评估可能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患者的情绪症状。.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护理评估、9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妄想或幻想影响

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患者

抑郁症患者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过度兴奋、激动、多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妄想或幻想影响

情感性精神障碍:10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2个性特征:当个体受到挫折或精神症状控制时是采用暴力攻击还是其他方式应对与个性性格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特别注意的是既往有过暴力史的病人易发暴力行为。3诱发因素:态度、药物副作用、病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可能诱发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2个性特征:当个体受到挫折或精神症状114.心理学特征:(1)心理发展:早期的心理发育或生活经历与暴力行为密切相关→选择非暴力应对方式如:成长期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性格形成期暴露于暴力环境中、智力发育迟缓→限制个体利用支持系统的能力,一自我为中心,对伤害异常脆弱,容易产生激愤怒情绪.4.心理学特征:(1)心理发展:早期的心理发育或生活经历与12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内在学习: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对角色榜样如父母、同伴和娱乐界偶像的观察。(2)性格特征:

1.多疑、固执、缺少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2.情绪不稳定,易紧张,喜欢寻找刺激,易产生挫折感3.缺乏自尊与自信,因对现实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内在学习:135.人口学特征:(1)年龄:年轻患者更易发生(2)性别:男性>女性(3)婚姻状态:单身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大(4)工作:失业常使患者脾气不佳,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暴力行为(5)暴力行为的历史:过去尤其是最近曾有过攻击行为,很可能再次发生暴力行为.5.人口学特征:(1)年龄:年轻患者更易发生.14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暴力行为发展的征兆评估暴力征兆:激动、坐立不安、不断踱步、恶意相向、目露凶光、步步紧逼、拍打桌椅、投掷物件、大喊大叫、紧握拳头、双唇颤抖、玩弄手指、保护姿势、不寻常的安静或暴燥.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暴力行为发展的征兆评估暴力征兆:151、行为评估

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该警惕患者兴奋激动的表现,这些表现可能就是暴力行为的前奏。①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②语言暗示:对真实或想象的对像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的要求,说话比平时声大且具有威胁性。.1、行为评估

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该警惕患者兴奋激动的表现,这些162、情感评估对于有暴利倾向的患者进行评估时,还应注意与这些逐步升级的兴奋行为相伴随的情感表现。往往愤怒的情绪反映了即将来临的攻击:不适宜的欣快、激动和情感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2、情感评估.173、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的改变也提示暴利行为可能发生——①思维混乱;②精神状态突然改变;③定向力缺乏;④记忆力损害;⑤无理改变自身现状.3、意识状态评估.18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护理诊断暴力行为的危险(针对他人)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素有关。三、护理目标:短期目标:(1)病人在住院期间不会伤害他人,没有发生暴力行为(2)能确认造成自己愤怒、激动的因素、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立即寻求帮助长期目标:(1)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欲望(2)以健康方式处理挫折、紧张的感受.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护理诊断.19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1、寻求帮助:当病人有暴力行为出现时,立即呼叫寻求帮助、以求能尽快控制场面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人、转移被攻击的对象、用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暴力行为的结果.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20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取得信任、2人配合4、隔离:转移到安静病房、减少外界干扰

约束:保护性约束、病人反抗时注意保护病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约束带、约束衣等.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21暴力行为防范与护理5、

处理暴力行为时的注意事项:(1)

接近病人时至少要维持一个手臂的距离、要有退路(2)

果断迅速、多人行动时需协调(3)

态度冷静、又要保持医护人员的威严.暴力行为防范与护理.22(三)、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措施重建患者的行为方式、以后有类似情景时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是行为重建.步骤:1、首先评估暴力行为与情境的关系、以及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表现等.(三)、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措施.23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2、寻求这两者之间的突破点、使两者最终脱钩3、建立新的行为方式、行为治疗及生活技能训练、包括训练如何建立人际交流关系、如何应付挫折、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出自己的决定4、评估效果如何.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2、寻求这两者之间的突破点、使两者最终脱24处理暴力事件的原则首先应作出快捷而又有效的处理,防止事件的蔓延,以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保持冷静、自控,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站在角位,避免正面冲突,应以交谈及聆听作为初步接触,而不是试图以武力控制病人,相反给予患者少许时间冷静下来,事情反而容易解决。.处理暴力事件的原则首先应作出快捷而又有效的处理,防止事件的蔓25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四护理措施(一)、暴力行为的预防:1、交流技巧: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会使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下降2、服用药物: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及时执行医师的处方,以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四护理措施.26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3、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避免嘈杂拥挤,合理的病房结构,提供丰富活动的病房可减少患者不适当的行为,并增加其适应性的社会功能,另外,要管理好各种危险物品,4、患者教育:通过沟通性咨询及健康教育,教会患者人际沟通的方法和表达愤怒情绪的适宜方式是一项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措施.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3、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避免嘈27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处理1、寻求帮助:当病人有暴力行为出现时,立即呼叫寻求帮助、以求能尽快控制场面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人、转移被攻击的对象、用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暴力行为的结果.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处理.28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取得信任、2人配合4、隔离:转移到安静病房、减少外界干扰约束:保护性约束、病人反抗时注意保护病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约束带、约束衣等.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29暴力行为防范与护理处理暴力行为时的注意事项:(1)接近病人时至少要维持一个手臂的距离、要有退路(2)果断迅速、多人行动时需协调(3)

态度冷静、又要保持医护人员的威严.暴力行为防范与护理.305、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措施

重建患者的行为方式、以后有类似情景时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是行为重建.

.5、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措施.31步骤:1、首先评估暴力行为与情境的关系、以及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表现等2、寻求这两者之间的突破点、使两者最终脱钩3、建立新的行为方式、行为治疗及生活技能训练、包括训练如何建立人际交流关系、如何应付挫折、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出自己的决定4、评估效果如何.步骤:.32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五)、护理评价:1、患者是否发生了攻击行为,有无伤害自己或他人2、患者是否能预知失去自制力前的征兆,并立即寻求帮助3、患者能否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4、患者是否能识别应激原并以有效地方法处理压力5、患者的人际关系是否改善.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五)、护理评价:.33谢谢!.谢谢!.34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

的防范与护理第五章.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

的防范与护理第五章.35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是指患者存在威胁自身或者他人生命安全可能性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精神疾病患者急危状态:36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而出现危机状态。如暴力行为、自伤自杀行为、出走行为等。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自身的健康和安全,也会威胁他人的安全和社会秩序。作为一名精神科护士对危机状态的防范和护理是必须要掌握的.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防患于未然、发生后立即处理。.精神疾病患者常常由于受精神状态的影响或严重的精神刺激而出现危37第一节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第一节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38暴力(violence)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如伤人毁物。暴力行为可分为两大类:情绪型:往往伴有一种强烈的、失控的愤怒情绪。(如强迫入院的病人)手段型;幻觉妄想支配下(伤害他人).暴力(violence)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39..40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其他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攻击行为,可造成严重伤害或危及生命。暴力行为是精神科最为常见的危急事件,患者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心理活动紊乱,常常发生的一种攻击行为..暴力行为是基于愤怒、敌意、憎恨或不满等等情绪,对他人、自身和41哪些精神病人容易产生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人格障碍、躁狂症、药物依赖及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患者。

..42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护理评估、(一)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危险因素评估:1、

精神症状:如命令性幻听支配下攻击他人、被害妄想的支配下先下手为强,新入院强迫不承认有病者易发生,需要注意的是护士要学会评估可能与暴力行为有关的精神症状和患者的情绪症状。.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一、护理评估、43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妄想或幻想影响

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患者

抑郁症患者

精神活性物质滥用等:过度兴奋、激动、多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妄想或幻想影响

情感性精神障碍:44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2个性特征:当个体受到挫折或精神症状控制时是采用暴力攻击还是其他方式应对与个性性格心理应对方式等有关。特别注意的是既往有过暴力史的病人易发暴力行为。3诱发因素:态度、药物副作用、病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可能诱发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2个性特征:当个体受到挫折或精神症状454.心理学特征:(1)心理发展:早期的心理发育或生活经历与暴力行为密切相关→选择非暴力应对方式如:成长期经历过严重的情感剥夺、性格形成期暴露于暴力环境中、智力发育迟缓→限制个体利用支持系统的能力,一自我为中心,对伤害异常脆弱,容易产生激愤怒情绪.4.心理学特征:(1)心理发展:早期的心理发育或生活经历与46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内在学习:实行暴力行为时的自我强化外在学习:对角色榜样如父母、同伴和娱乐界偶像的观察。(2)性格特征:

1.多疑、固执、缺少同情心与社会责任感2.情绪不稳定,易紧张,喜欢寻找刺激,易产生挫折感3.缺乏自尊与自信,因对现实及人际交往能力差.社会化过程中由内在和外在的学习而来:内在学习:475.人口学特征:(1)年龄:年轻患者更易发生(2)性别:男性>女性(3)婚姻状态:单身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大(4)工作:失业常使患者脾气不佳,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暴力行为(5)暴力行为的历史:过去尤其是最近曾有过攻击行为,很可能再次发生暴力行为.5.人口学特征:(1)年龄:年轻患者更易发生.48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暴力行为发展的征兆评估暴力征兆:激动、坐立不安、不断踱步、恶意相向、目露凶光、步步紧逼、拍打桌椅、投掷物件、大喊大叫、紧握拳头、双唇颤抖、玩弄手指、保护姿势、不寻常的安静或暴燥.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暴力行为发展的征兆评估暴力征兆:491、行为评估

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该警惕患者兴奋激动的表现,这些表现可能就是暴力行为的前奏。①早期的兴奋行为包括踱步、不能静坐、握拳或用拳击物、下颚或面部的肌肉紧张等。②语言暗示:对真实或想象的对像进行威胁或提一些无理的要求,说话比平时声大且具有威胁性。.1、行为评估

精神科护理人员应该警惕患者兴奋激动的表现,这些502、情感评估对于有暴利倾向的患者进行评估时,还应注意与这些逐步升级的兴奋行为相伴随的情感表现。往往愤怒的情绪反映了即将来临的攻击:不适宜的欣快、激动和情感不稳定可能表示患者将失去控制。.2、情感评估.513、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的改变也提示暴利行为可能发生——①思维混乱;②精神状态突然改变;③定向力缺乏;④记忆力损害;⑤无理改变自身现状.3、意识状态评估.52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护理诊断暴力行为的危险(针对他人)与幻觉、妄想、焦虑、器质性损伤等因素有关。三、护理目标:短期目标:(1)病人在住院期间不会伤害他人,没有发生暴力行为(2)能确认造成自己愤怒、激动的因素、并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或立即寻求帮助长期目标:(1)能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欲望(2)以健康方式处理挫折、紧张的感受.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护理诊断.53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1、寻求帮助:当病人有暴力行为出现时,立即呼叫寻求帮助、以求能尽快控制场面2、控制场面:疏散围观病人、转移被攻击的对象、用简单、清楚直接的语言提醒病人暴力行为的结果.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54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取得信任、2人配合4、隔离:转移到安静病房、减少外界干扰

约束:保护性约束、病人反抗时注意保护病人、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约束带、约束衣等.发生暴力行为时的措施

3、解除武装:移开危险物品、口气冷静、55暴力行为防范与护理5、

处理暴力行为时的注意事项:(1)

接近病人时至少要维持一个手臂的距离、要有退路(2)

果断迅速、多人行动时需协调(3)

态度冷静、又要保持医护人员的威严.暴力行为防范与护理.56(三)、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措施重建患者的行为方式、以后有类似情景时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是行为重建.步骤:1、首先评估暴力行为与情境的关系、以及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表现等.(三)、暴力行为发生后的措施.57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2、寻求这两者之间的突破点、使两者最终脱钩3、建立新的行为方式、行为治疗及生活技能训练、包括训练如何建立人际交流关系、如何应付挫折、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做出自己的决定4、评估效果如何.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2、寻求这两者之间的突破点、使两者最终脱58处理暴力事件的原则首先应作出快捷而又有效的处理,防止事件的蔓延,以确保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人员保持冷静、自控,与患者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站在角位,避免正面冲突,应以交谈及聆听作为初步接触,而不是试图以武力控制病人,相反给予患者少许时间冷静下来,事情反而容易解决。.处理暴力事件的原则首先应作出快捷而又有效的处理,防止事件的蔓59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四护理措施(一)、暴力行为的预防:1、交流技巧:通过早期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交流来化解危机状态,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会使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下降2、服用药物:长期或短期的药物治疗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冲动行为的发生。护理人员应及时执行医师的处方,以加强对精神症状的控制。.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四护理措施.60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3、环境管理: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避免嘈杂拥挤,合理的病房结构,提供丰富活动的病房可减少患者不适当的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