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知识_第1页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知识_第2页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知识_第3页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知识_第4页
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知识第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动态心电图在无创性心血管病检查项目中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准确、最常用的方法,也是协助冠心病诊断比较有意义的方法。平板运动试验则是除了花费昂贵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核素心肌血池显像外诊断冠心病最有意义、应用最广的一种检查方法。第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目前很多市级以上的医院,以至乡镇医院都装备了动态心电图检查系统及平板运动试验系统,但开展工作多数不够理想,不少医院每月仅做十几二十个患者,没有充分发挥仪器的作用。其实适合做动态心电图与平板运动试验的病例还是不少的,也就是说患有冠心病、可疑冠心病、心律失常及类似心律失常症状的病例不少需要做这两项检查予以确诊或鉴别。第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个经常跑步锻炼,体质较好的老者,数月来多次不典型胸痛,但每次门诊心电图均正常,门诊医生没有想到给他做动态心电图或做平板运动试验协助诊断,故未进行正规治疗,最终得了急性心肌梗死住院。一个20岁青年人胸闷、心悸反复发作半个多月,精神负担过重,总怀疑自己患有心脏病,配戴动态心电图期间在生活日记上(午休时)记录下心跳如雷的感受,但动态心电图却无相应心电图异常,经过解释放下了包袱,感到非常轻松。第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根据作者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大近60%未能在梗死前确诊冠心病,甚至连怀疑也没有。急诊常见到原因不明的猝死患者,一些因非心血管病住院患者入厕后猝死出不来,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突然猝死。为什么?众所周知猝死患者中90%属心源性。之所以有这么多一向无典型心绞痛或心律失常症状的患者被自己以及医生所忽略而猝死。这都是忽视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结果。第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目前来门诊看病的患者不少符合做动态心电图或平板运动检查条件,而很少做。部分是因为经济关系,不愿意做,部分是我们不建议,不向患者解释清楚检查的目的与意义。如果大家都认识到这点并加大宣传力度,这两项检查的人数会有较大的增加。能正常开展这两种检查将为临床诊断与治疗这些疾病提供可靠依据,为提高医疗质量、发挥这两项检查应有的社会效益、提高医院的威信与知名度作出贡献。下面我就这两中检查的相关问题谈一谈。第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一、动态心电图(一)适应证及评价

1,心律失常。凡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眩晕、黑朦及昏厥等症状,而原因不能肯定者,都是做动态心电图的适应证。患者有这些症状时大多不能及时做常规心电图,做心电图时也可能暂无此症状,到底什么原因引起常常无法确定。若配戴动态心电图大多数人可明确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第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如在胸闷、心悸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有明显缓慢的心律或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频发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眩晕、黑朦、抽搐及昏厥发作时有频发的窦性停搏、三度房室阻滞或短阵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是明确的。如这些症状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正常,绝大多数可排除心律失常,另找原因。第八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心律失常治疗是否有效。心律失常治疗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可以明确治疗的效果。一般早搏治疗后其早搏数目减少≥50%,成对室早减少≥90%,短阵室速消失说明有效,否则算无效。近年来发现不少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加重原有的心律失常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的可能。第九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据有关文献报道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心律平、异搏定、溴苄胺均可诱发新的心律失常。所以不经动态心电图检测就治疗各种早搏,治疗后仍有早搏,以至短阵心动过速,你就难以断定这些心律失常是原来就有还是治疗用药引起,也就无法判定治疗效果,该不该给患者更换药物成了问题。如有治疗前后的动态心电图对比,用药后早搏增加1倍以上,或出现新的快速心律失常,或由非阵发性心动过速转为阵发性心动过速,应考虑为药物所致。第十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怀疑患有冠心病或反复出现发作性的胸痛、胸闷、气短者。这些患者常规心电图无明显改变或有轻度ST-T改变。为了确诊除做平板运动试验外,动态心电图监测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特别不适宜做平板运动者。由于隐性冠心病或无痛性心肌缺血十分常见,而有发作性的胸痛、胸闷、气短者不一定是冠心病,特别年青人。无动态心电图协助而盲目治疗对患者有害无益,经济损失更大。第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4,常规心电图有ST-T改变,难以确定其性质者。ST-T改变除见于冠心病外,尚可见于心肌劳损、心肌损害、贫血或血容量减少、低血钾、植物神经功能调节失常等等。单靠普通心电图改变确定冠心病的诊断易造成误诊。因此,必需参考多种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动态心电图是最重要的一种检查方法。如动态心电图可见ST段发作性、缺血性压低或活动时压低加重,与原来相比≥0.1mV、持续1分钟以上有利于冠心病的诊断。第十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如胸痛时出现ST段缺血性压低,过后恢复正常则可确诊。如高血压患者原有ST-T改变,配戴动态心电图期间,无明显ST段压低,特别是在胸闷、胸痛,或心律加快20~30次/分以上,ST段压低增加<0.1mV,就难以确定同时合并冠心病。可疑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失常者,在配带动态心电图时一起做,更方便(提前回到医院做,勿院外做)。第十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5,原有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复查动态心电图。①可以观察治疗效果,如配戴动态心电图期间有反复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其意义与不稳定心绞痛相同。说明治疗效果不好,有可能很快发生再发性心肌梗死,应给予重视。故对有过心肌梗死者,不管有无心绞痛发作,每年应做1~2次动态心电图,特别在身体明显不适或胸闷、胸痛时要及时做动态心电图。第十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②可以发现有无严重心律失常。不少患者有频发的室性早搏以至短阵室速,而临床却无明显症状,不做动态心电图难以发现。如有心律失常,及时给予治疗,可预防猝死的发生。不少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家中或工作岗位上就是忽略了必要的动态心电监测的结果。第十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③评价心脏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通过动态心电图了解患者在各种生活状态下的心电图情况,指导病人进行康复锻炼,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与预防盲目锻炼使病情加重,也可以作为劳动鉴定的依据。对尚在住院的梗死患者,出院前宜做一次动态心电图,以指导其出院后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注意目前大多院的心电监护(有线监护)尚做不到这点,不要认为刚解除心电监护,做不做动态心电图也不要紧。第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6、了解安装起搏器患者起搏器功能是否正常。动态心电图可连续检测患者在自然生活状态下自身及起搏的心电信号,获得起搏器工作状态、故障情况及引起心律失常的详实信息,对起搏器功能评定、故障发现及处理提供重要依据。第十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诊断标准、结果判断及评价有关问题第十八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1、正常人动态心电图表现及异常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变异大,影响因素多,应综合分析。张开滋等《心电信息学》中,正常人DCG表现:1)心率:成人24h平均每分钟心率:60(59)-87bpm最高心率:活动时可达180bpm,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最低心率:睡眠中多>40bpm,部分运动员及强壮者可以低过40bpm/分,甚至30bpm/分。第十九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窦性心动过缓的诊断标准:(1)一过性窦缓:某一时间内HR<60bpm。一般仅出现在睡眠、休息时。这种心动过缓,如心率大过40次/分,全天平均心率大于60次/分的一般无临床意义。也不用下窦缓诊断。仅做描述。(2)持续性窦缓:24h总心搏数<80000次,即平均心率<60bpm要给予诊断。窦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1)一过性窦速:某一时间内HR>100bpm/分(2)持续性窦速:24h心搏总心搏数>140000次。接近平均每分钟100次/分或者取24小时平均心率等于大于100次/分做标准。第二十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节律:一般正常人动态心电图的节律在各种状态是相对固定时,节律是相对整齐的。但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诊断标准与常规心电图诊断一致。常见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律不齐:动态心电图比常规心电图更常见。一般不需要诊断。显著不齐要予以诊断。各种游走心律:青少年、儿童较常见。

可惜很多动态心电监护系统多数无法判断R-R差别不大的窦性心律不齐及游走心律。

第二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窦性停搏:正常人在熟睡时可以见到长R-R间期,多为1.5-2.0s,可以描述,但不用报告。若R-R间期≥2.0s常属于异常要报告。

说明出现的次数,出现的时间,伴有或不伴有逸搏与逸搏心律,有无P波后QRS脱漏。符合病窦综合征的条件,要给予提示。第二十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其它室上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各种早搏。50-75%正常人可监护到早搏,随年龄增长增多。早搏以房早为多,多数人早搏<100次/24h或1/1000心搏。早搏<100次/24h,可以描述,不下诊断。但在24小时内出现30次以上直至720次,我习惯下偶发性早搏。24小时超过720次。就诊断频发性早搏。各种早搏都用此标准。多源性的早搏,短阵心动过速的诊断也与普通心电图是一样的,只是动态心电图还有一个数量问题,也有时间段与出现时的活动状态问题,要给予清楚描述。

第二十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动态心电图中短阵心动过速,偶发的室上速,房颤、房扑少见。如果这些短阵阵速,特别是3-5个心搏组成的短阵阵速,在10阵/24小时以内可以报告偶见或偶发性短阵阵速或房颤等,如果24小时有数十次阵速,也要报告频发性短阵阵速或房颤的。

第二十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关于SSS的DCG诊断标准,无完全统一标准。具有下列变化时应疑及SSS:1)持续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总心搏数<8万,平均心率<50次/分。2)反复频繁出现>2.0s的窦性停搏或窦性静止、II度窦房阻滞;一般伴有交界性或室性逸搏或逸搏心律。3)快速的心律失常终止时停搏>3.0s。4)出现明显的慢快综合征等。

第二十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室性心律失常:50%的正常人可见室性早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多。与房早一样,一般<100次/24h,1/1000心搏,即≤5/h。属于偶发性室性早搏。大于30个/h,即24小时大于720次属于频发性早搏范畴。一般阵长持续30秒以内的称非持续性,超过30秒的称持续性。多型性、多源性的早搏,成对的早搏、RonT要认真给予描述与报告。室性心动过速除了要描述出现的时间段、生活状态外,特别要注意描述是否由RonT所诱发,是否伴随U波电压增高或Q-T间期延长。第二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3)心脏传导阻滞:一般正常人没有明显的心脏传导阻滞,但在熟睡迷走神经兴奋状态下可以偶见。主要是短暂AVB,出现率约2-8%,多为I度、II度一型。运动员特别多见,甚至可有房室分离,逸搏等。心脏传导阻滞的诊断标准也是与常规心电图基本一样,但三通道动态不能诊断左前左后分支阻滞,12导联动态由于动态使用的是模拟导联,要诊断左前左后分支阻滞,最好参考常规心电图。与其他心律失常一样,心脏传导阻滞在不同时间段表现可以不一样。如部分人睡熟情况下,符合诊断三度AVB,但活动状态时,可能是二度AVB(不是真正三度)。报告要描述清楚。这种情况诊断二度至三度AVB,未尝不可。第二十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4)ST段与T波:

正常人活动后常发生上斜型压低,伴T波相对低平。发生率可高达30%。J点处压低一般小于1mm。水平型、下斜型压低少见。ST段抬高一般不超过2mm,多呈凹面向上或上斜型抬高。前者见于心率相对慢时,后者见于心动过速时,不伴随有胸痛等特殊不适的症状。一般R波为主导联也无T波倒置,也可以偶尔短暂出现,如开始进食、突然体为改变等。

第二十八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ST段压低与抬高的标准及T波改变基本与常规心电图同。但由于状态不同故其要求不同,目前一般使用的标准是:ST段呈水平或下垂型压低≥0.1mV(1.0mm),持续≥1min,2次发作间隔时间≥1min。就需要描述与诊断。注意排除基线不稳的伪差。(对于这个标准,目前尚有不同意见)。第二十九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ST段压低与抬高也与心律失常一样,有时间性,不同时间表现不一样,往往其出现与活动状态,甚至精神状态有关。除了描述ST-T改变程度、出现时间段外,也要对照患者的生活日记,描述清楚其出现时体位、活动状态(睡眠、休息还是工作、运动),吸烟、进食、饮酒、过度换气、屏气、情绪变化等,是否伴随有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2、结果判断及评价。1)心律失常方面。正常人早搏≤100次/24小时,或5次/小时,超过此数只能说明有心脏电活动异常,是否属病理性应综合临床资料判断。

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博以Lown法分级,3级及3级以上,即成对室性早搏、多形性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个以上,持续时间<30s)、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30s)均有病理意义。一般主要出现在休息、睡眠状态的室性早搏多属功能性的,而主要出现在工作中,特别是运动中的室早,一般来说是器质性的,应予以积极治疗。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也以频发性、多源性,及反复出现短阵房速者,有临床意义。一般有临床症状,也容易转为短阵房速或心房颤动。

房颤、房扑等心律失常:意义与常规心电图一致。

心脏传导阻滞:偶见于熟睡时出现几次一度、II度I型AVB、<3秒的窦性停搏,考虑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致。持续出现的临床意义明确。

束支传导阻滞:一般都是持续性的,也可以见大间歇的,意义与常规心电图相同。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值得注意的问题:安装动态心电图后不是所有患者都出现相关心律失常与临床症状。有统计多达30~50%有症状或心律失常的患者,在安装动态心电图时不出现心律失常或临床症状,这是我们应了解的。不要见一次动态心电图正常就否定患者有心律失常。相反一些无症状患者可记录到明显的心律失常。如配戴动态心电图期间无症状发作,又未记录到心律失常,需结合临床评价,必要时复查动态心电图或做运动心电图,部分心律失常在劳累情况下才出现,如前面有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如在胸闷、心悸发作时有明显缓慢的心律或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频发性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眩晕、黑朦、抽搐及昏厥发作时有频发的窦性停搏、三度房室阻滞或短阵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诊断是明确的。如这些症状发作时动态心电图正常,绝大多数可排除心律失常,另找原因。下面我们用一些举一些例子加以说明。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程某,女,20岁。反复胸闷心悸10年,反复多次常规心电图均正常。动态心电图发现运动后反复出现如上图短阵慢-快型折返性心速,从而明确了诊断。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伦某,女,50岁。反复胸闷发作3年余,反复查心电图无明显异常,经各种治疗无明显效果。临床怀疑冠心病,动态心电图示快慢径路交替传导(慢径路文氏或反文氏型),无ST段改变,从而有理由推断:患者反复胸闷发作是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所致。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王某,男,35岁。因反复胸闷心悸7天,常规心电图有少量室性早搏,24小时动态心电图查出13000多室性早搏,呈三联律达1/3。早搏多见于晚上2点30分至次日夜班工作时,白天活动上楼梯或睡眠时早搏很少。故可以认为早搏与环境、工作紧张有关。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起搏器奔放)与感知过高。A图前两个显示双腔起搏,后一串快速反应的心室起搏,起博间距0.46秒,频率130次/分。起搏介导性心动过速常引起明显心慌症状。B图由于感知功能过高,把肌干扰当成心房起搏而引起心室起搏。如为心房单腔起搏心房感知功能过高会致长时间心房停搏。第三十八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ST-T改变的判断与评价。动态心电图是发现无痛性心肌缺血最可靠的手段。其诊断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标准是: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性压低≥0.1mV,持续≥1分钟,2次发作间歇≥1分钟。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配戴动态心电图期间有此改变肯定为无痛性心肌缺血。对可疑冠心病患者也不失为好的判断方法。ST段呈水平型或下垂性压低符合上述三个“1”的应考虑患有冠心病。压低程度越明显,对冠心病诊断帮助越大。

第三十九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某女,60岁,可疑冠心病。平时偶有胸闷胸痛,多次检查心电图正常。戴动态心电图在慢步走来医院时刚好出现胸痛一次,本图是三通道动态心电图的ST段时趋势图,在10时左右胸痛时心率无明显增快的情况下ST段呈水平型压低达0.18毫伏,持续2分钟以上,从而确诊冠心病心绞痛。第四十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本图是前图胸痛发作时ST段压低的三通道实时图。MV5(上)与MaVF两个通道ST段呈水平型或略下斜型压低大于0.15mV。(附:本图ST段压低明显与QRS衰减程度不同有关,压低程度看前面趋势图)第四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全揽图一部分第四十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女,65岁。反复胸部不适,爬楼梯感到气紧,多次常规心电图无ST段改变,临床拟诊冠心病。此ST段趋势图示ST段压低呈间歇性,8次压低均出现在小便用腹压时,压低最大达0.15~0.22毫伏,此时心率增加仅15~25次/分。(记录动态心电图时不敢爬楼梯)第四十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男,56岁,重症高血压患者。平时心电图有ST段压低,动态心电图示ST段几乎全天压低,但在心率无明显增加情况下ST段明显压低,前后对比(包括晚间睡眠时)大于0.2毫伏,应考虑频发无痛性心肌缺血,可确诊伴冠心病,且属于不稳定心绞痛性质。第四十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本图为前一患者ST段明显压低时的动态心电图的实时图,最大压低在MV5通道达0.356毫伏。第四十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男,65岁。重症高血压患者。心电图一贯ST段压低,动态心电图示:全天ST段压低0.1mV左右,心率稍快ST段压低增加值>0.1mV,应考虑无痛性心肌缺血,也就是考虑合并冠心病。第四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男,41岁,确诊冠心病患者。近来反复出现心前区疼痛,常规心电图无明显异常,但在配戴动态心电图期间又无明显胸痛,3次活动心率增快时(其中一次达运动试验心率要求)ST段呈水平型压低达到0.15~0.3毫伏,也就是说存在典型的无痛性心肌缺血,应给予积极治疗。其实,没有平板运动设施的,做动态时建议适当运动,也一样有意义。但要交代清楚病人做力所能及的运动,预防以外。第四十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附:心肌缺血负荷测算ST段下降幅度×发作阵次×持续时间=总负荷;在描记ST段趋势曲线的基础上,计算ST段下移的面积(mm×min);根据心肌缺血及缺血负荷检测,可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情况及疗效。具有明显预后价值的量化值是60mm•min。有报道:总缺血负荷<60mm•min/24h者,70%预后佳;总缺血负荷≥60mm•min/24h者,冠脉病变广泛,近期易发生急性冠脉综合症,仅6%预后佳。第四十八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二、平板运动试验(一)运动试验注意事项:

1、预约时或运动前须向患者介绍检查方法、步骤及意义,并签同意书。

2、试验时最好空腹或在进食后至少2小时以上,以免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但餐后有心绞痛者,试验应在餐前进行。年龄大于65岁者半空腹较妥。3、试验前禁止吸烟至少1小时4、试验前24小时最好停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药,观察治疗效果或血压显著增高及血压极不稳定者除外。第四十九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5、应用洋地黄制剂者要做此试验需停药3周后再进行。6、感冒或急性感染期不作此试验。7、试验前先做一次平静心电图,必要时做过度通气试验,过度通气后30秒再记录一次心电图作对照,因过度通气可引起T波改变。8、有禁忌症者不做。

9、运动中出现严重反应要及时终止试验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处理。第五十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二)运动试验适应症:

1、凡疑有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临床症状不典型或无临床症状,平静心电图无明显ST-T改变或轻度ST-T改变不能明确其原因者均属适应症。特别反复出现发作性胸痛、胸闷而平静心电图无明显ST-T改变,不能明确其原因者需做平板运动试验。第五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心肌梗死半个月以上(最少10天),梗死后无心绞痛发生、病情明显好转、血清心肌酶学正常,ST-T已无明显演变者,为了确定其它支冠脉是否也狭窄可做平板运动试验。(此类患者需临床医师参与、有除颤设备)

3、临床医师及人寿保险机构认为需要做运动试验、劳动鉴定的其他患者或健康人。第五十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三)运动试验禁忌症:

1、不稳定的心绞痛:即近期内有典型的心绞痛频繁发作、恶性劳力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2、心电图呈明显缺血损伤性改变——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

3、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尚未稳定。

4、心脏明显扩大或有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5、重症高血压、血压明显波动或在检查前血压>160/100mmHg的患者。第五十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6、患有急慢性心瓣膜病、心包炎、心肌病、心内膜炎、急性风湿热等严重疾病者。

7、年老(70岁以上)、体弱及行动不便或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关节畸形者。8、电解质紊乱及服用强心甙类药物期间。

9、有明显运动性昏厥史者慎用(改动态心电图较好)。第五十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10、心得安运动试验有以下几项疾病者禁用或慎用:①潜在心衰者;②严重心动过缓(<50次/分)或房室传导阻滞者;③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④严重低血压;⑤糖尿病、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第五十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四)结果判断1、阳性标准:①运动中与运动后出现典型心绞痛;②以R为主的导联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缺血性ST下降≥0.1mV,持续2分钟以上未恢复正常;③运动前已有轻度ST下降者,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缺血性ST下降较原来压低增加0.1mV以上;④出现严重心律失常;⑤收缩压显著下降>10mmHg以上;⑥U波倒置。第五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平板运动试验ST段趋势图:该患者运动至7分在II、III、aVF、V5-V6导联ST段开始压低,最大压低出现在10分钟前后,ST段压低>0.1mV持续时间3~4分钟,最大压低达0.2mV。(081-男,38岁)第五十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平板运动试验ST段实时图:本图为患者运动至8~10分钟ST段压低最明显时II导联实时图。图示:ST段呈水平型或略下斜型压低0.1mV~0.2mV,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081-男,38岁)第五十八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平板运动试验ST段趋势图:该患者运动约2分在II、III、aVF、V4-6导联ST段开始压低,最大压低出现在约9分钟前,ST段压低>0.1mV持续时间约6分钟,最大压低达0.2mV以上。(085-男,36岁)第五十九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平板运动试验ST段实时图:本图为患者运动至7~8分钟ST段压低最明显时II导联实时图。图示:ST段呈上斜型压低,J点处压低达到0.1mV~0.2mV,T波正向。这样的压低意义不大,J点后0.08s处压低值不到0.1mV,J点还在P-R段延长线的左上方。(085-男,36岁)第六十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0102,男,36岁,平板运动试验肢导联心电图演变情况,终止运动时间:6分15秒。最大心率仅达到136次/分。第六十一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0102,男,36岁,平板运动试验胸导联心电图演变情况第六十二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0102,平板运动试验运动前II、V5导联导联心电图。IIV5第六十三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0102,运动试验运动后II、V5导联心电图。最大心率仅达到136次/分,未到目标心率(80%次极量心率159次/分)。第六十四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2、可疑阳性:①在运动后或运动中在连续三个基线稳定的心跳,以R波为主的导联ST段呈水平性或下垂型压低,J点后0.08秒处压低≥0.05mV,而又<0.1mV,或原有轻度ST压低者,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缺血性ST下降较原来压低≥0.05mV,而又<0.1mV。②运动中或运动后ST段上斜型压低,J点后0.08秒处压低≥0.1mV,持续时间≥1mim,但ST段指数大于0。(部分学者不主张可疑阳性诊断)第六十五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

3、相关诊断:运动后收缩压平均增加>12mmHg/METS,为高血压反应,<5mmHg/METS为低血压反应。舒张压>10mmHg为高血压。遇到有高血压反应患者宜做动态血压监测,确定是否患高血压病。原来患高血压病服药期间日常测血压正常,但运动中收缩压平均增加>12mmHg/METS,说明该药控制血压还是不好,需增加药量或合用其它药或换药。如无法换药,则要控制运动量。第六十六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高血压反应:患者运动前收缩血压140mmHg,运动至3分钟血压升高至200mmHg,增加60mmHg,当时耗氧量单位为4.6METS。60/4.6=13mmHg/METS,大于12mmHg/METS。第六十七页,共七十七页,2022年,8月28日运动性昏厥的平板运动试验:男,50岁,既往有运动时昏厥史,本次运动至四级,心率达150次/分,ST-T正常,终止运动后约30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