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第十章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_第1页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第十章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_第2页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第十章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_第3页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第十章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_第4页
《新编西方文论教程》第十章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

概述第一节弗洛伊德的文艺观第二节荣格的文艺观第三节弗莱的文艺观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又称为心理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到20世纪中叶,发展成盛世浩大、影响颇广的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形成与发展:精神分析学发端于精神病的医疗实践过程之中。1885年,弗洛伊德在夏尔科(JeanMartinCharcot)的指导下研究歇斯底里病和催眠术,他对催眠方法不满意,开始用“自由联想法”治疗病人,通过研究,他发现许多病症与病人童年经历有关,许多也与性有关。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出版《歇斯底里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诞生。1900年,弗洛伊德写成了《梦的解析》一书,并大体上构造起了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精神分析学派著作

《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学派1900年后,弗洛伊德周围开始陆续聚集了对精神分析感兴趣的人,其中包括阿德勒和荣格。1908年,在奥地利召开了第一次国际精神分析大会,1909年,弗洛伊德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并应美国克拉克大学校长邀请,去美国以《精神分析学五讲》为题作了演讲,这意味着正统心理学界开始正视精神分析理论。而弗洛伊德和所有弟子之间的关系,最后都因为对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分歧而决裂,其中荣格发展处以原型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成为“荣格心理学”。最终弗洛伊德的系统由女儿安娜·弗洛伊德继承。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

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主要是指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影响下,由弗洛伊德、荣格和弗莱等人创建的文艺思想。该理论与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有密切关系,呈现出跨学科的特征。主要见解

弗洛伊德:“升华说”、”俄狄浦斯情结”荣格:“原型论”诺斯洛普·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精神分析与原型批评文论的不足

医学的学理背景和研究文艺的目的之一是为佐证精神分析的某种理论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某些分析和探讨类似于临床诊断,这自然无形中削弱了文学艺术的魅力。更应注意到的是,他们的欲望转移和原型显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将复杂的艺术活动简单化了

本章关键词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

源出于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意为儿子生来即存在的对母亲的占有欲望,对父亲的嫉妒甚至怨恨。弗洛伊德借用这一概念,强调人的性本能的普遍性和根深蒂固,并认为这是人类罪恶感的来源,也是在多子女家庭中影响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升华(sublimation):

在物理学中,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弗洛伊德运用升华概念,指本能冲动以能被社会承认或者接受的方式转变。艺术想象具有升华的功能,能使羞于见人、难为社会所容的纯粹本能欲望以社会所允许的方式展示出来,使艺术家和欣赏者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宣泄和满足。本章关键词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unconscious):

指先天存在于每个人心灵中的深层无意识,具有集体性和普遍性,与个人经验无关。荣格强调,集体无意识决定着人类心理和精神运行的一般模式,是人类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型(archetype):原型观念在西方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宗教学、神学、哲学中都有相关思想。从词源学上看,“arche-”这一词头本身是“最初”、“起始”的意思。从荣格的表述看,它是指一种反应倾向或领悟模式。从弗莱的表述看,原型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或者结构、主题等。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文艺观

一、“力比多”的转移二、白日梦的升华三、精神紧张的消除四、艺术的永恒主题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出生于捷克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习,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此后长期从事精神病医疗与研究工作。被誉为可与马克思、爱因斯坦相媲美的犹太伟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一般以1913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主要用“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来解释人的心理活动,后期则提出“三重人格结构”说,使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理解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体系确立起来。在对精神病理现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注意到人类的潜意识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密切关联,力图以心理分析的方法阐释文学艺术,又希望用文学艺术去印证心理分析的相关理论。他的某些原创性见解,这些见解在后来的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中产生了极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代表作有《释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等一、“力比多”的转移

“力比多”是艺术创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

如果不考虑弗洛伊德所坚持的力比多的狭隘的生理性质的话,他对艺术创作的情感强度的强调是极为合理的。没有表达的欲望显然也就不会有创作,即便是勉为其难的创作,也会因为作品缺乏激情而流于平淡、苍白乏力。

艺术家对其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欲望体验极为丰富而深刻。当创作者的某种欲望被过度压抑,强烈要求释放时便会爆发出来,“变形”而表现为文艺作品。力比多作为一种动力性因素,需要释放,但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限制与压抑遂逐渐沉积成为潜意识。潜意识若在某一方向上受到压抑或者阻碍就会通过自我调节改变释放的渠道,弗洛伊德将其称为“转移”。一、“力比多”的转移与中国文艺理论史联系:

“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司马迁《太史公自述》

“贾谊不左迁失志,则文采不发”

——东汉桓谭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

——钟嵘《诗品·序》二、白日梦的升华潜意识——梦幻和艺术的根源

“解释梦有助于解释文学”“白日梦理论”

创作与游戏类似艺术家的创作不仅类似游戏,也是幻想世界的呈现“我们可以确定,一个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未得到满足的人才这样做。……每一个单一的幻想都是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意的现实的纠正”“创造出来的东西就是白日梦或幻想,它带着从激发它的情境和记忆中而来的踪迹。这样,过去、现在和将来便被串在一起,正如愿望贯穿之线”

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正类似于做白日梦

二、白日梦的升华白日梦不等于作品本身白日梦→艺术(需要升华)“懂得如何加工他的白日梦,以使它们失去任何个人的色彩,从而可为他人共同欣赏。他也知道怎样润饰它们,使那些不道德的根源不容易被人看出来”弗洛伊德所说的“升华”,是指“舍弃性的目标而转向其他种类较为高尚的社会目标,就是将潜意识的欲望以能得到社会承认、理解的方式的转变。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

《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玛佐夫兄弟》

经过了作家的升华,从而使这一为社会伦理所不容的主题以社会可以接受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二、白日梦的升华评价弗洛伊德关于艺术“升华”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他指出了个人体验与艺术体验的不同。个人体验是艺术的基础和来源,但是只有经过“伪装”和改造之后,粗粝的个人体验才能成为艺术。弗洛伊德的理论为人诟病,主要在于两点:

一、将欲望仅仅理解为性欲二、将艺术家比为做白日梦者、精神病患者

三、精神紧张的消除文艺作品的魅力

——欣赏者从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本能的满足

读者→作品←作者

“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而软化了他的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他通过纯形式的——亦即美学的——乐趣取悦于我们,这种乐趣他在表达自己的幻想时提供给我们。”

——【奥】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实际享受——精神紧张的消除“作家使我们开始能够享受自己的白日梦而不必自我责备或感到难为情”

——【奥】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艺术具有补偿现实的功能

想象中的痛苦体验之所以会产生快感,是因为我们是在“主动”体验而非被动承受。在主动体验中,我们要求“控制他人”的本能即“要求自主”的本能得到了满足。

四、艺术的永恒主题永恒主题——俄狄浦斯情结

在弗洛伊德看来,这一情结是人类罪恶感的来源,是宗教和道德的起因,也是“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这个主题往往经过“修饰、变化和伪装”而广泛见于许多作品。重要意义

第一:是文艺欣赏的前提和基础,是文艺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的魅力之源“他的命运能打动我们,只是因为它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命运”

第二:是理解作品和进行批评的关键哈姆雷特性格优柔寡断的关键原因在于他的叔父向他展示了他自己被压抑的“杀父娶母”的愿望,使他受到良心的谴责而迟疑不决。心理事实人类的脆弱性和依赖性、儿童发展阶段中特殊事件的构成性意义、人类对权威和父辈根深蒂固的忤逆心理《哈姆雷特》第二节荣格的文艺观

一、艺术本质:原型的象征性表述二、艺术功能:现代人精神的补偿三、艺术家:常态个人与集体人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曾任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及巴塞尔大学教授,又获牛津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颁授荣誉博士学位。荣格出生于瑞士,父亲是一个牧师,从小受家庭宗教气氛的影响,对宗教产生一定兴趣。1895-1990年,荣格在巴萨尔大学学习医学,随后在苏黎世布洛伊尔手下实习,1905年,任苏黎世大学精神病学讲师,后与弗洛伊德共同创立了一个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并任第一届主席,后因两人的学说产生分歧而决裂。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理论的片面性,但他的“集体人”也是抽象、朦胧、难以把握的,具有神秘性。代表作:《心理类型》、《心理学与文学》、《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等。一、艺术本质:原型的象征性表述

集体无意识通过原型表现人类最根本的需要→人格结构的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源于生命本能的性并不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相反,对于宗教、神话和艺术的精神需要要比“饮食男女”的本性欲求更为根本。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灵的源泉,但无法直接表现,需要借助原型原型与艺术关系密切创作过程“就在于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型意象,并对它加工造型精心制作,使之成为一部完整的作品。通过这种造型,艺术家把它翻译成了我们今天的语言,并因而使我们有可能找到一条道路以返回生命的最深的泉源”

——《荣格文集》冯川、苏克编译一、艺术本质:原型的象征性表述原型决定艺术在原型控制下,创作是非自主性和非个人性非自主性:艺术家好像是创作工具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非个人性:创作体验及构思过程的超个体的性质

非自主性和非个人性的根源——集体无意识相关知识

西方古典神学、宗教和哲学中,“原型”、“上帝形象”等被当成我们这个物质世界的精神本源。其中柏拉图和康德二人对荣格的影响最大,荣格“原型”理论的构建与柏拉图的“理式”及康德的“先验范畴”有密切关联。二、艺术功能:现代人精神的补偿艺术的功能——补偿和调节现代人的精神匮乏

“人类文化开创以来,智者、救星和救世主的原型意象就埋藏和蛰伏在人们的无意识中,一旦时代发生动乱,人类社会陷入严重的谬误,它就被重新唤醒。每当人们误入歧途,他们总感到需要一个向导、导师甚至医生。这类原型意象举不胜举,然而除非由于普遍观念的动摇,它们绝不可能被召唤出来,显现在人们的梦和艺术作品中。每当意识生活明显地具有片面性和某种虚伪倾向的时候,它们就被激活——甚至不妨说是‘本能地’被激活——并显现于人们的梦境和艺术家先知者们的幻觉中,这样也就恢复了这一时代的心理平衡。”艺术的社会意义——陶冶时代灵魂艺术史原型的象征性表述

→艺术与人类命运相连原型积淀了人类的精神力量艺术是对抗现实的手段倡导现代人要从由科学、技术和理性所构成的制式化生活中适当后退,重新获得真切的生命体验。三、艺术家:常态个人与集体人

作为艺术家的个人VS作为个人的艺术家

艺术家应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人”

艺术家是“客观的、无个性的”艺术家的非个人性

“一部艺术作品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某种超越个人的东西。……一部真正的艺术作品的特殊意义正在于:它避免了个人的局限并且超越于作者个人的考虑之外”

——冯川、苏克编译:《荣格文集》创作素材来源:心理性艺术和幻觉型艺术心理型艺术——情感体验、生活教训(容易理解)幻觉型艺术——集体性的“幻觉经验”

“幻觉代表着一种比人类的激情更深刻更难忘的体验”

深度思考:从创作实际来看,能否彻底否定个人性?第三节弗莱的文艺观

一、文学是一个自足系统二、文学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三、文学批评应拒绝价值判断诺斯洛普•弗莱

(NorthropFrye,1912—1991)加拿大文艺理论家,曾任教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主要著作有《批评的剖析》、《伟大的代码》、《神力的语言》等.弗莱是第一个真正将原型理论自觉运用于文学批评的学者。作为一位文学批评家,弗莱努力要证明的是“文学批评是一门自成一体但难以穷究的学科”他把心理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自觉运用到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去,建立了自己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体系,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理论界,这一理论曾一度与马克思主义文论和精神分析批评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为文学批评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一、文学是一个自足系统首先,文学自身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词语结构”

文学与历史的区分:

历史是以是否真实为标准文学是以幻想为基本特征

↓文学是一个完整自足、与外在因素无关的独立系统

其次,文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规律规律——原型(与神话模式相关)

原型是指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意象或者结构、主题等

自然→神话原型

→文学活动的范畴:神话、传奇、喜剧、悲剧、反讽

神话→文学原型

一、文学是一个自足系统弗莱文学自足观的评价一、原型批评理论形式主义特征的独特性

关注整体的文学艺术形式“大而全”的形式研究

二、原型批评理论追求形式主义有其特殊原因

强调文学的独立性强调文学批评的独立性“文学是无法教的”相关知识

文字结构的区分:描述模式、概念模式、意识形态模式和神话模式二、文学是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文学具有社会功能

文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要通过文学来实现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因此,弗莱认为文学“应有的位置”是“联结社会和它的首要关怀的中心交流纽带”

“首要关怀”“社会矛盾”

1、饮食及相关的人体需要

2、性的生活

3、财产

4、行动的自由文学与历史密不可分“与社会背景完全割裂的幻想作品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任何人的思想都无法如此超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

人类的追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焦虑三、文学批评应拒绝价值判断文学作为一个统一体,每篇具体的作品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要理解一部作品就必须把握一个与之相关的整体文学系统

例子:弥尔顿的悼亡挽歌《黎西达斯》

文学批评不是创作的附庸,而是一项独立于文学创作的活动

如果一个读者不了解相关牧歌的历史传统,以及构成“这首诗之背景的传统意念或观念的结构”,或若不了解“整个文学的系统内部,某些结构和文体的原理、某些叙述及形象的组合,以及某些传统手法及惯用语”,就会认为其离题太多。三、文学批评应拒绝价值判断

文学研究是一种“整体”研究

诗歌的传统一个诗人的整体创作诗人与其时代的关系建立科学、独立的批评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