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习题集答案(多选)按章节排序-_第1页
辅导习题集答案(多选)按章节排序-_第2页
辅导习题集答案(多选)按章节排序-_第3页
辅导习题集答案(多选)按章节排序-_第4页
辅导习题集答案(多选)按章节排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研究动物的、儿童的、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基础心理学总结的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对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的意义。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知情意和个性。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得到了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科学事实的证明;生理科学研究资料的证明;临床事实的证明;人民生活经验的证明。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活动。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心理支配人的行为、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心理学是社会科学、心理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应重视人自身的价值、要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把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心理活动的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心理学研究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神经元可分为感觉、运动、中间神经元。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又植物神经系统、一般不受意识的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情绪反应有密切的关系。脑干包括延脑、脑桥、中脑。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吃食物流口水、瞳孔在强光作用下收缩是无条件反射。(谈虎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巴甫洛夫发现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条件反射的抑制规律、神经过程的扩散和集中规律、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规律、动力定型。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外抑制、超限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工作,或在强烈刺激作用下出现的条件反射的掏现象叫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兴奋和抑制的相互作用所发生的相互诱导包括正诱导和负诱导、同时性诱导和相继性诱导。感觉的属性包括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韦伯定律说的是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可以用公式表示为△I/I=K。(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从亮处到暗处,开始看不到东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的现象属于感觉适应。(电灯灭了,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声音停止后,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萦绕。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同时对比现象、彩色对比。(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一样亮的灰分别放在白背景和黑背景上看起来明度不一样了、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视觉的适宜刺激是380纳米-780纳米的电磁波、光波。(5000赫兹的空气振动、1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乐音、噪声在听觉适宜刺激的范围内。16-20000HZ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它的分子能散布于空气当中,具有挥发性,有气味。因为味觉的感受器位于舌面和上颚等处,所以它的适宜刺激必须是能溶于液体的、有味道的。味蕾分布在舌面和上颚等处。皮肤感觉实际上包括痛觉、温觉、冷觉、触压和振动觉。皮肤表面的温度是皮肤不觉得热和凉的温度,叫生理零度。运动觉的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关节。内脏痛不同于皮肤痛表现在内脏痛的性质不清、定位不准、具有放射的性质。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痛觉比较容易适应、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程度。个体在痛觉感受性上的差异和一个人对疼痛的认识和态度、性格特点、意志力有关系。距离知觉产生的单眼有对象的重叠、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阴暗、阴影或运动视差、眼睛的调节作用。眼睛的调节作用是距离知觉的单眼线索、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距离知觉产生的双眼线索有双眼视轴的辐合作用、双眼视差。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的交替、一年四季的变化、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生物钟可以调节人的行为,给人估计时间提供依据。(电影、动画、霓虹灯的动感变化是依据似动现象的原理制作出来的。错觉的性质包括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视觉、听觉、不同感觉道的相互作用可以形成错觉。记忆是指信息输入到大脑,在大脑中储存,并从大脑中提取的过程;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加快的现象、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表象是过去感知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头脑中出现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表象具有积累感性知识、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为想象提供素材。三个记忆系统是以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瞬时记忆是以刺激物的形象、感觉后象的形式保持信息的。记忆广度就是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的条件是对识记的材料加以注意、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机械复述、精细复述。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广、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外延越广。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概念的内涵越深其外延越窄,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处延越窄。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概念的形成、概念的掌握。人工概念是人为制造出来供实验用的材料、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因为是模拟的自然概念,所以与实际生活中使用的概念有很大的距离。问题空间就是对问题解决情景的认识、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此伏彼起如何从初始状态过渡状态的认识。(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浮力发现了浮力定律、鲁班被带齿的丝毛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都是原型启发的例子。(把13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读成B,而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13、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等都是定势的表现。心理学家认为,通用的问题解决策略有算法策略、启发式策略。(循环子目标策略、逆向搜索策略、计划简化策略都属于启发式策略。言语的特点包括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参与言语活动的皮质部位包括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有意想象包括理想、空间、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的特点是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其内容指向于未来。意识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里,△波消失、出现类假于清醒状态下的高低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梦境开始出现。梦的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梦境的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分心、注意的分散。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所从事的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不能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社会需要包括求知、交往的需要。可以激发动机的因素有需要、情绪、诱因。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兴趣和爱好。兴趣的品质包括兴趣的广度、效能、稳定性。爱好是指向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情感相联系的、推动人努力学习和积极工作的有效动力。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力量强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得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情绪和情感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的、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有其外部表现形式、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言语表情表现在说话的音调、说话的速度、说话的节奏上。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适用于人。情感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的联系表现在情绪和情感是同心理现象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情绪代表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感通过情绪来表现。情绪和情感具有适应、动机、组织、信号。沙赫特的情绪理论叫情绪的认知理论、认为情绪是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决定作用。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动力性、强度、紧张度、激动度上。意志行动的特点是一种有目的的行动、一种受意识调节和支配的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表现出现的。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意志的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和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相反的品质是武断从事、受暗示性。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特性。能力是和完成某种活动相联系的个性心理特征、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智力是人的认知能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思维力等、的支柱和核心是思维力。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为能力是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方向、速度和巩固的程度、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素质包括一个人生来具有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神系统的构造和机能的特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和限度,而环境决定了在遗传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进度;遗传潜势好的人,环境对他的能力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大;遗传潜势差的人,环境对他的能力的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比较小。气质类型有体液说、体型说、血型说、激素说等学说。气质的特性表现在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上。气质特性的感受性和耐受性一般表现为感受性强耐受性弱、感受性弱耐受性强。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决定一个人智力的高低、会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构成态度的基本因素是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性。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显露出它们的不同侧面。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指的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社会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做出过关键的贡献,它们是孕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母体。1908年(社会学家罗斯、心理学家麦独孤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诞生。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体的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群体的决策行为等等。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的重要学术思潮包括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社会心理学中使用实证方法的两位先驱是特里普力特(N.Triplett莫德(W.Moede.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迅速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它们是研究领域拓宽,涉及人类行为的方方面面;开展了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向多元化发展,提出很多新的“小理论”来解释与预测行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价值吵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应遵循的主要伦理守则有在制定研究计划时,研究者应评估其道德可接受性;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者的措施;对被试者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者同意;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关于观察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然观察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提供“类别”及“数量”信息;参与观察时,由于身临其境,观察者可能获得较多的“内部”信息;采用参与观察法时,应尽量减少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相互作用造成的负面影响。为了接近被访谈者,使访谈顺利进行,应该注意着干净整洁、称呼恰如其分;自我介绍简洁明了,不卑不亢;发出邀请时应热情,语气应该肯定和正面;以适当方式消除被访者的紧张、戒备心理,有时应主动出示身份证等文件。访谈中提问的技巧有:开始交谈时应有寒暄之词以调节情境氛围;严格按访谈问卷的顺序以及原有问题提问;访谈时应与被访者保持交流,认真听、记,并适当给予被访者鼓励,但要避免诱导。应对拒绝的技巧包括:应有耐心、不要轻易放弃、搞清拒绝的原因。问卷法的两个主要特点是标准化程度高、收效快。问卷的构成成份包括:指导语、问题及其备答案、人口学记录、结束语。档案法的优点是对研究对象的心理干扰小、适用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适用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趋势研究。社会心理学理论的价值体现在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社会学习论看来,学习的机制主要有联想、强化、模仿。霍曼斯(1961社会交换论的基本观点体现在几个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命题上,这些命题包括有成功命题、价值命题、剥夺-满足命题、侵犯赞同命题。符号互动论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米德。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层次包括本我、自我、超我。关于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有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参照群体、学校、家庭、大众传播媒体。道德社会化包括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道德判断。教师的角色属于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表现型角色。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先赋角色、成就角色。角色扮演过程包含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自我的结构包括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关于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个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自尊需要包括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两方面。詹姆斯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社会知觉包括个体对自己、群体、他人的知觉。行为原因、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包括情绪、兴趣、动机、经验。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起引导、解释作用。图式的作用包括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和自我知觉、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影响记忆。由于信息出现的顺序不同而影响印象形成的现象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一般来说,近因效应容易出现在熟悉、亲密的人之间。在有限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刻板印象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会使人对某些群体的成员产生偏见、歧视。一般来说,中心品质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的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该模式认为,人们往往仅仅根据几个对个体意义大、重要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常用的印象管理策略包括隐藏自己与自我抬高、近社会常模管理自己、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个体归因时遵循的主要原则有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影响归因的因素包括: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观察位置、时间因素。在行为的内因与外因中均有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稳定性原因包括人格特征、能力、工作性质等。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的信息具有特异性、共同性、一致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将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刺激客体的原因。社会动机的功能包括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亲合的作用包括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避免窘境、使行为获得明确定向。影响亲合的因素主要有情境因素、情绪因素、出生顺序。亲合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密切关系,因此恐惧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焦虑越强烈,越会减少亲合倾向。关于一个人的抱负水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个体的抱负水平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以往成败经验影响抱负水平、个体的抱负水平与实际成就是有差异的。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家庭教养方式、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主要包括目标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大致包括社会控制的需要、对无能的。侵犯的构成包括伤害行为、侵犯动机、社会评价。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包括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到的预期惩罚强度呈线性关系、如果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则越小;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强度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侵犯的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罗伦茨。社会规范论用普遍规范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人类社会存在的普遍性的道德准则有交互性规范、社会责任规范。关于社交焦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嫉妒情绪的特点包括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羞耻的个体往往会感到沮丧、自卑、自我贬损、自我怀疑等,认为自己对事情无能为力。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内疚者往往有良心上和首先上的自我谴责,并试图做出努力,来弥补自己的过失。态度的特点包括内在性、稳定性、对象性。态度的成份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份、行为倾向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对象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价值观不具有直接的、具体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知功能。根据凯尔曼的观点,态度形成包括内化、服从、认同等阶段。传递者方面影响态度转变的主要因素有意图、威信、立场、吸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态度转变理论主要有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根据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中,如果三种关系从各方面看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如果三种关系中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关于认知失调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可以养活失调、个体关于自我、环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文化价值冲突是认知失调的原因之一。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新旧经验相悖、观念的矛盾。沟通的结构包括信息、反馈、通道等因素。通过对“小道消息”的研究发现,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集束式、流言式、偶然式等典型形式。正式沟通网络有链式、轮式、全通道式、Y式。按住处流动方向,沟通可分为平行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身体语言包括目光、面部表情、姿势、装饰。关于沟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际沟通是以视听沟通为主的沟通。背景是沟通发生时的情境。它影响沟通的每一要素,以及整个沟通过程。反馈使沟通成为一个双向的交互过程。在沟通使用的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词。人际关系的特点有直接性、情感性、个体性。一般来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要经过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自我暴露的程度大致可以分为隐私方面、态度、自我概念与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情趣爱好方面。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自我价值保护原则、相互性原则、平等性原则。人的基本人际需要包括有支配需要、包容需要。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的三维指的是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情感需要。根据群体整合原则,在群体分解时,要经过感情不和、失控、难于包容等阶段。互补对于人际吸引是重要的,互补的形式主要有需要的互补、社会角色的互补、人格特征的互补。人际互动主要的形式有合作、竞争。合作的基本条件有共识与规范、目标的一致、相互依赖的合作氛围。目标手段相互依赖理论的含义包括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积极的、肯定性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采取某种手段实现目标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与手段之间存在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不能达到目标或实现手段时,个体的目标和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从众的功能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从众行为的原因有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群体凝聚力。从众大致分为真从众、权宜从众、反从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个体自我评价越高,他的从众越少。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社会促进的效应有结伴效应、观众效应。社会情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被评价的焦虑减弱、责任意识降低。塔尔德的模仿律包括下降律、几何级数律、先内后外律。模仿的意义主要包括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模仿可以促进群体形成。社会感染的特点包括双向性、爆发性。社会感染大体可分为个体间的感染、大众传媒的感染、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社会交换论者将爱情发展大致划分为取样与评估、互惠、承诺、制度化。在斯坦伯格(R.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包括激情、承诺因素。婚姻的动机有经济、繁衍、爱情。夫妻之间的心理冲突包括需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夫妻的性差异、远离的“自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离婚的原因有结婚年龄较低的夫妻容易离婚;短时相识就结婚的夫妻,由于彼此不够了解,婚后发现双方共同点很少,容易离异;对性生活不满意的,容易离异;有婚前性经验的人容易离异,因为其倾向寻求婚外性生活。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性功能和生育功能、教育功能、感情交流功能。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形成、扩展、稳定、空巢等阶段。爱情与喜欢的区别主要在亲密、依恋、利他等方面。家庭结构的要素有家庭成员的数量、代际层次、夫妻数量。哈特菲尔德(E.Hatfield,1988把爱情分为两种,它们是伙伴爱、激情爱。发展心理学广义的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个体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包括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普遍性和差异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包括提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的关系、不同心理能是否存在关键期。横断研究的优点在于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使研究工作降低成本。横断研究的缺点在于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的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纵向研究的优点在于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连续变化的过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比较迅速的变化时期、比较容易发现心理发展中各事发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纵向研究的缺点在于样本少而且在追踪过程中容易流失样本、由于时间较长,会因环境变迁而出现某些新的变量、同一测量方法反复应用会导致重复效应、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时间。遗传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环境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包括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强调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下列观点中属于二因素论的有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加、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相乘、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是各自发挥作用的。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上挂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施太伦、吴伟士。下列观点中属于相互作用论的有在心理发展中,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图式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通过同化、顺应两种形式进行的。下列阶段中属于皮亚杰划分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有前运算阶段、后运算阶段。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泛灵论、自我中心的特征。自我中心是指认为所有人与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不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获得了守恒概念、思维具有可逆性、可以进行逻辑运算的特征。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凭借演绎推理等形式解决抽象问题。其认知活动达到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处于他律道德判断阶段的儿童具有进行道德判断时主要依据行为的特质后果、进行道德判断时不考虑行为者的主要动机、道德判断受儿童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三元交互决定论的三元是指环境影响、行为、人的内部因素。维果斯基认为低级心理机能转化到高级心理机能的标志有心时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新质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表现为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婴儿动作的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婴儿动作发展受生物成熟的程序化制约、婴儿动作发展受环境的影响、没有动作,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有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婴儿动作发展遵循的原则包括头尾原则、远近原则、大小原则。婴儿的主要动作是指手的抓握动作、独立行走。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重点包括五指分化、手眼协调。手的抓握动作发展的意义有抓握动作是婴儿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的表现、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开始操作工具,使动作具有间接性。独立行走的意义有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习惯化范式包括习惯化、去习惯化。婴儿直觉行动思维的主要特点包括直观性和行动性、间接性和概括性、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思维的狭隘性。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班杜拉。言语发展的后天学习理论的派别有强化说、社会学习说。不安全依恋就包括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哈特(S.Harter把婴儿自我意识发展划分为客体我两个阶段。母亲教养行为的衡量指标包括反应性、情绪性、社会性刺激。象征性游戏的特征有替代物与实物开关有某种相似性、具有想象的特点、具有概括性质。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有促进认知、体现创造性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体质。幼儿期语法结构的发展表现为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幼儿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从情境语向连续语发展。幼儿记忆的特点有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视觉复述、特征定位。儿童自我控制活动的类型包括运动抑制、情绪抑制、认知活动抑制、延迟满足。幼儿友谊多半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的活动、拥有有趣的玩具的基础上。同伴关系的作用有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促进了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有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对不同学科内容产生不同的兴趣。游戏因素在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小学阶段的儿童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表现在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并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在记忆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小学阶段的儿童主要的记忆策略有复述、组织。下列策略中属于记忆中的组织策略的有归类、系列化。费拉维尔把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分为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的策略的知识。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有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小学阶段的儿童掌握逻辑推理规则表现在类别体系化、序列化。童年期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加。整体性集合关系期的特点是儿童更注重朋友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儿童的班级团体意识更强。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有相互接近、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心理理论”是指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有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销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青春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享。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青春期的情绪变化特点有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青春期躁动。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硬抵抗、软抵抗、反抗的迁移。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包括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社会原因。青年期的一般特征有生理发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生活空间扩大、开始恋爱、结婚。成人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个体成熟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影响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因素有思维发展的抽象逻辑水平、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社会性需要和社会化的成熟水平。安托露丝提出的“人生护航舰”包括变化婚姻关系、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朋友关系。影响青年人工作或职业选择的因素主要有家庭因素、教育和智力水平、性别、人格。不同专业创造力的最佳年龄表现为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在中年期甚至老年期。中年期的人格变得较为成熟,具体表现为内省日趋明显、为人处世日趋圆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对于依靠体力和反应速度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开始下降、对于依靠认知技能的工作,中年期的工作绩效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准。中年人与朋友之间关系的特点表现为中年人朋友的数量要少于青年期、朋友之间的亲密程度要高于青年期。有关老年心理变化的主要观点有老年丧失期观、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观认为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老年期也在发展、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老年期记忆下降是因为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工作记忆容量变小。变态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精神异常体的比例较小、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始于公元前400年。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和发展“固著”、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包括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主-客观世界统一原则、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是指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感知综合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关于“感觉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感觉减退。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类型包括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不适感。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可以分为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能分为心因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下列描述中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是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下列表现中符合“思维奔逸”的主要表现是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加、思维联想速度加快、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思维松驰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有对荒唐结论坚信不移,不通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结论、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有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理无关、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关于“超价观念”,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它是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关于“注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有重要意义、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智能活动也需要注意的参与。“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主动要求治疗的特点。“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情感低落”的临床表现包括面带愁容、表情痛苦、有自杀企图和行为、喜欢独处。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协调性、不协调性。关于“强迫动作”,下列表述中正确是患者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摆脱,强迫洗手、强迫检查,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下列情况中符合“痴呆”的特点的是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下降或丧失、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是一组品质性障碍症候群、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一致。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自知力充分、社会功能相对良好、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强迫性行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关于疑病患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不相信他人解释、只信任专家的解释、各种检查的阴性结果方可消除疑虑。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易烦恼,易激惹、多梦易醒、入睡困难。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症、嗜睡症、睡行症、梦魇。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操作、体验、发展的标准去衡量。心理自控能力好的人,往往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情感表达恰如其分、行为自如,言语通畅。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心理正常的人。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心理健康的人。关于健康心理活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它涵盖着一切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的心理活动、它是围绕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我的正常功能。关于不健康心理活动,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不健康心理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状态。是那些偏离健康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是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负面作用的心理活动。躯体疾症患者一般的心理特点主要是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时间感觉发生变化、精神偏离正常状态。医院中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应包括医生诊治患者的身体疾病、医生应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医生如果出言不慎,可使一些有易受暗示、歇斯底里、神经官能症倾向的患者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造成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之间界限不清的原因有心理咨询活动从一开始就把精神病学中的“神经症”或“神经衰弱”的某些含混症状吸纳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咨询心理学没有认真进行过界定。咨询心理学自身,由于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所以咨询操作的着眼点也不统一。借鉴许又新对神经症分类的模式,我们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目的,主要包括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对心理健康问题深入研究。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咨询方案的制定和疗效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进行职业培训。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自然发展的预期”,包括心理不健康导致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下降。在三个月内,部分人有可能自行缓解。不良情绪和行为会泛化到其他类似对象。“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在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来自亲朋好友、援助机构、社会福利的支持。按“结构效度”的理论,促进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身体健康水平、社会变迁、人口学因素、个性心理特征。来访者要被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或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关于“心理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下列表述中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界定的是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关键问题是与神经症进行鉴别、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焦虑推动人格的发展。S.Freud强调本能和焦虑,他主张从神经衰弱里分出一个特殊的综合症,即焦虑神经症,它将焦虑分为道德性焦虑、客体性焦虑、神经性焦虑。下列表迏中符合H.Selye(1956对“应激”的理解的是是机体的一种状态,表现为特殊的综合征、是生物系统里的一种非特异性变化。关于“应激”一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是引起焦虑的各种外面刺激、是机体的一种状态、是外在环境与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A.Lewis(1967基于文献复习和临床实践,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焦虑情绪指向未来、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身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我们把焦虑情绪稍加归并和简化后,焦虑症状主要包括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伴有身体不适感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根据教材中的描述,烦恼与焦虑的不同在于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的后悔和对现状的不满。焦虑几乎完全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不论什么事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烦恼主要表现为对现状的不满。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精神创伤是异乎寻常的,也就是对几乎所有人都是创伤性的。事情发生后数星期至数月才起病,这种潜伏期是特征性的。称为精神创伤后迟发的焦虑障碍。关于“激越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地回忆起来。比惊恐发作持久的时间长。与惊恐障碍不同的一种精神状态。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两种精神病理状态,在诊断系统中对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主要包括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即使焦虑更明显、只要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抑郁症。知觉压力测评可以测评个体认为超出能力的事件、可以评估个人习惯性或慢性压力、可以预测早期健康问题。承受一般性压力并适应后,人们通常会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症状是沮丧、罪恶感、易激惹、注意力涣散。破坏性压力可以造成灾难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面对压力,个体通常会进行评估压力对自身的利、弊及程度,评估压力的性质,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对待压力的方式。认知系统对压力的控制作用是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控制和调节压力、个体认为自己能否自主地调整自己的适应行为。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中介系统的总体功能,是由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决定的、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增益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咨询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形成之前,高尔顿、卡特尔、比奈-西蒙的开创性工作,为咨询心理学准备了前提学术条件。第一次提出“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属于韦特默对咨询心理学的贡献。在以下内容中,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帮助个人与环境的协调、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最初确定的咨询心理学的三个贡献。作为最初临床心理学发展的条件和促进因素,心理测验的研究、个体差异的研究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以下内容中,帮助那些连最基本、最低适应状态都已丧失的心理不适应者、促进特定社会集团的每一个人,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属于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关于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的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及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员、心理咨询师理应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具体内涵指的是咨询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心理问题、帮助求助者解除的问题指的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采纳各种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采用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属于狭义的心理咨询概念。教材中推荐的心理治疗的操作性定义,认为心理治疗包含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行为问题进行矫治、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问题进行矫治的过程。中国临床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求助者需要解决问题的必须、咨询师的技术和手段、治疗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心理咨询应明确的三个问题。(操作方式相同、使用方法一致、操作规范相同不属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同点。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心理咨询是协助解决、心理治疗是问题矫治。善于利用个人经验去推理、善于把握整体观念不符合心理咨询的唯物主义观点。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具有整体观念、透过关系把握本质等普遍联系的观点。下列说法中属于咨询师需要遵循的心身一体的观点的是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心理和生理互为因果、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倾向、生理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咨询师职责限制的内涵涉及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任务限于心理问题本身等内容。咨询目标的确定不是任意的、咨询目标应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属于咨询师咨询目标限制的内涵。(考察个人史原因、个人史与症状之间的逻辑关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对于求助者要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考察属于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内容。心理咨询师应该遵循的中立性态度,指的是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用“理解”一词表达中立性态度的意义在于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应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理解”既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理解”一词是中立态度最恰当的表达词。(对求助者负责、特殊情况可以考试转诊的做法,符合心理咨询师“有强烈的责任心”的素质要求。对心理咨询师“自我平衡能力”的素质要求,其内涵包括(有能力调节自身不良情绪、在咨询关系以外解决自身冲突、在日常生活中基本能够情绪稳定、自我平衡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的贡献在于翻译出版了《青年期心理学》、采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关于综合快速疗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参与者有丁瓒、伍正谊、李心天等。(咨询已经开始职业化、心理咨询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得到社会认可、对心理咨询的需求与咨询力量存在差距属于目前中国心理咨询业具备的特点。评估心理咨询职业社会价值的指标应包括支撑该职业行为的学科理论和操作程序是否科学、该职业的管、属务体系是顾客达到标准化水平、操业人员的能力是否达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过失心理学”、“性学三论”、“梦”、“神经症通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本我代表追求生物本能欲望的结构、遵循快乐原则、毫无约束地寻求快感属于本我的特征。弗洛伊德学说认为,自我的概念意味着按着现实原则而起作用的人格结构、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自我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超我的概念意味着超我是代表良好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超我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教育的影响。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的动力观点的是力比多不是个体惟一的心理动力、个体保存和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成为心理动力。下列说法中符合精神分析的适应观点的是个体常常不惜改变本我能量的存在或表达的模式,以求得到变相满足;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道德性焦虑;正常人也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由于个体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而产生的;源于自我随本我的欲望压力和现实要求的双重压力;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压制、力比多不属于自身防御机制的形式。下列说法中属于认识领悟疗法的理论范围的是引导个体认识到心理发停滞在某一阶段、笑话百出导求助者认识滞留的心理和行为与现在阶段不相容、认识领悟疗法又称为中国精神分析疗法。下列说法中符合刺激-反应模式的理论观点的是可以用公式R=f(S来表示,不必考虑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间过程。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关于行为主义的理论认为,B=f(S.A的公式,其中R为反应,S为中间变量;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模仿学习理论、人类可替代学习的观点。关于替代学习的概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人类不可预见行为结果,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替代学习属于经典行为主义理论观点。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法、自我管理技术、厌恶疗法。(用客观的操作性术语描述治疗程度、依据实验研究,从中引申出假设和治疗技术属于行为治疗技术的特点。关于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鈊理学观点的差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认知心理学认为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重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内部加工过程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认知心理学认为应该探索内部加工过程。关于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中间经过以往经验和人格结构的折射、认知可激活情绪系统和运动系统。关于人本主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立场或观点与存在主义哲学紧密相连、把实验心理学排除在外。人性心理学认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质的规定性、三种基本属性的辩证统一体符合人性的概念。关于人性心理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主要说明心理、脑和社会这三者的关系、由郭念锋首次提出。心理咨询过程应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尚未解决的内部冲突、意识到内外世界的相互作用以及人的积极适应能力,才能帮助人们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心理咨询过程应该帮助求助者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才能帮助人们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的观念、让求助者学会评估自己的思维观念是否合理、帮助求助者意识到他们陷入困境的原因主要来自自身认识,才能帮助人们纠正不合理的欲望和错误的观念。心理咨询过程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生存的真实意义仅仅是此时、此地,对于生活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永远面对,才能帮助人们面对现实。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不同反应方式各有各的用途;保持理性,才能有条不紊;接纳七情六欲,才有生活质量。心理咨询应该让求助者意识到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发展新的有效行为、把握建立合理模式的最佳时机,才能帮助人们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摄入性谈话与纪录、观察与记录、实验室纪录、心理测量、问卷调查属于心理咨询中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心理咨询中所需资料的主要内容包括目前生活、学习、状况;心理冲突的性质和强烈程度;家庭健康史。关于心理咨询对于资料的分析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排序就是按出现时间将所有资料排序、将与症状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造成问题的主因和诱因。(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教师的错误对待、家长的一好百好的观念是少年期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由于社会交往减少而产生孤独感、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老年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离开工作岗位而生活单调是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结婚动机、恋爱过度情绪化、角色适应、心理相容是影响婚后夫妻关系的主要因素。人类性的生物因素的概念,指的是人类的性有遗传特性、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性的生物因素是人类性活动的基础的特点。人类“性”之功能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能满足人的生殖需要、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性道德的主要功能作用体现在社会通过性道德对性行为实行“软”控制、通过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压力,以约束不良性行为、引导社会人群在性行为方面,更加人性化、文明化。性道德标准的双重性表现在理想期待与现实行为的脱节、对男女的性行为道德评判不一致。(性行为应在婚姻内进行、性行为应是双方爱情的表达符合现代性道德严肃性的内涵。现代平等性道德的内涵包括性交过程双方自愿、性交中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少年期的性道德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道德基础教育;提倡男女有别,尊重女性。越过性道德范畴触犯法律时给以惩治、对当事人进行性法律教育和咨询、说明性侵犯的违法性质属于少年期的性法律咨询的主要内容。少年期的性心理知识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强成人的性知识、改进成人的性教育状况、帮助少年意识到两性差别和两性关系。(在性的方面已无能为力、一滴精液相当于四十滴血、老年无性属于老年性生活认知偏差的主要表现。(认知偏差、兴趣下降、人际关系问题、对衰老的恐惧是影响老年性生活的心理因素。性动机偏离的主要类型包括泄欲动机、生育动机和交易动机、享乐动机。三级心理诊断技能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不应有的仪态是服饰入时、坐姿随意。初诊接待时不正确的询问方式是:你有什么样问题需要解决,说吧;您能否告诉我到底出了什么事吗;您找我空间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初诊接待中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咨询时不正确的描述是没有必要告知对方什么是心理咨询;求助者不必了解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按照对方的要求解决问题。心理咨询中对于保密原则的把握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员时刻保守求助者的秘密;求助者的所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初诊接待时应该正确把握的内容是避免紧张情绪、避免使用方言、严守保密原则。摄入性谈话时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依上级咨询师诊断的结果进行谈话、根据临床诊断的结果分析进行谈话、依咨询员主动提出的内容进行谈话。确定提问方式时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一般应该使用封闭式提问、绝对不应使用封闭式提问。在摄入性谈话中对倾听的理解正确的是全神贯注地倾听、不随便打断谈话。控制谈话方向应把握的要点中不正确的是应该按照求助者的意愿来进行、运用技巧随心所欲地转换话题、控制会谈内容对咨询员最重要。对谈话法的理解正确的是一旦开始进入会谈就应该将谈话维持下去。只有持非评判性态度才能使对方无所顾忌。对中立性态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对其情绪和行为效应采取肯定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后果采取保留态度、对其情绪和行为的规律性给予保留。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测验的种类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态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的谈话是治疗性谈话、内容涉及健康人某些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可能是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缺乏理解;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谈话中不恰当提问的表现形式不包括:间接性询问、开放性询问。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避免提问失误,绝对不能扭转对方谈话内容;保持中立性态度,但必要时使用批评性语言。使用心理测验时不正确的做法是不必说明进行测验和选择某测量手段的原因、必要时不必征得上级咨询师的同意即可施测。一般资料的整理包括求助者的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工作记录。个人成长史资料的整理包括围产期母亲身体状况、家庭教养的方式如何、婚姻是否受到过挫折、目前对既往事件的评价。求助者目前状态的整理不包括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验证临床资料的可靠性时采用的方法一般是补充提问、测验资料、亲友资料。整理归纳临床资料时应考虑的因素是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的情况;求助者人际、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条件、他人对求助者印象和治疗情况的评价;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因素可能是过分随意的交谈可能形成暗示、咨询师的倾向性可能形成暗示、收集资料者也是后来的决策者、不能依情况灵活做出交谈计划。不同职业对资料的理解正确的是临床医生从来访者是否有病的角度看问题、行为主席者从学习和认知障碍的角度看问题、生态学者从生长环境失去平衡的角度看问题、非专业观察者常从自然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了解求助者既往史的内容应该包括医疗机构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疗效情况、到医院就诊的原因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对以往心理咨询的效果进行正确评价。对心理与行为问题关键点的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该因素随着形式的改变,其本身性质也改变;它是个别临床表现的原因或与表现有联系。对判断病与非病的原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背离一条原则不能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背离两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背离三条原则者才可定为可疑精神病症状。对症状自知力的理解不正确的是求助者出现某些思维障碍和行为的异常,说明自知力丧失;求助者能认识自己异常但不能做出解释,说明自知力完整;求助者能认识问题存在但不能分析原因,说明自知力完整。对心理咨询范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心理咨询师应给予对方承诺以求得信任;咨询师不包揽一切,但可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心理有关系的问题都应该妥善的解决。对初步印象不正确的理解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行为问题的病因种类形成大致判断。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是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判断心理诊断是否具有科学性的依据是任何单项测定均应该有可以比较的常模、诊断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对心理诊断目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寻求人类总体或某一群体的共同心理规律。与心理诊断概念不符合的是内延方面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应限制在临床心理学范围内。对一般心理问题的理解正确的是问题内容尚未泛化、咨询效果一般较好、反应强度不太剧烈、人格没有明显异常。判断严重心理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求助者是否经历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内心的冲突是否属于道德性质、心身及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存在着器质性的病变基础。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包括如实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信息、要按共同商订的时间表进行心理咨询。对释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使用释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对中断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直接建议转换话题。对引导概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谈话中应把握的要点是征得求助者同意后可做笔录、谈话信息依靠临场记忆整理、交谈中一般不做笔录和录音。对不恰当提问带来的消极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可减少双方共同探索的主动性、可产生不准确信息而延误确诊。使用摄入性谈话时不正确的做法是对方自我探索过多、谈话内容过于具体。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中不正确的是可把思维障碍的症状加以讨论、能够改变求助者的个性和态度。使用心理测验时把握不正确的是为深入了解对方应尽量多做心理测验、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不一定只为诊断、特殊情况下可打破操作规定实施测验、有时依据心理测验结果可以给出诊断。确定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的原则不包括求助者家属提供的资料最有可靠性和真实性、咨询师凭借经验可以对初期资料做定性分析、求助者提供的资料不能作为分析问题的依据。对求医行为的理解正确的是神经症者常常有强烈的求治愿望、神经症儿童反复向家长诉说痛苦、重性精神病的患者很少主动求医。对统一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人的行为只要在量与质方面和外部刺激保持一致,则必然正常、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形式和内容上必与客观环境一致、人的精神或行为只要与外界环境失去统一,必然不能被人理解。心理过程的内在协调一致是区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的标准之一、正常人群与异常人群的标准之一。对个性相对稳定性原则的理解正确的是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在存在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改变。心理咨询技能第二章对咨询关系的重要影响主要来自咨询师、求助者等方面。正确的咨询态度的五种要素中包括尊重、热情、积极关注、共情。正确的咨询态度强调对求助者的尊重,尊重的含义是对求助者价值观的接纳、对求助者现状的关注、对求助者内心体验的关心。尊重求助者,意味着对求助者充分的信任、一视同仁、以礼相待。“完整地接纳”的含义是与持不同价值观的求助者平等交流、接受求助者光明面和消极面。尊重与真诚的关系是尊重以真诚为基础;真诚相待,是尊重对方的表现。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四种常见看法中包括深信求助者有足够的内在潜力去面对挑战;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是能力有限,需要外界帮助;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琐事,但是无法独立地做出重大抉择;认为人的自然倾向是消极堕落的。热情与尊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热情与求助者的距离更近些、热情要体现在咨询全过程。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热情可以体现在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耐心倾听求助者叙述、咨询时不厌其烦、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咨询师的真诚,体现在以“真正的我”出现,真实可信地置身于咨询关系之中、不把咨询过程看成例行公事。真诚在咨询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使求助者感到被接纳、被信任、可以使求助者感到安全。表达真诚时需要注意的是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真诚不是自我发泄、真诚应当实事求是、表达真诚应当适度。“真诚不等于说实话”的理解正确的是表达真诚并非有啥说啥、表达真诚要对求助者有利、表达真诚可以采用非言语行为、表达真诚可以用假话。共情的同义词是同理心、通情达理、神入、同感心。共情的三个具体含义是指咨询师借助于求助者的言行,体验对方的内心世界;咨询师借助于知识经验,把握对方体验与其人格之间的联系;咨询师要运用技巧将自己的共情传达给求助者。共情在咨询活动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材料、可使求助者感到被理解、被接纳;可以促进求助者自我表达、可以促进双方更深入的交流。缺乏共情容易造成的咨询后果是求助者感到失望、求助者停止自我探索。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的注意事项是咨询师应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咨询师应检验自己是否达到共情、表达共情要考虑对方的特点和文化背景。积极关注的临床意义主要在于有助于建立咨询关系、促进咨询双方彼此了解、本身具有咨询效果。积极关注的注意事项是避免对求助者过分乐观、避免对求助者过分消极、应建立在求助者的客观实际之上、应贯穿咨询全过程。收集求助者资料时围绕的七个问题中包括who、what、why、how。选择与求助者谈话方式时应当考虑的求助者自身因素包括年龄、性格、文化特征。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往往是最困扰自己、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优先解决的求助者问题时,应当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具体、可行、可以评估。心理咨询的终极目标是激发求助者的潜能、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和发展、完善求助者的人格。咨询的终极目标与具体目标的关系是从终极目标着眼,从具体目标着手;从具体目标着手,实现终极目标。关于确定咨询目标时的常见错误观念包括咨询师应当保持完全中立态度;将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将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关于不同咨询流派的咨询目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人本主义学派强调求助者自我实现、行为主义学派帮助求助者消除适应不良行为。教材中划分的心理咨询基本阶段包括诊断阶段、咨询阶段、巩固阶段。教材中阐述的心理咨询三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诊断阶段包括收集信息,做出诊断;诊断阶段以怨报德确立咨询目标;咨询阶段重点在于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阶段是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制定心理咨询方案的作用在于可以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目标、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便于总结经验教训。心理咨询方案应当包括咨询的目标、双方的责权利、咨询的设置。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责任是向咨询师提供真实资料、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权利是了解咨询师执业资格、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可以提出转介咨询。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求助者的义务是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尊重咨询师、遵守咨询方案。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责任是遵守职业首先和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权利是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选择合适的求助者。咨询方案中需要明确的咨询师的义务是向求助者出示营业执照;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遵守和执行咨询方案。心理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一般是每周1-2次,每次50分钟。八种参与性技术中包括情感反应、内容反应。关于倾听技术,正确的做法是认真有兴趣地听;不做价值评判;不仅用耳,更要用心。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急于下结论、轻视求助者的问题、干扰或转移求助者的话题。将咨询技巧用于实践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有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开放式询问常用的是什么、如何、为什么?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用“什么”询问事实、资料;用“如何”询问事件过程;用“为什么”探讨原因;用“能不能”促使求助者自我剖析。封闭式询问常常用于澄清事实、获取重点。封闭式询问常用的是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有没有。鼓励技术中常用的是嗯、讲下去、还有吗?鼓励技术的功能在于引导求助者谈话朝着一个方向深入;促进会谈继续下去。内容反应技术是指把求助者的主要言谈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将求助者的思想认识加以整理,反馈给求助者。实施内容反应技术时,要注意选择求助者的实质性谈话内容;最好引用求助者谈话中最有代表性的词语;尽量以简明的方式反馈求助者的思想。情感反应技术并非指咨询师对求助者的言谈内容反馈、咨询师将自己的情绪告诉求助者、咨询师与求助者专门谈论情绪问题。情感反应技术的实施方法是将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反馈给求助者、可以与内容反应同时进行。具体化技术是指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讲明模糊不清的思想观点、澄清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实施具体化技术,主要处理以下问题模糊、过分概括、概念不清的情况。参与性概述的使用时机是一次面谈结束前、一个咨询阶段完成时、一般情况下、随时需要时。理解非言语行为要注意正确把握非言语行为的各种含义、全面观察非言语行为、应把动作群放到某种情境中来了解、应关注言语内容与非言语内容的不一致。八种影响性技术中包括面质、解释、情感表达。面技技术亦称质疑、对峙、正视现实。咨询师可以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