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1.gif)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2.gif)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3.gif)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4.gif)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4fcd019e3246be32c27aac782d36466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
3.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5.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
3.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地面积大于海洋(没有一个半球是这样),而在于它的陆地面积超过任何一个半球;水半球的特点,也不在于它的海洋面积大于陆地(任何一个半球都是如此),而在于它的海洋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据国际水道测量局的材料,全世界共有54
4.什么是海岸带?说明其组成部分是如何界定的。
7.简述大陆漂移、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的内在联系与主要区别。(Pangaea),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而成为现今的太平洋。大陆
2.简述海水的主要热学与力学性质,它们与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关系如何?
耳每摄氏度(记为
为海水的比体积(单位体积的质量),在海洋学中习称比容。、海水的热膨胀系数比纯水的大,且随温度、盐度和
(3-7)(一)压缩性
(二)绝热变化
用开尔文每米(K/m)或摄氏度每米(℃/m)表示。它也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可通过(三)位温海洋中某一深度(压力为
则该深度海水的位温=t-△t。(一)比蒸发潜热
近,可只考虑温度的影响。其计算方法有许多经验公式,迪特里希(Dietrich,1980)给L=(2502.9-2.720t)×10
(二)饱和水汽压与海面上水汽的饱和差(相对于表面水温的饱和水汽压与现场实际水汽压之差)成比例,
类似热量的传导,海洋中的盐量(浓度)也能扩散传输。同样也有分子盐扩散和涡动盐扩
左右。盐扩散率表达式的形式与式(3—10)的形式相对应。另外,海水的动量传输的表达式,也与式(3—10)具有相似的形式。人们关心的是海水的冰点随温度的变化。Doherty
(3—11)
为海水的深度(m)。在上述基础上,Millero
的单位为帕(Pa)。
时,两者的对应温度皆为-1.33℃,当盐度再增大时,t
(一)海水的粘滞性:相邻两层海水作相对运动时,由于水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或者海水块体的随机运动(湍流),在两层海水之间便有动量传递,从而产生切应力。(二)海水的渗透压:果在海水与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渗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但盐分(三)海水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自由表面上,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形成的合力,使自(一)海水的粘滞性当相邻两层海水作相对运动时,由于水分子的不规则运动或者海水块体的随机运动(湍流),在两层海水之间便有动量传递,从而产生切应力。
称为动力学粘滞系数(粘度,
(二)海水的渗透压
(三)海水的表面张力3.何谓海水的位温?有何实用价值?
5.海水结冰与淡水结冰的过程有何不同?为什么?
时,结冰情况与淡水相同;
时(海水盐度通常如此),海水冰点高于最大密度温度,因此,即使海
9.简述世界大洋中温度、盐度和密度的空间分布基本特征。13.何为海洋水团?它和水型、水系有什么关系?水团的定义是:“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水型(watertype):通常它是指温盐度均匀,在温—盐图解上仅用一个单点表示的水体。水系(watersystem)
大陆径流影响较小的)高盐水团的集合。
1.海水的组成为什么有恒定性?
-6
2.溶于海水的气体成分,如氧、氮及惰性气体等。
4.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属于营养元素者。5.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腐殖质、叶绿素等。海水的更新时间在温跃层(平均
3.海水的
值:约为
1.简述海流的定义、形成原因及表示方法。
描述海水运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拉格朗日方法,一是欧拉方法。2.引起海水运动的力有哪些?另一类是由于海水运动后所派生出来的力,如地转偏向力(CoriolisForce,亦称为科氏力)、摩擦力等。8.海水运动方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上单位质量海水所受到作用力的合力。显然,只要给出这些力,应用式(5—2)便可了解11.何谓地转流? 若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则这种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称为地转流。27.何谓大洋中尺度涡?大洋中尺度涡(mesoscaleeddies)
总的大洋环流之中,且以(1~5)×10
的速度移动着,这些流涡称为“中尺度涡”
1.海洋中的波动现象是怎样形成的?波浪分类可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的称谓。例如,按相对水深(水深与波长之比,即
2.小振幅重力波剖面方程中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取右手直角坐标系,z
方向上传播,则波剖面方程ζ=αsin(kx-σt)
=kgtanh(kh)=kgtanh(2πh/λ)
由式(6-1)可见,当(kx-σt)=π/2
8.风浪和涌浪是怎样形成的?各有什么特征?风浪是指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则指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
1.什么叫潮汐现象?3.什么叫平太阳日和平太阴日?
叫做一平太阴日,而
平太阴日=24.8412
4.什么叫做引潮力?引潮力的分布有什么特征?
引潮力: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5.试述潮汐静力理论的基本思想。引潮力作用下产生潮汐过程的理论,即潮汐静力理论(或称平衡潮理论)。(1)地球为一个圆球,其表面完全被等深的海水所覆盖,不考虑陆地的存在;(2)海水没有粘滞性,也没有惯性,海面能随时与等势面重叠;(3)海水不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就是说,考虑引潮力后的海面变成了椭球形,称之为潮汐椭球,并且它的长轴恒指向月固定点发生周期性的涨落而形成潮汐,这就是平衡潮理论的基本思想。第八章??大气与海洋8.什么是台风?它的基本结构如何?
1000km,铅直范围一般到对流层顶。台风中心气压值(即风暴强度)一般在
在地面天气图上等压线表现为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对称的、气压梯度极大的闭合低气压
13m/s,云墙附近是风雨最剧烈的地区,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常常发生在这里。台风云墙到9.什么是
ENSO?它对气候变化有什么影响?
在正常情况下,赤道大气中存在一个东西向的沃克(Walker)环流,这是叠加在纬向
这些区域的对流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银海棗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薄荷叶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寄卖合同书范本:收藏品寄售代理服务协议
- 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创新与发展机会
- 2025年中国汽车空调器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2025年度建筑行业施工人员意外伤害及医疗保险合同
- 2025年度交通应急物资储备与供应合同
- 午托部申请书
- 2025年度国有企业股份登记托管与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协议
- 2025-2031年中国调脂用药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范文及导写(解读+素材+范文)课件版
- 模块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联合作战
- 生理产科学-正常分娩期的护理(助产学课件)
- 煤场用车辆倒运煤的方案
- PPK计算模板完整版
- 居民自建房经营业态不超过三种承诺书
- 河南省陕州区王家后乡滹沱铝土矿矿产资源开采与生态修复方案
-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解读
- 最常用汉字5000个
- 《了凡四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