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班歌唱活动教案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活动目标:1.在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古诗《咏柳》等。2.借助教师动作暗示感知乐曲中的附点并理解古诗内容。3.体验用新诗为乐曲填词的快乐。活动准备:.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等。.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女驸马》vcd选段及伴奏带。活动过程:.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看vcd画面,欣赏《女驸马》选段,初步感知旋律。师:音乐是一段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再次欣赏,进一步熟悉旋律。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4.听伴奏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师:你们发现这句歌词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什么诗也是一句七个字。6.再次倾听教师演唱,并随教师做动作。师:你们听我唱《咏柳》的时候,在哪个字是有点拐弯的,拐弯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7.跟随教师听琴声念歌词并做动作,体验乐曲中“附点”部分。师: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8.教师带领幼儿听琴歌唱。9.在教师引导下替换歌词,并听音乐随节奏做动作默念歌词。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我们一起不发出声音跟着琴声在心里念。10随教师用新诗演唱。11.幼儿散点站立,独立用新诗演唱。师:你们还想唱什么七言诗?你们自己能唱吗?如果不记得,你们怎么办?12.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男生”动作。师:刚才我们做的动作都是旦角的动作,黄梅戏中男生动作和女生不一样,他的手是虎掌,脚是靠步,手指是剑指。大班歌唱活动教案2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能用画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随着音乐有节奏地说唱。2.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分析:首先,我定位了活动目标,根据“知”、“情”、“能”三维目标,在教参的目标参考下,我增添了“能用画的方法理解歌词内容”,旨在尝试利用多种学习通道,帮助孩子学习记忆歌词。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歌曲图谱(2)扮演老奶奶的头巾、围兜、菜篮一个;画笔、白纸人手一份(3)音乐《买菜》2.经验准备:幼儿玩过角色游戏“菜市场”,初步认识各种蔬菜。3.环境创设:利用歌词中的蔬菜实物或图片布置菜市场的情境。分析:为幼儿创设“菜市场”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幼儿兴趣,提高表现力。活动过程一、趣味练声1.大口吹气(像吹气球)2.大声笑“哈哈哈哈哈”3.拖长音,喊“喂~买~菜~咯”分析:以往,很多孩子总喜欢大声喊叫,扯着嗓子唱,这对孩子的声带和喉咙都是很不利的。而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游戏的形式开展的,趣味练声就是其中一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练习发声。二、以“逛菜市场”谈话导入活动,引发兴趣。师:小朋友们有没有逛过菜市场?老师今天带你去逛逛菜市场吧!看看菜市场里面有什么菜?播放歌曲《买菜》教师带领幼儿逛菜市场。师:你知道菜市场里都有什么菜?师:青菜是什么样子的?西红柿呢?分析:利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引导幼儿再现生活情境,在逛市场中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蔬菜,引发幼儿兴趣。三、欣赏歌曲,学习歌曲。1.师完整地范唱一遍歌曲,幼儿欣赏。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记忆歌词。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名就叫《买菜》,你们要认真听,歌曲里面唱的是什么?师:我和谁去买菜?师: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教师边按节奏念。师:很棒,还有没有小朋友听到歌曲里还唱了什么?分析:第一遍欣赏,幼儿对歌词还比较模糊。师:那我们再听一遍歌曲,听听歌曲里还唱了什么菜?歌曲里是怎么说这些菜的?3.第二遍欣赏,引导用画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记忆歌词。师再次示范唱歌曲师:小朋友们仔细听,歌曲里面还唱了什么?这些空白的地方怎么办?如果我们用画的方法能不能更快记住呢?试试看?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听边用画笔在自己凳子上的白纸上画空白部分。师:歌曲里还有什么菜?是怎么说这些菜的?(请举手幼儿4~5个回答)师:鸡蛋,它是怎么样子的?鸡蛋圆溜溜啊(贴图谱,按节奏念)师:我们知道饮食要注意荤素搭配,那除了这些素菜外,还有什么肉类荤菜?师:鱼儿蹦蹦跳啊(贴图谱)还有什么肉类?母鸡算不算呢?师:母鸡咯咯叫啊师:奶奶买了这么多菜,实在是提不动了,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嗨。(贴图谱)分析:启发幼儿回忆歌词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一一出示相应图谱贴在相应位置上,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歌词顺序。4.所有图片都出来后,师带着幼儿完整演唱歌曲。阅读图谱,引导幼儿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是用唱的,哪些地方是用说的?并引导幼儿学学说唱部分的歌词。师:哇,我和奶奶买了真多菜,我们一起来看看。师边指图谱,边完整唱一遍歌词。师:有没有小朋友发现,今天唱的歌曲跟平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有些唱有些读的。(若不知,提醒,你们看看老师这一句是怎么唱的?是用唱的还是用念的?白话部分引导幼儿跟着一起来念,可以结合拍手打节奏。教师完整地按节奏来念一遍,幼儿看图谱按歌词的旋律节奏朗诵歌词,重点练习唱与说歌词的衔接。师:我们跟着节奏,跟着钢琴声,用好听的声音念一遍。师指图谱和幼儿一起念一遍。师:很棒,现在我们要挑战了,能不能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遍。(完整地唱两遍)师幼一起完整的唱一遍歌曲。四、尝试多种形式学唱歌曲。1.用“藏图”的方法,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歌词。师:我们现在玩一个小游戏,老师待会儿会把一些图片藏起来,你还能继续唱出来吗?当然游戏会越来越难,图片会越来越少,看看哪些小朋友能坚持到最后的?准备好挑战了吗?师小结:有的小朋友习惯看着图片唱,可是最后所有图片都被藏起来了,你们不用图片也能唱出来了,这说明图片已经印到你们脑子里了,以后你们学习别的本领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分析:这个藏图的环节,也是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在前面一一呈现了所有图谱后,现在开始一一藏起来。如果藏起来,没有了图片的提示,幼儿还能完整将歌词演唱出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2.接唱游戏,引导幼儿用接唱的方式与同伴合作演唱歌曲。幼儿学会演唱后,按照课前的分组,幼儿分两组,尝试合作接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提醒幼儿要接的流畅,跟的上节奏。师:小朋友,接下来我们又要玩接唱游戏了。小朋友们看到图谱上的标签了吗?待会我右边的小朋友是红队组,左边的小朋友是蓝队组,红队的小朋友唱红色标签的,蓝队的小朋友唱蓝色标签的部分。第二遍交换对组,红队变蓝队。蓝队变红队。唱一遍。分析:接唱游戏,一方面可以帮助提高幼儿竞争意识,比比哪组的小朋友唱得更好,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幼儿适当休息,不会唱得太累。又能更好得表演歌曲,又有游戏性,孩子比较喜欢。3.师幼共同表演唱,出场结束活动。教师扮演老奶奶,幼儿提着篮子模仿买菜,和老奶奶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唱。教师注意鼓励幼儿跟着音乐自主添加动作,大胆表现,充分感受音乐带来的欢愉感。师:现在我来扮演老奶奶,我们去逛菜市场咯。你们的小篮子提好了吗?准备买菜去咯。一排排的小朋友跟好来,第一排的小朋友先走,“今天的天气”大班歌唱活动教案3活动目标:1、能模拟"小茶壶"水烧开时"呼呼"声,进行上行发声练习;同时模拟"小茶壶"倒水时"噜噜"声,进行下行发声练习;为歌唱活动做准备。2、愿意用造型表现小茶壶的可爱,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并能大方的演唱。活动准备:1、水壶图一张(壶盖能打开),杯子图一张,火苗图五张。2、表示水位的银色条若干。活动过程:一、讲解茶壶外形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片,你们猜是什么?(教师逐一出示壶嘴、把手、壶身)师:原来是一把小茶壶。小茶壶不仅有把手、壶嘴,还有一个圆又胖的身体,请你们学学小茶壶的样子?师:你们变的小茶壶真有趣,现在我想烧一壶水,烧水需要什么?(火苗)师:让我们听听水烧开时会发出什么声音?(教师操作图片,示范发声练习"呼",钢琴伴奏)师:水烧开时还会冒出什么?(小蒸汽)二、模拟发声练习1、上行练习师:请你们来当小茶壶,烧一壶水吧!(师在地面上放第一棵火苗,幼儿开始发声练习)师:水快要烧开了,我给你们添点火!(师在地面上加第二棵火苗,音移高1度)师:水就要烧开了,我再给你们添点火!(师在地面上再加第三棵火苗,音再移高1度)师:水很快就要开了,我继续给你们甜点火!(师在地面上继续加第四棵火苗,音继续移高1度)师:水烧旺了,我们把眉毛也要抬高,声音就会更畅通了。(继续发声练习,音移高到第5度)2、下行练习师:水烧开了,我得把火熄灭。(把地上和板书上的火苗收拾起来)师:好口渴啊!我想喝点水,把水慢慢倒到小茶杯吧,你们听?(师一边操作图片,一边示范发声练习"噜",钢琴伴奏)师:请你们也把刚才烧开的那壶水慢慢倒出来吧!(幼儿用肢体模拟倒水,并且进行发声练习)师:小茶壶们,请你们慢慢的把水倒到我的杯子里吧!(幼儿继续用肢体模拟倒水,并且进行发声练习)师:杯子里的水还不够,再帮我倒点吧!(幼儿继续用肢体模拟倒水)师:很快就要倒满了,请你们再给我倒点吧!(幼儿继续用肢体模拟倒水)(下行发声练习逐渐降低5度)三、分句理解歌词1、示范朗诵师:谢谢你们为我倒满了一杯水,能不能马上喝呢?(不能)师:对,我们要慢慢喝不要烫了嘴(幼儿边念边做)师:小茶壶真可爱,老师给它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师念儿歌一次)2、分句学念(1)学前两句师:现在请你们一边听儿歌,一边变成小茶壶。(师念:我是小小茶壶圆又胖,拍到一位幼儿的头,幼儿就造型,拍到2-3位幼儿;)师:你们还要继续变!(师念:看我的把手看我的嘴)师:你们的茶壶造型都不同,真能干!下面请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慢慢变成一把小茶壶。(幼儿一边念儿歌的前两句,一边做茶壶的造型,教师发现不同茶壶造型的小朋友及时鼓励)(2)学后三句师:小茶壶里的水烧开时会"咕噜咕噜"冒出小蒸汽,还会发出"呼呼呼呼"的声音,然后我们喝水的时候就要慢慢喝,不要,烫,了,嘴。师:请你们一起来说一说吧?(教师带领幼儿学念后三句)3、完整练习师:让我们一边念一边变成小茶壶吧。(幼儿和教师完整念一次)师:让我们请老师给我们伴奏吧!(幼儿和教师再次完整念一次,钢琴伴奏)四、演唱歌曲1、完整欣赏师:刚才念的儿歌是一首很好听的歌曲,让我们来听一听!(听cd带子)师:刚才歌曲有两段,有一点点不一样,听出来了吗?是哪一句不一样?(师讲:第一段最后一句是:慢慢喝不要烫.了.嘴;而第二段最后一句是慢慢喝不要烫〜了〜嘴。)2、演唱歌曲师:现在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唱一唱吧!(幼儿座着演唱)师:现在请你们听一段声音(1、2、3、4、5、6、7、1),这段声音结束的时候我们要找一个好朋友变成一把大茶壶!(幼儿听钢琴声,教师引导幼儿两人变茶壶)师:我们一起试一试!(钢琴弹奏1、2、3、4、5、6、7、1,幼儿两人一组做茶壶造型)师:让我们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结束的时候两人一组做茶壶造型。活动反思: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幼儿能够清楚的知道茶壶的作用是接水已经倒水,但他们对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并不清楚。在这节美术活动课中,以茶壶为题,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茶壶,知道他的组成以及作用。因为班级里有平时倒水的茶壶,我们就直接先观察班级的茶壶,根据之前积累的经验,幼儿能够直接说出茶壶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由壶嘴、壶盖、壶身、手柄组成的。以至于这节课上的很轻松,大家掌握也很好。在示范点拨时,因为有实物,便直接拿实物写生,幼儿作画时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作画。在结束环节,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共同分析茶壶的外貌特征,装饰的图案是否完整,运用的色彩是否干净、漂亮。在创作方面可以转动纸张,换不同角度去想象。在作画时,我主要观察黄小朋友,因为在这几次作画中明显能够感受到他不敢画,有时候明明是会画却不敢画有时还会哭,在跟他家长沟通过后,今天作画时,他已经能够下笔,并且主动告诉我他画了一个小巧的茶壶,但在借形想象时,他又不敢画而且默默的擦眼泪,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是由于爸爸外出开店,他很想念爸爸以至于自己不自信,不敢画。于是我便轻轻走到他身边跟他说,没关系,自己画出来的都是最棒的。他听了我的鼓励,便动手画了几笔,又说自己不会画了,我问他你把茶壶变了什么,他回答说不知道。在点评时,我还是以表扬鼓励的形式表扬了他的作品。让他知道自己画的都是最棒的。大班歌唱活动教案4•活动目标1.理解歌词,体验演唱副歌部分“来来来”的欢快情绪。2.能根据第一段歌曲图谱结构图来推断第二、第三段歌词内容。3.会跟着教师的指挥自然的接唱歌曲的副歌部分。•活动准备1.幼儿已经认识过的秋天的农作物,有条件的可参观农科院种植基地或农村田野。.纸(与挂图同大)、笔。.《秋天多么美》音乐CD(盒带)。4.《秋天那么美》教师教学资源、教学挂图1幅。.幼儿学习资源③第6〜7页。•活动建议.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欣赏。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第一段,知道用图谱可以帮助记忆歌词。(1)教师清唱第一段,请幼儿说一说歌里唱了什么。(2)教师再次清唱第一段,帮助幼儿记忆歌词。(3)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并画出第一段图谱,(参照幼儿学习资源③第6〜7页的画法,有拟人化的秋风吹、棉桃露出白牙咧嘴笑的样子)。(4)教师带领幼儿看第一段图谱并完整演唱一遍,引导幼儿发现副歌部分两个乐句的不同之处。3.引导幼儿学习歌曲的第二段。(1)重点引导幼儿比较发现第二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相同地方的规律。(2)教师逐句与幼儿讨论第二段歌词,边讨论边出示挂图。4.学习第三段歌曲。(1)预测——根据第一段、第二段的规律尝试推理第三段的歌词:它可能是什么?它和前面两段歌词可能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可能什么地方不同?(2)教师清唱第三段歌曲,请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3)教师就歌词提问,并出示挂图,引导幼儿逐一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4)尝试看着挂图完整地演唱歌曲。5.看挂图分工唱三段歌曲(教师唱前面的,并指挥幼儿唱每一段的副歌部分)。6.幼儿完整演唱。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一组唱前半部分,一组唱副歌部分。活动延伸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可尝试变换演唱形式。歌曲前半部分可由个别幼儿演唱,歌曲后半部分”来来来 秋天多么美“可由大家合唱,初步学习领唱与合唱的形式。.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③第6〜7页,哼唱歌曲。大班歌唱活动教案5活动目标:1、能观察图谱,理解歌曲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曲调。2、会根据歌曲节奏,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创编不同的敲鼓动作。3、积极参与并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能大胆自信地表演。活动准备:大鼓一个;歌词图谱;筷子、牛奶罐、盒子等废旧材料。活动过程:一、感受歌曲旋律与节奏(一)律动,感受歌曲旋律。1、幼儿当神气的小鼓手,合着歌曲旋律入场。2、提问:刚才,我们合着《小鼓手》的音乐走进来,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呢?(二)利用图谱,练习歌曲节奏。1、出示图谱,讲解节奏。2、练习:集体学大鼓唱歌,用“咚”声来表示。3、利用身体部位练习节奏。二、学唱歌曲(一)完整地欣赏歌曲。1、教师第一次范唱(清唱),鼓声用敲鼓的方式表达。提问:你听到了什么?2、第二次完整地范唱。提问:大鼓是怎么样唱歌的?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二)根据图谱,有节奏地朗诵歌词。1、教师指图谱,幼儿跟教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2、重点练习:渐强(利用图谱法——鼓的从小到大来表现音的从弱到强)和休止符节奏(利用图谱法——没有画鼓棒的鼓表示)。(三)幼儿学唱歌曲。1、幼儿轻声跟唱一遍。2、幼儿用好听的声音跟唱一遍,放开唱。3、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4、提升要求,幼儿背唱三遍:(1)拿掉两张图片,幼儿演唱歌曲。(2)拿掉所有图片,幼儿演唱歌曲。(3)拿掉节奏图谱,幼儿演唱歌曲。5、幼儿边唱边表演歌曲一遍。6、分男女幼儿合作演唱歌曲:女孩当小鼓手,男孩当鼓,第二遍交换。三、利用身体和生活乐器,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1、请一名幼儿当小鼓手,边唱边敲大鼓;其余幼儿把肚子、膝盖、肩膀等当作大鼓边唱边敲打。2、提问:我们可以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当作大鼓呢?(可把牛奶罐、盆子、盒子等当作大鼓)3、幼儿表演:第一次表演,请幼儿边唱边敲;第二次表演进行提升,敲鼓的地方不能发出声音,直接用“鼓声”表示。四、结束:幼儿再次当小鼓手,在边敲边唱中出活动室大班歌唱活动教案6活动目标: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能准确的演唱衬词。2、在游戏的帮助下,记忆歌词,并能连贯演唱歌曲。3、感受歌曲的诙谐情趣,萌发勇敢的意识。活动准备:背景音乐、眼罩、图谱。活动过程:一、游戏问好:引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一起和客人老师问好吧!二、谈话:谈论“胆小鬼”。引导语:你听说过“胆小鬼”吗?“胆小鬼”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是“胆小鬼”呢?三、幼儿倾听歌曲。1、幼儿倾听歌曲第一遍。引导语: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胆小鬼,这位胆小鬼是谁?为什么说他是胆小鬼?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提问:(1)歌曲里说谁是胆小鬼?(2)为什么说他是胆小鬼?2、幼儿倾听歌曲第二遍。引导语:为什么说冬冬是胆小鬼,除了你们说的,还有什么原因呢?提问:(1)为什么说冬冬是胆小鬼,还有什么原因呢?3、在游戏中倾听第三遍(找胆小鬼)。引导语:胆小鬼就藏在我们小朋友中间,一会老师用点兵点将的游戏方法来找胆小鬼。点到谁我会问:你是胆小鬼吗?如果你觉得你不是胆小鬼你就要大声回答:我不是胆小鬼!然后老师请被点到的朋友来进行有奖问答:问题分别是(1)妖怪长得什么样?东东看见的是什么?(2)我们看见衣架都不怕,为什么东东会害怕?他是什么时间看见衣架的?小结:特别黑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只是一个黑影,所以冬冬把衣架当成了妖怪,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妖怪。4、你们听了这首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提问:谁来告诉我你听了这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点滑稽、好笑、幽默、有趣)四、学习衬词的唱法。1、倾听衬词的唱法。(1)教师范唱歌曲衬词第一遍引导语:冬冬很调皮,会偷偷的跟着我唱歌,他是怎么跟着我唱歌的?一起来听一听。提问:你听到冬冬是怎样跟着我唱歌的?冬冬跟着我唱重复的地方是那一句?(2)教师范唱歌曲衬词第一遍引导语:这些重复的歌词叫做衬词。歌曲里一共有几个衬词?是哪些?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提问:歌曲里一共有几个衬词?是哪些?3、教师带领幼儿学唱衬词部分。引导语:第一关,我们合作接唱,我唱前面的部分,你们唱衬词部分?4、教师和幼儿接唱,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衬词的演唱。五、在游戏中学习歌曲1、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引导语:冬冬真是调皮,不仅偷偷的跟着我唱歌,还偷偷躲起来要和我们玩游戏,让我们通过他的声音来找出他是谁?怎么找呢?他每次都是跟着唱衬词,那冬冬唱衬词的时候其他人能不能唱?为什么?教师示范游戏玩法:教师扮演找冬冬的人,戴上眼罩。配班邀请一位幼儿扮演冬冬单独演唱衬词部分,教师听声辨人,歌唱结束后找出这名演唱称词的幼儿,并问:“你是冬冬吗?如果找对,幼儿说(是),随即展开追逐跑(被邀请的人追逐冬冬);如果找得不对,当幼儿说出“不是”后,随即展开追逐跑(冬冬追逐被邀请的人)。幼儿在回座位之前没有被捉到就胜利。2、幼儿游戏。3、鼓励幼儿完整演唱歌曲。引导语:刚才我在找冬冬的时候唱了一首歌,我唱了什么?怎么唱的?你们唱给我听听!(1)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一遍。引导语:有需要我帮的地方吗?需要我怎么帮助你们?(2)幼儿完整演唱歌曲第二遍。六、谈话提问:你是胆小鬼吗?害怕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七、自然结束活动。大班歌唱活动教案7活动目标:1、学习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较好地演唱三拍子歌曲,唱出句首重音。2、能注意倾听同伴的歌声,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3、能用优美的动作表现柳树姑娘。活动准备:1、课前观察柳树。2、有关池塘柳树随风飘动的图片。活动过程:1、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带领孩子唱《柳树姑娘》。(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唱《柳树姑娘》。(2)学习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演唱,如:采用集体练习,分男、女小朋友练习等方式。提醒幼儿唱出句首重音。(3)有感情地演唱,有优美的活泼的唱法表现歌曲。如:开头两句,我们应该怎么唱呢?(优美)柳树姑娘在池塘里高兴地洗头发,我们该怎么唱呢?(活泼、轻快)2、带领孩子完音乐游戏《逛公园》。教后感:这是一首节奏优美的歌曲,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准确的唱出三拍子的节奏,但仍有少部分幼儿不会唱。活动反思:幼儿在听听、唱唱、跳跳中充分感受歌曲优美、活泼的旋律;在听听、说说、念念中反复感受诗意一般的歌曲内容;在哼哼、唱唱中学唱歌曲,整个活动幼儿都在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着,符合新《纲要》中“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目标,及“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的指导精神,使幼儿初步学唱了歌曲《柳树姑娘》,抒发了对柳树的喜爱之情,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大班歌唱活动教案8活动目标:1、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木马》,初步了解中国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2、在反复倾听歌曲、匹配图片的过程中理解、记忆歌词,在抽奖游戏中尝试替换旅游景点歌词进行演唱。3、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成功带来的喜悦。活动准备:1、自制图谱。2.抽奖箱一个及票若干。活动过程:一、迁移幼儿已有旅游经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到哪里去旅游过啊?二、幼儿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幼儿欣赏,初步感知歌曲旋律。指导语:小木马会带着我们去哪些景点游玩呢?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2、幼儿再次倾听教师范唱,尝试将景点图片按照歌词演唱顺序摆放好。指导语:下面老师再唱一遍歌曲,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小木马游玩时景点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等会把这3张图片贴到相应的云朵位置上。3、教师指图,引导幼儿用愉快的歌声学唱歌曲。指导语:歌曲刚刚唱到骑着小木马走天涯,走天涯是什么意思呢?去旅游心情怎么样?4、教师指图,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三、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替换歌词,再次演唱。1、出示抽奖箱,教师讲述游戏规则。指导语:为了庆祝小木马旅游公司成立100周年,旅游公司准备了抽奖箱,等会抽到什么号码,拥有那个号码的人就可以上台来领取相应的旅游大礼包。他就可以免费到相应的景点去游玩,请看看你们椅子后面的号码是多少吧。2、幼儿尝试替换歌词,再次演唱歌曲3次。指导语:现在我们开始抽奖。你们想让我抽几号啊?(三等奖一一换1个地方;二等奖一一换2个地方;一等奖一一自由行)四、提出新问题,拓宽幼儿思路。指导语:今天我们进行的是国内游抽奖,如果要进行境外旅游,你想去哪些地方呢?大班歌唱活动教案9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鼓手》,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的渐强与休止。2.通过与老师、同伴合作,体验分角色歌唱活动带来的成功感。活动过程:一、出示小鼓,难点前置。(一)教师敲鼓:义义义1义义xx|x—|1.谁能把刚才小鼓唱的歌曲用小手拍出来?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二)教师再次敲鼓:义Xxx|xxxx|xxxx|xxxx|1.鼓声有什么变化?(渐强)2.教师边敲边唱: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三)教师第三次敲鼓:义义0|xx0|xxxx|x0|1.谁能用手拍出来?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拍。.一边拍一边唱。二、学唱歌曲(一)学习歌词1.教师完整范唱(有伴奏):你刚才听到了什么?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3.介绍歌曲名字。(二)幼儿学唱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2.有感情地唱: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唱?开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3.再次带领幼儿唱,教师放低声音。(三)分析每段音乐性质,有感情地唱。1.你最喜欢歌曲里面的哪一句?为什么?2.再次完整唱歌曲:把每一段不同的情感表现出来。三、分角色演唱歌曲1.教师唱黄色小鼓咚咚的部分;幼儿唱粉红色歌词部分。2.师幼交换角色唱。3.幼儿分两声部唱,教师指挥。4.幼儿交换角色唱,教师指挥。四、欣赏现场录下来的幼儿演唱时的录像。师小结:我们都能够像小演员一样进行表演。简单评析:1.能够将难点进行前置2.在解决鼓声越来越响,渐强这一块,建议加入钢琴3.不要将第一句:“我是一个小鼓手,敲起鼓来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分裂开来,这里不需要有鼓点,鼓点只要用在最后两句就可以了。4.要表现歌曲“优美”的情感,演唱歌曲要有轻重,优美处可以轻一点,“诶”这个字可以唱得渐强。5.教师搭建的图谱支架撤离不够及时,不要从头用到尾,当幼儿演唱两遍后就可撤离。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0活动目标:1、通过再现"世园会"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歌曲,激发爱家乡的情感。2、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口语表达力及表现力。活动准备:录音机及磁带、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世园会"、事先准备的录象。活动过程:一、律动--"开汽车"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开车去春游吧,二、创编歌曲--逛逛世园会1、逛逛世园会教师:看看,我们到了哪里了?(世园会的图片)呀!美丽的世园会,我们一起去逛逛吧!2、讲述逛世园会的所见所闻a、观看世园会的录像,幼儿用自由讲述。教师:世园会里好玩的地方可真多,你们在逛世园会时看到了什么?b、用拍节奏的方式来讲述所见所闻教师:那么多好玩的地方啊!再来看看,我们讲到的好玩的地方有没有被拍下来。教师:世园会里真热闹,我呀越看越高兴,(打节奏的讲述)你也配上好听的节奏再来讲讲好玩的地方好吗?例句:世园会里真好玩,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孔雀孔雀真美丽,轿子轿子真舒服,划船划船真快乐。节奏类型:x.xxx|xxx|3、创编歌曲:世园会里真好玩a、个别创编教师:风车风车转得快,小鱼小鱼游啊游,我们讲了那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想一想,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教师:看一看,我用了什么办法把它变得更好听的?(教师示范表演)教师:我们一起来试试!(小朋友跟着教师唱一遍)教师:谁也想来试试?(请两名幼儿)教师:能不能把有趣的事情都编到歌里去呀?教师:你想唱什么?告诉小朋友们。我们和他一起来拍拍手好吗?(先整首歌用打节奏的方式念歌词,然后配上钢琴集体唱一遍,请两名幼儿)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1【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感受和学习卡农,感受多声,熟悉歌曲乐句。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聆听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秩序感,肢体协调能力。3.情感目标:熟悉茉莉花这首歌曲,在活动中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并能随音乐做活动。【活动重点】随乐句变换茉莉花的不同形状;歌曲的卡农【活动难点】卡农的合作【活动准备】木琴、三角铁、自制魔法棒【活动过程】◎活动一——茉莉花造型1.老师演唱歌曲《茉莉花》,让小朋友听老师歌曲里唱了什么。2.老师再演唱歌曲,然后让小朋友用动作做出漂亮的茉莉花的样子,并且随歌曲摇摆3.小朋友们围成圆圈,老师拿自制“魔法棒”站在圆圈中间。4.老师拿自制“魔法棒”,一边演唱,一边用“魔法棒”轻轻指点小朋友,点到谁谁就要用身体做出茉莉花的样子。并且鼓励小朋友变换不同形状的茉莉花1.老师以乐句为单位,一个乐句点一次。这样反复的唱,直到每个孩子都点到。在反复演唱中让孩子熟悉歌曲,感受乐句。2.再做活动,以小节为单位,每小节点一个小朋友,点谁谁就变成茉莉花并演唱歌曲。以个体的形式初步先感受歌曲的多声。◎活动二——卡农茉莉花1.把孩子分为若干组,以小节为单位,老师用“魔法棒”指哪一组,哪一组的学生就变成茉莉花开始演唱歌曲,感受集体的多声。2.把孩子分为两组,老师用“魔法棒”指挥,第一组和第二组前后相差两小节演唱,做歌曲卡农。3.把孩子分为四组,老师用“魔法棒”指挥,每一组差一小节做卡农演唱。【活动提示】上例中分为两组,孩子熟练了,我们还可以把孩子分组,加大难度,这样多声效果更强。注意先后相差的拍数要安排合理。◎活动三——顽固伴奏演唱1.老师与孩子们围圈坐下。2.老师让幼儿们用表情来表现出闻到茉莉花香的样子。3.跟老师一起有节奏的说“茉莉花儿香—”,然后做闻花香的动作。4.老师和幼儿一起“闻花香”,然后,孩子们听老师口令,开始有节奏的说“茉莉花儿香—”,老师演唱歌曲茉莉花,注意顽固伴奏音量要弱些。5.把孩子们分为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做顽固伴奏。◎活动四——音条琴的伴奏.把音条琴摆成五声音阶的键,无用的取下。.用固定音型“53561'—”来演奏“茉莉花儿香—”3.请每个小朋友尝试在音条琴上演奏以上的“53561'—”4.老师演奏音条琴固定音型,请小朋友演唱歌曲,然后在交换进行演奏5.把孩子们进行分组,请一部分小朋友演奏固定音型“53561'—”,另一部分小朋友进行演唱。6.交换在音条琴上演奏固定音型,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演奏伴奏。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2活动目标:理解歌词的含义和情感,在学唱中表现进行曲雄壮、有力的曲式风格。尝试用不同的歌唱形式(齐唱、领唱、分组唱)表现歌曲。活动环节:一、图片导入出示国旗。提问:你在哪里看到过我们的国旗?国旗什么时候升起来?小结:国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是我们的骄傲。每个晴朗的周一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太阳把云朵的脸蛋照的红红的,于是国旗就升在美丽的朝霞里。二、完整欣赏,听辨歌词播放录音,欣赏歌曲,说说自己听到的.歌词。2、教师范唱,呈现ppt图示。聆听旋律,感受进行曲的曲式特点,再次表现。三、表现歌曲齐唱提问:齐唱怎么唱?领唱提问:领唱唱哪一句呢?分组唱(男孩女孩)尝试接唱活动延伸:将完整的歌曲放在小舞台供幼儿选用。音乐活动《国旗多美丽》教师观察记录表一、在表现进行曲曲风的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方式有什么?可以有哪些调整?二、对于大班幼儿,在歌唱活动指导目标中,老师对于本次活动中运用到哪些,哪些适合?1、愉快唱歌。2、用自然的声音歌唱。3、有一定的情感投入。4、口齿清晰。5、正确唱出节奏。6、小组或全班合作愉快。7、尝试领唱、分组唱。8、乐意表现进行曲的曲风。9、能根据图谱提示唱歌。三、记录幼儿学唱歌曲大班歌唱活动教案13设计意图《鸭妈妈真糊涂》歌曲诙谐,旋律中大量出现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如何在比较轻松自然的游戏中感受歌曲的性质,初步学会这首歌曲呢?教师根据音乐的特点,巧妙地将歌曲的第二部分(附点音符出现比较频繁的那部分),运用了难点前置的念白方式,在已经学过的简单的歌曲后加入。这样,课堂上黄金时间的利用就更有意义。根据音乐旋律的性质、结构及音乐节奏,教师还以游戏难度的叠加方式,在活动中贯穿了“找朋友、逗乐、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激发了幼儿的浓厚兴趣。活动目标.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幽默与诙谐。.在情境游戏的不断变化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演唱歌曲。.进一步体验游戏化歌唱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一)知识经验准备:已学过《玩具进行曲》(孩子们将歌词里的玩具都创编成了动物玩具)、初步会玩传递游戏(二)物质材料准备:锦囊(里装小鸭子模型)、音乐、PPT活动过程一、激疑(难点前置)——在游戏中熟悉念白(一)在复习歌曲《玩具进行曲》中,教师在结尾处以念白的方式加入《鸭妈妈真糊涂》的第二部分。“昨天我们一起学了《玩具进行曲》。现在我们听音乐把这首歌唱给客人老师听。”(二)回忆念白内容,以PPT图片1帮助幼儿理解歌曲《鸭妈妈真糊涂》中第二部分的内容。“刚才在唱《玩具进行曲》的时候,你们发现老师在歌曲的最后还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三)带领幼儿清唱,记忆歌曲《鸭妈妈真糊涂》的念白部分。(四)在传递游戏中熟悉歌曲《鸭妈妈真糊涂》的旋律,初步会念念白部分。结合PPT2:“还有一支队伍也很神气!到底是谁呢?我这里有一个魔术口袋,曲子唱完,口袋传到谁手上,谁就可以打开它,找到答案。”二、激趣(主体部分)——在游戏中学唱歌曲(一)教师完整范唱歌曲,通过提问、利用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这支队伍要干嘛去?它们是怎么做的呢?歌曲里是怎么说的?”“遇到过马路没走斑马线的小动物,司机叔叔、阿姨们是怎么做的呢?歌曲里怎么说的?”(二)点兵点将游戏激发幼儿歌唱的兴趣。“刚才老师唱的歌曲名字叫做《鸭妈妈真糊涂》。我们这里谁会是糊涂的鸭妈妈呢?看我来点兵点将,看看谁会是这只糊涂的鸭妈妈,好吗?”(三)反思评价。“你觉得唱起来有困难吗?哪句唱起来最难?”“我们来做个记号,提醒自己注意。”(四)在合作游戏中完整学唱歌曲。1.教师示范“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谁还会是糊涂的鸭妈妈呢?今天我和伍老师带来了个游戏,你们看看我们俩谁是糊涂的鸭妈妈?”2.理解游戏玩法。提问:(1)“谁是糊涂的鸭妈妈?为什么?”石头剪刀布,谁输了谁就是糊涂的鸭妈妈。(2)“我们是什么时候出拳的,你们发现了吗?”(唉的时候就出拳)3.在游戏中学习歌唱。三、挑战新玩法,在“找朋友、逗乐”的游戏中巩固歌曲。(1)教师示范玩法。“很多小朋友不服气,还想挑战。”“看看老师是怎么挑战朋友的?”玩法:边唱边学鸭子走路,摇摇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