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简朴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参考答案: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封制难以维系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被破坏,故排除A项;B项与史实不符;C项符合题意,故选之;D项过于绝对,故排除。2.下面是湖北天门县一农民家分别于1974年、1980年贴的春联。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重新获得了土地所有权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参考答案:D3.罗斯福政府实行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讲主要是适应了(
)A.遏制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在美国扩展的需求
B.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需求C.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D.解决经济危机及社会危机的需求参考答案:C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A.必然性B.偶然性C.可能性D.必要性参考答案:A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等,本题实际上考查英国发动(对华)鸦片战争的相关背景——打开中国市场的迫切性与必然性。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表述最能够体现材料内容核心意思,即打开中国市场的迫切性与必然性,故选A。5.下列生产工具的革新成果开始出现于唐朝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参考答案:B6.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参考答案:C7.“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新兴力量的共识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参考答案:考点:9X:近代中国历史人物.分析:本题以康有为、孙中山、张謇为考查背景,考查对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A、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红果社会半殖民化程度,促使中华民族普遍觉醒,因此是中国历史的关节点,正确;B、材料中涉及的是代表性人物,但是由此不能推及全体国人具有变革的思潮,排除;C、甲午战后,促使中华民族普遍觉醒,救国成为当时新兴力量的共识,正确;D、变法、革命、实业,三者体现了实现近代化方式的多样性,正确;故选B.8.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C.为了解决印度支那问题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中周恩来先后同英国、苏联、越南和法国领导人会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该会议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故C项正确;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A项错误;不结盟运动兴起于60年代,故B项不符合题意;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材料中的“英国、苏联、越南和法国领导人”结合所学知识可判定这是日内瓦会议。9.“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令批准都不得见诸施行。”这一规定应该出自下列哪一文献()A、《中华民国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宪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参考答案:B10.彼得·盏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当时的观察家来说,在1760到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地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情形可能出现在()A.法国
B.英国
C.德国
D.美国参考答案:B11.中唐文学家元结在策问《问进士第二》中说:“今商贾贱类,台隶下品,数月之间,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至于廊庙,不无杂人。”该材料反映了A.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中唐商人社会地位降低,统治者严格推行贱商政策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D.中唐时期商人完全被杜绝在仕途之外参考答案:C12.图中所示事件的影响是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战略转移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C.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是反映刘伯承、邓小平等人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因此选B。考点:解放战争点评:图片型选择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照片、文物展示等)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二是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这类试题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13.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
)A.魏晋
B.隋唐
C.宋代
D.清代参考答案:D14.下列各项对于英国的近代政治制度表述正确的是A.首相是国家的元首B.内阁成员实行集体负责C.国王可以解散议会D.国家的权力中心是首相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英国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国家的元首,A项错误。在英国责任内阁制中,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故B项正确,C项错误。在英国君主立宪中,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D项错误。【点睛】本题为知识型选择题,熟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史实,紧扣设问要求“正确”,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5.由我国提出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的原则
C.不结盟政策
D.睦邻友好的原则参考答案:A16.“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国联合体上的血缘性国家,秦以后才是地缘性(即民族性)国家。”此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A.最高统治者的行政权力不同
B.地方行政的组织方式不同C.能够直接统治的区域不同
D.选拔官员的途径不同参考答案:B17.“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等级制③君主专制④宗法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18.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定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同时指责其坚守“中体西用”,让中国丧失政治变革的良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由早期的两点论转为全盘否定,将曾国藩说成“汉奸刽子手”;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观点成为学界主流。据此可知A.历史事件评价永远难有定论B.多数史学家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的真相C.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D.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关于19世纪中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维新派、革命派总体肯……同时指责……;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末,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全盘否定;80年代,认为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期,历史学家对洋务运动做出了不同的认识,这表明时代发展和史家认识影响历史事件评价,故D项正确;历史人物评价不是不能定论,只是评价的标准不同,故A项错误;历史真相的反映依靠考古和历史文献的相互印证,故B项错误;历史评价与时代远近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19.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主要动力是(
)A.平民的斗争
B.帝国皇帝的重视C.罗马的不断扩张
D.法学家的努力参考答案:C20.《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於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於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丞相诸大臣……天下之事……皆决於上”即可选出B项;题目中未涉及秦始皇的功绩、秦朝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等史实,故排除A、C、D三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的特点21.《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女人美丽标准的变迁》这一文章介绍了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1900—1919年女人美丽标准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时
间标
准1900—1909年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1910—1919年敢于追求婚姻自由的女人①西方文化的传入②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的影响③留学教育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④妇女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成为国家的主人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22.右图是我国明代杰出画家徐渭的《黄甲图》(局部),图中肥阔的荷叶已开始凋零,一只螃蟹缓缓爬行,留出大片空白表现秋水,荷叶墨色淋漓,画蟹形状虽夸张,却饶有笔情墨趣。此画反映了中国文人画的典型特点是
A、讲究工笔重彩
B、重视气势雄壮C、强调个性表现
D、追求摹写逼真参考答案:C23.假如你到宋朝的汴京旅游,下列情况不会出现的是A.可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B.饿了可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C.拜见直接监管市场的市长D.白天在城郊买精美的景德镇瓷器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宋朝时,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出现,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城郊的“草市”更加普遍。所以假如到宋朝的汴京旅游,A、B、D的情况都能出现,本题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宋朝时商业发展的表现。24.“民主政治框架乃空中楼阁,缺乏群众基础;在空中楼阁里,只有一群高高在上的贵族享受权力的盛宴;对于人民来说,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到。”英国从贵族寡头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化可谓漫长而曲折,以下符合这一转化的是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1688年光荣革命C.1721年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D.1832年议会改革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之前,工人群众和中小资产阶级的民主权利受到诸多限制,“人民连民主的气味也很难嗅到”。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英国的议会制度朝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所以,D项符合题意。25.按唐制,中男(16至21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你认为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参考答案: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着重涉及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了解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和特点.解答:材料中“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提议,得到太宗的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联系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责分别是政令的执行、草拟、审批,魏征是具备审核职能,故D符合,AB排除;兵部不得参与中央行政决策,故C排除.故选D.26.中国曾流行过这样一句口号:“蚂蚁啃骨头,茶壶煮大牛,没有机器也造火车头。”该口号反映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条件下()①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②先进的社会制度创造了无穷的社会生产力③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盲动急躁的情绪④中国人民具有卓越的创造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参考答案:C27.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表明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英国在欧洲的殖民地,A选项排除。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的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选项排除。28.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其中顺应帝国庞大疆域的是A.《十二铜表法》
B.万民法
C.自然法
D.公民法参考答案:B29.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②蒸汽机的使用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③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所给材料揭示了工业革命与国际关系之间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和技术才开始紧密结合故②排除。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的侵略方式为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④。30.马克思说:“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以及由市场垄断所引起的成倍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这反映出早期殖民扩张A.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B.客观上推动了殖民地的发展C.推动欧洲进入工业生产时代D.导致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参考答案:A【详解】由殖民地为欧洲“保证”了销售市场和“积累”、“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使财宝不断流入欧洲,可知A项正确;材料提供没有殖民活动对殖民地有建设意义的信息,B项错误;推动欧洲进入工业时代的是工业革命,C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中针对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没有提及与中国的贸易,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乾隆五十七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后,马嘎尔尼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她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她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材料二】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经延续了约10年之久,现在汇合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发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满族王朝的声威一遇到英国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破了产,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开始同外界发生联系……。——马克思于1853年所著《中国革命与欧洲革命》【材料三】“由于那次义和团失败以后,中国人便知道从前的弓箭刀戟,不能够和外国的洋枪大炮相抵抗,便明白欧美的新文明,的确是比中国的旧文明好得多……中国一般有思想的人,便知道要中国强盛,要中国能够昭雪北京城下之盟的那种大耻辱,事事非仿效外国不可。不但是物质科学要学外国,就是一切政治社会上的事,都要学外国……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这是中国政治思想上一个最大的变动”
——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一中马嘎尔尼访华时英国正经历着怎样的经济巨变?马嘎尔尼访华的真实目的是什么?“1840年,这句话得以应验”后中国社会性质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2)、材料二中“惊心动魄的革命”指什么?材料认为导致这场革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革命者在向“文明世界”学习时提出了什么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8分)(3)、材料三中孙中山“仿效外国改革政治,成立民主政体”集中体现在什么法律文献中?其民主政体的突出特点是什么?(4分)(4)、综合上述三段材料,你认为近代中国面临着怎样的历史潮流?(2分)参考答案:(1)工业革命;(2分)打开中国市场;(2分)由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2)太平天国运动;(2分)鸦片战争(或英国人的大炮);(2分)《资政新篇》;(2分)是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三权分立。(2分)(4)反侵略、求民主(反帝反封建)。(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二: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商业的关系?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尽管封建社会推行抑制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手工业和商业还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各列举古代冶炼业、丝织业、陶瓷业的一项成就。参考答案:(1)材料一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理由是农业可“使天下各食其力”、商业“游食之民甚众”。材料二认为农工商皆为本。理由是认为“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2)冶炼业: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丝织业:明清时期花楼机能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陶瓷业:元朝景德镇的青花瓷。(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史实均给分)【详解】(1)从材料“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中可以看出,材料一认为农业和商业是矛盾的,农业为本商业为末。理由是农业可“使天下各食其力”、商业“游食之民甚众”。从材料“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中可以看出,材料二认为农工商皆为本。理由是认为“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冶炼业的成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丝织业的成就是明清时期花楼机能织出画师设计的各种花纹;陶瓷业的成就是元朝景德镇的青花瓷。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摘自[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材料二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举例说明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政治、经济因素。(2)在这一时期,中国专制主义盛行有哪些主要表现?由此产生了什么后果?(3)透过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参考答案:(1)因素: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2)政治:专制集权达顶峰,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窒息人民的创新力,导致社会的封闭。经济:采取重农抑商政策,保护自然经济,阻碍新经济的成长。思想文化:文化专制、科举考试,鄙视科技、盲目自大,阻碍了科技的发展。结果:没有实现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中国逐渐由领先转为落后。(3)整体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有合理性。因为:①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②战争的结果,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③但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的确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一是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如封建自然经济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先进知识分子兴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局面逐步形成。(1)要注意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回答。根据“1660—1789年”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政治因素是英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经济因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表现:应该从清朝的专制集权政治、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专制进行作答。结果:应围绕文明转型来考虑。(3)要全面分析这种观点,指出其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评述: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看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从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上海市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 2024专项加盟业务合作协议
- 小学三年级数学竖式计算题200道
- 2024年工程转包协议规范格式
- 2024人才服务中心环保型中央空调施工项目合同
- 江苏省宿迁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模拟试卷
- 2024年土地租赁标准化协议样本版
- 2024年新式电梯交易协议模板版
- 烹饪擦菜板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浸清洁剂的湿巾相关项目建议书
- 2023年10月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施工门头施工方案
- 垃圾中转站运营管理投标方案
- 宝钢一贯质量管理
- 变电站安装工程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
- 建筑工地有限空间作业台账范本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解读与全文课件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之想象概述介绍课件
- 12.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AS
- 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
-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