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标准参考_第1页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标准参考_第2页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标准参考_第3页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标准参考_第4页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标准参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法(省农牧厅二○○七年五月十一日)为规范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选址、规划、饲养、消毒、用药、防疫、诊疗、废物部《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护耕地、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一)选址条件。1、符合当地养殖业规划布局的总体要求,建在规定的非禁养区内。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物治理和综合利用方案。3、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建设永久性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加工区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未利用土地。4、坚持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既要充分考虑饲草料供给、运输方便,又要注重公共卫生。无污染、无疫源的地方,处于村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6、距铁路、县级以上公路、城镇、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和其它畜禽养殖场 1000米以上;距屠宰厂、畜产品加工厂、畜禽交易市场、垃圾及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以及水源保护区 3000米以上。(二)规划布局。1、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划布局要科学合理、整齐紧凑,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便于动物防疫。养殖场、养殖小区分管理区、生产区、废弃物及无害化处理区 向,废弃物处理区处于下风向。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值班室、消毒室、消毒池、技术服务室。3、生产区包括畜禽圈舍、人工授精室、兽医室、隔离观察室、饲草料库房和饲养员住室。牛羊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运动场、 青贮窖,养羊场、养羊小区建设药浴池。兽医室、畜禽圈舍、饲草料库房、青贮窖和饲养员住室保持一定距离。生产区入口处设消毒池。(沼气池、粪便堆积发酵池等),并距生产区一定距离,由围墙和绿化带隔开。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人员、畜禽和物资运转采取单一流向。净道主要用于饲养员行走、运料和畜禽周转等;污道主要用于粪便等废弃物运出。(三)公共卫生设施。消毒设施或紫外线消毒灯。2、养殖场、养殖小区采取集中给水方式,水质符合《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27)的要求。3、排水设施完备并保持畅通,防止雨季污水满溢,污染周围环境。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5、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废弃物处理区建设焚尸坑,用于对病死畜禽尸体、流产胎儿、胎衣等进行无害化处理。焚尸坑周围定期消毒。地下水位较浅的养殖场、养殖小区安装小型焚尸炉。6、养殖场、养殖小区内各功能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以便于防火及调节生产环境等。(四)畜禽圈舍建设。1、畜禽圈舍按照畜禽品种饲养要求统一设计建造, 场区设计符合《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682-2003)要求,力求科学、经济、实用。长阶段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3、相邻畜禽圈舍纵墙、端墙之间的距离分别不少于 7米,畜禽圈舍与围墙距离不少于 3米。三、养殖规模(一)养殖场规模。养猪场:饲养基础母猪 100头以上或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存栏奶牛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饲养繁殖母牛 100头以上或年出栏肉牛200头以上。肉羊养殖场:饲养只以上或年出栏肉羊5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年存栏蛋鸡5000只以上或年出栏肉鸡 10000只以上。家兔养殖场:饲养家兔 1000只以上。(二)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小区占地面积、入驻农户数量、养殖规模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川塬区10亩以上,山区在5亩以上。以入驻农户计算,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 5户。以养殖数量计算,各畜种最低饲养规模为:养羊小区:饲养繁殖母羊 300-500只,或年出栏肉羊 1000-1500只。养牛小区:饲养繁殖肉牛(奶牛)100-150头,或年出栏肉牛300-500头。养猪小区:饲养基础母猪 200-300头,或年育肥出栏瘦肉型猪(包括提供种猪) 1500-3000头。养鸡小区:饲养蛋鸡 1-2万只,或年出栏肉鸡3-5万只。河西5市及中东部土地面积较广的地区,饲养规模应在上限以上,其他地区饲养规模应不低于下限。(一)养殖场、养殖小区从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引进系谱、合格证齐全的畜禽品种(包括遗传材料)。人工授精,确保优良畜禽品种的种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及时做好种用畜禽的更新换代。(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应从非疫区引进种畜禽,引进的种畜禽经检疫确定为健康,并有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四)引进的种畜禽隔离观察30天,经当地县级以上动物防检疫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五)只进行育肥的商品生产场和小区引进畜禽时, 到无公害产地认定标准的养殖场引进,经隔离观察确定为健康后,方可合群饲养。五、饲养管理(一)日常管理。1、及时调整畜禽存栏结构,做到畜禽品种、畜群结构合理,公母比例适中。采用科学工艺流程,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性能、不同年龄段畜禽实行分舍饲养,推广 “全进全出”养殖方式。、畜禽圈舍内饲养密度适宜,生产环境和生产用具保持清洁卫生。、做好防鼠、防虫、防蝇工作,禁止猫、犬等其他动物进入场区。4、饲养人员保持相对固定,并严格按照各项工作规程开展生产活动。5、畜禽饲养标准参照《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5033-2001 )、《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NY/T5151-2002 )、《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033-2001 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T5049-2001 )、《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 (NY/T5043-2001)和《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 (NY/T5038-2001 )执行。(二)饲料及添加剂使用。青绿饲料。牛羊等反刍动物禁止使用同源动物源性饲料。2、饲料添加剂为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所规定的品种和取得批准文号的新品种。、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遵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有关规定。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按照饲料标签所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5、严禁使用国家禁用、停用的添加剂。6、不得使用变质、霉败、生虫或被污染的饲草料。六、疫病防治规规定,结合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免疫程序,积极开展疫病预防接种工作,建立免疫档案,并做好免疫标识的佩带。(二)消毒。人畜禽安全、设备无损害,并在动物体内不产生有害残留,不造成环境污染。2、针对养殖场、养殖小区环境、进出人员、车辆、畜禽及圈舍、饲养用具等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选择不同消毒剂、按照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并定期更换消毒剂类型。(三)兽药使用。品,畜禽用药由有资质的兽医人员开具处方,并在其指导下按照兽药标签规定的用法和用量使用。2、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药物和药物添加剂,严格执行有关停药期的规定。3、畜禽不同饲养阶段科学使用药物。(四)疫病诊断控制。养殖场、养殖小区主动配合当地动物防检疫监督机构做好畜禽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制度, 似重大动物疫情及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机构,并积极配合采取相应措施处置。处理。严禁将病死畜禽出售、丢弃或作为饲料再利用。(一)组织形式。质量安全。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对小区实施“八统一”管理,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养殖畜种、产品质量认证。2、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备必要的改良、防疫、诊疗器械和检验设备。(二)人员管理。防治、卫生消毒、兽药使用等工作。2、养殖场、养殖小区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术培训,提高科学养殖水平。(三)制度管理。品管理、畜禽出入场管理、兽药(疫苗)购进使用管理、饲草料(添加剂)加工使用管理、卫生防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畜禽传染病控制、环保管理以及生产人员培训、产品销售等制度。(四)档案记录管理。所有记录保存2年以上。2、每批、每群畜禽都有相应的资料记录,包括畜禽来源、品种、代次、数量,饲料来源、消耗及实验室检查及结果、用药、疫苗免疫种类、免疫时间等记录。3、有完整的种畜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八、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一)养殖场、养殖小区废弃物处理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HJ/T81-2001),污染物排放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6-2001)要求;并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规定,实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不宜将尿、污水混合排出,不得将粪物随意堆放和排放。(三)养殖场、养殖小区内排水系统实行雨水和污水分离,污水产生量较大的猪和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等宜采用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污水。 养殖小区既可以养殖单元为单位建设沼气池, 也可统一进行沼气处理,处理后的沼渣及沼液可用于农田施肥。法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处理生产有机肥。处理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恶臭污染。(一)备案条件及要求。全省范围内已建和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都应根据本办法开展备案登记工作。备案登记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由县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二)备案程序。小区备案表》。备案申请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养殖场名称、地址、负责人及联系方式;(2)饲养的畜禽品种、数量、来源;(3)养殖场建设布局、建筑面积;4)生产、防疫、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工艺及设施设备情况;(5)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学历、技术职称;(6)生产管理、卫生防疫措施等。2、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在接到备案申请报告 20个工作日内,对备案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组织由相关行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进行现场验收。经审查验收合格者,予以备案登记, 给畜禽标识代码(参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发放) ;不合格者,将审查验收结果及未予登记的原因书面通知申报单位,经整改达标后,再行申报登记。十、本办法由省农牧厅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卫生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了加强公司的环境卫生管理,创造一个整洁、文明、温馨的购物、办公环境,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1.2 集团公司的卫生管理部门设在企管部,并负责将集团公司的卫生区域详细划分到各部室,各分公司所辖区域卫生由分公司客服部负责划分,确保无遗漏。2 卫生标准2.1 室内卫生标准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1.10 2.1.11 2.2 室外卫生标准2.2.1 2.2.2 2.2.3 3 清理程序3.1 室内和门前院落等区域卫生:每天营业前提前10分钟把所管辖区域内卫生清理完毕,营业期间随时保洁。下班后5-10分钟清理桌面及卫生区域。3.2 绿化区卫生:每周彻底清理一遍,随时保持清洁无垃圾。4 管理考核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