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标准体重》课件_第1页
《身高标准体重》课件_第2页
《身高标准体重》课件_第3页
《身高标准体重》课件_第4页
《身高标准体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身高标准体重》PPT课件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谢谢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谢谢《身高标准体重》PPT课件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第一节生长发育调查一、概念和目的:概念:用科学方法对个体或集体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测量。目的:研究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生长发育调查一、概念和目的:生长发育调查的意义:制定不同时期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全面监测与评价不同时期居民健康状况的需要。为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提供基础资料。生长发育调查的意义:三、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功能指标:肌肉力量、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生化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心理指标三、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形态指标身高: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体重: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的综合指标。坐高: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情况。形态指标身高: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营养评价:臀围、腿围和皮褶厚度婴幼儿头围:特别3岁儿童青春期体态变化: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性发育指标其他营养评价:臀围、腿围和皮褶厚度功能指标肌肉力量:握力、拉力和臂肌力。呼吸功能: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和肺通气量。心血管功能:脉搏、心率和血压。生化功能指标:反映肌肉水平的尿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和肌体免疫功能指标。内分泌激素功能指标肌肉力量:握力、拉力和臂肌力。身体素质指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身体素质指标力量心理指标智力测验特殊能力记忆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心理指标智力测验三、方法(一)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investigation)1、定义:在某一较短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项指标进行的一次大数量调查。2、目的:(1)获得正常值,建立该地区“标准”。(2)了解本地区儿童的发育水平。(3)比较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了解生长的长期变化趋势。3、特点:(1)规模大,时间短,需要测试人员多。(2)样本要有很强的代表性。三、方法(二)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investigation)1、定义:通过选择较少数量的对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连续多次的调查,观察儿童少年的发育动态。2、目的:(1)制定生长速度的正常值;(2)揭示生长发育的规律性;(3)观察分析某些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3、特点:(1)调查时间长,调查对象容易流失。(2)调查过程中,尽量使用同一型号的测试仪器。(二)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investig(三)半纵向调查(semi-longitudinalinvestigation)1、定义:将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混合使用,以克服追踪性调查所需年限太长和观察对象易于流失的缺点。2、特点:(1)节约时间和工作量;(2)不同样本测定的数据会产生差异。(三)半纵向调查(四)回顾性调查(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1、定义:是在一定人群中采用回忆的方法来追查过去年代的有关资料。2、主要用于影响发育和健康因素的暴露水平的调查和青春期发育有关资料的调查。3、特点:(1)在开始调查时已经有结局,所以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调查结果。(2)时间因素会影响被调查者回忆的准确性,要求足够的样本量。(四)回顾性调查(retrospectiveinvesti四、调查设计(一)对象选择和抽样1、根据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注意样本的代表性。2、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以个体为单位随机抽取。(2)系统抽样:机械地间隔一定数目抽取。(3)分层抽样:按城乡、年龄、性别等分类再随机抽取。(4)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一人群全部调查。实际工作中常是混合性抽样:全国体制调研采用是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四、调查设计3、样本量出生为一组0-5月内每月一组6-11月每2月为一组1-2岁内3个月为一组3-6岁6个月为一组7岁以上1岁一组各性别-年龄组人数都应100人以上,发育较快的年龄组最好保证200人.3、样本量(二)检测仪器和方法校对和测量方法统一。(三)检测时间和季节身高和体重在一天早晚会有变化;前后测量时间应该相对固定。一般选择5-6月和9-10月安排测量时间比较适宜。(四)调查表格设计一次一人一表,项目统一编号。内容包括:(1)受检者一般情况(2)调查项目(3)调查者项目:测试者姓名和调查日期。(二)检测仪器和方法(五)检测程序和资料检验测试现场的检查室要合理配置,有明显标识。检查项目按规定顺序实现流水作业,以免漏项。先有小规模的预调查。逐一核对调查表,发现漏项、缺项要补填。检验人员每日抽取小部分样本进行复测。(六)年龄计算

按统一方法计算年龄:实足年龄如满8岁到差一天满9岁,一律计为8岁。(五)检测程序和资料检验一、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和群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一般通过一次性大数量横断面调查,取得某些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即可建立该地区的儿童发育评价标准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一、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价方法生长发育标准表示方法均值±标准差(X±SD)X±S:68.3%X±2S:95.4%X±3S:99.7%百分位数:以人群指标的第50百分位数(P50)为基准,以P3、P10、P25、P50、P75、P90、P97这7个百分位数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标准。儿少主要采用P3、P25、P50、P75、P97等5个百分位数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标准。生长发育标准表示方法二、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评价基本内容:生长发育、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指数法indexmethod离差法deviationmethod百分位数法percentilemethod

标准差分法standarddeviationscoremethod

相关回归法correlationandregressionmethod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ofgrowthrate发育年龄评价法developmentalageappraisal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statusappraisal二、评价方法(一)指数法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是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发展的,可借助一定的数学公式,将两项或以上的指标联系起来而构成某种指数,用以评价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体型指数功能指数营养指数(一)指数法

1.身高体重指数

又称Quetelet指数,表示1cm身高的体重数,显

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状况。

2.BMI(bodymassindex)

又称体重指数,表示每平方米有多少体重。一般认为≥24为超重,≥

28为肥胖。

3.Rohrer指数

表示每立方厘米有多少体重,通过肌肉、骨骼、脂肪、内

脏器官发育综合反映人体单位体积的充实程度,作为营养指

数,均值曲线呈“V”字形,7岁后年龄增长而上升。

体重(g)

身高(cm)体重(kg)身高(m)2体重(kg)身高(cm)3×107

体型指数1.身高体重指数

又4.身高胸围指数又称Livi指数,其均值曲线在生长突增高峰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突增高峰时达最低点;突增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成年时趋于稳定。5.身高坐高指数反映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根据指数大小,将个体的体型分为长、中和短躯型。该指数的年龄差别均值曲线为“V”字形。出生至青春期一般随增长而下降,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成人后趋于稳定。胸围(cm)身高(cm)坐高(cm)身高(cm)×100×1004.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坐高(cm)×100×16.肩盆宽指数该指数的均值曲线男女不同,7岁后男性该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该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7.Erisman指数

胸围(cm)-骨盆宽(cm)肩宽(cm)×100

身高(cm)2评价时正数为广胸型,负数为狭胸型。6.肩盆宽指数骨盆宽(cm)×100身高(cm)评价时左、右手平均握力(kg)体重(kg)

背肌力(kg)体重(kg)

肺活量(ml)体重(kg)1.握力指数=2.背肌力指数=3.肺活量指数=功能指数左、右手平均握力(kg)背肌力(kg)肺活量(

1.Pelidisi指数

正常值在90-100之间

2.Rohrer指数

3.Quetelet指数

4.Brocaindex(身高-100)

日本人(身高-100)×0.9

或者身高160cm以下:身高-105

160cm以上:身高-11010×体重坐高√

3营养指数1.Pelidisi指数10×体重√3营

制定评价标准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不能忽视“身高”因素

指数有显著的种族、民族间差异

并非所有指数都呈正态分布,所以最好以百分

位数为标准分成若干等级制定评价标准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等级评价法(rankvaluemethod)

曲线图法(curvemethod)

(二)离差法(deviationmethod)

等级评价法(rankvaluemethod)等级评价法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评价时将个体该项发育指标的实测数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发育标准比较确定发育等级。关于发育等级的划分各国不完全一致,国内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见下表。等级评价法等级评价法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下中下中中上上X-2S以下<X-S~X-2SXS>X+S~X+2SX+2S以上2.3%13.55%68.3%13.55%2.3%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标准表等级标准占总体百分比下X-2S以下2.3%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标准表等级优点

方法简单,易掌握

可较准确而直观地了解个体儿童的发育是好还是差

在集体儿童评价中,可看出两个群体不同发育等级

的比例高低,且不受两个评价群体内部成员性别、

年龄等差异限制

缺点

只能对单项指标作出评价,无法对儿童的发育匀称

度作出正确判断,而且在追踪动态观察中不够直观。等级评价法优点

方法简单,易掌握

可较准确而直观地

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各年龄组某项发育标准指标的均值、均值士1s、均值土2s分别点在座标图上(图的纵坐标为某发育指标的值,横坐标为年龄),然后将各年龄组位于同一等级上的各点连成曲线,即成该指标的发育标准曲线图(图3-2)。

曲线图法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各年龄组某项发育标准指标《身高标准体重》课件

用曲线图来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的发育情况也简便易行。可将该群体各年龄组的某指标均值与该地区同龄同性别发育“标准”的均值,在同一坐标纸上绘成曲线;比较两曲线相差的高低和距离的远近。同理,也可比较某地不同年代某指标的均值曲线(图3-3)。用曲线图来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的发育情况也简便易行。《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能说明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

能追踪观察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发育趋势和发

育速度

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

缺点

不同性别的每一发育指标都要作一张图

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来说明儿童发育的匀称度曲线图法优点

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能说(三)百分位数法

百分位数法也分百分位数等级评价法和曲线图法两种,只是基准值(P50)和离散度(P3、P25、P75和P97等)都以百分位数表示。下图为体重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三)百分位数法《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适用于偏态分布的发育指标,能较准确地显示其

分散程度。

缺点

与离差法曲线图相同。

对制定标准的样本数要求高,每个年龄组人数若

不足150人,制成的标准曲线两端(如P3、P97)

值摆动较大,会影响到标准的精确度。百分位数法优点

适用于偏态分布的发育指标,能较准确地显示其(四)标准差分法标准差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称“Z”分。Z=(X-X)/SX为个体某指标的实测值X为本群体均值S为标准差评价:>2为上等1~2为中等-1~-2为中下等<-2为下等(四)标准差分法标准差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称“Z”(五)相关回归法

利用身高、体重、胸围间的高度相关性,以某项指标为因变量,求得方程并编制成回归评价表,进行发育评价。

目前多采用以体重和胸围为自变量,身高为因变量的二元回归评价。

(五)相关回归法

利用身高、体相关回归法评价方法查找相应的评价图以身高实测值判定发育等级以实测体重与胸围的连线求身高估计值以身高实测值与估计值之差评价发育匀称度身高实测值>Y+Sxy体型细长身高实测值=Y±Sxy体型匀称身高实测值<Y-Sxy体型体型粗壮1^^^^相关回归法评价方法1^^^^《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评价儿童的发育水平,准确地反映发育匀称程度。

缺点

要求每一性别年龄组都要制成一张回归表,制作和使用都较繁琐。相关回归法优点

评价儿童的发育水平,准确地反映发育匀称程度

年增加值(annualincrement)

以身高为例,通过定期对个体或集体儿童身高重复测量,把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所测量的身高值相减,再除以时间,常以年为单位时间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为年增加值。

年增加率(annualincrementalrate)

以身高为例,计算公式是

Vt(%)=

Ht+1-HtHt×100%(六)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ofgrowthrate)

年增加值(annualincrement)

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形态、功能、性征发育指标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七)发育年龄评价法(developmentalageapppraisal)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形态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age)

第二性征年龄(secondarysex

characteristicage)

牙齿年龄(dentalage,简称齿龄)

骨骼年龄(skeletalage,简称骨龄)

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

用某项形态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所制成的标准年龄,来表示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如身高年龄、体重年龄等。单个形态指标只反映儿童全身发育的一个方面。形态年龄用某项形态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所制成的标准年龄,来表常用指标有女孩的乳房、阴毛和腋毛;男孩的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和变声。此评价方法只适用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年龄常用指标有女孩的乳房、阴毛和腋毛;男孩的阴毛、评价方法有两种:

是以儿童牙齿萌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达发育

年龄。此法适用于出生后6个月至13岁左右(第

三磨牙除外)。

是利用X线摄片方法。牙齿年龄评价方法有两种:

是以儿童牙齿萌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骨龄是根据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能较客观和较精确地反映从出生到完全成熟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生物学发育年龄。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应用的最为广泛。骨骼年龄骨龄是根据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手、腕骨数目、种类和形状多样,对全身骨骼有

很好代表性。

手、腕骨各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及掌指骨、尺

桡骨的干骺愈合有明显的时间顺序,不同发育阶

段间界限明确,容易发现差别。

拍片方便,投照条件易控制,受检者接受的X线剂量小,对保护儿童健康有利。优点

手、腕骨数目、种类和形状多样,对全身骨骼有制定骨龄标准的精确程度主要依据于以下三个方面:

拍片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有足够的样本量

判定骨骼钙化程度要有准确依据:

骨化中心的出现数目和大小

骨化中心和骨骼的形态变化

骨骺和骨干的愈合情况制定骨龄标准的精确程度主要依据于以下三个方面:

制定骨龄标准一般采用中位数,也有采用众数为代表的。读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重点需观察的骨标志(表3—5)。

制定骨龄标准一般采用中位数,也有采用众数为代表的尺桡骨远端桡骨远端骨骺出现7月~8岁7月~3岁桡骨远端骨骺闭合17~20岁17~20岁尺骨远端骨骺出现6~11岁7~8岁尺骨远端骨骺闭合18~20岁16~20岁腕骨头骨出现初生~1岁初生~1岁钩骨出现初生~1岁初生~1岁三角骨出现2~6岁2~4岁月骨出现3~7岁2~5岁舟状骨出现5~7岁3~5岁大多角骨出现4~7岁3~5岁小多角骨出现4~10岁3~5岁豆骨出现10~16岁9~14岁掌指骨掌指骨近端骨骺出现1~7岁7月~3岁掌指骨近端骨骺闭合15~20岁14~16岁掌指骨远端骨骺出现1~6岁7月~2岁掌指骨远端骨骺闭合15~20岁14~16岁表3-5手腕部骨化中心出现与骨骺闭合年龄表骨化中心出现与骨骺闭合年龄部位指标男女尺桡骨远端桡骨远端骨骺出现

评价骨龄:

标准图谱法

计分方法

英国Tanner(1959)等设计而成的TW1、

TW2等标准

我国李果珍(1979)创建的“百分计数法骨

龄标准”

评价骨龄:

标准图谱法

按年龄体重(weightforage)

身高标准体重(weightforheight)

皮脂厚度(skinfoldthickness)

其他指标

(八)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statusappraisal)按年龄体重(weightforage)评价标准是:

小于标准体重60%为重度营养不良

60~80%为中度营养不良

80~90%为低体重或称轻度营养不良

90~110%为正常范围

110~120%为超重

大于120%为肥胖按年龄体重评价标准是:

小于标准体重60%为重度营养不良

60

我国现使用的“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是以当时的现状调查资料为基础制定的。它的“标准体重”由当时同等身高下体重的P80来人为确定

“标准体重”(100%)土10%为正常范围

低于90%标准体重为低体重

低于80%标准体重为轻度营养不良

低于70%标准体重为中度营养不良

高于110%标准体重为超重

高于120%标准体重为肥胖

身高标准体重我国现使用的“1985年身高标准体重”是以当时的现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1985年中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缺陷是:

不能充分反映身高、体重在青春发育高峰期所出

现的巨大个体差异

男女混合使用同一标准,易混淆因性别不同而导

致的男女不同体成分结构

因人为将“标准体重”提高到P80而使对各类营养

不良的界值点随之提高,导致许多实际上是正常

体重的儿童少年被当成“营养不良”而筛出

“1985年中国学生身高标准体重”的缺陷是:

不能

测量皮脂厚度的部位有多处,一般认为上臂肱三头肌部(代表四肢)和肩胛下角部(代表躯干)最为理想。皮脂厚度与体脂含量间的相关性较高,回归系数在0.70左右,故可利用皮脂厚度建立估计体脂含量百分比(简称体脂比)的回归方程。

皮脂厚度测量皮脂厚度的部位有多处,一般认为上臂肱三头肌部(代表四

用体脂比可判定轻、中、高度肥胖程度。一般认

为轻、中、高度肥胖的体脂比:

男性(适合各年龄)分别为≥20%,≥25%和≥30%

14岁以下女性分别为≥25%,≥30%和≥35%

15岁以上女性分别为≥30%,≥35%和≥40%用体脂比可判定轻、中、高度肥胖程度。一般认

按年龄的身高(heightforage)

各类营养指数,如身高体重指数、BMI指数、

Rohrer指数等

上臂围

还可综合3岁以下婴幼儿的头围和胸围进行营养

状况评价

其他指标按年龄的身高(heightforage)

各类营养思考题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有哪些?经常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方法有哪些?思考题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有哪些?经常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身高标准体重》PPT课件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谢谢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谢谢《身高标准体重》PPT课件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第一节生长发育调查一、概念和目的:概念:用科学方法对个体或集体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观察测量。目的:研究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提出相应的卫生措施,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生长发育调查一、概念和目的:生长发育调查的意义:制定不同时期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全面监测与评价不同时期居民健康状况的需要。为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提供基础资料。生长发育调查的意义:三、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坐高和胸围。功能指标:肌肉力量、呼吸功能、心血管功能、生化功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心理指标三、生长发育调查的内容形态指标身高: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度,是身体长度的重要指标。体重:身体各部分、各种组织的重量总和。一定程度上说明骨骼肌肉体脂肪和内脏重量的综合指标。坐高:头、颈、躯干的总高度,反映躯干发育。胸围:表示胸廓的围长,间接反映胸廓的容积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层的情况。形态指标身高:立位时头、颈、躯干、下肢的总高营养评价:臀围、腿围和皮褶厚度婴幼儿头围:特别3岁儿童青春期体态变化:肩宽、骨盆宽和上下肢长度性发育指标其他营养评价:臀围、腿围和皮褶厚度功能指标肌肉力量:握力、拉力和臂肌力。呼吸功能:呼吸频率、呼吸差、肺活量和肺通气量。心血管功能:脉搏、心率和血压。生化功能指标:反映肌肉水平的尿肌酐。血红蛋白、红细胞、血清铁和肌体免疫功能指标。内分泌激素功能指标肌肉力量:握力、拉力和臂肌力。身体素质指标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身体素质指标力量心理指标智力测验特殊能力记忆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学心理指标智力测验三、方法(一)横断面调查(cross-sectionalinvestigation)1、定义:在某一较短时间内,在一定地区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对象,对某几项指标进行的一次大数量调查。2、目的:(1)获得正常值,建立该地区“标准”。(2)了解本地区儿童的发育水平。(3)比较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了解生长的长期变化趋势。3、特点:(1)规模大,时间短,需要测试人员多。(2)样本要有很强的代表性。三、方法(二)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investigation)1、定义:通过选择较少数量的对象,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连续多次的调查,观察儿童少年的发育动态。2、目的:(1)制定生长速度的正常值;(2)揭示生长发育的规律性;(3)观察分析某些内外因素对生长发育的长期影响。3、特点:(1)调查时间长,调查对象容易流失。(2)调查过程中,尽量使用同一型号的测试仪器。(二)追踪性调查(longitudinalinvestig(三)半纵向调查(semi-longitudinalinvestigation)1、定义:将横断面调查和追踪性调查混合使用,以克服追踪性调查所需年限太长和观察对象易于流失的缺点。2、特点:(1)节约时间和工作量;(2)不同样本测定的数据会产生差异。(三)半纵向调查(四)回顾性调查(retrospectiveinvestigation)1、定义:是在一定人群中采用回忆的方法来追查过去年代的有关资料。2、主要用于影响发育和健康因素的暴露水平的调查和青春期发育有关资料的调查。3、特点:(1)在开始调查时已经有结局,所以能在很短时间内获得调查结果。(2)时间因素会影响被调查者回忆的准确性,要求足够的样本量。(四)回顾性调查(retrospectiveinvesti四、调查设计(一)对象选择和抽样1、根据调查目的选择调查对象,注意样本的代表性。2、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抽样:以个体为单位随机抽取。(2)系统抽样:机械地间隔一定数目抽取。(3)分层抽样:按城乡、年龄、性别等分类再随机抽取。(4)整群抽样:随机抽取某一人群全部调查。实际工作中常是混合性抽样:全国体制调研采用是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四、调查设计3、样本量出生为一组0-5月内每月一组6-11月每2月为一组1-2岁内3个月为一组3-6岁6个月为一组7岁以上1岁一组各性别-年龄组人数都应100人以上,发育较快的年龄组最好保证200人.3、样本量(二)检测仪器和方法校对和测量方法统一。(三)检测时间和季节身高和体重在一天早晚会有变化;前后测量时间应该相对固定。一般选择5-6月和9-10月安排测量时间比较适宜。(四)调查表格设计一次一人一表,项目统一编号。内容包括:(1)受检者一般情况(2)调查项目(3)调查者项目:测试者姓名和调查日期。(二)检测仪器和方法(五)检测程序和资料检验测试现场的检查室要合理配置,有明显标识。检查项目按规定顺序实现流水作业,以免漏项。先有小规模的预调查。逐一核对调查表,发现漏项、缺项要补填。检验人员每日抽取小部分样本进行复测。(六)年龄计算

按统一方法计算年龄:实足年龄如满8岁到差一天满9岁,一律计为8岁。(五)检测程序和资料检验一、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生长发育标准是评价个体和群体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一般通过一次性大数量横断面调查,取得某些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即可建立该地区的儿童发育评价标准生长发育标准是相对的、暂时的。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价方法一、生长发育标准的制定第二节生长发育评价方法生长发育标准表示方法均值±标准差(X±SD)X±S:68.3%X±2S:95.4%X±3S:99.7%百分位数:以人群指标的第50百分位数(P50)为基准,以P3、P10、P25、P50、P75、P90、P97这7个百分位数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标准。儿少主要采用P3、P25、P50、P75、P97等5个百分位数作为划分发育水平的标准。生长发育标准表示方法二、评价方法

生长发育评价基本内容:生长发育、生长发育速度、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指数法indexmethod离差法deviationmethod百分位数法percentilemethod

标准差分法standarddeviationscoremethod

相关回归法correlationandregressionmethod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ofgrowthrate发育年龄评价法developmentalageappraisal营养状况评价nutritionalstatusappraisal二、评价方法(一)指数法人体是一个整体。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是按一定的比例关系发展的,可借助一定的数学公式,将两项或以上的指标联系起来而构成某种指数,用以评价身体形态、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发展状况。体型指数功能指数营养指数(一)指数法

1.身高体重指数

又称Quetelet指数,表示1cm身高的体重数,显

示人体的充实程度,也反映营养状况。

2.BMI(bodymassindex)

又称体重指数,表示每平方米有多少体重。一般认为≥24为超重,≥

28为肥胖。

3.Rohrer指数

表示每立方厘米有多少体重,通过肌肉、骨骼、脂肪、内

脏器官发育综合反映人体单位体积的充实程度,作为营养指

数,均值曲线呈“V”字形,7岁后年龄增长而上升。

体重(g)

身高(cm)体重(kg)身高(m)2体重(kg)身高(cm)3×107

体型指数1.身高体重指数

又4.身高胸围指数又称Livi指数,其均值曲线在生长突增高峰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突增高峰时达最低点;突增高峰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成年时趋于稳定。5.身高坐高指数反映人体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反映体型特点。根据指数大小,将个体的体型分为长、中和短躯型。该指数的年龄差别均值曲线为“V”字形。出生至青春期一般随增长而下降,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成人后趋于稳定。胸围(cm)身高(cm)坐高(cm)身高(cm)×100×1004.身高胸围指数胸围(cm)坐高(cm)×100×16.肩盆宽指数该指数的均值曲线男女不同,7岁后男性该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女性该指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7.Erisman指数

胸围(cm)-骨盆宽(cm)肩宽(cm)×100

身高(cm)2评价时正数为广胸型,负数为狭胸型。6.肩盆宽指数骨盆宽(cm)×100身高(cm)评价时左、右手平均握力(kg)体重(kg)

背肌力(kg)体重(kg)

肺活量(ml)体重(kg)1.握力指数=2.背肌力指数=3.肺活量指数=功能指数左、右手平均握力(kg)背肌力(kg)肺活量(

1.Pelidisi指数

正常值在90-100之间

2.Rohrer指数

3.Quetelet指数

4.Brocaindex(身高-100)

日本人(身高-100)×0.9

或者身高160cm以下:身高-105

160cm以上:身高-11010×体重坐高√

3营养指数1.Pelidisi指数10×体重√3营

制定评价标准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不能忽视“身高”因素

指数有显著的种族、民族间差异

并非所有指数都呈正态分布,所以最好以百分

位数为标准分成若干等级制定评价标准和实际应用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等级评价法(rankvaluemethod)

曲线图法(curvemethod)

(二)离差法(deviationmethod)

等级评价法(rankvaluemethod)等级评价法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分等级。评价时将个体该项发育指标的实测数值与同年龄、同性别相应指标的发育标准比较确定发育等级。关于发育等级的划分各国不完全一致,国内常用五等级评价标准,见下表。等级评价法等级评价法用标准差与均值相离的位置远近划下中下中中上上X-2S以下<X-S~X-2SXS>X+S~X+2SX+2S以上2.3%13.55%68.3%13.55%2.3%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标准表等级标准占总体百分比下X-2S以下2.3%生长发育五等级评价标准表等级优点

方法简单,易掌握

可较准确而直观地了解个体儿童的发育是好还是差

在集体儿童评价中,可看出两个群体不同发育等级

的比例高低,且不受两个评价群体内部成员性别、

年龄等差异限制

缺点

只能对单项指标作出评价,无法对儿童的发育匀称

度作出正确判断,而且在追踪动态观察中不够直观。等级评价法优点

方法简单,易掌握

可较准确而直观地

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各年龄组某项发育标准指标的均值、均值士1s、均值土2s分别点在座标图上(图的纵坐标为某发育指标的值,横坐标为年龄),然后将各年龄组位于同一等级上的各点连成曲线,即成该指标的发育标准曲线图(图3-2)。

曲线图法曲线图是将某地不同性别、各年龄组某项发育标准指标《身高标准体重》课件

用曲线图来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的发育情况也简便易行。可将该群体各年龄组的某指标均值与该地区同龄同性别发育“标准”的均值,在同一坐标纸上绘成曲线;比较两曲线相差的高低和距离的远近。同理,也可比较某地不同年代某指标的均值曲线(图3-3)。用曲线图来评价集体儿童少年的发育情况也简便易行。《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能说明儿童的发育水平等级

能追踪观察儿童某项发育指标的发育趋势和发

育速度

能比较个体和群体儿童的发育水平

缺点

不同性别的每一发育指标都要作一张图

不能同时评价几项指标来说明儿童发育的匀称度曲线图法优点

评价方法简单、直观、使用方便

能说(三)百分位数法

百分位数法也分百分位数等级评价法和曲线图法两种,只是基准值(P50)和离散度(P3、P25、P75和P97等)都以百分位数表示。下图为体重的百分位数曲线图。(三)百分位数法《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适用于偏态分布的发育指标,能较准确地显示其

分散程度。

缺点

与离差法曲线图相同。

对制定标准的样本数要求高,每个年龄组人数若

不足150人,制成的标准曲线两端(如P3、P97)

值摆动较大,会影响到标准的精确度。百分位数法优点

适用于偏态分布的发育指标,能较准确地显示其(四)标准差分法标准差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称“Z”分。Z=(X-X)/SX为个体某指标的实测值X为本群体均值S为标准差评价:>2为上等1~2为中等-1~-2为中下等<-2为下等(四)标准差分法标准差法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标准差法,简称“Z”(五)相关回归法

利用身高、体重、胸围间的高度相关性,以某项指标为因变量,求得方程并编制成回归评价表,进行发育评价。

目前多采用以体重和胸围为自变量,身高为因变量的二元回归评价。

(五)相关回归法

利用身高、体相关回归法评价方法查找相应的评价图以身高实测值判定发育等级以实测体重与胸围的连线求身高估计值以身高实测值与估计值之差评价发育匀称度身高实测值>Y+Sxy体型细长身高实测值=Y±Sxy体型匀称身高实测值<Y-Sxy体型体型粗壮1^^^^相关回归法评价方法1^^^^《身高标准体重》课件《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评价儿童的发育水平,准确地反映发育匀称程度。

缺点

要求每一性别年龄组都要制成一张回归表,制作和使用都较繁琐。相关回归法优点

评价儿童的发育水平,准确地反映发育匀称程度

年增加值(annualincrement)

以身高为例,通过定期对个体或集体儿童身高重复测量,把前后两个不同时期所测量的身高值相减,再除以时间,常以年为单位时间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为年增加值。

年增加率(annualincrementalrate)

以身高为例,计算公式是

Vt(%)=

Ht+1-HtHt×100%(六)生长速度评价法(appraisalofgrowthrate)

年增加值(annualincrement)

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形态、功能、性征发育指标的发育平均水平及其正常变异,制成标准年龄,来评价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

(七)发育年龄评价法(developmentalageapppraisal)发育年龄又称生物年龄或生理年龄,是指用身体某些形态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age)

第二性征年龄(secondarysex

characteristicage)

牙齿年龄(dentalage,简称齿龄)

骨骼年龄(skeletalage,简称骨龄)

形态年龄(morphological

用某项形态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所制成的标准年龄,来表示个体儿童的发育状况,如身高年龄、体重年龄等。单个形态指标只反映儿童全身发育的一个方面。形态年龄用某项形态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所制成的标准年龄,来表常用指标有女孩的乳房、阴毛和腋毛;男孩的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和变声。此评价方法只适用于青春期。第二性征年龄常用指标有女孩的乳房、阴毛和腋毛;男孩的阴毛、评价方法有两种:

是以儿童牙齿萌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达发育

年龄。此法适用于出生后6个月至13岁左右(第

三磨牙除外)。

是利用X线摄片方法。牙齿年龄评价方法有两种:

是以儿童牙齿萌出的数量和质量来表骨龄是根据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是反映个体发育水平和成熟程度比较精确的指标。能较客观和较精确地反映从出生到完全成熟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生物学发育年龄。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应用的最为广泛。骨骼年龄骨龄是根据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身高标准体重》课件优点

手、腕骨数目、种类和形状多样,对全身骨骼有

很好代表性。

手、腕骨各继发性骨化中心的出现及掌指骨、尺

桡骨的干骺愈合有明显的时间顺序,不同发育阶

段间界限明确,容易发现差别。

拍片方便,投照条件易控制,受检者接受的X线剂量小,对保护儿童健康有利。优点

手、腕骨数目、种类和形状多样,对全身骨骼有制定骨龄标准的精确程度主要依据于以下三个方面:

拍片有严格的技术要求

有足够的样本量

判定骨骼钙化程度要有准确依据:

骨化中心的出现数目和大小

骨化中心和骨骼的形态变化

骨骺和骨干的愈合情况制定骨龄标准的精确程度主要依据于以下三个方面:

制定骨龄标准一般采用中位数,也有采用众数为代表的。读片时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确定重点需观察的骨标志(表3—5)。

制定骨龄标准一般采用中位数,也有采用众数为代表的尺桡骨远端桡骨远端骨骺出现7月~8岁7月~3岁桡骨远端骨骺闭合17~20岁17~20岁尺骨远端骨骺出现6~11岁7~8岁尺骨远端骨骺闭合18~20岁16~20岁腕骨头骨出现初生~1岁初生~1岁钩骨出现初生~1岁初生~1岁三角骨出现2~6岁2~4岁月骨出现3~7岁2~5岁舟状骨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