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讲义_第1页
中外教育史讲义_第2页
中外教育史讲义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从非形式化教育向形式化教育的转变一、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概况(一)教育起源的几种假说1、劳动起源说一一是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命题的延伸。2、生物起源说一一是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流变。3、儿童模仿说(心理起源说)一一美国教育家孟禄提出4、需要起源说5、教育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一一我国教育家杨贤江提出6、其他种说法如:前身起源说、交往起源说、家庭起源说、社会化影响说、超生物经验的传递和交流、人科系统进化过程中的早产现象与教育的起源有着必然的联系说等等。研究教育起源的目的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为什么会存在?教育产生于人类的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的需要不仅仅是先天的,更重要是后天的、人属的,它使人不再是动物。教育正在于养成并为了这些需要。2、教育存在的条件是什么?劳动、意识、语言、学习(模仿)、交往。3、教育的原型是什么?教育的原型是动物的本能授受活动。4、教育的未来是什么?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二)远古时期非形式化教育的实施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2、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生存技能的教育人的行为有四种基本功能:获取食物、安全防卫、生殖和传递信息。婚姻家庭制度及其教育血缘群婚氏族群婚即普那路亚婚对偶婚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的教育饮食习惯、穿戴习惯、居住习惯、交通工具使用生产劳动的教育人工取火活动及其教育工具制造及其教育采集狩猎技术及其教育农业、畜牧业及其教育原始宗教与教育祭祀活动内容自然崇拜、农作物崇拜、动物崇拜、图腾崇拜。艺术与教育音乐艺术及其教育绘画艺术及其教育二、世界早期学校的出现(一)学校产生的条件1、经济基础社会中要有一定的劳动剩余产品及劳动力,促使社会出现大而细的社会化大分工,人口数量要有所发展,私有制已逐步形成。2、政治条件出现阶级和阶级压迫。统治者必然要垄断文化科学知识,垄断教育,以利于培养为他们统治服务的大大小小的公职人员和官吏,使教育成为巩固他们特权地位的重要工具。3、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化。当社会物质生产丰富到足以使一部分人可以从物质产生的母体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如巫、祝、卜、史等。出现了单纯的体力劳动者与管理、经营或治理国事,以及从事科学文化、宗教艺术等特权分子之间的大分工。随着这场分工的日益扩大,培养少数特权分子的社会需求也与日俱增,必然需要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机构。4、文字的出现当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中的科学文化知识要丰富到非文字不能较好传承的程度,文字就产生了。5、专职教师出现文字出现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必需依靠专职教师来完成。当上述所有的条件全部具备后,学校就产生了。(二)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教师;2、教育具有阶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分离。奴隶社会教育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较之原始社会的教育,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此后,教育被赋予更广泛的意义,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愈加息息相关,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是古代埃及、印度、巴比伦和中国。(三)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概况1、古代东方社会与文化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是当时经济最繁荣的地区,创立了最早的文字,出现了最早的文化繁荣景象。2、古代东方教育的性质一一奴隶制3、家庭教育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4、学校教育宫廷学校僧侣学校文士学校古儒学校5、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特点人类的教育以东方国家为先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十分重视道德教育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性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教育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多样,家庭教育占较大的比重尊师重道是古代东方国家教育的优良传统第一章中国教育的起源第一节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二节中国教育的起源根据考古发现,约从20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华夏大地繁衍生息。有人类便有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史的开端。第三节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萌芽学校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学校的产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生产力的较大发展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明显分工3、科学文化的较大进步(文字的产生)4、阶级的形成(教育的分化)一、汉字的产生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工具。汉字的发生与发展仓颉(音洁)造字是中国最早关于文字的传说,它是黄帝时代的贡献,距今约五千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正式以此为计算起点。距今约七千年的仰韶遗址,就发现长方形骨板的刻画,并被认作是图形文字的萌芽甲骨文已是较成熟的文字。二、中国古代学校的传说关于中国古代学校的萌芽,在古籍中记载颇多,而且众说纷纭。明堂一一宗教祠堂祭祀的场所成均之学——习乐的地方虞庠之学一一社会教化序——习箭的地方校——养马之地——练兵之地这里主要介绍两种:1、成均最早见于〈〈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西汉时期的董仲舒认为:成均,均为五帝之学。”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均,调也。乐师主调其音。”即成均”是古代乐师作乐的地方。成均”以音乐教育为主。2、虞庠〈〈礼记》称:米虞,有虞氏之庠也。”郑玄解释说:米H藏养人之物”,即粮仓。〈〈说文》指出:庠从广羊声”,即食羊者所居之地,养老敬老的地方。孟子说:庠者,养也。”即把有道德、有经验的老者养在那里,专门从事教育儿童的工作。〈〈礼记》曰: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虞庠以德教(孝的教育)为主。此外,相传神农氏始设明堂”施行社会教育,〈〈周礼》有六厩成校”的说法。第二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创建(夏〜春秋战国)第一节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初步建立一、夏的教育夏朝已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文明时代。文字是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育产生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国家的重要社会活动,它由奴隶主贵族控制,由政务官之一的司徒主管。教育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社会进步”。夏的教育除了沿袭虞舜”时期的庠”之外,还有序”和校”两种学校。1、序”序”是在国都设立的学校。〈〈礼记王制》曰:复后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古今图书集成学校部》曰:复后氏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小学。”关于序”的内容,〈〈孟子滕文公上》说:序者,射也。”即序”是习射的场所。除具有教育的职能之外,序”后来发展为奴隶主贵族议政、祭祀和养老的场所。2、校”校”是在地方设立的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复曰校”,校者,教也”〈〈说文》:校,从木,交声。”校”是乡学。〈〈史记》:乡里有教,夏曰校。”同序”一样,校”也是一种以习武为主的军事训练场所。总之,教育是重要的社会活动,教育为政治服务。夏朝教育目的是为奴隶主贵族培养能征善战的武士;教育内容注重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伦道德教育。(〈〈孟子滕文公上》说:皆所以明人伦也。”,后来朱熹解释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所以明此而已。”)二、商代的教育商代的教育史料主要来源于甲骨文的发掘。根据甲骨文的记载,商代的教育已出现为学”、瞽宗”、庠”、序”、学”等名称。〈〈礼记明唐位》说:殷人设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而作乐于瞽宗。”〈〈礼记王制》曰: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东汉时期的郑玄解释说:右学,大学,在西郊;左学,小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右学和瞽宗属于大学性质,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机构。殷人尚右尚西,将大学设在西郊,故称右学。右学和瞽宗以乐教为主,是奴隶主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场所。右学和瞽宗设立在王都。商代在地方上也设有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复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朱熹解释说: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商代的庠”序”也是从前代承袭下来的,其中庠”以养老为主,同时对年青一代进行教化;序”是习射和习礼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商代的教育内容(1)思想教育。一是敬事鬼神,崇拜祖先,把祖先看作主宰自然界和人间祸福的神,事无大小都要占卜,乞求神的旨意。二是拳”的教育,尽孝”是一种社会准则,这点从甲骨文中教”字的写法可以看出。孔子说:失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政治教育。学习先王的治国经验,巩固统治地位。(3)军事教育。主要包括射箭和驾御车马,〈〈诗鲁颂》中说:上古军兵之法,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4)礼乐教育。在祭祀活动中要伴有相应的礼仪和音乐,包括歌诗、奏乐和舞蹈等。(5)书数教育。即读写算教育。以上教育内容为西周时期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总之,到殷商时教育逐步发展,出现了教育史料(典籍)、教育手段(文字)、教育阶段(大学、小学)、教育内容(六艺”)。第二节西周的教育一、西周王朝西周是奴隶制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主要特征是:*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诸侯,建立了71个诸侯国。诸侯又把它分封给卿、大夫,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在此基础上又推行宗法世袭制。为对付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西周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刑不上大夫”)。在思想意识上,除了利用宗教迷信愚弄民众之外,还强调遵守礼制,不同的等级有相应的礼制,贵族的礼制不用于奴隶(礼不下庶人”)。*在文化教育上的特征是学在官府”(或称学术官守”),即在宫廷设立学校,用典章作教材,聘官吏为教师(即官师合一”)。二、西周的教育制度西周的教育制度就是适应上述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统治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类,即国学和乡学。①国学(中央官学)国学”分小学和大学,并且建立了一定的升级关系。国学小学的学生主要来源为贵胄子弟,也招收从地方层层选拔上来的优秀者。国学大学分等级(尊卑)、分学科、分层次教学。②乡学(地方官学)即’乡学”指设在王都外乡一级行政区中的官学。初等教育性质。1、国学(设在王都)为奴隶主贵族阶级开设,按学生年龄和程度分为小学和大学。国学由负责宗教祭祀和国家典礼的大司乐兼管(即官师合一”)。小学教育:贵族子弟经过家庭教育后进入小学,入学年龄有所不同,王室和诸侯子弟8岁入学,卿和大夫子弟10或13岁入学,部分平民子弟15岁入学。学习年限是7年。小学一般设在王宫东南郊,由担任王宫守卫队长的师氏和保氏兼任教师,教育内容是德、行、艺(技能)、仪(礼仪)等方面。大学教育:只有少数符合条件的贵族子弟和平民中经过选拔的优秀人才能进入大学。大学分为两种:辟雍”和泮(pan)宫”,也称学宫。辟雍”设在天子的都城,泮宫”设在诸侯的国都。〈〈礼记王制》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辟雍有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四学”)之称。东学是习舞的场所,由乐师主持西学是习礼的场所,由礼官主持南学是习乐的场所,由大司乐主持北学是习书之所,由诏书者主持辟雍还是习射的场所,故又称射宫。泮宫规模简单,只有一学。大学实行分科教学,以礼乐为主,射御次之。〈〈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礼记射义》: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以礼乐。”大学教学开始有计划性,有固定的内容、时间、场所和人员。2、乡学(设在地方)地方乡学有四学:塾、庠、序、校。〈〈礼记学记》:告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州字之误)有序,国有学。”乡学由管理民政的大司徒兼管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三方面。〈〈周礼地官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知、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西周官学对学生实行考核和奖励制度,对不合格的学生采取告戒和流放的措施;对合格的学生给予官职、爵位和俸禄等奖励。西周的教育机构和行政机关不分开,如辟雍也是祭祀、召开军事会议、召见诸侯、献俘庆功、大射选士、养老尊贤的场所;庠、序、校也是乡官议政、乡饮酒礼、乡射之礼的场所。这种政治和教育紧密相连的现象称为政教合一”。三、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西周官学的基本学科,它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发展,到西周日益完善。其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内的内容包括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乐的内容包括诗歌、音乐、舞蹈等。礼乐是六艺教育的中心,主要培养年轻一代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射御是贵族子弟必不可少的军事训练项目,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御马车的技术。书数是指基本的文化知识技能训练,包括文字和算法。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如注重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传统文化、实用技能、文事武备、内心修养、礼仪规范等等。它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也有许多借鉴之处。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变革背景: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和牛耕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经济形势的变化打破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孕育成熟。政治上:新兴地主阶级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积极要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进行政治改革。这种经济下移和政治下移是私学产生与发展的先决条件。文化上: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公元前474年)是社会急剧动荡时代,官学衰废,奴隶主贵族子弟享有世袭特权,不需学习也能成为统治者,这样原来的官学失去了存在的阶级基础,官学名存实亡。西周时期的礼乐典章制度根本不能适应礼崩乐坏”的形势,孔子称春秋是夭下无道”时期。各国统治者急需贤人”辅政。此外,战乱与官学的废弛使得文化典籍和文化职官流落民间,原来西周时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变成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开始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称为文化下移”。民间学者开始出现,他们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各种新学说,推动了私学的兴起。即社会动荡王权衰落官学衰废——学术下移一一私学兴起二、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1、士阶层的兴起春秋时期是私学的兴起阶段,战国时期(公兀前475年一前221年)是私学的繁荣阶段。私学的兴起与士阶层的崛起有关。全”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处于贵族的下层和平民的上层。它本来只是奴隶主贵族中的低级官吏,即公卿大夫士”中的士,又是四民之首,即生农工商"的士。生"有文士和武士之分。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文士的队伍不断扩大,成为有影响的阶层。春秋时期人们大多把社会上一批不狩不猎、不农不工、不贾不商,脱离生产劳动的人称为生”。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他们大多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或有一技之长,他们四处游说,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求进身之阶,成为社会上非常活跃的一股势力。2、私学的兴起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舞士”的办法搜罗人才。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全”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但生”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成为私学大发展的重要力量。3、百家争鸣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百家争鸣发朝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诸子纷争局面。百家”是虚指,形容学派之多。诸子百家通常指九流十家”,包括儒、道、阴阳、名、法、墨、纵横、杂、农、小说家。其中影响最大并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是儒、墨、道、法诸家。各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它们在众多知识领域内都提出了不少问题和见解,不断深化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水平。后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已经在百家争鸣中提出或萌芽了。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创办了私学,但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儒家私学。代表保守势力,注重孝悌、名分、宗法、井田、仁义等,其创始人是孔子,内分八派,其中子思、孟氏和乐正氏三派合称思孟学派,该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墨家私学。代表劳动人民和手工业者,创始人是墨翟,提倡贵俭、兼爱、舍己为人、抑强扶弱,注重传授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在劳作中学习。它还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弟子必须绝对服从首领(称为粗ju子”),如有违背,必依法处罚。该派在自然科学如数学、光学、力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道家私学。代表没落贵族阶级,创始人是老聃和庄周(合称老庄),提倡消极隐遁的人生观,反对学习知识,对当时的统治者抱有反感。老庄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社会和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法家私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创始人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提倡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以上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利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各学派之间既相互渗透,又展开激烈争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三、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历时150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它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最大特色是学术自由,其办学方针是来者不拒,包容百家”,各家各派均可在这里设坛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稷下学宫集中了各家学者,各学派的学术地位平等,它们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兼收并蓄,政治的多元化使得学术争鸣成为时尚。稷下学宫的学者享有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在物质上则享受上大夫的俸禄。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教育上,它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和咨政为一体的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讲学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方针,以及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等,都为当时树立了一个教育典范,对后世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也有启发意义。第四节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创建一、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又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首创私学的拓荒者。孔子对我国历史文化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由他的弟子汇编而成)一书中。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道德教育为师之道简评教育作用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识到国家发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庶”:即充足的劳动力;二是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因为仓虞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三是教”: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安分守纪。富而不教则如禽兽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关于教育在个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著名论断。这一理论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夭生就比平民聪明、高贵、优越的思想,成为人人都可受教育的理论依据。但在〈〈论语》里,孔子把人的智力分成四个等级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在这里他把人性分成三等:上智、中人和下愚。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说明孔子在认识论上存在先夭决定论的错误,是其人性论的一个缺陷。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是孔子私学的办学方针,意思是指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他说:自行束修(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本人有学习的愿望,主动奉送10条干肉作为师生见面礼,就可以成为弟子。据史籍记载,孔子的弟子来自不同国籍,出身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教无类”打破了贵贱、贫富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阶层,满足了平民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有教无类”与奴隶制社会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教育等级制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壮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比较准确地概括了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优”是指有余力(或优秀)的意思。这句话的含义是:为官从政尽职尽

责,在尚有余力的情况下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有了丰富的知识,在学有余力情况下应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即出仕为官。孔子认为只有经过教育和学习才能取得官职俸禄,即学也禄在其中矣”。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必担心没有官做,要担心有无做官所需要的知识本领。孔子培养的弟子大多参与了政治活动,他们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但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是有条件的,他告戒学生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现),无道则隐。”教育学生只有在国家有道时才能从政,邦无道,不能行道时,要退而隐其身。学而优则仕”口号的提出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成为推动当时人们积极学习的巨大力量。同时,也是对奴隶制世袭制的巨大冲击,有利于封建官僚制度的形成。学而优则仕”还是科举制的理论来源,二者有密切联系。教育内容〈〈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献、品行、忠诚和守信教育学生。文献主要指传统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化典籍。品行、忠诚和守信实际上是指道德教育。孔子主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道德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道德教育没有专门的教科书,而是贯穿到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文化知识也是为道德教育服务。文”的基本内容包括六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书”是孔子亲手编定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教科书,除〈〈乐》散佚之外,其他儒家经典成为汉代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使用的基本教科书,它

们与四书一起成为隋唐之后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1)〈〈诗》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诗歌选集,由孔子编辑整理而成,取其精华305篇,概称“〈〈诗》三百”。〈〈诗》的特点是合乎周礼,内容纯正无邪。诗包括风、雅、颂三部分,风(民歌)反映各地平民和贵族的风俗习惯,多为抒情诗;雅”(宫廷诗歌)反映贵族的生活和政治情况,有史料价值;颂”(庙堂诗歌)歌颂祖先的功劳,格调庄严肃穆。〈〈诗》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名句欣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兼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兼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郸风击鼓》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⑵〈〈书》又称〈〈尚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保存了夏商周时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料,有很高的历史价值。(3)〈〈礼》又称〈〈士礼》或〈〈仪礼》,孔子认为三代之礼,周礼比较完善,他依据周礼加以改良,编辑成一部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作为教材。他要求学生登于礼”。失礼,先王以承天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知礼是立足社会的重要条件,他要求弟子不仅学会礼仪,而且要理解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4)〈〈乐》又称〈〈乐经》,与〈〈诗经》相联,前者是曲调,后者是歌词。同时〈〈乐》与〈〈礼》也是密切相关,礼乐经常配合发挥为政治服务的作用,礼是人们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用以规范人的行为,建立稳定有序的社会等级制度;乐则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形成崇高的品格。孔子要求学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乐》在秦朝焚书中散佚。(5)〈〈易》又名〈〈周易》或〈〈易经》,是一部占卜用的卦书,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⑹〈〈春秋》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根据鲁史和周史编辑而成,记载了上。流传至今有〈〈三传》:〈〈春秋讫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14年(前481年)共242年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和灾异等方面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后人为便于学习,进行了阐述和补充,称为〈〈传》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流传至今有〈〈三传》:〈〈春秋孔子教学内容结构图*基本内涵——四教:文、行、忠、信”*课程设置一一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材名称一一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确定的教学内容有以下特点:1、偏重社会和人文科学,〈〈六经》中包含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文学和音乐等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2、不设宗教科目,侧重以政治和道德知识教育学生,从而抑制了宗教的迷狂,有助于形成’以道德代宗教”的中国文化模式。3、轻视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所传授的知识局限于做人和从政,君子谋道不谋食”,认为君子不必参加物质生产劳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分离有不利影响。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也是求知的唯一途径。他提出博学于文”、好古敏以求之”。学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弗思何以得?”。在论述二者的关系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不主张那种白日做梦般的思考。孔子强调学以致用”,就是君子学以致其道”。这种学、思、行并重的思想对后来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孔子认为,学生必须通过自我努力进入一定的学习状态,然后因势利导,适时点拨,进而使学生触类旁通。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照朱熹的解释: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是开其意”;俳”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发”是达其辞”;复”是再告知”。这里隐含两层意思:一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时,再给以及时的启发;二是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孔子还提出叩其两端”的方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即用反问方法引导对方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其高足弟子颜回感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⑶因材施教(即量力性”原则)孔子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和才能方面的差异,他对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用一两个字就能概括其个性特点。孔子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谈话法和观察法,他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其个性和特点,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孔子实行因材施教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干的人,先后就教于他的弟子有三千人,其中有72人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有特殊才能,称为七十二贤人”。不耻下问、虚心笃实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首次将学与问联系起来。在他的教导下,颜回是最好学和虚心的学生,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这种好学的态度经常受到孔子夸奖。同时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老老实实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他反对在治学过程中妄加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的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博约兼顾(或由博返约)孔子主张学生要多闻”、多见”,知识面要广。但他主张知识面广并不意味着杂乱无章,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他强调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见识多、思路广,对事物的理解就会深刻而全面,解决问题时就能左右逢源;但过于驳杂就会分散精力而不易深入,所以必须有一个中心将知识贯穿起来,能够」以贯之”就能以简驭繁,触类旁通。博约兼顾就是要在博”的基础上约”,在约”的统帅下博”。道德教育孔子主张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道德品质修养,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无论何时何地君子都应保持仁德。他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孔子要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文”是行有余力的事情。孔子根据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德育原则。立志孔子十分重视立志的作用。他说:竺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鼓励学生志于仁”、志于道”。他说:恚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要求学生有安平乐道的精神,生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在孔子的激励下,孔门弟子中有很多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力行(重视道德实践)孔子要求弟子不管治学还是修身都必须身体力行,注重实践。他平时考察学生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而是听其言而观其行”。要求学生宫必信,行必果”,主张慎于言而敏于行”,反对言过其行”。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如孕路无宿诺”,子路答应办的事情从不过夜。中庸孔子要求弟子为人处事应遵循中庸之道。朱熹注解说:’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也。”他认为中庸是君子必须具有的一种品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行为处于中庸之道,小人却背离中庸之道。克己内省孔子要求弟子在自我修养上下功夫,经常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自我省察和批评;当个人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应该反求诸己。如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在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时,应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怒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样才能消除矛盾。他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改过迁善孔子要求弟子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为师之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认为这是教师的首要条件,学而不厌”才能使教师不断增长知识和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他一生为师,从未停止过学习。孔子终生好学乐学,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诲人不倦是教师最宝贵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孔子的高足弟子子贡赞美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孔子是诲人不倦”的典范,无论谁向他请教,他都毫无保留地教诲;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坚持教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从业信条是规范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尺度之一。爱护学生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充满深厚的感情。孔子反对学生对教师唯命是听,唯唯诺诺,对教师的话无所不悦”,而主张他们当仁不让于师”,即在仁义面前,对教师也不必谦让。孔子对学生的发展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学生可能会超过老师,提出了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的著名论断。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师既要掌握过去的政治历史知识,又要借鉴历史经验认识当代的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指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师负有传承文化知识的使命,同时又要开拓创新。教学相长孔子在教学中还经常与学生进行切磋,蕴涵着教学相长”的命题。在〈〈学记》中我们会详细探讨这一原则。简评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他在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第一,他首次提出教育在社会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重视教育;第二,他创办私学,开私人讲学之先河,打破了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先驱;第三,他实行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推动了文化教育的下移;第四,他提倡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为封建官僚制度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五,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编撰了六书”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第六,他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结合,首倡启发式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等;第七,他重视道德教育,把仁”作为最高准则,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第八,他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如立志、中庸、自省、改过迁善等;第九,他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以上经验和原则后来为他的弟子更系统地总结在〈〈学记》一书中,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教育遗产。总之,孔子作为世界级的文化名人的地位早已确立,无论批孔还是尊孔都是片面的,只有客观地评价孔子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益。自学二、墨子的教育思想三、孟子的教育思想四、荀子的教育思想五、〈〈礼记》的教育思想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和〈〈学记》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并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儒家的重要典籍之一,据说是经孔子删定的对周朝典籍〈〈仪礼》各篇的传解(即对经文的解释、说明和补充),故曰礼记”。其写作年代大约在战国后期至西汉初期。经过长期流传和增删,〈〈礼记》逐渐形成了两本册子,即汉宣帝时戴德传解的〈〈礼记》,共85篇,称为〈〈大戴礼记》;由其侄子戴圣传解的〈〈礼记》,共49篇,称为〈〈小戴礼记》。通常所讲的是〈〈小戴礼记》。〈内礼记》是一部内容丰富而驳杂的丛书,它涉及社会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以儒家学者论述礼的目的、作用、意义为主,包括对教育问题的阐述。其中的〈〈内则》、〈〈文王世子》、〈〈王制》、〈〈少仪》等篇章保存了不少中国古代的教育资料。但对教育问题阐述最集中,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大学》、〈〈中庸》和〈〈学记》。〈〈大学》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论文,着重阐明大学教育的纲领,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但其中也有荀况学派的影响。〈〈白虎通辟雍》说:斗五成童志明,入大学,学经术”,可见古代大学的入学年龄可能是15岁以上,学习内容是传统的儒家经典及礼仪文化。〈〈大学》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对后人的为学和为人有重要影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开宗明义?直指“大学之道”的根本宗旨1、三纲领〈〈大学》一开篇就说:为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是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竺纲领”。这句话的意思:大学做学问的目的是发扬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旧的思想和习气,以求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明明德”就是把人夭生所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所谓明德”就是善性。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而该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即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朱熹认为亲民”应写做新民”,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新做人。止于至善”要求所有的人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大学》对此解释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教育要达到的最高目标。〈〈大学》的芭纲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以至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以仁政、德治为目标的教育主张。2、八条目”为达到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的目的,〈〈大学》提出了具体的步骤: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八项被称为大学的八条目”。1)格物、致知:一般认为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格物”是指摒除物欲的蒙蔽,致知”是指唤醒自己的良知。在这里,格物指学习儒家的传统文化典籍之类,致知是在格物基础上的提高。2)诚意、正心:是指在自我修养过程中能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3)修身:是指人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养成,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4)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展和延伸。〈〈大学》曰: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如果每家都做到了孝、悌、慈,也就自然能实现治国、平天下了。〈〈大学》所提出的竺纲领”、八条目”着眼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完善,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另外,它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它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丰富,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竺纲领”和八条目”对汉代以后的官学和私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和治学的行动指南。(二)〈〈中庸》孔子把中庸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其意是不偏不倚,既无过,也无不及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为人处世的准则。它要求君子处事时做到不偏不倚,做与自己身份和地位相称的事,这样就能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显著。故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时也是谨慎的。〈〈中庸》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在于它对学习过程的阐述。〈〈中庸》要求学者治学应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广泛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别,坚定地执行。实际上是指知识获得过程中的五个基本环节:学、问、思、辨、行。〈〈中庸》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学、问、思、辨、行被后世学者看作求知的基本途径,朱熹将其概括为为学之序”,并把它列为其主持的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之一,对学者治学发挥了指导作用。〈〈中庸》的基本精神与〈〈大学》一致,孕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贝U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贝U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中庸》共33章,6590个字,内容丰富,全书的主旨是致中和”,即通过不偏不倚的’中"的方法处理万事万物,使人们达到和睦相处的理想境界;〈〈中庸》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后与〈〈大学》、〈〈论语》、〈〈孟子》构成四书”,成为科举取士的考试科目。(三)学记〈〈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成篇于战国后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篇教育学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学记》全文共20节,1229个字,其篇幅短小精辟,内容相当丰富,析理深刻,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概括与总结。〈〈学记》主要论作了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问题等。论教育作用与目的〈〈学记》继承儒家的德治思想,把教育视为实施教化和治理国家的有效手段。〈〈学记》作者用精美的语言阐述了教育在移风易俗和建国安民中的作用,强调教育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把教育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这一观点成为后世学者看待教育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发虑先,求善良,足以稍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论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制、学年与考试〈〈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按行政区划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不同等级的学校。它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家、党、术、国是从地方到中央的行政区划,其相应建立的学校就是塾、庠、序、学。这一提议对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很大,汉代以后逐渐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官学并立的教育体制。关于学年和考试,〈〈学记》把大学教育分为小成”和大成”两个阶段。小成阶段是7年,大成阶段是2年。在学习过程中,小考要经常进行,大考要每隔一年举行一次,表示这一阶段学业的完成。考查内容包括学业知识和品德修养,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学记》说: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这是我国古代年级制的萌芽。学校管理〈〈学记》非常重视大学入学教育和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在开学这一天,天子率领文武百官亲临学宫参加开学典礼,祭祀先圣先师。。大学始教,皮弁(bia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e),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蹿(lie)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礼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也。”这是大学进行日常教学管理的基本规程和行为指南,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其中天子视学制度成为我国封建教育制度的优良传统。论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育教学原则〈〈学记》总结了先秦以来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首先指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其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为了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记》论述了教之所由兴”和教之所由废”的道理。为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逊,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其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这里蕴涵着四条原则:预防为主、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就是长善救失原则。〈〈学记》曰: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就是启发诱导原则,是对孔子启发诱导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学记》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处理好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之间的关系,有张有弛才能感到学习的乐趣。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鳗,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即藏息相辅原则。教学方法讲解法: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即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义理微妙而精当,例证少而道理明了。问答法: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即善于发问的人像砍伐坚硬的木头,先从纹理较顺的部位开始,然后及于硬节,功夫到了木头自然分解脱落。不善发问的人方法刚好相反。练习法:不学操鳗,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课外不弹奏乐器,课内就不能学习琴瑟;课外不学习歌咏,课内就不能理解诗经;课外不学习洒扫应对进退杂事,课内就不能学习礼仪。论教师《学记》继承了先秦儒家尤其是孔子和荀子尊师重教的传统,认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关于教师的作用,〈〈学记》说: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礼记》曰:三王四代惟其师。此之谓乎?”、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学记》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它说: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君子知道求学的难易深浅、各人的品性材质,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广博譬喻,能博喻然后才能做老师,才能做长官,才能做国君。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这就是教学相长原则,是〈〈学记》对世界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总之,〈〈学记》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自学六、法家的教育思想第三章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与完善(秦汉〜隋唐)第一节秦汉时期的教育一、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一)秦朝的文教政策:秦国在政治上推行法家的法治思想,禁止传授儒家学说(代表保守势力),最后走向了焚书坑儒”的道路。在文化教育上采取了以下措施:(1)统一文字(2)严禁私学(3)吏师制度法家的思想:一、代表新兴的社会势力(地主阶级)二、提倡变法(如商鞅变法:建立法制、奖励军功、鼓励垦荒、禁止游宦、统一度量衡、建立县制等)三、禁土心私学”(统一思想、取消私学)四、实行法治,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由知法的官吏担任法令的解释者)五、提倡耕战”(即强调军事与经济实力,反对不事力而衣食”、不战功而尊”,攻击学而优则仕”的儒家学说,以及礼乐、诗书、孝悌、诚信、仁义之类)文字的统一:刻画文字••…甲骨文——大篆(古代的一种字体)——六国文字(古文、蝌蚪文)——秦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二)汉朝的文教政策: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儒学代表人物,被称为汉代孔子”。他在〈〈贤良对策》中的三条建议是:1、罢黜百家,推崇儒学。"〈〈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姓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2、兴太学以养士。舞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使诸列侯、郡守、二千旦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实行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汉武帝推行的三大文教政策,实际上是董仲舒思想的具体化。董仲舒的对策对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道德观成为道德教育依据。二、秦汉时期的教育发展(一)秦代的教育发展(自学)(二)汉代的学校教育1、中央官学(1)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官方的高等学府,是以传授和研习儒家经典为主的国立文科大学。太学由太常负责管理。一般认为太学始于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建立。教师太学的教师称为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同时也参与政府的政治和学术活动,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在博士之上设有首领,西汉时称为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由德高望重的博士担任。汉设五经博士即〈〈诗》〈〈书》〈〈礼》〈〈易》〈〈春秋》,由皇帝征召或由公卿荐举社会学术名流担任。东汉时开始采用荐举和考试相结合的选拔方式。荐举时要呈送〈〈保举状》,要求博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博通儒学和典籍,精通某一经术,严守师法和家法,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年龄在50岁以上等。学生汉代太学学生,西汉称博士弟子”或弟子”,东汉称诸生”和太学生”。太学生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太常在京师直接挑选,条件是年十八以上,仪态端正者,补博士弟子”,作为正式的太学生。二是由郡国县地方选送到京都,标准是: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出入不悖。”作为非正式的特别生。正式生可免除赋役并享受一定俸禄,特别生则待遇较差。教学内容太学传授单一的儒家经典,汉朝设置博士的经学有15家:鲁诗、齐诗、韩诗、欧阳书、大夏侯书、小夏侯书、大戴礼、小戴礼、施氏易、孟氏易、梁邱易、京氏易、严氏公羊、颜氏公羊、谷梁春秋。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学术流派,太学只允许传授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被拒之门外。今文经学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成,以董仲舒为代表的一些儒家学者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将儒学神性化,提出矢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等,满足了汉王朝维护中央集权和巩固君权的需要,故被视为太学的法定教学内容,太学15位博士均为今文经学大师;古文经学是与今文经学相对立的学术派别,是用先秦古文小篆写成的经学著作,如〈〈春秋左氏传》、〈〈毛诗》、〈〈礼记》、〈〈尚书》等。研究古文经学的儒家学者按字义讲经,注重考证,不牵强附会和主观臆测,迷信成分较少。但由于与君权神授”的神学化儒学相悖,故被统治者排除在教学内容之外。教学形式在教学形式上,太学初创时由于学生少,采用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后来由于太学发展,学生数以万计,采用集体授课制或次第相传的形式。此夕卜,太学允许学生自由研讨学问和向社会名流学者请教。这种提倡自学、鼓励自由探讨、褒奖学成通才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天的大学教育仍有启发意义。考试与出路太学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初创时规定每年考试一次,称为岁试”,东汉改为每两年考试一次。考试方式有:射策(或称策问)、口试。根据考试成绩可以分为甲、乙、丙三科或上、中、下三等,作为授予官职的依据。通常甲科或上第为郎中,乙科或中第为太子舍人,丙科或下第为地方文学掌故,成绩不佳以及懒惰废学者要黜令退学。这种养士与选才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以及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对隋唐科举制的诞生有很大启示。鸿都门学创办于公元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其性质属于一种以研究文学艺术为主的专门学校,教学内容包括尺牍、辞赋、字画等,毕业后大多享受高官厚禄待遇。鸿都门学在教育上的意义首先,打破了独尊儒学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需要的诗、赋、字画为教学内容,这是教育上的一大突破;其次,作为一种新型办学形式,它为后世专门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三,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类专门学校。宫邸学分为两种:一是专门为皇室和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另一种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宫廷学校。2、地方官学:郡国学汉代私学的发展私学:书馆、经馆前者主要进行识字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兼授数学常识;后者比前者高一级,又称精舍或精庐。私学的教学方式是以次相传授,弟子分为及门弟子”或授业弟子”、著录弟子”。总之,汉朝不仅确立了儒学在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中的独尊地位,同时在教育制度、教育设施、教育内容及形式等方面为后世教育奠定了基础。中央太学和地方官学的设立为封建社会官办学校制度提供了基本框架,私学中的书馆和经馆继承了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讲学的传统,也成为后来书院的渊源。封建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汉朝教育中已初见端倪。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公元3至6世纪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不安,该时期的学校教育总体上说来是官学时兴时废,教育的延续主要通过私学进行,但该时期的学校教育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革,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一、三国两晋时期的学校教育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官学基本上承袭汉制,兴修太学,重视儒家学术,传授儒家经典,制定五经课试法”。五经课试法”的基本程序是:刚入太学的预备生学满两年,并经考试能通一经者成为正式生,未通者被遣送回家;学满两年经考试能通二经者可成为文学掌故,未通者经补考也可成为文学掌故;文学掌故满两年并能通三经者可成为太子舍人,未通者经复试再通过者也可成为太子舍人;太子舍人满两年并能通四经者可成为郎中,未通者经复试再通过者也可成为郎中;郎中满两年并能通五经者可量才录用,未通者经复试再通过者也可录用。五经课试法”既规定了太学的学习内容,也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和选士制度,把学校教育与文官选拔考试相结合,对于太学的稳定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这一时期官学的变化是:古文经学在官学中占主导地位;公元227年首创律学,打破了经学独霸官学的局面;在郡国州县设立了地方官学。总的说来,三国时期的学校教育是继两汉教育发展高峰期后的一个低谷。魏晋时期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在地主阶级内部有士族和庶族之别,并由前者把持朝政大权。在教育上,两晋时期除了继续兴办传统的太学之外,于公元276年创办了一所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国子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只有士族子弟才能入学。由于两晋官学管理松弛,学官中缺乏名师,造成官学荒废。二、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南北朝时期的官学也处于时兴时废状态。南朝前期的学校教育:公元438年魏文帝建立了专门研究儒家经学的儒学馆、研究老庄学说的玄学馆、研究古今历史的史学馆、研究辞章的文学馆,这是学制体系上的一次变革。470年宋明帝设立了集藏书、研究和教学三位一体的总明观,也称东观,置祭酒,设儒、道、文、史四科教学,每科设学士10人,另有其他吏员数人。南朝后期的学校教育之建树:(1)公元505年设五馆,置五经博士,招生不限门第和名额,只问学业程度,允许学生自由听讲,由国家提供膳宿等费用,最后根据射策通经情况委以官职。(2)设立集雅馆、国子学、士林馆、律学,集雅馆和士林馆讲授五经国子学和律学招收贵族子弟。这种学校类型的多样化打破了儒学一统学校的局面,为后来学校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北朝的中央官学承袭旧制设立了太学和国子学,然而在学制上也有一些创新,表现在如下方面:(1)北魏首创中书学、皇宗学、四门学;北齐首创国子寺,负责教育贵族子弟;北周首创为政府官员开设的白天处理公务,晚上学习经史的夜校以及专门从事文学教育的麟趾学、小学性质的露门学(或称虎门学)。(2)北朝也设立了一些专门学校,其中既有人文学科,也有自然学科。北朝注重州郡立学,地方官学比较发达。北魏颁布了第一个学制令,详细规定了大郡、次郡、中郡、小郡的学校规模以及学官与生员的资格。之之,北朝时期无论中央官学还是地方官学基本上是以经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虽然北朝佛教和道教盛行,但始终未能超过儒学。北朝人只注重佛教的形式如庙宇佛塔的建筑和宗教修行,而不重佛理的研究,因此在理论上佛学对儒学的影响不大。北朝经学继承了汉学(尤其是古文经学如〈〈左传》、〈〈尚书》、〈〈周易》)的传统,谨守章句训诂,注重名物考证。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选士制度,也称九品官人法”。这种方法是在地方的州和郡设置大小中正官,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或著性世族”担任,将当地士人按牙能”评定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授官的依据,然后按品授官(前三品称为上品,四品以下为下品,下品不能升入上品)。这种制度实际上是按出身门第品评等第,中正官的品评直接决定士人官职的大小。九品中正制”基本上为士族地主阶级所操纵,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结果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种制度在加强中央选举大权和调动不同出身人们的积极性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是对人才选拔的一种新探索。但是在实行中也暴露了诸多弊端,如选举用人的权力过分集中,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衡;按门第取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社会不公,滋生腐败,阻塞贤良。种种因素使得九品中正制”流弊百出,招致了广泛的社会批评。到魏晋南北朝后期,随着士族大地主的势力减弱,以及社会批评的越来越激烈,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废除,一种新的选士制度(科举制)便应运而生。内学内容:傅玄和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第八章隋唐时期的教育一、文教政策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大融合,以及经济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思想上出现了传统的儒家、土生土长的道家和以佛教为代表的外来文化的并存局面,三者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融合,构成了这一时期异彩纷呈的灿烂文化。反映在文化教育上是:推行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的政策。I、XKinTJZA^r^隋唐统治者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积极推崇儒学,提倡儒家的礼乐教化,并采取了很多措施维护儒学的大一统地位。通过以上措施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统一了儒学。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和佛教、玄学的冲击,儒学形成了南北不同的研究风格:南人约简,得其精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2、提倡佛、道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的古印度,东汉末年(公元3世纪)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隋唐时进入繁荣时期。隋朝以前主要是翻译和介绍佛经,隋唐开始创立中国化的佛经。唐朝统治者也重视佛教,由于佛教盛行,佛塔、佛寺广泛建立,大量钱财流入佛门,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正常生产,同时激化了世俗地主和寺院地主之间的矛盾,因此佛教在唐朝也屡遭打击。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它在隋朝时受到一定的重视,但其影响没有佛教大。道教的创始人是李耳(即老聃),到唐朝时由于皇帝都姓李,因此对道教格外重视,曾把老子封为太上老君”、玄元皇帝”、为圣祖”,在各州设立道观,在京都设立专门讲习道教的崇玄学,在考试中加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经。道教在唐朝统治者的倡导下,逐渐兴旺发达。3、儒、佛、道的融合三教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诱惑力,这些思想对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吸引力,因此在当时没有哪一方能取得独尊的地位,而出现了三教并存的局势,这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也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学校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二、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隋朝时期的官学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和算学,为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领导,在中央设立了国子寺和国子祭酒,国子寺负责管理五学”,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由中央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和官员,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隋朝在地方上也设置了相应的教育机构,如里学、乡学、府州县学,还允许私人办学。隋朝对中央官学中师生的数量有明确规定。唐朝继承隋朝的教育制度,中央官学包括国子监领导下的六学一馆”,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有的书上称为六学二馆”,二馆包括弘文馆和崇文馆)。唐朝在中央机构设置的附属学校更为多样化。与隋朝相比,唐朝除了对师生人数有详细规定外,还明确规定了六学一馆”的招生对象和学习内容。唐朝在地方官学上承袭隋制,设立了由府州长史主管的经学、医学和崇玄学。唐朝的私学也很发达,它具有不同层次、办学灵活、机构简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等特征,为唐代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之,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不管是学校种类、师生人数、管理体制,还是学习内容,都是以往任何朝代无法比拟的。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时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三、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1、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教育行政体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和国子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地方长史负责;二是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中央设国子监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同时将一些专科学校如医学、艺术、天文学等由各专职行政部门管理。2、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从入学到毕业都有制度化规定,如考试制度有旬考、岁考、毕业考试;假期分长假和短假两种,长假又分田假(5月份,田里麦子成熟之际放假)和授衣假(9月份,天气转凉需要添加衣服时放假),每次放假一个月。短假又称旬假或常假,每10天放假一天。这是我国放假制度的由来,后来吸收欧美国家的经验,将假期安排在每年寒暑两季。3、扩充教育内容和知识范围唐朝把儒家经典分为大经、中经和小经。大经包括〈〈礼记》和〈〈左传》,中经包括〈〈诗经》〈〈周礼》和〈〈仪礼》,小经包括〈〈周易》〈〈尚书》〈〈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另有公共必修课〈〈孝经》和〈〈论语》。不同的学校学习不同的内容,并且学习时间不同。各种类型的专科学校如书学、律学、算学、医学、崇玄学也为学生开设了广泛的专业课程。但总的说来,各种类型学校仍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要职责。4、教育等级性明显唐朝政府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的招生标准,达官显贵子弟可进入专门的贵族学校如四门学、太学等,一般庶民子弟只能进入水平较低、待遇较差的专科学校。前者毕业后成为各级官吏的候选人,后者毕业后只能成为专业人才。5、学校类型多样化唐朝的学校既有以讲授儒经为主的学校,也有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专科学校,还有行政部门中附设的训练机构。但在所有的学校中,经学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6、学校布局较广中央有中央官学,地方有府州县学,乡里有乡学,还有私学和家学,它们一起担负着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重任。7、重视医学教育唐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校,培养医学人才。8、教育、研究和行政机构合为一体如弘文馆和崇文馆既担负整理图书的任务,又招收学生从事教育活动,因此既是一个研究机构,又是一个教育机构,这是唐朝教育的一大特色。专题2中国古代的选士制度选士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的选官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中国选士制度产生于西周,并呈现出选士与举官为一途;育士与选士相衔接的特性。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唐以降的科举制第一节西周的贡士制度一、西周选士的方式(一)乡里选士西周地方选士一年举行一次,第三年则举行大考,即所谓“三年大比”,《周礼•地官司徒〉〉:“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能者”。(二)诸侯贡士“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一般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天子通过射试进行考核“行同而能耦,别之以射,然后爵之”(三)学校贡士国学选士与大学考试制度直接相关。《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大学考试合格者,为“造士”向王宫申报,选其中俊秀的升送司马,最后由司马负责审选、试用、任命、颁发官禄。二、西周选士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第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第二,育士与举士相衔接第三,举士与举官为一途第二节春秋战国的养士制度得士者昌,失士则亡私门养士公门养士一、选士的方式(一)招聘(二)举荐共生效应:“类同相召,气同相合,声比相应”(三)白荐毛遂自荐这三种选士的办法有一个共同点,即着眼于真才实学“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二、用士与养士士的特点:“资于身”、“资于口”用士要做到:“责人则以人”,“权而用其长”养士:知士爱士礼士以诚待士虚心纳谏,贵直言第三节两汉察举制度一、两汉察举制的建立与实施(一)察举制度的创立汉代选士始于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二月汉文帝二年(前178年)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察举作为一种制度,是在汉武帝时期确立下来的。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于元光元年(前134年)冬,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元封四年(前107年),乂令诸州岁各举“秀才”一人。(二)察举的科目察举的科目可分为两大类:常科与特科察举常科中最主要的是孝廉科,此外还有秀才、明经等科目。特科因是皇帝临时决定,最主要的科目、也是最制度化的科目是贤良方正。(三)察举制对教育的影响察举各科设置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也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遗子黄金满嬴,不如教子一经”促进了汉代经学的发展促进了太学的发展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二、察举制的弊端但是察举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而要引起主要官员的注意,“声望”是很重要的,于是,士人便沾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贿赂请托。因而,士风日下,察举不实。(一)以名取人,致使沽名钓誉风盛行(二)世家权门把持选举,选非其人,察举成为结党营私的工具由于荐举的权利多出自于地方,使得地方官吏网罗党羽,培植私人势力。“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活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第四节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九品中正”选士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