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课件_第1页
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课件_第2页
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课件_第3页
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课件_第4页
地理一轮复习-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地球与地球的运动特征最新考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2.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名师解读思维导图1.掌握经纬线的特点及应用。2.学会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判断方向、计算球面距离及时差等。3.识记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基本规律。4.识记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5.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影响。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知识整合]考点一地球与地球仪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为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椭球体特点形状半圆圆方向指示

方向指示

方向长度都相等(约2万千米)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南北东西【点拨】

在地球仪上,东西方向是相对的,要根据劣弧进行判断;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最北点,南极点为最南点。

(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实质

所在的平面与

平面之间的二面角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图示某地经线本初子午线起始位置本初子午线(0°经线)赤道(0°纬线)判断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向东为

,越向东度数

;向西为

,越向西度数

.从

向南、北各划分

,以北为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以南为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东经越大西经越大赤道90°(3)经纬网①概念:在地球仪上,

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②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经线纬线量算距离4.定“范围”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5.寻“最短航线”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经过两极点,方向分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如A到E。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极点 后再向北,如B到D。

c.两地位于不同半球,则看劣弧 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如A到C。(2)同一纬线上但不在同一经线圈上a.同在北纬从A到B的最短距离;先向东北,再向正东,然后向东南方向。6.定“球面上的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 如A(40°N,20°W)与D (40°S,160°E)。

1.(2014·北京)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题。[高考探究]气旋 (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气旋与世界海陆分布。读图可知,①影响地区位于西经度范围,而南亚位于东经度地区,A项错误;②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B项错误;③移动方向为逆时针,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C项错误;④生成的经纬度位置位于太平洋热带洋面,D项正确。答案D3.(2010·北京文综,3)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下题。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解析该图为中国省级行政中心经纬网图。由图判断,位于最南方的城市为海口,其纬度为20°N,北京为40°N,可推知纬线间距为5°。答案B1.以经纬网图为载体,考查某地的位置、范围或对称点、航线等

2.以经纬网图为载体结合文字材料,考查某区域两点间的方向、距离或位置等3.以经纬网或变形图为载体,综合考查其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2.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周期23小时56分4秒昼夜交替3.速度角速度除

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约为15°/h线速度由

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南北两极点赤道两极[深度思考]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及影响总结

1.据右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

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右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高考探究](2013·天津文综,8)右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答案1.A

2.B解析第1题,考查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从图中看北极星的仰角较小,因此是在低纬地区拍摄的。第2题,通过恒星视运动考查地球自转周期。恒星视运动实质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地球每小时自转15°,故需要连续拍摄3个多小时。1.以图片材料为载体考查地球自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速度2.结合地球运动图表材料考查不同区域的地球自转速度与周期考点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知识整合]太阳一个恒星年逆时针顺时针【温馨提示】

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示意图(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运动南北回归线【温馨提示】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2)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叫做回归年,应注意其与恒星年的区别。1.对黄赤交角的内涵的深度挖掘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深度思考]2.黄赤交角的数据关系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 最大夹角。3.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4.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小)太阳直射范围扩大(缩小)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缩小)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不明显)

(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高考探究]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B.乙C.丙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答案1.D

2.D解析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答案1.D

2.D3.(2012·上海地理,43,6分)阅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示意图”,回答问题。 下图中长虚线表示北回归线,点线表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螺旋型移动轨迹。太阳直射点从某一经线位置出发,再次通过同一经线的时间间隔表示一个太阳日。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6分)答案西略偏南48增大减小缩小增大太阳直射点从A点沿移动轨迹向________方向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________小时。期间,地球公转的日地距离逐渐________,角速度逐渐________,地球上出现极夜的区域范围逐日________,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______。(6分)解析太阳沿移动轨迹运动时会逐渐偏离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此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