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1.gif)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2.gif)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3.gif)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4.gif)
![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0618989bf3c53b832b3943f87240815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4神经系统解剖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34神经系统解剖34神经系统解剖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第三节神经系统解剖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屏障一、脊髓和脊神经脊髓的位置与外形脊髓的内部构造脊神经34神经系统解剖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34神经系统1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2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3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4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52.外形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结构,40-45cm六纵沟:前正中裂anteriormedianfissure;后正中沟posteriormediansulcus;前外侧沟anterlateralsulcus、后外侧沟posterlateralsulcus;后中间沟(上部)两膨大:颈膨大(cervicalenlargement)和腰骶膨大(lumbosacralenlargement一圆锥:脊髓圆锥一终丝:终丝、马尾2.外形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结构,40-45cm6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73.脊髓节段脊髓节31个C1-8、T1-12、L1-5、S1-5、Co1。前根、后根脊神经节3.脊髓节段脊髓节31个8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9(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白质中央管centralcanal(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101、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断面似蝶形,整体上呈柱状。分前角、后角、中间带(T1-L3节段侧角)1、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断面似蝶形,整体上呈柱状。111)前角anteriorhorn(多极)前角运动神经元大型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控制骨骼肌的精细运动;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闰绍细胞Renshaw’scell脊髓灰质炎1)前角anteriorhorn(多极)前角运动神经元122)后角posteriorhorn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细长,分群较多缘层marginallayer,后角背侧的灰质胶状质Rolandisubstantiagelatinosa,在缘层前方的“∧”形胶状结构,其轴突上升或下降参与节段间的联系后角固有核nucleusproprius,胶状质前方的大、中型细胞,其轴突构成上行纤维束胸核nucleusthoracicus,后角基部内侧的大型细胞,仅位于C8-L3节段。2)后角posteriorhorn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133)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中间内侧核intermediomedialnucleus,接受后根来的纤维,可能与内脏感觉有关中间外侧核intermediolateralnucleus,占据C8-L3节段的侧角,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小型多极神经元)骶副交感核sacralparasympatheticnucleus,在S2-4节段,由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组成。3)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中间内侧核int14附: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学说按照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密度,把脊髓灰质划分为10层:Ⅰ层相当于后角缘层;Ⅱ层相当于胶状质;Ⅲ、Ⅳ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Ⅴ层相当于后角颈部,外侧为网状结构;Ⅵ层相当于后角基部;Ⅶ层相当于中间带,胸核也划入此层,在脊髓膨大处,此层可延伸至前角内侧;Ⅷ层位于前角基部,在脊髓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Ⅸ层包括各群前角运动神经元;Ⅹ层为中央管周围的灰质。附: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学说按照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密度,把脊髓灰15脊髓灰质特征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前动后感觉中间要自主脊髓灰质特征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162、白质位于灰质周围,主要由纵行的神经纤维(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前索anteriorfuniculus、外侧索lateralfuniculus以及后索posteriorfuniculus。2、白质位于灰质周围,主要由纵行的神经纤维(纤维束)构成17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8固有束fasciculusproprius,参与脊髓节段内或节段间反射纤维束、神经束、传导路固有束fasciculusproprius,参与脊髓节段内191)上行纤维束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1)上行纤维束薄束和楔束20薄束fasciculusgracilis和楔束fasciculuscuneatus
同侧脊神经后根中内侧部纤维的直接延续;上行到延髓,分别终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把躯干和四肢的肌、腱、关节和骨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冲动以及皮肤辨别两点间距离和物体纹理粗细的触觉冲动传向脑部。薄束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感觉冲动;楔束传导上肢和躯干上部的感觉冲动。薄束fasciculusgracilis和楔束fascic21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tract起自对侧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上升1-2节段后,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分别称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两束在脑干合并为脊髓丘脑束,止于背侧丘脑,在腹后外侧核换元中继后,上行止于大脑皮质。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浅感觉)。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tract起自对侧后角22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tract位于外侧索,分为前束和后束前束纤维主要起于胸髓中部以下两侧灰质的Ⅴ~Ⅶ层,上行经小脑上脚终于旧小脑皮质。后束纤维主要起自同侧的胸核,上行至延髓后经小脑下脚终于旧小脑皮质。主要传导反射性本体感觉冲动。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tract位于外侧232)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tract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tract2)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24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下行至延髓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在外侧索的后部、脊髓小脑后束内侧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少部分未交叉的纤维下行于前索,居前正中裂两侧,称皮质脊髓前束,在下行过程中陆续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少量纤维直接终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将大脑皮质的冲动直接或间接地传给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起自大脑皮质25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26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tract位于外侧索,起自对侧红核,纤维发出后立即交叉下行入脊髓外侧索,间接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调节屈肌肌紧张。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tract位于外侧索,起自27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tract位于前索,起自前庭神经核,兴奋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tract位于前索28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外侧前索是混合皮质脊髓管运动脊髓丘脑浅感觉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29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其止和机能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其止和机能30脊髓的功能传导反射脊髓的功能传导31(三)脊神经与脊髓相连,提供脊髓与颈、躯干和四肢的双向联系通路。共31对,包括C1-8、T1-12、L1-5、S1-5和Co1对。(三)脊神经与脊髓相连,提供脊髓与颈、躯干和四肢的双向联系通32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33脊神经节spinalganglia后根,感觉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脊神经节spinalganglia后根,感觉神经节,假单极34前支、后支、交通支和脊膜支。前支、后支、交通支和脊膜支。35四种纤维成分①躯体运动纤维;②内脏运动纤维;③躯体感觉纤维;④内脏感觉纤维。四种纤维成分36二、脑和脑神经脑干小脑间脑大脑边缘系统脑神经二、脑和脑神经脑干37(一)脑干brainstem延髓medullaoblongata、脑桥pons、中脑midbrain、(间脑diencephalon)基本生命中枢(一)脑干brainstem延髓medullaoblon38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背侧面延髓脑桥中脑中间部上部下部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背侧面延髓脑桥中脑中间部上部下部39延髓腹侧面倒置的锥体形上、下界前正中裂、前外侧沟锥体pyramid、橄榄olive(橄榄核)舌下神经Ⅻ、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延髓腹侧面倒置的锥体形40脑桥腹侧面脑桥基底部、基底沟basilarsulcus小脑中脚(脑桥臂)middlecerebellarpenduncle三叉神经根Ⅴ延髓脑桥沟bulbopontinesuclus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Ⅷ脑桥腹侧面脑桥基底部、基底沟basilarsulcus41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大脑脚cerebralpeduncle、脚间窝动眼神经Ⅲ发出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42背侧面下部形似脊髓,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薄束和楔束、薄束结节graciletubercle和楔束结节cuneatetubercle小脑下脚inferiorcerebellarpeduncle背侧面下部形似脊髓,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43背侧面中间部——第四脑室底延髓背侧上部中央管向后外方敞开,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下半部;脑桥背侧大部分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上半部。背侧面中间部——第四脑室底延髓背侧上部中央管向后外方敞开,构44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的腔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下续于脊髓中央管,背侧经第四脑室外侧孔和第四脑室正中孔通蛛网膜下腔,第四脑室形似帐篷,顶端朝向小脑,底呈菱形,故又名菱形窝rhomboidfossa,菱形窝中间以横行的髓纹striaemedulary为界。第四脑室fourthventricle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的腔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下45背侧面上部中脑背侧有四叠体:上丘superiorcolliculus(视觉反射的中枢)和下丘inferiorcolliculus(听觉反射的中枢)各一对。滑车神经背侧面上部中脑背侧有四叠体:上丘superiorcolli462、脑干的内部结构①纤维束的交叉走行将灰质柱间断为核团(团块状或短柱状);②中央管敞开为菱形窝使脊髓的前后角关系变成脑干的内外关系(两者以界沟为界,内侧为运动性核团,相当于脊髓灰质的前柱和侧柱,外侧为感觉性核团,相当于脊髓灰质后柱);③脑干内出现了较发达的网状结构。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2、脑干的内部结构①纤维束的交叉走行将灰质柱间断为核团(团块47脑干的内部结构1)灰质2)白质3)网状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脑干的内部结构1)灰质2)白质3)网状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48a.脑神经核脑干内直接与第Ⅲ-Ⅻ对脑神经相连的核团,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发出脑神经的传出纤维,支配效应器活动;感觉核接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而传入纤维的胞体多位于脑神经节内。a.脑神经核脑干内直接与第Ⅲ-Ⅻ对脑神经相连的核团,分为运49躯体运动柱somaticmotorcolumn包括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由大型多极神经元构成,其轴突支配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如眼球外肌、舌肌。躯体运动柱somaticmotorcolumn包括动眼神50特殊内脏运动柱
specialvisceralmotorcolumn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由大型多极神经元构成,其轴突支配由腮弓衍化的骨骼肌,如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等。特殊内脏运动柱
specialvisceralmotor51一般内脏运动柱
generalvisceralmotorcolumn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副交感神经核。其轴突组成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纤维,至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神经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般内脏运动柱
generalvisceralmotor52一般躯体感觉柱
generalsomaticafferentcolumn包括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核和脊束核,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灰质柱。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眼和口鼻腔黏膜等处的痛、温、触觉纤维,以及咀嚼肌等的本体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柱
generalsomaticaffere53特殊躯体感觉柱
specialsomaticafferentcolumn包括前庭核群和蜗神经核团,前者接受平衡觉的纤维,后者接受听觉纤维。特殊躯体感觉柱
specialsomaticaffere54内脏感觉柱
visceralafferentcolumn即孤束核,由小型神经元构成的长柱状核。接受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传导脏器和心血管感觉冲动)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传导味觉冲动)。内脏感觉柱
visceralafferentcolumn55按其功能分为四类躯体运动核:发出纤维支配头颈部骨骼肌运动,共8对。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发出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活动。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黏膜、位听器等躯体感受器传来的冲动。内脏感觉核:接受头颈部、胸腹腔脏器(降结肠、盆腔脏器除外)以及味蕾等感受器传来的内脏感觉冲动。按其功能分为四类躯体运动核:发出纤维支配头颈部骨骼肌运动,共56躯体运动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核中脑Ⅲ支配眼外肌滑车神经核中脑Ⅳ上斜肌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Ⅴ咀嚼肌展神经核脑桥Ⅵ外直肌面神经核脑桥Ⅶ面部表情肌疑核延髓Ⅸ、Ⅹ咽肌、喉肌副(神经)核延髓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舌下神经核延髓Ⅻ舌肌躯体运动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核中脑Ⅲ支配57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旁核(缩瞳核)中脑Ⅲ瞳孔括约肌、睫状肌上泌涎核脑桥Ⅶ颌下腺、舌下腺、泪腺下泌涎核延髓Ⅸ腮腺迷走神经背核延髓Ⅹ胸、腹腔脏器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旁核(缩瞳核)58躯体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三叉神经中脑核中脑Ⅴ头颈部深感觉三叉神经脑桥核(主核)脑桥Ⅴ头颈部浅感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延髓Ⅴ同上前庭神经核脑桥Ⅷ前庭位置觉蜗神经核脑桥Ⅷ耳蜗螺旋器听觉躯体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三叉神经中脑核中脑Ⅴ头颈部深59内脏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孤束核延髓Ⅶ舌前2/3味觉Ⅸ舌后1/3味觉Ⅹ胸腹腔脏器内脏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孤束核延髓Ⅶ舌前2/3味觉60b.非脑神经核与脑神经无直接联系的核团,是脊髓、小脑和大脑之间传导信息的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红核、黑质等。b.非脑神经核与脑神经无直接联系的核团,是脊髓、小脑和大脑61薄束核gracile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nucleus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部,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神经纤维在此换元后,再投射至丘脑,最终到达大脑皮质。薄束核gracile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62红核rednucleus位于中脑上丘水平的一对椭圆形神经核团,略带点红色;与协调躯体运动密切相关。红核rednucleus位于中脑上丘水平的一对椭圆形神经核63黑质substantianigra红核腹外侧部的一厚层灰质,与中脑等长,含黑色素,为多巴胺能神经元;黑质substantianigra红核腹外侧部的一厚层灰质64c.上行传导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c.上行传导束内侧丘系65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称为内侧丘系。行于延髓中线两侧,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称66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的延续。位于内侧丘系背外侧,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冲动。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的延续。位于内侧丘系背外侧,止于背侧丘脑。67三叉丘系为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经左右交叉而成。行于内侧丘系的外侧,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头面部皮肤、眼、口和鼻腔黏膜的浅感觉冲动。三叉丘系为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经左右交叉而成。68外侧丘系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在被盖腹侧交叉到对侧,与对侧未交叉的纤维一起上行于脑桥和中脑的外侧,构成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的大部分纤维止于下丘,中继后投射至内侧膝状体,少量纤维直接到内侧膝状体。一侧外侧丘系传导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外侧丘系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在被盖腹侧交叉到对69下行传导束锥体束(系):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外系:皮质脑桥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下行传导束锥体束(系):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703)脑干网状结构定义:脑干中除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及特异性长传导束外的细胞和纤维交织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功能:①调节肌张力(易化区和抑制区);②调节内脏活动(延髓外侧区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内侧区有呼吸中枢);③影响大脑皮质的活动。3)脑干网状结构定义:脑干中除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及特异性长71(二)小脑cerebellum小脑位于颅后窝,脑干背侧,大脑枕叶下方。小脑下脚——绳状体连延髓小脑中脚——脑桥臂连脑桥小脑上脚——结合臂连中脑(二)小脑cerebellum小脑位于颅后窝,脑干背侧,大脑721、外形与分叶扁圆形,小脑蚓vermis,小脑半球cerebellarhemisphere;原裂primaryfissure;下面中部凹陷,两侧半球隆起。包括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1、外形与分叶扁圆形,小脑蚓vermis,小脑半球cereb73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74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751)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lobe原小脑(古小脑)archicerebellum,接受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的纤维,与调节平衡有关。1)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lobe原762)小脑前叶anteriorlobe旧小脑paleo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与调节肌张力有关。2)小脑前叶anteriorlobe旧小脑paleoce773)小脑后叶posteriorlobe新小脑neo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脑桥核的纤维,与协调肌群的运动有关。3)小脑后叶posteriorlobe新小脑neocer782、内部结构小脑皮质:由外向内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颗粒层。含有梨状细胞、颗粒细胞、攀缘纤维、苔藓纤维等。小脑髓质小脑核: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2、内部结构小脑皮质:由外向内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颗粒层79(三)间脑diencephalon由前脑发育而来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下丘脑。两侧间脑之间不规则的窄隙为第三脑室。(三)间脑diencephalon由前脑发育而来80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811、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中间被第三脑室所分隔,背面为侧脑室的底,外侧面与尾状核和内囊相连,腹侧前部接下丘脑。背侧丘脑内“Y”形内髓板,将背侧丘脑分隔为三部分,即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1、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821)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体来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至扣带回,与内脏活动有关。1)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体来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至扣带回,与内832)丘脑内侧核接受背侧丘脑其他核群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额叶皮质,是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2)丘脑内侧核接受背侧丘脑其他核群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843)丘脑外侧核背层腹层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接受小脑、纹状体、红核和黑质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区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接受三叉丘系及孤束核来的味觉纤维腹后核3)丘脑外侧核背层腹层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接受852、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纤维,发出听辐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纤维,发出视辐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2、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863、上丘脑包括松果体pinealbody、僵三角和丘脑髓纹等。前者为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现象密切相关,后二者属边缘系统的结构。3、上丘脑包括松果体pinealbody、僵三角和丘脑髓纹874、底丘脑间脑与中脑被盖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等,为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4、底丘脑间脑与中脑被盖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等,为锥体外系885、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前界为终板和视交叉,下界为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漏斗的中央为正中隆起,下端连接垂体。整个下丘脑构成第三脑室侧壁的下部和底。5、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前界为终板和视交叉,下界为灰891)视上区supraopticregion位于视交叉的背面,其中最重要的核团有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和室旁核paraventricularnucleus,其细胞属于分泌神经元,发出视上垂体束和室旁垂体束终于神经垂体。1)视上区supraopticregion位于视交叉的背902)结节区tuberalregion位于灰结节背面,重要核团有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和漏斗核。漏斗核为分泌神经元,发出结节漏斗束终于正中隆起,漏斗核相当于动物的弓状核。2)结节区tuberalregion位于灰结节背面,重要913)乳头体区mamillaryregion有乳头体核和后核,乳头体核接受穹隆的纤维,发出乳头丘脑束和乳头被盖束,分别终于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3)乳头体区mamillaryregion有乳头体核和后92下丘脑的核团大多界限不明显,细胞大小不一。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中心,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结合起来,形成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对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等活动进行广泛的调节。此外,下丘脑还参与情绪反应。下丘脑的核团大多界限不明显,细胞大小不一。93(四)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cerebrum)CNS的最高级部位,由两侧的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人类端脑皮质包括原皮质archicortex、旧皮质palecortex和新皮质neocortex,前两者主要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后者则调节多种生命活动。(四)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cerebrum94外形与分叶内部结构大脑皮质外形与分叶951、外形与分叶两半球:大脑纵裂、胼胝体连接三极:额极、枕极和颞极三面:背外侧面凸出,内侧面平坦,底面凹凸不平三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五叶:额、顶、枕、颞、岛隆起的脑回convolution和下陷的脑沟sulcus1、外形与分叶两半球:大脑纵裂、胼胝体连接96外侧沟lateralsulcus在半球的外侧面,从前下斜向后上方,其下部分为颞叶temporallobe。外侧沟深面一个三角形的皮质区为岛叶insularlobe(脑岛)。外侧沟lateralsulcus在半球的外侧面,从前下斜向97中央沟centralsulcus在半球的外侧面,从半球上缘中间斜向前下方,下端接外侧沟。外侧沟以上,中央沟之前为额叶frontallobe,中央沟之后为顶叶parietallobe。中央沟centralsulcus在半球的外侧面,从半球上缘98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sulcus在半球内侧面后部,自前下向后上,转至上外侧面,是顶叶和枕叶occipitallobe之间的界限。顶枕沟parietooccipitalsulcus在半球内99背外侧面的沟回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顶叶: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顶上小叶、顶下小叶;顶下小叶的前部为缘上回(环曲回)(包绕外侧沟后端),后部是角回(包绕颞上沟后端)。颞叶: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背外侧面的沟回额叶:中央前沟,中央前回;额上沟、额下沟,额上100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01内侧面的沟回中央前后回延续到内侧面的部分称中央旁小叶paracentrallobule(旁中央小叶);弓状的胼胝体上有扣带回;胼胝体后下方有距状沟,向后延伸至枕叶后端,与顶枕沟之间夹有三角形的楔叶,距状沟下方为舌回。内侧面的沟回中央前后回延续到内侧面的部分称中央旁小叶para102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03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04半球底面由额、颞、枕三叶构成。纵行的嗅束(白质),膨大的嗅球,后端扩大为嗅三角。海马旁回parahippocampalgyrus、钩uncus、穹隆回、海马hippocampus、齿状回dentategyrus、海马结构hippocampalformation。半球底面由额、颞、枕三叶构成。105嗅脑大脑皮质中古老的部分,在人类并不发达,一般将嗅球、嗅束和嗅三角合称嗅叶olfactorylobe,为嗅脑周围部,嗅脑中枢部包括海马旁回前部、钩、海马结构和杏仁体等。嗅脑大脑皮质中古老的部分,在人类并不发达,一般将嗅球、嗅1062、内部结构皮质髓质基底神经核侧脑室2、内部结构皮质107侧脑室室内有脉络丛,含透明的脑脊液。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侧脑室室内有脉络丛,含透明的脑脊液。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108基底核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杏仁体前两者合称纹状体。基底核尾状核109髓质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连合纤维:即胼胝体,位于两半球间的底部,是联系左右半球的大量横行连合纤维。投射纤维:主要是内囊髓质联络纤维:连结同侧大脑半球110内囊internalcapsule在背侧丘脑和尾状核的外侧,豆状核的内侧,由投射纤维(上行的感觉纤维和下行的运动纤维)出入大脑半球集中形成的一个宽厚的白质纤维板在脑的水平切面上呈“><”状。内囊internalcapsule在背侧丘脑和尾状核的外侧111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12内囊是一侧半球投射纤维出入大脑的门户,损伤后可导致对侧半身感觉丧失,对侧偏瘫和双眼对侧视野偏盲,即“三偏综合症”。内囊是一侧半球投射纤维出入大脑的门户,损伤后可导致对侧半身感1133.大脑皮质cerebralcortex组织结构分区和机能定位3.大脑皮质cerebralcortex组织结构114组织结构由各种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皮质神经元按照胞体的形态分为锥体细胞、颗粒细胞和梭型细胞等。组织结构由各种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115锥体细胞:数量较多,轴突长短不一,形成投射纤维、连合纤维和联络纤维。颗粒细胞:数量最多,分星型细胞、水平细胞和篮细胞等,其轴突较短,在皮质内细胞间传递信息。梭型细胞:数量较少,轴突参与投射纤维、连合纤维和联络纤维的形成。锥体细胞:数量较多,轴突长短不一,形成投射纤维、连合纤维和联116新皮层neocortex的分层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有规律分层排列,其中海马结构的原皮质和嗅脑旧皮质为三层结构,其余的新皮质一般为六层结构。新皮层neocortex的分层大脑皮质的神经元有规律分层排列117分子层:由少量水平细胞、星型细胞和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维构成。外颗粒层:由星型细胞和少量小锥体细胞构成。外锥体层:较厚,含许多中、小型锥体细胞,以中型锥体细胞为主。内颗粒层:细胞密集,多数为星型细胞。内锥体层:主要由大、中型锥体细胞构成。在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中,此层有巨大锥体细胞,称Betz细胞。多形层:以梭型细胞为主,有少量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分子层:由少量水平细胞、星型细胞和许多与皮质表面平行的神经纤118皮质功能柱大脑皮层的神经元除了在水平方向分层外,新皮质上下层的神经元还形成与表面垂直的细胞柱,直径约0.2-0.5mm,为贯穿整个皮质并与皮质各层大致垂直的圆柱状结构,构成皮质的基本功能单位(传入传出信息整合处理单位)。皮质功能柱大脑皮层的神经元除了在水平方向分层外,新皮质上下层119大脑皮质的分区和机能定位分区:根据皮层N元结构、功能特征可分成52区,称Brodmann分区(1909),目前较为常用。大脑皮质的分区和机能定位分区:根据皮层N元结构、功能特征可分120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21机能定位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各种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质后,经皮质的整合,产生特定的意识性感觉,或贮存记忆,或产生相应的冲动向下传出,调节机体活动。不同机能在大脑皮质相对集中在某个区域内,一般将此皮质区称为这种机能的中枢。机能定位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各种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122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23(五)边缘系统limbicsystem1878,Broca,大脑边缘叶limbiclobe;1937,Papez,边缘环路limbiccircuit;1952,Maclean,边缘系统limbicsystem(五)边缘系统limbicsystem1878,Broca124边缘叶指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和海马结构等共同形成的穹隆形脑回,属于原皮质和旧皮质,是大脑半球内侧面新皮质下面的一个相当恒定弯曲的脑回,在脑干头端的周围组成一个边缘。边缘叶指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钩和海马结构等共同形成的穹隆125边缘系统的定义指那些由前脑古皮层、旧皮层演变而来的结构以及位于附近并与这些结构具有密切组织学联系的神经核团。包括扣带回、眶回、胼胝体下回、梨状区、海马回、杏仁核、隔区、下丘脑以及乳头体等前脑结构。边缘叶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有关皮层,皮层下结构,下丘脑及中脑部位。边缘系统的定义指那些由前脑古皮层、旧皮层演变而来的结构以及位126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27边缘系统的组成边缘前脑边缘中脑中脑旁正中被盖区、导水管周围灰质边缘叶皮质其它皮质皮质下结构扣带回、穹隆、海马旁回(钩)、海马结构、膈区(胼胝体下区、终板旁回)、梨状叶(前梨状区、杏仁周区、内嗅区)隔核、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丘脑前核额叶眶回后部、岛叶前部、颞极边缘系统的组成边缘前脑边缘中脑中脑旁正中被盖区、导水管周围灰128边缘系统的功能边缘系统不仅与嗅觉有关,更与内脏活动、情绪行为活动和记忆有密切关系。1调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内脏脑”2产生动机,调节行为和情绪3调制感觉信息4参与学习、记忆过程边缘系统的功能边缘系统不仅与嗅觉有关,更与内脏活动、情绪行为129海马环路与近期记忆临床损伤海马、穹窿、乳头体等→近期记忆丧失近期记忆与海马环路hippocampuscircuit(颞叶→海马回→海马→穹窿→下丘脑乳头体→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有密切关系海马环路与近期记忆临床损伤海马、穹窿、乳头体等→近期记忆丧失130(六)脑神经cranialnerves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2对,按头尾顺序排列,用罗马数字表示。除嗅神经连于端脑,视神经连于间脑外,其余脑神经皆连于脑干。脑神经主要分布于头面部,部分还分布到胸、腹腔脏器和颈、背部等处。(六)脑神经cranialnerves脑神经与脑相连,共131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32按所含纤维成分可分为感觉、运动和混合性三类。运动纤维由脑干内运动神经核发出的轴突构成感觉纤维由脑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构成,其中枢突与脑内的感觉神经元形成突触。按所含纤维成分可分为感觉、运动和混合性三类。133嗅视三动眼,滑叉六外展面听九舌咽,迷走副舌下脑神经节位于第Ⅴ、Ⅶ、Ⅷ、Ⅸ、Ⅹ脑神经干上,属于感觉神经节。除第Ⅷ脑神经节(蜗神经节和前庭神经节)为双极神经元外,都为假单极神经元。嗅视三动眼,滑叉六外展134(七)
自主神经系统(七)
自主神经系统135三、脑脊膜、脑脊液、脑室、脑血管和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被骨、膜和液体所包围。三、脑脊膜、脑脊液、脑室、脑血管和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被骨、膜136(一)脑脊膜meninges骨和神经系统软组织之间的膜性保护结构硬膜、蛛网膜和软膜,对脑和脊髓有保护、支持和营养作用。(一)脑脊膜meninges骨和神经系统软组织之间的膜性保护1371硬膜duramater厚而坚韧,主要由纵行的胶原纤维构成。有些部位的硬脑膜分内外两层,中间有硬脑膜静脉窦硬脊膜一层,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有硬膜外隙(硬膜外腔)硬膜外麻醉1硬膜duramater厚而坚韧,主要由纵行的胶原纤维构1382蛛网膜arachnoidmater薄而透明不含血管的膜,与硬膜之间为硬膜下腔与软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subarachnoidspace,内含脑脊液。终池内无脊髓,临床脑脊液检验蛛网膜颗粒arachnoidgranulations,脑脊液回流入血(硬脑膜静脉窦)。2蛛网膜arachnoidmater薄而透明不含血管的膜1393软膜pidmater薄而富含血管,紧贴于脑和脊髓表面,并随沟回起伏,不易分离。营养、保护3软膜pidmater薄而富含血管,紧贴于脑和脊髓表面,140(二)脑室脑内的腔隙,其中充满脑脊液。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二)脑室脑内的腔隙,其中充满脑脊液。141(三)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蛛网膜下腔、脑室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相当于脑和脊髓的组织液,成分类似淋巴液,仅有少数淋巴细胞,蛋白质浓度极低,总量约150ml。由脑室内的脉络丛choriodplexus产生。脉络丛是由软脑膜上的血管和室管膜细胞突入脑室形成的。(三)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蛛网膜下腔142脑脊液循环途径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腔→蛛网膜颗粒→硬脑膜静脉窦→静脉血管。例脑积水、脑疝等脑脊液循环途径侧脑室(脉络丛)→室间孔→第三脑室(脉络丛)→143(四)脑血管和脑屏障brainbarrier脑血管:一对颈内动脉和一对椎动脉供应血液。(四)脑血管和脑屏障brainbarrier脑血管:一对颈144脑屏障:血液与脑组织及脑脊液之间存在一种屏障,主要由毛细血管内皮、室管膜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组成。包括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屏障。脑屏障:血液与脑组织及脑脊液之间存在一种屏障,主要由毛细血管145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的生理意义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稳定;防止血液中有害物质进入脑内。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的生理意义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理化因素146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Thankyou拯畏怖汾关炉烹霉躲渠早膘岸缅兰辆坐蔬光膊列板哮瞥疹傻俘源拯割宜跟三叉神经痛-治疗三叉神经痛-治疗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14734神经系统解剖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34神经系统解剖34神经系统解剖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身就是讲道理……法律,也----即明示道理。——爱·科克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克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定颓败。——塞内加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第三节神经系统解剖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脑脊髓被膜脑室脑脊液脑屏障一、脊髓和脊神经脊髓的位置与外形脊髓的内部构造脊神经34神经系统解剖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34神经系统148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49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50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51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522.外形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结构,40-45cm六纵沟:前正中裂anteriormedianfissure;后正中沟posteriormediansulcus;前外侧沟anterlateralsulcus、后外侧沟posterlateralsulcus;后中间沟(上部)两膨大:颈膨大(cervicalenlargement)和腰骶膨大(lumbosacralenlargement一圆锥:脊髓圆锥一终丝:终丝、马尾2.外形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结构,40-45cm153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543.脊髓节段脊髓节31个C1-8、T1-12、L1-5、S1-5、Co1。前根、后根脊神经节3.脊髓节段脊髓节31个155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56(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白质中央管centralcanal(二)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1571、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断面似蝶形,整体上呈柱状。分前角、后角、中间带(T1-L3节段侧角)1、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断面似蝶形,整体上呈柱状。1581)前角anteriorhorn(多极)前角运动神经元大型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控制骨骼肌的精细运动;小型的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调节肌张力;闰绍细胞Renshaw’scell脊髓灰质炎1)前角anteriorhorn(多极)前角运动神经元1592)后角posteriorhorn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的传入信息
细长,分群较多缘层marginallayer,后角背侧的灰质胶状质Rolandisubstantiagelatinosa,在缘层前方的“∧”形胶状结构,其轴突上升或下降参与节段间的联系后角固有核nucleusproprius,胶状质前方的大、中型细胞,其轴突构成上行纤维束胸核nucleusthoracicus,后角基部内侧的大型细胞,仅位于C8-L3节段。2)后角posteriorhorn含有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1603)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中间内侧核intermediomedialnucleus,接受后根来的纤维,可能与内脏感觉有关中间外侧核intermediolateralnucleus,占据C8-L3节段的侧角,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小型多极神经元)骶副交感核sacralparasympatheticnucleus,在S2-4节段,由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胞体组成。3)中间带intermediatezone中间内侧核int161附: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学说按照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密度,把脊髓灰质划分为10层:Ⅰ层相当于后角缘层;Ⅱ层相当于胶状质;Ⅲ、Ⅳ层相当于后角固有核;Ⅴ层相当于后角颈部,外侧为网状结构;Ⅵ层相当于后角基部;Ⅶ层相当于中间带,胸核也划入此层,在脊髓膨大处,此层可延伸至前角内侧;Ⅷ层位于前角基部,在脊髓膨大处只占前角内侧部;Ⅸ层包括各群前角运动神经元;Ⅹ层为中央管周围的灰质。附:脊髓灰质的板层构筑学说按照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密度,把脊髓灰162脊髓灰质特征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前动后感觉中间要自主脊髓灰质特征纵行三根柱横断似蝶舞1632、白质位于灰质周围,主要由纵行的神经纤维(纤维束)构成被表面纵沟分为三部:前索anteriorfuniculus、外侧索lateralfuniculus以及后索posteriorfuniculus。2、白质位于灰质周围,主要由纵行的神经纤维(纤维束)构成164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65固有束fasciculusproprius,参与脊髓节段内或节段间反射纤维束、神经束、传导路固有束fasciculusproprius,参与脊髓节段内1661)上行纤维束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脊髓小脑束1)上行纤维束薄束和楔束167薄束fasciculusgracilis和楔束fasciculuscuneatus
同侧脊神经后根中内侧部纤维的直接延续;上行到延髓,分别终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把躯干和四肢的肌、腱、关节和骨的位置觉、运动觉和振动觉冲动以及皮肤辨别两点间距离和物体纹理粗细的触觉冲动传向脑部。薄束传导下肢和躯干下部的感觉冲动;楔束传导上肢和躯干上部的感觉冲动。薄束fasciculusgracilis和楔束fascic168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tract起自对侧后角缘层和后角固有核,上升1-2节段后,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的外侧索和前索上行,分别称脊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两束在脑干合并为脊髓丘脑束,止于背侧丘脑,在腹后外侧核换元中继后,上行止于大脑皮质。传导躯干和四肢的痛、温觉和粗略触觉(浅感觉)。脊髓丘脑束spinothalamictract起自对侧后角169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tract位于外侧索,分为前束和后束前束纤维主要起于胸髓中部以下两侧灰质的Ⅴ~Ⅶ层,上行经小脑上脚终于旧小脑皮质。后束纤维主要起自同侧的胸核,上行至延髓后经小脑下脚终于旧小脑皮质。主要传导反射性本体感觉冲动。脊髓小脑束spinocerebellartract位于外侧1702)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tract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tract2)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171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起自大脑皮质运动区,下行至延髓锥体的下端,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在外侧索的后部、脊髓小脑后束内侧下行,称皮质脊髓侧束;少部分未交叉的纤维下行于前索,居前正中裂两侧,称皮质脊髓前束,在下行过程中陆续经白质前连合交叉至对侧。少量纤维直接终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将大脑皮质的冲动直接或间接地传给前角运动神经元,支配躯干和四肢的随意运动。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tract起自大脑皮质172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173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tract位于外侧索,起自对侧红核,纤维发出后立即交叉下行入脊髓外侧索,间接止于前角运动神经元,主要调节屈肌肌紧张。红核脊髓束rubrospinaltract位于外侧索,起自174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tract位于前索,起自前庭神经核,兴奋同侧伸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屈肌运动神经元。前庭脊髓束vestibulospinaltract位于前索175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薄楔在后深感觉外侧前索是混合皮质脊髓管运动脊髓丘脑浅感觉脊髓白质特征脊髓白质三个索下行运动上感觉176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其止和机能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其止和机能177脊髓的功能传导反射脊髓的功能传导178(三)脊神经与脊髓相连,提供脊髓与颈、躯干和四肢的双向联系通路。共31对,包括C1-8、T1-12、L1-5、S1-5和Co1对。(三)脊神经与脊髓相连,提供脊髓与颈、躯干和四肢的双向联系通179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180脊神经节spinalganglia后根,感觉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脊神经节spinalganglia后根,感觉神经节,假单极181前支、后支、交通支和脊膜支。前支、后支、交通支和脊膜支。182四种纤维成分①躯体运动纤维;②内脏运动纤维;③躯体感觉纤维;④内脏感觉纤维。四种纤维成分183二、脑和脑神经脑干小脑间脑大脑边缘系统脑神经二、脑和脑神经脑干184(一)脑干brainstem延髓medullaoblongata、脑桥pons、中脑midbrain、(间脑diencephalon)基本生命中枢(一)脑干brainstem延髓medullaoblon185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背侧面延髓脑桥中脑中间部上部下部1、脑干的外形腹侧面背侧面延髓脑桥中脑中间部上部下部186延髓腹侧面倒置的锥体形上、下界前正中裂、前外侧沟锥体pyramid、橄榄olive(橄榄核)舌下神经Ⅻ、舌咽神经Ⅸ、迷走神经Ⅹ和副神经Ⅺ延髓腹侧面倒置的锥体形187脑桥腹侧面脑桥基底部、基底沟basilarsulcus小脑中脚(脑桥臂)middlecerebellarpenduncle三叉神经根Ⅴ延髓脑桥沟bulbopontinesuclus展神经Ⅵ、面神经Ⅶ和前庭蜗神经Ⅷ脑桥腹侧面脑桥基底部、基底沟basilarsulcus188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大脑脚cerebralpeduncle、脚间窝动眼神经Ⅲ发出中脑腹侧面上界为视束189背侧面下部形似脊髓,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薄束和楔束、薄束结节graciletubercle和楔束结节cuneatetubercle小脑下脚inferiorcerebellarpeduncle背侧面下部形似脊髓,后正中沟、后外侧沟、后中间沟;190背侧面中间部——第四脑室底延髓背侧上部中央管向后外方敞开,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下半部;脑桥背侧大部分构成第四脑室底的上半部。背侧面中间部——第四脑室底延髓背侧上部中央管向后外方敞开,构191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的腔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下续于脊髓中央管,背侧经第四脑室外侧孔和第四脑室正中孔通蛛网膜下腔,第四脑室形似帐篷,顶端朝向小脑,底呈菱形,故又名菱形窝rhomboidfossa,菱形窝中间以横行的髓纹striaemedulary为界。第四脑室fourthventricle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的腔室,向上经中脑水管通第三脑室,下192背侧面上部中脑背侧有四叠体:上丘superiorcolliculus(视觉反射的中枢)和下丘inferiorcolliculus(听觉反射的中枢)各一对。滑车神经背侧面上部中脑背侧有四叠体:上丘superiorcolli1932、脑干的内部结构①纤维束的交叉走行将灰质柱间断为核团(团块状或短柱状);②中央管敞开为菱形窝使脊髓的前后角关系变成脑干的内外关系(两者以界沟为界,内侧为运动性核团,相当于脊髓灰质的前柱和侧柱,外侧为感觉性核团,相当于脊髓灰质后柱);③脑干内出现了较发达的网状结构。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2、脑干的内部结构①纤维束的交叉走行将灰质柱间断为核团(团块194脑干的内部结构1)灰质2)白质3)网状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上行传导束下行传导束脑干的内部结构1)灰质2)白质3)网状结构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195a.脑神经核脑干内直接与第Ⅲ-Ⅻ对脑神经相连的核团,分为运动核和感觉核。运动核发出脑神经的传出纤维,支配效应器活动;感觉核接受脑神经的传入纤维,而传入纤维的胞体多位于脑神经节内。a.脑神经核脑干内直接与第Ⅲ-Ⅻ对脑神经相连的核团,分为运196躯体运动柱somaticmotorcolumn包括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和舌下神经核。由大型多极神经元构成,其轴突支配由肌节衍化的骨骼肌,如眼球外肌、舌肌。躯体运动柱somaticmotorcolumn包括动眼神197特殊内脏运动柱
specialvisceralmotorcolumn包括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和副神经核。由大型多极神经元构成,其轴突支配由腮弓衍化的骨骼肌,如咀嚼肌、面肌和咽喉肌等。特殊内脏运动柱
specialvisceralmotor198一般内脏运动柱
generalvisceralmotorcolumn包括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等副交感神经核。其轴突组成副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纤维,至副交感神经节换神经元后,节后神经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般内脏运动柱
generalvisceralmotor199一般躯体感觉柱
generalsomaticafferentcolumn包括三叉神经中脑核、脑桥核和脊束核,三者形成一条连续的灰质柱。接受来自头面部皮肤、眼和口鼻腔黏膜等处的痛、温、触觉纤维,以及咀嚼肌等的本体感觉纤维。一般躯体感觉柱
generalsomaticaffere200特殊躯体感觉柱
specialsomaticafferentcolumn包括前庭核群和蜗神经核团,前者接受平衡觉的纤维,后者接受听觉纤维。特殊躯体感觉柱
specialsomaticaffere201内脏感觉柱
visceralafferentcolumn即孤束核,由小型神经元构成的长柱状核。接受一般内脏感觉纤维(传导脏器和心血管感觉冲动)和特殊内脏感觉纤维(传导味觉冲动)。内脏感觉柱
visceralafferentcolumn202按其功能分为四类躯体运动核:发出纤维支配头颈部骨骼肌运动,共8对。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发出纤维支配心肌、平滑肌和腺体活动。躯体感觉核:接受头面部皮肤、黏膜、位听器等躯体感受器传来的冲动。内脏感觉核:接受头颈部、胸腹腔脏器(降结肠、盆腔脏器除外)以及味蕾等感受器传来的内脏感觉冲动。按其功能分为四类躯体运动核:发出纤维支配头颈部骨骼肌运动,共203躯体运动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核中脑Ⅲ支配眼外肌滑车神经核中脑Ⅳ上斜肌三叉神经运动核脑桥Ⅴ咀嚼肌展神经核脑桥Ⅵ外直肌面神经核脑桥Ⅶ面部表情肌疑核延髓Ⅸ、Ⅹ咽肌、喉肌副(神经)核延髓Ⅺ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舌下神经核延髓Ⅻ舌肌躯体运动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核中脑Ⅲ支配204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旁核(缩瞳核)中脑Ⅲ瞳孔括约肌、睫状肌上泌涎核脑桥Ⅶ颌下腺、舌下腺、泪腺下泌涎核延髓Ⅸ腮腺迷走神经背核延髓Ⅹ胸、腹腔脏器内脏运动核(副交感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动眼神经旁核(缩瞳核)205躯体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三叉神经中脑核中脑Ⅴ头颈部深感觉三叉神经脑桥核(主核)脑桥Ⅴ头颈部浅感觉三叉神经脊束核延髓Ⅴ同上前庭神经核脑桥Ⅷ前庭位置觉蜗神经核脑桥Ⅷ耳蜗螺旋器听觉躯体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三叉神经中脑核中脑Ⅴ头颈部深206内脏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孤束核延髓Ⅶ舌前2/3味觉Ⅸ舌后1/3味觉Ⅹ胸腹腔脏器内脏感觉核名称位置神经功能孤束核延髓Ⅶ舌前2/3味觉207b.非脑神经核与脑神经无直接联系的核团,是脊髓、小脑和大脑之间传导信息的中继核。薄束核、楔束核、红核、黑质等。b.非脑神经核与脑神经无直接联系的核团,是脊髓、小脑和大脑208薄束核gracile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nucleus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深部,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的神经纤维在此换元后,再投射至丘脑,最终到达大脑皮质。薄束核gracilenucleus和楔束核cuneate209红核rednucleus位于中脑上丘水平的一对椭圆形神经核团,略带点红色;与协调躯体运动密切相关。红核rednucleus位于中脑上丘水平的一对椭圆形神经核210黑质substantianigra红核腹外侧部的一厚层灰质,与中脑等长,含黑色素,为多巴胺能神经元;黑质substantianigra红核腹外侧部的一厚层灰质211c.上行传导束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外侧丘系c.上行传导束内侧丘系212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称为内侧丘系。行于延髓中线两侧,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冲动。内侧丘系由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后上行,称213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的延续。位于内侧丘系背外侧,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对侧躯干和四肢的浅感觉冲动。脊髓丘系脊髓丘脑束的延续。位于内侧丘系背外侧,止于背侧丘脑。214三叉丘系为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经左右交叉而成。行于内侧丘系的外侧,止于背侧丘脑。传导头面部皮肤、眼、口和鼻腔黏膜的浅感觉冲动。三叉丘系为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的纤维,经左右交叉而成。215外侧丘系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在被盖腹侧交叉到对侧,与对侧未交叉的纤维一起上行于脑桥和中脑的外侧,构成外侧丘系。外侧丘系的大部分纤维止于下丘,中继后投射至内侧膝状体,少量纤维直接到内侧膝状体。一侧外侧丘系传导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外侧丘系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发出的纤维大部分在被盖腹侧交叉到对216下行传导束锥体束(系):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锥体外系:皮质脑桥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下行传导束锥体束(系):包括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2173)脑干网状结构定义:脑干中除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及特异性长传导束外的细胞和纤维交织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功能:①调节肌张力(易化区和抑制区);②调节内脏活动(延髓外侧区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内侧区有呼吸中枢);③影响大脑皮质的活动。3)脑干网状结构定义:脑干中除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及特异性长218(二)小脑cerebellum小脑位于颅后窝,脑干背侧,大脑枕叶下方。小脑下脚——绳状体连延髓小脑中脚——脑桥臂连脑桥小脑上脚——结合臂连中脑(二)小脑cerebellum小脑位于颅后窝,脑干背侧,大脑2191、外形与分叶扁圆形,小脑蚓vermis,小脑半球cerebellarhemisphere;原裂primaryfissure;下面中部凹陷,两侧半球隆起。包括绒球小结叶、小脑前叶、小脑后叶。1、外形与分叶扁圆形,小脑蚓vermis,小脑半球cereb220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221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2221)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lobe原小脑(古小脑)archicerebellum,接受前庭神经及前庭神经核的纤维,与调节平衡有关。1)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lobe原2232)小脑前叶anteriorlobe旧小脑paleo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与调节肌张力有关。2)小脑前叶anteriorlobe旧小脑paleoce2243)小脑后叶posteriorlobe新小脑neocerebellum,主要接受来自脑桥核的纤维,与协调肌群的运动有关。3)小脑后叶posteriorlobe新小脑neocer2252、内部结构小脑皮质:由外向内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颗粒层。含有梨状细胞、颗粒细胞、攀缘纤维、苔藓纤维等。小脑髓质小脑核: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2、内部结构小脑皮质:由外向内分为分子层、梨状细胞层和颗粒层226(三)间脑diencephalon由前脑发育而来背侧丘脑后丘脑上丘脑底丘脑下丘脑。两侧间脑之间不规则的窄隙为第三脑室。(三)间脑diencephalon由前脑发育而来227神经系统解剖课件整理整理2281、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中间被第三脑室所分隔,背面为侧脑室的底,外侧面与尾状核和内囊相连,腹侧前部接下丘脑。背侧丘脑内“Y”形内髓板,将背侧丘脑分隔为三部分,即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1、背侧丘脑dorsalthalamus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块2291)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体来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至扣带回,与内脏活动有关。1)丘脑前核接受乳头体来的乳头丘脑束,发出纤维至扣带回,与内2302)丘脑内侧核接受背侧丘脑其他核群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额叶皮质,是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2)丘脑内侧核接受背侧丘脑其他核群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到2313)丘脑外侧核背层腹层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接受小脑、纹状体、红核和黑质来的纤维,发出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躯体运动区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系的纤维接受三叉丘系及孤束核来的味觉纤维腹后核3)丘脑外侧核背层腹层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接受2322、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纤维,发出听辐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纤维,发出视辐射纤维投射至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2、后丘脑包括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内侧膝状体接受外侧丘系2333、上丘脑包括松果体pinealbody、僵三角和丘脑髓纹等。前者为内分泌腺,与机体的生物钟现象密切相关,后二者属边缘系统的结构。3、上丘脑包括松果体pinealbody、僵三角和丘脑髓纹2344、底丘脑间脑与中脑被盖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等,为锥体外系的重要结构。4、底丘脑间脑与中脑被盖的过渡区,内含底丘脑核等,为锥体外系2355、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前界为终板和视交叉,下界为灰结节、漏斗和乳头体,漏斗的中央为正中隆起,下端连接垂体。整个下丘脑构成第三脑室侧壁的下部和底。5、下丘脑位于背侧丘脑的前下方,前界为终板和视交叉,下界为灰2361)视上区supraopticregion位于视交叉的背面,其中最重要的核团有视上核supraopticnucleus和室旁核paraventricularnucleus,其细胞属于分泌神经元,发出视上垂体束和室旁垂体束终于神经垂体。1)视上区supraopticregion位于视交叉的背2372)结节区tuberalregion位于灰结节背面,重要核团有背内侧核、腹内侧核和漏斗核。漏斗核为分泌神经元,发出结节漏斗束终于正中隆起,漏斗核相当于动物的弓状核。2)结节区tuberalregion位于灰结节背面,重要2383)乳头体区mamillaryregion有乳头体核和后核,乳头体核接受穹隆的纤维,发出乳头丘脑束和乳头被盖束,分别终于丘脑前核和中脑被盖,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结构。3)乳头体区mamillaryregion有乳头体核和后239下丘脑的核团大多界限不明显,细胞大小不一。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活动的中心,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结合起来,形成自主神经的皮质下中枢,对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分泌等活动进行广泛的调节。此外,下丘脑还参与情绪反应。下丘脑的核团大多界限不明显,细胞大小不一。240(四)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cerebrum)CNS的最高级部位,由两侧的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人类端脑皮质包括原皮质archicortex、旧皮质palecortex和新皮质neocortex,前两者主要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后者则调节多种生命活动。(四)端脑telencephalon
(大脑cerebrum241外形与分叶内部结构大脑皮质外形与分叶2421、外形与分叶两半球:大脑纵裂、胼胝体连接三极:额极、枕极和颞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BS-Corey-lactone-aldehyde-生命科学试剂-MCE-2452
- Anti-Mouse-CD3E-Antibody-1E11-D-生命科学试剂-MCE-1878
- 8-Amino-7-oxononanoic-acid-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9983
- 3-O-Methylguanosine-5-O-triphosphate-sodium-3-O-Methyl-GTP-sodium-生命科学试剂-MCE-9300
- 二零二五年度大数据分析技术顾问聘请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游乐园场地租赁与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标准制定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贷款房屋买卖合同范本(含家具)
-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化
- 施工方案对篮球场材料的要求与选择
- 高净值人群海外税务筹划与财富保护策略
- Unit6AtthesnackbarStorytimeDiningwithdragons(课件)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3年四川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5章-特性分析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原卷版)
- 雨棚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正式版
- 医院重点监控药品管理制度
- 2024尼尔森IQ中国本土快消企业调研报告
- 2024年印度辣椒行业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 骨科医院感染控制操作流程
- 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 铸铝焊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