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化分析离不开生化分析仪。所谓生化分析一般是指以吸光光度分析为基础的(有的包含离子选择电极等测定方法)、具有样品取样及加试剂、混合、保温反应等测定。分析过程监控和数据处理及输出能力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它们的分析方法都以仪器和试剂为基础,以方法学为指导标准来规范,以试验参数来联系体现。所以,首先必须了解仪器、试剂和方法学的原理及特点,其次是利用方法学评价对仪器、试剂及参数在实践中作评价,以保证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高成本效益。生化分析离不开生化分析仪。所谓生化分析一般是指以吸光光度分析1实验证明,单色光经过有色溶液时,透过溶液的光强度不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的厚度以及溶液本身对光的吸收性能有关。其规律可用下式表示为
A=KCL
式中:A(E)——吸光度(或叫做光密度,也可用D表示);
K——某溶液的消光(吸收)系数;
C——溶液的浓度;
L——光程,即溶液的厚度。可见、收光谱法的定量基础是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
A=lgIo/It=-lgT=lg1/T实验证明,单色光经过有色溶液时,透过溶液的光强度不仅与溶液的2即当一束强度为L的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含有浓度为C的吸光物质、厚度为L的吸收他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光强度从IO减小至It。当吸光系数k一定时,透过光与浓度或厚度呈指数函数关系,但吸光度(absorbance,A)与浓度或厚度呈简单的正比关系。在浓度、厚度、单色光波长、溶剂及其温度等相同条件下,不同吸光物质的吸光度不同,即它们的吸光系数不同。即当一束强度为L的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含有浓度为C的吸光物质、3是物质的特性常数,它只和该物质分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几率有关。它的物理意义是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及单位厚度时的吸光度,常用的表示方式是摩尔吸光系数(molarabsorptivity)。摩尔吸光系数即1摩尔浓度的溶液在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在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直线关系中,吸光系数是斜率,其值愈大,测定灵敏度愈高。是物质的特性常数,它只和该物质分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之间的跃迁几4应用注意点:
1.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吸光系数,Beer定律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单色光,即只有一种波长的光。但在实际测定中,入射光常常并非严格的单色光,常有不同波长的辐射同时存在。此种多色辐射是使测定中吸光度的变化偏离Beer定律(常为负偏离)的主要光学影响因素。单色光的纯度可用谱带宽度(bandwidth)衡量。应用注意点:5单色光源是用分光光度计由单色器或滤光片从连续光谱的多色光中选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内的一小段波长范围的复合光。以谱带宽度较小、吸收峰较宽的λmax作为测定条件。
2.Beer定律一般适用于稀溶液的测定有两层含义:被测物的浓度不宜过大,其吸光度应在相对测量误差较小的区域;溶液在反应中存在化学平衡,受浓度、pH、溶剂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单色光源是用分光光度计由单色器或滤光片从连续光谱的多色光中选63.介质不均匀引起偏离当待测试液是胶体溶液、乳浊液或悬浮液时,入射光因一部分散射损失,使透光率减小,实测吸光度增加。比浊法及免疫浊度反应的特点比浊法与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不同,它们不是测定澄清溶液而是测定悬浮液或胶体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分析的光学基础是分散颗粒对光的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多种作用。生化分析仪通过免疫比浊法等技术,架起临床生化与现代免疫技术的桥梁,免疫化学法的应用日益广泛。3.介质不均匀引起偏离当待测试液是胶体溶液、乳浊液或70005ABS趋向:+/0.采用非仪器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体系时,参数修改要慎重。(3)偏离线性期: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体系中的底物不断消耗,酶不能被其饱和,以及可逆反应、产物抑制、酶变性失活等原因,致酶促反应速度下降,产物或底物的变化曲线渐趋平坦,这一时期称为偏离线性期,亦称一级反应期。如果初始阶段不稳定的话,复位线就是将外部点除去49%至100%计算得来的。此种多色辐射是使测定中吸光度的变化偏离Beer定律(常为负偏离)的主要光学影响因素。反应总是在两个阶段产生:第一阶段(样本空白)仪器从第一种试剂和样本(R1+S)所产生反应的中读出最后的吸光率(A1),从第二种试剂和样本(R2+S)所产生反应的中读出最后的吸光率(A2)。由IFCC/IUPAC/WHO/三机构于199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建立全球检验医学质量规范的策略会议”上提出的一致性声明(草案),即本次大会达成一致的主要结论是: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复合物生成量达到峰值;(四)酶促反应的特点: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产生一立方添加以解0005ABS/小时光径:7毫米光源:卤素灯功率:35W电源:12V直流电持续时间:2000小时如HITACHI7170在P1至P34周期为10分钟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2所示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latexenhancedturhidimetricimmunoassay)由于采用颗粒较大、折光性强的胶乳,将抗体经吸附或共价交联反应固定于胶乳表面,增加抗原抗体凝聚体积,减少透过光,使灵敏度提高到近1ng/ml水平。采用非仪器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体系时,参数修改要慎重。散射光强度与悬浮液或胶体溶液中的颗粒质点大小、入射光波长大小及二者的比例有关。离心式生化仪读数间隔时间短,监测时间也短。在单试剂测定中,样品与试剂的总体积不得少于此参数。这种是双试剂终点法反应。在反应中选择吸光率变化来检测。1.比浊法的分类及原理在光源的光路方向上测量透射光(实际包括透射光和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比值和被检溶液中颗粒浓度间的关系,称为透射比浊法(turbidimetry)。在光路的一定角度(一般为5o-90o)方向上测量散射光强度和被检溶液中颗粒浓度间的关系,称为散射比浊法(nephelometry)。透射比浊法的计算公式是:
In(IO/I)=τb令τ=2.3kclgIo/I=kbc0005ABS趋向:+/0.1.比浊法的分类及8
即当一束强度为Io的平行光通过一个散射颗粒浓度为c混浊介质厚度为b的稀的悬浮液后,人射光被吸收和散射,光强度衰减至I,在浊度系数为τ时,透过率与颗粒浓度呈线性关系。散射光强度与悬浮液或胶体溶液中的颗粒质点大小、入射光波长大小及二者的比例有关。颗粒直径接近或大于光源波长时,常呈透射光和光路上的向前散射光,其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遵从Mie散射理论,光散射随波长的变化小。颗粒远小于光源波长(d小于0.05λ)时常呈偏离光路方向、900对称分布的散射光,其散射光强度与人射光强度的关系符合Rayleigh散射定律,波长愈短,散射光愈强。即当一束强度为Io的平行光通过一个散射颗粒浓度为c混浊介9
一般比浊法的灵敏度不如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但免疫浊度法的敏感度约为50ng/rnl。聚合剂(如聚乙二醇6000-10000)可提高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速度。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latexenhancedturhidimetricimmunoassay)由于采用颗粒较大、折光性强的胶乳,将抗体经吸附或共价交联反应固定于胶乳表面,增加抗原抗体凝聚体积,减少透过光,使灵敏度提高到近1ng/ml水平。散射比浊法的灵敏度比透射比浊法高,但干扰因素较多。比浊法的精密度相近,变异系数为1%-5.5%。目前,由于技术发展,两种比浊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接近,而全自动生化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要胜于专用散射比浊仪,故透射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速率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优于终点法,但终点法的稳定性较好。一般比浊法的灵敏度不如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但免疫浊度法的10在仪器光度读数要用于结果计算时,反应液液面高度不低于光度计光径的最小体积。第二阶段反应产生于第一种试剂和样本和第二种试剂(R1+S+R2)之间。二根据临床观察制定的标准来考察总误差概念:在常规测定中每个标本测定结果均有误差,这个误差包括了对方法学评价时的各种类型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机误差RE和系统误差SE的总和,即总误差TE。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latexenhancedturhidimetricimmunoassay)由于采用颗粒较大、折光性强的胶乳,将抗体经吸附或共价交联反应固定于胶乳表面,增加抗原抗体凝聚体积,减少透过光,使灵敏度提高到近1ng/ml水平。四根据实验室技能状态制定的标准来考察在有的仪器中,它以反应体积的下限表示,有的则专门标明最小反应体积。在计算中所使用的最后吸光率是从两个阶段的吸光率数值差中得到:反之,产物从无到有,只要测定方法灵敏,准确度可以很高。多数仪器为10分钟左右,这对试剂提出了较高要求。自动预编程序自动执行相关预编程序或按指令根据反应物的污染力设置所需的清洗次数=因数x(A3—A2)(A3—A2)=△A/分钟目前,由于技术发展,两种比浊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接近,而全自动生化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要胜于专用散射比浊仪,故透射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另外,在酶偶联反应中,指示酶的反应必须有一定量测定酶的产物堆积才能进行;采用两点法或速率法可减少干扰,但具体取多长的延迟时间,应根据试剂和仪器读数特点来评价决定。操作模式“任选式”二根据临床观察制定的标准来考察如γ-谷氨酰转移酶(GGT)设定30-60秒。=因数x(A3—A2)(A3—A2)=△A/分钟如γ-谷氨酰转移酶(GGT)设定30-60秒。=因数x(A3—A2)(A3—A2)=△A/分钟2.免疫浊度反应的特点抗原抗体反应与其他化学反应不同,在免疫浊度反应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生成量和生成颗粒的大小,与反应体系中抗原抗体的比例关系极大抗原相对不足时,生成的免疫复合物沉淀量少;抗原抗体比例合适时,复合物生成量达到峰值;抗原过量时,复合物反而再溶解,沉淀量下降。临床上免疫比浊法多用抗体测定抗原,保证抗体足量、防止抗原过量是基本的方法学条件。要使在临床常见的高抗原浓度范围内(至少高于正常参考上限50%)抗体也足以与之反应,只有这样,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生成量才随抗原的增加而递增,光散射的强度才与抗原量成比例。抗体不足时,测定结果往往偏低。在仪器光度读数要用于结果计算时,反应液液面高度不低于光度计光113.应用注意点(l)若悬浮颗粒本身具有特征吸收,则吸收作用是主要的,宜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比浊测定;若悬浮颗粒本身无特征吸收而介质对人射光有吸收,则测定必须选择在高透光度的波长区。若悬浮颗粒小(粒径小于35nm),溶液浊度小,透射比大于90%,不宜选用透射比浊法,应选择散射比浊法测定。3.应用注意点12(2)透射比浊时,35-100nm大小的微粒在波长290-410nrn下有最大吸收峰,免疫复合物的大小大致在此范围。散射比浊时,较大的散射光角度适用于35-100nrn大小的微粒,较小的散射光角度适用于100-800nrn间的微粒。血浆中的白蛋白、β脂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微粒直径多在50nrn以下,其散射光是对称的。IgM、乳糜颗粒、免疫反应初期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等颗粒的直径在50-400nrn,都属颗粒直径接近或大于光源波长这一类,其散射光是不对称的。(2)透射比浊时,35-100nm大小的微粒在波长290-413
(3)非特异性光散射的影响:免疫浊度法常受内源性光散射的干扰。血清中的乳糜微粒、VLDL、LDL以及反应体系中的颗粒都会产生杂散光,影响比浊灵敏度。为避免上述影响,样品组分的比例,透射比浊法宜在3%以下,散射比浊法应在0.5%以下。所用的试剂要澄清,必要时经0.22μm滤膜过滤。应作试剂空白和样品空白。(3)非特异性光散射的影响:免疫浊度法常受内源性光散射的干14(4)带现象(zonephenomenon)的影响:抗原或抗体过剩使免疫复合物部分或全部解离的现象,称为带现象。免疫浊度测定中常表现为抗原过剩时免疫复合物形成的量反而下降,又称钩状效应(hookeffect)。克服办法主要是:采用高质量试剂,设置仪器监测,减少血清用量。(5)伪浊度的影响:即不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浊度。形成原因复杂,主要是抗血清存在的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性杂抗体成分,增浊剂浓度过高和反应时间掌握不当,样品本身的浊度处理不当,试剂污染和变质,比色杯不洁,等等。(4)带现象(zonephenomenon)的影响:15(6)校准与计算:应选用适当的校准品及浓度作剂量反应曲线。曲线往往有截距或呈S形,不成直线。自动生化分析仪多推荐5点或6点定标,然后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作曲线拟合,如Ingit-Log变换或y=d+cx+bx2+ax3的3次方程回归曲线。更换试剂批号时也必须重新校准曲线。(6)校准与计算:应选用适当的校准品及浓度作剂量反应曲线。曲16(三)均相酶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分析利用免疫反应的高度特异性和酶促反应的高度敏感性对抗原或抗体进行测定,均相酶免疫分析(homogeneousenzymeimmunoassay)是其中的一类。在均相酶免疫分析中,最常用的是酶放大免疫分析(enzymemultipliedimmunoassay,EMIT)。其原理是:当酶标抗原(半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生成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对标记酶产生调节作用,使酶的构象改变,酶活性抑制、恢复或增强,酶催化的信号随之发生改变;(三)均相酶免疫分析17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酶标抗原同处一相,不需分离步骤就可测定酶活性,计算出被检抗原(半抗原)的含量。常采用酶标抗原与未知抗原对特异性抗体的竞争反应:抗原与标记酶结合使酶的活性抑制或激活,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其酶活性被激活或抑制,未知抗原和酶标抗原与抗体形成竞争体系。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酶标抗原同处一相,不需分离步骤就可测18
均相酶免疫分析目前主要用于检测小分子半抗原,如某些激素、药物或代谢产物,也逐渐用于大分子物质,如血清IgG测定。测定药物的灵敏度一般为0.5-2μg/ml。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性和重复性好,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也必然影响酶联免疫分析。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clonedenzy。donorimmunoassay,CEDIA)是有发展前途的均相酶免疫技术,灵敏度比一般酶免疫法高。其原理为: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称为酶供体(ED)和酶受体(EA)的两肽段。均相酶免疫分析目前主要用于检测小分子半抗原,如某些激素、药19ED和EA独立存在时无酶活性,但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自动装配并聚合成具有酶活性的四聚体。ED标记申抗原小分子或抗原大分子后,不影响其与EA的装配,但当相应抗体存在时,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空间位阻使酶的装配受阻,使用竞争结合模式即可检测末知的半抗原或抗原。ED和EA独立存在时无酶活性,但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自动装配并聚20(四)酶促反应的特点:由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以酶作为试剂来进行分析测定,或通过酶促反应测定待测酶的活性,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灵敏的特点,广泛用于生化分析。试剂中的酶活性(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不变。下面仅对酶活性测定知识作介绍。
1.酶活性测定生物体内含有成千种酶,存在于细胞中。当细胞通透性增加或细胞破裂时,会使体液中酶浓度增加,(四)酶促反应的特点:21试剂中的酶活性(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不变。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clonedenzy。(l)试剂组成:在酶活性的连续监测法时,若试剂含工具酶数量多、偶联反应多,则激活反应时间一般较长,延迟时间也较长,如肌酸激酶(NAC法)延迟时间常设置120-180秒;目前,由于技术发展,两种比浊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接近,而全自动生化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要胜于专用散射比浊仪,故透射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1)延滞期(lagphase):底物与酶混合、反应启动后的一段短时间内,产物从零开始逐渐生成,处于较低水平,反应速度较低,未达到待测酶最大反应速度;1.反应时间(reactfontime)2.Beer定律一般适用于稀溶液的测定有两层含义:被测物的浓度不宜过大,其吸光度应在相对测量误差较小的区域;“最小平方法”: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产生一个最小平方近似值以在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方法临床化学和免疫化学测试(1)基于生物变异分量的数据;了解生化分析仪基本参数的原理,有利于仪器、试剂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正确分析和处理测定数据。在单试剂测定中,样品与试剂的总体积不得少于此参数。(3)校准的检查:要充分利用仪器设置的功能检测校正曲线图形、各校准点吸光度值(不能忽略试剂空白值及空白速率值)计算K值等的波动情况,以及以往的比较。在单试剂测定中,样品与试剂的总体积不得少于此参数。重点关注比色杯空白读数点(CB)、加样品点(S)、各试剂加液点(R、R2、…)、试剂空白读数点(RB)、各测定读数点(P)、各点时间间隔及周期总时间等。1.一般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可以通过仪器的测定周期来考察。自动预编程序自动执行相关预编程序或按指令单色光源是用分光光度计由单色器或滤光片从连续光谱的多色光中选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内的一小段波长范围的复合光。流动式生化仪读数间隔时间一般较长。采用非仪器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体系时,参数修改要慎重。比浊法的精密度相近,变异系数为1%-5.5%。因此测定体液中特别是血液中酶浓度的变化有助于临床诊断疾病、判断预后和观察疗效。血液中的酶含量甚微,一般每毫升含量在微微克(Pg)到毫微克(ng)水平,因此要直接测定酶含量是非常困难的。虽然近年免疫学技术发展迅速,可以对某些酶直接进行测定,但目前临床仍以测定酶活性间接推算酶的含量。酶活性的大小,是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生成量引起的吸光度变化,即测定酶促反应的速率来获得的。试剂中的酶活性(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始终不变。因此测定体液中特22一般情况下,产物和底物的浓度变化是一致的,但测定产物的生成要比测定底物的减少为好。这是由于反应体系中使用的底物往往是过量的,反应时间通常又很短,尤其在酶活性很低时,底物减少量仅占加入量的很小比例,因此测定不易精确;反之,产物从无到有,只要测定方法灵敏,准确度可以很高。所以,酶活性测定大多数采用测定产物生成速率的方法。2.酶促反应三阶段酶促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其反应全过程的速率并不都与酶活性成正比。将酶促反应过程中测得的产物或底物的变化量对时间作图,得到酶促反应时间进程曲线,一般情况下,产物和底物的浓度变化是一致的,但测定产物的生成要23
图2-1
24图中产物P或底物S的浓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就代表酶反应速率。酶促反应一般分为三阶段。(1)延滞期(lagphase):底物与酶混合、反应启动后的一段短时间内,产物从零开始逐渐生成,处于较低水平,反应速度较低,未达到待测酶最大反应速度;另外,在酶偶联反应中,指示酶的反应必须有一定量测定酶的产物堆积才能进行;这些都使酶反应要稍待一定时期后,吸光度才有明显的线性变化,这一时期称为延滞期。延滞期的长短不一,当反应体系中存在抑制剂或有干扰物质参与的副反应时,延滞期可延长;当样品酶活性过高或反应体系中存在激动剂时,延滞期可缩短。图中产物P或底物S的浓度变化曲线的斜率就代表酶反应速率。酶促25在开始酶反应(即待测样品与基质混合)之前,应有一个预孵育期(pre-Incubationperiod),让所有可能干扰测定的反应充分进行,避免干扰待测酶活性。内源性产物被工具酶催化消耗,内源性底物也通过偶联反应充分消耗,然后加入底物启动反应。(2)线性期(linear。base):在反间应体系中底物大于酶饱和浓度的情况下,产物或底物的变化量随反应时间呈线性增减,即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产物或底物的变化量)恒定不变,这一时期称为线性期或恒态期,亦称零级反应期。在此期,反应速度不受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影响,只与酶活性浓度呈线性关系。测定酶活性都在零级反应期进行。在开始酶反应(即待测样品与基质混合)之前,应有一个预孵育期(26(3)偏离线性期: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体系中的底物不断消耗,酶不能被其饱和,以及可逆反应、产物抑制、酶变性失活等原因,致酶促反应速度下降,产物或底物的变化曲线渐趋平坦,这一时期称为偏离线性期,亦称一级反应期。在此期,反应速度不仅与酶活性浓度有关,还受底物浓度影响,与底物浓度成正比,因此不能准确反映酶的真正活性,产物浓度与反应时间不呈线性关系。(3)偏离线性期: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体系中的底物不断27
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基本结构)1.按照反应装置的结构,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分为流动式(flowsystem)、分立式(discretesystem)两大类。(l)流动式:指测定项目相同的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在同一管道流动的过程中完成,这是第一代自动生化分析仪。(2)分立式:指各待测样品与试剂混合后的化学反应都是在各自的反应杯中完成的,其中有几类分支。二、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28l)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此型仪器应用最广。
2)离心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每个待测样品都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各自的反应槽内与试剂混合,完成化学反应并测定。由于混合、反应和检测几乎同时完成,它的分析效率较高。
3)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以试剂袋来代替反应杯和比色杯,每个待测样品在各自的试剂袋内反应并测定。
4)固相试剂自动生化分析仪:亦称为子化学式自动分析仪,是将试剂固相干胶片或滤纸片等载体上,每个待测样品搞加在相应试纸条上进行反应及测定。操作快捷、便于携带是它的优点。l)典型分立式自动生化分析仪:此型仪器应用最广。29生化分析仪的正确应用只是掌握了测定技术原理还不够,还需要对具体仪器的工作流程及测定计算方法有足够了解。1.一般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可以通过仪器的测定周期来考察。重点关注比色杯空白读数点(CB)、加样品点(S)、各试剂加液点(R、R2、…)、试剂空白读数点(RB)、各测定读数点(P)、各点时间间隔及周期总时间等。每个仪器一般都在反应转盘的固定位置和反应测定周期的固定时间设置样品、试剂和稀释的加液位,以及(始点测定吸光度一始点空白吸光度)。如HITACHI7170在P1至P34周期为10分钟具体工作流程如图2-2所示生化分析仪的正确应用只是掌握了测定技术原理还不够,还需要对具30
图2-2
312.数据处理计算方法仪器在各个吸光度读数点读取的吸光度数据,并不一定都纳入浓度计算。仪器往往根据仪器定义和操作者设定的要求,对吸光度原始数据作计算处理,转换成所谓的反应数据,再按系数或公式作浓度计算。举例如下:(1)HITACHI7170的终点法:测定点(AX)吸光度计算为(AX+AX-l)/2,实际吸光度=吸光度数据×10000。2.数据处理计算方法32(2)OLYMPUSAU600试剂空白数据:PO点试剂空白(RB)=PO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任一测定点试剂空白(RBX)=该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3)Monarch1000两点终点法的反应数据=(终点测定吸光度一终点空白吸光度)-(始点测定吸光度一始点空白吸光度)(4)AU600终点法(带试剂空白,END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一PO点吸光度(试剂空白,RB)。终点法(不带试剂空白,ENDI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一比色杯空白(WB)。(2)OLYMPUSAU600试剂空白数据:PO点333.样品试剂比例样品与试剂的比例(SV:RV),也可表示为样品体积分数-样品体积与反应液总体积的比值(SV/TV),是方法学基本参数。操作快捷、便于携带是它的优点。分析过程监控和数据处理及输出能力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对于不同仪器、不同类型的反应分析程序,所显示的人机对话分析参数的信息有所不同。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参数及应用它的设置与加样点、加试剂点(包括R1、R2……)、监测时间(读数点)、读数间隔时间及试剂样品比例等有关,要结合方法学兼顾权衡。但在实际测定中,入射光常常并非严格的单色光,常有不同波长的辐射同时存在。任一测定点试剂空白(RBX)=该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因此,吸入体积不能任意降低,必要时应加大反应液量和吸入量。散射比浊时,较大的散射光角度适用于35-100nrn大小的微粒,较小的散射光角度适用于100-800nrn间的微粒。指仪器的一个分析周期中,试剂和样品混合到最末一点测定读数的时间。“测试方法学”:在这个领域测试所使用的反应原理可以是特定的(例如:Jaffe,IFCC等等)。由于自然的延迟,会产生仪器完全定时且测试项目根据所设置的参数在不同的时期读数。最后的值减去孵育阶段的吸光率读数:每天:每个工作日第一次分析时检测试剂的空白它可被用做读已(手工)准备好的溶解液。在计算中所使用的最后吸光率是从两个阶段的数值差中得到:--LOG-LOGIT4和LOG-LOGIT5: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它是一个在四点采用非仪器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体系时,参数修改要慎重。了解生化分析仪基本参数的原理,有利于仪器、试剂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正确分析和处理测定数据。在均相酶免疫分析中,最常用的是酶放大免疫分析(enzymemultipliedimmunoassay,EMIT)。但是,配套系统的原装分析参数不宜更改;(5)AU600两点法(自身空白)的反应数据二(加第二试剂后测定点读数-PO点读数)-(加第二试剂前测定点读数-Po点读数)。
1.仪器运行前操作程序主要进行仪器的基本设置。
(1)试验项目设置:对试验名称、编码、试验组合(profile)、试验轮次(round)、必要时包括试验顺序等设置。(2)各试验的参数设置:包括试验间比值、结果核对等参数的设定。(3)试剂设置:根据有关试验参数设置各试验的试剂位、试剂瓶规格,必要时设定试剂批号、失效期等。3.样品试剂比例样品与试剂的比例(SV:RV),也可表示为样34
(4)校准品设置:对校准品的位置、浓度和数量等进行设置。(5)质控设置:根据质控要求设置质控物个数、质控规则、质控项目及相应质控参数等。
3.测定结果的检查分析
(1)要了解和熟悉仪器的各种警示符号的含义与作用:在正确设定参数的前提下利用各种警示符号能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4)校准品设置:对校准品的位置、浓度和数量等进行设置。35(2)要熟悉和灵活运用仪器的相关操作屏(界面):如用反应过程监测观察反应时间进程曲线;用校准追踪(calibrationtrace)回顾分析校准曲,利用统计(statistics)了解不同日期段病人测定均值及数据分布;运用分析数据编辑察看和校正测定数据。
(2)要熟悉和灵活运用仪器的相关操作屏(界面):如用反应过程36(3)校准的检查:要充分利用仪器设置的功能检测校正曲线图形、各校准点吸光度值(不能忽略试剂空白值及空白速率值)计算K值等的波动情况,以及以往的比较。必要时应进一步检查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必须结合质控数据来把握实践条件。(4)病人结果的检查:除了目测观察或用血清指数了解标本性状、注意和了解临床及诊断外,学会分析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及数据是重要的基本功。(3)校准的检查:要充分利用仪器设置的功能检测校正曲线图形、37四基本测定方法终点法一旦样本中加入试剂,反应就发生了:起初是吸光率短暂的变化(通常是在样本孵育阶段);最后是反应的颜色(和由此得到吸光率)的趋向恒量,被定义为稳定状态。通常,吸光率(A)是从样本孵育的第一点读数。然后该值乘以在定标中得到样本的分析浓度所计算的因数。
样本中Conc.=因数x(A3—
试剂空白)四基本测定方法终点法38
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39固定时间法这种方法的反应中,在孵育和读数两个阶段都有增加和减少变化。但是,在这两个阶段线的倾斜度可能不一样。而且,呈现给用户的反应图也非总是线性,但总是分段地产生线性。这是因为该曲线图是从不总是排列成行的读数点组合中得到的。复位线是在孵育和读数两个阶段中计算出来的。它们给用户提供了反应正确演变的有关信息。在读数过程中,也计算出吸光率变化率(△A),计算样本中的最后分析浓度要求有△A值。固定时间法这种方法的反应中,在孵育和读数两个阶段都有增加和减40重点关注比色杯空白读数点(CB)、加样品点(S)、各试剂加液点(R、R2、…)、试剂空白读数点(RB)、各测定读数点(P)、各点时间间隔及周期总时间等。在有的仪器中,它以反应体积的下限表示,有的则专门标明最小反应体积。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目标:(5)伪浊度的影响:即不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浊度。=因数x(A3—A2)(A3—A2)=△A/分钟颗粒直径接近或大于光源波长时,常呈透射光和光路上的向前散射光,其散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遵从Mie散射理论,光散射随波长的变化小。对于不同仪器、不同类型的反应分析程序,所显示的人机对话分析参数的信息有所不同。(3)非特异性光散射的影响:免疫浊度法常受内源性光散射的干扰。二根据临床观察制定的标准来考察抗原或抗体过剩使免疫复合物部分或全部解离的现象,称为带现象。定进行外推数学数据。=因数x(A3—试剂空白)因此,吸入体积不能任意降低,必要时应加大反应液量和吸入量。总误差概念:在常规测定中每个标本测定结果均有误差,这个误差包括了对方法学评价时的各种类型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机误差RE和系统误差SE的总和,即总误差TE。四根据实验室技能状态制定的标准来考察有的仪器有多个反应时间可选(如HITACHI7170),须预先选定。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酶标抗原同处一相,不需分离步骤就可测定酶活性,计算出被检抗原(半抗原)的含量。(2)基于临床医生观点分析的数据。(1)来源于国家和国际专家团体的推荐仪器在各个吸光度读数点读取的吸光度数据,并不一定都纳入浓度计算。例:BT3000性能指标肌酐Jaffe氏法监测时间短,吸光度值较低,样品试剂比例多为1:10。由于自然的延迟,会产生仪器完全定时且测试项目根据所设置的参数在不同的时期读数。在这种情况下,分析仪执行多个读数,在最后点数之间描绘复位线,移动至精确的读数时间,从而得到正确的吸光率值。浓度是用吸光率变化率(读数过程中)乘以定标过程中所计算出来的因数。样本中Conc.=因数x(A3—A2)(A3—A2)=△A重点关注比色杯空白读数点(CB)、加样品点(S)、各试剂加液41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等待时42动力学法这种方法的反应与前一种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该种反应和曲线图是从两条复位线计算中得到的:一条在孵育阶段,一条在读数阶段。如果反应良好的话这两条总是一样的。读数阶段的复位线以分钟来计算吸光率变化率(△A/分钟)。然后这个值乘以因数来计算样本中分析浓度:
样本中Conc.=因数x(A3—A2)(A3—A2)=△A/分钟动力学法这种方法的反应与前一种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该种反应和43延迟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延迟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延迟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44起始速率法(I.R.)这种方式的反应与动力法反应十分相似。如果初始阶段稳定的话,那么它就含有与动力法反应完全一样的反应。如果初始阶段不稳定的话,复位线就是将外部点除去49%至100%计算得来的。因此除按分钟计算外,这种计算方法与动力法反应的计算方法一样。样本中Conc.=因数x(△A)起始速率法(I.R.)这种方式的反应与动力法反应十分相45样本空白(A)法当需要清除样本干扰(例如混浊的血清)时就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是双试剂终点法反应。这种反应和计算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阶段执行的:第一阶段(样本空白)是在第一种试剂和样本(R1+S)中产生反应的;第二阶段是在第一种试剂和样本和第二种试剂(R1+S+R2)中产生反应的。用来计算浓度的最后吸光率在两阶段的数值差中得到:样本中Conc.=因数x[A2—
(A1xk)]样本空白(A)法当需要清除样本干扰(例如混浊的血清)时就使用46生化分析仪的基础与应用课件完整版47样本空白(B)法这种方法的反应与前一种非常相似。反应总是在两个阶段产生:第一阶段(样本空白)仪器从第一种试剂和样本(R1+S)所产生反应的中读出最后的吸光率(A1),从第二种试剂和样本(R2+S)所产生反应的中读出最后的吸光率(A2)。这两种反应是截然不同和独立的,在两个不同的正在读数的比色杯取样。在计算中所使用的最后吸光率是从两个阶段的数值差中得到:样本中Conc.=因数x(A2—A1)样本空白(B)法这种方法的反应与前一种非常相似。反应总是在两48R1+SR2+SR1+S49两点终点法这种方法(只用在单试剂测试中)是在需要清除反应中由于血清的干扰中使用的。最后的值减去孵育阶段的吸光率读数:样本中Conc.=因数x(A3—A1)两点终点法这种方法(只用在单试剂测试中)是在需要清除反应中由50
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51只读法这种方法只在样本加入试剂空白的终点法反应读数时使用。它可被用做读已(手工)准备好的溶解液。用作计算的因数可从定标或用户自己设定中得到:样本中Conc.=因数x最后的A值。只读法这种方法只在样本加入试剂空白的终点法反应读数时使用。它52分析过程监控和数据处理及输出能力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在开始酶反应(即待测样品与基质混合)之前,应有一个预孵育期(pre-Incubationperiod),让所有可能干扰测定的反应充分进行,避免干扰待测酶活性。四根据实验室技能状态制定的标准来考察0005ABS趋向:+/0.(5)伪浊度的影响:即不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浊度。总误差概念:在常规测定中每个标本测定结果均有误差,这个误差包括了对方法学评价时的各种类型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机误差RE和系统误差SE的总和,即总误差TE。但是,配套系统的原装分析参数不宜更改;由酶催化的反应称为酶促反应。条形码扫描随机配置样本条码和试剂条码离心式生化仪读数间隔时间短,监测时间也短。因此分析仪就不能使取样和读数阶段最优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减少所执行的每小时测试数目。如果使用单试剂,正常血清样品延迟时间60秒即可;任一测定点试剂空白(RBX)=该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340nm,380nm,405nm,436nm,480nm,510nm,546nm,578nm,630nm,700nm等。等待时间孵育时间读数时间此种多色辐射是使测定中吸光度的变化偏离Beer定律(常为负偏离)的主要光学影响因素。一般比浊法的灵敏度不如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但免疫浊度法的敏感度约为50ng/rnl。三根据生物学变异制定的不精密度的标准来考察更换试剂批号时也必须重新校准曲线。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latexenhancedturhidimetricimmunoassay)由于采用颗粒较大、折光性强的胶乳,将抗体经吸附或共价交联反应固定于胶乳表面,增加抗原抗体凝聚体积,减少透过光,使灵敏度提高到近1ng/ml水平。常采用酶标抗原与未知抗原对特异性抗体的竞争反应:抗原与标记酶结合使酶的活性抑制或激活,再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其酶活性被激活或抑制,未知抗原和酶标抗原与抗体形成竞争体系。因此除按分钟计算外,这种计算方法与动力法反应的计算方法一样。乳胶颗粒法使用乳胶颗粒法试剂的仪器要求严格遵循程序设定过程的时限。因此分析仪就不能使取样和读数阶段最优化,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减少所执行的每小时测试数目。这种方法与样本空白(A)法十分相似。当需要清除样本的干扰(例如混浊的血清等)时就使用这种方法。其中包括双试剂终点法反应。该反应和计算方法在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样本空白)反应产生于第一种试剂和样本(R1+S)之间;第二阶段反应产生于第一种试剂和样本和第二种试剂(R1+S+R2)之间。在计算中所使用的最后吸光率是从两个阶段的吸光率数值差中得到:
样本中Conc.=因数x[A2—
(A1xk)]分析过程监控和数据处理及输出能力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乳胶颗53生化分析仪的基础与应用课件完整版54
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参数及应用
了解生化分析仪基本参数的原理,有利于仪器、试剂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正确分析和处理测定数据。但是,配套系统的原装分析参数不宜更改;采用非仪器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体系时,参数修改要慎重。对于不同仪器、不同类型的反应分析程序,所显示的人机对话分析参数的信息有所不同。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参数及应用了解生化分析仪基本参数55(一)反应测定时间多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在整个测定反应周期内连续监测(如HITACHI7170常规测定周期10分钟,监测34点,OLYMPUSAU600固定周期8分15秒,监测27点),但反应监测时间是指该时间内的测定读数要用于结果计算。它的设置与加样点、加试剂点(包括R1、R2……)、监测时间(读数点)、读数间隔时间及试剂样品比例等有关,要结合方法学兼顾权衡。1.反应时间(reactfontime)(一)反应测定时间56指仪器的一个分析周期中,试剂和样品混合到最末一点测定读数的时间。它对终点法尤其重要,是终点法的瓶颈。有的仪器有多个反应时间可选(如HITACHI7170),须预先选定。多数仪器为10分钟左右,这对试剂提出了较高要求。不少终点法试剂(尤其手工法试剂)反应时间常常也在10分钟上下,测定时间没有余地,当样品浓度高或试剂质量下降时,均可致测定结果偏低。因此,终点法不宜采用标明反应时间接近和长于仪器最大反应时间的试剂盒。不得已时必须用接近测定范围上限的高浓度质控血清监测。指仪器的一个分析周期中,试剂和样品混合到最末一点测定读数的时572.监测时间(读数点)和读数间隔时间各类型仪器不尽一致。离心式生化仪读数间隔时间短,监测时间也短。流动式生化仪读数间隔时间一般较长。分立式生化仪一般监测时间10分钟左右,间隔10-30秒读数一次。有的仪器在整个测定反应周期全程读数,有的只读取指定时间(点)的吸光度。3.加试剂点采用双试剂时,加R2点决定R1与样品的反应时间,也决定R2与R1及样品的反应时间。一般仪器各5分钟左右。HITACHI7170有四个加试剂点,若采用双试剂,各5分钟,则加R2设在第3加试剂点。
4.反应监测时间还要考虑延迟时间的长短、测定物质的浓度范围及相关临床价值。工作效率等因素。2.监测时间(读数点)和读数间隔时间58
(二)延迟时间延迟时间(delaytime)是指试剂与样品混合后到监测开始之间的时间。一般用于两点法和速率法,某些情况下也用于终点法。终点法应选择反应趋于平衡的时间(稳定期或平衡期)作测定,测定点前即所谓的孵育期。速率法的线性反应期之前即延迟期。正确选择延迟时间的长短,有利于准确测定,减少试验误差。设置一般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还应考虑本室的仪器特点和工作程序。(二)延迟时间591.仪器特点比如半自动生化仪多为流动比色池,要考虑泵速、进样管长短。反应液粘稠度及混合情况,以及室温、反应液温度同反应要求温度间的温差,等等。全自动生化仪的测定读数设置方式不同,直接以“秒”设置,或以测定点设置,测定点间隔时间不一样,需要灵活掌握。1.仪器特点比如半自动生化仪多为流动比色池,要考虑泵速602.试剂及方法学(l)试剂组成:在酶活性的连续监测法时,若试剂含工具酶数量多、偶联反应多,则激活反应时间一般较长,延迟时间也较长,如肌酸激酶(NAC法)延迟时间常设置120-180秒;若试剂中底物经待测酶催化,其产物可以直接测定的,则延迟时间较短,如γ-谷氨酰转移酶(GGT)设定30-60秒。同一项目同一方法,但试剂配方不同,其反应快慢等特征也可能不同,如白蛋白测定。白蛋白与溴甲酚绿(BCG)为即时反应,10秒钟内已完成,其后α、β球蛋白等也将与BCG发生反应,所以孵育时间不能延长。但在同一测定时间,BCG浓度、缓冲液种类、pH和表面活性剂不同的试剂,测定结果可能差异明显。2.试剂及方法学61这种方法与样本空白(A)法十分相似。(4)病人结果的检查:除了目测观察或用血清指数了解标本性状、注意和了解临床及诊断外,学会分析反应时间进程曲线及数据是重要的基本功。条形码扫描随机配置样本条码和试剂条码其原理为: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称为酶供体(ED)和酶受体(EA)的两肽段。即当一束强度为L的平行单色光通过一个含有浓度为C的吸光物质、厚度为L的吸收他时,光的一部分被吸收,光强度从IO减小至It。--多项式: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每一:仪器按“小时”和“分钟”栏所设定的时间跨度检测试剂的空白吸光度。一般应以试剂说明为准,不宜轻易改动。有的仪器有多个反应时间可选(如HITACHI7170),须预先选定。一般应以试剂说明为准,不宜轻易改动。但是,配套系统的原装分析参数不宜更改;允许总误差:用TEa表示,它被规定为95%样品的允许误差限度,即95%的患者样品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度。流动式生化仪读数间隔时间一般较长。3.团体专家的专业性推荐:如果初始阶段不稳定的话,复位线就是将外部点除去49%至100%计算得来的。=因数x(A3—试剂空白)目前,由于技术发展,两种比浊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接近,而全自动生化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要胜于专用散射比浊仪,故透射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极远的点间缺乏无穷大近似值时产生而且,呈现给用户的反应图也非总是线性,但总是分段地产生线性。“最小平方法”: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产生一个最小平方近似值以在其中包括双试剂终点法反应。散射比浊时,较大的散射光角度适用于35-100nrn大小的微粒,较小的散射光角度适用于100-800nrn间的微粒。(2)样品异常成分干扰:有的试验项目需要用工具酶将内源性代谢产物耗尽,比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试剂中须有足量的乳酸脱氢酶(LDH)。如果使用单试剂,正常血清样品延迟时间60秒即可;但当内源性酮酸增多(如酮症酸中毒)时,试剂内LDH常常不能在60秒内完全将其清除,剩余酮酸会进入监测期干扰测定,使测定结果偏高,所以延迟时间应增至90-120秒。采用双试剂,则可在加入R1后即进入预孵育期。这种方法与样本空白(A)法十分相似。(2)样品异常成分干扰:62(3)方法学要求:比如肌酐(Jaffe氏法)测定的特异性不强,一般认为反应前20秒左右为乙酰乙酸等快反应干扰物呈色,后约80-100秒为蛋白质等慢反应假肌酐呈色,20-60秒肌酐呈色反应占主导地位。采用两点法或速率法可减少干扰,但具体取多长的延迟时间,应根据试剂和仪器读数特点来评价决定。(3)方法学要求:比如肌酐(Jaffe氏法)测定的特异性不强633.工作程序要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参数,提高工作效率。最突出的例子是半自动生化仪上酶活性连续监测法的延迟时间设定。由于只能单份样品逐一测定,若延迟时间全部设置在仪器内,每个延迟时间加监测时间至少1分钟以上,守候时间较长。工作量大时,可以根据仪器控温、加样及读数和试剂特点以及室温情况,将延迟时间挪一部分到机外,套式操作,但要确保机内延迟时间未需进入线性反应期。3.工作程序要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参数,提高工作644.要兼顾延迟时间和监测时间反应时间是有限制的。在速率法和两点法中,延长延迟时间必然缩短线性监测期,减小测定的线性范围,也易发生底物耗尽。(三)样品量、试剂量与稀释量有关参数包括样品量、试剂量、稀释(水)量、最小反应体积和最大比色杯容量等。如HITACHI7170反应体积180-380μl,最大体积570μl。BT224半自动生化仪流动比色池容积33μl,吸液量200-990μl,最适体积500μl。4.要兼顾延迟时间和监测时间65最小反应体积在仪器光度读数要用于结果计算时,反应液液面高度不低于光度计光径的最小体积。它保证仪器的正确读数和计算,也是仪器测定精度和经济性的指针之一。在有的仪器中,它以反应体积的下限表示,有的则专门标明最小反应体积。在单试剂测定中,样品与试剂的总体积不得少于此参数。在双试剂测定中,若R1与样品的反应读数不纳入结果计算,R1的加液量可不考虑此参数,如连续监测法;最小反应体积66否则应考虑它对结果的影响,如终点法在加R2之前读数,并以此来扣除试剂或样品空白时。在半自动生化仪中,最适吸入量相当于最小反应体积。它与进液管道长度、流动比色池容积、吸液泵抽吸力大小和液体粘稠度有关,它要保证光度检测不受空泡和前后样品携带污染的干扰。因此,吸入体积不能任意降低,必要时应加大反应液量和吸入量。否则应考虑它对结果的影响,如终点法在加R2之前读数,并以此672.最大比色杯容量这个参数含义明确。在有的仪器中,它以反应体积的上限表示,有的则专门标明最大比色杯容量。反应液超过此体积,将致液体外溢,仪器测定系统被污损。3.样品试剂比例样品与试剂的比例(SV:RV),也可表示为样品体积分数-样品体积与反应液总体积的比值(SV/TV),是方法学基本参数。酶活力测定中,样品在总体积中的比例应在10%以下。一般说来,待测物质在样品中含量低的、生理波动范围大的,样品用量较大。2.最大比色杯容量68如Trinder反应测定血清葡萄糖、胆固醇等,样品试剂比例多为1:100,测定血尿酸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常增加为1:50;ALT和AST的样品试剂比例多为1:10至1:20。方法灵敏、吸光度高的实验方法,样品试剂比例小,如白蛋白BCG法,样品试剂比例常为1:200。肌酐Jaffe氏法监测时间短,吸光度值较低,样品试剂比例多为1:10。一般应以试剂说明为准,不宜轻易改动。如Trinder反应测定血清葡萄糖、胆固醇等,样品试剂比例69主要分析参数“初始参数”
“测试方法学”:在这个领域测试所使用的反应原理可以是特定的(例如:Jaffe,IFCC等等)。在“数据资料处理”中,根据不同的原理,当测试与质控档案有出入时该选项非常有用。主要分析参数“初始参数”70终点法动力法固定时间法起始速率法(I.R.)样本空白(A)法样本空白(B)法只读法两点终点法乳胶颗粒法终点法71--多点法:一些标准浓度的线性添加函数最大值为6;采用双试剂时,加R2点决定R1与样品的反应时间,也决定R2与R1及样品的反应时间。1.评价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决定的影响。在计算中所使用的最后吸光率是从两个阶段的数值差中得到:这种方法只在样本加入试剂空白的终点法反应读数时使用。比浊法与可见、紫外吸收光谱法不同,它们不是测定澄清溶液而是测定悬浮液或胶体溶液中物质的浓度,分析的光学基础是分散颗粒对光的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等多种作用。分析过程监控和数据处理及输出能力的半自动或全自动仪器。在机分析项目80冷冻试剂+相关分析项目C——溶液的浓度;通常,吸光率(A)是从样本孵育的第一点读数。立方栓: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这种反应和计算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阶段执行的:第一阶段(样本空白)是在第一种试剂和样本(R1+S)中产生反应的;(5)伪浊度的影响:即不是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产生的免疫复合物形成的浊度。四根据实验室技能状态制定的标准来考察以酶作为试剂来进行分析测定,或通过酶促反应测定待测酶的活性,具有高效、专一、温和、灵敏的特点,广泛用于生化分析。带宽:最大+/5nm光测精度:+/1%从0至2.(1)基于生物变异分量的数据;例:BT3000性能指标由于混合、反应和检测几乎同时完成,它的分析效率较高。试剂空白检测时间”这个参数用作自动测定试剂的空白吸光度。它可被用做读已(手工)准备好的溶解液。目前,由于技术发展,两种比浊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接近,而全自动生化仪的自动化程度和精密度要胜于专用散射比浊仪,故透射免疫比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处理种类线性法”:在线性反应中使用,它假设分析测试定标值为处理计算因子。“因子法”:不管计算因子是否已知都在线性反应中使用。“曲线法”:非线性测试,分为:--多项式: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在极远的点间缺乏无穷大近似值时产生一条近乎理想的立方近似值曲线--多点法:一些标准浓度的线性添加函数最大值为6;处理种72立方栓: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产生一立方添加以解决非多项式曲线;在点上近似值为零,无拐点。--LOG-LOGIT4和LOG-LOGIT5: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它是一个在四点或五点的对数近似值。--多点法:一些标准浓度的线性添加函数最大值为6;它对超过0定标限定进行外推数学数据。立方栓: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产生一立方添加以73“最小平方法”: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产生一个最小平方近似值以在某些情况下解决非多项式和栓曲线。有拐点。“最小平方法”:在非线性反应中使用,产生一个最小平方近似值74滤光器常用的检测波长有:340nm,380nm,405nm,436nm,480nm,510nm,546nm,578nm,630nm,700nm等。滤光器常用的检测波长有:75反应趋势在反应中选择吸光率变化来检测。具有下列选择:(●)“渐增”(●)“渐减”反应趋势在反应中选择吸光率变化来检测。具有下列选择:76试剂数量按方法学要求输入试剂数量,在最大值为4时,使用“▲”或▼试剂数量按方法学要求输入试剂数量,在最大值为4时,使用“▲”77第二分析参数“比色杯清洗次数”通常清洗一次就足够了。但在非常活跃的测试中有必要多
次清洗。根据反应物的污染力设置所需的清洗次数第二分析参数“比色杯清洗次数”通常清洗一次就足够了。但在非78试剂空白检测时间”这个参数用作自动测定试剂的空白吸光度。每次运行:每次运行都检测试剂的空白吸光度。每天:每个工作日第一次分析时检测试剂的空白每一:仪器按“小时”和“分钟”栏所设定的时间跨度检测试剂的空白吸光度。试剂空白检测时间”这个参数用作自动测定试剂的空白吸光度。79例:BT3000性能指标操作模式“任选式”方法临床化学和免疫化学测试电解质分析组件()Na,K,CI,(CO2选择件)分析模式常规、批量、急诊、预编程序在机分析项目80冷冻试剂+相关分析项目储存分析项目500个,单试剂或双试剂+无限相关分析项目重新运行自动或按指令例:BT3000性能指标操作模式80定标及质控自动或按指令自动预编程序自动执行相关预编程序或按指令测量34个石英比色杯直接读数样本盘容量52个常规急诊样本位,26个标准和质控位条形码扫描随机配置样本条码和试剂条码定标及质控自动或按指令81光学系统固态测光法,(BiotecnicaInstruments厂专利)
10个光敏二极管UV/VISOPT精度和精确性波长:340-700nm带宽:最大+/5nm光测精度:+/1%从0至2.000O.D.,+/2.5%2.400O.D.光测灵敏度:+/0.0005ABS趋向:+/0.0005ABS/小时光径:7毫米光源:卤素灯功率:35W电源:12V直流电持续时间:2000小时光学系统82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临床实验室质量要求即分析试验的医学实用性要求,通常以允许总误差形式来表示临床实验室质量要求。总误差概念:在常规测定中每个标本测定结果均有误差,这个误差包括了对方法学评价时的各种类型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因此测定结果与真值的差异是随机误差RE和系统误差SE的总和,即总误差TE。总误差必须在临床可接受的低水平范围内,这种检测方法才能用于常规检查。临床实验室的质量要求83这种方法只在样本加入试剂空白的终点法反应读数时使用。条形码扫描随机配置样本条码和试剂条码样本盘容量52个常规急诊样本位,26个标准和质控位采用双试剂时,加R2点决定R1与样品的反应时间,也决定R2与R1及样品的反应时间。“测试方法学”:在这个领域测试所使用的反应原理可以是特定的(例如:Jaffe,IFCC等等)。实验证明,单色光经过有色溶液时,透过溶液的光强度不仅与溶液的浓度有关,而且还与溶液的厚度以及溶液本身对光的吸收性能有关。这种方法(只用在单试剂测试中)是在需要清除反应中由于血清的干扰中使用的。反应总是在两个阶段产生:第一阶段(样本空白)仪器从第一种试剂和样本(R1+S)所产生反应的中读出最后的吸光率(A1),从第二种试剂和样本(R2+S)所产生反应的中读出最后的吸光率(A2)。酶标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酶标抗原同处一相,不需分离步骤就可测定酶活性,计算出被检抗原(半抗原)的含量。(1)来源于国家和国际专家团体的推荐方法临床化学和免疫化学测试(1)基于生物变异分量的数据;这种方法与样本空白(A)法十分相似。图2-2在单试剂测定中,样品与试剂的总体积不得少于此参数。=因数x(A3—A2)(A3—A2)=△A/分钟条形码扫描随机配置样本条码和试剂条码但是,配套系统的原装分析参数不宜更改;(1)试验项目设置:对试验名称、编码、试验组合(profile)、试验轮次(round)、必要时包括试验顺序等设置。C——溶液的浓度;2.监测时间(读数点)和读数间隔时间多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在整个测定反应周期内连续监测(如HITACHI7170常规测定周期10分钟,监测34点,OLYMPUSAU600固定周期8分15秒,监测27点),但反应监测时间是指该时间内的测定读数要用于结果计算。一、如何制定允许总误差允许总误差:用TEa表示,它被规定为95%样品的允许误差限度,即95%的患者样品其误差应小于这个限度。制定的允许总误差既反映临床应用与解释结果的要求,称为医学效用限度,又应基本符合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技术状态。因此,需要由临床医学专家和临床实验专家共同研究决定。这种方法只在样本加入试剂空白的终点法反应读数时使用。一、如何84一根据参考值与参考范围制定的标准来考察二根据临床观察制定的标准来考察三根据生物学变异制定的不精密度的标准来考察四根据实验室技能状态制定的标准来考察一根据参考值与参考范围制定的标准来考察85二、建立分析质量规范由IFCC/IUPAC/WHO/三机构于1999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建立全球检验医学质量规范的策略会议”上提出的一致性声明(草案),即本次大会达成一致的主要结论是:1.评价在特定临床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决定的影响。2.评价在一般情况下分析性能对临床决定的影响:(1)基于生物变异分量的数据;(2)基于临床医生观点分析的数据。二、建立分析质量规范863.团体专家的专业性推荐:(1)来源于国家和国际专家团体的推荐(2)来源于地区性或个别专家的推荐4.性能目标有以下决定:(1)政府机构
(2)室间质量评价(EQA)计划的组织者。5.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的目标:(1)由室间质评或能力验证计划数据证实。(2)当前关于方法实施可行发表的文章。3.团体专家的专业性推荐:873.应用注意点(l)若悬浮颗粒本身具有特征吸收,则吸收作用是主要的,宜选择最大吸收波长作比浊测定;若悬浮颗粒本身无特征吸收而介质对人射光有吸收,则测定必须选择在高透光度的波长区。若悬浮颗粒小(粒径小于35nm),溶液浊度小,透射比大于90%,不宜选用透射比浊法,应选择散射比浊法测定。3.应用注意点88在开始酶反应(即待测样品与基质混合)之前,应有一个预孵育期(pre-Incubationperiod),让所有可能干扰测定的反应充分进行,避免干扰待测酶活性。内源性产物被工具酶催化消耗,内源性底物也通过偶联反应充分消耗,然后加入底物启动反应。(2)线性期(linear。base):在反间应体系中底物大于酶饱和浓度的情况下,产物或底物的变化量随反应时间呈线性增减,即反应速度(单位时间内产物或底物的变化量)恒定不变,这一时期称为线性期或恒态期,亦称零级反应期。在此期,反应速度不受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影响,只与酶活性浓度呈线性关系。测定酶活性都在零级反应期进行。在开始酶反应(即待测样品与基质混合)之前,应有一个预孵育期(89(2)OLYMPUSAU600试剂空白数据:PO点试剂空白(RB)=PO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任一测定点试剂空白(RBX)=该点吸光度一比色杯水空白(WB)。(3)Monarch1000两点终点法的反应数据=(终点测定吸光度一终点空白吸光度)-(始点测定吸光度一始点空白吸光度)(4)AU600终点法(带试剂空白,END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一PO点吸光度(试剂空白,RB)。终点法(不带试剂空白,ENDI法)的反应数据=终点吸光度一比色杯空白(WB)。(2)OLYMPUSAU600试剂空白数据:PO点90
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参数及应用
了解生化分析仪基本参数的原理,有利于仪器、试剂的正确使用,有助于正确分析和处理测定数据。但是,配套系统的原装分析参数不宜更改;采用非仪器配套的试剂及校准品体系时,参数修改要慎重。对于不同仪器、不同类型的反应分析程序,所显示的人机对话分析参数的信息有所不同。三、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参数及应用了解生化分析仪基本参数91(一)反应测定时间多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以在整个测定反应周期内连续监测(如HITACHI7170常规测定周期10分钟,监测34点,OLYMPUSAU600固定周期8分15秒,监测27点),但反应监测时间是指该时间内的测定读数要用于结果计算。它的设置与加样点、加试剂点(包括R1、R2……)、监测时间(读数点)、读数间隔时间及试剂样品比例等有关,要结合方法学兼顾权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2024-2025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世界现代设计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共卫生应急响应2025年资金申请与公共卫生舆情监控报告
- 陕西省西安市78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提升的物流行业物流智能化技术应用报告
- 共享出行市场技术创新对行业格局的影响:2025年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能源设备环境监测技术培训与应用解析
- 西安美术学院《影视动画作品赏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油料运输使用管理办法
- 脊髓肿瘤的护理查房
- 2025年医师三基考试题及答案
- 中远海运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英语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核应急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导管室护理管理制度
- 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率QC圈
- 深静脉血栓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快递员赛项)备赛试题库(含答案)
- 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洞察阐释
- 滴灌带造颗粒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