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课件_第1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_第2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_第3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_第4页
新制度经济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1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制度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这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要更接近现实。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制度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2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利他主义动机也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如:义务鲜血而不留名,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单纯地做出牺牲等等。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3人之初,性本善。亦或性本恶?人之初,性本善。4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5

举例:

“扑火勇士”毛永固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

事件:青年农民毛永固因扑火导致“双手基本残废,丧失了劳动能力,当地政府授予他“扑火勇士”荣誉称号。但按当地民政厅规定,农民不被列为抚恤对象。毛永固悲愤交加,铤而走险,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制度评论:非财富价值和偏好(见义勇为)付出的代价越小(比如他负伤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抚恤金),这种非财富价值(见义勇为得到的心理上的满足)在他的决策中就越重要。

举例:“扑火勇士”毛永固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6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

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1)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

(2)受到胁迫和威胁;(3)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附效应;

(4)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

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7唐山13位农民风雪兼程

年三十赴湘抗击冻灾

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2月6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下午,与同村的12位普通农民一起,自费包车奔赴湖南,去帮助当地民众抗雪救灾,重建电网。于是在湖南省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市抢险救灾第一线,有了一支由13位唐山农民组成的救灾小分队。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王加祥62岁,年龄最小的王金龙只有19岁。唐山13位农民风雪兼程

年三十赴湘抗击冻灾8陈光标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7.13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2008年四川地震,及至2014年云南地震,都派人和物援助……陈光标先生对财富的认识: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上善若水慈济天下”

陈光标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9权威服从实验1961-1962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StanleyMilgram)的权威服从问题实验:实验参与者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在一名穿白袍的实验者指导下,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身上贴着电极片,被绑在椅子上,如果答对,老师继续问下一题,如果答错,实验者会指示老师电击学生,电击并将随错误率以每次增加15V电压递增,直到最高电压450V。自始至终,这些“学生”都是米尔格兰的同谋,他们并没有遭到电击,他们发出的痛苦的尖叫只是表演,但“老师们”并不知情。权威服从实验1961-1962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10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行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学生们的痛苦尖叫而停手。实验之前,米尔格兰和他的学生们估计会有1%-2%的老师会进行到底。而几个精神科医师的预测比率则是更低的千分之一左右。然而,他们错了,将近三分之二的老师持续到实验结束,也就是他们将令人高度痛苦的450伏特电击“学生”。这些“老师”对白袍实验者的服从令人震惊。盲目服从权威可能衍生罪恶的黑暗人性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行到底,有多少11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阿罗、西蒙、科斯都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诺思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12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是收益最大化,即第一层次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的是中等理性,即有限理性。

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13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买书,考试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增大信息搜寻成本。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

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14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事前不对称(逆向选择),如买房、看电影、人才招聘等。二是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买卖关系等。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售、国有企业亏损、员工偷懒等。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事前不15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结果可能是盲目崇拜权威、科学家、股评家、“特异功能”大师。或者凭感性判断事物、以过去事实来判断未来、很急情况下往往走捷径。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结果可能16盲从世俗权威《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是告诫人类不能盲从世俗的权威,将其奉为偶像,一旦跪拜于世俗的权威脚下,必然丧失自由。极权政治下,人们处于巨大的作恶机器中,每个人都在悄无声息地为一个恶的总目的日常化地作各种局部或较小的恶,以至于完全遗忘了自己在作恶,仿佛那是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艾希曼,一个杀了200万尤太人的纳粹党徒将杀害无辜的人仅仅看成自己忠于职守,不但不是罪恶,竟然还是美德,在他们交出自由“赢得”了奴役心甘情愿甚至欢欣鼓舞地去作恶之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没有了世俗权威,他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盲从世俗权威《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17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它被视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的行为特征。所谓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18在威廉姆森看来,人们追求私利有程度深浅之分。程度最强烈的,也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所注重的。他假设,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斯密只看到人的利己心,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他没有看到人们利己中损人的方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在威廉姆森看来,人们追求私利有程度深浅之分。程度最强烈的,也19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努德海文提出了一个“分裂内核”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人类同时具有天生的诚信本能和机会主义倾向。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20威廉姆森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交易环境可信度内核:机会主义倾向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对机会主义的约束核心:机会主义威廉姆森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交易环境可信度内核:机会主义倾向21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

二是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

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22损人利己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附带地”损害他人,如工厂排污、开采小煤矿而不顾工人的死活,践踏草地走近路等;

二是“故意”损人利己,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身上,如偷、抢、骗等。

损人利己的反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损人利己又分两种情况:一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附带地”损23斯密的不足斯密只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资源的配置。没看到损人的一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和市场的复杂性。结论:新制度经济学具有超凡解释力的原因: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同时也基于这些假设而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斯密的不足斯密只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24二、制度及其作用(一)制度的含义1.何为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他们的预期能够实现的基础上的,只有在确信他们的预期能够兑现的情况下才能够购买、销售、雇佣劳动、投资和进行创新等交易。我们希望这些交易是可预见的,因为这减少了摩擦和不确定性。二、制度及其作用(一)制度的含义25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即为制度。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26例如:我们要与许多陌生人打教导,但我们却对他们的可预见行为寄予了很大的信任:储蓄、购买商品、雇佣劳动力、投资、接受理发、医疗等服务。原因在于他们都受制于制度——对其不交货或质量问题或蒙骗我们的机会主义动机施加的限制。如果自私地违背与我们签订的合同,将招致惩罚。可见,现代经济生活相当不可靠,它以大量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则为基础。

例如:我们要与许多陌生人打教导,但我们却对他们的可预见行为寄27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货币减少了物物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并且对自己能获得所需要之物的信心大大增强,所以,货币有助于节约协调成本。“钱生钱”的秘密,教材p15—16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28一个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使人们享受到了更快捷,更安全的交通。题外话:“非右侧行驶”与“酒后驾车”哪个更容易不遵守?确立各种保护产权的制度使人们能与他人进行买卖活动并建立信用关系。一个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使人们享受到了更快捷,更安全的交292.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凡勃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某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化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生存竞争和淘汰适应过程的结果。2.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凡勃伦30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BVeblen,1857—1929)

1857年7月30日出生于康斯威辛州,是挪威移民后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的主要著作有《有闲阶级论》《营利企业论》《德帝国与产业革命》《近代不在所有制与营利企业》。新制度经济学课件31凡勃伦的主要观点A.关于有闲阶级他承认社会上存在这阶级利益的冲突,一个阶级努力于社会生产事业,另一个阶级则坐享优越的生活,并依赖资本的力量指挥生产。有闲阶级积累财富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物质的、精神的、知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即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财富被视为权力、威望、荣誉和成功的象征。消费是为了出名。由此又产生了凡勃伦效应和凡勃伦商品的概念。凡勃伦的主要观点A.关于有闲阶级32凡勃伦商品:不是以效用(主要指的是物质效应)而是以价格作为标准来购买的商品,价格高才会购买。凡勃伦商品是奢侈品,与吉芬商品对立。凡勃伦效应: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的效应。于是会产生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的经济现象。郭美美炫富、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凡勃伦商品:不是以效用(主要指的是物质效应)而是以价格作为标33B.关于社会制度演变凡勃伦在其著作中把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社会结构的演进是一种制度的自然选择过程。社会进步是适者生存的思想习惯和个人被迫适应变化的环境的结果。制度必须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变化,这些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在变化的过程中,文化总是落后的。在旧的现有的制度中占有主流地位的有闲阶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会阻止制度变革。B.关于社会制度演变34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从原始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演进而来的“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两个基本制度构成的,以人类改进工艺的本能和获取利益的本能为根源。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控制“机器利用”,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和工人等物质生产者;老板、经理、商业推销员等;后者依靠所有权控制工业,目的在于获得丰厚利润,两大阶级存在矛盾。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35康芒斯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集体行动的范围包括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运营机构,如家庭、公司、工会、银行和政府或国家。一般而言,集体行动在无自制的习惯中比在有组织的团体中还要普遍一些,进一步讲,集体行动常常同所谓的“工作规则”密不可分,而工作规则告诉个人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而控制是通过所有权关系来施行的。认为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交易。康芒斯36Commons,JohnRogers

康芒斯,约翰·罗杰斯(1862-1945年)

康芒斯1862年10月1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霍兰斯堡,1945年5月11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逝世。他在奥柏林学院(1888年)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88-1890年)学习,后来在韦斯利、奥柏林、印第安纳、锡拉丘兹和威斯康星等院校任教(1904-1932年)。

康芒斯1862年10月1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霍兰斯堡,19437康芒斯的主要观点代表作是《制度经济学》,从利益冲突而不是从利益和谐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出发点。利益冲突主要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集团之间的差异,集团内部是集体行动,集团外部是矛盾重重,集团和集团之间随着矛盾的发展,要求再一次集体行动的强制。然而,除了冲突之外,还存在着和谐、有秩序的稳定关系。各种社会现象都内在地包含着冲突、依赖、秩序等具有矛盾性质的各种因素。它们不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而是持续地、永久地作为必须重新对付的问题反复出现。康芒斯的主要观点代表作是《制度经济学》,从利益冲突而不是从利38康芒斯认为调节一切交易冲突的工作的仲裁人是资本主义法院。国家法律对自由企业活动干预,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再到管理资本主义。康芒斯认为调节一切交易冲突的工作的仲裁人是资本主义法院。国家39诺思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诺思40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以及经济行为。舒尔茨认为,制度是为经济服务的,对制度进行了分类:第一,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等;第二,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计划等;第三,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等;第四,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告诉公路、飞机厂、学校和农业试验站等。舒尔茨41林毅夫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张宇燕是指那些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和习惯。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府政策等,而习惯多指文化、风俗、禁忌、道德规范等。林毅夫423.制度的定义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可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3.制度的定义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可抑制着可能出现的43(二)制度的本质1.制度是行为规则人是社会的人,从事经济活动,进行生产、交易、分配或消费,都必须按一定的行为规则来进行推而广之,人类所从事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如此。实践活动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人与人的物质的、精神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如此,伴随着各种交往关系逐渐固定下来,以及由政府的有意促成,演化为制度。总之,制度是人们所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行为规则。(二)制度的本质1.制度是行为规则44

2.制度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制度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设计的,但公共的范围有大小的区别。同时是无形的,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与其他公共物品(灯塔、路灯、公路等)有一定的区别。2.制度是公共物品453.制度是在人们趋利弊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物质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动力。维护、实现和增进人们的物质利益,以确定下来的某种制度才是现实的。超利益的制度是不存在的,人们建立、维护、废弃某种制度,总是为了一定的利益的,这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对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利的制度是绝不可能发生的。3.制度是在人们趋利弊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464.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社会关系的变迁是制度创新的先导,社会关系不断重复,且对人们有利,于是逐渐稳定下来,固定地成为人们交往的行为规则;这种稳定的、有序的社会关系,一开始表现为习惯、习俗、不成文的约定等,以后慢慢发展为成文的制度。

在进行各种经济与非经济的实践活动时,会发生各种社会关系,这其中必然会演化为有序的、稳定的、固定的社会关系模式,这就是习惯、传统、习俗和道义。他们具有成文的、正式的制度同样的本质,尽管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同时也须说明,不是任何社会关系都是制度,偶然的、短暂的、不确定社会关系是不具有制度的本质。4.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47

5.制度是顺利实现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目的的手段

制度在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但制度永远是实现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手段,这些目的可能是经济目的,也可能是非经济目的。制度也不是唯一的,从长期看,客观上人类对基本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在一定的时期内,人类又可以对不同的制度加以选择,如计划经济的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制度选择的不同,其产生的客观效果也大相径庭。5.制度是顺利实现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目的的手段486.制度是人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实践活动规则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有些制度是人们清醒意识到的,如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正式的、成文的制度,此外还有些制度是人们没有自觉到的,即没有清醒意识到的,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它同样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使人们在实践中、在交往中,在社会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有序状态。任何形式、成文制度都不是先天的,而是首先诞生于非正式的、非成文的制度中,后者是正式的、成文的制度的产生之源。6.制度是人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实践活动规则497.制度是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限制性的行为规范有来自法律的权威,政府的权力、舆论的压力等。7.制度是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限制性的行为规范50(二)制度的分类

——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1.正式规则(正式制度、外在制度、硬约束)由某些人或组织自觉和有意识地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如宪法、企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如合同、协议等)。正式规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一般可移植。(二)制度的分类

——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1.51一旦正式制度被统治者强加于社会之后,一个基本问题就产生了,即本应按公民利益行事的政治代理人往往会超越其权限,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规则和执行规则。由于这个原因,政治过程本身就必须服从一定的规则。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制度互补。例如,司法系统是否支持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惯例和礼貌。正式规则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非正式规则是否相容和互补。一旦正式制度被统治者强加于社会之后,一个基本问题就产生了,即522.非正式规则(非正式制度、内在制度、软约束)是从人类经验中渐进演化出来的、不依赖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如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的改变是长期的过程,往往不可移植。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健全与否,除了看它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之外,还要看它的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是否契合,是否能够和谐共处。2.非正式规则(非正式制度、内在制度、软约束)53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不出自任何人的设计,而是源于千百万人的互动。如语言的形成,但设计出的世界语有极大的限制而无法推广。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说明合作优于不合作,但利益主体不同会导致制度是促进合作还是阻止合作的不同。如职业道德、互联网商业广告。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不出自任何人的设计,而是源于千百万人的互动。54市场的运作也包含着非正式制度,如已经公告的价格不得更改,或一旦敲定一宗交易后就不得再作任何进一步的价格协商。如果有人试图在交易后重开谈判,那么对他的惩罚就是完全不与他作交易。雇佣合同;一稿多投等。市场的运作也包含着非正式制度,如已经公告的价格不得更改,或一55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1)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非正式制度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正式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规则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大大降低制度创造和变迁的成本。而非正式制度的可移植性差。

(3)非正式制度只有与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4)非正式制度可以逐渐演化为正式制度。如“公共地的悲剧”、“反腐”。

(5)如正式制度完全取代非正式制度,会出现问题,人们的自发动力萎靡不振,行政协调部门不堪重负,导致行政失灵(administrationfailure),如中国计划体制。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56思考:香港的“占中”与“香港反水客”思考:香港的“占中”与“香港反水客”57(三)制度的作用问题:一个大学生,完全独立地生产一支市价为2.0元的铅笔,要付出多大代价?一支铅笔的背后究竟是多少人在工作?案例1:铅笔的故事——复杂的经济系统的例证

(三)制度的作用问题:一个大学生,完全独立地生产一支市价为258《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或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再想想制造砍伐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杯咖啡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59

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锌,铜,石墨,等等。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生产铅笔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想要一支铅笔而去干自己的活儿的,他们中有些人从来没有见过铅笔,也从来不管铅笔是干什么用的。

铅笔是一个奇迹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锌,铜,石墨,等等。60

铅笔是一个奇迹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

——米尔顿·弗里德曼铅笔是一个奇迹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61案例讨论2:移民澳洲欧洲人是如何移民到澳洲的——坐船——大部分是罪犯。在18-19世纪英国派人用轮船运送罪犯——起初的办法是政府对私人船长按运送的人头付费,费用足以保证每个罪犯的食物和医疗保障——但贪心的船长提供的条件简陋,并囤积食物(到澳洲后将剩余的食物卖掉)——平均死亡率30%。如何减低死亡率?案例讨论2:移民澳洲62如何减低死亡率?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按死亡率的高低给予处罚)

—处罚标准的确定——谈判成本派人员随行监督

—会不会合谋——监督成本提高补贴标准

—实际费用上升,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不按在英国上船时的人头付费,而是按到达澳洲后下船的人头付费。如何减低死亡率?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按死亡率的高低给予处罚)63案例3:合格率的检查制度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军方(也有人说是巴顿将军)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案例3:合格率的检查制度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64案例4:抽水马桶的清洁标准某日本高级酒店,检测客房抽水马桶是否清洁的标准是:由清洁工自己从马桶中舀一杯水喝一口。可以想象,这样的马桶会干净到什么程度。案例4:抽水马桶的清洁标准某日本高级酒店,检测客房抽水马桶是65案例5:粥的分配制度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案例5:粥的分配制度七个人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66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口口声声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大权独揽,没有制约,也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互相勾结,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口口声声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大权独揽67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68案例6:互助与共赢的天堂有一位行善的基督教徒,去世后向上帝提出一个要求,要求上帝领去参观地狱和天堂,看看究竟有什么区别。到了地狱,看到一张巨大的餐桌,摆满丰盛的佳肴。心想:地狱生活不错嘛!过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的人围坐在香气四溢的肉锅前,只因手持的汤勺把儿太长,尽管他们争着抢着往自己嘴里送肉,可就是吃不到,又馋又急又饿。上帝说,这就是地狱。案例6:互助与共赢的天堂有一位行善的基督教徒,去世后向上帝提69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跟地狱一般无二,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同样手里拿着的是特别长的汤勺。但是,这里的人个个红光满面,精神焕发。原来他们个个手持特长勺把肉汤喂进对方嘴里。上帝说,这就是天堂。

他们走进另一个房间,这里跟地狱一般无二,同样飘溢着肉汤的香气70案例7:刮发票中奖10万元,税务局不认账四川宜宾周女士某饭店吃饭,刮开发票中奖10万,到税务局兑奖,税务局告知其只中了10元奖,相关错误是印刷所致。案例7:刮发票中奖10万元,税务局不认账71案例8:存款本息22万元,银行不认账1989年,湖北盛某与其妻子在某国有银行办了一份定期保值储蓄业务,存单上写明24年后可获得本息22万元,2013年到期兑现的时候,银行却不认账了,说只能给8400元,理由是:该银行在办理该笔存款前收到央行通知,保值储蓄不得超过8年!!案例8:存款本息22万元,银行不认账72

正式制度建立并执行何其难!!症结在哪里?正式制度建立并执行何其难!!症结在哪里?73总结:制度的作用1.规范或者约束不确定性世界里的人类行为,增进人类相互间的信用度,使之变得较可预期;2.维持竞争及合作秩序,减少机会主义行为;3.鼓励创新和知识增进,提高经济效率;4.扩展竞争及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促进分工,增加配置稀缺资源的选择办法,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总结:制度的作用1.规范或者约束不确定性世界里的人类行为,增74三、人类行为与制度的关系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1)制度有塑造个人的功能,性善性恶;制度有传递性计划秩序与自发秩序,系安全带问题,入乡随俗,家庭惯例传销(或直销)公司的“洗脑”式理念:“赚钱不是最重要的,还有比赚钱更重要的……”(2)制度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制度抑制机会主义动机;制度使人的行为具有预见性;制度弥补知识不足三、人类行为与制度的关系75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1)建构论:理性意志为制度起源(2)习惯行为等构成基础性制度(3)制度随人性演变而变迁(4)个人认知差异影响制度结构差异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制度变迁的方向76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77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78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制度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科斯指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这表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要更接近现实。第二章人类行为与制度一、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三个假设79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人类行为界定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经济人”。许多情况下,人类行为远比传统经济理论中的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假设更为复杂,利他主义动机也常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如:义务鲜血而不留名,为了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单纯地做出牺牲等等。

1.人有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两面性斯密以来,经济学家们就把80人之初,性本善。亦或性本恶?人之初,性本善。81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们又追求非财富最大化。(人们往往在财富与非财富之间进行权衡,寻找均衡点,实现非财富价值不能总以牺牲个人财富为代价。)人类行为动机是双重的,一方面人们追求财富最大化,另一方面,人82

举例:

“扑火勇士”毛永固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

事件:青年农民毛永固因扑火导致“双手基本残废,丧失了劳动能力,当地政府授予他“扑火勇士”荣誉称号。但按当地民政厅规定,农民不被列为抚恤对象。毛永固悲愤交加,铤而走险,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补偿,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制度评论:非财富价值和偏好(见义勇为)付出的代价越小(比如他负伤后可以得到较多的抚恤金),这种非财富价值(见义勇为得到的心理上的满足)在他的决策中就越重要。

举例:“扑火勇士”毛永固用炸药胁迫火灾肇事方为其提供83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化往往具有集体主义行为偏好。

个人非财富最大化行为的四种动力:(1)爱、团结和其他利他主义思想,在家庭、小部族和朋友之类的小群体起作用;

(2)受到胁迫和威胁;(3)预期为别人做事可以产生对自己有利的附效应;

(4)心理上得到满足或至少良心不受责备。

非财富最大化行为:利他主义、意识形态、自愿负担等,非财富最大84唐山13位农民风雪兼程

年三十赴湘抗击冻灾

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2月6日,也就是大年三十下午,与同村的12位普通农民一起,自费包车奔赴湖南,去帮助当地民众抗雪救灾,重建电网。于是在湖南省受灾最严重的郴州市抢险救灾第一线,有了一支由13位唐山农民组成的救灾小分队。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王加祥62岁,年龄最小的王金龙只有19岁。唐山13位农民风雪兼程

年三十赴湘抗击冻灾85陈光标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10年来向慈善事业捐款捐物累计7.13亿元,被资助人数20多万人。2007年度捐赠总额为1.81亿元。2008年四川地震,及至2014年云南地震,都派人和物援助……陈光标先生对财富的认识: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存放家中;如果你有一条河,你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上善若水慈济天下”

陈光标靠着自身努力打拼成为一个成功商人86权威服从实验1961-1962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StanleyMilgram)的权威服从问题实验:实验参与者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在一名穿白袍的实验者指导下,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身上贴着电极片,被绑在椅子上,如果答对,老师继续问下一题,如果答错,实验者会指示老师电击学生,电击并将随错误率以每次增加15V电压递增,直到最高电压450V。自始至终,这些“学生”都是米尔格兰的同谋,他们并没有遭到电击,他们发出的痛苦的尖叫只是表演,但“老师们”并不知情。权威服从实验1961-1962年,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米尔格兰87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行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学生们的痛苦尖叫而停手。实验之前,米尔格兰和他的学生们估计会有1%-2%的老师会进行到底。而几个精神科医师的预测比率则是更低的千分之一左右。然而,他们错了,将近三分之二的老师持续到实验结束,也就是他们将令人高度痛苦的450伏特电击“学生”。这些“老师”对白袍实验者的服从令人震惊。盲目服从权威可能衍生罪恶的黑暗人性米尔格兰是想知道,“老师们”会不会将这个实验进行到底,有多少88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即假定人随时随地都自觉地、而且全智全能追求“最大化”或“最优化”。阿罗、西蒙、科斯都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诺思认为,人的有限理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环境是复杂的,在经济活动交易中,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的世界,而且交易越多,不确定性就越大,信息也就越不完全。二是人对环境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无所不知。2.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新古典经济学假定“经济人”具备完全理性89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是弱理性,即有组织的理性;三是中等理性,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有限理性。新古典经济学强调的是收益最大化,即第一层次的。而新制度经济学强调的是中等理性,即有限理性。

威廉姆森把理性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强理性,即预期收益最大化;二90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

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与者众多,信息不完全,不确定性因素多,行业太多,分工太细。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够,信息太多和太少一样不理想。如到书店买书,考试划范围等,信息太多反而累人,关键是要有用的信息,增大信息搜寻成本。

“信息悖论”:信息搜寻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因为在搜寻之前不可能知道信息价值。

人不能对稀缺的世界作出正确的反映原因:一方面,环境复杂,参91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事前不对称(逆向选择),如买房、看电影、人才招聘等。二是事后不对称(道德风险),如保险公司与投保人的关系,医生和病人的关系,许多买卖关系等。又如:二手车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网上销售、国有企业亏损、员工偷懒等。信息不仅是不完全的,还是不对称的。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事前不92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结果可能是盲目崇拜权威、科学家、股评家、“特异功能”大师。或者凭感性判断事物、以过去事实来判断未来、很急情况下往往走捷径。另一方面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结果可能93盲从世俗权威《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是告诫人类不能盲从世俗的权威,将其奉为偶像,一旦跪拜于世俗的权威脚下,必然丧失自由。极权政治下,人们处于巨大的作恶机器中,每个人都在悄无声息地为一个恶的总目的日常化地作各种局部或较小的恶,以至于完全遗忘了自己在作恶,仿佛那是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艾希曼,一个杀了200万尤太人的纳粹党徒将杀害无辜的人仅仅看成自己忠于职守,不但不是罪恶,竟然还是美德,在他们交出自由“赢得”了奴役心甘情愿甚至欢欣鼓舞地去作恶之后,他们才松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终于“自由”了,没有了世俗权威,他们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盲从世俗权威《圣经·十诫》第二诫“不得偶像崇拜”,便94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它被视为经济主体的一个重要的行为特征。所谓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指人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取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

3.人有机会主义倾向和讲诚信的两面性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中,95在威廉姆森看来,人们追求私利有程度深浅之分。程度最强烈的,也是交易成本经济学所注重的。他假设,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地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自私且不惜损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损人利已,这就是机会主义。斯密只看到人的利己心,市场机制可以巧妙地利用人们的利己心,把人们增加自己利益的行动引导到增加社会福利的方向上来。他没有看到人们利己中损人的方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在威廉姆森看来,人们追求私利有程度深浅之分。程度最强烈的,也96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或者说忽略了人类行为中还有信任的一面。努德海文提出了一个“分裂内核”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人类同时具有天生的诚信本能和机会主义倾向。努德海文认为,威廉姆森只强调了人类行为动机中机会主义倾向的一97威廉姆森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交易环境可信度内核:机会主义倾向努德海文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对机会主义的约束核心:机会主义威廉姆森的人性内核模型外围:交易环境可信度内核:机会主义倾向98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面是保持现状;

二是把成本、费用转嫁给他人,损人利己。

人的机会主义的二重性:一是与冒险、寻找机遇、创新联系,对立99损人利己又分两种情况:

一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附带地”损害他人,如工厂排污、开采小煤矿而不顾工人的死活,践踏草地走近路等;

二是“故意”损人利己,将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身上,如偷、抢、骗等。

损人利己的反面:“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损人利己又分两种情况:一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附带地”损100斯密的不足斯密只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节资源的配置。没看到损人的一面,在损人利己的情况下,“看不见的手”会失灵,导致交易费用的产生和市场的复杂性。结论:新制度经济学具有超凡解释力的原因: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同时也基于这些假设而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斯密的不足斯密只看到了人的利己的一面,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自101二、制度及其作用(一)制度的含义1.何为制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他们的预期能够实现的基础上的,只有在确信他们的预期能够兑现的情况下才能够购买、销售、雇佣劳动、投资和进行创新等交易。我们希望这些交易是可预见的,因为这减少了摩擦和不确定性。二、制度及其作用(一)制度的含义102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信任以一种秩序为基础,而要维护这种秩序,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即为制度。人类的相互交往,包括经济生活中的相互交往,都依赖于某种信任。103例如:我们要与许多陌生人打教导,但我们却对他们的可预见行为寄予了很大的信任:储蓄、购买商品、雇佣劳动力、投资、接受理发、医疗等服务。原因在于他们都受制于制度——对其不交货或质量问题或蒙骗我们的机会主义动机施加的限制。如果自私地违背与我们签订的合同,将招致惩罚。可见,现代经济生活相当不可靠,它以大量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则为基础。

例如:我们要与许多陌生人打教导,但我们却对他们的可预见行为寄104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货币减少了物物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并且对自己能获得所需要之物的信心大大增强,所以,货币有助于节约协调成本。“钱生钱”的秘密,教材p15—16最典型的例子是货币。105一个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使人们享受到了更快捷,更安全的交通。题外话:“非右侧行驶”与“酒后驾车”哪个更容易不遵守?确立各种保护产权的制度使人们能与他人进行买卖活动并建立信用关系。一个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使人们享受到了更快捷,更安全的交1062.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凡勃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某种生活方式。也就是,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于习惯化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制度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生存竞争和淘汰适应过程的结果。2.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凡勃伦107托斯丹·邦德·凡勃伦(ThorsteinBVeblen,1857—1929)

1857年7月30日出生于康斯威辛州,是挪威移民后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旧制度经济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的主要著作有《有闲阶级论》《营利企业论》《德帝国与产业革命》《近代不在所有制与营利企业》。新制度经济学课件108凡勃伦的主要观点A.关于有闲阶级他承认社会上存在这阶级利益的冲突,一个阶级努力于社会生产事业,另一个阶级则坐享优越的生活,并依赖资本的力量指挥生产。有闲阶级积累财富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物质的、精神的、知识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即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Consumption)财富被视为权力、威望、荣誉和成功的象征。消费是为了出名。由此又产生了凡勃伦效应和凡勃伦商品的概念。凡勃伦的主要观点A.关于有闲阶级109凡勃伦商品:不是以效用(主要指的是物质效应)而是以价格作为标准来购买的商品,价格高才会购买。凡勃伦商品是奢侈品,与吉芬商品对立。凡勃伦效应:通过在消费上的挥霍来炫耀自己的财富而产生的效应。于是会产生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的经济现象。郭美美炫富、中国人海外购买奢侈品凡勃伦商品:不是以效用(主要指的是物质效应)而是以价格作为标110B.关于社会制度演变凡勃伦在其著作中把社会经济发展视为与生物进化相类似。社会结构的演进是一种制度的自然选择过程。社会进步是适者生存的思想习惯和个人被迫适应变化的环境的结果。制度必须随着变化了的情况而变化,这些制度的不断发展是社会的发展。在变化的过程中,文化总是落后的。在旧的现有的制度中占有主流地位的有闲阶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会阻止制度变革。B.关于社会制度演变111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是由从原始的生产技术制度和私有财产制度演进而来的“机器利用”和“企业经营”两个基本制度构成的,以人类改进工艺的本能和获取利益的本能为根源。实际上是“企业经营”控制“机器利用”,社会分为两大阶级:工程师、技术员、科学家和工人等物质生产者;老板、经理、商业推销员等;后者依靠所有权控制工业,目的在于获得丰厚利润,两大阶级存在矛盾。C.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112康芒斯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为,集体行动的范围包括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运营机构,如家庭、公司、工会、银行和政府或国家。一般而言,集体行动在无自制的习惯中比在有组织的团体中还要普遍一些,进一步讲,集体行动常常同所谓的“工作规则”密不可分,而工作规则告诉个人能够、应该、必须做什么。而控制是通过所有权关系来施行的。认为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交易。康芒斯113Commons,JohnRogers

康芒斯,约翰·罗杰斯(1862-1945年)

康芒斯1862年10月1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霍兰斯堡,1945年5月11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罗利逝世。他在奥柏林学院(1888年)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1888-1890年)学习,后来在韦斯利、奥柏林、印第安纳、锡拉丘兹和威斯康星等院校任教(1904-1932年)。

康芒斯1862年10月13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霍兰斯堡,194114康芒斯的主要观点代表作是《制度经济学》,从利益冲突而不是从利益和谐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出发点。利益冲突主要来自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两个集团之间的差异,集团内部是集体行动,集团外部是矛盾重重,集团和集团之间随着矛盾的发展,要求再一次集体行动的强制。然而,除了冲突之外,还存在着和谐、有秩序的稳定关系。各种社会现象都内在地包含着冲突、依赖、秩序等具有矛盾性质的各种因素。它们不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而是持续地、永久地作为必须重新对付的问题反复出现。康芒斯的主要观点代表作是《制度经济学》,从利益冲突而不是从利115康芒斯认为调节一切交易冲突的工作的仲裁人是资本主义法院。国家法律对自由企业活动干预,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由自由资本主义到金融资本主义再到管理资本主义。康芒斯认为调节一切交易冲突的工作的仲裁人是资本主义法院。国家116诺思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诺思117舒尔茨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以及经济行为。舒尔茨认为,制度是为经济服务的,对制度进行了分类:第一,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等;第二,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分成制、合作社、公司、保险、公共社会安全计划等;第三,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如财产包括遗产法、资历和劳动者的其他权利等;第四,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的制度,如告诉公路、飞机厂、学校和农业试验站等。舒尔茨118林毅夫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张宇燕是指那些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偏好及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和习惯。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府政策等,而习惯多指文化、风俗、禁忌、道德规范等。林毅夫1193.制度的定义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可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和乖僻的个人行为,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而得以贯彻。3.制度的定义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可抑制着可能出现的120(二)制度的本质1.制度是行为规则人是社会的人,从事经济活动,进行生产、交易、分配或消费,都必须按一定的行为规则来进行推而广之,人类所从事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如此。实践活动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人与人的物质的、精神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如此,伴随着各种交往关系逐渐固定下来,以及由政府的有意促成,演化为制度。总之,制度是人们所从事各种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行为规则。(二)制度的本质1.制度是行为规则121

2.制度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制度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设计的,但公共的范围有大小的区别。同时是无形的,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因此,与其他公共物品(灯塔、路灯、公路等)有一定的区别。2.制度是公共物品1223.制度是在人们趋利弊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物质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动力。维护、实现和增进人们的物质利益,以确定下来的某种制度才是现实的。超利益的制度是不存在的,人们建立、维护、废弃某种制度,总是为了一定的利益的,这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对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利的制度是绝不可能发生的。3.制度是在人们趋利弊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1234.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社会关系的变迁是制度创新的先导,社会关系不断重复,且对人们有利,于是逐渐稳定下来,固定地成为人们交往的行为规则;这种稳定的、有序的社会关系,一开始表现为习惯、习俗、不成文的约定等,以后慢慢发展为成文的制度。

在进行各种经济与非经济的实践活动时,会发生各种社会关系,这其中必然会演化为有序的、稳定的、固定的社会关系模式,这就是习惯、传统、习俗和道义。他们具有成文的、正式的制度同样的本质,尽管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同时也须说明,不是任何社会关系都是制度,偶然的、短暂的、不确定社会关系是不具有制度的本质。4.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124

5.制度是顺利实现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目的的手段

制度在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但制度永远是实现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手段,这些目的可能是经济目的,也可能是非经济目的。制度也不是唯一的,从长期看,客观上人类对基本的社会制度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但在一定的时期内,人类又可以对不同的制度加以选择,如计划经济的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制度选择的不同,其产生的客观效果也大相径庭。5.制度是顺利实现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目的的手段1256.制度是人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实践活动规则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有些制度是人们清醒意识到的,如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正式的、成文的制度,此外还有些制度是人们没有自觉到的,即没有清醒意识到的,但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它同样支配着人们行为的方式,使人们在实践中、在交往中,在社会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有序状态。任何形式、成文制度都不是先天的,而是首先诞生于非正式的、非成文的制度中,后者是正式的、成文的制度的产生之源。6.制度是人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实践活动规则1267.制度是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限制性的行为规范有来自法律的权威,政府的权力、舆论的压力等。7.制度是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限制性的行为规范127(二)制度的分类

——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1.正式规则(正式制度、外在制度、硬约束)由某些人或组织自觉和有意识地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如宪法、企业法、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如合同、协议等)。正式规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一般可移植。(二)制度的分类

——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1.128一旦正式制度被统治者强加于社会之后,一个基本问题就产生了,即本应按公民利益行事的政治代理人往往会超越其权限,为自己的利益而使用规则和执行规则。由于这个原因,政治过程本身就必须服从一定的规则。正式制度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与内在演变出来的制度互补。例如,司法系统是否支持一个社会的道德、文化习俗、惯例和礼貌。正式规则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非正式规则是否相容和互补。一旦正式制度被统治者强加于社会之后,一个基本问题就产生了,即1292.非正式规则(非正式制度、内在制度、软约束)是从人类经验中渐进演化出来的、不依赖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如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的改变是长期的过程,往往不可移植。一个社会的经济制度健全与否,除了看它正式规则是否完善之外,还要看它的非正式规则与正式规则是否契合,是否能够和谐共处。2.非正式规则(非正式制度、内在制度、软约束)130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不出自任何人的设计,而是源于千百万人的互动。如语言的形成,但设计出的世界语有极大的限制而无法推广。著名的“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说明合作优于不合作,但利益主体不同会导致制度是促进合作还是阻止合作的不同。如职业道德、互联网商业广告。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不出自任何人的设计,而是源于千百万人的互动。131市场的运作也包含着非正式制度,如已经公告的价格不得更改,或一旦敲定一宗交易后就不得再作任何进一步的价格协商。如果有人试图在交易后重开谈判,那么对他的惩罚就是完全不与他作交易。雇佣合同;一稿多投等。市场的运作也包含着非正式制度,如已经公告的价格不得更改,或一132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

(1)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夜之间发生变化,非正式制度的改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正式制度尤其是那些具有国际惯例性质的正式规则可以从一个国家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大大降低制度创造和变迁的成本。而非正式制度的可移植性差。

(3)非正式制度只有与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4)非正式制度可以逐渐演化为正式制度。如“公共地的悲剧”、“反腐”。

(5)如正式制度完全取代非正式制度,会出现问题,人们的自发动力萎靡不振,行政协调部门不堪重负,导致行政失灵(administrationfailure),如中国计划体制。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133思考:香港的“占中”与“香港反水客”思考:香港的“占中”与“香港反水客”134(三)制度的作用问题:一个大学生,完全独立地生产一支市价为2.0元的铅笔,要付出多大代价?一支铅笔的背后究竟是多少人在工作?案例1:铅笔的故事——复杂的经济系统的例证

(三)制度的作用问题:一个大学生,完全独立地生产一支市价为2135《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或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象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再想想制造砍伐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杯咖啡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我,铅笔》伦纳德·里德(1958):“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136

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锌,铜,石墨,等等。成千上万的人卷入了生产铅笔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想要一支铅笔而去干自己的活儿的,他们中有些人从来没有见过铅笔,也从来不管铅笔是干什么用的。

铅笔是一个奇迹铅笔,是种种奇迹的复杂的结合:树,锌,铜,石墨,等等。137

铅笔是一个奇迹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没有一个人坐在一个中央办公机构对这成千上万的人发布命令。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

——米尔顿·弗里德曼铅笔是一个奇迹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铅笔在源源不断地生138案例讨论2:移民澳洲欧洲人是如何移民到澳洲的——坐船——大部分是罪犯。在18-19世纪英国派人用轮船运送罪犯——起初的办法是政府对私人船长按运送的人头付费,费用足以保证每个罪犯的食物和医疗保障——但贪心的船长提供的条件简陋,并囤积食物(到澳洲后将剩余的食物卖掉)——平均死亡率30%。如何减低死亡率?案例讨论2:移民澳洲139如何减低死亡率?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按死亡率的高低给予处罚)

—处罚标准的确定——谈判成本派人员随行监督

—会不会合谋——监督成本提高补贴标准

—实际费用上升,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不按在英国上船时的人头付费,而是按到达澳洲后下船的人头付费。如何减低死亡率?提高船长的机会成本(按死亡率的高低给予处罚)140案例3:合格率的检查制度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