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品行障碍课件_第1页
儿童品行障碍课件_第2页
儿童品行障碍课件_第3页
儿童品行障碍课件_第4页
儿童品行障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品行障碍品行障碍(Conductdisorders)是指儿童少年反复持久出现严重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并以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品行模式为特征的障碍。品行障碍主要包括反社会性品行障碍(Dissocialconductdisorder)、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defiantdisorder)。品行障碍是一种较常见的现象。国外报道如果以临床会谈为确定诊断的方法,该障碍的患病率为1.5%-3.4%,男女比例为3-5∶1。国内报道该障碍患病率为1.45%-7.35%,男女比例约为8.9∶1。患病高峰年龄为儿童后期和青少年早期。在最近10多年来有上升。

品行障碍反社会性行为(DCD)对立违抗性行为(ODD)攻击行为该障碍起始于儿童少年期.主要表现为:反社会性行为及攻击性行为:经常逃学;擅自离家出走;不顾父母禁令而彻夜不归;参与社会上的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经常虐待动物;故意破坏他人或公共财物;故意纵火;经常偷窃;勒索和抢劫他人钱财务:经常挑起或参与斗殴;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或持凶器故意伤害他人等。

症状标准(1)至少有下列3项:

①经常说谎(不是为了逃避惩罚);

②经常暴怒,好发脾气;

③常怨恨他人,怀恨在心,或心存报复;

④常拒绝或不理睬成人的要求或规定,长期严重的不服从;

⑤常因自己的过失或不当行为而责怪他人;

⑥常与成人争吵,常与父母或老师对抗;

⑦经常故意干扰别人。

(2)至少有下列2项:

①在小学时期即经常逃学(1学期达3次以上);

②擅自离家出走或逃跑至少2次(不包括为避免责打或性虐待而出走);

③不顾父母的禁令,常在外过夜(开始于13岁前);

④参与社会上的不良团伙,一起干坏事;

⑤故意损坏他人财产,或公共财物;

⑥常常虐待动物;

⑦常挑起或参与斗殴(不包括兄弟姐妹打架);

⑧反复欺负他人(包括采用打骂、折磨、骚扰及长期威胁等手段)。

(3)至少有下列1项:

①多次在家中或在外面偷窃贵重物品或大量钱财;

②勒索或抢劫他人钱财,或入室抢劫;

③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或有猥亵行为;

④对他人进行躯体虐待(如捆绑,刀割,针刺、烧烫等);

⑤持凶器(如刀、棍棒、砖、碎瓶子等)故意伤害他人;

⑥故意纵火。

(4)必须同时符合以上第(1)、(2)、(3)项标准。

【严重标准】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如社交、学习,或职业功能)明显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

疾病预防(1)开展婚前检查遗传咨询

(2)正确的家庭教养(3)良好的社会环境疾病治疗(1)家庭治疗(2)认知行为治疗(3)短期强化治疗(4)药物治疗对立违抗性障碍定义诊断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诊断标准

ICD-10和DSM一Ⅳ关于对立违抗障碍的诊断标准基本一致,目前临床上一般使用DSM一Ⅳ的诊断标准:

1.消极抵抗的、敌对的和反抗的行为模式至少持续6个月,其诊断要

符合下列条目中的至少4条

(1)经常发脾气。

(2)常与大人争吵。

(3)常拒绝服从大人的要求或违反规则。

(4)经常明显故意地烦扰他人。

(5)常因自己的错误或所做的坏事责备旁人。

(6)常“发火”或易被旁人烦扰

(7)常发怒或怨恨他人。

(8)常怀恨在心或存心报复。

2.行为障碍导致明显的社会、学业或就业的功能损害。3.其行为障碍并非由精神病性症状或情绪障碍引起。

4.不符合品行障碍的标准,如果病人年龄在18岁及其以上,也不符合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标准(1)患儿在社交关系中表现出过度的抑郁、过分警惕明显的矛盾反应(如患儿对养育者同时出现亲近、冷淡回避和违抗)或缺乏情感反应,退缩情绪紊乱对自己或他人的痛苦表现出攻击反应或恐惧性过度警觉。

(2)有时在与正常成年人交往过程中有一定的社交应答和反应能力。

(3)患儿在大多数场合表现出上述症状,社交关系明显障碍,多起病于5岁以前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在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后可做出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诊断。预防

由于在本类障碍中,患儿的生活环境被认为在发病因素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预防和减少童年社会功能障碍,建立来年良好的儿童养育方式就至关重要。过于严厉或一味地呵护与溺爱都不是正确的养育方式。绝大多数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好的。然而,许多父母他们忽视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能产生的直接影响,对孩子的健康与未来可能产生的逻辑后果。在当前中国独生子女家庭应大力倡导正确的养育儿童方式,德智体全面发。治疗对立违抗性障碍治疗

(1)家长管理训练:可以说是对立违抗性障碍最有效的一种干预手段。利用阳性强化方法促进良好行为的建立和巩固并且使不良的对立和违抗行为消退。

(2)消除父母的不良行为:对诸如家长的反社会行为或不为社会规则所接受的行为,家长自己要意识到它对自己和孩子的危害性,通过自身不良行为的消除给孩子做出榜样的方式,使儿童行为发生改变。

(3)消除日常生活可能影响儿童行为的因素:增加亲子间的交往,互相理解各自行为的意义而不是以敌意和对抗的方式进行交往。

(4)对症处理:对ODD所伴随的注意缺陷或情绪问题可酌情给予药物治疗。参考文献1.

刘瑞华,徐江.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进展.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0):409-412..2.

高欣,黄颐.儿童青少年品行障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