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科学与发现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件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科学与发现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件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科学与发现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件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科学与发现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件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科学与发现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2.了解“好奇心”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意义,树立学生勤学好问的求学观念。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拉曼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

4.学会“惰、忌、讳、液”4个会认字和“惰、稚、疚、液”4个会写字,掌握“惰性气体、愧疚、液体、闭目塞听、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等词语。学习目标海水海水

大家有没有想过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拉曼(1888-1970),印度人,他父亲是一名数学教授,11岁时,他结束了中学进入A.V.N大学,两年以后又转入Madras(马德拉斯)的著名大学【现在的Chennai(金奈)大学】,15岁那年,他以全班第一名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在物理和英语学科获得多项奖励。他因为在光散射和拉曼效应的工作而在1930年获得诺贝尔奖,当时他是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他同时也作了有关声学、光学、结晶动态学、颜色和它们在感知上的研究。

惰稚疚

huìjiùduòjìyèzhìmàn内懒妒体塞{sāi(木塞)sài(塞外)sè(堵塞)童忌讳曼忌轻歌舞殊荣漫步愧疚液体忌讳稚童饶有兴味颇有作为闭目塞听惰性气体阳光融融暖风徐徐源源不断碧波万顷一时语塞闻名于世不知不觉不禁一震止步不前难以信服认读词语: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先写:再写:最后写:课文先写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1---8)再写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色,从而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9---13)最后写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在你的“已知”内的“未知”之中。(14)

朗读1—8自然段,思考:从男孩与母亲的谈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小男孩有着无穷的问题,他总能从已知的知识里产生新的问题,想了解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说说男孩留给自己的印象。小男孩是个好奇心强的孩子。

男孩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考,唤醒他的“好奇心”,使他对自己向孩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并着手进行科学探索,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这一发现被英国皇家学会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卓越的发现之一”。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对“好奇心“的看法。有了好奇心,才有不断追求、勇于探索的精神。海水为什么是蓝的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儿那种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他的心不禁一震。拉曼回答了男孩的问题为什么会“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了什么?学习课文9—11自然段

拉曼为自己这样盲目从众地回答小男孩,没有像小男孩那样提出“为什么”而感到愧疚。“他的心不禁一震”说明他意识到作为一个科学家盲目从众的严重性,从而使他警醒。

“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1、“问号”指的是?2、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的意思是?1、对“对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的好奇。2、男孩的问题引发了他不断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最终让他获得了诺贝尔奖。

请给12自然段分成三层。提示:拉曼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的经过和结果。学习12自然段

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呈蓝色的原理。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是海水对阳光进行了散射。

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你认为拉曼发现“拉曼效应”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最关键的是什么?

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在“已知”的“未知”之中。

我们如果对自己的“已知”留有好奇心,并在“已知”中追求“未知”,就可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理解下面的句子: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的最大忌讳,即使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科学家,也会因此而变得闭目塞听,止步不前。

1、“好奇心”对科学家的作用?2、科学家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

对于科学家来说,“好奇心”就是不断探索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才能不断地有所发现与发明,才能在科学研究中不断地有所作为;失去好奇心,就会带来“闭目塞听、止步不前”的可怕后果。1.抄写生字新词。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给人以启迪或教益的句子。作业1.组词。己()讳()夜()疚()塞()忌()伟()液()痛()赛()课后练习2.照样子写词语。不知不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源源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