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考试版)_第1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考试版)_第2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考试版)_第3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考试版)_第4页
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考试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案第=page1313页,共=sectionpages1313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绝密★启用前2022年高考原创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S—32Mn—55Fe—56Sb—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评卷人得分1.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本届冬奥会背后蕴含了很多科技成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颁奖礼服内添加了石墨烯发热材料,石墨烯和C60是同位素B.冬奥火炬“飞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氢能属于新能源C.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壳使用了有机硅橡胶材料,属于硅酸盐材料D.国家速滑馆的冰面是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打造的,该过程是化学变化2.下列化学用语解释事实或过程不正确的是A.Na2S2O3溶液加入稀硝酸:+2H+=SO2↑+S↓+H2OB.加热蓝色的溶液,溶液变绿:[Cu(H2O)4]2+(aq,蓝色)+4Cl-(aq)[CuCl4]2-(aq,黄色)+4H2O(l)C.将Mg(HCO3)2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混合:2+Mg2++4OH-=Mg(OH)2↓+2+2H2OD.铅蓄电池充电时阴极反应:3.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用铅蓄电池电解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装置中铅合金电极与铅蓄电池的Pb电极相连B.阴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6e-+6H+=+2H2OC.每转移4mol电子时,阳极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减少32gD.生成对氨基苯甲酸的同时还产生少量H24.有机化合物X与Y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Z,反应方程式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有机物X与Y生成Z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有机物Y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1molZ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可能与2molNa反应D.Z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H3OH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Na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4B.含的浓硝酸与足量Cu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数目为C.向含少量的溶液中缓慢通入时,被氧化的数目为0.4D.0.1mol由、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键的数目为0.26.CH4联合H2O和CO2制取H2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①CH4(g)+H2O(g)CO(g)+3H2(g)△H1=+206kJ·mol-1②CH4(g)+CO2(g)2CO(g)+2H2(g)△H2=+247kJ·mol-1将CH4、H2O和CO2按一定比例通入填充有催化剂的恒容反应器,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内(反应均未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的值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①②可知,CO(g)+H2O(g)CO2(g)+H2(g)△H=+41kJ·mol-1B.反应条件不变,若反应足够长时间,①比②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①的化学反应速率减小,②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原料中H2O的浓度可以提高产物中的值7.石棉属于硅酸盐,一种石棉的组成为XY3Z4W12,组成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20,X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成分,Y与X同主族;W的一种单质是大气污染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合物XW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B.X与Z的氧化物晶体类型相同C.石棉属于天然纤维 D.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X>Y8.某化学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l3溶液与Cu粉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已知:Cu2++Cu+4Cl-=2[CuCl2]-,[CuCl2]-CuCl↓(白色)+Cl-。序号ⅠⅡⅢ实验步骤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充分振荡,加入2mL蒸馏水实验现象铜粉消失,溶液黄色变浅,加入蒸馏水后无明显现象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加入蒸馏水后生成白色沉淀铜粉有剩余,溶液黄色褪去,变成蓝色,加入蒸馏水后无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I、Ⅱ、Ⅲ中,Fe3+均被还原B.实验I中加入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铜以[CuCl2]-的形式存在C.实验Ⅱ中所得白色沉淀不能溶于饱和NaCl溶液D.向实验Ⅲ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不可能出现白色沉淀9.氧化钇(Y2O3)是军工用重要材料,工业上对含钇矿石(Y2FeBe2Si2O10)按如图生产流程冶炼获得氧化钇(生产中亿未发生化合价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铍与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pH=7B.滤液A为Na2SiO3和Na2BeO2混合溶液C.生成滤渣A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D.1mol草酸钇沉淀煅烧分解转移6mol电子10.已知H2X为二元可溶弱酸。25℃,分别向1L0.lmol·L-1NH4HX溶液和1L0.1mol・L-1NH4HCO3溶液中加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所得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a2(H2X)>Ka2(H2CO3)B.加入相同NaOH时,总有c(HX-)+c(X2-)=c(HCO)+c(CO)C.P、Q两点pH,前者大于后者D.当如图n(NaOH)=0.1mol时,c(NH)<c(CO)-c(H2CO3)非选择题(共60分)11.(11分)实验室以碳酸锰矿(含MnCO3及少量Fe、Al、Si等氧化物)为原料制高纯MnCO3和MnO2的流程如下:(1)焙烧时的温度为300~500℃,写出焙烧时MnCO3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焙烧前需测定碳酸锰矿中MnCO3的含量,测定过程如下:称取0.2000g碳酸锰矿粉于锥形瓶中,加入15mL磷酸,加热并不断摇动至矿粉溶解,加入NH4NO3将溶液中的Mn2+转化为Mn(PO4),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40mL蒸馏水,滴加2滴N苯代邻胺基苯甲酸作指示剂,用0.02000mol·L-1(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过程中Mn(PO4)与Fe2+反应生成Mn2+和Fe3+],消耗(NH4)2Fe(SO4)2标准溶液30.00mL。计算碳酸锰矿中MnCO3的含量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3)将过滤后所得溶液净化后可得MnSO4溶液。①将净化后MnSO4溶液置于如图所示三颈烧瓶中,控制一定的温度,将沉淀剂滴加到烧瓶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MnCO3白色粉末。沉淀剂可以使用Na2CO3溶液、NH4HCO3溶液或NH4HCO3与氨水的混合溶液。实验小组经过比较后使用的是NH4HCO3与氨水的混合溶液。a.不使用Na2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b.不使用NH4HCO3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②已知MnSO4可发生如下反应:MnSO4+K2S2O8+4NaOH=MnO2↓+K2SO4+2Na2SO4+2H2O,MnSO4和K2S2O8的物质的量相同,改变NaOH的物质的量,测得Mn的转化率、MnO2的含量{}与NaOH和MnSO4物质的量比值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信息,补充完整制取纯净MnO2的实验方案:将20mL1.0mol·L-1的MnSO4溶液和20mL1.0mol·L-1的K2S2O8溶液混合,___________,得到纯净的MnO2(实验中可使用的试剂是1.0mol·L-1NaOH溶液、1.0mol·L-1H2SO4溶液、1.0mol·L-1BaCl2溶液)。12.(13分)某学习小组探究FeCl3溶液与Na2S溶液在某种条件下的反应。实验Ⅰ已知:FeS、Fe2S3均为黑色固体,难溶于水。(1)用化学用语解释Na2S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2)小组同学们试管b中黑色沉淀的提出猜想猜想1::黑色沉淀是Fe2S3

猜想2::黑色沉淀是FeS①针对猜想1,甲同学根据Na2S溶液呈碱性,推测试管b中黑色沉淀除Fe2S3外,还可能存在Fe(OH)3,补充实验II如下:编号操作或过程现象和结论实验Ⅱ向________NaOH溶液中滴加3滴pH=1的0.1mol•L-1的FeCl3溶液。有红褐色溶液生成。试管b中黑色的Fe2S3可能影响Fe(OH)3红褐色的观察。②甲同学继续查找数据:Ksp[Fe2S3]=1.0×10-88,Ksp[Fe(OH)3]=1.1×10-36,设计实验III:向Fe(OH)3中加入过量pH=12.5的0.1mol·L-1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颜色由___________,该现象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针对猜想2,乙同学推测,若猜想2成立,应该还有S生成。写出该同学推测所依据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乙同学继续检验:进行实验并获取证据:取试管b中黑色沉淀,用水多次洗涤后,___________,确认黑色沉淀中无S单质,猜想2不成立。(已知:Ksp(FeS)=1.59×10-19;H2S:Ka1=9.5×10-8,Ka2=1.3×10-14)(3)丙同学利用电化学原理继续进行探究编号装置操作及现象实验IV①电流计指针有微弱偏转②2分钟后,取左侧烧杯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有少量蓝色沉淀;2小时后,右侧烧杯有黄色浑浊产生,再取左侧烧杯溶液,滴加K3[Fe(CN)6]溶液,有大量蓝色沉淀。丙同学依据实验IV得出结论:pH=1的0.1mol·L-1FeCl3溶液与pH=12.5的0.1mol·L-1Na2S溶液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综合以上研究,从反应原理角度分析试管b中黑色沉淀是Fe2S3而不是FeS的原因:___________。13.(10分)当今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研发CO2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CO2含量成为研究热点。以CO2、H2为原料同时发生反应Ⅰ、Ⅱ如下: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H1

K1反应Ⅱ.CO2(g)+H2(g)CO(g)+H2O(g)

△H2

K2(1)如图1所示,则△H1-△H2____0(填“>”、“<”或“=”)。(2)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1molCO2和0.3molH2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3OH为0.02mol,CO为0.04mol,此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反应Ⅰ的化学平衡常数K1=_____。(3)CO2也可以与NH3合成尿素,反应为:2NH3(g)+CO2(g)CO(NH2)2(l)+H2O(g)

△H<0,分为两步:反应步骤反应方程式Ⅰ2NH3(g)+CO2(g)NH2COONH4(l)

△HⅠ快速放热ⅡNH2COONH4(l)NH2CONH2(l)+H2O(g)

△HⅡ慢速吸热已知投料的组成为CO2、NH3和水蒸气(有助于分离尿素),一定条件下,不同氨碳比与水碳比投料时CO2平衡转化率图像(图2,其中a、b代表水碳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A.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HⅠ<△HⅡB.增大氨碳比有利于提高尿素产率,原因之一是过量氨气与反应Ⅱ生成的水反应,促进平衡正移C.实际生产中若选择曲线a,则氨碳比应控制在4.0左右D.曲线a的水碳比大于曲线b,减小水碳比有利于尿素生成(4)CO2/HCOOH循环在氢能的贮存/释放、燃料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例如:HCO催化储氢,在密闭容器中,向含有催化剂的KHCO3溶液(CO2与KOH溶液反应制得)中通入H2生成HCOO-,其离子方程式为HCO+H2HCOO-+H2。若其他条件不变,HCO转化为HCO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反应温度在80℃~120℃范围内,HCO催化加氢的转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至少两点理由)。14.(13分)铁、镧、锑的合金能实现热电效应。所谓的热电效应,是当受热物体中的电子(空穴),因随着温度梯度由高温区往低温区移动时,所产生电流或电荷堆积的一种现象。若选用具有明显的热电效应的稀有矿物石为原料,加入到墙体材料中,在与空气接触中,随温度变化可发生极化,并向外放电,起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1)镧与Sc同族位于第六周期。镧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锑的核外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2)多数配离子显示的颜色与d轨道的分裂能有关。分裂能是指配离子的中心原子(离子)的一个电子从较低能量的d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d轨道所需的能量(用∆表示),它与中心离子的电子构型、电荷、配体有关。试判断分裂能∆[Fe(H2O)6]3+(黄色)_______∆[Fe(H2O)6]2+(浅绿色)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3)一种镧,锑形成的配合物结构如图所示①该结构中,中心离子La3+配位数为_______,碳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②该配合物中长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4)某铁、镧、锑的合金晶胞如下图1,铁原子位于锑原子构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晶胞的六个表面结构都如下图2。①若上图中A点锑原子的坐标为,则B点铁原子的坐标为_______。②若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Sb原子与Sb原子的最近距离为_______cm。15.(13分)G是有机化学重要的中间体,能用于合成多种药物和农药,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已知:(呈碱性,易被氧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A→B除生成B外,还有HCl生成。A的结构简式:_______,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_。(2)C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3)⑥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4)设置反应①的目的是_______。(5)写出D→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6)已知:苯环上有烷烃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邻、对位:苯环上有羧基时,新引入的取代基连在苯环的间位。根据题中的信息,设计以甲苯为原料合成有机物的流程图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答题卡姓名:贴条形码区贴条形码区注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检查监考员所粘贴的条形码。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5.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准考证号准考证号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1.[A][B][C][D] 1.[A][B][C][D] 6.[A][B][C][D]2.[A][B][C][D] 7.[A][B][C][D]3.[A][B][C][D] 8.[A][B][C][D]4.[A][B][C][D] 9.[A][B][C][D]5.[A][B][C][D] 10.[A][B][C][D]第=2\*ROMANII卷(非选择题)11.11.(1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2.(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3.(10分)(1)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2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1分)(2)___________________(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1分)(4)_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_(2分)15.(13分)(1)___________________(2分)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2分)(3)___________________(1分)(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福建卷】化学·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ACCDDBABA11.(11分)(1)MnCO3+(NH4)2SO4MnSO4+2NH3↑+CO2↑+H2O(2分)(2)34.5%(2分)(3)

Na2CO3溶液碱性较强,会有部分Mn(OH)2沉淀生成,所得MnCO3不纯,Mn的利用率降低(2分)

使用NH4HCO3溶液会有CO2气体放出,NH4HCO3的利用率低(2分)

边搅拌边向混合溶液中加入90mL1.0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边搅拌边加入适量1.0mol·L-1H2SO4溶液,当固体不再减少时,过滤,用蒸馏水多次洗涤滤渣,直至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1.0mol·L-1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过滤,干燥(3分)12.(13分)(1)S2-+H2O⇌HS-+OH-(1分)(2)

3mLpH=12.5(1分)

红褐色完全转化为黑色(1分)

2Fe(OH)3+3S2-=Fe2S3+6OH-

(2分)

2Fe3++3S2-=2FeS↓+S↓(2分)

加盐酸充分溶解后,无固体剩余(2分)(3)能(2分)(4)在该条件下,FeCl3与Na2S反应生成Fe2S3速率(发生沉淀反应速率)大于生成FeS速率(氧化还原反应速率)(2分)13.(10分)(1)<(2分)(2)

60%(2分)

15(2分)(3)BC(2分)(4)储氢过程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