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_第1页
高中生物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_第2页
高中生物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_第3页
高中生物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_第4页
高中生物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新高考) 第9单元 第3课时 群落的结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时群落的结构课标要求1.概述群落中的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空间结构。2.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内容、形成原因及其意义。考点一群落的结构考点二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内容索引重温高考

真题演练课时精练群落的结构考点一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1)概念: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

的集合。(2)特征:包括物种组成、

、季节性、生态位、群落演替等。梳理归纳

夯实必备知识种间关系生物种群空间结构提醒①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②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2.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群落的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物种丰富度,即

。(3)规律①不同群落

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②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

不同。数量多,且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很大的物种称为

。③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是

的,而是会随

的变化而变化。物种组成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丰富度丰富地位优势种固定不变时间和环境3.群落的种间关系(1)各种种间关系的特点与实例(连线)(2)区别辨析下列几对关系①捕食与竞争的区别:

是不同生物为了争夺资源、空间等生活条件而发生的斗争,并不以获取对方当食物为目的;

则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目的是获得食物与能量,用以维持自身的生存。②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的区别:同种生物以同种的幼体为食,或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都为种内竞争;不同种生物之间对资源和空间的争夺就是种间竞争。竞争捕食③捕食与寄生的区别:前者强调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强调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后者是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

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而宿主一般不会死亡。④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前者是从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后者是从死的生物体获得营养物质。⑤原始合作与种内互助的区别:前者是指

生物之间通过互助共同发展;后者是指

生物之间通过互助共同发展。活的不同种同种⑥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的区别:前者是指对

都有利的一种种间关系,但并没有发展到彼此相依为命的程度,如果解除这种关系,双方都能正常生存。而后者是

之间不能分开的一种种间关系,双方分开后,会出现双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的现象。双方物种(3)下图为群落中的四种种间关系相关图示,图1为四种种间关系的数量关系曲线图,图2为营养关系模式图。图中的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则: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属于种间竞争关系的是

,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细菌和噬菌体的营养关系属于图2中

。②和b①④和c③和ad(4)如图表示一片草原上的兔和狼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后一段时间内相对数量变化的趋势,判定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方法有:从最高点判断,

的数量少,

的数量多;从变化趋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

,后达到波峰的为

。捕食者(狼)被捕食者(兔)被捕食者(兔)捕食者(狼)(5)同种鲈鱼中的大鲈鱼以小鲈鱼为食,这属于捕食关系还是种间竞争关系?提示二者皆不是。

源于选择性必修2P29“练习与应用”:试分析群落中存在捕食者的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有利于维持物种丰富度,又能促进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概念在群落中,各个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类型

结构

结构模型

表现垂直方向有明显的

现象水平方向上常呈

分布4.群落的空间结构生物种群垂直水平分层镶嵌决定因素植物:

、无机盐等;动物:

;植物分层决定动物分层环境因素:地形变化、_______

的差异以及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因素:生物_____________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原因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

的充分利用光照温度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土壤湿度和盐碱度自身生长特点自然资源水分5.群落的季节性(1)原因:

等随季节而变化。(2)结果: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

的变化。6.生态位(1)概念: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

、____

的情况以及与

的关系等。(2)研究内容①动物:

以及与

的关系等。②植物:在研究区域内的

、植株

以及与_______

的关系等。阳光温度水分有规律空间位置占用资源其他物种栖息地食物天敌其他物种出现频率种群密度高度其他物种(3)特点: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

的生态位。(4)原因: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

的结果。(5)意义:有利于不同生物

环境资源。相对稳定协同进化充分利用延伸应用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

(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拓展延伸(2)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提示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拓展延伸提示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3)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拓展延伸提示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从而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4)立体农业和四大家鱼的混养的生态学原理和意义是什么?考向一种间关系的判断及相关曲线分析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

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噬菌体与细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并存,后期X的种内竞争加剧考向突破强化关键能力√由曲线中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判断:甲为互利共生关系,可用来表示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数量变化;乙为捕食关系,而噬菌体与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所以两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不能用图乙表示;丙为种间竞争关系,X种群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且将另一种群淘汰,这与种内互助有关,实验后期X种群密度增加,种内竞争加剧。2.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和细菌为食,不同草履虫对食物和空间的需求有的重合度较高,有的差异较大,草履虫甲更喜食细菌。生态学家高斯利用富含酵母菌和好氧菌的培养液在试管中培养甲、乙、丙三种草履虫,研究其数量变化,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甲、乙、丙单独培养,预期其增

长曲线均为“J”形B.甲、乙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相似度较高,

但甲竞争能力更强C.甲、丙的食物和生活空间可能差异较大,丙更可能生活在上层D.不同草履虫对食物和空间需求的差异有利于草履虫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分析图1可知,甲、乙竞争激烈,可能是食物和生活空间相似度较高,由于培养后期,乙的数量高于甲,故乙竞争能力更强,B错误;由图2可推测甲、丙的食物和生活空间可能差异较大,由题意可知,草履虫甲更喜食细菌,而乙与甲的食物相似度高,故乙也应喜食细菌,则丙应更喜食酵母菌,由于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在试管的各个层次均有分布,所以丙不一定生活在上层,C错误。考向二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相关辨析3.人为砍伐树木可形成林中空地即林窗,林窗面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利用标记重捕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

类群的丰富度B.林窗面积越大其透光性越强,土壤

动物丰富度越大C.土壤动物的平均密度和类群数呈正

相关D.林窗导致生物在不同地段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利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调查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A错误;分析题图数据可知,林窗面积在900~1225m2区间内林窗面积越大,土壤动物丰富度(类群数)反而降低,B错误。4.(2022·吉林通化高三模拟)为改善某湿地的环境和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江心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B区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芦苇长势

高低错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B.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分布着

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水平

结构C.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D.人为干扰下该湿地环境明显提升,改善后的湿地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芦苇为一个物种,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正确;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错误;改善后的湿地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D错误。考向三生态位5.(2022·天津静海一中高二期末)生态位能够体现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

其他物种的关系B.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也需要研究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C.生态位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可能出现重叠现象√6.最晚在明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将四大家鱼混养以提高效益。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与同一片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的竞争相比,鲢鱼和鳙鱼的竞争更激烈B.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减少C.混合放养时四大家鱼“和平共存”,说明它们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D.四大家鱼混养技术能够提高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牛羊对资源和空间需求几乎完全相同,而鲢鱼和鳙鱼的食物和占据空间有不重叠区域,故同一片草原上的牛羊之间竞争更激烈,A错误;鲢鱼主要以浮游植物为食,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会增多,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B错误;四大家鱼“和平共存”的原因不是互利共生,而是它们的分布水层和食物种类有差异,这使它们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C错误;四大家鱼的垂直分层使得它们之间的竞争不激烈,该混养技术能提高利用池塘资源的能力,D正确。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考点二

1.实验原理(1)土壤条件: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小动物的良好

。(2)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

的活动能力,常用______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

法。①记名计算法: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一般用于个体

,种群数量

的物种。基础提炼

通读实验内容栖息场所较强取样器目测估计较大有限②目测估计法:按预先确定的

来估计单位面积(体积)中的种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等。多度等级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2.实验流程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制订计划:包括三个主要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实施计划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的主要情况。↓取样:选择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本,并标明取样地点

和时间等。↓采集小动物: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观察和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统计和分析:设计一个数据统计表,分析所记录的数据,完成

一份研究报告。↓↓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也是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

,群落结构也越复杂。不同的不同的丰富3.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1)

法:用解剖针拨找小动物,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2)

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具有

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简易采集诱虫器趋暗、趋湿、避高温、避光(3)

采集:吸虫器中纱布的作用是防止将土壤小动物吸走,将其收集在试管中。吸虫器说明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体积分数为

的酒精溶液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70%考向实验过程和注意事项7.(2022·重庆万州区高三模拟)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昆虫,等等。若要对某未知土壤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采用较多的是A.样方法,用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B.标记重捕法,用记名计算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C.取样器取样法,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D.样方法,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统计种群的个体数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8.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B.可采用目测估计法或记名计算法统计物种相对数量C.可根据土壤小动物的避光性特点用诱虫器进行采集D.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由于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较强,不适用样方法调查丰富度,应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重温高考真题演练1.(2021·山东,10)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实验期间螺数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B.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乙藻>甲藻>丙藻C.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

主要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D.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12345√1234结合两图可知,在放入螺之前,甲藻数量多,乙藻数量其次,丙藻数量较少,放入螺之后,甲藻的数量减少明显,乙藻其次,丙藻数量增加,说明螺捕食藻类的喜好为甲藻>乙藻>丙藻,且三种藻的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A正确,B错误;图示L中使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主要原因是引入了螺的捕食使数量下降,C错误;51234生态系统是由该区域所有生物和生物所处的非生物环境构成,甲、乙、丙藻只是该区域的部分生物,D错误。52.(2021·河北,13)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345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12345种植模式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若虫(头/叶)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番茄单作22.73.20.816.51.2番茄玫瑰邻作1.40.20.11.82.2√1234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53.(2020·山东,11)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

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

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12345√1234据图可知,单独培养时,甲藻的K值为2.0×106个,在K/2(即1.0×106个)时,甲藻的种群数量增长最快,A项正确;混合培养时,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此时乙藻的数量几乎为零,因此造成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种内竞争,而不是与乙藻的种间竞争,B项错误;混合培养时,甲藻种群数量变化不大,而乙藻种群数量下降并逐渐被淘汰,D项正确。54.(2021·全国乙,30)在自然界中,竞争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_______(填“有限的”或“无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12345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具有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有限的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12345为了验证竞争排斥原理,某同学选用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为材料进行实验,选择动物所遵循的原则是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或相同的资源利用方式。竞争排斥原理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因此,该实验中需要将两种草履虫放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混合培养。当实验出现一方(双小核草履虫)存活,另一方(大草履虫)死亡的结果时即可证实竞争排斥原理。(2)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不同而共存。12345位置、时间等(合理即可)研究发现,以同一棵树上的种子为食物的两种雀科鸟原来存在竞争关系,经进化后通过分别取食大小不同的种子而能长期共存。若仅从取食的角度分析,两种鸟除了因取食的种子大小不同而共存,还可因取食的位置、时间等(合理即可)不同而共存。(3)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有相根据上述实验和研究,关于生物种间竞争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排斥,有不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竞争共存。5.(2021·湖南,20)某林场有一片约2公顷的马尾松与石栎混交次生林,群落内马尾松、石栎两个种群的空间分布均为随机分布。为了解群落演替过程中马尾松和石栎种群密度的变化特征,某研究小组在该混交次生林中选取5个固定样方进行观测,每个样方的面积为0.04公顷,某一时期的观测结果如表所示。12345注:同一树种的树高与年龄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性;两树种在幼年期时的高度基本一致。树高X(m)马尾松(株)石栎(株)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5X≤58975846485047455<X≤102527302830302528262710<X≤15342930363523543X>15131614151232122合计80818184858178847977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_。12345随机取样2055株/公顷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以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根据表中调查数据计算,马尾松种群密度为(80+81+81+84+85)÷5÷0.04=2055株/公顷。(2)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根据表中数据和树种的特性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优势树种是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种间竞争马尾松马尾松的成年树大于石栎,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栎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12345该群落中,马尾松和石栎生活在同一区域,会争夺光照、水和无机盐,二者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表格中树高可代表树龄,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马尾松的成年树大于石栎,且马尾松是喜光的阳生树种,石栎是耐阴树种,在二者的竞争中马尾松具有优势,石栎会由于被马尾松遮光而处于劣势,预测该次生林数十年后马尾松将成为优势树种。一、易错辨析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2.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3.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5.玉米田中玉米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6.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7.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则这两种鸟的生态位完全一样(

)×××五分钟查落实××√×二、填空默写1.(选择性必修2P22)群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性必修2P23)物种丰富度:

。3.(选择性必修2P24)原始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性必修2P24)互利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性必修2P24)捕食:

。在相同时间聚集在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一个群落中的物种数目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时,双方都受益,但分开后,各自也能独立生活两种生物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6.(选择性必修2P24)寄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性必修2P24)种间竞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择性必修2P27)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中获取营养并通常对宿主产生危害的现象两种或更多种生物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和空间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9.(选择性必修2P25~26)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为

等,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为水分、无机盐等;动物的分层现象则与

有关。10.(选择性必修2P28)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

,是群落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果。光照、温度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充分利用环境资源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2022·辽宁高三一模)科学家研究了日照近海域、岚山港垃圾倾倒区和养殖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其研究结果如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2345678910111213(注:丰度为物种丰富度。)调查海域优势种平均丰度/(ind·m-2)平均生物量/(g·m-2)日照近海拟特须虫、寡鳃齿吻沙蚕、深沟毛虫94219.91岚山港垃圾倾倒区-5253.62日照养殖区寡鳃齿吻沙蚕、不倒翁虫、脆壳肌蛤31318.78A.表中数据说明人类活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B.日照近海的优势种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更大一些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群落分布呈镶嵌分布D.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调查海域优势种平均丰度/(ind·m-2)平均生物量/(g·m-2)日照近海拟特须虫、寡鳃齿吻沙蚕、深沟毛虫94219.91岚山港垃圾倾倒区-5253.62日照养殖区寡鳃齿吻沙蚕、不倒翁虫、脆壳肌蛤31318.78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据表可知,日照养殖区内有人类的活动,平均丰富度下降,说明人类活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A正确;日照近海的优势种之间生活资源重合度更高些,它们的竞争可能会更大一些,B正确;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上出现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出现镶嵌分布,C正确;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D错误。2.为了解不同害虫防治策略对梨园土壤线虫的影响,科研人员根据线虫的生活习性和取食特点,将梨园土壤线虫划分为4个营养类群,再根据调查得到的线虫种类,计算得到各营养类群的相对丰度(物种丰富度)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注:常规区(频繁化学防治)、实验1区(农药减施防治)、实验2区(以植物源药物减施防治)。

土层分布相对丰度营养类群

0~20cm20~40cm常规区实验1区实验2区常规区实验1区实验2区食细菌线虫79.9280.0579.7177.4560.9466.39食真菌线虫6.546.337.452.692.592.59杂食捕食线虫5.775.685.524.454.424.20植物寄生线虫7.777.947.3215.4132.0826.8212345678910111213A.梨园中的细菌、真菌、线虫和植物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线虫的各种营养类群在不同土层中相对丰度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

结构C.在0~20cm土层,不同防治方法对各营养类群线虫相对丰度影响不明显D.在20~40cm土层,杂食捕食线虫可能对农药更敏感√3.(2022·泰安市高三模拟)如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某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种群迁入的某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B.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C.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D.甲种群的出生率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降低,在K值时降为012345678910111213√甲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数量增长呈“S”形,可知可能存在甲种群的天敌,A正确;根据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的变化趋势,可知乙种群和甲种群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甲种群是被捕食者,B正确;乙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后,作为甲的天敌,使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变小,C正确;甲种群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故出生率不会降为0,D错误。123456789101112134.(2022·晋中市高三模拟)某地海边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帽贝、石鳖等动物,海星可以捕食该群落中的其他四种生物,其他生物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在一个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几个月后,藤壶在该样地中占有优势,数量最多;再过一段时间,贻贝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为去除样地中的海星可导致样地内发生群落的演替B.藤壶与贻贝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且贻贝更适合在样地生存C.藤壶和贻贝都可以被海星捕食,所以属于同一营养级D.实验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12345678910111213√在一个实验样地中,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导致该地优势种发生了变化,贻贝成为最终的优势物种,发生了群落演替,A正确;在一个实验样地中,藤壶和贻贝之间是种间竞争关系,刚开始藤壶数量占优势,过段时间后贻贝占优势,说明贻贝更适合在样地生存,B正确;藤壶和贻贝都可以被海星捕食,但不能由此推出它们是同一营养级,C错误;12345678910111213根据“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从而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人为去除所有的海星后,该样地优势种先后发生了更替,优势种的过度繁殖可能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5.某种蚜虫在黄瓜植株上分布不均匀,下位叶多于中位叶,中位叶多于上位叶。过多的蚜虫在大量吸食黄瓜植株的汁液后,黄瓜植株内产生的单宁和烯类化学物增加。单宁能抑制蚜虫的消化,减少蚜虫的取食。烯类化学物具有挥发性,对蚜虫的天敌——瓢虫具有吸引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B.该种蚜虫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C.黄瓜与蚜虫,瓢虫与蚜虫间分别存在寄生和捕食关系D.单宁和烯类化学物能调节种间关系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该种蚜虫的所有个体构成一个种群,这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通过题干“单宁能抑制蚜虫的消化,减少蚜虫的取食。烯类化学物具有挥发性,对蚜虫的天敌——瓢虫具有吸引作用”可知,单宁和烯类化学物能调节种间关系,D正确。6.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

性的维持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

未被利用的资源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10111213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正确;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错误。12345678910111213A.表中数据可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得出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无关C.花坛0~5cm土层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最高D.土层中的小动物类群不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7.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花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土层物种数个体总数0~5cm11795~10cm45010~15cm31312345678910111213表中的数据是个具体值,因此可推测,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采用了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A错误;土壤小动物具有趋暗、避光和避高温的特性,据此可推测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和温度有关,B错误;任何生物群落中生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土层中的小动物类群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D错误。土层物种数个体总数0~5cm11795~10cm45010~15cm313123456789101112138.(2022·烟台市高三一模)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不属于群落结

构的范畴B.种间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以及人为干扰,在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中起

着重要作用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种间关系等仍然不会达

到相对稳定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群落的结构都不会发生显著改变√12345678910111213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这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A错误;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相对稳定,C错误;群落演替的本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D错误。9.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模型属于数学模型B.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关系是经过长期的协同进

化逐步形成的C.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负

反馈调节D.利用模型不能解释猎物的种群数量能维持相对

稳定的原因12345678910111213√1234567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