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7/NUMPAGES总页数7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针对练习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1.阅读与思考。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①,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②,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③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注]①丹青:指绘画。②小术:小技巧,小法术。③绐:欺骗。(选自《晋书•文苑》)[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若云兴霞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恒自梢至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尤善丹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故俗传,恺之有三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B.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C.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D.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为求之必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文章内容,用文中词语填空。谢安对顾恺之非常器重,是因为顾恺之的“_____________”;顾恺之竟然相信一片柳叶能遮蔽自己,并非常珍视它,足以显示他的“_____________”。2.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②坐:因为。[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或曰:“食菱须去壳。”或: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人自护其短。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文中处加上标点符号[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并壳者,欲以去热也。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所宝以百数
_________
尾搐入两股间
__________[2]请给第①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②题句子。①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处士笑而然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
B.(戴嵩)常以自随C.(牧童)拊掌大笑
D.(古语道理)不可改也[4]文章最后引用“古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孔君平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1]按原文内容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______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_______。”儿应声答曰:“________。”[2]判断对错①“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________)②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________)③“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________)[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ă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扑倒)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1]解释加点词语。昔孟子少时(_____)
乃去
(_____)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_____)
遂居于此(______)[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居住之所近于墓。
B.遂居于此。C.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D.继而迁于学宫之旁。[3]翻译下列句子。此非所以居子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拔树凿井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1]下列“故”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B.低头思故乡(《静夜思》)C.故草木不生
D.依然如故[2]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B.伊犁城的位置在沙漠当中。C.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D.佐领聪明多端,领导人们在沙漠中探出了水井。[3]翻译句子。
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王戎中不取道旁李》,完成习题。王戎中不取道旁李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④甲,诸儿竞走⑤四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注释]①王戎:琅伢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官员,“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一些,这些。④折枝:压弯枝条。⑤竞走:争着跑过去。[1]下面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A.王戎/不取/道旁李
B.尝/与诸小儿/游C.诸儿/竞走/取之
D.树在道/边而多子[2]“取之,信然”的意思是(
)A.王戎果然是守信用的。
B.一定要把李子摘下来。C.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苦的。[3]多读两遍,想想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再简要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匡(kuānq)衡凿(záo)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②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③。主人怪④
,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⑤以书,遂⑥成大学。(注)①逮:达到,及。②映:照。③偿:报酬,回报。④怪:对……感到奇怪。⑤资给:资助,供给。⑥遂:最终,终于。[1]“凿壁”的“凿”,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B.打孔,穿通C.明确,真实[2]下面对本文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邻居家有蜡烛,但烛光照不到匡衡家。B.匡衡自己家也有蜡烛。C.匡衡帮一个叫“文不识”的人干活是有工钱的。D.匡衡最后成不了大学问家。[3]你从匡衡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阅读理解。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解释划线字义。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__________________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_________________[3]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
。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试结合文章内容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古文阅读。
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①处吾子②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③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④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⑤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注释)①所以:用来。②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③贾人:商人。④学宫:学含。⑤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下划线的字。
①其舍近墓。
舍:________。②遂居焉。
居:________。③遂迁居市旁。
迁:________。④此可以处吾子矣。
处: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可以处吾子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陈实与“梁上君子”陈实,东汉人也,为人仁爱,时岁饥民馁,有盗夜入其室,栖于梁上。实阴见之,乃起整衣,呼儿孙起,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成性,遂至于斯。”儿孙曰:“孰也?”实指梁上盗曰:“梁上君子者是也。”盗大惊,自投于地,叩头归罪。实徐谕之曰:“视君状貌,不似恶人,宜省己为善。”实知其贫,乃令人与之绢二匹。自是一县无复盗者。[1]解释:①栖(_______)
②阴(_______)③夫(______)④斯(_______)
⑤孰(_______)
⑥徐(_______)
⑦谕(________)
⑧省(________)⑨一(________)[2]翻译:①时岁饥民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正色训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理解:“梁上君子”现已成成语。它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文言文阅读。道旁苦李王戎①七岁,尝②与诸③小儿游④。看道边李树多子⑤折枝⑥,诸儿竞⑦走⑧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⑨。——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尝:曾经。③诸:众。④游:玩。⑤子:果实。⑥折枝:压弯了树枝。⑦竞:争着。⑧走:跑。⑨信然:真是这样。[1]翻译下面的句子。①尝与诸小儿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言文阅读。执①竿入城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②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③?”遂④依而截之,乃入城.注释:①执:握。②俄:一会儿。③何不以锯中截而人:为什么不用锯子从中间截断再入城呢?④遂:于是。[1]开始的时候这个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25届高三3月6、7日周考第二次周练化学试题含解析
- 辽宁中医药大学《工程制图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视听说(俄)(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工程学院《材料性能研究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长泾片重点名校2025年初三年级三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天津理工大学《文献检索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主讲平面广告设计
- 2024北京四中初二(下)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DB5108T60-2025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检查规范
- 邯郸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 传染病预防方案与预防措施(2篇)
- 环氧地坪漆工程全施工合同范本
- 人工智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复旦大学
- 7s办公室管理培训
- 股骨粗隆间骨折08023课件
- 戊烷油加氢装置HAZOP分析报告
- 《红楼梦》人物性格特点
- 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
- 上海中小学创新试验室建设指引
- T-GLYH 007-2023 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规范
- 甲醛溶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