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一日教案_第1页
太空一日教案_第2页
太空一日教案_第3页
太空一日教案_第4页
太空一日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6太空一日教案这篇《太空一日》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杨利伟乘坐太空飞船时奇妙的身体感受,他在太空飞行14圈,经历了地球上14个昼夜看见了怎样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危险与痛苦,经历了哪些惊心动魄的时刻。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太空一日教案,供大家参考。太空一日教案【教学目标】1.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各局部的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3.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快速筛选、区分、提取的能力,以及对重要信息进行确认提炼及重组的能力。4.体会作者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树立为祖国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教学重点】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查找作者杨利伟、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资料,结合思考探究自学课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传说故事。2022年10月15日,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区着陆。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许多人都羡慕航天员成功的那一刻的荣耀,却不知道航天员背后的惊险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22课《太空一日》。21教育网二、出示学习目标三、展示自我,夯实根底1.读准下面重点词语的字音负荷然后答复下面的问题:1.快速浏览全文,借助各局部的小标题,把握每一局部的主要内容。点拨: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第一局部:起飞时的生死考验。我看到了什么――第二局部:太空中的真实所见。神秘的敲击声――第三局部:飞船上的声音探究。归途如此惊心动魄――第四局部:返回途中的惊险际遇。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点拨: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表达的。3.以我感受到的句式,表达阅读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例如: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严谨的科学态度。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坚决的意志。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献身的精神。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对亲人的无限深情。我感受到英雄杨利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之情。我感受到祖国的富强与伟大。我感受到太空一日的紧张和惊险。太空一日教案【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标注好词好句,概括故事情节。2.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航天员的高大形象。3.体会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4.学习航天员敢于探索,严谨勇敢,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段感动中国颁奖词: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荣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沉着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他就是杨利伟,今天就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惊险的太空之旅,下面就让我们随航天英雄杨利伟一道重温那令人既兴奋又紧张的天空一日。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背景。1.认读理解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炽热轮廓模拟遨游严谨稠密瞬间概率烧灼五脏六腑千钧重负耐人寻味惊心动魄2.介绍写作背景。教师介绍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目标导学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记述了作者太空一日之旅,主要经历了哪三步?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火箭发射我看到了什么在太空中神秘的敲击声归途如此惊心动魄飞船返回2.读了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这一局部,你知道自己要牺牲的原因吗?(用文中语句答复)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3.在我看到了什么这一局部,我看到了什么?我没有看到长城,却为何要写它?(1)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2)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3)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因为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通过本次观察,说明那些说法并不科学,从而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科学精神。4.神秘的敲击声这一局部其实写了在太空中哪两个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现象?(1)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2)时不时会出现神秘的敲击声。5.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这一局部中,令我惊心动魄的事情是什么?返回舱的舷窗出现裂纹,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目标导学三:细读课文,探究质疑1.结合课文,体会下面句子蕴含的情感。(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2)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那么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3)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1)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所有人为杨利伟挺过了艰难的共振过程而快乐。(2)通过景色描写,表达了我在太空思家、爱国之情。(3)表达了我回到地面、想从返回舱出来的急迫心情。2.本文在形式上有什么什么特点?采用小标题的形式,依照火箭发射、在太空中、飞船返回的顺序组织全篇。3.杨利伟在文中说对航天员的最根本要求是严谨。试从文中找出一些例子,体会宇航员严谨、科学的态度。(1)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因无法捕捉,就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2)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里,就用各种方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感觉声音不像,就不能确认,这是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目标导学四:归纳总结,探究质疑本文采用小标题的形式,详尽地表达了我(杨利伟)的太空一日之旅,表现了航天英雄的沉着、冷静和严谨、科学的崇高精神。1.读完本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迪?2.假设杨利伟到你们的学校和大家交流,你会向他提什么问题呢?【教学提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梳理字词。大屏幕展示神舟五号发射、回收等几段精彩视频。小组合作,同桌交流。【学法指导】抓住文中关键语句,进行提取或概括。采用小标题的作用:小标题既有提纲挈领、条分缕析的作用,又可以减少一些过渡性文字的铺张,以便于突出重点。另外,还可以让文章疏密有致,结构严谨。【教学提示】教师可适当提示,所举例子要能突出严谨科学。可结合学习、生活上的实例谈感受。所提的问题要围绕航天话题,注意文明、礼貌用语。教学反思可取之处:1.本文的篇幅比拟长,所以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