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文化生活主观题答题模板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专题八文化生活之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考点整合】一、文化的作用或影响理论参考设问:运用文化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文化的影响或作用或价值或功能:1.文化对社会的影响1)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文化对人的影响1)优秀文化塑造人生,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3)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4)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拓展1:文化对人的影响给我们的启示1)要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2)要重视文化的影响,把握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的不同特点。3)要主动感悟、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要接受优秀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全面提升个人素质。拓展2:文化的特点-此知识点属于“文化与社会”的知识范围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拓展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3)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拓展4:文化影响人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1)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2)传统文化: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3)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不竭的力量之源。4)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风尚,抵制腐朽文化,改造落后文化。6)精神文明: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文化发展理论参考设问:运用文化发展的知识或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问题:1.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即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1)是什么―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呈现多样性。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为什么―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或重要性或意义:①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④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综合国力;其次,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第三,有利于加强各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相了解,发展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3)怎样做―如何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③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重要途径。手段: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⑤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等错误倾向。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即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特点: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2)传统文化的作用:①对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②对个人成长: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3)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①要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②要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③在文化传承中,要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吸取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④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受者。⑤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等错误倾向。4)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或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3.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即文化创新1)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2)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3)怎样实现文化创新(途径与因素):①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②基本途径一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看③基本途径二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从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看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⑤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拓展5:全面认识教育的重要性或作用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一种综合的力量,其中科技和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6)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7)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相互促进。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拓展6:怎样对待外来文化1)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决抵制外来文化中腐朽糟粕的部分。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拓展7: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1)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2)通过文化交流,借鉴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推进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性。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中华文化的力量。5)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拓展8: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文化交流: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3)文化发展:信息技术使文化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4)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5)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科学精神,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6)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拓展9:个人在文化发展中肩负的任务1)文化产生: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2)文化交流: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3)文化传承:通过教育选择、传递、创造文化。4)文化创新: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必须关注人民群众利益。5)文化环境:提高自身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6)精神文明: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7)思想道德:立足生活实践,提高自身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方法技巧』1.如何考查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设问方式①: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答题模板:文化交流的态度+交流原则+途径和媒介+主体的任务+反对错误倾向设问方式②: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答题模板: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途径+文化创新+主体的任务+反对错误倾向设问方式③:结合材料分析如何使中华文化得到他国认可。答题模板: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文化交流的态度和原则+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创新+主体的任务2.如何解答考查传统文化作用的试题设问方式:①结合材料分析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②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答题模板:文化实质+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人+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专题九文化生活之中华文化、民族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整合】三、中华文化理论-即中华文化的特征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和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史书典籍以其自身的传承性,成为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1)独特性: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其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民族性: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3.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1)含义: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2)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拓展10:感知中华文化的力量1)中华文化的力量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且能够影响人和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国际竞争力。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拓展11:如何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1)方向保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文化传承: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3)文化交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融入时代精神,实现文化创新。5)民族精神: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四、中华民族精神理论1.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特征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2)核心:爱国主义。其特征如下: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3)特征: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2.为什么――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地位或重要性或作用: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2)必要性或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①是应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的需要,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⑤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3.怎么办――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2)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4)必须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方法技巧三』1.如何解答考查中华文化特征的试题设问方式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答题模板: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和睦相处+借鉴积极成分+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设问方式②: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特征。答题模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2.如何解答有关民族精神的试题设问方式:①说明……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②民族精神为什么能永不泯灭③只有立足社会实践才能成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评析此观点。④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答题模板①(为什么):文化的实质与作用+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作用+文化环境净化+核心价值体系+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答题模板②(怎么做):指导思想+传承传统文化+文化交流+时代精神+弘扬主体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1.我国的文化现状1)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新增考点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A.它能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B.它可以通过灵活而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C.它便于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D.它易于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A.有些部门和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肆意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B.有些文化产品借消遣娱乐的名义,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级趣味;C.有些媒体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③存在的不良文化现象有:落后文化,腐朽文化,文化炒作,文化啃老,争夺“名人故里”等等。2)怎么办――怎样克服不良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⑴国家(或政府):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①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④应积极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⑤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⑵公民或青年学生:①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拒绝污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②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③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⑶企业或文化生产经营者:①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②发展大众文化,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③生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先进文化产品。拓展12:新增考点-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拓展13:新增考点-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1)是什么: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意义: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把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2.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发展先进文化)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3)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4)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不断创新。5)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7)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增考点1)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2)为什么――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要性: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3)怎么办――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⑵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⑶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4.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根本任务: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重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3)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4)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新增考点1)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为什么即决定因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③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④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⑤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6.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新增考点1)必要性: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内涵:①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②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怎样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①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更有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7.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增考点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②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④必须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依靠人民群众,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贡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⑤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培训机构宣传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食品企业节能减排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房产中介在线服务平台合同3篇
- 2025年度车辆行驶数据采集与分析合同3篇
- 2025-2030年(全新版)中国石灰和石膏制造行业发展现状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高压清洗设备产业规模分析及发展建议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食品增稠剂行业市场发展趋势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铜合金接触线行业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2024松木木材加工厂设备租赁合同范本大全3篇
- 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专题12区域发展解析版
- 酒店会议室设备安装及调试方案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阻燃材料与技术》课件 第8讲 阻燃木质材料
-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220807013156
- 英语代词专项训练100(附答案)含解析
- GB/T 4732.1-2024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第1部分:通用要求
- 《采矿工程英语》课件
- NB-T31045-2013风电场运行指标与评价导则
- NB-T+10488-2021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 天津市和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