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课件_第1页
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课件_第2页
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课件_第3页
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课件_第4页
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第二节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第三节金融资本第十二章

竞争与垄断第一节第十二章

竞争与1【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懂得资本主义如何从自由竟争发展到垄断,掌握垄断与竞争的相互关系、垄断价格的形成、垄断利润的来源以及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等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垄断与竞争的相互关系二、金融资本及其统治三、垄断价格的形成四、垄断利润的来源五、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式的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2【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课时分配】课时【教学主要内容】一、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二、垄断价格的形成三、垄断利润的来源四、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3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又有其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并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又可分为一般垄断或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当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章内容包括一般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垄断阶段经济关系的特征、主要内容和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及其历史作用等。

本章内容的几点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4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和帝国主义理论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18世纪60-7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通过这次科技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并使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国,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

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5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机械化为特征,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

6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罗尔特:《詹姆斯·瓦特》

1819年在詹姆斯·瓦特的讣告中,对他发明的蒸汽机有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7

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以发动机、传动机和工具机组成的机器体系代替了手工工具。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影响是:分工更加精细:分工协作不是根据人的特长而是根据机器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起来。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以发动机、传动8

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进行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电、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并被运用、化学工业得到发展。通过这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

经济:社会生产部门日益增加;生产部门迅速扩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更高阶段,结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垄断。

政治:一小撮金融寡头进一步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实行全面的反动。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进行9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弗·伊·列宁

1870-1924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弗·伊·列10

帝国主义对内加强剥削和控制,对外疯狂掠夺和扩张。战争唤醒了人民的觉悟,当时,新旧大陆出版的经济和政治著作,已经用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资本主义最新阶段和时代的特征了。帝国主义对内加强剥削和控11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理论:

1、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论述帝国主义的著作。他认为帝国主义仅仅是一种政策。2、奥地利经济学家西法亭1910年出版的著作《金融资本》,是从流通领域去研究金融资本的,而不是从物质生产领域去寻找经济变化的基础。

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理论:123、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代表人物考茨基的著作《帝国主义》和《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联盟》否定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提出了超帝国主义论。

4、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经济上: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政治上: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3、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代表人物考茨基的著作《帝国主义》和《13

第一节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一、垄断的形成

1、垄断——垄断也叫独占,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第一节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一、垄断的形成142、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1)垄断是生产与资本集中的结果。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兼并,将大量资本集中在手中,从而使自己在社会生产与销售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因而具有了垄断势力,形成了社会经济中的垄断现象。

2、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垄断是生产与资本集中15

生产集中走向垄断的原因:第一、生产集中在少数大资本手中,在大资本之间产生了通过合作进行垄断的可能性;第二、生产集中造成的资本规模实力悬殊,使中小资本与大资本竞争困难。第三、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了它们之间的垄断联合。(2)垄断作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是以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的生产力为基础的。

19世纪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电力、化工、冶金、汽车等部门技术突破,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它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垄断势力的产生提供了生产力基础。生产集中走向垄断的原因:16(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加速了垄断势力的形成。在危机期间,资本竞争异常激烈,因而出现一次又一次兼并与合并浪潮。这使得少数资本可以在兼并与合并浪潮中迅速扩大自身,使生产与市场集中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形成自身的垄断势力。(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加速了垄断势力的形成。173、垄断的实质:垄断是少数大资本为获得高额利润,凭借自己的经济势力,以独占或者协议或联合的方式对某一部门或若干部门的生产、市场及产品价格进行的控制。那些具有垄断势力的大资本被称为垄断资本。

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体现着居于垄断地位的大资本运用自己的经济技术实力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占有中小资本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3、垄断的实质:18二、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叶,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

1、卡特尔(原义指协定或同盟)——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2、辛迪加——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3、托拉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如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二、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叶,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19战后私人垄断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使生产力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1)垄断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提高,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国内垄断的主要形式;(2)银行业的垄断加强,金融机构和银行业务多样化;(3)金融资本统治加强。战后私人垄断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20

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了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特点:

(1)规模往往超过二战前的垄断企业。

(2)生产经营项目已不限于同类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是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联合生产与经营。

(3)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极大地增强。

一方面可以保证一定时期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利润率;另一方面还可在经济结构不断变化,新产业部门层出不穷,市场行情不断波动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混合经营规避风险,稳定、平衡、持久地保持垄断地位和获得高额利润。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了较大21三、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

1、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

以20世纪初美国各大托拉斯为例——在本国的工业部门中,控制了95%的石油、65%的钢铁、81%的化学、77%的金属、85%的铝业、80%的制糖和烟草等。

2、垄断渗透到了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

3、垄断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条件。三、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1、垄断在社会经济22四、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一)垄断并不排斥竞争

1、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2、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目的不同;2、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3、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4、范围不同

四、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一)垄断并不排斥竞争23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是有所发展变化的。归根到底,这种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虽然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关系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在许多地方己发生了部分的质变。自由竞争:私人资本(统治地位);资本家个体私有

垄断:社会资本(统治地位);垄断集团私有制;

从发展趋势来看,“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

——马克思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生24六: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活动

垄断势力使大资本能够利用自己控制的生产与市场为自己获取高额利润服务。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产生了消极作用。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一定手段进行反垄断,以限制其消极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这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美国的主要反垄断法律: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90);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克莱顿反托拉斯法(1914);鲁宾逊-帕特曼法(1936)六: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活动垄断势力使大资本能够利用25

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实质:

反垄断的实质是把垄断势力的活动控制在一定程度内,不让少数垄断资本破坏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秩序。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实质:26

第二节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

(一)垄断利润

1、定义:是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所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垄断利润的来源——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①来自对本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②来自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③来自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④来自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第二节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27

(二)垄断价格

1、定义: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高价、垄断低价)

2、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极大地脱离商品的价值。

②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全社会商品价格的总额仍然只能等于商品价值总额。

③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二)垄断价格28第三节金融资本(一)银行业垄断的形成

1、银行业之间也存在优胜劣汰的竞争。

2、近现代金融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也促使了垄断的形成。

3、银行业垄断形成后,垄断的银行资本已由过去时代的普通借贷中介人,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万能的垄断者。(银行的新作用)

第三节金融资本(一)银行业垄断的形成29

(二)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形成的一种新的资本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实际上的统治者。

1、相互持股2、人事融合

(三)金融寡头——掌握了金融资本,能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二)金融资本——是由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30

(三)金融寡头的统治

1、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

(金字塔)参与制——主要是指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从而层层控制许多企业的经济上的统治方式。

2、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个人联合”的方式实现的。

①“打进去”

②“拉出来”

③影响政策(三)金融寡头的统治31第一节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第二节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第三节金融资本第十二章

竞争与垄断第一节第十二章

竞争与32【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要求懂得资本主义如何从自由竟争发展到垄断,掌握垄断与竞争的相互关系、垄断价格的形成、垄断利润的来源以及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等马克思主义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垄断与竞争的相互关系二、金融资本及其统治三、垄断价格的形成四、垄断利润的来源五、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式的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33【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课时分配】课时【教学主要内容】一、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二、垄断价格的形成三、垄断利润的来源四、垄断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

【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34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又有其不同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经济特征。并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身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它又可分为一般垄断或私人垄断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当前,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本章内容包括一般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垄断阶段经济关系的特征、主要内容和形式,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及其历史作用等。

本章内容的几点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35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和帝国主义理论一、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

18世纪60-70年代,以英国为中心开始了第一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通过这次科技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并使原来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国逐渐转变为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国,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基础。

序: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36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机械化为特征,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标志。

37

“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想象的规模走上了机械化道路。”

——罗尔特:《詹姆斯·瓦特》

1819年在詹姆斯·瓦特的讣告中,对他发明的蒸汽机有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瓦特蒸汽机巨大的、不知疲倦的威力使生产方法以过去所不能38

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以发动机、传动机和工具机组成的机器体系代替了手工工具。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影响是:分工更加精细:分工协作不是根据人的特长而是根据机器本身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起来。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以发动机、传动39

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进行了第二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电、电机、内燃机的发明并被运用、化学工业得到发展。通过这次科技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以重工业为主的国家。

第二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是:

经济:社会生产部门日益增加;生产部门迅速扩大,促进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生产社会化程度发展到更高阶段,结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垄断。

政治:一小撮金融寡头进一步控制了国家的政治生活,实行全面的反动。从19世纪70年代起,以美国和德国为中心进行40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弗·伊·列宁

1870-1924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弗·伊·列41

帝国主义对内加强剥削和控制,对外疯狂掠夺和扩张。战争唤醒了人民的觉悟,当时,新旧大陆出版的经济和政治著作,已经用帝国主义这个概念来说明资本主义最新阶段和时代的特征了。帝国主义对内加强剥削和控42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理论:

1、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1902年出版的《帝国主义》是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论述帝国主义的著作。他认为帝国主义仅仅是一种政策。2、奥地利经济学家西法亭1910年出版的著作《金融资本》,是从流通领域去研究金融资本的,而不是从物质生产领域去寻找经济变化的基础。

形形色色的帝国主义理论:433、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代表人物考茨基的著作《帝国主义》和《民族国家、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家联盟》否定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提出了超帝国主义论。

4、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经济上:帝国主义的五大经济特征;政治上:帝国主义是垄断的、寄生的或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3、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主要代表人物考茨基的著作《帝国主义》和《44

第一节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一、垄断的形成

1、垄断——垄断也叫独占,是指一个或几个大型企业占有一个经济部门的绝大部分的生产或流通份额,并控制相关商品的价格,从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第一节垄断的形成与垄断组织一、垄断的形成452、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1)垄断是生产与资本集中的结果。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通过内部积累和外部兼并,将大量资本集中在手中,从而使自己在社会生产与销售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份额,因而具有了垄断势力,形成了社会经济中的垄断现象。

2、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垄断是生产与资本集中46

生产集中走向垄断的原因:第一、生产集中在少数大资本手中,在大资本之间产生了通过合作进行垄断的可能性;第二、生产集中造成的资本规模实力悬殊,使中小资本与大资本竞争困难。第三、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促进了它们之间的垄断联合。(2)垄断作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上的生产关系是以第二次科技革命后的生产力为基础的。

19世纪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电力、化工、冶金、汽车等部门技术突破,引发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它带来了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为垄断势力的产生提供了生产力基础。生产集中走向垄断的原因:47(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加速了垄断势力的形成。在危机期间,资本竞争异常激烈,因而出现一次又一次兼并与合并浪潮。这使得少数资本可以在兼并与合并浪潮中迅速扩大自身,使生产与市场集中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形成自身的垄断势力。(3)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加速了垄断势力的形成。483、垄断的实质:垄断是少数大资本为获得高额利润,凭借自己的经济势力,以独占或者协议或联合的方式对某一部门或若干部门的生产、市场及产品价格进行的控制。那些具有垄断势力的大资本被称为垄断资本。

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体现着居于垄断地位的大资本运用自己的经济技术实力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和占有中小资本剩余价值的经济关系。3、垄断的实质:49二、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叶,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

1、卡特尔(原义指协定或同盟)——生产或经营同类产品的一些大型垄断企业之间通过协议形成的,在生产或流通的某个或某些环节实行垄断的组织形式;

2、辛迪加——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组织形式;3、托拉斯——垄断了某种商品生产和经营全过程的独立的大型垄断企业,如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二、垄断组织到20世纪上半叶,较为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50战后私人垄断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主要标志,使生产力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大影响:(1)垄断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提高,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国内垄断的主要形式;(2)银行业的垄断加强,金融机构和银行业务多样化;(3)金融资本统治加强。战后私人垄断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51

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了较大发展,主要特征是混合联合企业的兴起。特点:

(1)规模往往超过二战前的垄断企业。

(2)生产经营项目已不限于同类或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而是跨行业跨部门进行混合联合生产与经营。

(3)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极大地增强。

一方面可以保证一定时期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利润率;另一方面还可在经济结构不断变化,新产业部门层出不穷,市场行情不断波动的条件下,能够通过混合经营规避风险,稳定、平衡、持久地保持垄断地位和获得高额利润。20世纪后半叶,垄断组织的形式又有了较大52三、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

1、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基础。

以20世纪初美国各大托拉斯为例——在本国的工业部门中,控制了95%的石油、65%的钢铁、81%的化学、77%的金属、85%的铝业、80%的制糖和烟草等。

2、垄断渗透到了政治、军事、科技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整个社会的基础。

3、垄断决定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过程,进一步激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部分质变,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条件。三、垄断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1、垄断在社会经济53四、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一)垄断并不排斥竞争

1、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

2、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1、目的不同;2、手段有了新的变化;

3、激烈程度和后果不同;4、范围不同

四、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一)垄断并不排斥竞争54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自由竞争阶段到垄断阶段是有所发展变化的。归根到底,这种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虽然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经济关系没有本质上的变化,但在许多地方己发生了部分的质变。自由竞争:私人资本(统治地位);资本家个体私有

垄断:社会资本(统治地位);垄断集团私有制;

从发展趋势来看,“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

——马克思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资本主义生55六: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活动

垄断势力使大资本能够利用自己控制的生产与市场为自己获取高额利润服务。这对资本主义经济整体产生了消极作用。因此,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一定手段进行反垄断,以限制其消极作用。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手段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这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美国的主要反垄断法律: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90);联邦贸易委员会法(1914);克莱顿反托拉斯法(1914);鲁宾逊-帕特曼法(1936)六:资本主义国家反垄断活动垄断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