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革命伟人——孙中山2孙中山生平3生平简介孙中山,原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等。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享年59岁。先生是我国近代的民主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4孙中山名字的由来孙中山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日新的粤语谐音为逸仙),别号中山。孙中山流亡海外,曾化名中山二郎,吴仲。革命者无意间称他为孙中山,民国后称为社会的习惯称呼。【孙中山】5广东香山县翠亨村孙中山故居6【孙中山故居】7家境贫寒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农民家庭,为家中第三子,幼名“帝象”。七岁时入私塾接受传统教育。由于家道贫寒,平时,孙中山还要去上山打柴、牧牛、捡猪粪。到溪涧捕鱼虾,随外祖父到海边打蚝,还到邻村三合会人办的武馆偷学拳术,贫寒的幼年生活,使得孙中山养成了勤劳勇敢的精神。10岁时才开始进入村塾求学,由于他勤奋努力,仅三年就成为全家中最有文化的一员。8【香山县】9勤奋好学1879年,孙中山十四岁时受长兄孙眉接济,随母乘轮船赴夏威夷檀香山,在当地英国国教会开办的用英语授课的小学修读英语、英国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圣经等科目。三年后肄业,英文成绩为全班之冠。夏威夷王亲自颁奖。10学医行医1883年冬天,孙中山到香港,就读于拔萃书屋(今日之拔萃男书院)。1884年,进入中央书院(今日之皇仁书院),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毕业生中第二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港英政府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11立志报国1894年6月,孙中山尝于《上李傅相书》中,提出多项改革建议,惟李鸿章断拒。1895年2月12日,孙中山在中环士丹顿街13号正式成立了“香港兴中会总会”。与会者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誓,孙中山担任秘书。1903年夏,孙中山在日本青山开办革命军事学校起,再度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设为革命誓词。12成立同盟会,影响显著1905年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他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与梁启超、康有为等改良派激烈论战。继而编定“同盟会革命方略”,正式宣示进行国民革命,举所誓之四纲,力图创立“中华民国”,并定“军法之治,约法之治、宪法之治”三程序。13成立国民党,推动国共合作1912年8月,同盟会联合其他党派改组成立国民党,孙中山被推举为理事长。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国民党宣言;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通过新党纲、新党章,把旧三民主义重新解释为新三民主义;将中国国民党改组为包含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从而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4成为临时大总统1911年12月20日,孙中山赶赴上海,并于28日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15逝世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因原发胆管腺癌转移到肝部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59岁。弥留之际,他提到国事的遗言是:“和平……奋斗……救中国!”1925年4月2日起,孙中山灵柩停放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北伐成功后,于1929年6月1日,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6中山陵171819轶事典故
20名字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达生、吴仲等化名,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不再面临满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档案均以本名“孙文”署名。21此外,孙中山曾自称为洪秀全第二,并认为洪氏为“反清英雄第一人”。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认为这是由于孙接受西式教育,不受传统忠君观念束缚,才敢如此自称。至于“孙大炮”这个当时政治对手揶揄孙文的外号,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粤语“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暗讽孙文言辞夸大不实。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点水部首,贬称其为孙汶。“汶汶”一词,出自《史记·屈原列传》:“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注解此文的人,或说“汶汶,犹昏暗不明也”,或说“蒙垢尘也”,或说“玷污也”。22尊称
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后,当时于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举行公祭时,豫军总司令樊钟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横额(阔丈余,高四、五尺),当中大书“国父”二字,他的唁电挽幛,均称“国父”,这是孙中山在公开场合被尊称为“国父”之始。抗日战争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决议:尊称本党总理为国父,以表尊崇。根据中常会的决议,国民政府以孙中山先生倡导国民革命,手创中华民国,更新政体,永奠邦基,谋世界之大同,求国际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万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国自是日起,尊称总理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同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又发布明令,规定在政府公家机关、民众团体应一律改称国父,在国民党党内称国父或总理均可,民间已印就之图书文字,不必强令改易。23自此之后,孙中山即在中国历史上确立了其“国父”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则未以官方名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国的国父为孙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或中国共产党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从未称孙中山为国父。不过,中国共产党无论在建政前或后,都尊称孙氏是“中共的老师”和“革命的旗帜”,民间则有人沿袭民国时代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的这一做法。另外孙中山先生之夫人宋庆龄女士,因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享有较中华民国时期更崇高的地位,有时也被人进而尊称为“国母”。
24遗嘱孙中山先生临终前十七天,即1925年2月24日,知道自己病已不治,预立了三份遗嘱,这三份遗嘱是《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联遗书》。前两份遗嘱由孙中山口授,汪精卫笔录。《致苏联遗书》则是由孙中山以英语口授,他的苏联顾问鲍罗廷等笔录。孙中山口授遗嘱时,在场的宋子文、孙科、孔祥熙、邵元冲、吴敬恒、戴恩赛、何香凝、邹鲁、戴季陶等人都作为证明人在遗嘱上签了字。孙中山本来也要签字的,但是,因为听见宋庆龄在邻室悲泣,他不忍心让宋庆龄伤心,这天就没在遗嘱上签字。直到3月11日凌晨一时,他自知在世不久,才在遗嘱上补签上自己的名字。25孙中山《遗嘱》的全文是:“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26孙中山在病危之中,仍念念不忘拯救中国、拯救民众。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割据混战四分五裂状态,段祺瑞坚持召开“善后会议”,实行军阀间的重新分赃,使中国继续处于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孙中山则极力谋求和平统一主张召开有各界民众代表参加的国民会议,决定国家的统一和建设大计,并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摆脱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束缚,从而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孙中山在遗嘱中谆谆以此为嘱,把希望寄托于“唤起民众”,表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孙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真正做到鞠躬尽瘁,他临终时遗留下的私产,除了衣物书籍外,只有一幢南美华侨赠送给他的上海住宅(即上海香山路7号孙中山故居)。他的《家事遗嘱》写道:“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衣物书籍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成长,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此嘱。”27孙中山先生晚年得到苏联的帮助,俄国革命的成功给他很大的鼓舞,他亲自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强调“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临终前夕,再次把希望寄托于苏联,特地口授了《致苏联遗书》。这份遗书的中文译文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大联合中央执行委员会亲爱的同志: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此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是不朽的列宁遗与被压迫民族的世界之真正遗产。帝国主义下的难民,将藉此以保卫其自由,从古代奴役战争偏私为基础之国际制度中谋解放。28我遗下的是国民党。我希望国民党在完成其由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国之历史的工作中,与你们合力共作。命运使我必须放下我未竟之业移交于彼谨守国民党主义与教训而组织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项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我深信,你们政府也必继续前此予我国之援助。亲爱的同志,当此与你们诀别之际,我愿表示我热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欢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谨以兄弟之谊,祝你们平安!孙逸仙(签字)”[29谁来当未来的大总统
辛亥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国民党各省代表开始讨论“谁来当未来的大总统”。1911年12月29日各省代表召开选举大会,到会有十七省代表,以省为单位,每省各投一票。最后结果:孙文16票,黄兴1票。30第一节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31青年时期浇灌理想之花
——三民主义的背景321895年—1898年民族工业发展图1、政治基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改良方案失败。2、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结合左图,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分析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背景?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壮大。一、浇灌理想之花——三民主义的背景4、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33中年时期构筑理想蓝图
——三民主义的内容34二、构筑理想蓝图——提出三民主义
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和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构筑理想——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的发刊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1、提出2、进一步阐发中国同盟会民报
三民主义
35(二)理想蓝图——三民主义的内容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生主义民权主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前提核心补充发展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推翻清朝统治(夺取政权)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政权)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巩固政权)36材料一“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1906年《<民报>创刊周年大会演说》材料二从1905甚至更早时开始,孙中山为了获得日本的援助一再声称:“满蒙可任日本取之,中国革命的目的在灭满兴汉”,“日本如能援助中国革命,将以满蒙让渡与日本。”材料三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偿款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1)结合材料一分析民族主义的进步性?(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民族主义的局限性?1、民族主义(前提)372、民权主义(核心)(1)结合图一、二、三谈谈民权主义的进步性?图一图三图二图四(2)结合图四谈谈民权主义的局限性?38(1)结合公告谈谈民生主义的进步性?3、民生主义(补充发展)(2)结合右图漫画谈谈民生主义的局限性?公告平均地权,现有地价归原主;涨价归公,国民共享。39晚年时期
探寻理想新路
——新三民主义的内容40材料谈及新三民主义,孙中山这样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只顾着站在岸上嘲笑我。这时候,漂来了苏俄这根稻草。因为要淹死了,我决定抓住它。……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1922年孙中山谈话录①旧三民主义自身存在局限性②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的相继失败③十月革命胜利和五四运动的启示④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②③④(一)新三民主义的背景第二次飞跃41(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924年1月广州国民党一大召开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满”(未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民生主义“平均地权”2、内容新在哪里?新在哪里新在哪里42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在哪里?明确反帝43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国民一律平等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新在哪里?民权范围扩大,普遍平等民权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44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农民之缺乏田地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
新在哪里?平、节、耕具体化,关注农、工
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45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1)__________蕴含____________。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2)新三民主义是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__________。革命纲领目标方法与手段请把“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革命纲领”、“方法与手段”分别填入上列空格中。46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纲领请把“反帝反封建”、“共产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分别填入A、B、C三个区中材料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学完新三民主义,班上四位同学对新三民主义进行评价,形成下列四种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A.它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B.它推动了中国革命发展C.它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D.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ABC(三)新三民主义的影响47顽强不屈(不抛弃、不放弃)爱国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孙中山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结合遗嘱及后人对其评价,谈谈孙中山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敬仰?中山先生的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鲁迅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毛泽东他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为国家的统一和富强贡献了毕生精力。——胡锦涛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余年,其目的在求中国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遗嘱》48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的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孙中山先生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上,这一精神遗产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和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继承理想——新的征程民权、民生Weareontheway!Alwaysontheway!49孙中山与宋庆龄---Dinghao50宋庆龄和其母亲
宋庆龄父亲51上海宋庆龄的故居52
如果说孙中山是民国之父,那么宋耀如就是民国国丈。他与孙中山相识于1894年,之后便以一种不惜倾家荡产的精神和行动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但在1915年,为了阻止女儿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婚,他几乎与革命老战友翻脸绝交。孙中山是革命家,但革命家也是人,也难免风流多情。但这多情在宋耀如眼里,却是有选择性的。他的大女儿宋霭龄给孙中山当秘书的时候,就总是毫无顾忌的含情脉脉注视着这位革命家。53年轻时的宋庆龄从孙中山有意无意的躲避中,当爹的宋耀如知道这只是女儿的单相思。为了孙中山和自己以及女儿的名声,他把号称“山西首富”的孔祥熙带到家里做客,这才成功斩断了大女儿对于革命家的情丝但对于宋庆龄,情形就不同了。孙中山第一次见到长大后的宋庆龄就说:“是个大姑娘了!19年前我还抱过你呢!不信问你爸爸。”站在一旁的宋耀如只好笑着承认。宋霭龄辞去孙中山秘书后,妹妹宋庆龄顶上。两人由工作关系逐渐升华,宋耀如和家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年龄的差距显然无法阻止两个人急速成长的爱苗,即使孙中山已有妻室、情人和三个子女。当1915年6月宋庆龄特地为她和孙中山的婚事返回上海征求父母同意时,宋家上下如同遭遇大地震。宋耀如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大骂孙中山。但外表乖巧的二女儿心意已决,宋耀如只好把她软禁起来,不许和外界接触。54与此同时,这桩婚事也遭到了孙中山大多数战友的反对。革命党内的同志称两人形同父女,结婚“会折寿”,孙中山却答道“如能与她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也不后悔。”他们甚至开会讨论派出代表对孙进行说服工作,要求他取消这个打算。但孙中山却毫不客气的一口回绝:“我是请你们来商量国家大事的,不是请你们来商量我家庭的私事的。”各方面的阻挠和舆论压力都没能阻止孙中山,他执意将原配夫人卢慕贞从澳门接到日本,办理了离婚手续。55
10月的一个夜晚,宋庆龄在女佣的帮助下爬窗逃走,私奔到日本。两天后,两人在日本友人庄吉家举办婚礼。就在婚礼前,胡汉民还劝孙中山悬崖勒马,不要一意孤行,但仍被以“私事”拒绝。在日本友人的回忆中,除了陈其美以外,同孙中山一起流亡的革命同志一个人也没有到场致贺。宋耀如对女儿私奔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立刻搭船追至日本。怎奈生米煮成熟饭,革命战友已经变成自己的女婿。据说暴怒的他本来要和孙中山拼命,可是见到孙中山时他却突然平静下来:“我的不懂规矩的女儿,就拜托给你了,请千万多关照!”然后磕了三个响头,转身离去。56婚后的宋庆龄在国民党内并未得到完全承认,对此表示异议的人,故意称呼他为“宋小姐”而不是“孙夫人”。但孙中山一直将她带在身边,直至逝世。政治情势、政治利益和既成事实,最终迫使人们不得不接受这场跨越世俗的争议婚姻。宋耀如虽然以自己成为孙中山的岳父而难堪,但在政治上还是继续和孙中山共事57孙中山死后,宋庆龄被人们视为孙中山思想与事业的继承者,逐渐被公众所了解。而宋氏家族,也因为她和孙中山的联姻而真正开始具有政治光环。美国《内幕》杂志专栏作家约翰根室对此评价道:虽然宋耀如开创了宋家王朝,但宋庆龄才是宋家最重要的人物,宋家的一切势力皆因她发展壮大。58
1981年,宋庆龄病逝于北京。有人猜测,她是否会同孙中山合葬或附葬于南京中山陵?出乎预料,宋庆龄的遗体火化的第二天,骨灰就用专机运往上海,安葬于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这么做完全是出于尊重宋庆龄生前的嘱托、安排。59上海宋庆龄的故居6061上海宋庆龄的故居62上海宋庆龄的故居63上海宋庆龄的故居6465对孙中山的评价66孙中山是功大于过的,虽然他在洞察新旧军阀的两面派面目方面不足或有个人思想行为的局限性。但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组织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专制统治,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新篇章,功再千秋67近代孙中山发动了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转折。虽然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中国踏上了与西方文明交流之路。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模具行业法律法规与标准考核试卷
- 玻璃涂层技术考核试卷
- 电气安装工程的监理与验收程序规范标准考核试卷
- 相机购买指南与消费建议考核试卷
- 玻璃太阳能集热器考核试卷
- 景区旅游市场秩序维护考核试卷
- 玩具设计中的故事性与品牌塑造考核试卷
- 成人高等教育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考核试卷
- 粮油企业绿色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进展与创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店铺装修施工方案
- 2025火灾报警产品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细则
- 中考数学《数与式》专题训练(含答案)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查房
- 体外诊断试剂培训课件
- 《ICC概述》课件:揭秘国际刑事法院的职能与运作
-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图设计》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 DB33T 1214-202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标准
-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及操作规范
- 液体配制安全
- 《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