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5月第一周最新时评12篇: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目录TOC\o"1-2"\h\u32582022年5月第一周最新时评12篇: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11342101 227617时代青年 231819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28043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 53813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82972202 1112035关怀情怀 1128253因疫停工可获赔偿为民生兜底 114345关怀社会新鲜人,从尝试“租房无押金”开始 131340303 1824842隐形加班 1811561别让职场人被“隐形加班”绑架 1820019转换管理思维,消除“隐形加班” 2010006拒绝“隐形加班”需要劳资双方“断舍离” 221737004 259455刘畊宏热 254734全民阅读视野下“刘畊宏热”的别样风景 2512955刘畊宏爆红是意外?自我世界也需要一次放飞 281625累到“变形”?“刘畊宏们”别再盲目跟风 2901时代青年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主媒体中心志愿者杜安娜编制二维码,为记者提供准确班车时刻表,获得国际奥委会交通考察团点赞;一场大雪后,北京冬奥村的志愿者在寒冷的清晨铲雪除冰,日本队运动员吉田知那美在社交媒体用中文感谢志愿者;一次助行服务后,被服务的残障观众专程给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志愿者王子敬送来一封手写感谢信……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1.8万余名赛会志愿者在各自工作领域,用饱满的热情、周到的服务为赛会顺利举办奉献力量,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希望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青年向上,国家向前。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当年,面对外国技术封锁,一大批年轻科学家没有屈服,而是投身戈壁沙漠艰苦创业,以“惊天一爆”挺起中国脊梁;面对体育赛场上的劲敌,中国女排没有畏惧,而是以不服输的拼劲、打不垮的韧劲拼下“五连冠”,鼓舞亿万人民投身现代化建设;面对国外公司提出1.5亿欧元的天价咨询费,丝毫不给中国人谈判余地,并断言“中国人没有能力做这件事情”,80后比例超过一半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没有气馁,而是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最终实现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民族复兴征程上,一代代青年踔厉奋发,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实践充分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时代呼唤担当,青年勇担重任。2020年,春节假期回家的00后谢小玉赶上疫情,主动报名成为武汉东湖新城社区最年轻的志愿者,为近200户居民跑腿买菜、买药、取快递。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听了谢小玉的汇报,深有感触地说:“过去有人说他们是娇滴滴的一代,但现在看,他们成了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不怕苦、不怕牺牲。”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是我国青年的光荣传统,也是党和人民对广大青年的殷切期望。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今天,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生逢伟大时代,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才能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假如你要认识我,请到青年突击队里来”。曾经,一首为青年突击队而创作的歌曲《假如你要认识我》在大江南北传唱,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奋勇争先。时代在变,青春责任、青春担当始终不变。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新时代中国青年必能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今年初举办的北京冬奥盛会,让世界看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赛场上,90后、00后运动员奋斗拼搏、超越自我,展示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赛场外,年轻志愿者用热情和奉献提供暖心服务,让八方来客感到宾至如归。中国青年的自信从容、阳光向上、开放包容,向世界递出了一张闪亮的青春名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就青年群体发布白皮书,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年群体的亲切关怀。透过白皮书一个个详实数据、鲜活事例,可以感受到中国青年与伟大时代的“双向奔赴”:新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广大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时代发展进步注入了强大青春动力。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100多年前,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正是中国青年的觉醒,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光。进入新时代,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程中,总是能看见青春足迹和青春奉献。打赢脱贫攻坚战,多少大学毕业生担任第一书记;疫情防控第一线,多少青年医务工作者无畏逆行;航天事业勇攀高峰,多少年轻工程师辛勤耕耘、默默守护……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国家事业,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豪情阔步向前,以“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自信与时代共同成长,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展现青春担当。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国家好,青年才会好。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在物质条件上,从有衣穿到穿得时尚、穿出个性,从吃饱饭到吃得丰富、吃出健康,中国青年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在人生选择上,从更加平等、更高质量的教育机会为越来越多的青年打开了通往成功成才大门,到职业选择日益市场化、多元化、自主化,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加广阔的人生舞台;在政策保障上,从全面构筑保障青年受教育权的完备法治环境,到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可以说,这个伟大时代为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厚馈赠和丰富滋养。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既然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何不奔跑逐梦、活出精彩?既然时代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何不抓住机会、乘势而上?“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中国青年当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新时代谱写更加精彩的青春之歌,既实现自己的青春梦、人生梦,更用青春奋斗汇聚起推动时代前行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对中国青年来说,今天,以生逢这个伟大时代为荣;明天,应该通过奋斗让时代以自己为荣。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国青年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中国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练就过硬本领,奏响更为激昂的青春乐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紧要,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理想信念是精神之基、力量之源。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上世纪50年代,党中央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那时我国工业发展刚刚起步,面临着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人才奇缺等诸多困难。许多青年胸怀崇高理想,不畏艰难困苦,毅然投身这一伟大事业,把自己的青春融入为国奉献之中。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归来报效祖国。为了研制“两弹一星”,许许多多青年科研工作者顽强拼搏,创造了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用奉献书写了最美的青春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广大青年要继承光荣传统、树立远大理想,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这一代青年,生逢伟大时代,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争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以我们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例。在“蛟龙”号之前,我国载人潜水器下潜的最大深度只有600米。从600米到7000米,难度指数急剧增加,同时我们还面临可借鉴资料匮乏和国外技术封锁等难题。在困难面前,我们没有退缩。青年科技骨干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通过不懈的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解决众多难题,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并于2012年成功到达马里亚纳海沟7062米海底,完成了祖国赋予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才,要想干成一番事业,必须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思想,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丰富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增强专业本领。青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新时代,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接受科研锻炼,奋力奔跑在科研路上。在载人潜水器声学系统研制过程中,我们经历了1年中有11个月在外地测试试验,经历了夏天高温40摄氏度时的湿热试验,等等。通过刻苦攻关、顽强拼搏,克服无数次困难与失败,我们最终迎来“蛟龙”号的胜利,以实际行动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要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聚焦专业领域,潜心科研攻关,勇攀科技高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02关怀情怀因疫停工可获赔偿为民生兜底受疫情影响,服务业企业及个人停工怎么办?北京市朝阳区日前宣布,为保障服务型企业和员工的经营、生活,朝阳区与中国人保公司合作推出《朝阳区服务型企业疫情防控保险方案》,对防疫过程中按照要求暂停经营的服务型企业员工给予基本生活保障支持。具体标准为:每人每天100元赔偿,最高赔偿期限21天,每家企业每次停业事故累计最高可赔偿10万元。目前,本轮疫情涉及区域的停业商户和员工,均可享受理赔服务。疫情来袭,首当其冲的就是服务行业。饭店关店、酒店停业、理发店闭店……如此一来,员工没有收入,商户和企业还要承受房租压力。给予他们适当的赔偿,既能有效减轻他们的压力,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防疫配合度,最终是社会效益和防疫效果的双赢。从公开报道看,朝阳区的这一人性化举措,在去年就已经实施。如去年11月,首轮赔款共涉及企业员工491人次,累计赔款金额79.78万元。此外,北京市朝阳区还推出了《朝阳区社会治理综合保险》,其中包括对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患者给予确诊补助和住院津贴。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明确的赔偿机制,降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群体的抗疫代价。在疫情发生后,对于受影响较大的行业进行补贴和赔偿,帮助它们纾困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应有之义。朝阳区的做法,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事先就明确了赔偿方案和标准,给了相关群体更明确的预期,有利于最大限度减少受波及群体的担忧。再者,补贴的来源并不完全是财政买单,而是引入了保险机制。所以,我们看到,相关方面所用到的措辞是“赔偿”而不是“补贴”。换言之,符合规定的群体可以主动要求理赔,而不只是被动等待补贴。保险机制的引入,有助于赔偿的可持续性。服务行业多属于人员聚集性场所,处于防疫的最前线,这意味着它们往往是受防疫影响最大、最深的行业之一。同时,它的从业者多,暂停经营后,不仅员工断收,出现“手停口停”的问题,商户还得继续缴纳房租,这些特点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自我抗风险能力特别低、防疫成本特别高。因此,对它们进行适当的“赔偿”,避免因为疫情而彻底失去继续发展的机会,既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也是依据现实,致力于让抗疫成本的分担变得更公平,从整体上缓解疫情对于社会的冲击程度。从另一角度看,朝阳区引入保险机制来赔偿受疫情影响的群体和商户,也提醒我们可以举一反三,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发挥保险机制对疫情防控工作与民生保障工作的支持作用。相较于完全由财政补贴进行扶持,借助保险机制的杠杆作用对受影响群体赔偿,既能够有效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也是对于市场力量的一种信任。而这一点,在当前的防疫背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关怀社会新鲜人,从尝试“租房无押金”开始“1000万大学生毕业、90%年轻人需要租房”“租房企业也要担起稳就业社会责任”……一年一度毕业季即将到来,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憧憬新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房屋租金和押金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与企业该如何破局,缓解居住问题给毕业生带来的压力,为他们减负?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毕业生租房、城市青年居住等问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在姚洋看来,稳就业、特别是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今年全社会所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重要难题。而承担着社会新鲜人“安居”理想的租房市场与租房企业,同样也是稳就业的重要一环。对此,姚洋发出呼吁,其一,建议租房企业尽快加入住房存量改造队伍,挖掘市场供给潜力;其二,号召租房企业免去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租房押金,并采用租金月付的支付方式,降低毕业生负担。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房租是硬性支出,而且是主要的生活成本。在房租方面完善相关政策,可谓极具现实针对性,姚洋的建议之所以引发共鸣,就在于击中了很多年轻人生活的痛点。租房市场上普遍实行“押一付三”,相当于一次性支出四个月的租金,过去曾引发不少批评,而在如今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这种问题就更加凸显。如果没有父母的帮忙,恐怕很多大学毕业生都会在住房上犯难,而若自身就业没有解决,这种问题就更难解决,对此必须予以重视。据媒体报道,已有部分租房渠道、企业可以帮助毕业生实现“租房无押金”。不过,眼下这种模式还未成为行业共识,如果要形成规模效应,接下来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当然,“租房无押金”并非只要转变观念就可以实现,押金有其合理性,企业开展租房业务,押金是对冲风险的一种手段,如果不设置押金,可能就需要优化一些业务环节。而从单纯的成本角度考虑,要真正实现免押金,就不能只寄希望于企业,政府部门也有必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让企业有动力去推动免押金措施。姚洋表示,希望能通过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缓解目前就业难的情况,也能持续改善年轻人的住房条件,让更多年轻人“轻车简行”,为年轻人创造更多拼搏的可能性。对于政府在这项工作中的角色,媒体报道提到,一些地方的“保租房”、公租房,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毕业生也可以申请。这部分体量有多大,其中有多少能用于支持大学毕业生,目前尚未看到相应的数据。从经验角度看,针对大学生的租房优惠政策是一个相对新的话题,可能还有很大的需求,城市的公租房项目,的确应当考虑适度向大学毕业生倾斜,毕竟,这部分群体短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迫切需要获得外界的帮助。帮助大学生就业,可以有很多手段,企业可以在行业规则上做出改变,以解租房者的燃眉之急,政府部门则可以在政策工具上有针对性地帮一把,这可能更有持续性和普惠性。大学生就业是重大社会问题,社会各界不妨都来帮忙想想办法,给年轻人一些支持。字是冷的,心是热的:刷屏“广告”背后的媒体情怀这两天,朋友圈里被一则“广告”刷屏,这是钱江晚报给20家小店做的一个整版的公益广告,像格子铺一样介绍了散落在杭州街头的各类小店的名字、地址、电话等信息,希望以此能帮助他们,改善惨淡的经营,在疫情下渡过难关。这个版面虽然是公益的,没有金主爸爸,但看得出花了很多心思,有制图,有绘画,有文案,特别有设计感,不少朋友和我说,让人耳目一新,有那种老报纸的文艺复古感,不过,最打动人心的,还是版面上传递了一种绵延的温度。开开停停,赚赚亏亏,这些在街头巷尾的普通小店,柴米油盐散发的烟火气息,曾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曾伴随我们日常的每一天。他们曾经的打拼和坚守,值得我们尊敬;他们如今的困难和呼声,需要我们帮助。很快,这个特殊的广告,引起了读者们的关注、转发和热议。“这才是真正的心系民生”,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也发来点赞,他还慷慨挥笔题写了“钱江晚报,小时小店”八个字,表达他的支持。更重要的,这则刷屏的广告确实给这些小店带来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有的读者看到了给店主们发去鼓励和祝福,有的看到了还从北京下订单要买几个面包,有的在订单上这样留言:“在钱江晚报上看到你家啦,点个单支持一下!加油哦!”字是冷的,心是热的,纸是平的,情是真的。无论是纸上,还是网上,无论陌生的,还是熟悉的,人与人之间流淌着同样的善意,以绵薄之力守望相助。让人们在疫情带来的焦虑和紧张中,看到一束束温暖的光,给每一个困难中的人坚持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让他们觉得坚守有意义,未来有希望。毕竟,疫情还在继续,生活还要继续。其实,钱江晚报昨天还有一个整版,是年轻女记者陈馨懿给杭州半山的一名肿瘤患者送中药材。她先是冒着大雨赶到医院去配了药,再让男友开车半个小时给他们送药,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解决了他们愁了好几天的难题。后来,患者和家属拍了一个视频向她说“谢谢”。陈馨懿却觉得惭愧,说:“是许多人一同完成了对癌症患者的守护,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同一天还有这样一则新闻,钱江晚报和浙江中石化再携手:你有滞销的农产品,我们帮你卖。这几年的疫情里,双方一起合作,帮青田县北山镇的笋农卖过10万斤笋干,也帮江山的农户卖过100多吨鸡蛋。现在,这个帮忙又启动了。无论是给患者送药,给农户卖农产品,还是给我们身边这些街头默默无闻的小店做公益广告,彰显的是媒体的情怀和担当。“心向读者,情系万家”,这是钱江晚报35年来的办报宗旨;无论身处哪个时代,读者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是钱江晚报35年沉淀的基因和优良传统。所以,今天或者以后,当你路过这些小店,路过中石化的加油站时,当你有需要,不妨进店里去买个包子,吃碗面,理个发,买个面包,带走点农产品,或者在网上下个订单,能多帮大家一点,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点赞。如果你也有什么困难,不妨也告诉我们,我们尽力来帮你。03隐形加班别让职场人被“隐形加班”绑架近来,随着有关方面针对“996工作制”等脱离法律范畴行为的逐步规范,一些企业开始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员工不得在公司加班,并相继取消诸如“大小周”等明文加班制度。但是,“996工作制”真的离我们远去了吗?前几天,有机构发布《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这份报告显示,91.6%的职场人或多或少需要加班,近六成职场人平均每天加班超过一小时;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这样的结论符合许多职场人的现实观感。事实上,虽然一些企业取消了明面上的加班规定,但在移动互联情境下,“隐形加班”依旧如幽灵一般,依附在职场人的身上:工作量没有变化,却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公司做不完就回家继续;即便在单位完成了工作量,下班后依旧要随时关注工作群里的消息,有的时候半夜还要接领导的“夺命连环call”。这种隐形的绑架机制,让普通员工在休闲时间内难以从工作中解脱出来,使生活和工作的边界被打破,令人身心俱疲。那么,“隐形加班”现象如此普遍,其问题根源是什么?首先,“隐形加班”现象的频繁与反复,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加班文化密切相关。虽说此前人们在极力声讨“996工作制”,但长期以来形成的加班文化,其实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多职场人的观念深处。尤其对于很多在职场上掌控权力的人而言,其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加班等于努力工作”这样陈旧、落后的观念一般难以清除。很多时候,企业的决策者只是迫于舆论或者监管压力,才不得已取消了明面上的加班制度,但在企业内部,鼓励加班的文化和氛围依然存在。其次,虽然劳动法明确了相关规定,人们也都知道“隐形加班”不合理,但迫于现实压力,大多数职场人还是不得不为之。一些时候,对其进行“反抗”,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被扣上诸如“刺头”之类的帽子,更有甚者会被逐步边缘化。“隐形加班”的普遍存在,其实压缩了职场人身为独立个体的意义,让人们的生活过多依附于工作,而这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搭建更为健全的制度体系,倡导更可持续的企业文化,才能让普通职工可以在休息时间内理所应当地享有“断网”的权利。转换管理思维,消除“隐形加班”“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为职场人加班主因”“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是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披露的数据。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生产经营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但比起法律规定的明面上的加班,《报告》指出,近六成受访者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他们工作时间与私人时间并不分明,在表面上看并没有高强度加班的模式下,被“隐形加班”困扰。与待在办公室的加班相比,“隐形加班”危害更甚,也更难治理。首先,因手机和短信息等通讯手段的发达,劳动者的时间几乎可以24小时被占用,“随叫随到”的工作模式,除了造成身体乏惫,还会让时间的公私界限变得模糊,人的头上像是悬着一根看不见的牛绳,这会带来心理上的巨大压力。其次,“隐形加班”也会激发同事间的恶性竞争。下班以后,微信群里一旦讨论工作话题,同事回应了而你不回应,个别上司会认为你“装作看不见”,是“消极怠工”。这样的同侪压力会更让人只要一睁眼,就不得不关注手机里的各种工作群。最后,“隐形加班”到底属于“自愿加班”还是“非自愿加班”,存在灰色地带,员工若想维权,在法律上想要搜证、申诉,都比较困难。从管理角度,管理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加班”抑或“隐形加班”,用延长工作时间的办法来增加产出,长远来看对于企业并非好事。日本过去加班文化盛行,近年来一些日企文化大反转,花招百出催员工早下班。因为不少雇主发现,让员工提前回家照顾家庭,能降低员工(尤其女员工)流失率。而在企业内部,设法提升白天的工作效率,比无谓地比谁晚下班更有利于增加效益。这个道理很简单,员工会想,工资就那么多,既然叫我晚上加班,那我为什么不白天“摸鱼”,把“损失”补回来呢?传统职场对于工作绩效的评价模式,基于“努力工作才能成功、才能脱颖而出”的假设之上。而新近的研究否定了这一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管理学教授莫滕·汉森曾经做过调查,发现工作成绩突出,一方面的确要看努力程度(以工作时间来衡量),另一方面,“巧干”比“苦干”更重要。具体来说,“巧干”意味着在别人加班加点的时候有勇气精简工作(给繁杂的事务排序,把最重要的工作列为优先级);比起完成岗位目标,更关注创造的价值等。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工作努力”已经不完全是一句恭维人的话了,苦干未必总能带来最好的结果,巧干才是关键。把员工24小时绑在手机上,上班下班都在跟员工斗智斗勇,只能说明一家企业的效率和管理都出了大问题。假如你是明智的管理者,不愿意自己的员工在工作时间上“拆东墙补西墙”,那么现在是时候转换管理思维,消除“隐形加班”了。拒绝“隐形加班”需要劳资双方“断舍离”“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是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披露的数据。(4月25日《工人日报》)曾经根深蒂固的职场“加班文化”,在近年来出现松动的迹象。过去被很多企业所推崇的“996”、“白+黑”等加班模式,遭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和诟病。一些互联网企业相继宣布取消“大小周”制度,一些企业开始实行“1065”工作制,即上午10点上班,下午6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这当然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现象,因为这可以充分保障劳动者休息的权利。不过,调查报告却提出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劳动者的“隐形加班”现象。所谓“隐形加班”就是劳动者在下班后的时间,依然不得不关注和工作相关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处理和工作有关的事情,处于一种“不是加班胜似加班”的状态。“隐形加班”下的劳动者,表面上看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可实际上在本该用来休息、娱乐以及陪伴家人的时间依然忙于工作中的事情。而且,由于这不算是正式加班,单位自然也不会为劳动者支付额外的加班费用。尤其是在智能手机高度普及的当下,很多工作中的事情都可以通过QQ、微信以及各种办公软件来处理,这就导致不少劳动者下班后的“隐形加班”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客观而言,由于一些行业职业具有特殊性,有时遇到突发情况,确实需要已经下班的职员紧急加班。这种情况实难避免,也不能等同于“隐形加班”。但是,如果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者下班以后,仍旧通过电话、手机、微信群、办公软件等等给劳动者安排大量的工作,导致劳动者不得不利用下班时间来完成工作,这就是典型的“隐形加班”。“隐形加班”剥夺了劳动者的休息权,侵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尽快得以纠正。要想遏制“隐形加班”现象,需要劳资双方共同的“断舍离”。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既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对自己的员工多些体谅,断了让劳动者免费加班的念想,舍弃对劳动者休息时间的挤占。如果总使“小聪明”让员工多劳动,不仅会让员工反感,引发员工的抵触情绪,还不利于企业培养凝聚力、向心力。从劳动者的角度而言,如果不是客观原因,比如突发状况导致的“隐形加班”,那么就要勇于用法律武器对不合理的“隐形加班”说不,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人力和劳动保障部门也要对职场的“隐形加班”问题给予密切关注,进行积极调研,主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04刘畊宏热全民阅读视野下“刘畊宏热”的别样风景魔性的毽子操动作配上《本草纲目》动感十足的音乐,这几天,朋友圈几乎被各种“打卡”刘畊宏健身操的视频“攻陷”,演艺事业一度不温不火的刘畊宏一跃成为了现象级直播顶流明星。截至4月24日,刘畊宏的抖音号已吸粉4534.4万,获赞3551.1万。这几千万的涨粉,就在短短10天内完成,最近两天更是一天涨粉1000万。(4月25日《北京日报》)有人说现在全网争做“刘畊宏女孩/男孩”,这可能有些夸张了。互联网上,常常用粉丝和点赞来形容影响力,不过有时这也不代表什么。具体分析不同的关注点赞,有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进而紧紧跟随主播的脚步;有的是一时的兴趣,其实并没有当多大一回事;有的人只是赶时髦,正如潮水来得快去得也快。真正检验刘畊宏的影响力,恐怕还得两三个月,乃至半年后,看看还有多少人跟着他跳操。尽管并非健身直播的首创者,但刘畊宏却是首个让健身直播出圈儿的人。这里面固然有疫情导致一些居家隔离人群需要解压,但也不能否认刘畊宏个人的原因。他丰富的形体语言,有些“话痨”的直播风格,加上妻子在一旁戴着“痛苦面具”的陪练,都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这里面更重要的是健身直播的风口,刘畊宏站到了这个风口,并抓住了这个风口。这些年来,全民健身始终处于流行之中。然而,线下健身是有门槛的,不仅需要抽出专门的时间,还要花费一定的费用。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具备条件。再加上近期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线下健身无法开展,必然导致健身需求从线下向线上转移。当然,网上有不少健身直播,但也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有些主播纯粹就是为了流量,既不专业,也不道德。很多人担心,跟着这些主播健身,不仅做无用功,而且有可能掉进坑里、被人卖了都不知道。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畊宏以专业形象出现,给了健身直播一个出口。有些巧合的是,刘畊宏的出圈儿,正处于全民阅读日之际。4月23日下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调查发现,2021年国民阅读的多项指标均有提升: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高于2020年的4.70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高于2020年的3.29本。有心者不难发现,现在的全民阅读,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纸质阅读,而是包括线上线下两个层面。其实,就知识普及而言,也不只是阅读。现实中,很多人可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书,但并没有放弃学习,原因就在于通过“听”书的方式接受知识。而且,现在的网上学习,也不是习惯以为的碎片化、肤浅化,也有着很多深度内容,原因就在于,很多学者和专业人士也加入到知识培训和普及,让普通人拥有了接受专业内容、深度知识的机会。刘畊宏的健身直播,其实也是通过现代的方式、流行的方式,让普通人也拥有了学习跳操的机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何尝不是一种网络学习?全民阅读视野下的“刘畊宏热”,有着不一样的风景。有人在关注刘畊宏的流量奇迹能不能复制,会不会变现。其实,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的网络传播,是不是只能停留于娱乐、肤浅、碎片,乃至大量庸俗、粗俗、低俗,能不能生产和提供更多专业、优质、深度的内容,惠及到更多人?这不仅需要刘畊宏们的努力,也需要互联网平台作出呼应,乃至进行深度调整。刘畊宏爆红是意外?自我世界也需要一次放飞1天涨粉967万,10天涨粉3000万,涨粉速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要问现在网络上最火的男人是谁?答案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刘畊宏是也!4月3日抖音粉丝只有300万的刘畊宏,现在已经攀过4600万线,粉丝量妥妥地超越了国民爱豆顶流小生王一博、肖战。毫不夸张地说,刘畊宏实际上已经一跃成为现象级的人气巨星。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尤其对熟悉台湾娱乐圈的观众而言,这个出道32年,被力捧过,被尬推过,被好哥们周杰伦安利过,甚至被无敌可爱的女儿小泡芙带起飞过的中年男人,离走红总是差了一口气。可是谁能想到,2022年的四月天,他仅凭一己之力,突然地“爆红”了,而且大爆特爆。这是撞了什么大运?还是踩中了什么流量密码?2018年6月,刘畊宏入驻抖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 2025年度大学生学习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2025年音乐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范例
- 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024年
- 医院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劳动力进场与需求计划
- 小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 《塑胶模具知识》课件
- 《塑料模具与设备》课件
- 储罐制作安装预算书
- NUDD新独难异失效模式预防检查表
- NUDD_Definition新项目风险评估 - 审查跟踪记录
-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规定
- 搓、滚丝螺纹前的毛坯直径
-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
- Y3150齿轮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 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范文三篇
-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课堂PPT)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