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代市镇职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代市镇职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代市镇职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代市镇职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代市镇职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湖北省荆州市代市镇职业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A.郡县制代替分封制B.实行郡国并行制C.推行三公九卿制D.推广行省制度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分天下为郡县”表明秦朝实行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故选A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海内为郡县2.“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作为口述史料,上述歌谣可直接用于说明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C.“文化大革命” D.“包产到户”参考答案:B材料中所给的民谣很明显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发展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犯了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故B项正确;A项是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C项是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D项是正确的方针政策。因此答案为B项。点睛:材料“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体现了“浮夸风”,从四个选项中找出哪个能体现“浮夸风”即可。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活动的总原则。这一原则在20世纪80年代后具体体现在A.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加入不结盟运动

C.参加日内瓦会议

D.推行不结盟外交政策参考答案:D4.近代法国频繁地更换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A.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B.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政治危机C.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参考答案:A国频繁地更换宪法,说明法国的政局极不稳定,也说明共和道路的十分艰难,故A正确。启蒙思想是在17、18世纪进入到繁盛阶段,故C项错误,封建残余的复辟和外国势力的干涉仅是宪法更换的其中一个原因,故B和D错误。点睛:法国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君主专制与民主共和的斗争此消彼长,其社会根源在于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而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5.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实行C.察举制的实行D.科举制的实行参考答案:B6.中国历代皇帝“都必须也只能依靠官僚集团来管理国家。……如果没有起码的权力制衡,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权力的运行就将无法控制。”据此,下列最能体现“权力制衡”的制度是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B.元朝的中书省C.汉朝的郡国并行制D.明朝的内阁制参考答案:A【详解】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互为补充,体现了权力制衡,故A正确;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归入中书省,导致中书省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到皇权,故B排除;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是地方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不出权力制衡,与题干不符,故C排除;明朝的内阁制导致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与题干不符,故D排除。【点睛】三省六部制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提出—隋发展—唐完善(太宗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萌芽,将尚书台改为尚书省,设中书省和门下省;职能: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7.徐光启《农政全书》载,“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这说明当时 A.商业是棉纺织发展的前提 B.商人买贱卖贵伤害了农业C.北方农业生产比南方发达 D.南方经济较北方更有优势参考答案:D此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明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北方的棉花(原料)被运到南方出售,南方的布(手工业品)被运到北方出售,说明南方的经济更有优势。棉纺织业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A项错误。B、C两项所述和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8.下列最有可能记载“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的书是A.《论语》

B.《荀子》

C.《墨子》

D.《老子》参考答案:A9.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参考答案:C10.“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参考答案:D11.近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都通过各种方式确立了各自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列法律文献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是①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

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法国1875年宪法

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①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参考答案:A12.罗马法中规定,“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府可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这说明罗马法A.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B.宣告奴隶可随时获得人身自由C.强调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D.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参考答案:D13.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有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A.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C.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参考答案:B14.1824年,欧文在美国买下1214公顷土地,建立“新和谐公社”。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民主管理,共享劳动成果等原则。这一举动A.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B.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在现实中的一次成功实践C.为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可行案例D.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主张建立合作组织,创立“新和谐公社”,但结果却是失败的,欧文的这一举动是解决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一种尝试,A项正确。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思想不是成熟的思想理论,其实践结果是失败的,排除B。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虽然失败,但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但却不是“提供一个可行案例”,排除C。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坚实的阶级基础,与材料不符,排除D。15.1961年9月,有25个国家首脑参加的会议发表宣言:“当前世界的特征是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与会国并不认为这种不同构成对稳定和平的不可克服的障碍。只要排除掉对其他人民的统治和对他们的内部发展进行干涉的尝试”;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材料表明与会各国提倡(

)A.建立社会主义阵营

B.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C.维护国家的独立

D.结成联盟反对霸权主义参考答案:BC16.苏联解体后也在对自身的历史进行着反思,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废除11月7日的节日。可是每年11月7日,仍然有数十万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纪念俄国历史上这难忘的一天:“11月7日过去、现在、将来都是人民的节日!”这表明今天的俄罗斯人对哪一件历史事件的积极评价?()A.十月革命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苏联的解体参考答案:A17.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祭祖的习俗。2006年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回大陆时参拜了连氏宗祠。这种“认祖归宗”的情结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选官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祭祖的习俗、“认祖归宗”的情结都是源于我国古代的宗法制,宗法制作为一个制度虽然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宗法观念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所以本题答案就是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18.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的形成参考答案:B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表明当时的上海沦为了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这说明中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所以应选B。19.在鼓励普通公民参政方面,采取了最有效措施的雅典领导人是A.柏拉图B.梭伦C.克利斯提尼D.伯利克里参考答案:D20.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A.多极化趋势加强B.民族纠纷严重C.恐怖主义猖獗D.地区冲突加剧参考答案:A【详解】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结束。目前只有一个超级大国美国,但是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明世界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为A。BCD是世界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暂时性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21.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参考答案:B22.据史料记载,康熙五十四年初春出现了一次“霾灾”,京畿之农人“芸锄时令苗稍疏,预防风霾”。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皇帝亲自率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前焚香祭天。这段材料说明A.清代官民通过调整种植方式和祭天敬神来治理雾霾B.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当时环境污染加重C.京城城市规模扩展导致雾霾发生的几率提高D.当时统治者开始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参考答案:A23.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德国强租胶州湾B.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转交给日本C.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D.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参考答案:B24.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这一规定的直接意图是A.为了打破海峡两岸的长期隔绝状态B.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C.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提供法律依据D.为了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参考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材料中的规定表明“一国两制”的实践有了法律保障,B项正确。材料反映“一国两制”的实施有法律保障,没有涉及两岸交流的状况,A项错误。“一国两制”的方针首次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但在香港首先得到成功实践,与材料无关,C项错误。D项是根本目的,与材料强调直接意图是为“一国两制”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不符,D项错误。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一国两制”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A.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B.公平公正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C.人民代表大会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和民主集中原则参考答案:考点:第一届全国人大和54宪法.分析:本题以1954年宪法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其体现原则知识点的掌握.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的两大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A.26.全面抗战初期,华北抗日根据地儿童喜欢的大多还是玩球、跳绳之类传统游戏。到了中后期,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等儿童游戏产生并逐渐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儿童身心饱受战争摧残B.儿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C.敌后战场取得辉煌战果D.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参考答案:D【详解】题意反映了根据地儿童游戏种类的变化,没有体现战争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故排除A项;题意中只反映了儿童做游戏的娱乐方式,没有体现其他的娱乐方式,不能说明娱乐方式多样化,故排除B项;题意中未涉及抗战成果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地儿童游戏由初期的玩球、跳绳到中后期的军事游戏、反日爱国游戏和学习游戏的变化,说明中共甚至通过儿童游戏进行抗战动员,体现了中共抗战动员的广泛性,故选D项。27.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据材料可知天下仕途被少数私家掌控,这一现象得以改变是在唐宋实行科举制以后,故C正确,排除A、B、D。28.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俗称粗布)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皆为输出物之大宗。”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对外贸易发达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参考答案:C29.在中国古代,有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训示,父为“家君”,君为“国父”。由此可知A.儒家思想奠基于悠久的文化传统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的制度根源C.历代王朝皆十分重视血缘和亲情D.宗法政治是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参考答案:D【详解】材料大意为:治理国家必先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管理不好自己家的人很难管理好别人,因此君子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家就能够管理好国家。材料强调的是管理国家与管理小家的关系,认为“君权”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张,这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观念,由此可知宗法政治是古代中国政治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虽然孔子提出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但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儒家思想根植于悠久的文化传统。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分封制度,故B项错误。C项说法属于绝对化错误,排除。30.唐朝人张籍在《贾客乐》中有关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的叙述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益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参考答案:B古代商业的发展。根据题干信息“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可知农民弃农经商的主要原因在于赋税沉重。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是经济变革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02年梁启超认为,“政府之义务虽千端万绪,要可括以两言,一日助人民自营力所不逮,二日防人民自由权之被侵而已。”因此他主张将“凡事业之性质,不能委诸个人者”、“凡事业为公益起见,不宜委诸个人者”、“凡国人所不欲办之公益事业”三类企业交由政府举办。1910年他又提出,“今日政府之弊,在宜干涉者而放任,宜放任者而干涉”,他举例说到,“当局者与民争利,侵入私人营业区域”、“当局者别怀私意而以国帑谋其私益”。(据梁启超《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等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世界历史中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宜干涉者而放任”,和“宜放任者而干涉”的两个典型事例。材料二:(2)据材料三,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参考答案:(1)宜干涉者而放任: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胡佛放任自流经济政策;宜放任者而干涉:20世纪20年代初苏维埃俄国过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新现象: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作用(或“冲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商品经济加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所有制结构多样化(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等);个人经商潮流兴起(或就业途径增多;就业观念变化等);人民追求时尚渐成风气(社会风气更加开放等)。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要问题的依据是什么?(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重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BC五四运动

D(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向了什么道路?(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2)A.太平天国运动B.孙中山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4)启示: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人民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第(1)问,从材料可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问题是反侵略求独立、反专制求民主,这是由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决定的。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3)问,毛泽东式的革命道路就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井冈山道路。第(4)问,我们要善于多角度思考和回答问题,启示之一就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因为其阶级局限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有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才能领导人民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点睛】“工农武装割据”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出了一条夺取全国胜利的正确道路。在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创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理论,探索出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裁撤了中书省和丞相,为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设置了殿阁大学士,这些殿阁大学士只是“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而且一般来说品级很低,只有五品。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职文渊阁,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内阁”真正出现;明宣宗时内阁拥有了票拟权。根据规定,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升降和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由于内阁大学士大都出身翰林,是皇帝的近臣,也是官僚集团中最接近皇帝的人。另外阁臣与皇帝和皇太子多有师保关系,往往加上三公三孤,投太子三师三少,又负责筵经日讲,这些都构成了与一般朝臣不同的特殊身份,他们对皇帝和皇太子的影响自然要多于其他大臣。到了明世宗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出现了专控朝政二十余年的状况,内阁的权力开始与设想有了差别。——摘编自于江泰《明代内阁对皇权制约》等材料二在十八世纪英国内阁的运行已经形成如下政治制度惯例:内阁不仅要对国王负责,亦必须对下议院负责,获得下议院的信任和支持;内阁责任制从阁臣个人负责制发展到内阁集体负责制;内阁如果无法获得下议院的信任与支持必须辞职。十九世纪的内阁完全与王室权威脱离了关系,成为独立的行政部门,内阁不再对国王负责。国王将行政权力让渡给内阁,而内阁又从国王身边分离了出去,国王的权力只能在理论和法律上得以存在,实践中国王的影响力伴随着行政权力的转移而逐渐被削弱并趋于消亡。在内阁与议会的关系上,伴随着政党政治的成熟及“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内阁作为政党角逐权力的目标,日益成为议会的附属机构,内阁完全对下议院负责。——摘编自李秋成《十八世纪英国内阁在宪政中的地位》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的主要特点,并说明其政治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明代内阁相比英国内阁的特点,说明19世纪英国政治发生的变化。

参考答案:(1)特点: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受到皇帝的控制;身份特殊。影响: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完善了中央政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易出现内阁弄权。(每点,答出其中任意3点(2)特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集体负责。变化:内阁成为独立行政部门;国家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内阁日益成为议会的附属机构,完全对下议院负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一般来说品级很低”“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升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