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感觉运动课件_第1页
神经系统感觉运动课件_第2页
神经系统感觉运动课件_第3页
神经系统感觉运动课件_第4页
神经系统感觉运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感受器换能作用神经冲动传导路大脑皮层分析综合产生主观感觉概述

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感觉产生过程: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12/15/20221一.感觉传导通路(一)脊髓与脑干功能:

上传感觉信息。躯体感觉传入通路:①浅感觉传导通路脊髓丘脑束(侧束、前束)

(先交叉,后上行)②深感觉传导通路:

后索-内侧丘系系统

(先上行,后交叉)12/15/20222●丘脑: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的总转换站。●内侧丘系:传导精细触觉、本体感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导痛觉、温觉。●脊髓丘脑前束:传导触觉、压觉。12/15/202233.丘脑的主要核团(1).第一类细胞群=感觉接替核:腹后核的内侧部与外侧部,内、外膝状体。

功能特点:接受第二级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构成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具有点对点空间定位关系,引起特定感觉。功能特点:接受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构成非特异投射系统),功能上与维持和改变皮层兴奋状态有关。(3).第三类细胞群=髓板内核群:束旁核、中央中核、中央外侧核。功能特点:接受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2).第二类细胞群=联络核:丘脑枕、丘脑前核、外侧腹核。12/15/202251)特异性投射系统

两种投射系统组成、功能、特点比较(见下页)

由丘脑(第三类细胞群)弥散地投射到皮层广泛区域的N纤维。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由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沿特定的途径点对点的投射至皮层特定感觉代表区的N纤维。3、感觉投射系统12/15/20226特异性投射系统神经元联系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不引起特定的感觉但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③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点①多级更换N元②投射区广泛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①三级N元交换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12/15/20227(一)感觉代表区的分区与功能

二、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1.体表感觉代表区:⑴第一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后回②功能特点:定位明确、感觉分析十分清晰。③投射特点:Ⅰ.左右交叉:(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Ⅱ.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直立外);Ⅲ.精细正比: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射区大);12/15/20228⑴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17区)。⑵投射特点:①视网膜的鼻侧交叉投射到对侧枕叶,颞侧不交叉投射到同侧枕叶。②视网膜的上(下)半部投射到距状裂的上(下)缘;黄斑区(周边区)投射到距状裂的后(前)部。4.视觉代表区:12/15/202210

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皮肤痛躯体痛内脏痛深部痛快痛慢痛痛觉体腔痛牵涉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这种痛与慢痛相类似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内脏疾患累及临近的体腔壁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⑵皮肤痛内脏痛的比较:见后⑴痛觉分类:⑶牵涉痛2.痛觉12/15/202212①概念:内脏疾病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③机制:

Ⅰ.会聚学说:

患病内脏与某部位体表的感觉传入纤维会聚于同一个后角N元→痛觉错觉。常见内脏疾病牵涉痛的部位

患病器官心胃、胰肝、胆肾脏兰尾牵涉部位心前区左上腹右肩胛腹股上腹部左臂尺侧肩胛间沟区或脐区⑶牵涉痛(referredpain)Ⅱ.易化学说:患病内脏的痛觉信息传入提高邻近躯体感觉N元的兴奋性→对体表传入冲动产生易化作用(痛觉过敏)→平常不引起痛觉的躯体传入也能引起痛觉。②12/15/202214会聚学说12/15/202215易化学说12/15/202216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各级中枢对躯体运动都能进行调节。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最基本的反射中枢。脊髓前角α运动N元皮层等高位中枢的下传信息皮肤、肌肉、关节等传入信息骨骼肌纤维牵张反射(一)运动单位与最后公路的概念最后公路1.脊髓前角α运动N元是躯体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2.一个α运动N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单位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神经元轴突梢分支数目。一般是肌肉愈大,运动单位也愈大。12/15/2022171、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2、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

上述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①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恢复慢。如蛙仅数分钟,狗需数天,人则需要数周至数月才能逐渐恢复。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反射等)。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3、特点:(二)脊休克(spinalshock)12/15/202218⑴屈反射(flexionreflex)1.屈反射与对侧伸反射

概念:屈反射使肢体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性意义。意义: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屈曲的反射。(二)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⑵对侧伸反射(crossed—extensorreflex)概念: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意义: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12/15/202220⑴概念:与神经中枢保持正常联系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称为牵张反射(stretchreflex)。⑵类型:腱反射(tendonreflex)肌紧张(muscletonus)(3)区别:(4)反射弧:2.牵张反射12/15/202221

A.感受器——肌梭;

B.传入神经纤维——Ⅰa、

Ⅱ类

C.中枢——脊髓

D.传出神经——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E.效应器——骨骼肌(主要是梭外肌)牵张反射的反射弧:12/15/20222312/15/202224

(一)脑干网状结构

电刺激延髓脑干网状结构不同区域,观察到存在:

①抑制区:

高级中枢对肌紧张和肌运动的作用可能有二种机制:①易化或抑制脊髓α运动N元,直接调节肌肉的收缩;②易化或抑制脊髓γ运动N元,通过γ环改变肌梭敏感性而间接调节肌运动。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范围较大)。②易化区: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范围较小);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12/15/202226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化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抑制γ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加强γ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12/15/202227

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明: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横断脑干切线(二)去大脑僵直(decerebraterigidity)临床意义:出现去大脑僵直表明病变侵袭到脑干,是预后不良的信号。12/15/202228

维持机体姿势平衡调节肌紧张

协调和形成随意运动五、小脑对躯体运动的功能

12/15/202230

●反射:●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其功能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临床:小脑的功能分区示意图平衡失调综合症(身体倾斜,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切除犬古小脑不再出现运动病;切除猫古小脑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实验:前庭器官→前庭核→古小脑→前庭核→脊髓运动N元→肌肉。(一)古小脑=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12/15/202231●功能: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临床:

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症状。∵小脑前叶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抑制作用;∴小脑前叶损伤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原因1:(二)旧小脑=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12/15/202232∵小脑后叶的中间带接受脑桥纤维的投射,并与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环路联系,在执行随意运动指令有重要作用。∴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原因2:①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②动作分解:把一个指鼻动作分解位三四个动作才完成;③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指鼻不准(指鼻阳性);④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12/15/202233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因新小脑未发挥作用)。学习中期:动作渐协调(大脑皮层与新小脑之间不断进行联合活动,新小脑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学习后期:动作渐熟练(因新小脑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指令时→从新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将程序回输到皮层运动区→锥体系发动运动)。(三)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功能: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

如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临床:精巧运动受损。12/15/202234

1.基底神经节的结构:尾核壳核纹状体

苍白球(旧纹状体)丘脑底核红核黑质

基底神经节新纹状体四、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节12/15/202235纹状体尾

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红核丘脑运动皮层脊髓基底神经节新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运动皮层纹状体黑质纹状体GABADA两个环路基底神经节的组成及连接:12/15/202236基底神经节有重要的运动调节功能,与控制肌紧张、稳定随意运动、处理本体感觉的传入信息等有关。当纹状体内的胆碱能N元兴奋↓释放ACh↓肌张力↑当黑质内的多巴胺能N元兴奋↓释放多巴胺↓抑制纹状体内的胆碱能N元兴奋性因基底神经节内存在纹状体——黑质——纹状体环路,正常时该环路对肌紧张的控制和随意运动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黑质内的多巴胺能N元功能降低或纹状体内的胆碱能N元功能加强→运动调节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2、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及病变:12/15/202237黑质与新纹状体间的环路(-)(-)

①肌紧张增强而运动过少综合症☆临床病症:如震颤麻痹

(帕金森氏病)☆病理研究:黑质病变,且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主要表现:全身肌紧张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动过少、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②肌紧张过低而运动过多综合征☆临床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病理研究:纹状体病变,脑内多巴胺含量正常。☆主要表现: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基底神经节病变的临床表现:12/15/202238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重要特征,震颤多见于上肢,尤其是手部,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增强,随意运动时减少,入睡后停止。☆病理研究:黑质病变,且脑内多巴胺含量明显↓。☆发病机制:尚不很清楚,目前认为:

黑质受损时↓多巴胺递质↓↓对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抑制作用↓↓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功能↑↓肌张力↑

☆治疗方案:促进多巴胺合成的药物(如左旋多巴)或阻断乙酰胆碱的药物(如阿托品等),可缓解上述症状。12/15/202239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发病机制:用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可缓解其症状。☆治疗方案:纹状体病变↓胆碱能N元和GABA能N元功能↓↓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随意运动↑12/15/202240肌紧张过少而运动过多综合征肌紧张过少而运动过多综合征病症如舞蹈病和手足徐动症等表现肌紧张减低,头部和上肢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病变纹状体

机制↓胆碱能N元功能↓和GABA能N元功能↓↓黑质内多巴胺能N元功能相对亢进

↓随意运动↑治疗耗竭多巴胺递质的药物(如利血平)抑制纹状体胆碱能递质系统作用↓肌张力↑多巴胺递质↓促进多巴胺合成药物(左旋多巴)阻断乙酰胆碱药物(阿托品等)黑质静止性震颤随意运动↓,肌紧张↑如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12/15/202241特征:

①交叉支配:(除上面部肌受双侧皮层支配外)②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正立的外)③区域大小与精细程度呈正比:④功能定位精确:(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主要运动区其他运动区辅助运动区(纵裂内缘及扣带回)设计运动动作部位: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4区)(6区)功能:发动随意运动肢体远端肌肢体近端肌双侧支配第二运动区等(5、6、7、8、18、19区)协调随意运动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12/15/202242

▲皮层脊髓束皮层脑干束●●●脊髓延髓锥体

内囊(4、6、3-1-2、5、7区)大脑皮层▲旁锥体系皮层起源锥体外系锥体外系(运动皮层+感觉皮层)皮层下中枢锥体外系锥体系锥体系(二)传导通路脑干12/15/202243锥体系1.对侧支配;有单突触联系(占10~20%);

激活α、γN元;对皮层无反馈环路。2.加强肌紧张;执行随意运动指令。

锥体外系

1.

双侧支配皆多单突触联系激活γN元;对皮层有反馈环路2.调节肌紧张;协调随意运动。随意运动的设想皮层联络区基底N节外侧小脑运动前区和皮层运动区小脑中间带运动执行设计产生和调节随意运动示意图锥体系与锥体外系功能特点12/15/202244

类型上运动神经元麻痹

下运动神经元麻痹麻痹特点

硬瘫(痉挛性瘫、中枢性瘫)软瘫(萎缩性瘫、周围性瘫)

损害部位

皮层运动区或锥体束脊髓前角运动N元或运动神经麻痹范围

较广泛常较局限肌紧张

张力过强、痉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