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振华高级中学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方文明史读本》载:“启蒙运动思想家质疑了传统对人的所有限制——而且确实挑战了传统本身的正当性。他们拥护普通人的权利、市民的权利、奴隶、犹太人、印第安人和孩子的权利,但是并没有拥护妇女的权利。……在哲学和艺术中,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材料主要表明启蒙运动A.哲学和艺术成就突出B.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C.捍卫所有人的基本权利

D.全盘否定西方传统文化参考答案:B启蒙运动。从材料“启蒙运动中的男人支持传统的妇女思想:沉默、服从、恭顺、谦逊和贞洁”可以看出启蒙运动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对妇女并不能平等的对待。故选B。2.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表示,如果中国向美国表达需要粮食的愿望,美国愿意认真考虑。实际上中国政府没有主动要求美国政府供粮,只是同美国民间商业机构洽谈进口粮食的可能性。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中国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粮食自给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美国经济出现“滞胀”,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意识形态的对立影响两国关系参考答案:D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题目显示的是1961年中美关系的史实,而这时中国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已经不存在了,而是变成了人民公社,故A错误;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是在1972年,故排除B;美国经济出现“滞涨”是在1973年的经济危机发生之后,故排除C;60年代中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仍处于对抗状态,因此选D。3.《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佣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B.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D.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中禁止雇童工、规定工时和最低工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实施这项措施是为了保障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对恢复经济和缓和阶级矛盾起到积极作用,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A项“消灭”、C项“商业”、D项“终止”的表述均错误。4.一位美国人在华盛顿会议后宣称:“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胜利”主要是指A.恢复了“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实现了取代日本独霸中国的目的C.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D.取得了与英国相同的制海权参考答案:C(3分)A/D(1分)B(0分)5.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了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从根本上A.表明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形成

B.会引起各国外交政策的实质性变化C.反映了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已成为各国的追求D.反映了各国因利益和实力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参考答案:D6.右图为1987年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日本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B.两极格局瓦解,美日争锋C.美日在贸易领域展开激烈争夺

D.日本实力大增,挑战美国霸权参考答案:C考察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世界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之间贸易摩擦不断。图片中的“TRADEWARS”其含义就是“贸易战,左边的代表日本,右边的代表美国。日本总体实力上是无法与美国争锋、争霸的。A是政治方面的内容,不合题意。故应选C。7.1972年8月,周恩来在谈到台湾问题时说:“过去23年,只是向金门、马祖打炮、广播,号召官兵起义,实际上我们对台湾的工作做得很差。”1973年6月,他指示新华社:《参考资料》每天要登一篇有关台湾的消息和言论,骂街的不要。这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A.海峡两岸的沟通主要在民间 B.中国外交手段呈多样化特征C.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 D.中美关系改善推动了两岸关系缓和参考答案:C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台湾问题。材料中1972年8月即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周恩来在台湾问题上反对以往23年对台工作仅采取炮击、广播宣传台湾官兵起义等简单的做法,之后指示新华社多宣传、介绍台湾新闻和言论,不主张采用言论攻击的方式。上述周恩来的主张反映了70年代初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开始调整,故选C。材料部分反映了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变化,故A错误;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不属于外交问题,故B错误;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应在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之后,故D错误。8.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圜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A.西学中源

B.中体西用

C.君民共主

D.道德救国参考答案:B中体西用思想。题目所给的信息为洋务运动中派遣留学生的举措。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即中体西用。9.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27年8月至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时间1921.71923.61927.41927.81934.91937.11945.41949.10人数574325.7万1万多30多万4万多121万多448万多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参考答案:A【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27年8月,党员人数锐减,这是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反革命政变,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27—1934,党员人数激增,这是由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37—1945,党员人数激增,这是由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1949,党员人数增加最明显,这是由于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0.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A.全面复兴旧学B.排斥西方新学C.新学消解旧学D.崇尚中体西用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知该学校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使用西方外来文化,体现了中体西用思想,故选D项;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故排除A项;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故排除B项;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用新学消解旧学,故排除C项。11.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指出:“跨国公司不仅跨国,还跨集团,力图在全球范围开展业务。它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跨国公司准备在全球开展业务B.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的相互兼并C.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D.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正在日益被跨国公司控制参考答案:C12.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年份船只数吨数广州上海广州上海1844184918551863306331

867441334373400142099142357

300500858452547157191964309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A.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参考答案:A考察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从题干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844年到1863年,广州、上海的船只数和吨位数都呈增长趋势,但上海增长趋势明显,速度明显快于广州,这说明自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外贸中心逐渐由广州转移到上海。故应选A。13.史学家白寿彝考证后指出:“晋的原县,第一个县大夫为赵衰,称为原季,而继任者为赵衰之子赵同,亦称原同。”《左传》记载赵简子在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消失

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参考答案:D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的分析,从材料“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当时地方行政组织有了变化,出现了“郡县行政组织”。故应选D。A、B、C与题意不符。14.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A.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B.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C.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D.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参考答案:答案:C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原因【名师点睛】在二月革命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四月提纲主张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推动了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15.1880年,正当中俄伊交涉紧张之时,思想家王韬给清朝政府大员郑藻如写信提出,如果与沙俄作战,各地均宜动员百姓,办理团练,团练头目“必兼由民间公举,千万不可由官派”。这反映出王滔A.认为百姓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B.将民主思想与救国实际结合起来C.主张通过战争解决中俄间的争端D.是近代中国民主共和思想的代表参考答案:B王滔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不可能认为百姓是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排除A;从题干信可知,在中俄边境危机的时,王主张由民间组建团练并选举其头日,带有明的民主性和爱国性。故答案选B;材料中是一种假设,并非强调通过战争解决中俄间的争端,排除C;王滔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排除D。16.下图是美国1929-1940年失业率图表。造成1937-1938年现象的因素是罗斯福政府A.实施财政紧缩政策

B.推出新农业调整法C.扩大公共工程规模

D.成立农业调整署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从“失业率图表”中可以看出,1938年的失业率比1937年有较大的增加,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由于政府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从而导致失业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农业调整的问题,故BD排除;C项的实施应该降低失业率,排除。17.1921年后,苏俄实行粮食税,允许自由贸易,推行按劳取酬,这一系列做法和1934年后斯大林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中实行的政策最大的不同是A.政策推行的社会背景不同

B.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不同C.政策实行后的结果不同

D.政策所涉及的经济体制不同参考答案:D18.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参考答案:D井田制度逐步瓦解的表现是出现私田,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走向崩溃与分封制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无法体现周天子权力的衰微,故C项错误;“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反映出田本身是有价格的,说明当时存在土地买卖的现象,故D项正确。19.你在某个电影中看到如下情节:在市政厅门前的中央,正对着大门搭了一个大讲台……

前面旌旗招展,其中有些三色国旗,但全部镶着红边——人民政权的标志。人山人海的广场上唱起歌来,乐队高奏《马赛曲》,号声响亮……请问,这是反映以下哪个历史事件(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第一国际的成立C.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D.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参考答案:A20.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由“白话通神”“古文讨厌”可知,该对联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故此对联最有可能出自新文化运动,应选择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都不涉及反对文言文的问题,故可排除ABC三项。21.一部历史人物纪传影片的旁白说道:“这个名字被全世界所认识,……从他开始,从德国开始。最终在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实现了传统罗马天主教的第二次分裂,传统天主教也开始了三教鼎立的局面。”“这个名字”应该是A.马基雅弗利

B.马丁·路德

C.马克思

D.俾斯麦参考答案:B2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参考答案:A23.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写到:“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它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止。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

)A.建立注重实验和数学化的研究方法

B.指出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错误C.指出了外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认为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参考答案:C24.下图是清政府财政税收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中1842年以后的变化说明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B.盐税在税收中比例最大C.清朝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D.小农经济快速走向解体参考答案:C【详解】从图示信息来看,关税收入在国家财政税收结构中的比例有较大增长,说明清朝的对外贸易增长迅速。故答案为C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排除A项;从图示来看,1842年后仍然是田赋占比最高,排除B项;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小农经济快速走向解体,D项排除。【点睛】解答示意图类型的历史试题关键是审读示意图,明确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此类历史试题一般由图片、文字说明、标题三部分构成。图片是主体,直观的再现历史史实。标题是图片的眼睛,直接说明图片的主体。文字说明部分是对图片所反映历史史实的有效补充。但文字部分往往是解答问题的突破口,解答问题时要注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实现与历史课本史实的有效链接,然后根据问题设计来解答。25.“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其中,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主要是因为其

A.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B.建立起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

D.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参考答案:A26.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这说明当时中共A.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D.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参考答案:D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说明当时中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存在分歧。27.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下列分析说明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带来了粮产量的提高B.20世纪60年代初,恶劣气候使两国粮产量都有所减少C.20世纪60年代中期,苏联将改革重点放在农业上而导致粮产量增加D.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实行了土地所有制改革带来粮食大幅增产参考答案:B28.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方针 D.自由放任政策参考答案:B【考点】新经济政策.【分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根据俄国经济落后、生产力低下的国情,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新方法的伟大实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私营企业主…重工业、银行和矿山则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故B正确;A禁止商品流通,排除;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生产稳步恢复.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29.1907年荷兰议会通过《归化法》,规定自1908年起,所有出生于爪哇的华侨,不问其现居该地或已返回中国,均为荷兰国民。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这一举措表明A.传统宗法观念成为立法的重要依据B.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C.中国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逐渐形成D.清政府注重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政府的法制观念,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A项中的“宗法观念”材料中没有体现;由“针对荷兰的《归化法》清政府于1909年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者均属中国国籍。”可以分析出清政府的近代法制观念逐步增强,故本题答案选B项。国家观念主要确立的是主权概念,既赋予国家以人格化的权力。近代民族观念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成员。这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天朝上国”与材料无关。30.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D.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错误,在材料中并无信息表明是由于人口流动的冲击,影响家族的稳定从而导致家族编修族谱以维护宗族的团结统一现象的发生;B的表述是不符合事实情况的,因为即使同一宗姓内部也有贵贱之分,故宗族并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说法错误,秦以来的宗法制度一直存在着,没有遭到重大破坏和中断,所以也就无重建之说;宋明时期儒学家用天理强化人伦关系,为后来(包含明清时期)的家族维系血缘关系、强化宗族理念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明清时期”。故选D。【备考指南】近些年关于宗法制度,选择题时有出现,而宗法制度里面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族谱的存在与其相关知识,对于备考来说,不妨结合有关知识,精编精选些关于族谱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了解,扩大知识面和视野。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一百多年来,史学界和经济学界对工业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内外学者把工业革命定义的研究分为工业组织学派、技术学派、能源学派……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抓住工业革命的特征,成为后来工业革命研究的起点.

——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个学派从不同侧面抓住的工业革命“特征”。(6分)材料二

无论是汤因比的,“突变论”,还是克拉潘的“渐进论”,至少有两大共同的“漏洞力,一是把工业革命理解为一场纯经济的变革,忽视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及其实质。例如“渐进论”侧重在经济领域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工场的重大变革,把工业革命的内涵局限于经济和技术发展方面……

——杨杰《英国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工业革命》

(2)作者认为在研究工业革命时应采用怎样的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变革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象”各是什么?(6分)参考答案:32.凯尔森说:“妥协是民主本性的组成部分。”许多国家的民主进程中都体现了妥协的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继承制度和婚姻关系在扩张领土上的广泛应用等等都是某种协商和妥协的产物。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材料二、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因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依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如喻大华的《新论——兼探溥仪潜往东北的一个原因》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妥协”现象在不同国家民主进程中频频出现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妥协”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3)综上,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实施过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5分)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传统习惯或历史制度的影响,如英国中世纪的分封制度、贤人会议传统等;对革命以后建立的专制统治的畏惧,如英国人对克伦威尔统治的不满;政治领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卓越品质,如美国国父华盛顿、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等;革命者力量相对薄弱,难以保证革命的真正成功,如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党人。(2)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和政权的平稳交替;有利于保证法律、制度的传承;有利于人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和谐,进而维护世界和平。(言之有理,四点8分。)(3)认识:妥协是有原则的,不是投降也不是一味妥协;双方有可交换利益或矛盾可以调和;是平等协商下的共同让步,是双方真实妥协意愿下的谋求共识;是对对方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实现利益整合;有利于政治民主化转型的平稳进行,实现和平的政治;所体现的平等对话、民主协商的精神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等。(言之有理,三点即可得5分)试题分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的“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得出原因。如何推进民主化进程,则需回忆《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1832年议会改革等内容。结合图作答。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可从对就及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与和平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本题属于开放式的题目,只要自圆其说即可。回答时注意结合具体的国情,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及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61年改革是国内外形势挑战的结果,当时的俄国,危机和机遇并存,沙皇政府的当权者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材料二

自由派和农奴主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危险与机遇并存”?(4分)沙俄政府怎样“实行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分配”的?(3分)(2)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这一观点”?说明理由。(3分)参考答案:(1)危险:农奴制面临全面危机。(2分)机遇:工业革命的扩展。(2分)分配:农民获得份地和人身自由;地主占有最好的土地,并利用村社控制农民。(3分)(2)赞同。(1分)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或近代化道路)。(2分)34.学者胡鸿基指出:公共卫生与国家之盛衰有莫大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1840年的一个大城市居民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在很多城市的工人居住密集区里,污水处理,排水和清洁工作很少有人过问;保持工人健康的起码预防措施也经常被遗忘;传染病和致命疾病虐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体衰力竭的幸存者成为教区和富裕阶层的沉重经济负担……埃德温·查德威克受上议院委托对工人卫生状况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调查,于1842年发表《英国劳工人口卫生状况报告书》。在此基础上,皮尔政府于1843年设立皇家大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调查委员会,全面对城市卫生情况进行调查,为日后改革提供更多参考依据,1848年《公共卫生法》颁布,主要内容有:建立中央卫生委员会,负责全国卫生管理工作;地方政府符合如下情况必须建立地方卫生委员会:请愿人数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