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平粪便涂片 课件_第1页
朱海平粪便涂片 课件_第2页
朱海平粪便涂片 课件_第3页
朱海平粪便涂片 课件_第4页
朱海平粪便涂片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粪便涂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朱海平

粪便涂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朱海平

粪便菌群涂片检查临床意义

粪便中细菌数量、形态种类、比例与肠道菌群处于平衡还是失调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粪便菌群涂片能快速诊断肠道菌群失调,为早期预防、治疗提供线索粪便菌群涂片检查临床意义粪便中细菌数量、菌群失调

概念: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菌种间的平衡被打破,菌种间的比例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这种状态进一步发展,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和体征,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菌群失调概念: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菌种间的平衡被打

什么会使菌群失调呢?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菌群失调的原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除抗生素本身毒副作用外)是主要诱因,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有益菌,破坏了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引起菌群失调。疾病:胃酸缺乏、肝硬化、胃肠肿瘤等;其他:手术、激素、同位素、放射线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都可造成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的原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除抗生素本身毒副作用外)是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粪便涂片:革兰氏染色—G+紫黑色、G-浅红色

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总数、形态、比例等培养:需氧菌—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等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一、粪便直接涂片的优缺点

1、优点:①设备简单②操作简单③时间短④形象直观,直接了解粪便菌群的“像”,熟练者对诊断菌群失调有较高的准确性。

一、粪便直接涂片的优缺点2、缺点:①检验者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否则易判断错误②主要是定性检查,确定分度较困难。

2、缺点:二、操作技术1、涂片:

将新鲜大便多处沾取直接涂抹在洁净的玻片上,粪便不可稀释以防细菌变形。标本务求新鲜,涂片厚薄适宜2、外观

:肉眼检查外观颜色、形状(若含有膜状物的大便应补做艰难梭菌培养)

3、镜检

:染色技术是诊断准确成功的关键,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要对比鲜明。镜检时应将涂片视野全面观览,切不可看几个视野就计数或报告

二、操作技术1、涂片:

将新鲜大便多处沾取直接涂抹在洁净

三、检查方法

1、细菌总数

观察菌群涂片首先要总览细菌总数,通过“比例概数法”进行判断。

了解涂片上细菌的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有无优势菌或真菌。细菌总数过多的情况较少见或不易引起重视,菌群失调时细菌总数多在正常、减少或消失。

三、检查方法

2、观察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

比率改变

G+杆菌:G-杆菌:G+球菌:G-球菌(包括球菌/杆菌)比率反映了粪便菌群的质素,它一般不受粪便稀释或浓缩的影响,所以较细菌总数有更大的意义,更能反映菌群的本质和预后。

2、观察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

比率改变

3、计数方法

选定有代表性视野中的部分区域作细菌分类计数,需要数100~200个细菌以求得比例。不同年龄的人的比例都不一样,一般杆菌与球菌比例约为75:25。

3、计数方法

各年龄组细菌比率平均值的正常参考值(%)

年龄

G+杆菌

G-杆菌G+球菌

G-球菌

1d:

30.7—61.5

38.5—60.9

0—2.2

0—0.01

2d:

60.0—71.6

34.8—36.9

3.0—3.5

0—0.01

3d:

66.9—82.7

16.0—31.4

1.3—1.6

0—0.05

5d:

85.5—87.51

11.0—12.8

1.4—1.7

0.08—0.4

半年:

82.1—96.4

2.3—15.8

0.5—2.6

0.2—1.1

1岁:

78.4—94.5

3.5—16.6

1.5—2.6

0.3—1.7

5岁:

51.7—86.3

10.6—37.7

2.0—13.2

1.1—5.4

10岁:

56.7—88.5

7.6—30.7

2.5—12.2

2.0—6.7

18—25岁:54.3—78.6

12.2—35.2

2.2—12.5

2.4—9.0

41—55岁:39.4—59.3

37.3—49.6

2.4—5.9

3.4—6.7

56—65岁:35.3—56.8

44.3—49.6

2.3—5.9

3.6—6.7

66岁:

34.5—55.2

26.1—49.6

2.8—10.9

3.3—7.4

各年龄组细菌比率平均值的正常参考值(%)年龄肠道菌群各类细菌的比例

G+杆菌%G-杆菌%G+球菌%G-球菌%正常范围

50.2-7423.5-442-130.5-9较正常增多

75-85

45-50

25-30

5-10较正常明显增多

>85

>50

>30

>10较正常明显减少

35-40

30-35

<10

<5较正常显著减少

<20-30

<15-20

<2

<1

杆菌:球菌(G+杆菌+G-杆菌:G+球菌+G-球菌)

3-10:1

肠道菌群各类细菌的比例细菌总数的评定标准每油镜视野细菌数评价

(数个视野平均值)

<10显著减少

11-100明显减少

101-500略减少

501-5000正常>5000显著增多细菌总数的评定标准肠道菌群的种类

99.9%厌氧菌G+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艰难梭菌、破伤风梭菌)等G-杆菌:脆弱拟杆菌等G+球菌:消化链球菌等G-球菌:韦荣球菌等肠道菌群的种类99.9%厌氧菌肠道菌群的种类0.1%需氧菌G+杆菌:

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腊样芽胞杆菌)G-杆菌:

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菌等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G-球菌:

奈瑟菌G-弯曲菌:空肠弯曲菌

肠道菌群的种类0.1%需氧菌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1、有益菌或称共生菌:双岐杆菌、乳杆菌、优杆菌等2、中间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有益,也有害3、有害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1、有益菌或称共生菌:双岐杆菌、乳正常女婴4个月,母乳喂养,蛋黄样正常软便,似纯培养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占95%以上,呈正常菌群涂片所见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男,1岁幼儿,正常粪便涂片。细菌总数正常,以革兰氏阳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均在正常范围,呈正常菌群涂片所见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健康壮年人之粪便,革兰阳性菌(似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多于革兰阴性杆菌(似拟杆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球菌在正常范围,呈现壮年人之正常菌群涂片所见。健康壮年人之粪便,革兰阳性菌(似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多于革兰阴健康青年人正常粪便涂片,革兰氏阳性杆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正常菌群涂片所见健康青年人正常粪便涂片,革兰氏阳性杆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女性,63岁正常老年人粪便,革兰氏阳性杆菌略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球菌及芽胞杆菌正常在范围,呈现老年人正常菌群涂片女性,63岁正常老年人粪便,革兰氏阳性杆菌略多于革兰氏阴性杆检查要点与报告要点

粪便涂片观察到的细菌分为四类:

1、革兰氏阳性杆菌

2、革兰氏阴性杆菌

3、革兰氏阳性球菌

4、革兰氏阴性球菌

通过标本中四类细菌的百分比、有无比例倒置与正常菌群平衡状态的正常百分比的比较,来评定受检者的菌群状态。

检查要点与报告要点

涂片快速查菌群时根据菌群菌群失调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Ⅰ度和Ⅱ度菌群失调是数量的改变

Ⅲ度是质的改变

菌群失调分度的标准涂片快速查菌群时根据菌群菌群失调严重程

菌群失调的分度及诊断

Ⅰ度菌群失调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轻、可自发缓解

粪便外观:多为稀便,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在正常低值,G+杆菌基本正常,G-杆菌略增加(或G+球菌较正常增加)

总之,仅是数量和比例轻度改变菌群失调的分度及诊断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8天婴儿稀便,腹泻3-5次/天,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球杆菌增多,革兰氏阳性杆菌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相对多,呈现Ⅰ度菌群失调改变8天婴儿稀便,腹泻3-5次/天,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球杆菌增多,20岁,女性,轻度腹泻之青年人粪便,2-4次/d。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多于革兰阳性杆菌,为I度菌群失调改变,不需治疗即可恢复。20岁,女性,轻度腹泻之青年人粪便,2-4次/d。可见革兰阴男,57岁,急性肠炎。革兰阳性杆菌明显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在正常低值,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呈现球杆比例倒置,菌群呈I度菌群失调改变。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Ⅱ度菌群失调临床表现:慢性腹泻、不可逆粪便外观:多为稀便、也可呈粘液水样便、脓血或柏油样便。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和脓细胞。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明显减少,G+杆菌减少,G-杆菌明显增多(拟杆菌、大肠杆菌),G+球菌较正常增多,球杆比倒置,可见少量类酵母菌。Ⅱ度菌群失调临床表现:慢性腹泻、不可逆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常住菌明显减少,革兰氏阳性杆菌显著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部分消失,革兰氏阳性链球菌及类酵母菌增多,呈现Ⅱ度菌群失调改变常住菌明显减少,革兰氏阳性杆菌显著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部分消66岁女性慢性肝炎患者,腹泻,黄色稀便。细菌总数略减少,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减少,而革兰阳性球菌增多,可见大量脂肪球(苏丹III染色明显),呈II度菌群失调改变。66岁女性慢性肝炎患者,腹泻,黄色稀便。细菌总数略减少,革兰Ⅲ度菌群失调临床表现:急性腹泻、二重感染、排便次数多,可出现低热和白细胞升高粪便外观:稀便或粘液便,常呈黄绿色或黑色;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和脓细胞。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显著减少;原有细菌大多被抑制,一种细菌或真菌占优势: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致病大肠杆菌、艰难梭菌、铜绿假单菌、肺炎克雷伯菌总之,原菌群中的某一种少数菌成为菌群的绝对优势是Ⅲ度菌群失调症的主要特点,应同时做粪便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Ⅲ度菌群失调临床表现:急性腹泻、二重感染、排便次数多,可出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快速涂片查菌群: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显著减少,革兰阳性、革兰阴性杆菌消失,可见少数革兰阳性球菌和较多量的酵母样菌,呈现III度菌群失调改变。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革兰阳性杆菌减少,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减少,酵母菌明显增多,呈现III度菌群失调改变。革兰阳性杆菌减少,革兰阴性杆菌明显减少,酵母菌明显增多,呈现报告方式

报告方式有两种:文字描述法和简表法1、文字描述法:

具体描述细菌总数,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变化,有无优势菌,可能的特征性细菌,并考虑该年龄段菌群特点,提出肠道菌群的初步印象诊断。报告方式

报告方式有两种:文字描述法和简表法文字描述法报告正常菌群范例

文字描述法一

如涂片所见:

细菌总数在正常范围,革兰氏阳性球菌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有少数革兰氏阳性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未见明显的酵母菌。印象诊断:基本正常肠道菌群文字描述法报告正常菌群范例

文字描述法一

文字描述法报告Ⅱ度菌群失调菌群范例

文字描述法二

如涂片所见:

细菌总数:

明显减少

革兰氏阳性杆菌:

较正常明显减少

革兰氏阴性杆菌:

较正常略减少

革兰氏阳性球菌:

较正常增加

革兰氏阴性球菌:

未见改变

酵母菌:

较正常略有增加

其它:

可见少量脓细胞

镜下印象:

呈Ⅱ度菌群失调改变

还可在报告中增加描述,如球菌是链球菌,有梭状芽胞杆菌等等,另正常的或未见到的可以不报告,如革兰氏阴性球菌、酵母菌等。

文字描述法报告Ⅱ度菌群失2、简表法报告Ⅱ度菌群失调范例2、简表法报告Ⅱ度菌群失调范例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THANKYOUTHANKYOU

粪便涂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朱海平

粪便涂片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检验科

朱海平

粪便菌群涂片检查临床意义

粪便中细菌数量、形态种类、比例与肠道菌群处于平衡还是失调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粪便菌群涂片能快速诊断肠道菌群失调,为早期预防、治疗提供线索粪便菌群涂片检查临床意义粪便中细菌数量、菌群失调

概念: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菌种间的平衡被打破,菌种间的比例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这种状态进一步发展,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病症和体征,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菌群失调概念:指机体某部位正常菌群中菌种间的平衡被打

什么会使菌群失调呢?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菌群失调的原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除抗生素本身毒副作用外)是主要诱因,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杀灭有益菌,破坏了正常的微生态平衡,引起菌群失调。疾病:胃酸缺乏、肝硬化、胃肠肿瘤等;其他:手术、激素、同位素、放射线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都可造成菌群失调菌群失调的原因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除抗生素本身毒副作用外)是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粪便涂片:革兰氏染色—G+紫黑色、G-浅红色

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总数、形态、比例等培养:需氧菌—埃希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等肠道菌群的检测方法一、粪便直接涂片的优缺点

1、优点:①设备简单②操作简单③时间短④形象直观,直接了解粪便菌群的“像”,熟练者对诊断菌群失调有较高的准确性。

一、粪便直接涂片的优缺点2、缺点:①检验者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否则易判断错误②主要是定性检查,确定分度较困难。

2、缺点:二、操作技术1、涂片:

将新鲜大便多处沾取直接涂抹在洁净的玻片上,粪便不可稀释以防细菌变形。标本务求新鲜,涂片厚薄适宜2、外观

:肉眼检查外观颜色、形状(若含有膜状物的大便应补做艰难梭菌培养)

3、镜检

:染色技术是诊断准确成功的关键,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要对比鲜明。镜检时应将涂片视野全面观览,切不可看几个视野就计数或报告

二、操作技术1、涂片:

将新鲜大便多处沾取直接涂抹在洁净

三、检查方法

1、细菌总数

观察菌群涂片首先要总览细菌总数,通过“比例概数法”进行判断。

了解涂片上细菌的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有无优势菌或真菌。细菌总数过多的情况较少见或不易引起重视,菌群失调时细菌总数多在正常、减少或消失。

三、检查方法

2、观察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

比率改变

G+杆菌:G-杆菌:G+球菌:G-球菌(包括球菌/杆菌)比率反映了粪便菌群的质素,它一般不受粪便稀释或浓缩的影响,所以较细菌总数有更大的意义,更能反映菌群的本质和预后。

2、观察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

比率改变

3、计数方法

选定有代表性视野中的部分区域作细菌分类计数,需要数100~200个细菌以求得比例。不同年龄的人的比例都不一样,一般杆菌与球菌比例约为75:25。

3、计数方法

各年龄组细菌比率平均值的正常参考值(%)

年龄

G+杆菌

G-杆菌G+球菌

G-球菌

1d:

30.7—61.5

38.5—60.9

0—2.2

0—0.01

2d:

60.0—71.6

34.8—36.9

3.0—3.5

0—0.01

3d:

66.9—82.7

16.0—31.4

1.3—1.6

0—0.05

5d:

85.5—87.51

11.0—12.8

1.4—1.7

0.08—0.4

半年:

82.1—96.4

2.3—15.8

0.5—2.6

0.2—1.1

1岁:

78.4—94.5

3.5—16.6

1.5—2.6

0.3—1.7

5岁:

51.7—86.3

10.6—37.7

2.0—13.2

1.1—5.4

10岁:

56.7—88.5

7.6—30.7

2.5—12.2

2.0—6.7

18—25岁:54.3—78.6

12.2—35.2

2.2—12.5

2.4—9.0

41—55岁:39.4—59.3

37.3—49.6

2.4—5.9

3.4—6.7

56—65岁:35.3—56.8

44.3—49.6

2.3—5.9

3.6—6.7

66岁:

34.5—55.2

26.1—49.6

2.8—10.9

3.3—7.4

各年龄组细菌比率平均值的正常参考值(%)年龄肠道菌群各类细菌的比例

G+杆菌%G-杆菌%G+球菌%G-球菌%正常范围

50.2-7423.5-442-130.5-9较正常增多

75-85

45-50

25-30

5-10较正常明显增多

>85

>50

>30

>10较正常明显减少

35-40

30-35

<10

<5较正常显著减少

<20-30

<15-20

<2

<1

杆菌:球菌(G+杆菌+G-杆菌:G+球菌+G-球菌)

3-10:1

肠道菌群各类细菌的比例细菌总数的评定标准每油镜视野细菌数评价

(数个视野平均值)

<10显著减少

11-100明显减少

101-500略减少

501-5000正常>5000显著增多细菌总数的评定标准肠道菌群的种类

99.9%厌氧菌G+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梭状芽胞杆菌(产气荚膜杆菌、艰难梭菌、破伤风梭菌)等G-杆菌:脆弱拟杆菌等G+球菌:消化链球菌等G-球菌:韦荣球菌等肠道菌群的种类99.9%厌氧菌肠道菌群的种类0.1%需氧菌G+杆菌:

芽孢杆菌(枯草芽胞杆菌、腊样芽胞杆菌)G-杆菌:

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普通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菌等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G-球菌:

奈瑟菌G-弯曲菌:空肠弯曲菌

肠道菌群的种类0.1%需氧菌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1、有益菌或称共生菌:双岐杆菌、乳杆菌、优杆菌等2、中间菌:肠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有益,也有害3、有害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梭状芽胞杆菌等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1、有益菌或称共生菌:双岐杆菌、乳正常女婴4个月,母乳喂养,蛋黄样正常软便,似纯培养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占95%以上,呈正常菌群涂片所见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男,1岁幼儿,正常粪便涂片。细菌总数正常,以革兰氏阳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革兰氏阳性球菌均在正常范围,呈正常菌群涂片所见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健康壮年人之粪便,革兰阳性菌(似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多于革兰阴性杆菌(似拟杆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球菌在正常范围,呈现壮年人之正常菌群涂片所见。健康壮年人之粪便,革兰阳性菌(似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多于革兰阴健康青年人正常粪便涂片,革兰氏阳性杆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呈正常菌群涂片所见健康青年人正常粪便涂片,革兰氏阳性杆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女性,63岁正常老年人粪便,革兰氏阳性杆菌略多于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球菌及芽胞杆菌正常在范围,呈现老年人正常菌群涂片女性,63岁正常老年人粪便,革兰氏阳性杆菌略多于革兰氏阴性杆检查要点与报告要点

粪便涂片观察到的细菌分为四类:

1、革兰氏阳性杆菌

2、革兰氏阴性杆菌

3、革兰氏阳性球菌

4、革兰氏阴性球菌

通过标本中四类细菌的百分比、有无比例倒置与正常菌群平衡状态的正常百分比的比较,来评定受检者的菌群状态。

检查要点与报告要点

涂片快速查菌群时根据菌群菌群失调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度:

Ⅰ度和Ⅱ度菌群失调是数量的改变

Ⅲ度是质的改变

菌群失调分度的标准涂片快速查菌群时根据菌群菌群失调严重程

菌群失调的分度及诊断

Ⅰ度菌群失调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轻、可自发缓解

粪便外观:多为稀便,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在正常低值,G+杆菌基本正常,G-杆菌略增加(或G+球菌较正常增加)

总之,仅是数量和比例轻度改变菌群失调的分度及诊断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8天婴儿稀便,腹泻3-5次/天,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球杆菌增多,革兰氏阳性杆菌减少,革兰氏阴性杆菌相对多,呈现Ⅰ度菌群失调改变8天婴儿稀便,腹泻3-5次/天,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球杆菌增多,20岁,女性,轻度腹泻之青年人粪便,2-4次/d。可见革兰阴性杆菌多于革兰阳性杆菌,为I度菌群失调改变,不需治疗即可恢复。20岁,女性,轻度腹泻之青年人粪便,2-4次/d。可见革兰阴男,57岁,急性肠炎。革兰阳性杆菌明显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在正常低值,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呈现球杆比例倒置,菌群呈I度菌群失调改变。朱海平粪便涂片课件Ⅱ度菌群失调临床表现:慢性腹泻、不可逆粪便外观:多为稀便、也可呈粘液水样便、脓血或柏油样便。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和脓细胞。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明显减少,G+杆菌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