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
汇报人:栾晓燕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
汇报人:栾晓1摘要通过选育光钝感品种来扩大品种种植区域。按着杜维广(1997)年选育广适应性种质程序和方法的设想,通过改进选育光钝感、具有良好综合农艺性状新种质NPSL-1和NPSL-2佐证了该设想的可靠性,并依据本试验结果提出大豆光周期育种途径。关键词:大豆、光钝感、种质、育种途径摘要通过选育光钝感品种来扩大品种种植区2前言世界大豆种植领域在不断扩大:1.通过中日性、耐低温、极早熟品种的选育,使大豆生产向高纬度、高海拔、高寒地区推广;2.通过选育短光性强、适应高温条件的极晚熟品种,使大豆栽培向低纬度和亚热带地区延伸。美国:中日性早熟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使大豆逐渐北移,成熟期由“0”增加到“00”及“000”熟期。中国:中日性超早熟品种东农36的育成,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域向北推移100公里。前言世界大豆种植领域在不断扩大:3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
“八五”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大豆广适应性种质创新”研究,1.光周期对春夏大豆品种生育阶段的影响2.光周期对大豆品种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的影响3.光周期对大豆杂交后群体变异的影响及广适应性种质选育的研究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八五”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大豆广适44.育成了哈91-7116、哈92-4465、哈94-4478广适应性种质。5.通过选育光温钝感的品种(系)来扩大品种的适应性。本研究宗旨:1.育成广适应性大豆新种质,并对其新种质进行评价和育种途径的探讨;2.对供试品种的光周期反应进一步研究,为大豆光周期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4.育成了哈91-7116、哈92-4465、哈94-445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A.2001年扁茎7个组合6代以上材料:50个系统,10020单。B.2002年初于海南岛初步筛选的光钝感材料,(扁茎后代6个组合,280株)2002-2003年供继续选育广适应性新种质的材料。C.2003年对供试品种黑河5、黑农33、黑农40、黑农41、黑农43、晋豆23、兴县灰布支黑豆进行光周期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61.2试验方法
1.2.1供试品种光周期反应将供试品种播于盆内,每品种种3盆,每盆3株,在第1片复叶展平时用遮光箱进行8小时光照处理2盆,连续15天;另1盆为自然光照作为对照。单株调查记载出苗(Ve)、始花期(R1)、成熟期(R8),并于成熟期调查植株农艺性状。1.2试验方法
1.2.1供试品种光周期反应71.2.2海南岛光钝感材料的选择方法对于扁茎高世代光钝感材料的选择,参考杜维广(1997)方法,主要根据开花时间、株高、主茎节数、营养生长量,并重点增加复叶≥10片,无对生复叶;复叶≥13,无对生复叶作为光钝感指标。并将复叶≤6片,有对生复叶作为光敏感指标进行选择1.2.2海南岛光钝感材料的选择方法对于扁81.2.3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对2002年初在海南岛初步筛选的材料,于2002—2003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哈尔滨)进行光钝感评价,育成光钝感新种质。将这些材料种于光钝筛选池内,按组合各单株顺序种植,进行光周期鉴定;入选的材料于2003年种植盆内,光钝感检测按杜维广(1997)标准:在黑龙江省Ve—R1的天数处理比对照(当地自然光照)的差值百分数小于10%,产量与对照相当。1.2.3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对2002年初9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反应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1):A.对光周期反应相对不敏感的品种:黑河5号、黑农33和黑农43;B.相对比较敏感的品种:黑农40和黑农41;C.敏感的品种:晋豆23和兴县灰布支黑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反应
10表1不同基因型大豆的光周期反应
表1不同基因型大豆的光周期反应
11表2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农艺性状的表现
表2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农艺性状的表现
12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其农艺性状的表现具有较大差异(表2)a.对光周期反应相对不敏感的品种黑河5、黑农33、黑农43,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仅下降35.8%—46.4%;b.对光周期反应相对敏感的品种黑农40、黑农41和敏感品种晋豆23和兴县灰布支黑豆,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50.0—51.3%和61.8—67.9%,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其农艺性状的表现具有较大差异(表213其它农艺性状:不同基因型大豆处理与对照相比,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减少,单株重、单株粒重降低,分枝数增加,百粒重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加,增加的幅度与不同基因大豆对光周期的反应有关其它农艺性状:142.2大豆光钝感种质评价
2.2.1在海南岛同一组相同系统不同单株高世代材料其复叶≥10片和复叶≤6片农艺性状表现
表3指出,复叶≥10片的材料其株高、节数、荚数明显高于同一组合的复叶数为5片和6片的材料性状,表明:用复叶数(便于观察)可作为在海南岛选择光钝感材料的指标。2.2大豆光钝感种质评价
15表3相同组合内复叶≥10片和≤6片农艺性状表现
表3相同组合内复叶≥10片和≤6片农艺性状表现
16
对2002年初在海南岛初筛扁茎高世代材料中鉴选出的280单株,2002-2003年在哈尔滨进行光光钝感鉴定,鉴选出两份光钝感材料,命名为PIL-1、PIL-2。2.2.2短光照对筛选出的两份大豆材料生育期性状的影响
2.2.2短光照对筛选出的两份大豆材料生育期性状的影响
17表4短光照对两份材料生育阶段的影响
*PIL:光钝感品系
表4短光照对两份材料生育阶段的影响
*PIL:光钝感18表5短光照对两份材料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5短光照对两份材料农艺性状的影响19PIL-1和PIL-2其Ve—R1的pd值小于10%;Ve—R7的pd值小于5.0%,其株高分别降低13.9%和18.4%,表明PIL-1和PIL-2是光钝感新种质。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课件202.3大豆光钝感种质选择的机率
供试7个含有扁茎血缘的组合,50系统10020单株,在海南岛初选6个组合280单株。这些材料经2002—2003年在哈尔滨进行光周期反应鉴定试验,入选1个组合的2份材料。则海南岛入选率为2.79%,在哈尔滨入选率为0.71%。2.3大豆光钝感种质选择的机率
供试7个含21
3.讨论
3.1大豆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黑河5和黑农33属于光钝感的品种;晋豆23和兴县灰布支黑豆Ve—R1的pd值大于20%,属光敏感品种。这一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杜维广(1997)的大豆广适应性检测指标:
3.讨论
3.1大豆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22在V1时期采用8小时短光照诱导连续15天,A:在黑龙江省Ve—R1的天数处理比对照(当地自然光照)的差值百分数小于10%;B:黄淮海地区Ve—R1的天数处理比对照的差值百分数小于20%,产量水平处理与对照相当,同时考虑株高和节数的标准。在V1时期采用8小时短光照诱导连续15天,23关于“产量水平处理与对照相当”的提法,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因根据短光照处理的时间长短其产量水平有所差异,一般连续短光照15—20天,处理产量水平较对照减产10—15%,均可认为是属光钝感材料。关于“产量水平处理与对照相当”的提法,依据本试验24
PIL-1和PIL-2,其Ve—R1的pd值均小于10%,Ve—R7的pd值均小于5%其产量水平比对照分别减产8.45%和8.8%,株高和节数降低不明显。说明PIL-1和PIL-2确实属于大豆广适应性(光钝感)新种质。PIL-1和PIL-2,其Ve—R1的pd值25
该种质具有秆强、单株产量高、百粒重较大、抗病、熟期适中等优点(表5),是综合性状良好的新种质。该种质具有秆强、单株产量高、百粒重较大、抗病、263.2光周期育种途径
本试验通过在海南岛以复叶数≥10和无对生复叶为选择光钝感材料的主要标准,对10020扁茎改良后代高世代单株进行初步筛选,又对入选280单株,在哈尔滨进行短光照处理、鉴定,最终入选光钝感种质PIL-1和PIL-2。此结果佐证了杜维广(1997)提出大豆广适应性种质的程序和方法的可靠性。3.2光周期育种途径
本试验通过在海南岛27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豆光周期育种途径:利用短光照性强和短光照性弱或地理远缘及不同生态类型的优异基因型杂交,F2代或高世代在海南岛种植,根据开花时间、株高、主茎节数、营养生长量、复叶数≥10片,无对生叶进行选择(F2代可用摘荚法,高世代用摘荚法或直接选择单株)。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豆光周期育种途径:利用短光照性强和28入选材料,在哈尔滨的光周期筛选池内进行短光照诱导,选择时根据杜维广提出的广适应性检测指标用系谱法选择。同时可以引入广适应性分子标记,进行分子标记的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决选品系采用盆栽进行多点(异地)光周期特性鉴定和产量鉴定。入选材料,在哈尔滨的光周期筛选池内进行短光照诱导,选择时根据29谢谢谢谢30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
汇报人:栾晓燕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
汇报人:栾晓31摘要通过选育光钝感品种来扩大品种种植区域。按着杜维广(1997)年选育广适应性种质程序和方法的设想,通过改进选育光钝感、具有良好综合农艺性状新种质NPSL-1和NPSL-2佐证了该设想的可靠性,并依据本试验结果提出大豆光周期育种途径。关键词:大豆、光钝感、种质、育种途径摘要通过选育光钝感品种来扩大品种种植区32前言世界大豆种植领域在不断扩大:1.通过中日性、耐低温、极早熟品种的选育,使大豆生产向高纬度、高海拔、高寒地区推广;2.通过选育短光性强、适应高温条件的极晚熟品种,使大豆栽培向低纬度和亚热带地区延伸。美国:中日性早熟品种的育成和推广,使大豆逐渐北移,成熟期由“0”增加到“00”及“000”熟期。中国:中日性超早熟品种东农36的育成,使黑龙江省大豆种植区域向北推移100公里。前言世界大豆种植领域在不断扩大:33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
“八五”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大豆广适应性种质创新”研究,1.光周期对春夏大豆品种生育阶段的影响2.光周期对大豆品种生育进程及农艺性状的影响3.光周期对大豆杂交后群体变异的影响及广适应性种质选育的研究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八五”国家大豆育种攻关项目“大豆广适344.育成了哈91-7116、哈92-4465、哈94-4478广适应性种质。5.通过选育光温钝感的品种(系)来扩大品种的适应性。本研究宗旨:1.育成广适应性大豆新种质,并对其新种质进行评价和育种途径的探讨;2.对供试品种的光周期反应进一步研究,为大豆光周期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4.育成了哈91-7116、哈92-4465、哈94-4435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A.2001年扁茎7个组合6代以上材料:50个系统,10020单。B.2002年初于海南岛初步筛选的光钝感材料,(扁茎后代6个组合,280株)2002-2003年供继续选育广适应性新种质的材料。C.2003年对供试品种黑河5、黑农33、黑农40、黑农41、黑农43、晋豆23、兴县灰布支黑豆进行光周期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361.2试验方法
1.2.1供试品种光周期反应将供试品种播于盆内,每品种种3盆,每盆3株,在第1片复叶展平时用遮光箱进行8小时光照处理2盆,连续15天;另1盆为自然光照作为对照。单株调查记载出苗(Ve)、始花期(R1)、成熟期(R8),并于成熟期调查植株农艺性状。1.2试验方法
1.2.1供试品种光周期反应371.2.2海南岛光钝感材料的选择方法对于扁茎高世代光钝感材料的选择,参考杜维广(1997)方法,主要根据开花时间、株高、主茎节数、营养生长量,并重点增加复叶≥10片,无对生复叶;复叶≥13,无对生复叶作为光钝感指标。并将复叶≤6片,有对生复叶作为光敏感指标进行选择1.2.2海南岛光钝感材料的选择方法对于扁381.2.3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对2002年初在海南岛初步筛选的材料,于2002—2003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哈尔滨)进行光钝感评价,育成光钝感新种质。将这些材料种于光钝筛选池内,按组合各单株顺序种植,进行光周期鉴定;入选的材料于2003年种植盆内,光钝感检测按杜维广(1997)标准:在黑龙江省Ve—R1的天数处理比对照(当地自然光照)的差值百分数小于10%,产量与对照相当。1.2.3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对2002年初39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反应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1):A.对光周期反应相对不敏感的品种:黑河5号、黑农33和黑农43;B.相对比较敏感的品种:黑农40和黑农41;C.敏感的品种:晋豆23和兴县灰布支黑豆。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反应
40表1不同基因型大豆的光周期反应
表1不同基因型大豆的光周期反应
41表2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农艺性状的表现
表2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农艺性状的表现
42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其农艺性状的表现具有较大差异(表2)a.对光周期反应相对不敏感的品种黑河5、黑农33、黑农43,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仅下降35.8%—46.4%;b.对光周期反应相对敏感的品种黑农40、黑农41和敏感品种晋豆23和兴县灰布支黑豆,处理与对照相比,株高下降50.0—51.3%和61.8—67.9%,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周期处理后其农艺性状的表现具有较大差异(表243其它农艺性状:不同基因型大豆处理与对照相比,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减少,单株重、单株粒重降低,分枝数增加,百粒重变化不大或略有增加,增加的幅度与不同基因大豆对光周期的反应有关其它农艺性状:442.2大豆光钝感种质评价
2.2.1在海南岛同一组相同系统不同单株高世代材料其复叶≥10片和复叶≤6片农艺性状表现
表3指出,复叶≥10片的材料其株高、节数、荚数明显高于同一组合的复叶数为5片和6片的材料性状,表明:用复叶数(便于观察)可作为在海南岛选择光钝感材料的指标。2.2大豆光钝感种质评价
45表3相同组合内复叶≥10片和≤6片农艺性状表现
表3相同组合内复叶≥10片和≤6片农艺性状表现
46
对2002年初在海南岛初筛扁茎高世代材料中鉴选出的280单株,2002-2003年在哈尔滨进行光光钝感鉴定,鉴选出两份光钝感材料,命名为PIL-1、PIL-2。2.2.2短光照对筛选出的两份大豆材料生育期性状的影响
2.2.2短光照对筛选出的两份大豆材料生育期性状的影响
47表4短光照对两份材料生育阶段的影响
*PIL:光钝感品系
表4短光照对两份材料生育阶段的影响
*PIL:光钝感48表5短光照对两份材料农艺性状的影响
表5短光照对两份材料农艺性状的影响49PIL-1和PIL-2其Ve—R1的pd值小于10%;Ve—R7的pd值小于5.0%,其株高分别降低13.9%和18.4%,表明PIL-1和PIL-2是光钝感新种质。
大豆光钝感种质创新与光周期育种途径的研究课件502.3大豆光钝感种质选择的机率
供试7个含有扁茎血缘的组合,50系统10020单株,在海南岛初选6个组合280单株。这些材料经2002—2003年在哈尔滨进行光周期反应鉴定试验,入选1个组合的2份材料。则海南岛入选率为2.79%,在哈尔滨入选率为0.71%。2.3大豆光钝感种质选择的机率
供试7个含51
3.讨论
3.1大豆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黑河5和黑农33属于光钝感的品种;晋豆23和兴县灰布支黑豆Ve—R1的pd值大于20%,属光敏感品种。这一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杜维广(1997)的大豆广适应性检测指标:
3.讨论
3.1大豆光钝感新种质评价
52在V1时期采用8小时短光照诱导连续15天,A:在黑龙江省Ve—R1的天数处理比对照(当地自然光照)的差值百分数小于10%;B:黄淮海地区Ve—R1的天数处理比对照的差值百分数小于20%,产量水平处理与对照相当,同时考虑株高和节数的标准。在V1时期采用8小时短光照诱导连续15天,53关于“产量水平处理与对照相当”的提法,依据本试验研究结果,因根据短光照处理的时间长短其产量水平有所差异,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成都】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下载拼音教学课件
- 2025年质量员之装饰质量专业管理实务考试题库
- 天门市事业单位2025年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儿童古诗教学课件
- 专业教学课件制作代做
- 复变函数教学课件
- 习作观察日记教学课件
- 交互式教学白板课件
- 小学生童话剧课件模板
- 党课课件含讲稿: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干事创业新作为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护理查房
- 核电项目通用质保大纲
- JJG 1094-2013总磷总氮水质在线分析仪
- GB/T 7477-1987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 GB/T 4948-2002铝-锌-铟系合金牺牲阳极
- 2014年东风日产新势代奇骏原厂维修手册
- 深基坑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60551
- 广东湛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考聘用教练员(同步测试)模拟卷及答案
- 安措费使用计划报审表(施工报-监理审-业主批)
- 医疗期规定(表格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