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课件_第1页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课件_第2页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课件_第3页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课件_第4页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探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2013年11月

今天的课我们主要探究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我们大家知道历史选择题在高考中是单项选择题,通过题干提供的各种材料,按照题目要求,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具有唯一性。试题给出的正确答案是毋庸质疑的,怎样做我们才能得出毋庸质疑的结论,这是我们今后要探讨的问题。现在我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同事之间平时闲聊,聊着聊着就争论不休,争论不休的原因是所聊的话题,大家对此都知道的不多,个自为了在谈话中占上风,往往抓住别人说话的一点就大发议论,结果是彼此对他人的观点“不敢苟同”

。那么如何做讲话才能少遭到质疑呢?我觉得一组的口号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现在请第一组同学给大家再展示一下你们的口号。没有实力少说话!平时同事闲聊,为的是活跃气氛,要的是效果。在高考中,我门面对选择题,每题4分的分值,如何做到准确选出正确的答案,就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了。在高考中我们需要哪些实力呢?根据“新课标”和“高考大纲”的要求:简单说高考考查主干知识、学科思维能力、学科思维方法,通过试题梯度设置,层层考查各种“实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接下来请看试题,这里有几道选择题,需要三课时完成。今天的方法探究课,请同学们积极发言,咱们一起来探究,探究有成功就有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重在参与。我们探究的方法对今后有一点启发都是可贵的。1.观察分析以下试题,概括所给材料在句子类型上有什么特点?特点:句式简单;16题为并列句,14题前半部分为递进句式,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形成的关系呈现的是解说关系。分析一下,这两种句式表达的强调部分在哪里?强调部分:并列句在两个句子之中,递进在递进部分,解说在被解释部分。nine16.(2013·广东文综·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解题思路过程: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式:前后两句为并列关系。SSG反朝廷:反对清朝政府;鞑子:此处指满洲贵族,暗含帝国主义。歌谣:是人民的口头创作,最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梳理材料(材料简单,不需要梳理)(2)题干核心:人民民众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第二步

:判断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试题类型(1)命题意图:考查革命、独立的目标所体现的共性问特点。

(2)考查知识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3)

试题类型

:概念型

、推理型

第三步

调动所学知识:辛亥革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第四步

运用相关推理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推理进行判断推理能力探究:材料中前后两句为并列语句,并列语句应该寻找两个语句的共同之处,就是从特殊中,运用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且应该是运用完全归纳法概括。这样结论更真实。反思:注重基础知识和推理能力的考查。对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14.(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答案:D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式:第一句递进,两句之间总分关系没有全盘反传统:指中国传统文化。(3)

试题类型

:概念型

、推理型

第三步

调动所学知识:旧文化,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白话小说,民间文学。第四步

运用相关推理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分析、判断等推理解决问题推理能力探究:8.(2013·天津文综·5)“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zh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答案:D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式关系:前句并列关系,前后两句间表转折。强调重点在转折部分。国民:“所谓nation(国民),便是生活在同一宪法下作为立法代议机构主权代表的人们共同体。洋务派:仅学西方科技,不学政治。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同时主张学习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可以看出是维新派的言论反思:本题强调的是对材料语境的正确解读,本题只要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就可判定。10.(2013·海南单科·12)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祖宗之法不足守C.变者天下之公理D.托古改制答案:D解题思路过程: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式:假设关系。强调重点在假设部分。历史规律(原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突出一个“变”字变的方向:不舍明代税制,而复唐代税制。突出变的方向,不能往回变。梳理材料(材料简单,不需要梳理)(2)题干核心:必不舍条编而复两税。第二步

:判断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试题类型(1)命题意图:魏源强调的变革是向西方学先进科学技术和军事,而不能倒退。(2)考查知识点:西学东渐思潮(3)

试题类型

:推理型—假设语句第三步

调动所学知识:托古改制:第四步

运用相关推理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分析、判断等推理解决问题推理能力探究:“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因果关系;(强调变的思想)“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假设关系,表强调,是本体的核心思想,(强调如何变,不能向古代寻找变的理论依据)

反思:6.(2013·福建文综·1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

答案:A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式关系:终于二字是副词表强调。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传统思想(定性:指顽固派的治国理念)时代的现实: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等。(定性:近代化)苏醒过来:苏醒,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引申为醒悟;觉醒。觉醒的第一步在于重新质疑和重新评估我们所有的行为。当然是中体西用(定性)只能是近代化的一部分(量化分析:思想解放的程度底)梳理材料:张之洞的《劝学篇》标志着受孔夫子的陈词滥调控制的中国人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从语义判断可知苏醒过来为核心思想。)(2)题干核心: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反思:此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给材料增加内容,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内容相结合,然后用完全归纳法,得出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超出了材料本身的内涵,容易出现错误。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想多了。此题也可以从对概念的辨析角度得出结论。虽能得出正确答案,但不应该是命题的主要意图。9.(2013·重庆文综·7)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B.《海国图志》

C.《天演论》D.《资政新篇》答案:B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子关系:前半部分呈现目的关系,前后体现先出承接关系。承接关系与并列关系相似。目的关系强调目的。梳理材料:清朝大臣上书咸丰帝,推荐一本书籍:学习此书强调了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清政府决策层在后来的洋务运动中将其付诸实践。第二步:判断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试题类型(1)命题意图:考查海国图志所体现的思想与洋务运动的关系。(2)考查知识点:西学东渐思潮(3)试题类型

:概念型

、推理型

第三步

调动所学知识:《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地界地理志书,但是并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科技抵御西方侵略第四步

运用相关推理方法解决问题:运用分析、判断等推理进行解决问题推理能力探究(略)反思(略)4.(2013·安徽文综·13)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子关系:因果关系,前因后果。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的文章戊戌变法:维新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只依赖朝廷,结果失败,结论:依靠朝廷变法,其事颇难。(量化分析:颇难不等于不会成功)资产阶级革命都发动群众;中国戊戌变法只依靠朝廷,自上而下,没有发动群众。第四步

运用相关推理方法解决问题:分析、归纳、判断等推理。推理能力探究:分析:“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

这一句可看出,材料选自梁启超变法失败之后的文章;“变法与朝廷,其实颇难;”其实是说依靠朝廷希望不大;各国革命都从民众开始,所以,我们要从民众开始。归纳:因为依靠朝廷变法太难,世界各国政改都依靠民众,所以,我们要发动民众,使民众关心政改;判断:核心在发动民众,发动民众的办法是使民众关心政改,启发民智,使之觉醒。11.(2013·海南单科·1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答案:B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子关系:本段材料前后看来类转折关系,强调部分在后面。西方强国理念(原理):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用其一旦之功,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从定性看:对洋务派的主张提出批评。量化来看:没有提出更进一步的主张。)1875年,郭嵩焘:(维新思想在90年代发展壮大,体现出救亡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的特点,此时的郭嵩焘的思想还没达到为维新变法奠定基础的程度。)思想基础:梳理材料:西洋立国有本有末,(然而)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2)题干核心:用其一旦之功,其余皆可不问2.(2013·福建文综·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答案:A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句子关系:与表目的句型相似,表目的的句子,强调的重点可能在目的。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董仲舒阐述新儒学的主要著作,西汉时董仲舒对传统儒家思想加以改造成新儒学,汉武帝以新儒学为治国思想。治国理念原理(历史规律):大富则骄,大贫则忧方法:调均之(贫富差别)调的程度: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目标: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易治也,富不骄,贫者不忧。(2)题干核心:上下相安7.(2013·四川文综·4)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答案:D解题思路过程: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2)题干核心:同上。12.(2013·海南单科·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答案:C解题思路过程: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19世纪40年代、60年代、90年代到20世纪初贯穿这历史一过程的主题.(2)题干核心:同上。第二步:判断命题意图、考查知识点、试题类型(1)命题意图:考查分析问题能力,论从史出、历史概念的理解(思想基础)。

(2)考查知识点:维新思想(3)试题类型

:推理型、概念型

13.(2013·上海单科·33)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清朝大臣崇厚,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属于洋务派对西方的思维缺乏了解,)

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明确说明,法方对崇厚出访法国重视程度。)最接近:不一定是最准确的本质,(量化分析)本质:(2)题干核心:崇厚对法放的安排,产生了误解。15.(2013·上海单科·25)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新文化运动时期答案:D第一步

梳理材料,寻找题干核心。(1)分析材料:划出关键词,关键句子。对关键词,关键句子解析。保守派:维护封建统治的人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的人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激进民主主义者(2)题干核心:激进派1.(2013·浙江文综·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孔子:开办私学;韩非:没有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经历,主张消灭私学;朱熹:曾主持修复岳麓书院,并在此讲学;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创办了自己的学校吕刻俄斯并在此讲学。5.(2013·北京文综·15)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A.①②B.②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