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2页第一部分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二部分工艺单元选择第三部分物质系数确定第四部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第五部分火灾爆炸指数第六部分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第七部分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第2页第一部分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3页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第3页第一部分第4页一、概述(p197)1、名称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ChemicalCompany,FireandExplosionIndex)2、创立时间1964年(第1版)1993年(第7版)3、定量依据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第4页一、概述(p197)1、名称2、创立时间3、定量依据第5页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p197-198)
1、评价目的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2、适用范围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变压器、发电设备、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第5页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p197-198)1、评价目十大步骤第6页1、确定单元。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4、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相乘求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5、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危害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8、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9、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损失工作日(MPDO)。10、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三、评价程序(p197)
十大步骤第6页1、确定单元。三、评价程序(p197)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框图第7页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第7页四、所需资料
第8页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图;工艺设备及安装成本表。道氏7版火灾、爆炸指数(F&EI)评价法;道氏7版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生产装置风险分析汇总表;四、所需资料第8页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第9页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
第9页第二部分第10页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p200)1、工艺单元
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工艺单元2、恰当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
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精馏塔再沸器回流罐冷凝器第10页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p200)1、工艺单元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资金密度;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设备。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p200-201)第11页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p201)第12页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三、选择工艺单第13页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第13页第三部分第14页一、有关概念(p201)物质系数MF——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
MF由NF和NR求得。
NF——物质可燃性
NR——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第14页一、有关概念(p201)物质系数Nr=0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300℃以下时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不显示温升的物质。Nr=1自身通常稳定但在加温加压条件下就变得不稳定的物质。接触空气、受光照射或受潮发生变化或分解的物质;在150℃至300℃间显示温升的物质。Nr=0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Nr=2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用DSC试验在温度小于150℃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须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需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加温加热时对热或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不需要要加热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Nr=4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的物质。Nr=2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第17页二、课堂练习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MF:1、乙炔 2、苯甲醛 3、环丁烷4、柴油 5、乙烯6、硫化氢7、甲基环己烷8、萘9、硝酸钾第17页二、课堂练习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MF:第18页三、表外物质的物质系数求取(p202)物质NFPA325M及NFPA49反应性分级NR01234液体、气体(包括挥发固体)的易燃性或可燃性暴露在816℃的热空气5min不燃燃烧的不燃物NF=0114242940FP>93.3℃NF=141424294037.8℃<FP≤93.3℃NF=2101424294022.8℃≤FP<37.8℃或FP<22.8℃且BP≥37.8℃NF=31616242940FP<22.8℃且BP<37.8℃NF=42121242940可燃性粉尘或烟雾St-1(Kst≤200bar·m/s)1616242940St-2(Kst=201~300bar·m/s)2121242940St-3(Kst>300bar·m/s)2424242940可燃性固体厚度>40mm的密实物质NF=1414242940厚度<40mm的疏松物质NF=21014242940多孔物质、纤维、粉状物等NF=31616242940第18页三、表外物质的物质系数求取(p202)物质NFPA第19页四、课堂练习一未知可燃液体A的闪点为75℃,其DTA/DSC温升的放热起始温度为200℃,试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系数MF。若操作温度为240℃,试求出该物质较正后的物质系数。第19页四、课堂练习一未知可燃液体A的闪点为75第20页五、混合物的物质系数求取(p203)如果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物质系数不同时,如果其中物质系数最大的物质浓度在5%以上(质量浓度),可将最大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在工艺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其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足够高,一旦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工艺单元中混合物的性质与高浓度物质的性质十分相似,这时可以用该高浓度物质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危险性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组成的危险性混合物,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危险性反应物存在的时间足够短,单元危险主要来自生成物时,可把生成物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第20页五、混合物的物质系数求取(p203)如果存在由多第21页六、课堂练习聚合釜苯乙烯1吨/次乙苯1吨/次右图为一聚合装置,原料为苯乙烯和乙苯,反应为间歇反应,反应时间为5小时/釜,试确定该单元的物质系数。第21页六、课堂练习聚合釜苯乙烯乙苯右图为一聚合第22页第四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第22页第四部分第23页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p204)F3=F1×F2
F1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2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第23页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p204)第24页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p204-206)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与输送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通道排放和泄漏控制第24页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p204-206)第25页1、放热反应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硝酸与二甲苯反应生成硝基二甲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第25页1、放热反应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第26页2、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系数0.2;煅烧——系数0.4;电解——系数0.2;热解或裂化:间接加热——系数0.2;直接火加热——系数0.4。第26页2、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系数0.2第27页3、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加气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系数。试确定某露天存放的氢气瓶储存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系数。第27页3、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第28页4、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氢气的量为1吨,反应温度为100℃,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装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系数。第28页4、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某车间内,反应器第29页5、通道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积为1000m2,其旁边有一条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试确定该单元的通道系数。第29页5、通道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第30页6、排放和泄漏控制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小于60℃或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苯乙烯与乙苯的预聚合单元周围无堤坝,试确定该单元的排放和泄漏控制系数。第30页6、排放和泄漏控制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1.一般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放热化学反应0.3~1.25(2)吸热反应0.20~0.40(3)物料处理与输送0.25~1.05(4)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0.25~0.90(5)通道0.20~0.35(6)排放和泄漏控制0.25~0.50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1.一般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第32页三、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p206-215)毒性物质负压操作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粉尘爆炸压力释放低温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腐蚀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明火设备的使用热油交换系统转动设备第32页三、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p206-215)毒第33页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2NH。NH——物质毒性系数试确定分别含有下列物质的单元的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乙炔苯二甲胺汽油氢硫化氢第33页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第34页2、负压操作
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某一真空精馏单元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试确定该单元的负压操作系数。第34页2、负压操作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第35页3、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
本项内容适用于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的场合。某一反应单元,在加入物料前应进行氮气吹扫,最近发现氮气系统不正常,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危险系数。第35页3、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本项内容适第36页4、粉尘爆炸
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某面粉厂的面粉包装单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面粉粉尘,其粒子的粒径为110μm,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的粉尘爆炸危险系数。第36页4、粉尘爆炸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第37页5、压力释放
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由于高压可能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的场合。试确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危险系数:操作压力为800磅/英寸2(表压)的单元;操作压力为15000kPa(表压)的单元。第37页5、压力释放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第38页6、低温
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某低温冷冻单元装置结构为碳钢,其操作温度为-10℃,试确定在该情况下本单元的低温危险系数。第38页6、低温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第39页7、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本项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危险性的关系。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第39页7、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本项主要讨论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某化工单元中异丁烷的最大单体量为106lb,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危险系数。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某化工单元中异丁烷的最大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露天储存的异丁烷储罐中异丁烷最大量为106lb,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危险系数。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露天储存第42页8、腐蚀腐蚀速率——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其储罐的腐蚀速率为0.3mm/年,试确定该单元的腐蚀危险系数。第42页8、腐蚀腐蚀速率——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第43页9、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于垫片、接头或轴的密封处及填料处可能是易燃、可燃物质的泄漏源,尤其是在热和压力周期性变化的场所。某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压力都要从常压逐渐增加到5kgf,且其反应为间歇反应,试确定该单元的泄漏危险系数。第43页9、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第44页10、明火设备的使用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中明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起引燃的可能性。明火设备设置在工艺单元中;明火设备附近有各种工艺单元。第44页10、明火设备的使用当易燃液体、蒸气或第45页11、热油交换系统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操作温度经常在闪点或沸点以上,因此增加了危险性。热交换介质的使用温度;热交换介质的数量。某热油交换系统的热交换介质热油的油量为38m3,其操作温度大于闪点,试确定该单元的热油交换系统危险系数。第45页11、热油交换系统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第46页12、转动设备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的功率为700马力,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某汽油输送单元中,输送泵的功率为60马力,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第46页12、转动设备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2.特殊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毒性物质0.2~0.80(2)负压(<500mmHg,66.66kPa)0.50(3)易燃范围及接近易燃范围的操作(惰化性、未惰化性)1)罐装易燃液体0.502)过程失常或吹扫故障0.303)一直在燃烧范围内0.80(4)粉尘爆炸0.25~2.00(5)压力:操作压力(绝对压力)(kPa)释放压力(绝对压力)(kPa)2.特殊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6)低温0.20~0.30(7)易燃及不稳定物质的质量物质质量(kg)物质燃烧热Hc(J/kg)1)工艺中的液体及气体2)贮存中的液体及气体3)贮存中的可燃固体及工艺中的粉尘(8)腐蚀及磨蚀0.10~0.75(9)泄漏(接头和填料)0.10~1.50(10)使用明火设备(11)热油热交换系数0.15~1.15(12)转动设备0.50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6)低温0.20~0.30(7)易燃及不稳定物质的质量1)工第49页第五部分
火灾爆炸指数F&EI第49页第五部分第50页一、概述(p215-216)F&EI
=MF×F3
MF
——物质系数;F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EI是被用来估计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第50页一、概述(p215-216)第51页二、F&EI及危险等级(p216)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危险等级1~60最轻61~96较轻97~127中等128~158很大>159非常大第51页二、F&EI及危险等级(p216)火灾、爆炸危险指第52页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第52页第六部分一、安全措施的分类及单元补偿系数的确定(p216)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C=C1×
C2×
C3一、安全措施的分类及单元补偿系数的确定(p216)工艺控项目补偿系数范围采用补偿系数(1)应急电源0.98(2)冷却装置0.97~0.99(3)抑爆装置0.84~0.98(4)紧急停车装置0.96~0.99(5)计算机控制0.93~0.99(6)惰性气体保护0.94~0.96(7)操作规程(程序)0.91~0.99(8)化学活性物质检查0.91~0.98(9)其他工艺危险分析0.91~0.98工艺控制安全补偿系数(C1)二、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p216-218)项目补偿系数范围采用补偿系数(1)应急电源0.98(2)冷却三、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p218-219)项目补偿系数范围采用补偿系数(1)遥控阀0.96~0.98(2)卸料(排空)装置0.96~0.98(3)排放装置0.91~0.97(4)联锁装置0.98物质隔离安全补偿系数(C2)三、物质隔离补偿系数(C2)(p218-219)项目补偿四、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p219-220)项目补偿系数范围采用补偿系数(1)泄漏检测装置0.94~0.98(2)结构钢0.95~0.98(3)消防水供应系统0.94~0.97(4)特殊系统0.91(5)喷洒系统0.74~0.97(6)水幕0.97~0.98(7)泡沫灭火装置0.92~0.97(8)手提式灭火器材(喷水枪)0.93~0.98(9)电缆防护0.94~0.98防火设施安全补偿系数(C3)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四、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p219-220)项目补偿第57页第七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p220-226)
第57页第七部分一、暴露半径R=0.256F&EIR——暴露半径,单位:米。二、暴露区域
暴露区域面积
S=πR2
一、暴露半径R=0.256F&EI二三、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更换价值
=0.82×原来成本×增长系数四、危害系数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给出的,它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三、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更换价值=0.82×原来成本×增长五、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MPPD)BaseMPPD
=更换价值×危害系数六、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MPPD)ActualMPPD=BaseMPPD×C五、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MPPD)BaseMP七、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ActualMPPD
MPDO认为是正确的时,用X代替MPPD,用Y代替MPDO:lgY=1.325132+0.592471(lgX)认为70%以上正确:lgY=1.550233+0.598416(lgX)认为70%以下正确lgY=1.045515+0.610426(lgX)七、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ActualMPPD八、停产损失(BI)BI=MPDO×VPM×0.7/30VPM——每月产值;0.7代表固定成本和利润。八、停产损失(BI)BI=MPDO×V项目获得数值单位火灾爆炸指数(F&EI)暴露半径米暴露面积平方米暴露区内财产价值万元危害系数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基本MPPD)万元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实际MPPD)万元最大可能停产天数(MPDO)天停产损失(BI)万元九、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项目获得数值单位火灾爆炸指数(F&EI)暴露半径米暴露面积平十、生产装置危险分析汇总国家/地区:部门:场所:位置:生产单元:操作类型:评价人:生产单元当前价值:日期:工艺单元主要物质物质系数火灾爆炸指数F&EI影响区内财产价值基本MPPD实际MPPD停工天数MPDO停产损失BI十、生产装置危险分析汇总国家/地区:部门:场所:位置:生产单第65页谢谢!第65页谢谢!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第68页第一部分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二部分工艺单元选择第三部分物质系数确定第四部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第五部分火灾爆炸指数第六部分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第七部分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第2页第一部分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第69页第一部分
评价方法及评价程序
第3页第一部分第70页一、概述(p197)1、名称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DowChemicalCompany,FireandExplosionIndex)2、创立时间1964年(第1版)1993年(第7版)3、定量依据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防灾措施的状况。第4页一、概述(p197)1、名称2、创立时间3、定量依据第71页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p197-198)
1、评价目的客观地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找出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向管理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使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各部分可能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2、适用范围储存、处理、生产易燃易爆、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污水处理设备(设施)、公用工程系统、管道系统、变压器、发电设备、热氧化器等工艺单元第5页二、评价目的及适用范围(p197-198)1、评价目十大步骤第72页1、确定单元。2、求取单元内的物质系数MF。3、按单元的工艺条件,选用适当的危险系数。4、用一般工艺危险系数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相乘求出工艺单元危险系数。5、将工艺单元危险系数与物质系数相乘,求出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6、用火灾、爆炸指数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并计算暴露面积。7、查出单元暴露区域内的所有设备的更换价值,并确定危害系数,求出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8、应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乘以基本MPPD,确定实际MPPD。9、根据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确定最大损失工作日(MPDO)。10、用停产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三、评价程序(p197)
十大步骤第6页1、确定单元。三、评价程序(p197)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程序框图第73页火灾、爆炸危险指数第7页四、所需资料
第74页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工艺流程图;工艺设备及安装成本表。道氏7版火灾、爆炸指数(F&EI)评价法;道氏7版火灾、爆炸指数计算表;安全措施补偿系数表;工艺单元风险分析汇总表;生产装置风险分析汇总表;四、所需资料第8页准确的装置(生产单元)设计方案;第75页第二部分
工艺单元选择
第9页第二部分第76页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p200)1、工艺单元
工艺装置的任一主要单元——工艺单元2、恰当工艺单元(简称工艺单元)
从损失预防角度来看对工艺有影响的工艺单元精馏塔再沸器回流罐冷凝器第10页一、工艺单元及恰当工艺单元(p200)1、工艺单元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
资金密度;操作压力与操作温度;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对装置操作起关键作用的设备。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p200-201)第77页物质的潜在的化学能(物质系数);二、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为2268kg或2.27m3。当设备串联布置且中间未相互有效隔开,应认真考虑单元划分的合理性。仔细考虑操作状态和操作时间也很重要。三、选择工艺单元的几项要点(p201)第78页工艺单元的可燃、易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最低量三、选择工艺单第79页第三部分
物质系数确定第13页第三部分第80页一、有关概念(p201)物质系数MF——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他化学反应引起的火灾、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
MF由NF和NR求得。
NF——物质可燃性
NR——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第14页一、有关概念(p201)物质系数Nr=0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不与水反应的物质;在温度300℃以下时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测定不显示温升的物质。Nr=1自身通常稳定但在加温加压条件下就变得不稳定的物质。接触空气、受光照射或受潮发生变化或分解的物质;在150℃至300℃间显示温升的物质。Nr=0在燃烧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的物质。Nr=2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用DSC试验在温度小于150℃显示温升的物质;与水剧烈反应或与水形成潜在爆炸性混合物的物质。Nr=3本身能发生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但须要强引发源或引发前必需在密闭状态下加热的物质。加温加热时对热或机械冲击敏感的物质;不需要要加热或密闭,即与水发生爆炸反应的物质。Nr=4在常温常压下自身易于引发爆炸分解或爆炸反应的物质。Nr=2在加温加压下易于发生剧烈化学变化的物质。第83页二、课堂练习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MF:1、乙炔 2、苯甲醛 3、环丁烷4、柴油 5、乙烯6、硫化氢7、甲基环己烷8、萘9、硝酸钾第17页二、课堂练习给出下列物质的物质系数MF:第84页三、表外物质的物质系数求取(p202)物质NFPA325M及NFPA49反应性分级NR01234液体、气体(包括挥发固体)的易燃性或可燃性暴露在816℃的热空气5min不燃燃烧的不燃物NF=0114242940FP>93.3℃NF=141424294037.8℃<FP≤93.3℃NF=2101424294022.8℃≤FP<37.8℃或FP<22.8℃且BP≥37.8℃NF=31616242940FP<22.8℃且BP<37.8℃NF=42121242940可燃性粉尘或烟雾St-1(Kst≤200bar·m/s)1616242940St-2(Kst=201~300bar·m/s)2121242940St-3(Kst>300bar·m/s)2424242940可燃性固体厚度>40mm的密实物质NF=1414242940厚度<40mm的疏松物质NF=21014242940多孔物质、纤维、粉状物等NF=31616242940第18页三、表外物质的物质系数求取(p202)物质NFPA第85页四、课堂练习一未知可燃液体A的闪点为75℃,其DTA/DSC温升的放热起始温度为200℃,试求出该物质的物质系数MF。若操作温度为240℃,试求出该物质较正后的物质系数。第19页四、课堂练习一未知可燃液体A的闪点为75第86页五、混合物的物质系数求取(p203)如果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当这些物质的含量基本相同,但物质系数不同时,如果其中物质系数最大的物质浓度在5%以上(质量浓度),可将最大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在工艺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但其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足够高,一旦发生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工艺单元中混合物的性质与高浓度物质的性质十分相似,这时可以用该高浓度物质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单元中虽然存在由多种危险性反应物和一种生成物组成的危险性混合物,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且反应速度很快,危险性反应物存在的时间足够短,单元危险主要来自生成物时,可把生成物的物质系数作为工艺单元的物质系数。第20页五、混合物的物质系数求取(p203)如果存在由多第87页六、课堂练习聚合釜苯乙烯1吨/次乙苯1吨/次右图为一聚合装置,原料为苯乙烯和乙苯,反应为间歇反应,反应时间为5小时/釜,试确定该单元的物质系数。第21页六、课堂练习聚合釜苯乙烯乙苯右图为一聚合第88页第四部分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第22页第四部分第89页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p204)F3=F1×F2
F1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2
——特殊工艺危险系数。第23页一、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p204)第90页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p204-206)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物料处理与输送封闭单元或室内单元通道排放和泄漏控制第24页二、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p204-206)第91页1、放热反应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乙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硝酸与二甲苯反应生成硝基二甲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试确定该反应的放热反应系数。第25页1、放热反应苯乙烯与乙苯反应生成聚苯第92页2、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系数0.2;煅烧——系数0.4;电解——系数0.2;热解或裂化:间接加热——系数0.2;直接火加热——系数0.4。第26页2、吸热反应反应器中的吸热反应——系数0.2第93页3、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加气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系数。试确定某露天存放的氢气瓶储存单元的物料处理与输送系数。第27页3、物料处理与输送试确定液化气灌瓶间的第94页4、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内反应器中氢气的量为1吨,反应温度为100℃,且该车间已安装了防爆的机械通风装置,试确定该单元的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系数。第28页4、封闭单元或室内操作某车间内,反应器第95页5、通道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积为1000m2,其旁边有一条紧急救援车辆的通道,试确定该单元的通道系数。第29页5、通道某车间内,反应器单元的操作区面第96页6、排放和泄漏控制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单元内物料闪点小于60℃或操作温度大于其闪点的场合。苯乙烯与乙苯的预聚合单元周围无堤坝,试确定该单元的排放和泄漏控制系数。第30页6、排放和泄漏控制该项系数只适用于工艺1.一般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放热化学反应0.3~1.25(2)吸热反应0.20~0.40(3)物料处理与输送0.25~1.05(4)密闭式或室内工艺单元0.25~0.90(5)通道0.20~0.35(6)排放和泄漏控制0.25~0.50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1.一般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第98页三、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p206-215)毒性物质负压操作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粉尘爆炸压力释放低温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腐蚀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明火设备的使用热油交换系统转动设备第32页三、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p206-215)毒第99页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2NH。NH——物质毒性系数试确定分别含有下列物质的单元的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乙炔苯二甲胺汽油氢硫化氢第33页1、毒性物质毒性物质的危险系数为0.第100页2、负压操作
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引起危险的场合。某一真空精馏单元中的主要危险物质为汽油,试确定该单元的负压操作系数。第34页2、负压操作本项内容只适用于空气泄入系统会第101页3、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
本项内容适用于某些操作导致空气引入并夹带进入系统,空气的进入会形成易燃混合物,进而导致危险的场合。某一反应单元,在加入物料前应进行氮气吹扫,最近发现氮气系统不正常,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的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危险系数。第35页3、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本项内容适第102页4、粉尘爆炸
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如粉体输送、混合、粉碎和包装等。某面粉厂的面粉包装单元的环境中存在着大量面粉粉尘,其粒子的粒径为110μm,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该单元的粉尘爆炸危险系数。第36页4、粉尘爆炸本项系数用于含有粉尘处理的单元第103页5、压力释放
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由于高压可能会引起高速率的泄漏的场合。试确定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的压力释放危险系数:操作压力为800磅/英寸2(表压)的单元;操作压力为15000kPa(表压)的单元。第37页5、压力释放本项系数用于操作压力高于大气压第104页6、低温
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或脆化转变温度以下时可能存在的脆性问题。某低温冷冻单元装置结构为碳钢,其操作温度为-10℃,试确定在该情况下本单元的低温危险系数。第38页6、低温本项主要考虑碳钢或其他金属在其展延第105页7、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
本项主要讨论单元中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与危险性的关系。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储存中的可燃固体和工艺中的粉尘。第39页7、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本项主要讨论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某化工单元中异丁烷的最大单体量为106lb,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危险系数。工艺过程中的液体或气体某化工单元中异丁烷的最大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露天储存的异丁烷储罐中异丁烷最大量为106lb,试确定该单元的易燃物质和不稳定物质的数量的危险系数。储存中的液体或气体(工艺操作场所之外)露天储存第108页8、腐蚀腐蚀速率——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某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储罐,其储罐的腐蚀速率为0.3mm/年,试确定该单元的腐蚀危险系数。第42页8、腐蚀腐蚀速率——外部腐蚀速率和内部腐蚀速率之和第109页9、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于垫片、接头或轴的密封处及填料处可能是易燃、可燃物质的泄漏源,尤其是在热和压力周期性变化的场所。某反应器中的物料在反应过程中,压力都要从常压逐渐增加到5kgf,且其反应为间歇反应,试确定该单元的泄漏危险系数。第43页9、泄漏——连接头和填料处本项系数适用第110页10、明火设备的使用当易燃液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泄漏时,工艺中明火设备的存在额外增加了引起引燃的可能性。明火设备设置在工艺单元中;明火设备附近有各种工艺单元。第44页10、明火设备的使用当易燃液体、蒸气或第111页11、热油交换系统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操作温度经常在闪点或沸点以上,因此增加了危险性。热交换介质的使用温度;热交换介质的数量。某热油交换系统的热交换介质热油的油量为38m3,其操作温度大于闪点,试确定该单元的热油交换系统危险系数。第45页11、热油交换系统大多数交换介质可燃且第112页12、转动设备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的功率为700马力,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某汽油输送单元中,输送泵的功率为60马力,试确定该单元的转动设备危险系数。第46页12、转动设备某氢气压缩单元中,压缩机2.特殊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毒性物质0.2~0.80(2)负压(<500mmHg,66.66kPa)0.50(3)易燃范围及接近易燃范围的操作(惰化性、未惰化性)1)罐装易燃液体0.502)过程失常或吹扫故障0.303)一直在燃烧范围内0.80(4)粉尘爆炸0.25~2.00(5)压力:操作压力(绝对压力)(kPa)释放压力(绝对压力)(kPa)2.特殊工艺危险危险系数范围采用危险系数基本系数1.00(16)低温0.20~0.30(7)易燃及不稳定物质的质量物质质量(kg)物质燃烧热Hc(J/kg)1)工艺中的液体及气体2)贮存中的液体及气体3)贮存中的可燃固体及工艺中的粉尘(8)腐蚀及磨蚀0.10~0.75(9)泄漏(接头和填料)0.10~1.50(10)使用明火设备(11)热油热交换系数0.15~1.15(12)转动设备0.50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6)低温0.20~0.30(7)易燃及不稳定物质的质量1)工第115页第五部分
火灾爆炸指数F&EI第49页第五部分第116页一、概述(p215-216)F&EI
=MF×F3
MF
——物质系数;F3
——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EI是被用来估计生产过程中的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第50页一、概述(p215-216)第117页二、F&EI及危险等级(p216)火灾、爆炸危险指数F&EI危险等级1~60最轻61~96较轻97~127中等128~158很大>159非常大第51页二、F&EI及危险等级(p216)火灾、爆炸危险指第118页第六部分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第52页第六部分一、安全措施的分类及单元补偿系数的确定(p216)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交通学院《金融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信息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建筑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方科技大学《工业通信与网络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大学《经典本草与湖湘中医药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兵器美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经贸外语职业学院《地理信息工程课程设计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空间文学与叙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家科技安全教学课件
- DB3301T 1088-2018 杭州龙井茶栽培技术规范
- 2010浙G2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安徽省部分省示范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国网基建安全管理课件
- 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99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 DB36T 1393-2021 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 档案三合一制度培训
- Unit 1 I go to school by bus. Period 4(说课稿)-2023-2024学年教科版(广州)英语二年级下册
- 《市场营销学》讲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