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命题导向特点:(一)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多选自二十四史等史传著作,从先秦历史散文到《明史》都可涉及,范围极广,但都是历史人物传记,故我们在以后的复习中将以史传体的文段作为主要的训练材料。但近年的选材有扩大的趋势,如2004年的广东卷就选自《孔子家语》,07年则是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今年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记人或叙事的散文。一、命题导向特点:(二)文言文的考查包括三个能力层级,即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D级),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一词多义、实词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占3分,“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18个)占3分,“概括、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占3分,“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特殊句式”二选其一占3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占9-11分。
(二)文言文的考查包括三个能力层级,即理解(B级)、分析综合(三)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项目,随着考点的不断拓展,07年的广东高考也像06年一样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分值在2-3分之间。(三)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项目,随二、考题分析
例一:05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二、考题分析例一:05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答案:B答案:B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
答案:D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参考答案一:(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参考答案二:(朱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生称赞他品德高尚。
(译出大意给2分,“矜严”译对给1分。将“矜严”译成“端庄”、“庄重”、“严肃”“端庄严肃”等算对;译成“严格”、“严厉”算错。)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2)主簿大惊,以白就。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译出大意给1分,译出“把(这件事)”给1分。)
参考答案一: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参考答案二:未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译出大意给2分,“见”宇译对给1分。)(2)主簿大惊,以白就。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07年广东题见《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提高篇》P.2。07年广东题见《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提高篇》P.2。三、复习提示
无论是理解实词虚词,还是筛选归纳、概括评价翻译,都必须结合文段的具体语境来进行,故准确理解文段中的字、词、句,读懂文意,是答好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要做的“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不能脱离原文来猜测。文言文的复习,一是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无论是实词、虚词、固定结构、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句、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二是要针对训练,勤于积累,文言知识其实很有限,实词和虚词也都是常见的,一天积累一二个,就会有收获。三、复习提示无论是理解实词虚词,还是筛选归纳、第一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一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命题导向
所谓“常见实词”的范围并不很大,重点指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修订版)附录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词语表附录的340个实词及《语文读本》出现频率高的实词。从考查的题型上看,实词的考题有三种,即判断阅读材料中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解释是否正确、辨别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或判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解释是否正确,近几年都考最后一种。一、命题导向
所谓“常见实词”的范围并不很大,二、考题分析
例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题)
A.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是:此;这D.岂足多哉多:称赞答案:B。作动词“有技巧”解。二、考题分析
例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三、重点难点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考题常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和实词的活用等。(见P.23《常见文言实词120个》)
1.一词多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或者是本义,或者是引申义,要不就是假借义或比喻义。在一个句子中,要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分析,增强阅读能力。在学习中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见P17)三、重点难点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考题2.古今异义文言到白话,大多数词义已经发生了。概括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词义的扩大:如“雏”、“甘”、“江河”、“中国”;B、词义的缩小:如“怨”(恨/不满意,责备)、“丈夫”;C、词义的转移:如“涕”、“慢”(怠慢/缓慢)、“牺牲”;D、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爪牙”、“谤”。2.古今异义3.通假字: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既关系文言文确切认读,又关系词句的正确理解。在阅读文言文的整个过程中,要树立通假字意识,在通假字出现的时候,要正确辨认,恰当解释。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有100个左右,对其读音和意义要熟悉掌握(共78个)3.通假字:例一:阅读下文,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贾某贾人也,唱文明经商,店中之物皆封识章明,略无阙损。有贾县于上,虽希物亦不昂其直。凡赝品,皆不之售。故乡人说而趣之。尝属其子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其可倍义邪!”妻卒然病,寻没。期年,媒人盈廷,一一谢之,逝不复取。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台高筑,要至家,受以致富术,翼日,出金曰:“予佐女贾。”河水暴益,决堤毁田,捐赀财以修水利,乡人得之。唱(倡)识(志)章(彰)阙(缺)贾(价)县(悬)希(稀)直(值)说(悦)趣(趋)属(嘱)倍(背)邪(耶)卒(猝)没(殁)廷(庭)逝(誓)取(娶)责(债)要(邀)受(授)翼(翌)贾(价)女(汝)益(溢)得(德)赀(资)例一:阅读下文,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4.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词汇意义,另一个语素虚化不表实在意义,只作陪衬。偏义复词实际上也造成了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现象。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有两种:A、两个同义或近义语素构成,如:能谤讥于市朝。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B、两个相对或相反语素构成,如:昼夜勤作息。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在中学课文里出现较多。例二: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而某不量敌之众寡。《答司马谏议书》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我有亲父兄。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偏义复词在中学课文里出现较多。例二:5.实词活用(具体见P.76<词类活用语法分析的方法>)(1)名词活用A活用为动词:沛公军霸上。二月草已芽。
B直接作状语:卒廷见相如。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
C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使动用法: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5.实词活用(2)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则其至又加少矣。B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烧而走也。C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D活用为名词: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2)动词活用(3)形容词活用A活用为名词: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吾与苍梧太守有旧。B活用为动词:素善留侯张良。C意动用法:成以其小,劣之。D使动用法:大王必欲急臣。足以荣汝身(3)形容词活用四、复习提示实词判断题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推断词义(参见P.21)根据字型推断,如从“造”的形旁可以推测出其义可能是“到”、“去”的意思;利用句式结构的相似性推断,如“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利用词语所在语法结构中的位置推断词性、用法;利用成语意义来推断未知词义,如“收天下之兵”的“兵”可借助“短兵相接”中“兵”字的意义去试解;利用文章上下文的语境去推断。四、复习提示实词判断题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推断词义(参见P.2第二节:常见文言虚词第二节:常见文言虚词一、命题导向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与前几年相比,文言虚词减少了两个(然、矣)。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有如下几个特点:1.所考的虚词都在所列的范围之内,即都是“常见的文言虚词”;2.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文中的用法”,即考查考生能否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懂得文言虚词用法并加以解释,而决不是凭空地去考查哪个文言虚词具有哪几种用法。3.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的相同或不同。4.在比较用法的题目的每一选项的两个句子中,第一句可以根据原文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第二句绝大多数出自课内名篇,也不难理解。一、命题导向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二、考题分析
04广东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侠,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二、考题分析
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例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4年广东题)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
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
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一撞答案C答案C例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5广东题)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答案:B例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5三、重点难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见P.54《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四、复习提示: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的学习,总体方略应建立在各个击破,全面掌握的层面上:1.要整理出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并配以语文课本(读本)中的典型例句,然后逐一记忆,烂熟于心,日积月累,直到全面掌握;2.因虚词的用法灵活,辨析时因结合具体语境,联系对上下文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区分词的用法,做出合理的判断;3.了解虚词的常见搭配关系,理解文言文一般句式及语法特点,如兼词、虚词连用、固定句式的虚词使用等,据此来判断虚词的用法。总之,判断虚词比较题的关键,是要熟记18个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牢记常见文言虚词的固定格式,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结构中、不同的句式中和体察语气中来判断其异同。三、重点难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见P.54《18个常见的文第三节: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第三节: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考试说明》的“分析综合”包括三个考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近几年(2)和(3)合为一道题,今年仍会保留,(1)则可考可不考。分析综合内容是文言文的阅读的重点,这是考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考试说明》的“分析综合”包括三个考点:一、考题分析例一: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题13题)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答案:A一、考题分析答案:A例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题14题)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答案:B例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二、命题导向1.分析综合题在文言文的考查中所占分值比例最高,有时占6分(如02年),有时占9分(如03年),由此可见这个知识点的重要。2.无论是6分题还是9分题,所考的内容都没有超出《考试说明》所规定的“三种能力要求”,如02年的14和15题分别考查了一、二种能力,而03年的13-15题则全面地考查了三方面的能力。这些考点已基本定型并固定下来,今年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不会大变。3.从高考的题型看,“三种要求”分两种题型来考:“筛选文中信息”题是抓住对某人物或事件的某点判断,要求在给出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题由四个对文章的内容、中心、观点、态度等作出评价的选项构成,要求选出不正确(或不恰当)的一项,近几年的题都是如此,概莫能外。二、命题导向三、能力要点
要做好“文言综合”题,必须注意“四个方面”,坚持“三个原则”。“四个方面”是:1.了解文章的的历史背景。2.了解作者及为文目的。3.把握全文大意及脉络结构。4.客观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三、能力要点要做好“文言综合”题,必“三个原则”是: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联系试题,抓住题眼。所谓题眼,即试题在文中的对应点,即设题点。对题眼,应联系上下文,进行深钻,以便选准答案。其余的难点,不必死抠,能猜个大意即可。“三个原则”是:四、解题方法(参见P.96)
1.利用选项,增强理解。“文言综合”题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型往往是“选出由错误的一项”,这说明其中由三项是正确的,这些选项实际上起到了对原文注解疏通的作用(如03年15题的A、C、D三项),对这类题目我们要善于利用,以增强对原文的理解。这类题最好是最先做。2.“信息筛选”题用“反选法”准确率更高,正反互补更好(如05广东题11题)。3.检验错项,对照原文(如03年15题的B项)。4.分析综合测试题在设置错项的常见方式有:无中生有、弄错时态、曲解文意、颠倒顺序、弄错信息筛选涉及的对象、弄错信息筛选的角度、弄错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弄错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等,做题时要细心分析对照原文。四、解题方法(参见P.96)1.利用选项,增强理解。“文言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特点:1.02年以前的考查,将翻译与对文意的理解紧密结合进行,考查方式是要求考生在几种译句中对照原文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实质上仍是客观选择题;02年起,翻译题改为主观表达题,放在第二卷,分值提到了8分;近几年广东高考题有增加分值的趋势,一般由2个分句构成,每句4分。2.从04年到07年的考题看,其知识内容涉及特殊句式和词语的活用(如05年的译句“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和06年的“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便是典型的特殊句式;而03年的译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中的“廷、面”则是名词做状语)。这些内容的考查使得高考所涉及的文言文知识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言文复习时应扎实全面,不能只顾常见的虚实词而忽略了其他知识。一、命题导向特点:一、命题导向3.从04年到07年的评分标准看,翻译题能否得高分还要看关键词语译得如何,关键词语译得准确,语意又大致不差,就能得高分,如06年译句的关键词语“盍”、“第”译对了且句意(2分)大致准确便可得满分。所以“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4.从这两年译文的参考答案看,翻译应采取直译为主的方式,这就要求将原文的每字每词都在译文中得到落实,甚至连表达方式、句子的语气也须同原文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不能准确达意时,才依据文意意译。3.从04年到07年的评分标准看,翻译题能否得高分还要看关键二、考题分析例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3年全国题)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分)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3分)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成奸伪;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二、考题分析例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年广东题)
(l)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答案说明:(1)鲁定公听说这件事,离开席位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3分)(2)不知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呢?(2分)(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3分)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年三、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1.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不添,不加,不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直译的,要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能落实的字词尽可能在译文中有所落实,保持原文语句的特点。“达”就是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无法直译时,可灵活适当地采用意译。“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就高考文言文的翻译而言,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是应该做到的,否则不能说是好译文。三、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1.翻译的原则2.翻译的方法(参见P.81-82)
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直译,就是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译文的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在难以直译时,辅以意译。2.翻译的方法(参见P.81-82)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例三:“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到职工作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下车”和“乞骸骨”只能辅以意译)例三:文句的翻译方法可用“五字诀”概括之:
“留、补、删、调、换。”
(1)“留”,就是保留。凡年号、帝号、国号、人名、地名、官名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等均可保留,照抄即可,不必翻译。(2)“补”,就是增补。把文言文省略句中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如:文句的翻译方法可用“五字诀”概括之:
“留、补、删、调例四:相如闻,不肯与会。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文:相如听得(这些话),不肯跟(他)会面。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有些特殊的句子,言简意丰,译时还需要扩充,否则,便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如:例五: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文: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例四:(3)“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并无实义,只是起到补充音节或表明语气的作用,翻译时要删掉,如“夫战,勇气也”一句,只要译出判断语气则可,首尾两字可不译。此外,一些铺排句也可以凝缩,如:例六:(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3)“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并无实义,只是起到补充音(4)“调”,就是调整。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主谓倒装句、提宾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的语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例七:A.甚矣,汝之不惠。B.古之人不余欺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D.赵尝五战于秦。(4)“调”,就是调整。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主谓倒装句、提宾(5)“换”,就是替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女、汝”等换成“你”;把判断句的“者”、“也”等词换成“是”。归纳:省略句——补;判断句——换;铺排句——删;主谓倒装句、提宾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调。(5)“换”,就是替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词语,如把“吾、余3.翻译的步骤(1)通读全文,领会大意,明确文章写的是什么人、什么事、或什么道理再进行翻译。(2)联系上下文逐句翻译,不能看一句译一句,不顾上下文。(3)翻译后再次通读检查,看文句是否表达清楚了,前后是否一致,有无矛盾或不合事理的情况。有些句子孤立地看是对的,但放到原文背景下就不通了,这就需要修改,如:例八: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岂敢”若译成“怎么敢”就不合适,“敢”要译成能愿动词“能”才符合文意。3.翻译的步骤四、复习提示: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简单把解释当翻译。文言文中多数词语都可以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但有些词语就不能这样简单处理,如:例九: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焚百家之言履至尊而制六合加横线的词语如果译为“一定、必定”、“言论、学说”、“上下东西南北”,就不通,应译为“确实”、“记载言论的著作”和“整个天下”才恰当。四、复习提示: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简单把解释当翻译。2.恰当处理文言修辞格,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为准。比喻:(1)金城千里——钢铁般的城防(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边防借代:(3)臣本布衣——平民(4)缙绅能不易其志者——官员委婉:(5)权起更衣——上厕所(6)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自己死2.恰当处理文言修辞格,以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为准。3.体会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勿将两单音词误作一双音词来译。如:例十:地/方数千里鼎足之形/成矣其/实汉贼也4.注重书写,文字要规范,标点要准确、正确。3.体会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勿将两单音词误作一双音词第五节:文言文的断句第五节:文言文的断句一、命题导向文言断句题是要求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体现了考生的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在高考实行标准化考试之前的年份,基本上每年都有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自从实行标准化考试以后,给文言文加标点的题目才逐渐销声匿迹。不过,从2004年开始,形式发生了转变。北京卷在第2卷的第11小题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给出一段文言文语段,从中选出5个句子,要求考生断句,共5分)2005年,有自主题权的一些省市在考试中明确规定提出了将会增加文言文断句的内容。果然,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题,北京高考题,辽宁高考题,都出现了文言文断句题。2006-2007年,广东新高考试题也采用了文言文断句题。相对而言,给文言文断句比给文言文加标点难度要小点,因为给文言文加标点还要牵涉到对于标点符号知识的准确掌握和运用,而给文言文断句则只要读懂文言文并且充分利用自己的文言基础即可。一、命题导向文言断句题是要求能正确给文言文断句,体现了考二、考题分析例一: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05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文钞》,有删节)
答案:(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二、考题分析例一: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5分)1.通文意
拿到一个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着个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写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比如说文体,不同的文体往往表达的顺序,采用的方法乃至语言风格的不同,确定了文体之后就可以帮助断句。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拿现代汉语读词语的理解来衡量文言文中的词语的意思,也就是不“以今释古”。这样在对每个词语意思准确和选择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句意,段意乃至文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才能有助于准确断句。三、复习提示:断句的依据1.通文意三、复习提示:断句的依2.标名词标名词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标出阅读篇段中的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名、等等。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2.标名词3.看标志首先是虚词标志。文言文中的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比如发语句等句首虚词:夫、盖、初、唯、斯,常常用在句子的开头;对话标志的词语的,如曰、云、言,都属于我们现在说的对话提示语,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表示陈述、感叹、疑问、祈使等语气词如“也、矣、乎、哉、为、与(欤)、耳(尔)、邪(耶)、焉”等,常用在句末,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连词“而”有时用于或短语之间,表示并列,所连接的是并列短语,共同作句子的成分,联系的前后很紧密,一般在其前不断开,但是如果“而”是连接的两个句子,则往往在其前面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则”等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能断句(“则”有时放在句首,它的前面需要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大致用在一句话的开头,在这些关联词前一般要断句。3.看标志4.用语法尽管文言文本来不大讲究语法的,但是我们后人还是根据古人的表达习惯总结出了一些文言表达的语法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断句,例如我们可以根据文言文的句式规则(主要是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来断句。此外,利用文言文的固定结构也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如……何,奈……何,若……何,谁……者,得无……乎,不亦……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等,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参考。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使用时并非单一的,有时候在一个语段往往要交叉用到多种方法,因此必须通盘考虑,从多方面推敲。4.用语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可参见P.70-80。“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可参见P.70-80。文言文阅读专题文言文阅读专题一、命题导向特点:(一)文言文的阅读材料多选自二十四史等史传著作,从先秦历史散文到《明史》都可涉及,范围极广,但都是历史人物传记,故我们在以后的复习中将以史传体的文段作为主要的训练材料。但近年的选材有扩大的趋势,如2004年的广东卷就选自《孔子家语》,07年则是文言小说《聊斋志异》,今年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记人或叙事的散文。一、命题导向特点:(二)文言文的考查包括三个能力层级,即理解(B级)、分析综合(C级)、鉴赏评价(D级),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括一词多义、实词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占3分,“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18个)占3分,“概括、评价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占3分,“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特殊句式”二选其一占3分,“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和“断句”占9-11分。
(二)文言文的考查包括三个能力层级,即理解(B级)、分析综合(三)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项目,随着考点的不断拓展,07年的广东高考也像06年一样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分值在2-3分之间。(三)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首要任务,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项目,随二、考题分析
例一:05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小题3分)
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晖早孤,年十三,王莽败,天下乱,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遭遇群贼,白刃劫诸妇女,略夺衣物。昆弟宾客皆惶迫,伏地莫敢动。晖拔剑前曰:“财物皆可取耳,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贼见其小,壮其志,笑曰:“童子内刀。”遂舍之而去。初,光武与晖父岑俱学长安,有旧故。及即位,求问岑,时已卒,乃召晖拜为郎。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人或讥焉,晖曰:“前阮府君有求于我,所以不敢闻命,诫恐污君令名。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二、考题分析例一:05年广东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贺。故事,少府给璧。是时阴就为府卿,贵骄,吏慠不奉法。苍坐朝堂,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顾谓掾属①曰:“若之何?”晖望见少府主簿持璧,即往;绐之曰:“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主簿大惊,遽以白就。就曰:“朱掾义士,勿复求。”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帝闻壮之,以晖为卫士令。再迁临淮太守。数年,坐法免。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
(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①掾属:佐治的官吏。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正月朔旦,苍当入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晖拜为郎拜:授官
B.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候:等候
C.今而相送,明吾非有爱也爱:吝惜
D.顾谓掾属曰:“若之何?”谓:对……说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答案:B答案:B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召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势的句子是
①诸母衣不可得。今日朱晖死日也!②复遣家丞致礼,晖遂闭门不受。
③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
④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
⑤骠骑将军东平王苍闻而辟之,甚礼敬焉。⑥主簿以授晖,晖顾召令史奉之。
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③⑥D.②④⑥
答案:D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明朱晖不惧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朱晖路遇群盗抢劫,为使长辈不受羞辱,他挺身而出,群盗被其胆识所感动,放过了朱晖及与他同行的人。
B.朱晖一再违背阴就的意志,甚至让阴就难堪,而阴就之所以没有打击报复,是因为他也佩服朱晖的人格。
C.朱晖以智慧和勇气将璧拿到手,挫败了阴就的图谋,人们因此比之为蔺相如,皇帝听说后,也很赞许朱晖。
D.朱晖重义轻财,在南阳发生饥荒、米价飞涨之时,他尽力救助宗族中的贫穷体弱者,由此获得乡亲信赖。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参考答案一:(朱晖)性格端庄严肃,举止行动一定依照礼仪,众位儒生都称赞他的高尚品德;参考答案二:(朱晖)性格庄重严肃,一定按照礼仪进退,众位儒生称赞他品德高尚。
(译出大意给2分,“矜严”译对给1分。将“矜严”译成“端庄”、“庄重”、“严肃”“端庄严肃”等算对;译成“严格”、“严厉”算错。)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2)主簿大惊,以白就。
(3)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译出大意给1分,译出“把(这件事)”给1分。)
参考答案一: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到之处,他都被人弹劾。参考答案二:未晖在做官时很刚正,被上司忌恨,在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译出大意给2分,“见”宇译对给1分。)(2)主簿大惊,以白就。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07年广东题见《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提高篇》P.2。07年广东题见《高考语文零距离突破-专项提高篇》P.2。三、复习提示
无论是理解实词虚词,还是筛选归纳、概括评价翻译,都必须结合文段的具体语境来进行,故准确理解文段中的字、词、句,读懂文意,是答好题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在解题时要做的“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不能脱离原文来猜测。文言文的复习,一是要立足课本,夯实基础,无论是实词、虚词、固定结构、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句、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二是要针对训练,勤于积累,文言知识其实很有限,实词和虚词也都是常见的,一天积累一二个,就会有收获。三、复习提示无论是理解实词虚词,还是筛选归纳、第一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第一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命题导向
所谓“常见实词”的范围并不很大,重点指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修订版)附录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人教社高中《语文》课本词语表附录的340个实词及《语文读本》出现频率高的实词。从考查的题型上看,实词的考题有三种,即判断阅读材料中与现代汉语“同形”的词解释是否正确、辨别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是否与现代汉语相同或判断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解释是否正确,近几年都考最后一种。一、命题导向
所谓“常见实词”的范围并不很大,二、考题分析
例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题)
A.君子固有诬人也固:原来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是:此;这D.岂足多哉多:称赞答案:B。作动词“有技巧”解。二、考题分析
例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三、重点难点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考题常涉及的知识内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和实词的活用等。(见P.23《常见文言实词120个》)
1.一词多义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或者是本义,或者是引申义,要不就是假借义或比喻义。在一个句子中,要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分析,增强阅读能力。在学习中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见P17)三、重点难点
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考题2.古今异义文言到白话,大多数词义已经发生了。概括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情况:A、词义的扩大:如“雏”、“甘”、“江河”、“中国”;B、词义的缩小:如“怨”(恨/不满意,责备)、“丈夫”;C、词义的转移:如“涕”、“慢”(怠慢/缓慢)、“牺牲”;D、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爪牙”、“谤”。2.古今异义3.通假字: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既关系文言文确切认读,又关系词句的正确理解。在阅读文言文的整个过程中,要树立通假字意识,在通假字出现的时候,要正确辨认,恰当解释。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常见的通假字有100个左右,对其读音和意义要熟悉掌握(共78个)3.通假字:例一:阅读下文,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贾某贾人也,唱文明经商,店中之物皆封识章明,略无阙损。有贾县于上,虽希物亦不昂其直。凡赝品,皆不之售。故乡人说而趣之。尝属其子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其可倍义邪!”妻卒然病,寻没。期年,媒人盈廷,一一谢之,逝不复取。邻人有不善生计者,责台高筑,要至家,受以致富术,翼日,出金曰:“予佐女贾。”河水暴益,决堤毁田,捐赀财以修水利,乡人得之。唱(倡)识(志)章(彰)阙(缺)贾(价)县(悬)希(稀)直(值)说(悦)趣(趋)属(嘱)倍(背)邪(耶)卒(猝)没(殁)廷(庭)逝(誓)取(娶)责(债)要(邀)受(授)翼(翌)贾(价)女(汝)益(溢)得(德)赀(资)例一:阅读下文,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4.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词汇意义,另一个语素虚化不表实在意义,只作陪衬。偏义复词实际上也造成了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现象。偏义复词的构成方式有两种:A、两个同义或近义语素构成,如:能谤讥于市朝。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B、两个相对或相反语素构成,如:昼夜勤作息。即有缓急,周亚夫可任将兵4.偏义复词:偏义复词在中学课文里出现较多。例二: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而某不量敌之众寡。《答司马谏议书》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论积贮疏》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我有亲父兄。便可白公姥。《孔雀东南飞》死生,昼夜事也。《<指南录>后序》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偏义复词在中学课文里出现较多。例二:5.实词活用(具体见P.76<词类活用语法分析的方法>)(1)名词活用A活用为动词:沛公军霸上。二月草已芽。
B直接作状语:卒廷见相如。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
C意动用法:孔子师郯子。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
使动用法: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5.实词活用(2)动词活用
A活用作名词: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则其至又加少矣。B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可烧而走也。C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D活用为名词: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2)动词活用(3)形容词活用A活用为名词: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吾与苍梧太守有旧。B活用为动词:素善留侯张良。C意动用法:成以其小,劣之。D使动用法:大王必欲急臣。足以荣汝身(3)形容词活用四、复习提示实词判断题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推断词义(参见P.21)根据字型推断,如从“造”的形旁可以推测出其义可能是“到”、“去”的意思;利用句式结构的相似性推断,如“齐人追亡逐北”(北:指败逃者);利用词语所在语法结构中的位置推断词性、用法;利用成语意义来推断未知词义,如“收天下之兵”的“兵”可借助“短兵相接”中“兵”字的意义去试解;利用文章上下文的语境去推断。四、复习提示实词判断题有几种方法可以帮助推断词义(参见P.2第二节:常见文言虚词第二节:常见文言虚词一、命题导向
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与前几年相比,文言虚词减少了两个(然、矣)。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有如下几个特点:1.所考的虚词都在所列的范围之内,即都是“常见的文言虚词”;2.考查的内容都是“在文中的用法”,即考查考生能否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懂得文言虚词用法并加以解释,而决不是凭空地去考查哪个文言虚词具有哪几种用法。3.文言虚词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它们的意义和用法的相同或不同。4.在比较用法的题目的每一选项的两个句子中,第一句可以根据原文来推断其意义和用法;第二句绝大多数出自课内名篇,也不难理解。一、命题导向高考《考试说明》要求:“二、考题分析
04广东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曰:“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后三日,牧来诉之曰:“东野毕之马侠,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出驾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何以知之?”二、考题分析
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衔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扰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曰:“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于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曰:“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作,马穷则佚。自古至今,未有穷其下而能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曰:“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选自《孔子家语·颜回》)颜回对曰:“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例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4年广东题)
A鲁定公问于颜回曰勾践说于国人曰
B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善则善矣此则国人之罪也
D舜不穷其民力樊哙侧其盾一撞答案C答案C例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5广东题)
A.与外氏家属从田间奔入宛城试与他虫斗,虫尽靡
B.漏且尽,而求璧不可得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C.晖寻以病去,卒业于太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D.我数闻璧而未尝见,试请观之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答案:B例二: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05三、重点难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见P.54《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四、复习提示:高考要求掌握的18个虚词的学习,总体方略应建立在各个击破,全面掌握的层面上:1.要整理出每个虚词的各种用法,并配以语文课本(读本)中的典型例句,然后逐一记忆,烂熟于心,日积月累,直到全面掌握;2.因虚词的用法灵活,辨析时因结合具体语境,联系对上下文的理解,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区分词的用法,做出合理的判断;3.了解虚词的常见搭配关系,理解文言文一般句式及语法特点,如兼词、虚词连用、固定句式的虚词使用等,据此来判断虚词的用法。总之,判断虚词比较题的关键,是要熟记18个常用虚词的基本意义和主要用法,牢记常见文言虚词的固定格式,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中、结构中、不同的句式中和体察语气中来判断其异同。三、重点难点: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见P.54《18个常见的文第三节:文言文的分析综合第三节:文言文的分析综合《考试说明》的“分析综合”包括三个考点:(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近几年(2)和(3)合为一道题,今年仍会保留,(1)则可考可不考。分析综合内容是文言文的阅读的重点,这是考察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的分析能力。《考试说明》的“分析综合”包括三个考点:一、考题分析例一: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题13题)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答案:A一、考题分析答案:A例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题14题)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B.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C.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答案:B例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04广东二、命题导向1.分析综合题在文言文的考查中所占分值比例最高,有时占6分(如02年),有时占9分(如03年),由此可见这个知识点的重要。2.无论是6分题还是9分题,所考的内容都没有超出《考试说明》所规定的“三种能力要求”,如02年的14和15题分别考查了一、二种能力,而03年的13-15题则全面地考查了三方面的能力。这些考点已基本定型并固定下来,今年可能会有所改变,但不会大变。3.从高考的题型看,“三种要求”分两种题型来考:“筛选文中信息”题是抓住对某人物或事件的某点判断,要求在给出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题由四个对文章的内容、中心、观点、态度等作出评价的选项构成,要求选出不正确(或不恰当)的一项,近几年的题都是如此,概莫能外。二、命题导向三、能力要点
要做好“文言综合”题,必须注意“四个方面”,坚持“三个原则”。“四个方面”是:1.了解文章的的历史背景。2.了解作者及为文目的。3.把握全文大意及脉络结构。4.客观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三、能力要点要做好“文言综合”题,必“三个原则”是: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词不离句,句不离篇;3.联系试题,抓住题眼。所谓题眼,即试题在文中的对应点,即设题点。对题眼,应联系上下文,进行深钻,以便选准答案。其余的难点,不必死抠,能猜个大意即可。“三个原则”是:四、解题方法(参见P.96)
1.利用选项,增强理解。“文言综合”题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型往往是“选出由错误的一项”,这说明其中由三项是正确的,这些选项实际上起到了对原文注解疏通的作用(如03年15题的A、C、D三项),对这类题目我们要善于利用,以增强对原文的理解。这类题最好是最先做。2.“信息筛选”题用“反选法”准确率更高,正反互补更好(如05广东题11题)。3.检验错项,对照原文(如03年15题的B项)。4.分析综合测试题在设置错项的常见方式有:无中生有、弄错时态、曲解文意、颠倒顺序、弄错信息筛选涉及的对象、弄错信息筛选的角度、弄错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弄错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等,做题时要细心分析对照原文。四、解题方法(参见P.96)1.利用选项,增强理解。“文言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四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特点:1.02年以前的考查,将翻译与对文意的理解紧密结合进行,考查方式是要求考生在几种译句中对照原文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实质上仍是客观选择题;02年起,翻译题改为主观表达题,放在第二卷,分值提到了8分;近几年广东高考题有增加分值的趋势,一般由2个分句构成,每句4分。2.从04年到07年的考题看,其知识内容涉及特殊句式和词语的活用(如05年的译句“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和06年的“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便是典型的特殊句式;而03年的译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中的“廷、面”则是名词做状语)。这些内容的考查使得高考所涉及的文言文知识范围更广,这就要求我们在文言文复习时应扎实全面,不能只顾常见的虚实词而忽略了其他知识。一、命题导向特点:一、命题导向3.从04年到07年的评分标准看,翻译题能否得高分还要看关键词语译得如何,关键词语译得准确,语意又大致不差,就能得高分,如06年译句的关键词语“盍”、“第”译对了且句意(2分)大致准确便可得满分。所以“文言文翻译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4.从这两年译文的参考答案看,翻译应采取直译为主的方式,这就要求将原文的每字每词都在译文中得到落实,甚至连表达方式、句子的语气也须同原文一致。只有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不能准确达意时,才依据文意意译。3.从04年到07年的评分标准看,翻译题能否得高分还要看关键二、考题分析例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3年全国题)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2分)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3分)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成奸伪;国君喜欢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二、考题分析例一: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年广东题)
(l)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答案说明:(1)鲁定公听说这件事,离开席位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3分)(2)不知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呢?(2分)(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能没有危险的。(3分)例二: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年三、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1.翻译的原则:“信、达、雅”“信”,就是准确,即忠实于原文,不添,不加,不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凡是能直译的,要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对照翻译,能落实的字词尽可能在译文中有所落实,保持原文语句的特点。“达”就是通顺,没有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遇到古今异义、通假字、文言句式等无法直译时,可灵活适当地采用意译。“雅”,就是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比较考究,文笔优美。就高考文言文的翻译而言,后一点是较高的要求,但前两点是是应该做到的,否则不能说是好译文。三、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方法及步骤。
1.翻译的原则2.翻译的方法(参见P.81-82)
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直译和意译。直译,就是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持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译文的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很不同的表达方法。这两者虽有分别却又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在难以直译时,辅以意译。2.翻译的方法(参见P.81-82)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例三:“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张衡传》
译文: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制……到职工作三年,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告老还乡。(“下车”和“乞骸骨”只能辅以意译)例三:文句的翻译方法可用“五字诀”概括之:
“留、补、删、调、换。”
(1)“留”,就是保留。凡年号、帝号、国号、人名、地名、官名及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等均可保留,照抄即可,不必翻译。(2)“补”,就是增补。把文言文省略句中省略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出来,如:文句的翻译方法可用“五字诀”概括之:
“留、补、删、调例四:相如闻,不肯与会。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译文:相如听得(这些话),不肯跟(他)会面。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有些特殊的句子,言简意丰,译时还需要扩充,否则,便难以把意思表达清楚,如:例五: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文: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例四:(3)“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并无实义,只是起到补充音节或表明语气的作用,翻译时要删掉,如“夫战,勇气也”一句,只要译出判断语气则可,首尾两字可不译。此外,一些铺排句也可以凝缩,如:例六:(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译文: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3)“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并无实义,只是起到补充音(4)“调”,就是调整。将文言文特殊句式中的主谓倒装句、提宾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特殊句式的语序进行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注教育服务合同
- 改正错误的决心书示例
- 企业间借款合同格式模板
- 房屋买卖合同字体的页眉文字对齐
- 公交公司服务原则
- 网吧电脑系统采购协议
- 债权转让协议模板
- 照明工程分包合同
- 自然人图书库存采购合同
- 培训班合作渔业合同
- 城市建设苗木吊装安全方案
- 中医院医生作风建设工作方案(6篇)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 【MOOC】犯罪心理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MOOC】商业银行管理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护理脊柱外科出科
- 2024江苏盐城港控股集团限公司招聘2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
- 2024年三支一扶考试基本能力测验试题及解答参考
- 快递员合同协议书格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