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_第1页
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_第2页
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_第3页
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_第4页
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治疗药物药理化学治疗药物药理14.抗菌作用:抑菌,杀菌作用活

数对照

的加药

对+抑菌药(氯霉素)

+杀菌药(青霉素)

时间4.抗菌作用:抑菌,杀菌作用2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3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4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5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6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82.造成渗透障碍:

通透性改变:微孔蛋白,阻塞蛋白3.改变作用靶位结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核糖体30S亚基二氢叶酸合成酶4.增加代谢拮抗物:磺胺药二氢叶酸合成酶对氨基苯甲酸(PABA)

2.造成渗透障碍:

通透性改变:微孔蛋白,阻塞蛋9P294病原微生物:

球菌:G+:金葡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肠球菌G-: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杆菌:G+: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G-:流感、鼠疫、百日咳、绿脓、痢疾、伤寒杆菌、大肠、肺炎、产气、变形(肠杆菌)其他:螺旋体(钩端,梅毒),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衣原体

结核、麻风杆菌,真菌,军团菌P294病原微生物:

球菌:G+:金葡菌10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一代:萘啶酸第二代:吡哌酸第三代:氟喹诺酮为主:…沙星

诺氟、培氟、依诺、氧氟环丙、洛美、左氟…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一代:萘啶酸111.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2.抗菌作用:G-:肠杆菌科、流感、绿脓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G+:产酶金葡萄厌氧菌,支、衣原体,多种耐药菌3.口服,T1/2较长,分布广,肝肾排泄1.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124.临床应用:泌尿生殖及呼吸系统:氧氟沙星

肠道:诺氟沙星

其它:氧氟,环丙5.不良反应:

消化道、神经系统、过敏反应

影响软骨生长,中枢神经,结晶尿4.临床应用:泌尿生殖及呼吸系统:氧氟沙星

13磺胺类和甲氧苄啶(TMP):

一.磺胺分类:口服:吸收: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

不吸收:酞磺胺噻唑外用:磺胺醋酰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TMP):

一.磺胺分类:14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磺胺类TMP,乙胺嘧啶

砜类甲氨蝶呤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PABA等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1.特点:磺胺类亲和力比PABA弱2.复方制剂的组成及意义:

磺胺与TMP合用:抑菌杀菌

SD、SMZ与TMP复方:血药浓度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磺胺15三.抗菌谱:

G+:肺炎、链球菌

G-:脑膜炎、淋球菌

鼠疫、流感杆菌

四.药动学:

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T1/2

三.抗菌谱:G+:肺炎、链球菌

G-:脑膜炎、16五.临床应用:1.全身性感染:单用或合用TMP

泌尿系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其它:鼠疫,伤寒,呼吸道感染2.肠道感染:3.局部感染:烧伤(绿脓杆菌),眼科五.临床应用:1.全身性感染:单用或合用TMP

泌17六.不良反应:泌尿系统损害,过敏反应造血、神经系统反应致畸,局部刺激硝基呋喃类:

呋喃妥因:泌尿道感染,酸性尿活性

呋喃唑酮:肠道感染六.不良反应:泌尿系统损害,过敏反应18三十七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β内酰胺环:三大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

第一节青霉素类

两大类:天然与半合成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三十七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β内酰胺环:三大类19(一).抗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1.抑制细胞壁合成:繁殖期杀菌

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网状结构

特点:胞浆膜外,D丙氨酸,转肽酶

G+含量多,G-含量少,并有外膜保护2.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PBPS有多种亚型:PBP1,PBP2,PBP3…

含多种代谢酶:转肽酶3.激活自溶酶4.抗药性: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

PBPs结构改变(一).抗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1.抑制细胞壁合成:繁殖期杀20(二).抗菌谱与用途:G+菌首选

G+球菌:链、肺炎、金葡菌

杆菌:白喉、炭疽、破伤风G-球菌:淋、脑膜炎

其他:螺旋体(钩端,梅毒),放线菌应用:1.败血症,肺炎,扁桃体炎…

2.淋病,脑膜炎

3.白喉,破伤风…(抗毒素)

4.螺旋体病,放线菌病

5.心内膜炎(链、肠球菌)(二).抗菌谱与用途:G+菌首选

G+球菌:链、21(三).药动学:

口服吸收差(不耐酸)

脑脊液浓度低,炎症时可用

肾排泄(分泌,滤过),T1/2短(四).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预防:过敏史,皮试

抢救:肾上腺素

2.局部刺激,脑毒性,高血钾(三).药动学:

口服吸收差(不耐酸)

22二.半合成青霉素:与天然青霉素相比较

相似:药动学,机制,交叉过敏

不同:耐酸,耐酶,谱及活性增加分类及特点1.耐酸耐酶:苯唑,氯唑,甲氧西林

可口服,耐药金葡菌有效2.广谱青霉素类:耐酸,可口服,氨苄西林

G+有效,但青霉素(肠球菌例外)

G-杆菌有效,但绿脓无效

治疗G-杆菌感染

阿莫西林:耐酸,血浓高,下呼吸道感染二.半合成青霉素:与天然青霉素相比较

相似:药动学,233.对绿脓杆菌有活性的广谱青霉素羧苄,哌拉西林:氨苄相似,但不耐酸绿脓有效,用于绿脓杆菌感染4.作用于G-菌:美、替莫西林3.对绿脓杆菌有活性的广谱青霉素24第二节头孢菌素

一.与青霉素相似之处:

1.有β内酰胺环2.与PBPs结合,抑制细胞壁合成

作用点不同,合用有协同作用3.部分交叉耐药4.少数病人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第二节头孢菌素

一.与青霉素相似之处:

1.有β内酰胺25二.药物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抗G+菌最好两者之间最差抗G-菌最差两者之间最好绿脓杆菌无效无效有效厌氧菌无效有效更有效酶稳定性部分较好高度药动学少数口服酯类口服分布更广

分布广个别T1/2长二.药物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代第二代26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代表药头孢拉定头孢孟多头孢噻肟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应用金葡菌G-杆菌G-(绿脓)呼吸道肺,胆道严重感染泌尿道尿道肺,脑膜炎ADRs肾毒性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出血出血肾毒性:头孢噻吩,噻啶,氨苄凝血功能:头孢孟多,哌酮,拉氧头孢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代表药头27第三节新型β内酰胺类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2.活性低,常与β内酰胺类组成复方3.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二.其它头霉素类:头霉甲氧噻吩(头孢西丁)羟羧氧酰胺菌素:拉氧头孢噻肟单酰胺菌素:氨曲南(单环,抗G-菌)亚胺培南:碳青霉烯类,广谱高效耐酶第三节新型β内酰胺类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837章:第一节大环内酯类

交沙、吉他、麦迪、乙酰螺旋霉素

红霉素:1.抗菌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50S)(1).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G+菌,螺旋体(2).G-杆菌:百日咳,流感杆菌,军团菌支、衣原体,立克次体2.药动学:不耐酸,制剂,胆汁浓度高3.首选:军团菌,支、衣原体,白喉带菌替补:耐药金葡菌等37章:第一节大环内酯类

交沙、吉他、294.不良反应:消化道,肝毒性,交叉耐药

大环内酯类新品种:罗红,地红,克拉,阿齐,罗他霉素第二节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比较)

1.作用部位:拮抗,交叉耐药

2.抗菌谱:G+菌、厌氧菌有效

3.骨、骨髓组织内浓度较高

4.假膜性肠炎4.不良反应:消化道,肝毒性,交叉耐药

大环内酯类新品种30第三十八章氨基甙类抗生素

第一节氨基甙(苷)类共同特点1.抑制蛋白质合成三个介段:70S始动复合物,30S,终止因子繁殖期、静止期杀菌药2.耐药性及交叉耐药:钝化酶,核糖体改变,膜通透性3.抗菌谱:G-杆菌作用强(绿脓,结核)第三十八章氨基甙类抗生素

第一节氨基甙(苷)类共同特点314.药动学:碱性特征

解离度大,口服吸收少

脑脊液浓度低肾皮质,内耳淋巴液浓度高原型肾排泄,T1/2与肾功能有关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略增加5.不良反应:肾毒性(肾功能)耳毒性:前庭(平衡),耳蜗(听力)过敏反应,神经肌肉阻断4.药动学:碱性特征

解离度大,口服吸收少

32链霉素:多数G-杆菌(绿脓无效)

结核杆菌

1.首选鼠疫,兔热病2.合用:结核,布氏杆菌病,心内膜炎3.ADRs:听力,过敏(休克)

链霉素:多数G-杆菌(绿脓无效)

结核杆菌33庆大霉素:

1.抗菌作用:G-杆菌强(包括绿脓)2.临床应用:(1)各种G-杆菌感染首选(2)联合用药:心内膜炎,混合感染忌混合滴注(3)局部用药:肠道,眼睛3.ADRs:肾毒性,前庭损害庆大霉素:

1.抗菌作用:G-杆菌强(包括绿脓)34卡那霉素:与链霉素相似,但毒性大阿米卡星:与庆大相似,耐药菌有效用于耐药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者妥布霉素:少数耐药菌有效,抗绿脓杆菌强多粘菌素: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卡那霉素:与链霉素相似,但毒性大35第四十章第一节四环素类

土霉素,四环素;美他,多西,半诺环素

1.快效抑菌:抑制蛋白质合成(30S)

2.广谱,但活性不高:G+,G-菌

立克次体,支,衣原体,放线菌,原虫3.口服吸收受限,骨,牙,胆汁,尿液浓度高

多西环素等脂溶性大4.斑疹伤寒,恙虫病;肺炎(支),布氏杆菌病5.ADRs:刺激,二重感染,影响骨、牙生长,肝损害,过敏第四十章第一节四环素类

土霉素,四环素;美他,多36第二节氯霉素:

1.抑制蛋白质合成(50S),转移酶2.广谱:G+,G-(伤寒、副伤寒,流感)立克次体,衣原体,厌氧菌3.脂溶性大,口服吸收优于肌注4.首选伤寒,副伤寒;脑膜炎5.抑制骨髓,灰婴综合症,过敏第二节氯霉素:

1.抑制蛋白质合成(50S),转移酶37第四十一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真菌病:表浅(),深部(念珠菌,隐球菌)一.多烯类:二性霉素B1.静脉给药,脑脊液浓度低2.麦角固醇结合:膜通透性增加3.广谱,首选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4.毒性大:肝、肾、心血管、血象第四十一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真38二.非多烯类

灰黄霉素:口服治疗浅表感染

干扰DNA合成三.咪唑类1.抑制麦角固醇合成:膜通透性增加2.广谱:深部、浅表均有效3.克霉唑,咪、酮、氟康唑酮康唑:广谱高效吸收胃酸依赖,脑脊液浓度低氟康唑:体内抗菌优于酮康唑二.非多烯类

灰黄霉素:口服治疗浅表感染

39第二节抗病毒药

病毒特点:结构简单,需要宿主细胞,

病毒类型:DNA,RNA,逆转录病毒疾病:流感,感冒,麻疹,腮腺炎,疱疹

小儿麻痹症,水痘,肝炎广谱:吗啉双胍,三氮唑核苷,干扰素抗DNA病毒:疱疹病毒

碘苷,阿糖腺苷,无环鸟苷抗RNA病毒:流感病毒,金刚烷胺抗HIV病毒:二脱氧肌苷,齐多夫定第二节抗病毒药

病毒特点:结构简单,需要宿主细胞,40第四十二章抗结核药:

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二线:对氨水杨酸,吡嗪酰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第四十二章抗结核药:

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41异烟肼:

1.穿透力强:脑脊液,关节腔,胸、腹水,细胞内,病灶内2.肝乙酰化:快、慢型,竞争乙酰化3.抗结核作用:特效,高效分支菌酸合成酶4.首选各型结核病联合用药:单用易耐药,但无交叉5.肝损害,神经毒性(中枢,周围),过敏

异烟肼:

1.穿透力强:脑脊液,关节腔,42利福平:

1.口服吸收受限制:食物,PAS穿透力较强,活性代谢物,桔红色2.广谱抗结核药:结核,麻风杆菌,G+,G-菌,病毒抑制RNA聚合酶3.用于结核,麻风和耐药金葡菌感染4.肝损害,过敏,致畸,药酶诱导剂利福平:

1.口服吸收受限制:食物,PAS43乙胺丁醇:干扰RNA合成,抑制繁殖期菌和耐药菌视神经炎,肝损害链霉素:抑菌,活性不弱,穿透力弱

用于早期、活动期对氨水扬酸(PAS):二氢叶酸合成酶,肝乙酰化,ADR多用药原则:早用,足量,联合用药乙胺丁醇:干扰RNA合成,抑制繁殖期菌和耐药44氨苯砜:

治疗各型麻风病首选与利福平、氯法齐明合用特殊分布(肝肾,皮肤)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毒性反应:氨苯砜:治疗各型麻风病首选45第四十三章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一.

按适应症选药:

首选用药与替补用药药动学、患者特点(年龄,肝肾功能)二.预防性应用:三.联合用药:提高疗效,毒性及耐药链霉素+异烟肼:肺结核青霉素+链霉素:心内膜炎第四十三章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一.按适应症选药:46相互作用:(1).抑菌与杀菌

杀菌:I.内酰胺类;II.氨基甙类抑菌:III.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IV.磺胺(2).避免毒性相加,注意配伍禁忌四.肝、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避免使用,慎用或减量,正常使用有肝、肾功能损害及经肝、肾排泄相互作用:(1).抑菌与杀菌杀菌:I.内酰47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疟药一.疟原虫生活史1.蚊子叮咬:子孢子进入血液2.红细胞前期:子孢子进入肝细胞肝细胞增殖肝细胞破裂

(乙胺嘧啶)裂殖子(体)3.红细胞外期:再次进入肝细胞

(伯氨喹)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疟药一484.红细胞内期:进入红细胞增殖红细胞破裂

裂殖子(氯喹)5.再次进入红细胞6.形成配子体(血液)(伯氨喹)7.配子体进入蚊子胃内(有性生殖):

(乙胺嘧啶)子孢子4.红细胞内期:进入红细胞49二.常用抗疟药(一).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哌喹,奎宁、青蒿素(二).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三).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二.常用抗疟药(一).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50氯喹:

1.特殊分布,消除慢,T1/25天

2.杀灭红内期裂殖子:强、速、长效

控制疟疾症状:根治恶性疟

延缓良性疟复发和传播3.插入DNA双螺旋,影响核酸、蛋白质抑制疟原虫的蛋白分解酶4.抗肠外阿米巴及免疫抑制作用5.眼毒性(0.8g/ml)氯喹:

1.特殊分布,消除慢,T1/25天

251哌喹:组织亲和力更高,T1/210天防疟三号片:哌喹+周效黄胺奎宁、青蒿素:耐氯喹虫株、脑型疟作用短,易复发,奎宁毒性大哌喹:组织亲和力更高,T1/210天52(二).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吸收,肾排泄慢,有效血浓维持一周3.抑制红前、内期(未成熟),配子体(蚊)(三).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

1.杀灭红外期裂殖子、配子体(血液)2.拮抗辅酶Q,注意G-6-PD缺陷患者(二).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53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一.阿米巴病:包囊滋养体包囊

(肠腔内)

肠内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

(入血)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

(组织)

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一.阿米巴病:54二.常用抗疟药(一).甲硝唑:替硝唑1.抗肠内、外阿米巴病2.抗滴虫病3.抗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二).喹碘方:抗肠内阿米巴病(三).氯喹:抗肠外阿米巴病三.抗滴虫病:乙酰胂胺二.常用抗疟药(一).甲硝唑:替硝唑55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与化疗药

一.肿瘤细胞增殖周期G2无增殖细胞

SM死亡

G1

G0

增殖细胞群非增殖细胞群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M:分裂期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与化56二.药物对各增殖期作用的分类

(一).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1.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塞替派2.抗癌抗生素: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

放线霉素D,阿霉素,柔红霉素3.其他:泼尼松,顺铂(二).周期特异性药物:1.S期:氟尿嘧啶,巯嘌呤,甲氨蝶呤

阿糖胞苷,羟基脲,喜树碱2.M期:长春碱,长春新碱,紫杉醇二.药物对各增殖期作用的分类

(一).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57第二节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1.抑制核酸(DNA,RNA)生物合成

胸苷酸合成酶氟尿嘧啶嘌呤核苷酸互变巯嘌呤DNA多聚酶阿糖胞苷核苷酸还原酶羟基脲二氢叶酸还原酶甲氨蝶呤第二节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1.抑制核酸(DNA,R582.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噻替哌

抗癌抗生素:丝裂霉素C,博来霉素

其他:顺铂,喜树碱(拓扑异构酶I)3.嵌入DNA干扰转录,阻止RNA合成:放线霉素D,阿霉素,柔红霉素4.影响蛋白质合成(干扰有丝分裂):长春新碱,紫杉醇,三尖杉酯碱5.影响激素平衡:雌,雄激素…2.直接破坏DNA、并阻止其复制:

烷化剂:氮芥,环磷酰59第三节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一.抑制DNA合成:5-氟尿嘧啶(5-FU)

1.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苷酸合成酶脱氧尿苷酸

脱氧胸苷酸(DNA)2.转变为:5-FU核苷,掺入RNA,蛋白质S期为主:DNA,RNA,蛋白质3.消化道肿瘤,乳腺癌4.粘膜损害(口腔炎),骨髓抑制,脱发,肝损害,致畸

第三节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一.抑制DNA合成:5-氟60甲氨蝶呤(MTX):

1.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脱氧胸苷酸

阻止嘌呤核苷酸合成

S期为主:DNA,RNA,蛋白质2.儿童急性白血病,绒毛膜上皮细胞癌3.粘膜损害(口腔炎),骨髓抑制,脱发肝损害,致畸甲氨蝶呤(MTX):

1.竞争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61二.直接破坏DNA

环磷酰胺(CTX):1.活化过程:环磷酰胺

醛磷酰胺

磷酰胺氮芥烷化DNA2.广谱:恶性淋巴瘤

急淋,慢粒,多发性骨髓瘤

卵巢、乳腺癌,自身免疫性疾病3.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膀胱炎,脱发二.直接破坏DNA

环磷酰胺(CTX):1.活化过程:环62丝裂霉素C

1.烷化作用

2.胃、肺、乳腺癌,慢粒,恶淋博来霉素

1.铜、铁络合氧自由基破坏DNA

2.鳞状上皮细胞癌

3.肺纤维化喜树碱:

1.喜树碱11,拓扑特肯

2.抑制拓扑异构酶I破坏DNA丝裂霉素C

1.烷化作用

2.胃、肺、乳腺癌,慢粒,63三.嵌入DNA干扰转录

放线霉素D:

1.DNA嵌入剂(鸟嘌呤,胞嘧啶)

RNA多聚酶(转录酶)RNA,蛋白质

2.恶性葡萄胎,绒癌阿霉素,柔红霉素:

1.与DNA碱基结合DNA,RNA合成

2.急、慢性白血病

阿霉素还用于…

3.心脏毒性,口腔炎三.嵌入DNA干扰转录

放线霉素D:

1.DNA嵌入剂(64四.影响蛋白质合成

长春碱,长春新碱(VCR):

与纺锤丝微管蛋白结合

纺锤丝抑制有丝分裂

长春碱长春新碱1.有丝分裂强,可逆弱,不可逆2.应用恶淋,绒癌急淋3.骨髓抑制明显不明显四.影响蛋白质合成

长春碱,长春新碱(VCR):

与纺锤丝微65紫杉醇:

1.防止解聚稳定微管

微管←→微管蛋白二聚体2.实体瘤,白血病三尖杉酯碱:

1.抑制蛋白质合成起始阶段

促进核蛋白体分解

2.急粒,急单五.激素紫杉醇:

1.防止解聚稳定微管微管←→微管66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67

结束语谢谢大家聆听!!!67化学治疗药物药理化学治疗药物药理684.抗菌作用:抑菌,杀菌作用活

数对照

的加药

对+抑菌药(氯霉素)

+杀菌药(青霉素)

时间4.抗菌作用:抑菌,杀菌作用69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0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1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2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3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4最新化学治疗药物药理课件752.造成渗透障碍:

通透性改变:微孔蛋白,阻塞蛋白3.改变作用靶位结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核糖体30S亚基二氢叶酸合成酶4.增加代谢拮抗物:磺胺药二氢叶酸合成酶对氨基苯甲酸(PABA)

2.造成渗透障碍:

通透性改变:微孔蛋白,阻塞蛋76P294病原微生物:

球菌:G+:金葡菌、链球菌、

肺炎球菌、肠球菌G-: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杆菌:G+:白喉、破伤风、炭疽杆菌G-:流感、鼠疫、百日咳、绿脓、痢疾、伤寒杆菌、大肠、肺炎、产气、变形(肠杆菌)其他:螺旋体(钩端,梅毒),放线菌

立克次体,支、衣原体

结核、麻风杆菌,真菌,军团菌P294病原微生物:

球菌:G+:金葡菌77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一代:萘啶酸第二代:吡哌酸第三代:氟喹诺酮为主:…沙星

诺氟、培氟、依诺、氧氟环丙、洛美、左氟…第四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第一代:萘啶酸781.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2.抗菌作用:G-:肠杆菌科、流感、绿脓杆菌淋球菌,脑膜炎球菌G+:产酶金葡萄厌氧菌,支、衣原体,多种耐药菌3.口服,T1/2较长,分布广,肝肾排泄1.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抑制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794.临床应用:泌尿生殖及呼吸系统:氧氟沙星

肠道:诺氟沙星

其它:氧氟,环丙5.不良反应:

消化道、神经系统、过敏反应

影响软骨生长,中枢神经,结晶尿4.临床应用:泌尿生殖及呼吸系统:氧氟沙星

80磺胺类和甲氧苄啶(TMP):

一.磺胺分类:口服:吸收: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

不吸收:酞磺胺噻唑外用:磺胺醋酰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

磺胺类和甲氧苄啶(TMP):

一.磺胺分类:81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磺胺类TMP,乙胺嘧啶

砜类甲氨蝶呤

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PABA等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1.特点:磺胺类亲和力比PABA弱2.复方制剂的组成及意义:

磺胺与TMP合用:抑菌杀菌

SD、SMZ与TMP复方:血药浓度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磺胺82三.抗菌谱:

G+:肺炎、链球菌

G-:脑膜炎、淋球菌

鼠疫、流感杆菌

四.药动学:

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T1/2

三.抗菌谱:G+:肺炎、链球菌

G-:脑膜炎、83五.临床应用:1.全身性感染:单用或合用TMP

泌尿系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其它:鼠疫,伤寒,呼吸道感染2.肠道感染:3.局部感染:烧伤(绿脓杆菌),眼科五.临床应用:1.全身性感染:单用或合用TMP

泌84六.不良反应:泌尿系统损害,过敏反应造血、神经系统反应致畸,局部刺激硝基呋喃类:

呋喃妥因:泌尿道感染,酸性尿活性

呋喃唑酮:肠道感染六.不良反应:泌尿系统损害,过敏反应85三十七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β内酰胺环:三大类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

第一节青霉素类

两大类:天然与半合成一.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三十七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有β内酰胺环:三大类86(一).抗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1.抑制细胞壁合成:繁殖期杀菌

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网状结构

特点:胞浆膜外,D丙氨酸,转肽酶

G+含量多,G-含量少,并有外膜保护2.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

PBPS有多种亚型:PBP1,PBP2,PBP3…

含多种代谢酶:转肽酶3.激活自溶酶4.抗药性:β内酰胺酶:青霉素酶,

PBPs结构改变(一).抗菌作用机制与抗药性

1.抑制细胞壁合成:繁殖期杀87(二).抗菌谱与用途:G+菌首选

G+球菌:链、肺炎、金葡菌

杆菌:白喉、炭疽、破伤风G-球菌:淋、脑膜炎

其他:螺旋体(钩端,梅毒),放线菌应用:1.败血症,肺炎,扁桃体炎…

2.淋病,脑膜炎

3.白喉,破伤风…(抗毒素)

4.螺旋体病,放线菌病

5.心内膜炎(链、肠球菌)(二).抗菌谱与用途:G+菌首选

G+球菌:链、88(三).药动学:

口服吸收差(不耐酸)

脑脊液浓度低,炎症时可用

肾排泄(分泌,滤过),T1/2短(四).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

预防:过敏史,皮试

抢救:肾上腺素

2.局部刺激,脑毒性,高血钾(三).药动学:

口服吸收差(不耐酸)

89二.半合成青霉素:与天然青霉素相比较

相似:药动学,机制,交叉过敏

不同:耐酸,耐酶,谱及活性增加分类及特点1.耐酸耐酶:苯唑,氯唑,甲氧西林

可口服,耐药金葡菌有效2.广谱青霉素类:耐酸,可口服,氨苄西林

G+有效,但青霉素(肠球菌例外)

G-杆菌有效,但绿脓无效

治疗G-杆菌感染

阿莫西林:耐酸,血浓高,下呼吸道感染二.半合成青霉素:与天然青霉素相比较

相似:药动学,903.对绿脓杆菌有活性的广谱青霉素羧苄,哌拉西林:氨苄相似,但不耐酸绿脓有效,用于绿脓杆菌感染4.作用于G-菌:美、替莫西林3.对绿脓杆菌有活性的广谱青霉素91第二节头孢菌素

一.与青霉素相似之处:

1.有β内酰胺环2.与PBPs结合,抑制细胞壁合成

作用点不同,合用有协同作用3.部分交叉耐药4.少数病人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第二节头孢菌素

一.与青霉素相似之处:

1.有β内酰胺92二.药物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抗G+菌最好两者之间最差抗G-菌最差两者之间最好绿脓杆菌无效无效有效厌氧菌无效有效更有效酶稳定性部分较好高度药动学少数口服酯类口服分布更广

分布广个别T1/2长二.药物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代第二代93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代表药头孢拉定头孢孟多头孢噻肟

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应用金葡菌G-杆菌G-(绿脓)呼吸道肺,胆道严重感染泌尿道尿道肺,脑膜炎ADRs肾毒性二重感染二重感染出血出血肾毒性:头孢噻吩,噻啶,氨苄凝血功能:头孢孟多,哌酮,拉氧头孢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

代表药头94第三节新型β内酰胺类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

1.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2.活性低,常与β内酰胺类组成复方3.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二.其它头霉素类:头霉甲氧噻吩(头孢西丁)羟羧氧酰胺菌素:拉氧头孢噻肟单酰胺菌素:氨曲南(单环,抗G-菌)亚胺培南:碳青霉烯类,广谱高效耐酶第三节新型β内酰胺类

一.β内酰胺酶抑制剂:

9537章:第一节大环内酯类

交沙、吉他、麦迪、乙酰螺旋霉素

红霉素:1.抗菌作用:抑制蛋白质合成(50S)(1).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G+菌,螺旋体(2).G-杆菌:百日咳,流感杆菌,军团菌支、衣原体,立克次体2.药动学:不耐酸,制剂,胆汁浓度高3.首选:军团菌,支、衣原体,白喉带菌替补:耐药金葡菌等37章:第一节大环内酯类

交沙、吉他、964.不良反应:消化道,肝毒性,交叉耐药

大环内酯类新品种:罗红,地红,克拉,阿齐,罗他霉素第二节克林霉素(与红霉素比较)

1.作用部位:拮抗,交叉耐药

2.抗菌谱:G+菌、厌氧菌有效

3.骨、骨髓组织内浓度较高

4.假膜性肠炎4.不良反应:消化道,肝毒性,交叉耐药

大环内酯类新品种97第三十八章氨基甙类抗生素

第一节氨基甙(苷)类共同特点1.抑制蛋白质合成三个介段:70S始动复合物,30S,终止因子繁殖期、静止期杀菌药2.耐药性及交叉耐药:钝化酶,核糖体改变,膜通透性3.抗菌谱:G-杆菌作用强(绿脓,结核)第三十八章氨基甙类抗生素

第一节氨基甙(苷)类共同特点984.药动学:碱性特征

解离度大,口服吸收少

脑脊液浓度低肾皮质,内耳淋巴液浓度高原型肾排泄,T1/2与肾功能有关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略增加5.不良反应:肾毒性(肾功能)耳毒性:前庭(平衡),耳蜗(听力)过敏反应,神经肌肉阻断4.药动学:碱性特征

解离度大,口服吸收少

99链霉素:多数G-杆菌(绿脓无效)

结核杆菌

1.首选鼠疫,兔热病2.合用:结核,布氏杆菌病,心内膜炎3.ADRs:听力,过敏(休克)

链霉素:多数G-杆菌(绿脓无效)

结核杆菌100庆大霉素:

1.抗菌作用:G-杆菌强(包括绿脓)2.临床应用:(1)各种G-杆菌感染首选(2)联合用药:心内膜炎,混合感染忌混合滴注(3)局部用药:肠道,眼睛3.ADRs:肾毒性,前庭损害庆大霉素:

1.抗菌作用:G-杆菌强(包括绿脓)101卡那霉素:与链霉素相似,但毒性大阿米卡星:与庆大相似,耐药菌有效用于耐药菌感染,免疫功能下降者妥布霉素:少数耐药菌有效,抗绿脓杆菌强多粘菌素: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卡那霉素:与链霉素相似,但毒性大102第四十章第一节四环素类

土霉素,四环素;美他,多西,半诺环素

1.快效抑菌:抑制蛋白质合成(30S)

2.广谱,但活性不高:G+,G-菌

立克次体,支,衣原体,放线菌,原虫3.口服吸收受限,骨,牙,胆汁,尿液浓度高

多西环素等脂溶性大4.斑疹伤寒,恙虫病;肺炎(支),布氏杆菌病5.ADRs:刺激,二重感染,影响骨、牙生长,肝损害,过敏第四十章第一节四环素类

土霉素,四环素;美他,多103第二节氯霉素:

1.抑制蛋白质合成(50S),转移酶2.广谱:G+,G-(伤寒、副伤寒,流感)立克次体,衣原体,厌氧菌3.脂溶性大,口服吸收优于肌注4.首选伤寒,副伤寒;脑膜炎5.抑制骨髓,灰婴综合症,过敏第二节氯霉素:

1.抑制蛋白质合成(50S),转移酶104第四十一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真菌病:表浅(),深部(念珠菌,隐球菌)一.多烯类:二性霉素B1.静脉给药,脑脊液浓度低2.麦角固醇结合:膜通透性增加3.广谱,首选深部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新型隐球菌4.毒性大:肝、肾、心血管、血象第四十一章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第一节抗真菌药

真105二.非多烯类

灰黄霉素:口服治疗浅表感染

干扰DNA合成三.咪唑类1.抑制麦角固醇合成:膜通透性增加2.广谱:深部、浅表均有效3.克霉唑,咪、酮、氟康唑酮康唑:广谱高效吸收胃酸依赖,脑脊液浓度低氟康唑:体内抗菌优于酮康唑二.非多烯类

灰黄霉素:口服治疗浅表感染

106第二节抗病毒药

病毒特点:结构简单,需要宿主细胞,

病毒类型:DNA,RNA,逆转录病毒疾病:流感,感冒,麻疹,腮腺炎,疱疹

小儿麻痹症,水痘,肝炎广谱:吗啉双胍,三氮唑核苷,干扰素抗DNA病毒:疱疹病毒

碘苷,阿糖腺苷,无环鸟苷抗RNA病毒:流感病毒,金刚烷胺抗HIV病毒:二脱氧肌苷,齐多夫定第二节抗病毒药

病毒特点:结构简单,需要宿主细胞,107第四十二章抗结核药:

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二线:对氨水杨酸,吡嗪酰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第四十二章抗结核药:

一线: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108异烟肼:

1.穿透力强:脑脊液,关节腔,胸、腹水,细胞内,病灶内2.肝乙酰化:快、慢型,竞争乙酰化3.抗结核作用:特效,高效分支菌酸合成酶4.首选各型结核病联合用药:单用易耐药,但无交叉5.肝损害,神经毒性(中枢,周围),过敏

异烟肼:

1.穿透力强:脑脊液,关节腔,109利福平:

1.口服吸收受限制:食物,PAS穿透力较强,活性代谢物,桔红色2.广谱抗结核药:结核,麻风杆菌,G+,G-菌,病毒抑制RNA聚合酶3.用于结核,麻风和耐药金葡菌感染4.肝损害,过敏,致畸,药酶诱导剂利福平:

1.口服吸收受限制:食物,PAS110乙胺丁醇:干扰RNA合成,抑制繁殖期菌和耐药菌视神经炎,肝损害链霉素:抑菌,活性不弱,穿透力弱

用于早期、活动期对氨水扬酸(PAS):二氢叶酸合成酶,肝乙酰化,ADR多用药原则:早用,足量,联合用药乙胺丁醇:干扰RNA合成,抑制繁殖期菌和耐药111氨苯砜:

治疗各型麻风病首选与利福平、氯法齐明合用特殊分布(肝肾,皮肤)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毒性反应:氨苯砜:治疗各型麻风病首选112第四十三章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一.

按适应症选药:

首选用药与替补用药药动学、患者特点(年龄,肝肾功能)二.预防性应用:三.联合用药:提高疗效,毒性及耐药链霉素+异烟肼:肺结核青霉素+链霉素:心内膜炎第四十三章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

一.按适应症选药:113相互作用:(1).抑菌与杀菌

杀菌:I.内酰胺类;II.氨基甙类抑菌:III.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IV.磺胺(2).避免毒性相加,注意配伍禁忌四.肝、肾功能减退时抗菌药物的应用避免使用,慎用或减量,正常使用有肝、肾功能损害及经肝、肾排泄相互作用:(1).抑菌与杀菌杀菌:I.内酰114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疟药一.疟原虫生活史1.蚊子叮咬:子孢子进入血液2.红细胞前期:子孢子进入肝细胞肝细胞增殖肝细胞破裂

(乙胺嘧啶)裂殖子(体)3.红细胞外期:再次进入肝细胞

(伯氨喹)第四十四章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抗疟药一1154.红细胞内期:进入红细胞增殖红细胞破裂

裂殖子(氯喹)5.再次进入红细胞6.形成配子体(血液)(伯氨喹)7.配子体进入蚊子胃内(有性生殖):

(乙胺嘧啶)子孢子4.红细胞内期:进入红细胞116二.常用抗疟药(一).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氯喹,哌喹,奎宁、青蒿素(二).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三).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二.常用抗疟药(一).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117氯喹:

1.特殊分布,消除慢,T1/25天

2.杀灭红内期裂殖子:强、速、长效

控制疟疾症状:根治恶性疟

延缓良性疟复发和传播3.插入DNA双螺旋,影响核酸、蛋白质抑制疟原虫的蛋白分解酶4.抗肠外阿米巴及免疫抑制作用5.眼毒性(0.8g/ml)氯喹:

1.特殊分布,消除慢,T1/25天

2118哌喹:组织亲和力更高,T1/210天防疟三号片:哌喹+周效黄胺奎宁、青蒿素:耐氯喹虫株、脑型疟作用短,易复发,奎宁毒性大哌喹:组织亲和力更高,T1/210天119(二).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吸收,肾排泄慢,有效血浓维持一周3.抑制红前、内期(未成熟),配子体(蚊)(三).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

1.杀灭红外期裂殖子、配子体(血液)2.拮抗辅酶Q,注意G-6-PD缺陷患者(二).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

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2120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一.阿米巴病:包囊滋养体包囊

(肠腔内)

肠内阿米巴病:阿米巴痢疾

(入血)

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

(组织)

第二节抗阿米巴病药和抗滴虫病药

一.阿米巴病:121二.常用抗疟药(一).甲硝唑:替硝唑1.抗肠内、外阿米巴病2.抗滴虫病3.抗厌氧菌(脆弱类杆菌)(二).喹碘方:抗肠内阿米巴病(三).氯喹:抗肠外阿米巴病三.抗滴虫病:乙酰胂胺二.常用抗疟药(一).甲硝唑:替硝唑122第四十五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一节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与化疗药

一.肿瘤细胞增殖周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