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音神经性聋耳鼻咽喉课件_第1页
感音神经性聋耳鼻咽喉课件_第2页
感音神经性聋耳鼻咽喉课件_第3页
感音神经性聋耳鼻咽喉课件_第4页
感音神经性聋耳鼻咽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hearingloss1医学PPT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hearingl定义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听力减退或丧失。2医学PPT定义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分类根据导致听力障碍的不同病因分类:1.遗传性聋:基因或染色体异常2.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指由妊娠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3.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发病率占临床确诊感音神经性聋的90%以上。

3医学PPT分类根据导致听力障碍的不同病因分类:3医学PPT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

常见的主要有:1)突发性聋: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铁代谢障碍是我国学者认为可能的主要原因。2)药物性聋:由药物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3)噪声性聋:急性或慢性声损伤4)老年性聋:因年龄老化所致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引起4医学PPT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常见的主要有:4医学PPT5)创伤性聋:头颅外伤、耳气压伤等引致6)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感染累及听觉系统7)全身性疾病相关性聋: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甲低,高血脂,高血压与动脉硬化8)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与聋:目前认为碘、铁、锌、镁。9)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局限性自身免疫损害10)其它:耳蜗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病变,如听神经病、听神经瘤,梅尼埃病、耳蜗性耳硬化等。5医学PPT5)创伤性聋:头颅外伤、耳气压伤等引致5医学PPT遗传性聋遗传性聋:系继发于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缺陷的听觉器官发育缺陷而导致的听力障碍。遗传性70%非综合征性聋,30%综合征性聋(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GJB2基因突变最常见出生时已存在听力障碍者称先天性聋出生以后的某个时期(多发生在婴幼儿期、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开始出现听力障碍者称为获得性先天性遗传性聋。多数遗传性聋为伴有其它部位或系统畸形的遗传异常综合征。6医学PPT遗传性聋遗传性聋:系继发于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遗传6医学PPT遗传方式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多见,可单耳或双耳,耳聋较重或全聋。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常见的遗传方式,约80%的小儿遗传性聋是此种遗传方式。3.性连锁遗传:由于Y染色体不携带完全的等位基因,故耳聋的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随X染色体遗传。7医学PPT遗传方式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多见,可单耳或双耳,耳聋较病变位置1病变位于外耳和(或)中耳:引起传导性聋;2病变位于内耳:引起感音神经性聋;3病变累及外、中、内耳:引起混合性聋。(少见)8医学PPT病变位置1病变位于外耳和(或)中耳:引起传导性聋;8医学P遗传性聋的诊断排除引起耳聋的其他原因(遗传性聋的重要诊断步骤之一)询问家族史;染色体组型分析;

基因诊断9医学PPT遗传性聋的诊断排除引起耳聋的其他原因(遗传性聋的重要诊断步骤治疗1遗传性传导性聋的治疗(略)2遗传性感音神经聋的治疗:理想的方法是基因治疗10医学PPT治疗1遗传性传导性聋的治疗(略)10医学PPT非遗传性聋先天性指由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往往为双侧性重度聋或极度聋。分类:1.产前期——感染,耳中毒2.分娩期——窒息,头颅外伤,体重过轻

病毒感染、产伤和核黄疸症为其发生的主要病因。母亲患梅毒、艾滋病或在妊娠期应用耳毒性药物等亦可导致胎儿耳聋。11医学PPT非遗传性聋先天性指由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11医突发性性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病人可在3天以内);可伴耳鸣和眩晕。12医学PPT突发性性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12医学PPT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迷路窗膜破裂。主要学说:①病毒感染学说;②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迷路动脉为内耳终末动脉)13医学PPT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病毒感染、迷路水肿、13医学PPT临床特征

①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常为中或重度。②原因不明③可伴高调耳鸣④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无反复发作。⑤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⑥单耳发病居多⑦约有2%的病人可在发病后2周内出现听力自然恢复、显著恢复或部分恢复。14医学PPT临床特征①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在3日内诊断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与下例疾病鉴别:听神经瘤、梅尼埃病、功能性聋15医学PPT诊断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治疗原则:尽早治疗,作为耳科急症对待。药物:血管扩张剂、抗血栓形成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能量合剂。16医学PPT治疗原则:尽早治疗,作为耳科急症对待。16医学PPT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①听力损失严重者,预后较差;②低、中频听力损失较高频听力损失容易恢复;③纯音听阈残存高频岛状曲线者较残存低频曲线者宜恢复;④年龄较轻者易恢复;⑤未累及前庭系统者易恢复;⑥治疗越早越好,发病一周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17医学PPT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①听力损失严重者,预后较差;17医学PPT疗效分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的疗效分级标准:1.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2.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3.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4.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18医学PPT疗效分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的疗效分级药物性聋因抗生素如氨基甙类、水杨酸盐、利尿类、抗肿瘤类等药物应用过程或应用以后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多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抗肿瘤类药物如氮芥、卡铂、顺铂等,利尿类药物如呋塞米、利尿酸等,水杨酸盐类药物、含砷剂、抗疟剂等。19医学PPT药物性聋因抗生素如氨基甙类、水杨酸盐、利尿类、抗肿瘤类等药物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含砷剂抗疟剂水杨酸盐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利尿类药物酒精中毒烟草中毒20医学PPT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多肽类含砷剂水杨酸盐抗肿瘤利尿类发生中毒的有关因素用药剂量(中毒与剂量密切相关)给药途径(肌肉、静脉、鼓室)肾功能状况(氨基甙类药经肾脏排泄)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噪声,振动,饥饿,糖尿病等加重中毒某些个体或家族对此药高敏感性(母系遗传的mtDNA的12SrRNA基因中的A1555G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易感性有关)年龄因素(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21医学PPT发生中毒的有关因素用药剂量(中毒与剂量密切相关)21医学PP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学说有:⑴氧自由基学说⑵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⑶内耳毛细胞线粒体功能失常学说⑷JN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学说22医学PPT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学说有:22医学PPT病理药物性聋的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听毛细胞静纤毛倒伏、缺失,线粒体肿胀、变性,严重时听毛细胞与支持细胞完全破坏,螺旋器崩解,耳蜗-前庭神经以及螺旋神经节退行变23医学PPT病理药物性聋的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听毛23医学PPT症状以耳鸣、耳聋与眩晕为主,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亦可能发生于停药后数日、数周甚至数月。耳聋大多为双侧性,两耳对称。由于听力损失开始于高频区,故不易早期察觉。波及语频区就医,常常为中度或中重度耳。听力学检查:示蜗性聋。有复响和听觉疲劳现象,患者常有“低声听不到,大声受不了”。言语接受阈和识别率较差。24医学PPT症状以耳鸣、耳聋与眩晕为主,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亦可能发生老年性聋为伴随年龄老化(一般发生在60岁以上)而发生的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导致的耳聋,多因螺旋神经节细胞萎缩或耳蜗基底膜特性改变而致。

25医学PPT老年性聋为伴随年龄老化(一般发生在60岁以上)而发生的听觉系病因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它是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听觉器官的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在因素的影响:微弱噪声、血管病变、慢性感染、耳毒药物、化学试剂26医学PPT病因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它是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病理发生于包括外、中、内耳,蜗神经,中枢传导径路和皮层的整个听觉系统中。外耳:老年性改变(如皮肤粗糙,软骨弹性降低等)。中耳:结缔组织退行性变(肌肉萎缩,镫骨环韧带弹性减低),影响足板活动—传导性听力障碍。27医学PPT病理发生于包括外、中、内耳,蜗神经,中枢传导径路和皮层的整个病理内耳:基底膜增厚、变性,内、外毛细胞萎缩,迷路动脉硬化。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细胞萎缩,数量减少。28医学PPT病理内耳:基底膜增厚、变性,内、外毛细胞萎缩,迷路动脉硬化。病理分型感音性老年性聋:内、外毛细胞萎缩为特点;高频陡降型听力曲线。神经性老年性聋:耳蜗螺旋神经节和神经纤维退行性变为特点。纯音听阈所有频率提高的基础上,高频听力通常受损较重。血管性老年性聋:耳蜗(从蜗底至蜗顶)

血管纹萎缩为特点;平坦型听力曲线29医学PPT病理分型感音性老年性聋:内、外毛细胞萎缩为特29医学PPT病理分型耳蜗传导性老年性聋:耳蜗及听神经无明显病变,基底膜因增厚、透明变性而变得僵硬。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缓降型听力曲线。30医学PPT病理分型耳蜗传导性老年性聋:耳蜗及听神经无明30医学PPT

临床表现

为双侧逐渐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并缓慢累及中频与低频听力,伴高调持续耳鸣。病人常感在噪声环境中语言辨别能力显著下降。纯音听力曲线为轻度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

31医学PPT

临床表现

为双侧逐渐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并缓慢累及中频与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噪声;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脑部及内耳的血液循环32医学PPT预防注意饮食卫生;32医学PPT噪声性聋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声损伤。33医学PPT噪声性聋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临床表现1.耳鸣2.听力减退3.其他系统症状:长期接触强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4.耳部检查:鼓膜多无异常,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的曲线为4kHz处呈V型下降。耳声发射可早期发现和监测噪声性聋。34医学PPT临床表现1.耳鸣34医学PPT诊断1.有明确的噪声暴露史2.主诉双侧耳鸣与进行性耳聋而无其他致病因素3.纯音听力图等听力学检查结果35医学PPT诊断1.有明确的噪声暴露史35医学PPT36医学PPT36医学PPT创伤性聋创伤性聋:指头颅外伤、耳气压伤或急、慢性声损伤导致内耳损害而引起的听力障碍。噪声性聋:由噪声引起的耳聋,慢性声损伤爆震性聋:突然发生的强烈爆震或声音引起的耳聋,急性声损伤

37医学PPT创伤性聋创伤性聋:指头颅外伤、耳气压伤或急、37医学PPT创伤性聋:次声微波放射线辐射电击伤

外伤气压伤爆震伤噪音性聋38医学PPT创伤性聋:次声微波放射线辐射电击伤外伤气压伤爆震伤噪音性聋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累及听觉系统,损伤耳蜗、前庭、听神经,或引起病毒性或细菌性迷路炎,均可导致单侧或双侧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

39医学PPT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累及听觉系统,损

引起感染性聋的常见疾病

腮腺炎:引起儿童单侧感音神经聋。麻疹:可单侧或双侧严重感音神经聋带状疱疹:可伴前庭症状,听力一般可恢复水痘:个别可伴不可逆的感音神经性聋。细菌性脑膜炎:感音神经聋是其后遗症之一。其他:伤寒,疟疾,伤寒等。40医学PPT

引起感染性聋的常见疾病

腮腺炎:引起儿童单侧感音神经聋。引起感染性聋的常见疾病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流行性脑膜炎、流行性乙脑等是儿童后天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也是聋哑的主要原因。许多往往在感染性疾病痊愈以后,才发现听力障碍的存在41医学PPT引起感染性聋的常见疾病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尤其是流行性脑膜炎全身疾病相关性聋: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甲低、高脂血症、慢性肾炎、血液病引起内耳供血障碍,耳蜗内淋巴水肿、听神经、前庭神经的中毒性神经炎影响听力。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与感音神经性聋:目前认为,碘、铁、锌、镁等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与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有关。42医学PPT全身疾病相关性聋:高血压与动脉硬化、糖尿病、甲低、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与聋机理:局限性自身免疫损害。内耳隐蔽抗原的释放或组织抗原决定簇改变,均被视为异己,启动免疫应答,损伤耳蜗与前庭组织结构。免疫介导的梅尼埃病、突发性聋以及自身免疫性感音神经性聋均属自身免疫性内耳病43医学PPT自身免疫性内耳病与聋机理:局限性自身免疫损害。内耳隐蔽抗原的临床特点

进行性、波动性单侧或双侧感音神经性聋,可伴有耳鸣、眩晕。病程数周数年。血清免疫学参数,如组织非特异性抗体、抗内耳组织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伴有关节炎、血管炎、肾小球肾炎其它免疫性疾病。44医学PPT临床特点进行性、波动性单侧或双侧感音神经性聋44医学P治疗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45医学PPT治疗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45医学PPT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史、个人史、家族史全面体检听力学检查影像学、血液学、免疫学、遗传学检查46医学PPT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史、个人史、家族史46医学PPT预防预防:最重要!⑴产前、产期的保健,避免近亲结婚。早期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婴幼儿耳聋,尽早矫治和治疗⑵老龄人口的听力保健⑶营养、食品卫生学研究⑷职业病与劳动卫生学研究⑸慎用、禁用耳毒性药物,严格掌握耳毒性药物使用的适应症47医学PPT预防预防:最重要!47医学PPT治疗原则: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听力。

少数可自行恢复,大多需要耳康复治疗。1.耳康复治疗包括:精确的听力学诊断、个体化地选配助听器或耳蜗植入、听觉—语言训练。48医学PPT治疗原则: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听力治疗2.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降低血粘稠度药)、营养神经(维生素B族)、能量合剂,激素。3、高压氧疗法:辅助疗法4、手术治疗:改善内耳血液循环无特效药或特定手术可以完全恢复听力!49医学PPT治疗2.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降低血粘稠度药)、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hearingloss50医学PPT感音神经性耳聋Sensorineuralhearingl定义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听力减退或丧失。51医学PPT定义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的器质性病变分类根据导致听力障碍的不同病因分类:1.遗传性聋:基因或染色体异常2.非遗传性先天性聋:指由妊娠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3.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发病率占临床确诊感音神经性聋的90%以上。

52医学PPT分类根据导致听力障碍的不同病因分类:3医学PPT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

常见的主要有:1)突发性聋:不明原因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铁代谢障碍是我国学者认为可能的主要原因。2)药物性聋:由药物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3)噪声性聋:急性或慢性声损伤4)老年性聋:因年龄老化所致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引起53医学PPT非遗传性获得性感音神经性聋常见的主要有:4医学PPT5)创伤性聋:头颅外伤、耳气压伤等引致6)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感染累及听觉系统7)全身性疾病相关性聋:如糖尿病,慢性肾炎,甲低,高血脂,高血压与动脉硬化8)必需元素代谢障碍与聋:目前认为碘、铁、锌、镁。9)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局限性自身免疫损害10)其它:耳蜗神经和脑干听觉通路病变,如听神经病、听神经瘤,梅尼埃病、耳蜗性耳硬化等。54医学PPT5)创伤性聋:头颅外伤、耳气压伤等引致5医学PPT遗传性聋遗传性聋:系继发于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遗传缺陷的听觉器官发育缺陷而导致的听力障碍。遗传性70%非综合征性聋,30%综合征性聋(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GJB2基因突变最常见出生时已存在听力障碍者称先天性聋出生以后的某个时期(多发生在婴幼儿期、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开始出现听力障碍者称为获得性先天性遗传性聋。多数遗传性聋为伴有其它部位或系统畸形的遗传异常综合征。55医学PPT遗传性聋遗传性聋:系继发于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遗传6医学PPT遗传方式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多见,可单耳或双耳,耳聋较重或全聋。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常见的遗传方式,约80%的小儿遗传性聋是此种遗传方式。3.性连锁遗传:由于Y染色体不携带完全的等位基因,故耳聋的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随X染色体遗传。56医学PPT遗传方式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多见,可单耳或双耳,耳聋较病变位置1病变位于外耳和(或)中耳:引起传导性聋;2病变位于内耳:引起感音神经性聋;3病变累及外、中、内耳:引起混合性聋。(少见)57医学PPT病变位置1病变位于外耳和(或)中耳:引起传导性聋;8医学P遗传性聋的诊断排除引起耳聋的其他原因(遗传性聋的重要诊断步骤之一)询问家族史;染色体组型分析;

基因诊断58医学PPT遗传性聋的诊断排除引起耳聋的其他原因(遗传性聋的重要诊断步骤治疗1遗传性传导性聋的治疗(略)2遗传性感音神经聋的治疗:理想的方法是基因治疗59医学PPT治疗1遗传性传导性聋的治疗(略)10医学PPT非遗传性聋先天性指由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障碍。往往为双侧性重度聋或极度聋。分类:1.产前期——感染,耳中毒2.分娩期——窒息,头颅外伤,体重过轻

病毒感染、产伤和核黄疸症为其发生的主要病因。母亲患梅毒、艾滋病或在妊娠期应用耳毒性药物等亦可导致胎儿耳聋。60医学PPT非遗传性聋先天性指由妊娠期母体因素或分娩因素引起的听力11医突发性性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病人的听力一般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下降至最低点(少数病人可在3天以内);可伴耳鸣和眩晕。61医学PPT突发性性聋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12医学PPT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病毒感染、迷路水肿、血管病变、迷路窗膜破裂。主要学说:①病毒感染学说;②内耳供血障碍学说;(迷路动脉为内耳终末动脉)62医学PPT病因确切病因尚不清楚,病毒感染、迷路水肿、13医学PPT临床特征

①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在3日内听力急剧下降,常为中或重度。②原因不明③可伴高调耳鸣④可伴眩晕、恶心、呕吐,但无反复发作。⑤除第Ⅷ颅神经外,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症状。⑥单耳发病居多⑦约有2%的病人可在发病后2周内出现听力自然恢复、显著恢复或部分恢复。63医学PPT临床特征①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多在3日内诊断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与下例疾病鉴别:听神经瘤、梅尼埃病、功能性聋64医学PPT诊断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测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治疗原则:尽早治疗,作为耳科急症对待。药物:血管扩张剂、抗血栓形成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能量合剂。65医学PPT治疗原则:尽早治疗,作为耳科急症对待。16医学PPT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①听力损失严重者,预后较差;②低、中频听力损失较高频听力损失容易恢复;③纯音听阈残存高频岛状曲线者较残存低频曲线者宜恢复;④年龄较轻者易恢复;⑤未累及前庭系统者易恢复;⑥治疗越早越好,发病一周内开始治疗者,效果较好。66医学PPT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①听力损失严重者,预后较差;17医学PPT疗效分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的疗效分级标准:1.痊愈:受损频率听阈恢复至正常,或达健耳水平,或达此次患病前水平。2.显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30dB以上。3.有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提高15~30dB。4.无效:受损频率平均听力改善不足15dB。67医学PPT疗效分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2005年的疗效分级药物性聋因抗生素如氨基甙类、水杨酸盐、利尿类、抗肿瘤类等药物应用过程或应用以后发生的感音神经性聋。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妥布霉素等,多肽类抗生素如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抗肿瘤类药物如氮芥、卡铂、顺铂等,利尿类药物如呋塞米、利尿酸等,水杨酸盐类药物、含砷剂、抗疟剂等。68医学PPT药物性聋因抗生素如氨基甙类、水杨酸盐、利尿类、抗肿瘤类等药物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多肽类抗生素含砷剂抗疟剂水杨酸盐类药物抗肿瘤药物利尿类药物酒精中毒烟草中毒69医学PPT耳毒性药物氨基糖苷多肽类含砷剂水杨酸盐抗肿瘤利尿类发生中毒的有关因素用药剂量(中毒与剂量密切相关)给药途径(肌肉、静脉、鼓室)肾功能状况(氨基甙类药经肾脏排泄)经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噪声,振动,饥饿,糖尿病等加重中毒某些个体或家族对此药高敏感性(母系遗传的mtDNA的12SrRNA基因中的A1555G突变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易感性有关)年龄因素(婴幼儿和老年人易感)70医学PPT发生中毒的有关因素用药剂量(中毒与剂量密切相关)21医学PP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学说有:⑴氧自由基学说⑵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改变⑶内耳毛细胞线粒体功能失常学说⑷JN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学说71医学PPT发生机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主要学说有:22医学PPT病理药物性聋的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听毛细胞静纤毛倒伏、缺失,线粒体肿胀、变性,严重时听毛细胞与支持细胞完全破坏,螺旋器崩解,耳蜗-前庭神经以及螺旋神经节退行变72医学PPT病理药物性聋的主要组织病理学变化为:听毛23医学PPT症状以耳鸣、耳聋与眩晕为主,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亦可能发生于停药后数日、数周甚至数月。耳聋大多为双侧性,两耳对称。由于听力损失开始于高频区,故不易早期察觉。波及语频区就医,常常为中度或中重度耳。听力学检查:示蜗性聋。有复响和听觉疲劳现象,患者常有“低声听不到,大声受不了”。言语接受阈和识别率较差。73医学PPT症状以耳鸣、耳聋与眩晕为主,可能出现在用药过程中,亦可能发生老年性聋为伴随年龄老化(一般发生在60岁以上)而发生的听觉系统退行性变导致的耳聋,多因螺旋神经节细胞萎缩或耳蜗基底膜特性改变而致。

74医学PPT老年性聋为伴随年龄老化(一般发生在60岁以上)而发生的听觉系病因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它是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遗传因素在听觉器官的衰老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外在因素的影响:微弱噪声、血管病变、慢性感染、耳毒药物、化学试剂75医学PPT病因听觉系统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一样,它是组织、细胞衰老的结果病理发生于包括外、中、内耳,蜗神经,中枢传导径路和皮层的整个听觉系统中。外耳:老年性改变(如皮肤粗糙,软骨弹性降低等)。中耳:结缔组织退行性变(肌肉萎缩,镫骨环韧带弹性减低),影响足板活动—传导性听力障碍。76医学PPT病理发生于包括外、中、内耳,蜗神经,中枢传导径路和皮层的整个病理内耳:基底膜增厚、变性,内、外毛细胞萎缩,迷路动脉硬化。听觉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节细胞萎缩,数量减少。77医学PPT病理内耳:基底膜增厚、变性,内、外毛细胞萎缩,迷路动脉硬化。病理分型感音性老年性聋:内、外毛细胞萎缩为特点;高频陡降型听力曲线。神经性老年性聋:耳蜗螺旋神经节和神经纤维退行性变为特点。纯音听阈所有频率提高的基础上,高频听力通常受损较重。血管性老年性聋:耳蜗(从蜗底至蜗顶)

血管纹萎缩为特点;平坦型听力曲线78医学PPT病理分型感音性老年性聋:内、外毛细胞萎缩为特29医学PPT病理分型耳蜗传导性老年性聋:耳蜗及听神经无明显病变,基底膜因增厚、透明变性而变得僵硬。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缓降型听力曲线。79医学PPT病理分型耳蜗传导性老年性聋:耳蜗及听神经无明30医学PPT

临床表现

为双侧逐渐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并缓慢累及中频与低频听力,伴高调持续耳鸣。病人常感在噪声环境中语言辨别能力显著下降。纯音听力曲线为轻度至中度感音神经性聋

80医学PPT

临床表现

为双侧逐渐发生的高频听力损失,并缓慢累及中频与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噪声;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改善脑部及内耳的血液循环81医学PPT预防注意饮食卫生;32医学PPT噪声性聋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又称慢性声损伤。82医学PPT噪声性聋是因长期接触噪声刺激所引起的缓慢进行的感音神经性聋,临床表现1.耳鸣2.听力减退3.其他系统症状:长期接触强噪声,可引起大脑皮层、植物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的功能紊乱4.耳部检查:鼓膜多无异常,纯音测听呈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的曲线为4kHz处呈V型下降。耳声发射可早期发现和监测噪声性聋。83医学PPT临床表现1.耳鸣34医学PPT诊断1.有明确的噪声暴露史2.主诉双侧耳鸣与进行性耳聋而无其他致病因素3.纯音听力图等听力学检查结果84医学PPT诊断1.有明确的噪声暴露史35医学PPT85医学PPT36医学PPT创伤性聋创伤性聋:指头颅外伤、耳气压伤或急、慢性声损伤导致内耳损害而引起的听力障碍。噪声性聋:由噪声引起的耳聋,慢性声损伤爆震性聋:突然发生的强烈爆震或声音引起的耳聋,急性声损伤

86医学PPT创伤性聋创伤性聋:指头颅外伤、耳气压伤或急、37医学PPT创伤性聋:次声微波放射线辐射电击伤

外伤气压伤爆震伤噪音性聋87医学PPT创伤性聋:次声微波放射线辐射电击伤外伤气压伤爆震伤噪音性聋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累及听觉系统,损伤耳蜗、前庭、听神经,或引起病毒性或细菌性迷路炎,均可导致单侧或双侧非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

88医学PPT病毒或细菌感染性聋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累及听觉系统,损

引起感染性聋的常见疾病

腮腺炎:引起儿童单侧感音神经聋。麻疹:可单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